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毛安然[1](2021)在《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实现小麦高产和高收益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但由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寻求有效农业措施促进旱地小麦增产的同时减少环境危害,协调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周年地膜或秸秆覆盖在旱地农业中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然而关于夏闲期地膜或秸秆覆盖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于2017-2020年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在陕西省永寿县御驾宫村布置旱地小麦不同覆盖时期和方式保水增产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不同覆盖时期为主区,设置夏闲期(SFM)和周年覆盖(YRM),不同覆盖方式为副区,分别设置垄膜沟秸全地面覆盖(MP+F)、全膜覆盖(MP)以及秸秆全地面覆盖(MS)。研究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硝态氮淋溶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不同处理产量、生物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和周年覆盖3季平均产量、生物量以及净利润没有显着差异,夏闲期MP+F、MP和MS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5718、5950和5907 kg ha-1,净利润分别为7696、7941和9775元·ha-1,周年MP+F、MP和MS处理产量分别为5609,6488和6462 kg ha-1,净利润分别为7066、8861和11107元·ha-1;穗数是影响产量变化的重要因子,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主处理夏闲期和周年覆盖平均穗数无显着差异,但周年覆盖中MS和MP处理3季平均单位面积穗数均显着高于MP+F处理。2、通过对不同处理养分吸收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平均籽粒含氮量显着高于周年覆盖,而秸秆、颖壳含氮量以及氮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夏闲期3种覆盖方式平均地上部吸氮量无显着差异,而周年MS处理较MP+F、MP处理平均地上部吸氮量显着提高;不同覆盖时期以及覆盖方式下3季平均籽粒、秸秆、颖壳磷含量以及磷收获指数均无显着差异,但周年覆盖中MS处理地上部吸磷量显着高于MP+F,而与MP处理无显着差异;不同主处理籽粒、秸秆、颖壳钾含量以及钾收获指数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但周年MS处理3季平均秸秆钾含量显着高于MP+F和MP处理,而MP+F和MP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周年覆盖3季平均地上部吸钾量显着高于夏闲期覆盖,且以周年MS处理地上部吸钾量最高。3、通过对不同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土壤NO3--N淋溶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处理播前蓄水量(SWWS)在不同年份以及3季平均结果均无显着差异,无论夏闲期覆盖或周年覆盖,MS较其他覆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蓄水优势;不同主处理下0-200 cm土层播前NO3--N累积量显着高于收获,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NO3--N淋溶发生。4、通过对不同处理温室气体(GHG)排放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研究结果表明,肥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地膜的使用是主要的GHG排放源。夏闲期和周年覆盖3季平均GHGI没有显着差异,以周年秸秆覆盖GHGI最低,为314 kg CO2 eq Mg-1。综上,周年秸秆覆盖具有最高经济效益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时增加了冬小麦氮、钾含量以及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因此周年秸秆覆盖技术可以在当地推广使用。

杜建斌[2](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邓浩亮[3](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任爱霞[4](2018)在《山西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积耗规律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水分和肥料是半干旱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对半干旱地区非常重要,例如山西南部,水肥高效利用的小麦品种、播种方式及配施适宜的氮磷肥均对小麦籽粒生产有较大潜力。因此,于2012—2017连续五年在山西南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洪洞小麦试验基地进行研究,选择6个小麦品种比较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明确高效高产的冬小麦品种;选择4种播种方式(宽幅条播、沟播、匀播、常规条播)比较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差异,明确高效高产的冬小麦播种方式;不同栽培模式配施氮肥(0、90、180、210、240、270、300 kg.hm-2)对土壤水分利用规律、植株氮素吸收运转、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明确水肥高效利用的最佳小麦栽培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水肥高效利用的冬小麦品种筛选闻喜试验点水地小麦品种山农29生育期耗水提高,有效穗数形成和千粒重的增加,洪洞试验点水地小麦品种山农20生育期耗水提高,有效穗数的形成和穗粒数的增加,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同时达到最高。