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车辆前部的工作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曾铁军[1](2021)在《面向放射性物品运输的个体自主安全智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核安保技术存在着保护范围有限,保护力度、保护精细度不够充分的问题,其本质是目前的实物保护技术相对于被保护的对象而言,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监控手段。放射性物品自身既不能感知面临的危险,也不具备基本应对能力。基于此,本文把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核安保领域,以现有的核安保技术为基础,开展放射性物品个体自主智能核安保关键技术的研究。即在放射性容器上加装智能电子设备,使其能感知自身面临的危险,并按照一定逻辑作出判断,进而实施自我保护的措施。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技术原型对象,开展“非授权接近”探测、“非授权移动”探测技术研究,建立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面向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新型安保系统,提升安保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个体自主安全智能概念与体系。针对传统核安保技术的被动保护问题,在物联网等新技术出现的条件下,提出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概念。借鉴《放射源安保》对安保措施执行目标的分类,将放射性物品的自主安全智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安全等级,并进一步建立外在安全系统能力与内在安全智能相结合的放射性物品安保能力级别。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技术,采用CPS(Cyber Physical System,简写CPS)嵌套结构,提出了信息物理融合的新型核安保体系。(2)基于视频与红外的非授权接近纵深防御模型与方法。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简写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基本型、增强型、额外型安保等级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安保系统都需要提供对包裹的非授权接近的立即探测。对放射性物品车载运输的典型威胁场景展开分析,将入侵者接近放射性物品分成三个阶段:由极远处移动至车门、破坏车门进入车厢、车厢内接近放射性物品容器。根据三个阶段提出含有控制区域、保护区域、核心区域的纵深防御模型。单一的接近探测方式可能存在误判或者漏检,为了提高非授权接近探测结果的准确率,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非授权接近决策方法,可以获得系统正常、正常巡检、非授权接近预警、非授权接近告警、灵敏度配合和装置故障告警等决策结果。(3)基于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简写为RSSI)的IAEA-Ⅰ型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IAEA要求在基本型(即IAEA-Ⅰ)安保等级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安保系统需要提供对包裹的非授权移动的探测。按照探测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提出基于空间投影角的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基于面积比较法的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和基于失效检测的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三种方法可以叠加使用,以提高非授权移动探测的可靠性。基于空间投影角的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是将RSSI值转换为距离,进而建立车厢内的空间长方体。将移动的放射性物品节点与其在空间长方体内的两个投影点连接成三角形,再根据空间投影角判断是否移动至车厢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放射性物品离开车厢距离达到0.25米将会被探测到,现场实验表明该距离将达到2.4米。基于面积比较法的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是忽略放射性物品节点与锚节点之间的高度差。该节点与锚节点组成的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减去车厢面积的值大于零,则认为其离开了车厢。仿真结果表明,放射性物品离开车厢距离达到1.04米将会被探测到。放射性物品非授权移动到了较远处,导致放射性物品节点与车厢内的相关节点之间通信失效,则认为其发生了非授权移动。为了节约能量和提高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现场响应失效检测方法,即先使用Push模型,当测量得到怀疑的结果时,由pull模型进一步确认失联。失效检测算法中的超时阈值与运输安保等级挂钩,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方案。现场试验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失效报警的最远距离达到26米。(4)基于UWB(Ultra Wide Band)的IAEA-Ⅱ型尝试非授权移动探测模型及方法。IAEA要求在增强型(即IAEA-Ⅱ)安保等级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安保系统需要提供对包裹的尝试非授权移动的探测。针对运输车厢内放射性物品容器的平移和转动导致的尝试非授权移动,提出了基于UWB信号的协作式尝试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解决了放射性物品金属容器本身导致的遮挡问题。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稳定、误差较小。对于平行移动:三个标签的最大误差不到6厘米;对于转动:放射性物品容器倾角误差达到1.5°。(5)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车载运输安保系统。基于放射性物品自主安全智能、北斗定位等技术,设计了放射性物品车载运输过程的安保系统,实现了感知、预警、延迟和报警等功能,提高了运输安全性。为了提高车载安保中心的警报评估概率,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划分报警信号优先级、优化声光报警形式、视频联动、警卫培训及加强组织管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了这些措施对EASI方法中警报评估概率的影响。论文对面向放射性物品运输的个体自主安全智能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指导设计、建立新型运输安保系统,有效提升系统安保水平。
陈佳慧[2](2021)在《‘红美人’柑橘果实采后振动损伤特性研究及减振包装开发》文中认为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导致果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红美人’柑橘是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糖度高、口感好,但由于果实硬度较低,在采后运输过程中易遭受振动损伤,加速腐烂变质。本文首先基于开发的机械力分解平台,研究了振动对‘红美人’柑橘果实生理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进而通过模拟振动实验和道路运输实验评估了自制物流包装的减振效果,并研究了不同的振动环境条件对果实损伤程度的影响;然后采集了浙江衢州到北京道路全程的车厢加速度频谱,为后续更真实地模拟道路运输提供了数据支撑;此外,还开发了一种可以更好地判断包装材料减振效果的振动传递率测试装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能够单独研究物流振动力的机械力分解平台。该平台可单独研究振动处理对果实机械伤发生的影响,避免碰撞、摩擦、滚动等机械力的干扰,并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独立果实样品进行分析。该平台还可用于研究挤压力和振动力同时作用对果实机械损伤的影响,也可用于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果实振动损伤的保护效果。2.基于机械力分解平台,研究了振动对‘红美人’柑橘果实生理品质和代谢的影响。发现3 h随机振动后,在贮藏第1 d,振动组果实的失重率比对照组高171.43%;振动组硬度在第14 d较对照组低20.53%;呼吸速率在振动后第1 d出现峰值,比振动前升高了122.01%;同时,通过代谢组分析发现,振动后果肉中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富集程度较高,果皮中酮体的合成与降解、卟啉和叶绿素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富集程度较高。3.提出了一种用于‘红美人’柑橘果实采后物流的减振包装。测定了三种包装(散装塑料筐、商用礼盒装、自制物流包装)的振动传递率,然后通过模拟振动实验和道路运输实验比较了不同包装对果实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自制物流包装的最大传递率和果实最易遭受振动损伤的低频段(3-28.69 Hz)的传递率均低于其他包装;虽然散装塑料筐货物密度最高,但其装载的果实在3 h和10 h模拟振动后的损伤率和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均高于商用礼盒装和自制物流包装,说明散装方式不适合用于运输‘红美人’柑橘果实;道路实验A(约13 h)中自制物流包装的果实损伤率只有散装塑料筐的16.89%,说明自制物流包装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道路实验A中的自制物流包装的损伤率(8.67%)与模拟振动1 0 h的损伤率(6.6 7%)相似,说明模拟振动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4.