一、Identification of the bound residu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14)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by using LC-MS and isotope tracing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闫车太[1](2018)在《三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探讨二甲戊灵、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三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在兰州榆中县良种繁殖场进行了大田试验,分别喷施了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的三种除草剂,并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其在燕麦田土壤中0 d60 d内的自然降解特性及残留水平,以及三种除草剂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在燕麦田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下二甲戊灵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1.0 mg·kg-1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0.72%96.5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5.46%,最小检测质量分数为0.036 mg·kg-1。探明了二甲戊灵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残留水平,二甲戊灵以推荐剂量、高剂量(1.5倍推荐剂量)于燕麦播种后3 d施用,在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方程可分别拟合为Ct=0.4376e-0.0187t(R2=0.8079)、Ct=0.6670e-0.0179t(R2=0.8222),半衰期37.1 d38.7 d,属中等降解农药,施药60 d后在土壤中的降解率分别为77.57%和75.07%。(2)两种茎叶处理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与苄嘧磺隆以推荐剂量、高剂量(1.5倍推荐剂量)于燕麦34叶期喷施,在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的降解反应方程可拟合为Ct=0.1086e-0.0260t、Ct=0.1789e-0.0294t,半衰期23.6 d26.7 d,属易降解农药,60 d后在土壤中的降解率为83.53%和84.92%。苄嘧磺隆土壤中的降解方程可拟合为Ct=0.0115e-0.0388t、Ct=0.0221e-0.0344t,半衰期17.9 d20.1 d,属易降解农药,60 d的降解率分别为95.04%和92.13%。(3)三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各不相同。二甲戊灵对土壤细菌、真菌多表现为激活作用,最高激活率分别能达到77.54%、85.08%;对土壤放线菌影响较小。二氯喹啉酸对土壤细菌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处理后天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菌和放线菌则激活与抑制作用交替发生。苄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无明显规律。三种除草剂以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的扰动较大。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的时段多在试验中期,后期大多恢复至对照水平。三种除草剂处理没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4)不同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显着差异。二甲戊灵对土壤脲酶活性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影响,药后3 d激活率最高,为17.15%,45 d抑制率最高,为9.38%;对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抑制作用为主。二氯喹啉酸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抑制效应为主,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6%和6.07%;对土壤蔗糖酶有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最高激活率为11.19%(15 d),最高抑制率为6.08%(60 d)。苄嘧磺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多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王小丽[2](2014)在《小白菜对甘氨酸态氮的吸收代谢及生理响应》文中指出传统矿质营养理论将生态系统氮有效性和植物氮营养的研究建立在无机氮(硝态氮、铵态氮)的基础上,而有机氮可作为植物氮营养直接来源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普遍忽视。与无机氮相比,有机氮在一些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土壤管理方式或特殊环境下具有更突出的营养效应和生态学意义,开展有机氮吸收转化的研究是对植物氮营养理论的补充和对土壤氮循环的重新认识。本文以上海地区有机和常规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库含量、组成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以甘氨酸为模式氨基酸有机氮源,研究了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对甘氨酸的直接吸收利用效率;然后在无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小白菜甘氨酸营养效应,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小白菜甘氨酸利用效率、碳氮积累、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在代谢产物、蛋白质组水平上对甘氨酸态氮的生理响应差异,深化了园艺生产系统氮循环系统的特征分析及植物有机氮营养理论。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菜田土壤可溶性氮库含量特征以上海地区典型蔬菜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栽培方式(露地、大棚)和不同土壤管理方式(有机和常规)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含量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ON是园艺土壤重要氮素形式之一,占供试土壤总可溶性氮(TSN)的54.23%。蛋白质是四种供试土壤(有机大棚、有机露地、常规大棚、常规露地)SON的主要组分,约占SON总量的47.36%,游离氨基酸(FAA)所占比例很小,为4.61%。有机土壤SON总量、蛋白质、FAA和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常规土壤。大棚栽培处理的SON总量、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着高于露地处理,而FAA和蛋白质含量在大棚与露地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不同季节的供试土壤SON、蛋白质及FAA含量不同,且氮素形态间季节变化差异较大。采用土壤蛋白质凝胶图谱表征了四种供试土壤(有机大棚、有机露地、常规大棚、常规露地)蛋白质组成,结果表明露地与大棚处理间土壤蛋白组成差异明显,而有机和常规土壤间差异不显着。菜田土壤FAA主要由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组成,不同栽培方式对FAA、蛋白质组成影响较大,但在有机和常规土壤间两者组成差异不显着。以上研究表明,蔬菜生产系统土壤SON库强主要受土壤管理方式(有机、常规)的影响,其库组成主要受栽培方式(露地、大棚)影响。2.小白菜对甘氨酸态氮的吸收通过两个品种小白菜(‘华王’、‘五月慢’)土壤盆栽实验,以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为对照,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比较了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土壤(有机和常规)对小白菜甘氨酸态氮(Gly)吸收的差异。结果显示,15N吸收速率随施入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5N回收率却正好相反。15NO3–-N的15N吸收速率、15N回收率以及15N回收率百分比均显着大于15N-Gly、15NH4+-N,是小白菜生长最主要氮素来源。15μg N g-1dry soil浓度下15N-Gly、15NH4+-N的吸收速率和回收率百分比明显高于0.05μg N g-1drysoil浓度处理。有机土壤中的小白菜15N-Gly回收率、回收率百分比均大于常规土壤。小白菜品种间15N吸收回收率也存在差异,‘华王’15N-Gly吸收回收率显着大于‘五月慢’。以13.63%的15N-Gly完整吸收比例计,甘氨酸对小白菜氮营养贡献率平均约为3.60%。该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生产系统土壤模式有机氮源甘氨酸能够作为蔬菜直接氮营养来源,小白菜对Gly的吸收利用受土壤管理类型及供氮浓度的影响。3.甘氨酸态氮对小白菜的营养效应无菌水培条件下,比较两个小白菜品种(‘华王’和‘五月慢’)干重、根冠比、吸氮量、总碳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对甘氨酸浓度(0、2.5、5.0、10.0、20.0mM)的响应差异。同时设置相同氮浓度(5.0mM)的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氮及无氮对照3个处理,比较氮素形态对小白菜生长、碳氮积累相关指标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对照相比,2.5、5.0mM Gly处理显着增加了两个小白菜品种的干重、总氮量、总碳量、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甘氨酸浓度高于5.0mM,小白菜干重及碳氮积累增长缓慢或与对照差异不大,过高浓度(>10.0mM)甘氨酸对小白菜生长作用有限,甚至限制小白菜干物质和碳氮积累。相同氮浓度(5.0mM)条件下,甘氨酸处理的小白菜鲜重、总氮量、硝酸盐含量低于硝态氮处理,甘氨酸处理显着提高了小白菜地上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类含量,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碳量、叶绿素含量在硝态氮、甘氨酸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甘氨酸处理下两个小白菜品种硝酸还原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着高于硝态氮处理,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甘氨酸处理下显着降低,除华王根系外,硝态氮、甘氨酸处理间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差异不显着;甘氨酸供应下‘华王’品种较‘五月慢’具有明显更高的谷氨酸脱氢酶和转氨酶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甘氨酸态氮可作为小白菜生长的氮营养来源,促进植物生长和碳氮积累,维持较高的转氨酶和脱氢酶活性可能有助于小白菜对甘氨酸的同化代谢。4.甘氨酸态氮供应下小白菜代谢产物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了甘氨酸、硝态氮处理下的两个小白菜品种(‘华王’和‘五月慢’)甲醇提取物,鉴定出了37个氨基酸响应代谢产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机酸。与硝态氮相比,甘氨酸供应显着增加了两个品种小白菜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内源氨基酸天冬酰胺、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的相对含量,而显着降低了谷氨酰胺及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的相对含量。这些代谢产物所涉及的糖代谢、氨基酸合成、三羧酸循环、光呼吸、细胞生长与分化以及胁迫防御代谢途径可能在小白菜适应氨基酸态氮中发挥重要作用。5.小白菜甘氨酸代谢响应的差异蛋白鉴定对两个小白菜品种(‘华王’和‘五月慢’)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了比较,利用MALDI-TOF MS/MS成功鉴定了2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功能涉及能量合成(铁氧化蛋白-辅酶二-氧化还原酶,细胞色素C)、氮代谢(谷氨酰胺合成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光合作用(Rubisco、碳酸酐酶)以及抗氧化机制(铜伴侣蛋白、富含甘氨酸的RNA结合蛋白、病程相关蛋白等)。通过对不同甘氨酸吸收利用效率的两个小白菜品种的差异蛋白比较后发现,‘华王’高甘氨酸利用能力可能与电子传递链、氮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表达量的维持以及胁迫防御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关。综上所述,园艺生产系统中模式有机氮源甘氨酸可作为小白菜氮营养直接来源,小白菜对甘氨酸的吸收受土壤管理方式和供氮水平的影响,有机管理方式下甘氨酸对小白菜氮营养贡献率增加;适宜浓度的甘氨酸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作为GS-GOGAT途径的补充在甘氨酸同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保证正常的能量供应、碳氮代谢、细胞生长与分化及光合作用,维持较高的糖、氨基酸积累水平和抗胁迫能力有助于植物适应甘氨酸态氮为氮源的生长环境。