旱地麦田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晋麦92和运旱20410,主要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高,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若雨水较多年份也可推荐的品种为洛旱6号,洛旱9号,洛旱11号,主要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高,从而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水肥高效利用的冬小麦播种方式比较研究闻喜和洪洞水地小麦试验点产量均以宽幅精播最高,常规条播最低。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条播利于生育期小麦耗水,促进小麦地上部生长,利于有效穗数形成,从而提高穗数和产量均达15%以上,产量提高幅度大于耗水量增加幅度,所以同时也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14%。旱地麦田采用膜际条播配播量90kg·hm-2促进小麦合理生长,提高生育期耗水,提高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了成熟期穗数和穗粒数,达8%、26%,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分别达19%、12%、17%、31%。3、水肥高效利用的冬小麦适宜施氮量研究(1)产量形成不同播种方式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水地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表现为,宽幅条播配氮肥240kg·hm-2、沟播和常规条播均配氮肥210kg·hm-2时,增加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促进有效穗数形成,提高了穗数和穗粒数,还提高了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从而影响了千粒重,最终显着提高了产量,尤其宽幅条播配氮肥240 kg·hm-2,但主要还是通过提高穗数来增产,穗粒数和千粒重贡献较小。不同降水年型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表现为,丰水年覆盖配施氮肥225 kg·hm-2、平水年覆盖配施氮肥150 kg·hm-2、欠水年覆盖配施氮肥150 kg·hm-2时,旱地小麦穗数和产量均提高,穗数提高幅度为11.3%—22.4%,产量提高幅度为23%-41%。(2)土壤水分利用不同播种方式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水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宽幅条播配氮肥240 kg·hm-2、沟播和常规条播配氮肥210 kg·hm-2时最利于整个生育期水分消耗,尤其利于开花期和成熟期消耗100—200 cm 土层土壤水分,导致此期的土壤贮水量较低,利于花后籽粒灌浆而增产。但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闻喜地区水分利用效率宽幅条播和沟播配氮肥240kg·hm-2较高,常规条播配氮肥180kg·hm-2最高,洪洞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三种播种方式配氮肥240kg·hm-2最高。可见,宽幅条播配施氮肥240kg·hm-2可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高产。不同降水年型覆盖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早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表现为,随生育进程的推移,0—300 cm 土层土壤蓄水量动态变化表现为向下移动(拔节期20—220 cm、开花期80—220 cm、成熟期200—300 cm),且开花至成熟期土壤水分消耗约一半来自于深层土壤200-300 cm。丰水年覆盖配氮肥225 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覆盖配氮肥150 kg·hm-2可降低拔节前0—300 cm 土壤水分消耗,供给籽粒灌浆期更多的土壤水分,最终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3)植株氮素吸收运转不同播种方式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水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表现为,宽幅条播配氮肥240kg·hm-2、沟播配氮肥210kg·hm-2促进播种至拔节、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三阶段植株氮素吸收,其中宽幅条播配氮肥240kg·hm-2还有利于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的贡献,但氮素利用效率较低。说明,产量增加幅度并没有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幅度大,宽幅条播配氮肥240kg·hm-2、沟播配氮肥210kg·hm-2可满足整个生育时期吸收氮素。而常规条播前期配氮肥210kg·hm-2、后期配施270kg·hm-2(闻喜地区)或240 kg·hm-2(洪洞地区)才利于氮素吸收,氮素利用效率也较低。说明,产量增加幅度并没有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幅度大,而常规条播后期需要补充氮肥来满足籽粒吸收氮素。不同降水年型覆盖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表现为,丰水年覆盖配氮肥225 kg·hm-2、平水年配氮肥150 kg·hm-2有利于旱地小麦生育中后期植株吸收氮素,还可促进花前氮素运转,尤其叶片和穗,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氮肥150 kg·hm-2有利于生育中后期植株吸收氮素,还可促进花前氮素运转,尤其茎秆+茎鞘和穗。不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氮肥75 kg·hm-2有利于促进生育中期植株氮素积累。(4)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播种方式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水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宽幅条播配氮肥270kg·hm-2、沟播和条播配氮肥240kg·hm-2最高,与产量表现不一致,可能是宽幅条播配氮肥240kg·hm-2、沟播和常规条播配氮肥210kg·hm-2时产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存在稀释效应所致,需要增加氮肥30kg·hm-2实现籽粒高蛋白。