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晶,练则可,姜昕怿[2](2021)在《“事件路径”视角下欧洲园林的现代主义特征: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文中认为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涌现并影响了欧洲的园林设计,使之展现出现代主义特征,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深刻解读欧洲园林现代主义特征的发展对当今的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事件路径"视角开展研究,以欧洲现代主义园林事件为路径,基于大量历史原始文献和专着,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梳理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园林的现代主义特征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总结其风格形式的历史特征,解析园林设计理念的流变,挖掘其功能和属性转变的历史动因。归纳欧洲园林的3个现代主义特征:由繁复到简约的设计要素变化,由感性到理性的技术应用态度,由局限到开放的园林社会功能扩展。
李美颐[3](2021)在《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末人们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机械产品的问世使欧洲各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巨大飞跃,工业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世界现代艺术的新纪元。拥有古罗马文明洗礼和积淀下的意大利,在经历了分裂割据的状态后,1870年实现统一,这时意大利艺术已无法重现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在社会工业化的环境下,意大利产生了未来主义艺术思潮,马里内蒂作为未来主义的倡导者,带领其他支持者们发表了众多宣言、创作了大量未来主义风格的作品,并在世界各地进行展览,致使未来主义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思想影响甚远。未来主义通过宣言开启了现代版式设计的创新模式,版式设计又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未来主义时期的版式设计,分析其视觉表现与创新路径,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来说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未来主义艺术思潮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分析,重点研究其艺术特征及马里内蒂的艺术思想,同时结合版式设计的发展及特征,举例论述未来主义影响下的海报、书籍和报刊的版式设计,在此基础上未来主义延伸出的其他设计风格,最终提出当代版式设计的创新发展理念和路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做到创新、传承和发展。20世纪初西方艺术思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多种艺术思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种艺术思潮的出现都与时代背景相关联,将未来主义置于20世纪初多种艺术思潮并驾齐驱的环境中去研究和解读,才能发现未来主义的真正内涵,肯定未来主义如今仍存在的研究价值。
张振江[4](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丁俊[5](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秦越[6](2021)在《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当今好莱坞电影音乐创作领域的领航者汉斯·季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后现代视域剖析汉斯·季默的创作观念及技法,以洞悉其观念、技法表象之后蕴含的音乐文化逻辑及跨文化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汉斯·季默进行相关介绍,将其与好莱坞其他电影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并对“电影音乐”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首先从宏观层面搭建本文的视域空间,在后现代主义之无序、解构及多元化等特征下,映射了汉斯·季默中观层面的“声景”观念、数字音乐观念以及后简约主义观念,为后文的具体技法分析理清思路。第三部分从具体层面分别对汉斯·季默音高组织中的后简约技法、音色观念与配器形制及音响组织技法进行大量谱例分析,基于电影影像并结合音响频谱分析、空间分析,从作曲技术到音响组织,全方位展现汉斯·季默的创作,以此支撑本文的核心论点。第四部分基于前文的论证,对其作品中的跨文化价值展开论述,主要包含“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以及“本位与他者文化”三个维度,此外,还涉及关于电影音乐审美嬗变以及后工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等。本文研究发现汉斯·季默在“声景”观念下以音乐视觉化构建全新的沉浸式视听语言;数字音乐观念下的音响组织,使得传统作曲中部分要素转化为不同元素群的音响形态控制、空间构型以及音响结构及能量展衍;后简约技法的征引以微变奏突破传统材料发展模式,消解曲式结构并转化为电影的随行结构。音符“简约”但音响丰富,音符成为音色音响的载体;音色观念的拓展伴随着声学乐器演奏法的移植与消解;配器形制的多元拼贴则是本位与他者文化聚合的体现。综上,汉斯·季默的创作呈现出了鲜明的后现代特征,是好莱坞电影中后工业潮流的典范,由此形成的各种观念及技法成为其跨文化表达的重要手段,汉斯·季默将本位与他者音乐文化聚合后的音乐样式以一种共性语言应用于世界音乐语境中,获得了空前的跨文化价值。