蔡志强[3](2012)在《多芳环化合物降解菌的筛选、特性及降解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多芳环类化合物是化学合成工业中的一大类重要原料,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易造成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丙酯草醚,[4-(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基)苯甲酸正丙酯],是我国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除草剂,丙酯草醚原药、油力(10%乳油制剂)和油力Ⅱ(10%悬浮剂)已获农药临时登记证和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然而,关于丙酯草醚的微生物降解特性和生物降解途径及其降解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迄今未见报道,关于同时降解萘和丙酯草醚的基因工程菌也未见报道。本研究综合运用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方法、核素示踪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分别从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常州市南郊施用过丙酯草醚的农田土壤中筛选、纯化获得丙酯草醚高效降解菌株Amycolatopsis sp.M3-1和萘高效降解菌株Pseudomonadaceae sp. Nai8,系统研究丙酯草醚和萘的微生物降解特性,以[B环-4,6-14C]标记丙酯草醚和[C环-U-14C]标记丙酯草醚为示踪剂,研究丙酯草醚在水体和土壤中的生物降解途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初步鉴定了菌株M3-1降解丙酯草醚的降解功能酶,并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可同时降解丙酯草醚和萘的高效工程菌MN6。微生物降解丙酯草醚的特性及降解途径、代谢机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丙酯草醚在环境的行为,为合理、安全使用丙酯草醚和环境生物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性。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然界中富集、筛选出5株以萘为唯一碳源和15株以丙酯草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对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Nai8、M3-1和CY进行进一步研究,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菌株Nai8为Pseudomonadaceae sp.Nai8, M3-1为较罕见的地中海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sp.M3-1, CY为Bacillus sp. CY。菌株M3-1降解丙酯草醚的最适条件为35℃、pH6.0、接种量8%,底物浓度为100mg/L,培养25天,丙酯草醚降解率达63.30%。当丙酯草醚浓度高于300mg/L时,对菌株M3-1的降解效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随着底物丙酯草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浓度较低时(<150ppm)降解效果较好,较高浓度的丙酯草醚可以抑制菌株M3-1的生长繁殖速度,大大降低细胞内降解酶的生物合成速度,甚至抑制酶的合成。菌株Nai8降解萘的最适条件为30℃,pH7.0,接种量8%,培养100h,降解率达96.24%。2.以B-14C-ZJ0273和C-14C-ZJ0273为示踪剂,研究水体中丙酯草醚在Amycolatopsis sp.M3-1的催化下的代谢规律,在培养体系中有6种中间代谢产物被检测出有放射性活度,用LC-MS鉴定其结构,并推导出ZJ0273在水溶液中的代谢途径。首先其丙基酯键被水解形成M1—(4-(2-(4,6-二甲基-2-嘧啶氧基)苄胺基)苯甲酸;随后,M1上的侧链CH-NH键发生酰化反应生成M2-(4-(2-(4,6-二甲基-2-嘧啶氧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同时,M1通过水解CH-NH键生成M3—--4,6-二甲基-2-嘧啶氧基苯甲酸,M2的CO-NH键也在Amycolatopsis sp. M3-1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形成M3,M3也是丙酯草醚在杂草中最主要的代谢产物;M3结构的醚键发生断裂反应生成M4—2-羟-4,6-二甲基-嘧啶和苯甲酸;M3嘧啶环上的甲氧基通过水解形成M5,即6-甲基-4-羟-2-嘧啶氧基苯甲酸,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水解生成M6—尿嘧啶(2,4-二羟基嘧啶)和苯甲酸。在自然环境中(如土壤和淤泥中)M4、M6和苯甲酸均可以被其他微生物作为碳源和能源,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并最终被降解成C02和H20。3.菌株M3-1对5种灭菌土壤红砂田(S1)、黄松田(S2)、黄泥田(S3)、淡涂泥田(S4)和黄石土(s5)中的丙酯草醚均具有去除作用。培养90天后,S1、S4和S3中丙酯草醚的残留量分别为48.60%、23.32%和5.31%。空白土样中丙酯草醚残留量均在缓慢的下降过程中,表明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光解、水解及矿化等自然消解作用对丙酯草醚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去除效果不明显。M3-1在5种未灭菌土壤中对丙酯草醚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培养90d,丙酯草醚在五种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33.50%,31.14%,31.52%,22.03%和4.22%。4.运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丙酯草醚诱导菌株M3-1前后的蛋白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3-1经过丙酯草醚诱导之后,胞内蛋白图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双向电泳检测出6个新蛋白点,5个表达量增加2倍以上的蛋白点(超过1倍上的蛋白质点多达16个以上),通过MALDI-TOF-MS鉴定出8个蛋白质,分别是Phosphoglycerate kinase、 Citrate sysnthase、Lipase、Biotin carboxylase、aldehydrogenase、Small subunit aromatic oxygenase等与细胞生长与代谢相关的酶系。5.采用紫外诱变法,获得M3-1和Nai8的脯氨酸(Pro-)缺陷型菌株和天冬酰胺(Asn-)缺陷型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构建8株可以同时降解丙酯草醚和萘的工程菌,其中工程菌株MN2和MN6对萘和丙酯草醚的降解率较高,比原始菌株M3-1对丙酯草醚降解率(20d)分别提高了2.83%、6.87%,比菌株Nai5的降解率(48h)分别提高了10.82%和18.01%。
邹坤[4](2011)在《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易对水稻产生药害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胺苯磺隆,在自然条件下难于降解的问题,从农药厂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很好的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23株有较好降解效果的菌株是从胺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富集筛选出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挑选出了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最好的、能以胺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L5。通过形态学、典型培养基培养、rDNA-ITS序列片段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其为青霉菌霉(Penicillium sp.)菌。(2)L5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25℃是L5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6.0是其生长最适pH值;20℃是其孢子萌发最适温度,5.0是其生长最适pH值,高湿环境有利于孢子的萌发;PDA培养基是最适合L5生长的培养基;L5更适合在全暗的条件下生长。(3)通过胺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试验确定了L5降解胺苯磺隆的的最优条件:20mg/L的初始胺苯磺隆浓度、8%(体积分数)的接种量、6.5的pH值以及28℃的温度。用动力学一级方程Ct=25.112·e-0·0219t拟合最优条件下的降解曲线,R2=0.9642。在最优条件下连续培养120h,可降解92.87%的胺苯磺隆。L5的细胞可溶性酶可在72h降解86.32%的胺苯磺隆,和菌株降解效果相当,证明L5降解胺苯磺隆中起主要作用是由于其细胞可溶性酶的存在。将L5接种于在校园中采集的自然风干土和灭菌土,L5在25d可分别降解90.87%和88.33%的两种土壤中的胺苯磺隆,两种土壤中胺苯磺隆的自然降解率分别只有13.92%和7.95%,由此说明L5具有应用于解决大自然土壤中胺苯磺隆残留问题的前景。
李菊英,韩爱良,汪海燕,王伟,叶庆富[5](2010)在《放射性农药标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农药代谢降解、作用机理与环境行为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农药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得合适的农药标记化合物。放射性同位素农药标记化合物通常很难从国内外市场中直接获得,尤其是新的、结构较复杂的且合成路线较长的农药标记化合物。放射性农药标记化合物的合成对合成产率要求较常规有机合成高,合成路线也往往不同于非放射性农药合成。本文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中如何选择放射性核素及正确的标记位置、主要的合成方法、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刘伟[6](2010)在《苦皮藤素V在昆虫和植物中的穿透代谢及相关环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农药在防治对象及被保护作物中的穿透与代谢规律,有助于了解该农药的作用方式、解毒代谢等毒理学问题,亦有助于该农药的合理施用。同样,研究农药在水体、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及在收获作物中的残留动态,有助于对该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及制定安全使用标准和残留标准。苦皮藤素V是我国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乳油和微乳剂中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迄今没有系统的上述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此,本论文研究了苦皮藤素V在昆虫、植物、水体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述:1.