不同降水年型覆盖配施不同施氮量对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丰水年,休闲期覆盖后配氮肥225 kg·hm-2较休闲期不覆盖配氮肥225 kg·hm-2籽粒产量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了 5.9%。平水年,休闲期覆盖后配氮肥150kg·hm-2较休闲期不覆盖配氮肥150 kg·hm-2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了 3.9%。欠水年,休闲期覆盖后配氮肥150 kg·hm-2较休闲期不覆盖时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没有降低。花后氮素吸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所以若要在水分较多年份获得籽粒高蛋白,可采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叶面氮肥提高花后氮素吸收,或者种植高蛋白品种。4、水肥高效利用的冬小麦适宜施磷量研究不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施磷(4年定位试验)降低了旱地小麦生育期内0—300 cm 土壤蓄水量,第4年各处理间差异最显着。第3、4年的土壤水分未达平衡,施磷量150 kg·hm-2与未施磷肥间的周年耗水量差异显着,说明长期施磷肥增加了作物对水分的消耗和利用,0—300 cm 土壤蓄水量降低。此外,F测验显示年份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最大,增产效果显示磷肥的增产效果较夏季耕作小,但磷肥每多施1kg·hm-2也可增产2—13kg·hm-2,最终4年定位试验形成的播前0—300 cm底墒550 mm以下配施磷量150 kg·hm-2、底墒550 mm以上配施磷量75kg·hm-2,穗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

黄明[5](2017)在《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文中认为优化施肥是实现粮食高产、肥料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解决小麦生产中过量和不平衡施肥的问题有重要作用。但是,雨养旱作条件下由于不同年际、季节和地点的降雨差异,小麦籽粒产量和养分需求不同,使优化施肥更为复杂。2013—2016年,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典型旱地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定位试验,建立了基于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或有机质测试的优化施氮技术以及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技术,结合收获期土壤有效磷钾测试和秸秆还田生产实践,改进了现有的磷钾衡量监控技术,分析了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土壤水分利用恢复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目标在于优化小麦养分管理,为旱地作物可持续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收获期土壤有效氮磷钾测试、作物养分需求和土壤硝态氮安全阈值的优化施肥既降低了旱地小麦氮磷用量,又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友好。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氮肥用量3年15点平均减少96 kg N hm–2,磷肥用量减少43 kg P2O5 hm–2,0100 cm硝态氮残留降低120 kg N hm–2,小麦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86 kg hm–2和1472元hm–2。主要是因为优化施肥在不影响小麦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氮磷钾收获指数和生理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2)基于收获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钾测试和作物养分需求的优化施肥,同样降低了氮磷肥施用量,促进了小麦养分吸收利用,在增产增收增效的同时,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促进了土壤氮磷钾平衡。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2年12点的平均氮磷肥用量分别降低16.1%和43.5%,小麦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98 kg hm–2和1984元hm–2,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提高3.9%、3.2%和9.3%,氮磷生理效率提高4.1%和3.3%,氮磷钾偏生产力提高35.6%、97.0%和40.8%,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降低31.6%。优化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氮磷钾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9.8%、9.8%和67.3%,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9.2 kg kg–1 N、10.2 kg kg–1 P2O5和17.1 kg kg–1 K2O。秸秆还田条件下,优化施肥的氮磷钾表观盈余量分别为28.3 kg N hm–2、32.5 kg P2O5 hm–2和3.8 kg K2O hm–2,氮磷盈余量较传统施肥显着降低,钾盈余量维持稳定。(3)采用定位施肥,将肥料条施于膜下、播种行侧下5 cm处,实现了机械定位施肥和垄覆沟播集雨抗旱栽培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还增加了下季小麦播前深层土壤贮水。与传统平作相比,普通垄覆沟播的3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3%和8.1%,而膜侧定位施肥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0.1%、16.1%和23.4%。