樊世博[7](2021)在《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整理和归纳钱君匋所设计的书籍封面作品,着重于分析其在1927年到1937年“黄金十年”间的设计实践活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进行连接与转化。研究焦点放在其书籍封面设计作品的文字设计上,进一步通过对其封面设计中的字体进行构成分析和风格分析,归纳总结出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的独创性与超越性,从中深刻了解其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字造型规则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特征进行连接,再进一步以实验性创作方法转化形成为独有的字形样式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笔者还从别的方面对此核心研究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一是从钱君匋所处的时代背景切入,分析其在开放变革时代环境下的设计职业道路的塑造与发展;二是对其“黄金十年”设计实践的一个延展,阐述钱君匋在三十年代后期从求新到回归传统的转变,呈现出他字体设计中自我生成的设计趋势,迈向一个更加稳定与成熟的阶段;三是笔者从设计实践者的角度进行横向对比,将同时空语境下同类别的设计实践与理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到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中真正有价值的、超越性的体现。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实物图像考证等论证方法,对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的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其设计生涯中珍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其封面字体设计的价值内核体现在他的设计实践是开放性的、激进的传统。钱君匋把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进行开源性连接,激进地将中国传统文字进行设计转化。正是由于他自身专业的自觉性、传统文化艺术的素养、跨学科融合性的视野,为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平面设计做出了高水平的探索与示例。
范小琳[8](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夏峻嵩[9](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陶梦婕[10](2020)在《无性别主义语境下的服装创新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无性别主义是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话题,它是对于性别界限的一种突破,也是人们对性别认同的一种态度。Facebook在2014年在用户资料中提供了56种性别选项,而如今甚至增加了自定义的扩充选项。性别不再仅仅定义为男女两性的二元化分,不论艺术领域或是商业领域都能看到无性别主义的身影。人们对于服装的需要已不再只局限于功能和视觉上的追求,同时也是彰显自身个性、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多种文化与无性别主义相互交融,对无性别主义在服装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女性主义的浪潮使男女性别意识发生了转变,社会环境的变化和LGBT群体的需求让无性别主义在服装上占领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时尚追随者们关注的焦点。无论“雌雄同体”或是“中性化”的服装,都是无性别主义的体现方式。时尚圈也不乏崇尚无性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形象引领了无性别主义服装的蓬勃发展。本文根据无性别主义在不同种类服装品牌在设计和销售模式下的区别进行分析,探究无性别主义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并探寻多种风格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无性别服装。最终结合实践,寻找最具消费需求的目标人群,设计出符合他们审美观念的服装,对无性别主义服装未来的流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引导更多人对无性别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二、浅谈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事件路径”视角下欧洲园林的现代主义特征: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欧洲园林 |
1.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园林 |
1.2国内外欧洲现代主义园林研究进展 |
2“事件路径”视角的引入 |
2.1“事件路径史”与“事件史”的概念辨析 |
2.2“事件路径”视角下的欧洲现代主义园林事件界定 |
3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欧洲园林的现代主义特征 |
3.1新旧思想碰撞增进设计材料和要素现代化 |
3.2生产水平提高促使设计方法和理念理性化 |
3.3社会进程演变推动园林服务内容和对象大众化 |
4结语 |
(3)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课题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五)课题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六)课题的研究结构 |
二.未来主义艺术思潮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进 |
(一)未来主义艺术思潮的兴起及影响 |
(二)未来主义艺术思潮的特征分析 |