研究了振动时间和振动环境温湿度对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振动时间从3 h增加到10 h,果实损伤率升高了2-3倍;振动10 h时,20℃下果实损伤率(15.56%)为10℃(5.56%)的2.8倍;70%RH环境下振动后果实的损伤率(20.00%)比90%RH环境下(15.56%)增加了4.44%。5.测量了道路运输过程中车厢内果箱的加速度,并研究了果箱在车厢中的摆放位置对果实损伤率的影响。采集了道路运输全程29.5 h共102411个加速度数据样本点,发现了3 Hz和16 Hz两个功率谱密度峰值;车厢后部果实的损伤率最高,而车厢前部果实的损伤率最低;车厢后部果实失重率显着高于前部和中部。6.开发了包装材料振动传递率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正式振动运输试验之前测试包装材料的振动传递率特性,为选择减振性能最佳的包装材料提供实验数据,同时也可以减少正式实验中果实的浪费。为了减少因材料与装置之间存在空隙而造成的实验误差,该装置采用了多层结构设计,使待测材料与装置和振动台面紧密贴合。
李晨[3](2021)在《MPDB工况碰撞相容性研究及车身结构CAE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交通事故中,多车事故是造成乘员伤亡的主要事故形态,事故车辆在外观、重量、结构和刚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车辆和乘员不同的损伤情况。不同大小车辆以相同速度碰撞时,小型车辆可能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害,这是由于前端结构的差异使两车的结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碰撞产生的能量不能被合理吸收,加剧了小型车乘员损伤风险。因此,如何在碰撞事故中发挥汽车结构的耐撞性来保护乘员,同时改善车辆碰撞相容性已成为汽车安全设计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针对碰撞相容性的结构设计研究相对较少,且新发布的2021版C-NCAP(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中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MPDB)碰撞试验对碰撞相容性提出了相应的考察指标,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福特Explorer为研究对象,按照C-NCAP中MPDB碰撞试验规范搭建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在碰撞模型中设定不同的车辆质量和前部刚度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质量和刚度对碰撞相容性的影响特性。由此提出改善车辆相容性的结构改进措施,并基于100%正面碰撞和MPDB工况对车体结构提出的要求对车辆前端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车辆的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的碰撞相容性可以通过调节车辆前端结构的刚度和几何特性进行改善。降低车辆前部刚度通过改善车辆和壁障之间的能量分配,从而改善车辆的相容性。兼顾两工况开展多目标集成优化设计,车辆100%正面碰撞工况加速度的峰值降低了3.6%;MPDB工况中壁障台车OLC值降低了5.3%;壁障变形量标准差SD降低了43.8%;相容性得分提高了59%,整体的优化效果显着。研究成果有助于整车企业开展汽车安全结构设计与优化。
徐杰[4](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赛车空气动力学》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李国征[5](2020)在《多功能公路养护车设计及坑槽修补模块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是一种能实现多种养护功能,一机多用的公路养护动力平台。公路通车里程的大量增加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养护工作量,养护工作的增加必然要求养护装备的大量增长。论文顺应国家形势需求,依托新乡市科技重大项目的支持,研发一种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旨在提高养护车辆的使用率,减轻养护单位购置设备的资金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养护需求。根据我国当前公路养护实际状况,首先从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总体设计的思路。然后通过实际路况调研,分析了整车技术方案、模块功能与参数,确认了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该车总体结构组成,关键技术参数。论文对车辆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对车辆轴荷进行了校核计算,重点设计了快换作业平台。液压系统是多功能公路养护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业模块的动力由该系统提供。论文研究确定了该车液压系统的功率,液压泵排量与转速,以及液压油箱容积等参数,通过前、中、后部的液压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为不同的作业设备提供动力。同时进行了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调试。对关键作业模块——坑槽修补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确定了该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适应多种路用材料的合理仓容、拌合器转速和生产能力等参数,设计了单轴拌合装置,对坑槽修补模块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多功能能公路养护车达到了设计目标,各性能指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吴贺[6](2019)在《基于汽车前部结构参数的VRU头部损伤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缺乏保护,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群体(VRU)在交通事故中往往面临着较高的伤亡风险。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表明,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以攀升到135万人,其中VRU占比达到了 54%;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显示2017年我国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为63772人,其中VRU占比达66.72%,且由颅脑损伤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比达到了77.18%。由于缺乏视频信息,传统的事故重建多关注于头部一次碰撞,很少考虑地面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开展基于视频信息的VRU深度事故重建和头部损伤综合防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弱势道路群体交通事故数据库VRU-TRAVi(the VRU Traffic Accident database with Video)筛选出具有清晰完整的视频信息以及详细损伤信息的VRU交通事故案例共10起,采用高精度事故重建方法完成VRU的运动学及损伤重建。重建结果表明:VRU的初始碰撞位置、在空中运动学响应、旋转角度、落地姿态以及着地部位等均与视频信息一致,人、车最终位置的误差范围在8%以内;且损伤重建中VRU头部的损伤部位及损伤严重度均与损伤信息一致。通过对10起案例高精度重建,筛选出了颅脑损伤较优的评价指标分别是:HIC15、最大角加速度、颅脑最大主应变(MPS)以及累积损伤应变(CSDM0.15)。其次以汽车前部结构参数、车速、VRU尺寸及步态为自变量,分别基于多体软件MADYMO和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完成300个多体仿真和600个有限元仿真,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 VRU头部损伤与汽车前部结构参数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然后分别采用仿真样本集和真实事故案例对多元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仿真分析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VRU与车辆碰撞(一次碰撞),无论是基于HIC15、角加速度、MPS还是CSDM0.15的多元回归模型与汽车前部结构参数间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该多元回归模型能预测至少83%的事故案例(误差等级小于或等于±1级);对于VRU与地面碰撞(二次碰撞)而言,该多元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显着性关系一般,且仅对50%的事故案例具有预测能力;基于真实事故案例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一次碰撞,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这86.67%,二次碰撞的预测效能为66.67%。最后对多元回归方程中车辆前部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次碰撞,对VRU头部损伤影响最显着的车辆前部结构参数为BL,BCH是对头部损伤影响最不显着的车辆前部结构参数;对于二次碰撞,BLEH对头部损伤的影响最显着,BL和BCH是对头部损伤影响最小的两个参数。