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偏湿润年份减少生长季内100200 cm土壤水分消耗,偏旱年份增加休闲季土壤蓄水,有效确保甚至提高了播前土壤水分,从而显着增产增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生长季,定位施肥较垄覆沟播分别增产8.4%和15.5%,增效23.2%和3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和10.0%,偏湿润的2014—2015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也提高6.0%。(4)膜侧施肥不仅提高了旱地小麦产量,还改善了养分吸收利用特性,显着提高了养分吸收效率,解决了垄覆沟播小麦籽粒含氮量降低的问题,3年平均籽粒氮磷含量较垄覆沟播分别显着提高8.2%和4.1%。与传统平作相比,垄覆沟播的籽粒含氮量显着降低。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提高了小麦开花040 cm土层以及收获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有利于促进拔节后小麦氮磷钾积累、花后营养器官氮磷钾转运和成熟期籽粒氮磷钾分配,从而显着提高小麦籽粒氮磷含量和氮磷钾吸收效率。其中偏干旱的2013—2014和2015—2016生长季,籽粒含氮量分别提高9.9%和8.7%,氮吸收效率提高7.0%和10.0%,磷吸收效率提高9.0%和23.5%;偏湿润的2014—2015生长季,籽粒含氮量和氮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6.0%、23.3%和23.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能改善旱地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特性,实现增产增收增效,降低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在土壤硝态氮残留过高的区域,采用基于收获期土壤养分测试的优化施肥,结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进行施肥位置优化,对减肥增效、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有重要意义。

孙东宝[6](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认为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陈其鲜[7](2013)在《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关键技术及其保水增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甘肃种植历史悠久,全省年种植面积13.5万hm2左右。由于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省份,十年九旱、干旱少雨使大豆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种植积极性。为了解决我省陇东旱作区大豆抗旱栽培技术,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促进大豆产业发展,针对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的适宜品种、播期、密度、施肥量等关键配套栽培技术及温度水分效应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得出中黄41可作为陇东旱塬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春播大豆最适宜品种。2、通过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生育期、产量分析得出,陇东旱塬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3、通过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得出,陇东旱塬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为6380株/667㎡。4、通过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最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为每667㎡施N4.6㎏,P2O54.2㎏, K2O2.5㎏。5、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水分效应研究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模式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0~100㎝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贮水量高于全膜平铺、显着高于半膜覆盖和露地;水分利用效率全膜双垄沟播最高为11.18㎏/mm·hm2,较ck露地条播水分利用效率8.45㎏/mm·hm2和普通半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8.92㎏/mm·hm2高2.73㎏/mm·hm2和3.64㎏/mm·hm2。6、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温度效应研究表明,各生育时期0~20cm土壤温度总体规律为: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全膜覆土穴播>半膜覆盖>露地。苗期0~20cm土壤温度全膜双垄沟播较半膜覆盖高2.0~4.6℃,较露地高2.9~5.1℃;分枝期0~20cm土壤温度全膜双垄沟播较半膜覆盖高1.6~2.9℃,较露地高2.6~4.5℃;花期0~20cm土壤温度全膜双垄沟播较半膜覆盖高0.9~2.3℃,较露地高3.5~5.2℃。7、通过对大豆不同覆盖模式产量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处理产量最高为232.72kg/667m2,较ck露地条播增产45.78%,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全膜覆土穴播产量次之为221.63kg/667m2,较ck露地条播增产39.05%,产量差异极显着。全膜平铺穴播产量位居第三位、普通半膜覆盖产量位居第四,露地产量最低。