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6龄幼虫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5龄幼虫为试虫,在其前胸背板点滴给药。处理后1~6h,在试虫血淋巴中采用HPLC分析方法均为检测到苦皮藤素V;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到苦皮藤素V,但含量极低,处理后4h的含量分别为0.169μg·mL-1和0.078μg·mL-1,说明苦皮藤素V很难穿透试虫体壁进入血腔。苦皮藤素V以载毒叶片饲虫法处理试虫,处理1h后粘虫幼虫和小地老虎幼虫血淋巴的苦皮藤素V含量分别为1.74μg·mL-1和1.65μg·mL-1,处理4h后,血淋巴的苦皮藤素V含量达峰值,分别为4.54μg·mL-1和5.81μg·mL-1,说明被摄入消化道的苦皮藤素V能迅速穿透肠壁进入血腔。2.苦皮藤素V经口被摄入试虫体内很快被代谢解毒。在6龄粘虫幼虫和5龄小地老虎幼虫体内的代谢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分别为C=92.33e-0.0528t和C=88.30e-0.1268t,半衰期分别为13.1h和5.5h,说明小地老虎幼虫代谢苦皮藤素V的速率远大于粘虫幼虫。代谢速率的差异,可能是苦皮藤素V对两种试虫的选择作用机理之一。3.增效剂S16和TPP与苦皮藤素V混用后,可明显抑制苦皮藤素V在粘虫和小地老虎幼虫体内的代谢速率。在小地老虎幼虫体内,处理8h、24h后,S16可抑制苦皮藤素V代谢36.11%和14.50%,TPP可抑制苦皮藤素V代谢46.38%和25.56%。在粘虫幼虫体内,处理8h、24h后,S16可抑制苦皮藤素V代谢21.35%和4.94%,TPP可抑制苦皮藤素V代谢21.14%和11.95%。这些结果,说明苦皮藤素V在试虫体内的代谢主要由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催化。4.研究结果表明,苦皮藤素V既可通过蚕豆苗(双子叶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上行输导,根系在10μg·mL-1浓度的水体中48h,蚕豆苗中苦皮藤素V的含量为1.72μg·g-1;又可通过叶片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上行输导,以200μg·mL-1浓度喷施中层叶片,48h后上层叶片中苦皮藤素V的含量为0.77μg·g-1,说明和根系的穿透吸收相比,从叶片的穿透吸收比较困难。研究结果还表明,和蚕豆苗相比,水体中苦皮藤素V更容易穿透小麦苗(单子叶植物)根系表面保护层进入植株体内上行输导,处理48h后小麦苗中苦皮藤素V含量达2.72μg·g-1;但苦皮藤素V水溶液浇施于土壤后,由于土壤对苦皮藤素V强烈的吸附作用,因此难以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植株体内。5.比较了苦皮藤素I、苦皮藤素V、NW28和NW53四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不同pH水体中54℃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pH 4水体中,苦皮藤素I、苦皮藤素V及NW53比较稳定,24h水解率分别为10.43%、8.93%及6.60%,而NW28相对不稳定,24h水解率为19.75%;pH 7水体中,苦皮藤素I、苦皮藤素V及NW28较稳定,24h水解率分别为12.00%、12.03%及6.43%,而NW53稳定性较差,24h的水解率达50.55%;在pH 10水体中,苦皮藤素I、苦皮藤素V、NW28及NW53均不稳定,半衰期分别为1.7h、14.1h、7.1h及0.9h。采用MS及MS/MS技术对苦皮藤素V主要水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解产物都是1~3个酯键断裂形成的,而且均发生在C-1、C-2、C-8及C-9位,没有发现C-13位酯键水解,也未发现7羟基(全水解)的水解产物。6.室内模拟条件下,苦皮藤素V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差别较大,其降解速率依次为天津碱土>东北黑土>江西红土>关中黄土,其降解动态方程及半衰期依次为:Ct=9.613e-0.0321T,21.59d;Ct=10.592e-0.0219T,31.65d;Ct=10.261e-0.0123T,56.35d;Ct=11.275e-0.0118T,58.74d。苦皮藤素V在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和在水体中的降解产物相似,都是1~3个酯键断裂形成的,而且均发生在C-1、C-2、C-8及C-9位。7.大田施药条件下,苦皮藤素V在白菜中的消解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Ct=1.210e-0.0588T,半衰期为11.8d;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亦符合负指数方程Ct=0.0596e-0.0475T,半衰期为14.6d。在推荐最高剂量5倍浓度下(苦皮藤素V 15mg·kg-1)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4d后,白菜中的苦皮藤素V最终残留量为0.067mg·kg-1,属于低残留农药。
李学伍[7](2009)在《莱克多巴胺及磺胺二甲基嘧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莱克多巴胺属于β-受体激动剂家族苯乙胺类成员之一,此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促进和提高动物生长效率而受关注,莱克多巴胺在增加猪日增重、提高胴体瘦肉率、增加饲料转化、降低脂肪的积聚、缩短饲养周期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效。莱克多巴胺常被猪场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莱克多巴胺的非法使用,导致了其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性残留,引发人体的急性食物中毒。因此,我国及欧盟各国政府禁止进口含有Rac的肉品,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Rac作为促生长剂。为了控制和预防猪的某些疾病、促进猪的生长,磺胺二甲基嘧啶常常被添加在猪的饲料之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在饲喂动物的组织中具有蓄积作用,猪组织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残留,对消费者而言将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可引起过敏反应、干扰肠道菌群并诱生抗性菌群,从而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磺胺二甲基嘧啶还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可以引起鼠的甲状腺瘤。FDA规定了磺胺二甲基嘧啶的休药期为15d,并设定了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ng/g。近年来,磺胺二甲基嘧啶及莱克多巴胺残留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以GC、MS、LC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检测Rac、SM2的确证方法,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所需仪器设备昂贵、前处理繁琐、检测费时,要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急需简单快速、经济实惠、能够用于大批样品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研发敏感特异、简单快速、能用于日常监督和检测的可靠筛选方法。在该研究中重点集中于BSA-SM2、BSA-Rac的免疫原性的研究,建立了能够高效分泌SM2、Rac单抗的杂交瘤细胞9株,并制备生产了上述单抗。设计研发了SM2、Rac残留检测试剂盒4种、快速检测试纸条2种,产品性能通过了HPLC、GC-MS的确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分析Rac分子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利用化学修饰法将活性基团羧基引入Rac苯环上,应用混合酸酐法使引入的活性基团羧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上的氨基发生反应形成酰胺键,制备BSA-Rac结合抗原,用同样的方法制备OVA-Rac。用重氮化法将SM2偶联于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合成人工免疫原BSA-SM2和包被抗原OVA-SM2,通过红外(IR)、紫外(UV)、SDS-PAGE分析,证明药物与蛋白成功偶联,BSA-SM2、BSA-Rac分子结合比分别约为1:19和1:20;小鼠免疫实验证明,上述人工抗原能够诱导针对药物的特异性抗体。用BSA-SM2、BSA-Rac免疫Balb/c鼠5次,SM2、Rac抗体效价均达到了6.4×103,SM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51 ng/mL,Rac的IC50为7.11 ng/mL,经琼脂扩散、阻断ELISA、胶体金印迹实验鉴定,除磺胺甲基嘧啶与SM2抗体轻微交叉外,其它化合物与SM2抗体和Rac抗体均无交叉反应。以聚乙二醇(PEG1500)为融合剂,将免疫鼠脾细胞与NS0瘤细胞融合建立了杂交瘤细胞系,获得了稳定分泌抗SM2和Rac高亲和力、高敏感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9株。SM2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SM2H10,SM2E2,SM2A10和SM2G5,细胞上清效价为3.2×102-6.4×102,腹水效价为6.4×104-3.2×105,单抗亚型为IgG2a/κ,IgG1/λ,IgG1/κ,亲和常数(Ka)为3.71×108-2.21×109L/mol。Rac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RacB5,RacC3,RacE6,RacH1和RacF4,细胞上清效价为3.2×102-6.4×102,腹水效价为1.28×105-6.4×105,单抗亚型为IgG2a/κ,IgG2b/λ,IgG1/κ,IgG2a/λ,亲和常数(Ka)为5.46×108-3.43×109L/mol。研制出了SM2、Rac快速检测试剂盒A(SM2-Kit A,Rac-Kit A)和试剂盒B(SM2-Kit B,Rac-Kit B),试剂盒A的标准曲线呈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1.0-128.0 ng/mL,检测限为1.0 ng/mL。SM2-KitA和Rac-Kit A饲料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4%、89.1%、猪尿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5%、91.8%;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SM2-KitA与磺胺甲基嘧啶的交叉反应率为2.75%,Rac-Kit A与其他化合物无交叉反。不同稀释基质对SM2-KitA和Rac-Kit A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试剂盒在4℃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试剂盒B稍逊于试剂盒A,实验结果证明两者均可用于SM2、Rac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胶体金标记技术,成功研制了SM2、Rac残留快速检测试纸,两种试纸的标准检测曲线呈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Rac-Strip、SM2-Strip机读检测限分别为0.154 ng/mL和0.165 ng/mL,目测检测限分别为2.0 ng/mL和3.0 ng/mL,SM2-Strip与磺胺甲基嘧啶有轻微交叉反应,Rac-Strip无交叉反应,检测试纸在4℃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HPLC确证实验表明,SM2-strip和HPLC之间的差异为1.3%-4.3%,SM2-kit和HPLC之间的差异为2.5%-4.6%;数据统计分析证明SM2-strip及SM2-kit和HPLC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GC-MS确证实验表明,Rac-strip和GC-MS的差异为1.0%-4.7%,Rac-kit和GC-MS的差异为1.1%-4.0%,数据统计分析证明Rac-strip、Rac-kit和GC-MS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SM2和Rac试剂盒和试纸条,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快速、易于操作、经济实惠的特点,试剂盒检测需时40min,试纸条检测需时10min,结果可靠,可用于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王哲[8](2008)在《氯嘧磺隆降解菌LW-3的分离、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氯嘧磺隆(chlorimuron-ethyl)是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它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选择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快速降解,使得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对后茬作物及水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农药残留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而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目前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南京菜园黄棕壤为研究材料,运用富集驯化的方法从长期受氯嘧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对氯嘧磺隆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LW-3,并对这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和对氯嘧磺隆的降解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菌株的粗酶液对于氯嘧磺隆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在实验室内模拟田间环境,建立了水体和土壤中低浓度氯嘧磺隆的生物检测技术,并运用此技术研究了降解菌剂LW-3在水体和土壤中对低浓度氯嘧磺隆残留的降解效果。