(三)马里内蒂的版式设计理念与实践 |
(四)20 世纪初期西方艺术思潮的多元化发展 |
三.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 |
(一)版式设计的起源与成熟 |
(二)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特点 |
(三)现代版式设计发展趋势 |
四.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下的现代版式设计 |
(一)海报设计 |
(二)书籍设计 |
(三)报刊设计 |
(四)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下的诸多风格 |
五.版式设计的创新发展理念 |
(一)多元语境下的当代版式设计创新路径 |
(二)纸媒体版式设计 |
(三)动态化版式设计 |
(四)当代版式设计的创新性思维与艺术特征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1.从后现代文化语境角度 |
2.从汉斯·季默及其地位角度 |
3.从创作观念及技法的研究价值角度 |
二、选题意义 |
1.从音乐的社会功能角度 |
2.从国内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角度 |
3.从汉斯·季默对电影音乐领域的革新角度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关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汉斯·季默的个案研究 |
2.与汉斯·季默相关的电影音乐综合研究 |
3.与汉斯·季默间接相关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三节 关于汉斯·季默与电影音乐 |
一、承上启下 |
二、从“纯音乐”到“电影音乐”的观念转换 |
三、与好莱坞其他名家的比较 |
1.约翰·威廉姆斯:恢弘大气的后浪漫主义交响风格 |
2.埃尼奥·莫里康内:深刻隽永的意式古典主义风格 |
3.詹姆斯·霍纳:抒情唯美的多元交响风格 |
第四节 文章架构及立意 |
一、文章架构 |
二、文章立意 |
第一章 汉斯·季默作品中的后现代特征 |
第一节 走向后现代 |
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后工业文化” |
1.从“现代主义”的“理性”危机说起 |
2.“后现代主义”之内涵 |
3.“后现代主义”与“后工业文化” |
二、从传统音乐、现代音乐到后现代音乐 |
1.形式与审美危机 |
2.有序结构的消解过程 |
3.有序形式的边界:简约主义 |
4.后现代音乐的范式 |
三、后现代音乐的整体特征 |
1.解构、无序 |
2.多元化 |
第二节 “声音景观”观念的渗透 |
一、“达达主义”与“声音景观” |
1.“声音景观”的释义 |
2.听觉层次及其功能对应 |
二、音乐视觉化 |
1.从“结果”走向“聆听过程” |
2.音乐视觉化表现 |
三、沉浸式视听语言的构建 |
1.视听语言的重建 |
2.情感心理的隐射 |
3.人文与审美感知 |
第三节 数字音乐观念及特征 |
一、创作材料的解放 |
二、创作思维的拓展 |
三、创作方式的革新 |
第四节 后简约主义观念及特征 |
一、跨界的后现代音乐范式 |
二、音符简约、音响丰富 |
第二章 音高组织中的后简约技法 |
第一节 静态和声 |
一、以静态单音构建 |
1.单一音响 |
2.调性功能 |
二、以静态双音构建 |
1.调性功能 |
2.音响连接 |
三、以静态多音构建 |
1.单纯音响 |
2.背景和声 |
3.音区填充 |
第二节 重复与循环音型 |
一、简单音型重复 |
1.主导声部 |
2.声部贯穿 |
3.整体性 |
二、复合音型重复 |
三、低音音型化 |
第三节 微变奏 |
一、音符构型微变奏 |
二、音色音响微变奏 |
三、色彩场域微变奏 |
第三章 音色观念与配器形制 |
第一节 音色观念的多元拓展 |
一、音色“调色盘” |
1.声学乐器的色彩表现 |
2.电子合成音色色彩表现 |
3.制作音色采样 |
二、声学乐器的音色拓展 |
1.声学乐器音色化:演奏法的移植与消解 |
2.声学乐器电子化:采样合成 |
三、使用合成器创造音色 |
1.电子合成器的音色架构 |
2.采样合成音色设计 |
3.“自动琶音器”的运用及其反人工观念 |
四、关于音色的分类 |
第二节 配器形制的多元拼贴 |
一、好莱坞“标准配置” |
二、文化的移植与聚合 |
1.非洲文化 |
2.东方文化 |
3.欧洲文化 |
4.宗教文化 |
第三节 基于电影的音色、配器表现 |
一、“标准配置”风格案例分析 |
1.《超凡蜘蛛侠2》的配器形制 |
2.《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配器形制 |
二、“文化移植与聚合”风格案例分析 |
1.《功夫熊猫1》的配器形制 |
2.《星际穿越》的配器形制 |
第四章 音响组织技法 |
第一节 音响形态的数字化控制 |
一、频率控制 |
1.稳态型 |
2.扩张/紧缩型 |
3.波动型 |
二、动态控制 |
1.稳态型 |
2.聚能/释能型 |
3.波动型 |
三、密度控制 |
1.点节奏型 |
2.颗粒/持续型 |
四、空间控制 |
1.音响材料的声场空间布局 |
2.音响的虚拟空间设计 |
第二节 音响空间构型及其功能表现 |
一、静态构型与氛围铺垫 |
1.简单静态构型 |
2.相对静态构型 |
二、相位点描构型与心理刻画 |
三、线性条带构型与情感表意 |
四、空间运动构型与结构串联 |
1.循环运动构型 |
2.榫卯运动构型 |
五、复合构型的沉浸式表达 |
第三节 基于影像的音响结构与能量展衍 |
一、从规范曲式、自由曲式到“随行结构” |
二、汉斯·季默的音响结构思维 |
1.基于影像运动的宏观随行结构 |
2.以微变奏构建中观结构 |
3.音色音响单元的微观结构 |
三、频谱结构中的能量展衍 |
四、音响结构案例分析 |
1.《敦刻尔克》配乐片段《The Tide》 |
2.《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配乐片段《Storming Pruitt Building》 |
3.《超凡蜘蛛侠2》配乐片段《Still Crazy》 |
4.《盗梦空间》配乐片段《Dream is Collapsing》 |
5.《功夫熊猫1》配乐片段《Hero》 |
6.《星际穿越》配乐片段《Coward》 |
第五章 后现代视域下的跨文化价值 |
第一节 跨界的典范 |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消亡 |
二、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线性跨越 |