冯倩[8](2013)在《不同覆膜栽培对晋南旱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覆膜栽培种植模式下晋南旱塬小麦的产量形成规律、小麦养分吸收积累规律、水肥效应的特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等。以期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旱地冬小麦高产高效集雨保墒的种植模式,为晋南及我国旱作小麦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型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覆膜种植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提高了小麦成穗率、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其中垄膜沟播、平膜穴播处理较相同施肥量的测控施肥处理成穗率分别提高了40.8%、5%,生物产量分别增长了10.8%、30.5%,籽粒产量分别增长了10.1%、24.3%。对小麦产量三要素的测定发现:垄覆沟播、平膜穴播处理的亩穗数较相同施肥量的测控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0.9%、34.3%,差异达显着水平,而各处理间穗粒数及千粒重差异不显着,说明亩穗数是影响产量增长的主要因子,平膜穴播处理的净收入达到最大,因此在晋南旱地推广垄覆沟播及平膜穴播栽培模式对该地区小麦增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处理收获后0-200cm土壤贮水总量无显着变化,但平膜穴播、垄膜沟播处理0-60cm的土层贮水量较测控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2.2%、21.9%,水分利用率较测控施肥处理提高了28.5%、10.4%。说明覆膜种植模式有助于减少无效蒸发,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且平膜穴播处理增长效果更佳。覆膜处理对养分累积有显着的提高作用,成熟期平膜穴播处理氮磷钾累积量较测控施肥提高了15%-58%,垄膜沟播处理提高了7%-25%。不同处理的氮素、磷素在成熟期植株中的分配表现为籽粒>茎叶>颖壳,氮素、磷素累积主要来自于茎叶向籽粒的转移,氮素转移量占到积累总量的51.5%-73.7%,磷素转移量占到积累总量的56.6%-98.1%,且覆膜处理更有利于作物茎叶中的氮磷养分向籽粒中转移积累,而钾素则表现为茎叶>籽粒>颖壳。平膜穴播显着提高了氮、磷、钾肥的偏生产率,较垄膜沟播模式分别增加了26.7%、49.6%、46%,说明覆膜种植促进了冬小麦养分吸收积累,提高小麦品质。不同覆膜种植模式对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量的影响不同。收获后,覆膜处理硝态氮总量较测控施肥处理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而0-2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表现为垄膜沟播和平膜穴播较相同施肥量的测控施肥处理下降了14.9%、8.7%,差异均显着。铵态氮积累量则表现为:同一施肥水平下平膜穴播处理较测控施肥及垄膜沟播处理铵态氮总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4.6%、10.2%,但各处理的铵态氮含量变化均无明显规律。经过一个生长季,土壤耕层有效磷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但均变化甚小。说明覆膜处理有利于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减少表层土壤中有效养分的积累量。各处理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蔗糖酶在抽穗期时达到最大,在0-20cm和20-40cm的土层内,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平膜穴播和垄膜沟播处理对土壤的4种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这有利于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积累,从而提高小麦产量。综上所述,在当地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N)255kg/hm2、磷量(P205)135kg/hm2、钾量(K20)60kg/hm2基础上,采取平膜穴播及垄膜沟播等措施均显着促进冬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及水肥利用率,且平膜穴播的提高作用优于垄膜沟播。因此在旱地小麦集水保墒高产高效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大平膜穴播和垄膜沟播两种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

李吾强[9](2008)在《不同覆盖处理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是两种高效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在改变农田下垫面性质和能量平衡、调节土壤温度及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等方面具有显着作用,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减少水分无效消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本文着重研究不同覆盖对小麦水分及生理效应、夏玉米生长动态、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陕西关中平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有利于小麦、玉米生长生理动态的改善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西农979,玉米品种位农大108。通过设置不同的覆盖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覆盖对小麦水分及生理效应、玉米全生育期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小麦处理的集水效果:起垄覆膜沟播具有较好的聚水保墒效果,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冬小麦越冬初期050土壤贮水量高6.1 mm,拔节期要高5.2 mm,最终小麦收获期土壤贮水量高27.2 mm;比起垄沟播处理越冬初期和拔节期050土壤贮水量分别高2.3mm、2.9mm,小麦收获期土壤贮水量高12.2 mm。分析原因,地膜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水性能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显着的雨水叠加功能,依靠光滑的垄体能将小麦生育期有限的降水最大限度的聚集于小麦根部。