周依霖[7](2019)在《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研制与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大型钢结构件的现场焊接自动化是缩短焊接制造周期,降低焊接制造成本,改善焊接制造质量的关键。爬壁机器人能够携带作业工具在多种形式的壁面上实现移动作业,在作业灵活性和柔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将爬壁机器人技术与自动焊接技术相结合,成为解决大型钢结构件的现场自动化焊接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爬壁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型钢结构件的现场焊接环境特点和实际焊接作业需求,研制了一种永磁吸附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并对机器人的移动吸附原理、理论设计与优化、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分析等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爬壁焊接机器人设计中面临的平稳移动与环境适应、可靠吸附与灵活运动的矛盾问题,结合腿足式移动机构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轮式移动机构连续平稳的移动性以及非接触式永磁吸附系统吸附力的可控性特点,提出了非接触式永磁吸附系统与轮腿复合移动机构相结合的爬壁机器人构型方案。为了实现机器人对焊枪位置和姿态的灵活、精确控制,提出了包含2个移动关节和2个转动关节的焊接执行机构构型方案。基于上述构型方案,设计了包括摆动轮腿机构、升降轮腿机构、柔性车架和焊接执行机构在内的爬壁焊接机器人本体结构。为了验证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分别对机器人的附着能力、移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分析。永磁吸附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爬壁焊接机器人的附着稳定性、壁面适应性和运动灵活性。通过对机器人在越障和壁面过渡两种运动形式下的稳定附着条件进行分析,得到了维持机器人稳定附着永磁吸附系统所需满足的最小吸附力要求,确定了永磁吸附单元的吸附力设计值。通过对磁性材料和磁路结构型式的分析与比较,设计了永磁吸附单元的磁路结构。结合有限元方法,对永磁吸附单元在平直壁面和凹凸柱面吸附时的吸附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吸附单元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针对机器人可能存在的摆腿失稳问题,结合永磁吸附单元的吸附力调节特性,对吸附单元的安装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内平衡吸附原理,设计了一种内平衡弹簧机构,利用非线性弹簧的弹力平衡中部永磁吸附单元的吸附力,解决了因吸附力过大而造成的丝杆机构驱动困难的问题。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建模分析是实现爬壁焊接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础。针对机器人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将机器人本体划分为焊接执行机构和轮腿复合移动机构两个部分。采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建立了焊接执行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执行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采用Sheth-Uicker方法,并通过引入瞬时重合坐标系,分析了轮腿复合移动机构与轮腿机构关节及驱动轮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移动机构的通用运动学模型,推导了移动机构的运动学未知参数解和逆运动学执行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速度矢量方法,建立了机器人整体运动学模型。针对机器人越障和壁面过渡轮腿复合运动,基于运动学模型推导出运动约束方程,利用Routh方程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机器人腿部关节和驱动轮之间的驱动力矩关系。针对机器人轮式滑动转向运动,分析了机器人任意姿态下驱动轮支持力的分布;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中的轮胎离散模型,分析了驱动轮与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Newton-Euler方程建立了机器人瞬态和稳态转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壁面倾角下机器人转向运动过程中运动学、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机器人结构参数对转向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采用分级和模块化思想,设计了由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主控系统构成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了爬壁焊接机器人样机,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壁面附着、壁面转向、壁面适应和壁面越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具有良好的附着能力、移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证明了本文在机器人设计和理论分析方面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段傲文[8](2019)在《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汽车的普及在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数量的急剧上升,成为威胁我国公民生命安全的一个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在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事故人员伤害的主要类型,亦是导致事故人员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颅脑损伤生物力学,可以为道路交通事故中人员急救措施的改进、安全防护装置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研究人员开展的大量针对颅脑损伤的碰撞生物力学实验研究都是基于猴、猩猩等的动物实验、人尸体实验以及机械假人实验。但是,动物在解剖学上与人体结构相差甚远,人尸体具有活人头部的有效解剖结构但不具有其生理学响应特点,机械假人又将人体进行了过多的简化,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技术的完善,国内外学者尝试将每一例真实交通事故看作一次碰撞试验,通过真实交通事故案例来进行碰撞生物力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事故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对每一起事故信息获取的完备性,特别是在监控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可以通过图像学技术重现事故发生过程。基于上述思路,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与结论如下:(1)重庆市2013-2018年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事故调查建立了包含最近6年重庆市部分道路交通的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交通事故各类损伤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其带来的一些公共卫生后果并提出相关交通事故预防措施。本研究共收集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131起,涉及2741人,其中驾驶员532人、乘员566人、摩托车驾乘人员606人以及行人1037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598人,其中85%的死亡原因都是颅脑损伤,同时79%的人员死亡发生在碰撞后2小时内,表明加强对颅脑损伤的应急救援能力是降低交通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对行人脑损伤风险的研究发现,被70km/h以上速度车辆碰撞行人的严重颅脑损伤风险是与40km/h以下的速度车辆的100倍。因此,限制车辆速度是防止行人在事故中遭受严重TBI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此外,研究发现在423名有详细颅脑损伤病情记载的受伤人员中,24.1%有颅内损伤但没有颅骨骨折,而没有发现有颅骨骨折但无颅内损伤的案例,这表明相对于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体颅脑损伤。