本试验结果为建立有效的氯嘧磺隆污染预警指标体系和氯嘧磺隆降解菌剂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所获的主要结论如下:本研究从长期受氯嘧磺隆污染的表层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菌株LW-3;经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LW-3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LW-3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头孢它啶、复合磺胺有较好的抗性。LW-3能对氯嘧磺隆高效降解,在最适条件下,一周内对50mg L-1氯嘧磺隆的降解率可达70%-80%,而且在氯嘧磺隆浓度为500mg L-1的平板上菌落周围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本章从细胞和粗酶两个角度研究了菌株LW-3对氯嘧磺隆的降解特性。首先对氯嘧磺隆降解菌株Pseudomonas sp.LW-3的生长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发现LW-3在C/N2-10范围内生长都较好,以C/N 8生长最好,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有机氮,其中有机氮以蛋白胨为最好。通过对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谱试验后发现,LW-3可以利用氯嘧磺隆、甲嘧磺隆、吡嘧磺隆、甲磺隆、噻磺隆、磺酰磺隆为唯一氮源生长,却不能利用苯磺隆、苄嘧磺隆、醚苯磺隆、氯磺隆。LW-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8,菌株生长与装液量成负相关。静息细胞在30-35℃时对氯嘧磺隆降解效果最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显着影响降解效果。静息细胞在pH值6-8范围内对氯嘧磺隆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环境pH<5时显着抑制静息细胞的降解活性。通过对菌株的生长及降解特性的了解,为以后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以反应前后氯嘧磺隆降低量为依据,建立了菌株LW-3氯嘧磺隆水解酶粗酶酶促反应体系,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酶存在于菌株LW-3的细胞膜内,受底物氯嘧磺隆的诱导。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30℃,稳定性试验表明该酶在pH7.5时最稳定,在pH<5.0或pH>10.0时都不稳定,容易失活;温度越高,酶越容易失活,当温度高于25℃时酶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高于50℃时酶活力在3h内完全丧失。研究结果表明LW-3氯嘧磺隆水解酶保存和使用时应尽量注意调节缓冲液pH值及温度,以达到最佳的保存和使用效果。对于低浓度的氯嘧磺隆检测可以应用敏感植物-玉米,进行生物检测,对于水体样品采用砂培4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0.0031x+0.1145,R=0.9682。对于土壤样品可以采用土培15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y=-0.0033+0.1104,R=0.9575。本研究所得的回归方程应用于其他土壤,或土壤条件改变时,需要利用氯嘧磺隆标准品对方程进行校正后应用。LW-3在降解土壤中高浓度的氯嘧磺隆时,其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5d内,土着微生物与LW-3的联合降解要高于它们单独降解氯嘧磺隆的能力。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以及中性或弱酸性土壤pH可以促进LW-3对氯嘧磺隆的降解,适当的土壤含水量对LW-3降解氯嘧磺隆很重要,含水量过低(<5%)或淹水条件都会显着降低其降解性能。
顾立锋[9](2007)在《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分离、降解途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胺苯磺隆(Ethametsulfuron-Methyl)是美国杜邦公司成功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它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选择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快速降解,使得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对后茬作物及水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农药残留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而且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目前已成为去除农药残留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南京菜园黄棕壤为研究材料,从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两个方面探讨了除草剂胺苯磺隆对旱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毒性效应。并运用富集驯化的方法从长期受胺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了三株对胺苯磺隆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并对这三株细菌进行了鉴定,对其中降解能力最高的菌株SW4更是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和对胺苯磺隆的降解特性,对于SW4降解胺苯磺隆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了胺苯磺隆在SW4作用下的代谢途径。进一步研究了SW4的粗酶液对于胺苯磺隆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在实验室内模拟田间环境,建立了水体和土壤中低浓度胺苯磺隆的生物检测技术,并运用此技术研究了降解菌剂SW4在水体和土壤中对低浓度胺苯磺隆残留的降解效果。本试验结果为建立有效的胺苯磺隆污染预警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和胺苯磺隆降解菌剂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研究所获的主要结论如下:采用传统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胺苯磺隆对菜园黄棕壤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影响及对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高浓度的胺苯磺隆才表现出对土壤细菌的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4周后就可以解除。胺苯磺隆能刺激真菌的数量,特别是在施药后1周时刺激作用显着。胺苯磺隆对放线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使是正常施用量(即10μg kg-1干土),抑制率也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在处理30d的时候,只有低浓度处理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得到恢复,其余的土壤仍处于被抑制状态。从毒理学角度来说,正常使用量的胺苯磺隆对放线菌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潜在的威胁就增大。该除草剂对固氮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总的来说,胺苯磺隆以正常田间施用量(10μg kg-1干土)施用时,没有观察到对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和真菌具有实质性危害,对放线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有一定的影响。土壤酶学研究结果表明:胺苯磺隆低于正常使用剂量(10μg kg-1干土)时在初期(7d)能显着抑制土壤脲酶,而高剂量组则是先刺激后抑制。而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剂量时先刺激后抑制,而高剂量则始终处于抑制状态。土壤脱氢酶对胺苯磺隆的反应总体上表现为先轻微抑制(7d),随后(14d)具有刺激作用,最后恢复(50d)。酸性磷酸酶与土壤蔗糖酶在各个剂量水平上都处于被抑制状态上,而且在第7d两者的抑制率都与胺苯磺隆的剂量呈很好的logister回归关系。从胺苯磺隆除草剂生产企业生产车间表层泥土中分离筛选到三株对胺苯磺隆具有较高降解效率的细菌,编号分别为SW1、SW2、SW4,均能以胺苯磺隆为唯一氮源但不能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W1和SW4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SW2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 sp.)。进一步将其中降解效率最好的菌株SW4与相近的模式菌株进行DNA-DNA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SW4与模式菌株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IAM1439的同源性达到93.79%,因此将这一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W4。SW4对复合磺胺、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及链霉素具有很好的抗性。SW4对胺苯磺隆的降解效率最好,一周内对100mg L-1胺苯磺隆的降解率可以达到84.6%,而且在500 mg L-1胺苯磺隆的M9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对胺苯磺隆降解菌株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W4的生长特性与降解特性作了详细的研究。发现SW4在C/N 2-8范围内生长都较好,以C/N 8生长最好,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有机氮,其中有机氮以蛋白胨为最好。通过对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降解谱试验后发现,SW4可以利用胺苯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甲磺隆、噻磺隆、为唯一氮源生长,却不能利用苯磺隆、氯磺隆、氯嘧磺隆。SW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8,菌株生长与装液量成负相关。静息细胞在25℃时对胺苯磺隆降解效果最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显着影响降解效果。静息细胞在pH值6-10范围内对胺苯磺隆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环境pH<5时显着抑制静息细胞的降解活性。