三、本位及他者音乐文化的聚合呈现 |
第二节 后工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 |
一、后工业时代的好莱坞电影及其音乐 |
二、汉斯·季默“风潮”下的电影音乐审美嬗变 |
三、警惕“模式化”配乐之滥觞 |
结语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
二、“声景”、“后简约”以及“数字音乐”观念下的音高与音响组织 |
三、跨文化价值的体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2章 钱君匋艺术设计实践背景 |
2.1 开放与变革的时代环境 |
2.2 钱君匋设计职业路径的塑造 |
2.2.1 早期求学 |
2.2.2 师友引路人 |
2.2.3 职业的开端——开明书店 |
2.2.4 创业时代——万叶书店 |
2.3 整体设计观念的建立 |
2.3.1 多重身份的“跨学科”视野 |
2.3.2 整体性观念与技术并行 |
2.4 小结 |
第3章 连接转化——钱君匋黄金十年(1927~1937)封面字体设计风格与形式探索 |
3.1 连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理念的学习借鉴 |
3.1.1 日本图案文字的拿来与挪用 |
3.1.2 欧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借鉴 |
3.2 聚焦文字:封面字体设计实验转化 |
3.2.1 装饰性字体实验 |
3.2.2 笔画实验——拉丁化汉字 |
3.2.3 图形化字体 |
3.2.4 构成主义几何化字体实验 |
3.3 字体与封面要素的位置经营 |
3.3.1 文字阅读方式与版式经营 |
3.3.2 字体作为图形元素 |
3.4 小结 |
第4章 转向传统——钱君匋字体设计的自我生成 |
4.1 自我生成:“钱体”的应用 |
4.2 传统书法的研习与金石基因 |
4.2.1 字体的书写性 |
4.2.2 篆刻章法与字体空间 |
4.3 同时空语境下设计实践比较 |
4.3.1 与文人设计师的异同 |
4.3.2 与鲁迅张光宇设计相比较 |
4.3.3 小结:钱君匋设计的超越性 |
4.4 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研究实验 |
第5章 结语 |
5.1 钱君匋平面设计的职业自觉 |
5.2 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的内核精神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8)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9)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10)无性别主义语境下的服装创新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无性别主义相关概念与发展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无性别主义概念解析 |
一、模糊概念对于性别的表达 |
二、无性别主义在服装上的概念 |
第二节 无性别主义发展因素 |
一、男女性别意识的发展与转变 |
二、社会环境改变与LGBT群体的影响 |
三、社会发展中服装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
第三节 无性别主义在相关领域的特征体现 |
一、艺术领域中的无性别 |
二、商业领域中的无性别 |
第二章 服装设计领域中的无性别主义概况 |
第一节 无性别主义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历史进程与发展 |
一、性别特征在服装领域的历史进程与演变 |
二、无性别主义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 |
第二节 服装设计中性别特征的体现 |
一、女装男性化的外观表现 |
二、男装女性化的服装设计元素 |
三、弱化性别特征的中性服装 |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化对无性别主义服装的交互与融合 |
一、多元化文化融合 |
二、简约主义的融合 |
三、后现代文化思潮融合 |
第四节 时尚圈无性别主义解读 |
一、华丽摇滚先锋——大卫·鲍伊 |
二、中性时尚——Tilda Swinton |
第三章 无性别主义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无性别主义在高级成衣品牌中的发展与创新 |
一、Thom Browne的无性别主义 |
二、“朋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 |
三、John Galliano与 Maison Margiela |
第二节 快时尚品牌无性别主义潮流趋势 |
一、国外快时尚品牌无性别主义的趋势 |
二、国内快时尚品牌无性别主义的趋势 |
第四章 无性别主义服装的创新与实践 |
第一节 设计理念与消费需求 |
一、设计理念 |
二、目标消费人群 |
第二节 实践过程 |
一、元素提取与实践 |
二、作品展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浅谈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事件路径”视角下欧洲园林的现代主义特征: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J]. 赵晶,练则可,姜昕怿. 风景园林, 2021
- [3]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对现代版式设计发展的影响性研究[D]. 李美颐.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5]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6]汉斯·季默电影音乐创作研究[D]. 秦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7]钱君匋封面字体设计研究[D]. 樊世博.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10]无性别主义语境下的服装创新设计与实践[D]. 陶梦婕.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