(2)人-车碰撞视频事故多刚体模型的建立与模型优化从建立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中挑选了33例有清晰视频记录碰撞过程的、损伤资料完整的人-车碰撞事故作为后续仿真的研究对象。根据本研究要求,建立了一套使用多刚体模型进行人-车碰撞事故重建并优化模型初始参数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人-车碰撞视频事故进行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确定碰撞前的初始参数及范围,例如事故发生时人-车的相对位置、碰撞速度以及行人的姿势等,进而建立能够满足最终人-车距离、人-车角度等条件的多刚体基础碰撞模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初始参数进行组合作为输入,以仿真结果输出的颅脑旋转角度及人-车位置信息作为评判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仿真优劣度评估模型实现对基础碰撞模型的优化。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参数组合作为多刚体模型初始条件,进而在多刚体软件XMADgic-7.5中提交计算并输出结果文件。以事故案例1为例详细演示了多刚体基础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过程,结果显示行人速度为1.5m/s,小轿车车速为16m/s,行人旋转角度为10°时与真实碰撞过程具有最好的匹配性,其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误差为4.2%。(3)多刚体仿真模型的优化与结果提取的自动化实现多刚体仿真分析过程主要经过仿真建模、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评价三个步骤,需要不断修改大量的参数组合并提交至XMADgic-7.5计算,等待仿真计算完成后从结果文件中提取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后处理。重复进行几十上百次上述耗时耗力的流程,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针对上述仿真分析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本研究利用Python进行计算机编程实现了优化仿真参数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仿真分析过程中多刚体模型输入文件的批量生成以及运算平台的自动提交计算。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了多刚体运算后输出文件中速度、角度和位置等数据的保存格式后,进一步完善和实现了对后处理文件中结果文件的批量提取与模型的快速评价。这一套程序主要包含了参数组合仿真文件的生成、自动循环提交至XMADgic-7.5运算、计算结果的提取和仿真效果的评估这4个主要功能。通过对事故案例1多刚体基础模型的优化展示了使用该程序进行自动优化的过程并计算了最优模型的运动学评价准则的数值,计算出事故中人体头部GAMBIT、HIP、BRIC2011、BRIC2013、HIC和RIC的值分别为1.54、35734.07、1.41、0.58、3352.83和31919272.6,与真实行人的颅脑损伤相符。重复以上流程,完成了所选出全部33例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部的案例的事故重建并计算出其运动学评价准则数值。(4)人-车碰撞视频事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有精细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可以用来进行组织结构层面的颅脑损伤生物力学研究。在多刚体建模完成事故重建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丰田公司开发的THUMS头部有限元模型和经过验证的车辆前挡风玻璃模型对挑选出的33例人-车碰撞事故进行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行人颅脑损伤重建。以事故案例1为例,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损伤重建的过程以及演示了人-车碰撞过程中典型的颅脑损伤生物力学响应过程,最后通过有限元后处理软件Hyper View计算了本事故中颅脑CSDM、MPS和DDM的值分别为17.88%、38.05%和12.49%。重复以上流程,完成了所选出全部33例行人头部撞击车辆前部的案例的颅脑损伤重建并计算出其组织学评价准则数值。(5)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预测能力研究基于前述事故过程再现和损伤再现的计算结果,本文研究了目前主要的运动学评价准则和组织学评价准则对颅脑损伤的预测能力。根据AIS标准对33例事故中行人的弥散性脑损伤和脑挫伤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各评价准则与AIS4+颅脑损伤风险的关系,还计算了各评价准则与颅脑损伤MAIS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HIC的相关系数为0.69,它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有最好的颅脑损伤预测能力。同时,作为同时考虑头部线性和旋转运动的评价准则HIP同样可以有效地评价颅脑损伤,它的相关系数为0.59。在基于脑组织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中,相对于MPS和CSDM0.25,CSDM0.15和DDM与颅脑损伤MAIS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具有对弥散性脑损伤和脑挫伤较好的预测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时间作用的组织学评价准则HCSDM,并对其颅脑损伤预测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CSDM准则,HCSDM对本研究中的33例事故中的行人颅脑损伤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并且在积分时间为10ms时具有最高的相关系数0.62。本文首先通过对重庆市交通事故的调查,发现了加强对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可能是降低交通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其次,明确了相对于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体颅脑损伤,开发基于颅内损伤的评价准则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最后,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的损伤预测能力,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考虑了作用时间的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HCSDM并对其损伤预测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HCSDM对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王冠[9](2019)在《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文中指出摩托车载人现象极为普遍且事故频发。本文旨在探索载人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及运动学响应的差异,并在为降低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两者损伤的影响及其敏感性问题。为探索摩托车事故发生的一般特征,为后续试验设计及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本文首先基于互联网从中搜索下载249起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的视频,并对其发生的一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故事中摩托车类型大多是普通跨骑摩托车,与之碰撞的汽车类型主要为轿车;碰撞时汽车的速度集中在30-60km/h之间,而摩托车的速度大多为10-30km/h;两车的碰撞形态主要有侧面碰撞、正面碰撞及追尾碰撞等。为验证仿真软件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可靠性,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的相关概念及常用方法,并对本文用到的基于冲量/动量方法的相关理论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两起真实案例演示了基于PC-Crash进行事故再现的一般流程,与此同时分析验证了基于该软件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软件基础。为探索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损伤差异,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通过PC-Crash建立仿真平台,以车型、碰撞车速及碰撞形态为试验变量设计并进行294组汽车碰撞载人摩托车的仿真试验,最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骑乘人员头部及胸部损伤具有显着性差异,对于撞击侧下肢损伤而言,骑车人一般远高于后座乘员且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头、胸部及撞击侧下肢损伤参数的均值均高于后座乘员;此外,当碰撞车速分别为45km/h和50km/h时,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头、胸部损伤均超过其安全界限。