运用HPLC和LC-MS的手段分析了菌株SW4在以胺苯磺隆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代谢胺苯磺隆时产生的代谢物,在对代谢物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推测了SW4降解胺苯磺隆的途径,结果表明SW4降解胺苯磺隆时存在两条代谢途径,其中一条为胺苯磺隆的脲桥断裂;另一条为胺苯磺隆的三嗪环侧链发生N-脱甲基作用,生成N-脱甲基胺苯磺隆,继而发生O-脱乙基作用,生成N-脱甲基-O-脱乙基胺苯磺隆,最后发生三嗪环的开环及其他作用后生成了methyl 2-[[[[[amino[(aminocarbonyl)imino]methyl]amino]carbonyl]amino]sulfonyl]benzoate。以反应前后胺苯磺隆降低量为依据,建立了菌株SW4胺苯磺隆水解酶粗酶酶促反应体系,酶的定域试验表明该酶存在于菌株SW4的细胞膜内,不受底物胺苯磺隆的诱导。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37℃,稳定性试验表明该酶在pH7.0时最稳定,在pH<4.0或pH>10.0时都不稳定,容易失活;温度越高,酶越容易失活,当温度高于30℃时酶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温度高于50℃时酶活力在3h内完全丧失。金属离子中1mM的Hg2+、Cu2+对酶活有显着的抑制效应,Mg2+、Mn2+、Fe3+、Li+对酶活有促进作用;SDS显着抑制胺苯磺隆水解酶活,1mM的金属螯合剂EDTA对酶活没有影响,但是当其浓度提高到10mM时对胺苯磺隆水解酶产生强烈的抑制效应,抑制率达到42.8%。对于低浓度的胺苯磺隆残留可以应用敏感植物-玉米鲜根重测试。对于水体样品采用砂培4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4.1399+0.9694x,R=0.9902。对于土壤样品可以采月土培15d后的玉米根鲜重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3.8692+1.4437x,R=0.9687。SW4在降解土壤中高浓度的胺苯磺隆时,其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5d内,土着微生物与SW4的联合降解要高于它们单独降解胺苯磺隆的能力。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中性或弱碱性土壤pH可以促进SW4对胺苯磺隆的降解,适当的土壤含水量对SW4降解胺苯磺隆也很重要,含水量过低(<5%)或淹水条件都会显着降低其降解性能。
曲斌,叶非[10](2007)在《同位素示踪法在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除草剂的同位素残留分析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进展。
二、Identification of the bound residu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14)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by using LC-MS and isotope tracing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dentification of the bound residu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14)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by using LC-MS and isotope tracing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除草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除草剂的发展趋势 |
1.2.3 农药残留与检测 |
1.2.4 二甲戊灵研究概况 |
1.2.5 二氯喹啉酸研究概况 |
1.2.6 苄嘧磺隆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二甲戊灵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及采样 |
2.1.4 仪器与试剂 |
2.1.5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条件的优化 |
2.2.2 线性范围 |
2.2.3 最小检出量 |
2.2.4 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
2.2.5 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及采样 |
3.1.4 仪器与试剂 |
3.1.5 分析方法 |
3.1.6 残留量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种除草剂的线性范围 |
3.2.2 两种除草剂的最小检出量 |
3.2.3 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
3.2.4 两种除草剂的消解动态 |
3.3 讨论 |
3.3.1 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降解 |
3.3.2 苄嘧磺隆在燕麦田土壤中的降解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除草剂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2 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3 苄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二甲戊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2 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3.3 苄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三种除草剂对燕麦田土壤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及采样 |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2 二氯喹啉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3 苄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二甲戊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2 二氯喹啉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苄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二甲戊灵的残留降解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6.1.2 二氯喹啉酸的残留降解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6.1.3 苄嘧磺隆的残留降解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项目来源 |
(2)小白菜对甘氨酸态氮的吸收代谢及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概况 |
1.2 植物对有机氮吸收利用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有机氮直接吸收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1.2.2 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能力 |
1.2.3 植物与微生物对氨基酸态氮的竞争吸收 |
1.2.4 有机氮对植物氮营养贡献率的评估 |
1.2.5 植物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 |
1.2.6 植物对氨基酸态氮的吸收利用机理 |
1.3 植物有机氮营养研究方法与技术 |
1.3.1 常用有机氮营养研究方法 |
1.3.2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植物氮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
1.4 菜田土壤游离氨基酸库及小白菜氮素营养生理 |
1.4.1 菜田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特征 |
1.4.2 小白菜氮素营养生理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
1.6.1 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不同菜田土壤可溶性氮库含量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地区概况及土壤采集 |
2.1.2 测定项目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库年平均值比较 |
2.2.2 氮库季节动态变化 |
2.2.3 相关性分析 |
2.2.4 可溶性蛋白质组成比较 |
2.2.5 游离氨基酸组成比较 |
2.3 讨论 |
2.3.1 土壤管理和栽培方式对对 SON 库大小的影响 |
2.3.2 土壤 SON 库的季节变化 |
2.3.3 土壤管理和栽培方式对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白菜对甘氨酸态氮的吸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区概况及土壤采集 |
3.1.2 试验材料培养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白菜干重和总氮量 |
3.2.2 小白菜~(15)N 氮吸收速率 |
3.2.3 小白菜~(15)N 氮回收率 |
3.2.4 小白菜~(15)N 氮回收率占总~(15)N 氮回收率的百分比 |
3.2.5 Gly 的完整吸收 |
3.3 讨论 |
3.3.1 土壤供氮浓度对小白菜氮吸收的影响 |
3.3.2 土壤管理方式对小白菜氮素吸收的影响 |
3.3.3 小白菜品种间氮素吸收能力比较 |
3.3.4 小白菜对有机氮、无机氮的吸收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白菜甘氨酸态氮营养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培养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氨酸浓度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4.2.2 氮素形态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 |
4.2.3 氮素形态对小白菜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氨酸供应下小白菜代谢产物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培养 |
5.1.2 试验设计 |
5.1.3 代谢物分析 |
5.1.4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3.1 碳水化合物类代谢产物对甘氨酸的响应 |
5.3.2 氨基酸类代谢产物对甘氨酸的响应 |
5.3.3 有机酸类代谢产物对甘氨酸的响应 |
5.3.4 甘氨酸供应下小白菜生长与中心代谢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白菜甘氨酸代谢响应蛋白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培养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
6.1.4 双向电泳与图像分析 |
6.1.5 蛋白质鉴定 |
6.1.6 质谱鉴定 |
6.1.7 光合指标测定 |
6.1.8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丰度对甘氨酸态氮的响应 |
6.2.2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
6.2.3 甘氨酸对小白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防御胁迫类 |
6.3.2 能量代谢类 |
6.3.3 氮代谢类 |
6.3.4 光合作用类及其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相关工作 |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获奖项目 |
三、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
四、参与的科研项目 |
缩略词 |
致谢 |
(3)多芳环化合物降解菌的筛选、特性及降解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多芳环化合物 |
2. 多芳环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
2.1 降解多芳环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种类 |
2.2 多芳环化合物生物代谢途径 |
2.2.1 萘的生物降解途径 |