基于上述试验所得数据及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运动学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形态和车型下,摩托车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抛距、头部碰撞时间、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具有显着性差异,且在少数情况下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在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的平均抛距、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一般高于后座乘员,而后座乘员的平均头部碰撞时间则较骑车人更长。最后,本文在为降低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骑乘人员损伤的影响规律及其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车头参数对骑车人和后座乘员身体的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损伤的影响及敏感程度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在摩托车事故中驾乘关系鉴定、设计和优化车辆前端结构及针对性地保护骑乘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毛亚岐[10](2019)在《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客车火灾具有危害性大、难以觉察等特点,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公共事件。在客车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新兴的动力电池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我国已经推广的电动大巴火灾风险日益凸显,氢燃料技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在客车上的应用也为客车火灾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汽车火灾研究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从设计源头预防的风险思维,客车产品开发体系未将防火安全纳入其中,导致客车产品开发与火灾防护技术的应用不同步,客车火灾的预防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本文以火灾防护研究及成果工程化应用为对象,研究客车火灾的危险性,将研究成果与AK.NAM整车产品开发模型映射,形成一套基于客车全生命周期的火灾防护与整车开发同步应用的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基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火灾事故机理分析,使用Petrella评价体系及相关评价方法对客车用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运用实验研究对客车重点火灾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采用锥形热量仪对客车上使用的物料进行燃烧实验,采集材料的燃烧特性,定量地确定其火灾危险性;在早期火灾试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热辐射实验,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行为进行研究。并以实验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为输入,运用FDS建立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客车火灾的蔓延情况,研究仿真分析在防火安全开发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客车的火灾危险源进行分析,以HFF6800GEVB3客车为对象进行分析,识别了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形成客车可燃材料清单。同时,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识别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编制了客车安全检查表,为客车全生命周期中的火灾安全防护提供依据。之后运用事故机理分析的方法对客车火灾多发的系统如汽车电路系统、油路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机械摩擦、发动机舱静电、PCB板等引起的火灾原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研究客车设计中的防火安全开发方向。其次,本文在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方案,使用锥形量热仪对客车上使用的材料进行燃烧特性数据的采集,对各种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运用Petrella评价体系评估其火灾危险性,发现20种内外饰材料有90%以上为中等危险材料,底盘管路、高压线路全部为中等及以上危险材料;在火灾早期实验台上对动力转向油品进行辐射实验,动力转向油品的临界热流(CHF)为8.07kW/m2,在外界较高辐射热流下的火灾危险性较高;对60Ah单体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了辐射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池的SOC值与外界辐射通量对电池热失控有着显着的影响。通过对火灾危险源的定量实验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客车防火设计开发方向。第三,本文以实验所获取的各种材料燃烧特性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基本条件直接使用,运用FDS软件构建了安凯HFF6800GEVB3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实际火灾场景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在客车前、中、尾部失火时的火灾蔓延情况,对CO浓度、温度和烟颗粒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开窗有利于车内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及热气的快速排出。最后,本文将火灾危险性分析研究中获得的结果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公司的AK.NAM整车产品开发流程模型进行映射,基于风险分析的思维,从产品策划开始同步启动火灾防护安全性研究,在基于V模型的AK.NAM汽车产品开发模型的协同下,将汽车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点预防方案融入到产品设计、验证的各个环节。通过材料的选型、整车电路的优化设计、管线路铺设等针对性设计,从源头打造安全的客车产品。通过设计验证方案,考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识别产品预防性维护的关键点,制定产品火灾防护预防性维修方案,确保汽车整车产品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预防火灾的发生,形成一套与整车产品开发同步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为从设计源头预防客车火灾奠定科学基础。
二、用于车辆前部的工作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车辆前部的工作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放射性物品运输的个体自主安全智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3 IAEA放射性物品运输安保目标与要求 |
1.4 课题来源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个体自主安全智能概念与体系 |
2.1 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概念 |
2.1.1 传统核安保技术特点 |
2.1.2 新型威胁及新技术的出现 |
2.1.3 个体自主安全智能 |
2.2 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理论的安保级别分析 |
2.2.1 传统安保级别划分 |
2.2.2 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安保级别 |
2.2.3 个体自主安全智能与传统安保融合的安保级别 |
2.3 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新型信息物理融合安保体系 |
2.3.1 信息物理融合 |
2.3.2 新型安保体系 |
2.3.3 新型安保体系的特点与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视频与红外的非授权接近纵深防御模型与方法 |
3.1 IAEA非授权接近探测需求与分析 |
3.2 非授权接近探测技术概述 |
3.3 基于视频与红外的非授权接近纵深防御模型与方法 |
3.3.1 基于视频与红外的非授权接近纵深防御模型 |
3.3.2 视频人体目标探测算法及实验分析 |
3.3.3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非授权接近探测决策 |
3.4 有效性分析 |
3.4.1 有效探测概率分析 |
3.4.2 漏报率分析 |
3.4.3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SSI的 IAEA-Ⅰ型等级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 |
4.1 IAEA-Ⅰ型等级非授权移动探测需求与分析 |
4.2 移动探测技术概述 |
4.3 基于RSSI实现的IAEA-Ⅰ型等级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 |
4.4 实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UWB的 IAEA-Ⅱ型尝试非授权移动探测模型及方法 |
5.1 IAEA-Ⅱ等级尝试非授权移动探测需求与分析 |
5.2 UWB移动探测技术概述 |
5.3 MPC增强型安保等级尝试非授权移动探测方法 |
5.4 实验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的车载运输安保系统 |
6.1 放射性物品车载运输特点 |
6.2 基于个体自主安全智能安保系统设计原则 |
6.3 基于放射性物品自主安全智能的车载运输安保系统设计 |
6.4 基于FAHP的安保中心警报评估概率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红美人’柑橘果实采后振动损伤特性研究及减振包装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Abbreviations |
1.文献综述 |
1.1 果实采后机械损伤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果实采后机械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
1.2.1 机械损伤类型 |
1.2.2 影响果实损伤敏感性的因素 |
1.2.3 机械损伤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
1.3 减振包装主要类型及其在保护果实上的应用 |
1.3.1 常用减振材料及包装 |
1.3.2 减振包装材料研究现状 |
1.4 物流过程对包装内果实损伤的影响 |
1.4.1 物流过程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运输过程中影响果实损伤的因素 |
1.5 ‘红美人’柑橘概况及其减振包装产业需求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机械力分解平台开发 |
2.1 机械力分解平台开发的背景 |
2.2 机械力分解平台介绍 |
3.振动对‘红美人’柑橘果实生理品质和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果实及振动处理 |
3.1.2 失重率测定 |
3.1.3 质构特性测定 |
3.1.4 色泽测定 |
3.1.5 TSS含量测定 |
3.1.6 呼吸速率测定 |
3.1.7 代谢组分析 |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振动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3.2.2 振动对果实质构特性的影响 |
3.2.3 振动对果实色泽的影响 |
3.2.4 振动对果实TSS含量的影响 |
3.2.5 振动对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3.2.6 振动对果实代谢的影响 |
3.3 讨论 |
4.基于模拟振动的‘红美人’柑橘果实包装减振效果评价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不同包装形式 |
4.1.2 振动传递率测试 |
4.1.3 果实与模拟振动处理 |
4.1.4 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模拟振动处理 |
4.1.5 损伤率与腐烂率统计 |
4.1.6 TSS含量测定 |
4.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不同包装的振动传递率测试结果 |
4.2.2 不同包装对果实模拟振动实验下损伤情况的影响 |
4.2.3 不同振动温度和振动时间对自制物流包装内果实损伤的影响 |
4.2.4 不同振动湿度和振动时间对自制物流包装内果实损伤的影响 |
4.3 讨论 |
5.基于道路运输的‘红美人’柑橘果实包装减振效果评价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道路运输方法 |
5.1.2 失重率测定 |
5.1.3 损伤率与腐烂率统计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道路实验A下两种包装对果实损伤率的影响 |
5.2.2 道路实验A下两种包装对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
5.2.3 道路实验B下车厢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 |
5.2.4 道路实验B下车厢内不同位置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5.2.5 道路实验B下车厢内不同位置对果实损伤率的影响 |
5.2.6 道路实验B下车厢内不同位置对腐烂率的影响 |
5.2.7 道路实验C下加速度数据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6.包装材料振动传递率测试装置开发 |
6.1 振动传递率测试装置介绍 |
6.2 振动传递率测试流程 |
6.3 振动传递率测试应用 |
7.小结与展望 |
7.1 小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的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3)MPDB工况碰撞相容性研究及车身结构CAE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碰撞相容性研究方法 |
1.3.1 事故统计分析法 |
1.3.2 碰撞试验法 |
1.3.3 计算机仿真分析法 |
1.4 C-NCAP中 MPDB工况介绍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MPDB工况碰撞相容性理论分析 |
2.1 质量差异的相容性基本原理 |
2.2 刚度差异的相容性基本原理 |
2.3 几何结构差异的相容性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整车及壁障有限元模型验证 |
3.1 整车有限元模型验证 |
3.1.1 整车有限元模型介绍 |
3.1.2 模型稳定性验证 |
3.1.3 加速度、力-位移曲线及变形验证 |
3.2 壁障有限元模型验证 |
3.2.1 壁障有限元模型介绍 |
3.2.2 壁障有限元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车身参数对碰撞相容性影响研究 |
4.1 MPDB工况碰撞模型搭建 |
4.2 车辆质量变化的相容性分析 |
4.3 车身刚度变化的相容性分析 |
4.4 车辆关键部件变形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车身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
5.1 Explorer前部结构改进措施 |
5.2 多目标优化设计流程 |
5.3 优化分析变量的选取 |
5.4 优化分析变量的筛选 |
5.4.1 饱和析因设计的统计模型 |
5.4.2 半正态概率图法 |
5.5 多目标优化设计过程 |
5.5.1 试验设计 |
5.5.2 构建响应面模型 |
5.5.3 多目标优化设计 |
5.6 优化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多功能公路养护车设计及坑槽修补模块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多功能公路养护车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多功能公路养护车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总体设计 |
2.1 设计原则与要求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基本工作原理 |
2.2.2 总体设计内容与结构组成 |
2.2.3 关键技术和主要参数 |
2.3 整车设计计算 |
2.3.1 车辆底盘的选型计算 |
2.3.2 轴载质量计算 |
2.3.3 质心位置计算 |
2.3.4 车辆行驶稳定性计算 |
2.3.5 随车吊的选型计算 |
2.3.6 操作稳定性分析 |
2.4 关键结构设计 |
2.4.1 快换作业平台的设计 |
2.4.2 前悬挂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功能公路养护车动力系统设计 |
3.1 整车动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
3.2 功能模块的动力需求与计算 |
3.2.1 除雪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2.2 撒盐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2.3 打桩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2.4 坑槽修补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2.5 清扫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2.6 护栏清洗模块的液压设计与选型 |
3.3 整车动力系统设计 |
3.4 液压泵的计算与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4.1.1 主车控制系统 |
4.1.2 主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3 主车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1.4 主要功能模块控制系统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软件控制流程图 |
4.3.2 触摸屏程序设计 |