2.2.2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降解途径 |
2.3 多芳环化合物微生物降解机制 |
3. 蛋白质组学在多芳环化合物生物降解研究中的应用 |
3.1 蛋白质组学 |
3.1.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 |
3.1.2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策略 |
3.1.3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
3.2 蛋白质组学在多芳环化合物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
4. 微生物降解基因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
5.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6.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基 |
1.3 溶液和缓冲液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丙酯草醚原药纯化 |
2.2 降解菌富集、筛选和分离纯化 |
2.3 高效降解菌的鉴定 |
2.3.1. 形态特征观察 |
2.3.2. 个体形态描述 |
2.3.3. 生理生化鉴定 |
2.3.4 16S rDNA鉴定 |
2.4 萘/丙酯草醚的降解率的测定 |
2.4.1 萘的萃取及测定方法 |
2.4.2 丙酯草醚萃取及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萘/丙酯草醚提取率的测定 |
3.2 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
3.2.1 土壤中降解丙酯草醚/萘微生物的筛选 |
3.2.2 降解菌鉴定 |
3.3 降解菌株的降解特性研究 |
3.3.1 pH对菌株降解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对降解特性的影响 |
3.3.3 底物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3.3.4 接种量对菌株M3-1降解丙酯草醚的影响 |
3.3.5 降解菌降解丙酯草醚/萘的生长曲线测定 |
4. 小结 |
第三章 AMYCOLATOPSIS SP.M3-1降解丙酯草醚代谢途径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丙酯草醚在水体中降解途径试验 |
1.3.2 丙酯草醚在土壤中降解特性试验 |
1.3.3 丙酯草醚提取方法 |
1.3.4 HPLC、HPLC-LSC和LC-MS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水体中AMYCOLATOPSIS SP.M3-1降解丙酯草醚规律及代谢途径 |
2.1.1 水体中Amycolatopsis sp.M3-1降解ZJ0273代谢中间物的结构鉴定 |
2.1.2 水体中Amycolatopsis sp.M3-1降解丙酯草醚动态 |
2.1.3 水体中Amycolatopsis sp.M3-1降解丙酯草醚的代谢途径 |
2.2 丙酯草醚在土壤中降解特性和规律 |
2.2.1 丙酯草醚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
2.2.2 丙酯草醚在接种Amycolatopsis sp.M3-1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
2.2.3 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代谢途径 |
3. 小结 |
第四章 丙酯草醚降解途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与试剂 |
1.2 溶液配方 |
1.3 菌株培养与诱导 |
1.4 菌体收获 |
1.5 细胞破壁 |
1.6 双向凝胶电泳 |
1.6.1 第一向等电聚焦 |
1.6.2 胶条的平衡 |
1.6.3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1.7 图像采集和分析 |
1.8 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向电泳结果分析 |
2.2 蛋白质点的MALDI-TOF结果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丙酯草醚和萘降解工程菌的构建及降解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药品及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1.4 培养基 |
1.1.5 溶液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制备营养缺陷型菌株 |
1.2.2 原生质体形成及其再生工艺条件的研究 |
1.2.3 原生质体融合 |
1.2.4 融合子复筛及其降解特性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NAI8和M3-1生长曲线 |
2.2 紫外诱变营养缺陷型与原生质体制备 |
2.2.1 紫外照射时间 |
2.2.2 青霉素淘汰野生型剂量 |
2.2.3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及生长谱的确定 |
2.2.4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工艺条件 |
2.3 原生质体融合与融合子鉴定 |
2.4 融合子的形态特征 |
2.5. 融合子降解性能的测定 |
2.6 工程菌降解性能的研究 |
2.6.1 pH对工程菌MN6降解性能的影响 |
2.6.2 温度对工程菌MN6降解性能的影响 |
2.6.3 接种量对工程菌MN6降解性能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论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4)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磺酰脲类除草剂简介 |
1.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概况 |
1.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除草方式和作用机理 |
1.3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途经 |
1.3.1 微生物降解途经 |
1.3.2 化学水解途经 |
1.3.3 光降解途经 |
1.4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 |
1.4.1 磺酰脲类除草剂提取净化方法 |
1.4.2 磺酰脲类除草剂仪器检测方法 |
1.4.3 磺酰脲类除草剂生物测定法 |
1.5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
2 胺苯磺隆的性质、特点及应用前景 |
2.1 胺苯磺隆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2.2 胺苯磺隆国内应用范围及特点 |
2.3 胺苯磺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
3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概述 |
3.1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 |
3.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3.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2.2 降解环境的研究进展 |
3.3 降解胺苯磺隆的微生物研究进展 |
3.4 研究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方法 |
3.4.1 农药微生物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
3.4.2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式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土壤中胺苯磺隆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土样采集 |
1.2 培养基 |
1.3 供试农药与标样 |
1.4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土壤微生物的富集与分离纯化 |
2.2 胺苯磺隆降解菌的筛选 |
2.3 降解菌L5的鉴定 |
2.3.1 降解菌L5的形态学分类鉴定 |
2.3.2 降解菌L5的特定培养基的鉴定 |
2.3.3 降解菌L5的rDNA-ITS分子标记法鉴定 |
2.4 降解菌L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1 培养基种类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2 不同碳源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3 不同氮源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4 光照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5 温度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6 不同pH值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2.4.7 不同湿度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的分离纯化 |
3.2 胺苯磺隆降解菌的筛选 |
3.2.1 胺苯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
3.2.2 土壤微生物筛选结果 |
3.3 降解菌L5的鉴定 |
3.3.1 降解菌L5的形态学分类鉴定 |
3.3.2 降解菌L5的培养基鉴定 |
3.3.3 降解菌的L5的rDNA-ITS分子标记法鉴定 |
3.4 降解菌L5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1 培养基种类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2 不同碳源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3 不同氮源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4 光照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5 温度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6 不同pH值对降解菌L5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3.4.7 不同湿度对降解菌L5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降解菌L5的降解特性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胺苯磺隆原药 |
1.2 土壤来源 |
1.3 培养基与试剂 |
1.4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胺苯磺隆降解菌L5的降解特性 |
2.1.1 接种量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2.1.2 胺苯磺隆浓度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2.1.3 pH值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2.1.4 温度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2.1.5 最优条件下L5对胺苯磺隆的降解动力学 |
2.2 L5可溶性酶液对胺苯磺隆的降解效果 |
2.3 L5对土壤残留胺苯磺隆的降解效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胺苯磺隆降解菌L5的降解特性 |
3.1.1 接种量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2 胺苯磺隆浓度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3 pH值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4 温度对L5降解效果的影响 |
3.1.5 最优条件下L5对胺苯磺隆的降解动力学 |
3.1.6 L5降解胺苯磺隆的曲线 |
3.2 L5可溶性酶液对胺苯磺隆的降解效果 |
3.3 L5对土壤残留胺苯磺隆的降解效果 |
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5)放射性农药标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药标记化合物核素的选择及标记位置的选择 |
2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方法 |
2.1 化学合成法 |
2.1.1 3H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
2.1.2 14C标记农药的合成 |
2.1.3 32P标记农药的合成 |
2.1.4 35S标记农药的合成 |
2.2 同位素交换法 |
2.3 生物合成法 |
3 展望 |
(6)苦皮藤素V在昆虫和植物中的穿透代谢及相关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1.1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
1.2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
1.3 农药生物富集 |
1.4 农药残留问题 |
2 农药环境行为特征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
3 农药环境行为特征研究的内容 |
3.1 农药在环境中的代谢 |
3.2 农药在水体中的降解 |
3.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
3.4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穿透与代谢研究 |
3.5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输导与降解研究 |
4 苦皮藤素环境行为研究现状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苦皮藤素Ⅴ在昆虫体内的穿透与代谢研究 |
第一节 苦皮藤素Ⅴ在昆虫体内的穿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PLC 分析的结果 |
2.2 HPLC/MS/MS 分析的结果 |
3 讨论 |
3.1 关于粘虫、小地老虎幼虫中苦皮藤素V 的穿透动态 |
3.2 毒理学的启示 |
第二节 苦皮藤素V 在昆虫体内的代谢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试虫体内苦皮藤素V 的代谢动态 |
第三节 增效剂对苦皮藤素V 在昆虫体内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增效剂对粘虫体内苦皮藤素V 代谢的影响 |
2.2 增效剂对小地老虎幼虫体内苦皮藤素V 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苦皮藤素V 在植物体内的穿透与输导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性关系 |
2.2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
2.3 苦皮藤素V 在蚕豆苗中的穿透与输导 |
2.4 苦皮藤素V 在小麦苗中的穿透与输导 |
2.5 杀虫活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苦皮藤素V 的水解速度及水解产物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苦皮藤素V、苦皮藤素I、NW28 及NW53 混合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苦皮藤素I、苦皮藤素V、NW28 及NW53 在不同pH 水体中水解动态比较 |
2.3 苦皮藤素V 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 |
3 讨论 |
第五章 苦皮滕素Ⅴ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降解产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中苦皮藤素V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苦皮藤素V 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
2.3 苦皮藤素V 在土壤中的降解产物 |
3 讨论 |
第六章 苦皮藤素V 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
第一节 苦皮藤素V 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 |
2.2 灵敏度 |
2.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 讨论 |
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 净化方法的选择 |
3.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4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二节 苦皮藤素V 在白菜和土壤中的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苦皮藤素V 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2.2 苦皮藤素V 在白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 |
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莱克多巴胺及磺胺二甲基嘧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1.1 磺胺类药物的特性 |
1.1.1 磺胺类药物的理化性质 |
1.1.2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
1.1.3 磺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 |
1.1.4 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1.1.5 磺胺类药物的体内代谢特点 |
1.2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及安全评价 |
1.2.1 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
1.2.2 磺胺类药物对机体的危害 |
1.2.3 磺胺类药物对环境的危害 |
1.3 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及监控 |
1.3.1 微生物学检测法 |
1.3.2 理化检测方法 |
1.3.3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3.4 兽药残留的监控 |
第二章 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
2.1 莱克多巴胺的特性 |
2.1.1 莱克多巴胺的理化性质 |
2.1.2 莱克多巴胺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3 莱克多巴胺的构效关系 |
2.1.4 莱克多巴胺的作用机理 |
2.1.5 莱克多巴胺对机体组织的影响 |
2.1.6 莱克多巴胺体内代谢过程 |
2.2 莱克多巴胺的残留、使用及安全评价 |
2.2.1 莱克多巴胺的代谢残留 |
2.2.2 莱克多巴胺的使用 |
2.2.3 莱克多巴胺对动物和人的毒性作用 |
2.3 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 |
2.3.1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3.3 气质联用及液-质联用法 |
2.3.4 免疫传感器法 |
2.3.5 免疫金标试纸法 |
第三章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四章 SM2和Rac人工抗原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M2和Rac人工抗原的鉴定 |
4.2.2 SM2和Rac人工抗原免疫原性的鉴定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关于人工完全抗原的设计 |
4.3.2 关于人工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 |
4.3.3 关于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 |
4.3.4 小结 |
第五章 SM2、Ra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胞融合小鼠的选择 |
5.2.2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关于小鼠免疫和血清抗体 |
5.3.2 关于融合小鼠的选择方法及注意事项 |
5.3.3 关于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方法 |
5.3.4 关于mAbs亲和力常数的测定方法 |
5.3.5 关于抗体胶金印迹试验 |
5.3.6 小结 |
第六章 试剂盒的研制及SM2和Rac在猪尿中的排泄规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ELISA试剂盒A |
6.2.2 ELISA试剂盒B |
6.2.3 试剂盒A与试剂盒B性能的比较 |
6.2.4 试剂盒测定SM2和Rac在猪尿液中的排泄规律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小分子半抗原的免疫学分析 |
6.3.2 小分子半抗原检测方法及原理 |
6.3.3 指示系统的标记酶 |
6.3.4 酶标记方法 |
6.3.5 试剂盒A和试剂盒B的特点 |
6.3.6 SM2和Rac的休药期 |
6.3.7 小结 |
第七章 SM2和Rac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及对样品的测定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胶体金颗粒大小及均一性鉴定 |
7.2.2 mAbs最佳标记浓度的测定 |
7.2.3 检测试纸的组装 |
7.2.4 试纸机读检测方法的建立 |
7.2.5 半定量目测检测方法及检测极限 |
7.2.6 检测试纸的特异性 |
7.2.7 检测试纸的重复性 |
7.2.8 保存期检验 |
7.2.9 试纸对样品的检测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试纸的检测原理 |
7.3.2 胶体金颗粒大小与标记的关系 |
7.3.3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优势 |
7.3.4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
7.3.5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
7.3.6 最佳标记蛋白浓度的测定 |
7.3.7 NC膜的性能与检测结果 |
7.3.8 检测试纸的特性 |
7.3.9 小结 |
第八章 快速检测试纸和试剂盒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参数的比较 |
8.2.2 SM2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
8.2.3 Rac试剂盒和试纸条与确证方法的比较 |
8.2.4 GC-MS与SM2试剂盒和试纸条对猪尿液测定结果的比较 |
8.2.5 GC-MS与Rac试剂盒和试纸条对猪尿液测定结果的比较 |
8.3 讨论与小结 |
8.3.1 SM2和Rac残留检测方法的要求 |
8.3.2 SM2和Rac不同检测方法敏感性的比较 |
8.3.3 SM2和Rac不同检测方法所需费用和时间的比较 |
8.3.4 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氯嘧磺隆降解菌LW-3的分离、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的农药发展及使用现状 |
2 农药残留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2.1 农药的残留现状 |
2.2 农药的危害 |
3 农药的生物降解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3.1 农药的生物降解 |
3.2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3.3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式 |
3.4 几类典型有毒化合物降解的研究状况 |
4 磺酰脲除草剂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4.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概况 |
4.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 |
4.3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 |
4.4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行为 |
5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方法 |
5.1 化学分析 |
5.2 酶联免疫法 |
5.3 生物分析法 |
5.4 其它方法 |
6 氯嘧磺隆的概况 |
6.1 氯嘧磺隆的理化特性 |
6.2 氯嘧磺隆的作用机理 |
6.3 氯嘧磺隆的环境行为 |
6.4 氯嘧磺隆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氯嘧磺隆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氯嘧磺隆的HPLC检测 |