4.4 控制系统功能实现调试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功能公路养护车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 |
5.1 坑槽修补模块的结构设计 |
5.1.1 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
5.1.2 技术要求与主要参数 |
5.1.3 设计和计算 |
5.2 单轴拌合器的材料拌合实验 |
5.3 压缩空气输送液体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汽车前部结构参数的VRU头部损伤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VRU保护的研究内容和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法规研究 |
1.2.3 数值仿真模型 |
1.2.4 VRU保护措施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重点 |
第二章 头部损伤生物力学及事故重建方法研究 |
2.1 头部损伤形式 |
2.1.1 头部与面部外伤 |
2.1.2 局灶性脑损伤 |
2.1.3 弥漫性脑损伤 |
2.2 头部损伤评价指标 |
2.2.1 基于头部整体运动学的评价指标 |
2.2.2 基于脑组织应力应变的评价指标 |
2.3 事故重建方法研究 |
2.3.1 传统事故重建 |
2.3.2 多体事故重建 |
2.3.3 多体与有限元耦合事故重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视频信息的高精度VRU事故重建 |
3.1 事故重建流程 |
3.2 车辆-行人事故重建 |
3.2.1 事故案例信息 |
3.2.2 多体与有限元模型 |
3.2.3 运动学重建 |
3.2.4 行人头部损伤重建 |
3.3 车辆-电动两轮车事故重建 |
3.3.1 事故案例信息 |
3.3.2 多体与有限元模型 |
3.3.3 运动学重建 |
3.3.4 骑车人头部损伤重建 |
3.4 头部损伤指标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车辆前部结构参数的仿真试验设计 |
4.1 概述 |
4.2 仿真试验设计 |
4.2.1 试验设计理论 |
4.2.2 试验设计矩阵 |
4.3 多体仿真分析 |
4.3.1 多体仿真模型搭建 |
4.3.2 多体运动学统计分析 |
4.4 有限元仿真分析 |
4.4.1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4.2 边界条件导入 |
4.4.3 头部损伤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车辆前部结构参数的VRU头部损伤回归模型建立 |
5.1 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
5.1.1 多元回归分析理论 |
5.1.2 多元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5.2 VRU头部-车辆碰撞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1 HIC_(15) |
5.2.2 最大角加速度 |
5.2.3 最大主应变(MPS) |
5.2.4 累计损伤应变(CSDM_(0.15)) |
5.3 VRU头部-地面碰撞回归模型的建立 |
5.3.1 HIC_(15) |
5.3.2 最大角加速度 |
5.3.3 最大主应变(MPS) |
5.3.4 累计损伤应变(CSDM_(0.15)) |
5.4 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 |
5.4.1 头部损伤等级的确定 |
5.4.2 基于仿真分析的多元回归方程有效性验证 |
5.4.3 基于真实案例的多元回归方程有效性验证 |
5.5 友好型车辆前部结构参数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所参与项目 |
附录 |
(7)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研制与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大型钢结构件现场自动化焊接研究现状 |
1.2.1 现场焊接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现场焊接环境特点 |
1.3 爬壁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1 爬壁机器人类型及特点 |
1.3.2 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
1.3.3 爬壁机器人环境适应技术 |
1.3.4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机器人设计要求及构型研究 |
2.2.1 设计要求 |
2.2.2 构型研究 |
2.3 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
2.3.1 摆动轮腿机构设计 |
2.3.2 升降轮腿机构设计 |
2.3.3 柔性车架设计 |
2.3.4 焊接执行机构设计 |
2.4 机器人功能分析 |
2.4.1 附着能力 |
2.4.2 移动能力 |
2.4.3 非结构焊接环境的特征提取与简化 |
2.4.4 壁面适应能力 |
2.4.5 越障能力 |
2.4.6 壁面过渡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永磁吸附系统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机器人壁面稳定附着条件分析 |
3.2.1 机器人质心位置分析 |
3.2.2 机器人越障稳定附着条件分析 |
3.2.3 机器人壁面过渡稳定附着条件分析 |
3.2.4 永磁吸附单元吸附力总体要求 |
3.3 永磁吸附单元磁路设计 |
3.3.1 永磁材料的选择 |
3.3.2 软磁材料的选择 |
3.3.3 磁路结构的选择 |
3.4 永磁吸附单元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3.4.1 永磁吸附单元结构参数优化 |
3.4.2 永磁吸附单元安装参数优化 |
3.5 内平衡弹簧机构设计 |
3.5.1 内平衡吸附原理 |
3.5.2 非线性弹簧机构设计 |
3.6 永磁吸附系统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运动学建模方法概述 |
4.2.1 Denavit-Hartenberg方法 |
4.2.2 Sheth-Uicker方法 |
4.3 焊接执行机构运动学建模 |
4.3.1 坐标系建立及坐标变换关系描述 |
4.3.2 执行机构正运动学 |
4.3.3 执行机构逆运动学 |
4.4 轮腿复合移动机构运动学建模 |
4.4.1 坐标系定义及坐标变换关系描述 |
4.4.2 齐次变换矩阵时序分析 |
4.4.3 移动机构正运动学 |
4.4.4 移动机构逆运动学 |
4.5 机器人整体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4.5.1 机器人整体运动学模型 |
4.5.2 机器人90°折线角焊缝焊接运动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动力学建模方法概述 |
5.3 机器人越障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3.1 越障运动学模型 |
5.3.2 越障动力学模型 |
5.3.3 仿真分析 |
5.4 机器人壁面过渡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4.1 壁面过渡运动学模型 |
5.4.2 壁面过渡动力学模型 |
5.4.3 仿真分析 |
5.5 机器人轮式滑动转向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5.1 轮式滑动转向运动学模型 |
5.5.2 轮式滑动转向动力学模型 |
5.5.3 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6.2.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6.2.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 |
6.2.3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6.3 机器人实验研究 |
6.3.1 机器人样机 |
6.3.2 壁面附着实验 |
6.3.3 壁面转向实验 |
6.3.4 壁面适应实验 |
6.3.5 壁面越障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颅脑交通伤研究内容 |
1.4 颅脑交通伤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第2章 颅脑碰撞损伤生物力学 |
2.1 头部解剖结构 |
2.2 头部损伤类型 |
2.3 颅脑损伤机理研究 |
2.4 颅脑损伤评价准则和耐受限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
3.1 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3.2 事故总体特征描述 |
3.3 颅脑交通伤事故特征 |
3.4 颅脑损伤风险研究 |
3.5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刚体仿真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 |
4.1 事故数据 |
4.2 人-车多刚体碰撞基础模型构建 |
4.3 真实人-车事故的碰撞参数优化 |
4.4 人-车碰撞视频事故多刚体建模举例 |
4.5 33例视频案例的运动学评价准则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 |
5.1 头部有限元模型简介 |
5.2 基于有限元颅脑模型的损伤重建 |
5.3 人-车碰撞视频事故有限元建模举例 |
5.4 33例视频案例的组织学评价准则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预测能力研究 |
6.1 33例事故中行人颅脑损伤严重度分级 |
6.2 运动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风险预测研究 |