2.2 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
2.3 氯嘧磺隆降解菌的形态特征 |
2.4 降解菌的抗生素敏感试验 |
2.5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2.6 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嘧磺隆降解菌LW-3生长及降解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1.3 菌种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1.4 静息细胞制备 |
1.5 氯嘧磺隆提取及分析检测方法 |
1.6 LW-3对氯嘧磺隆的降解 |
1.7 降解菌碳源、氮源利用及最适碳氮比试验 |
1.8 降解菌降解谱的测定 |
1.9 环境条件对降解菌生长和降解效果的影响 |
1.10 氯嘧磺隆水解酶的定域试验 |
1.11 粗酶液的制备 |
1.12 氯嘧磺隆水解酶酶活力的测定 |
1.13 酶活性的最适pH和温度 |
1.14 pH和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降解菌碳源、氮源谱及最适碳氮比 |
2.2 降解菌利用氯嘧磺隆生长情况试验 |
2.3 降解菌的降解谱试验 |
2.4 菌株生张曲线的绘制及温度、pH、装液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2.5 温度、pH对降解的影响 |
2.6 氯嘧磺隆水解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
2.7 菌株LW-3中酶的活性测定 |
2.8 pH对粗酶酶活性的影响 |
2.9 温度对粗酶酶活性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嘧磺隆降解菌LW-3的土壤修复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低浓度氯嘧磺隆的生物检测 |
2.2 LW-3在土壤中降解高浓度氯嘧磺隆的效果 |
2.3 降解菌接种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2.4 土壤条件对降解的影响 |
2.5 LW-3在土壤中降解低浓度氯嘧磺隆的效果 |
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研究获得的相关DNA序列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分离、降解途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等的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的农药发展及使用现状 |
2 农药残留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2.1 农药的残留现状 |
2.2 农药的危害 |
3 农药的生物降解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3.1 农药的生物降解 |
3.2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3.3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式 |
3.4 几类典型有毒化合物降解的研究状况 |
4 磺酰脲除草剂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4.1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概况 |
4.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特点 |
4.3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 |
4.4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行为 |
5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方法 |
5.1 化学分析 |
5.2 酶联免疫法 |
5.3 生物分析法 |
5.4 其它方法 |
6 胺苯磺隆的概况 |
6.1 胺苯磺隆的理化特性 |
6.2 胺苯磺隆的作用机理 |
6.3 胺苯磺隆的环境行为 |
6.4 胺苯磺隆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胺苯磺隆对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农药与土壤 |
1.2 培养基 |
1.3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1.4 土壤细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及真菌的计数 |
1.5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
1.6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胺苯磺隆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
2.2 胺苯磺隆对土壤放线菌的影响 |
2.3 胺苯磺隆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
2.4 胺苯磺隆对土壤好气固氮菌的影响 |
2.5 胺苯磺隆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
2.6 胺苯磺隆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
2.7 胺苯磺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2.8 胺苯磺隆对土壤脱氢酶的影响 |
2.9 胺苯磺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
2.10 胺苯磺隆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胺苯磺隆降解菌的分离及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胺苯磺隆的HPLC检测 |
2.2 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
2.3 胺苯磺隆降解菌的形态特征 |
2.4 降解菌的抗生素敏感试验 |
2.5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2.6 分离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析 |
2.7 菌株SW4 G+C mol%含量分析 |
2.8 菌株SW4 DNA-DNA同源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生长及降解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供试菌株 |
1.3 菌种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
1.4 静息细胞制备 |
1.5 胺苯磺隆提取及分析检测方法 |
1.6 降解菌利用胺苯磺隆生长情况试验 |
1.7 降解菌碳源、氮源利用及最适碳氮比试验 |
1.8 降解菌降解谱的测定 |
1.9 环境条件对降解菌生长和降解效果的影响 |
1.10 粗酶液的制备 |
1.11 胺苯磺隆水解酶酶活力的测定 |
1.12 胺苯磺隆水解酶的定域试验 |
1.13 酶活性的最适pH和温度 |
1.14 pH和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1.15 金属离子对胺苯磺隆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
1.16 表面活性剂及螯合剂对胺苯磺隆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降解菌碳源、氮源谱及最适碳氮比 |
2.2 降解菌利用胺苯磺隆生长情况试验 |
2.3 降解菌的降解谱试验 |
2.4 温度、pH、装液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2.5 温度、pH对降解的影响 |
2.6 胺苯磺隆水解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
2.7 菌株SW4中酶的活性测定 |
2.8 pH对粗酶酶活性的影响 |
2.9 温度对粗酶酶活性的影响 |
2.10 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EDTA对粗酶活性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解菌SW4对胺苯磺隆的降解途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试剂 |
1.3 菌种制备 |
1.4 代谢物的提取与制备 |
1.5 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1.6 提取物的定性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代谢产物的HPLC分析 |
2.2 代谢物的定性分析 |
2.3 代谢途径的推测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土壤修复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低浓度胺苯磺隆的生物检测 |
2.2 降解菌SW4的GFP标记 |
2.3 土壤中SWBR4的计数 |
2.4 SW4在土壤中降解高浓度胺苯磺隆的效果 |
2.5 降解菌接种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2.6 土壤条件对降解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附录二 研究获得的相关DNA序列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同位素示踪法在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甲磺隆的同位素残留分析 |
1.1 14C-甲磺隆的鉴定方法研究 |
1.2 14C-甲磺隆在人工水生生态系统和植物体内的影响 |
1.3 土壤中14C-甲磺隆及其结合残留的动态研究 |
2 绿磺隆同位素残留分析 |
2.1 14C-绿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
2.2 结合态14C-绿磺隆和其降解物的释放与释出物的组成分析 |
2.3 14C-绿磺隆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
3 苄嘧磺隆 |
3.1 14C-苄嘧磺隆的土壤结合残留及其动态平衡 |
3.2 14C-苄嘧磺隆的水稻盆栽试验 |
4 氟嘧磺隆 |
4.1 14C-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和残留分析 |
4.2 14C-氟嘧磺隆的除草效果及对作物的影响 |
5 结语 |
四、Identification of the bound residu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14)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by using LC-MS and isotope tracing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闫车太.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2]小白菜对甘氨酸态氮的吸收代谢及生理响应[D]. 王小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3]多芳环化合物降解菌的筛选、特性及降解途径研究[D]. 蔡志强. 浙江大学, 2012(09)
- [4]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D]. 邹坤.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5]放射性农药标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李菊英,韩爱良,汪海燕,王伟,叶庆富. 核农学报, 2010(02)
- [6]苦皮藤素V在昆虫和植物中的穿透代谢及相关环境行为研究[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7]莱克多巴胺及磺胺二甲基嘧啶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李学伍.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8]氯嘧磺隆降解菌LW-3的分离、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 王哲.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9]胺苯磺隆降解菌SW4的分离、降解途径及其应用研究[D]. 顾立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9)
- [10]同位素示踪法在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 曲斌,叶非. 核农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