6.3 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准则风险预测研究 |
6.4 组织学颅脑损伤评价新准则HCSDM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人体颅脑损伤机理及评价准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视频信息的摩托车事故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碰撞车速估算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事故车辆信息的统计分析 |
2.3.2 骑乘人员信息的统计分析 |
2.3.3 事故环境信息的统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事故再现基本理论及PC-Crash软件 |
3.1 引言 |
3.2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基本理论 |
3.2.1 事故再现技术简介 |
3.2.2 基于冲量/动力方法的再现事故理论 |
3.3 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技术 |
3.3.1 PC-Crash仿真软件简介 |
3.3.2 基于PC-Crash事故再现的一般步骤 |
3.3.3 案例演示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差异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有效性分析 |
4.2.1 事故简介 |
4.2.2 事故再现主要步骤及所得结果 |
4.2.3 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及验证 |
4.3 试验方案 |
4.3.1 汽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模型 |
4.3.2 仿真参数设计及碰撞形态 |
4.3.3 统计方法 |
4.4 人体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
4.4.1 头部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
4.4.2 胸部损伤标准及耐受极限 |
4.4.3 下肢损伤标准与耐受极限 |
4.5 结果及分析 |
4.5.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5.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5.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运动学响应参数 |
5.3 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对比分析 |
5.3.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3.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3.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主要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对骑乘人员损伤防护的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正交试验基础理论 |
6.3 试验方案 |
6.3.1 相关参数确定及分析指标 |
6.3.2 分析方法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车头参数对骑车人损伤的影响分析 |
6.4.2 车头参数对后座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正交试验结果 |
(10)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客车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
1.1.2 客车火灾安全形势严峻 |
1.1.3 客车火灾危害性较大 |
1.1.4 客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
1.1.5 客车火灾防护研究成果工程化应用困难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客车火灾的研究 |
1.2.2 汽车产品开发体系的研究 |
1.2.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结构安排 |
第2章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及事故原因分析 |
2.1 引言 |
2.2 客车火灾危险源 |
2.2.1 火灾危险源辨识方法 |
2.2.2 客车火灾危险源辨识 |
2.3 客车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2.3.1 客车电路系统 |
2.3.2 动力电池系统 |
2.3.3 汽车油路系统 |
2.3.4 机械摩擦起火 |
2.3.5 其他起火原因 |
2.4 小结 |
第3章 客车用物料的燃烧特性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原理 |
3.2.1 CONE(锥形量热仪) |
3.2.2 早期火灾特性实验台 |
3.3 实验方案及评价方法 |
3.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
3.3.2 技术要求 |
3.3.3 火灾危险性评价 |
3.4 乘员舱内饰材料危险性分析 |
3.4.1 热危害性评价 |
3.4.2 烟气毒性 |
3.4.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5 电源动力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3.5.1 高压线路的火灾危险性 |
3.5.2 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 |
3.5.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6 底盘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3.6.1 管路系统的火灾危险性 |
3.6.2 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 |
3.6.3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3.7 锂离子电池火灾实验 |
3.7.1 实验装置和设计 |
3.7.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典型客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4.2.1 数值模拟方法 |
4.2.2 FDS的主要模型 |
4.2.3 火源模拟 |
4.3 基于FDS的三维仿真 |
4.3.1 客车模型的建立 |
4.3.2 程序设计 |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客车防火安全开发体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汽车技术在产品开发应用的管理模型 |
5.3 AK.NAM汽车产品开发体系 |
5.3.1 AK.NAM的理论基础 |
5.3.2 AK.NAM模型 |
5.3.3 AK.NAM模型的应用方法 |
5.3.4 运用AK.NAM模型构建防火开发流程 |
5.4 防火安全开发流程在整车设计中的同步应用 |
5.4.1 HFF6650GEV1车型介绍 |
5.4.2 设计策划 |
5.4.3 方案设计 |
5.4.4 技术设计 |
5.4.5 设计验证 |
5.4.6 设计总结 |
5.5 构建持续改进的防火安全开发体系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的总结与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HFF6800GEVB3可燃材料清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用于车辆前部的工作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放射性物品运输的个体自主安全智能关键技术研究[D]. 曾铁军. 南华大学, 2021(02)
- [2]‘红美人’柑橘果实采后振动损伤特性研究及减振包装开发[D]. 陈佳慧. 浙江大学, 2021(01)
- [3]MPDB工况碰撞相容性研究及车身结构CAE优化[D]. 李晨.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4]目的论视角下《赛车空气动力学》翻译实践报告[D]. 徐杰. 广西科技大学, 2020
- [5]多功能公路养护车设计及坑槽修补模块实验研究[D]. 李国征.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汽车前部结构参数的VRU头部损伤风险研究[D]. 吴贺.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
- [7]轮腿复合爬壁焊接机器人研制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 周依霖. 南昌大学, 2019(01)
- [8]基于人—车碰撞视频事故的颅脑损伤评价准则研究[D]. 段傲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9]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D]. 王冠.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基于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客车防火开发体系研究[D]. 毛亚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