最终小麦收获02m土层水分比较结果起垄沟播处理的土壤储水量最高,说明使用起垄覆膜沟播技术不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2、不同栽培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和MDA含量的影响:与对照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相比,起垄覆膜沟播小麦提高了旗叶叶绿素的含量,降低了旗叶MDA的含量,延缓了小麦的衰老进程。3、不同栽培处理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试验研究表明,起垄覆膜沟播系统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使冬小麦的播种面积有所减少,降低了穗数,但最终测产却获得了较高的千粒重和平均穗粒数,较对照增产1472.10kg/hm(2增产幅度19.3%),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平作小麦。4、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地温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差异表现不显着。010cm土壤温度变化较为剧烈,受气温影响较大。与CK和秸秆覆盖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处理始终表现较高的温度,是由于其地表接受光照辐射多于其他处理所致。1020cm土壤温度的变化整体上与表层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变化相对缓和.土壤不同深度温度,随着土层加深,受覆盖方式影响的程度不同,土层越深,土壤温度受覆盖方式影响相应减少。同一处理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温度逐渐降低。前期土层间温差较大,后期土层间温度差异小。地膜覆盖提高了玉米拔节期的日均温,有效地增加了耕层土壤温度;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明显具有平抑地温的作用,而CK由于地表没有覆盖物,土温随气温变化而起伏波动大。两种覆盖方式间比较,秸秆覆盖前期土层温差相对要小于地膜覆盖方式。5、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除了苗期和成熟期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稍高于下层外,各个处理0140cm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到140cm达到最高,140200cm土壤水分含量逐渐下降,但幅度不大。在苗期和拔节期作物需水量较大的时候,地膜覆盖处理表现出很大的优势,0200cm各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储水量明显高于CK,而秸秆覆盖处理与CK差异不显着,但储水量也明显高于CK.抽雄期和成熟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含水量与CK差异不显着,但土壤储水量仍明显高于CK,说明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仍具有一定的保墒抗旱作用。在玉米成熟期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已经不如前期明显,而秸秆覆盖的保墒作用同前期相比有所增强。6、在抽雄-吐丝期,光合速率(Pn)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10:3014:30之间,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显着高于对照的;下午虽不甚明显,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仍略高于对照。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处理很明显降低了夏玉米叶片的蒸腾速率(Tr),在12:00后表现尤为明显。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显示,在11:30之前,表现为:地膜覆盖>CK>秸秆覆盖;11;30之后表现为:地膜覆盖>秸秆覆盖>CK;三个处理Gs高峰区出现在下午14 :30左右,此时3个处理间差异最大。12:30以前秸秆覆盖处理Gs增加较快,12:30以后,3个处理的Gs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比对照的平均分别高出36.6%和26.9%(一天平均)。不同处理玉米叶片整个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CK始终最小,且开花后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说明叶片内部叶绿素降解速度较快,而2种覆盖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7、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到拔节以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的株高与CK差异不大;但从拔节期开始,各处理植株增高迅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和CK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各处理株高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不同处理玉米叶面积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2种覆盖处理玉米叶面积的变化表现为,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期和传统耕作差异不大,但拔节以后叶面积迅速增加并显着的高于传统耕作;2种覆盖处理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后期绿叶面积减小较少,而传统耕作方式绿叶面积明显减小,下降达8.31%。8、各处理在拔节前植株干物质积累相对较少,苗期2种覆盖处理干物质积累均低于CK;拔节期后2种覆盖处理均高于CK,尤其是地膜覆盖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的速度显着加快。成熟期2种不同覆盖处理干物质积累分别高出CK16.33%和12.53%。不同覆盖处理对玉米干物质分配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成熟期干物质分配以籽粒所占比例最大,为50%-54%,其次是茎秆,为20.1%23%,然后为叶片,为10.1%12.3%,叶鞘为5.6%7.0%,其他部分为5.1%13.3%。9、不同覆盖方式下玉米穗部性状具有明显差异。穗长差异最大,方差分析表明,两种覆盖方式均与CK差异极显着(F=10.02,P<0.01),不同处理间,穗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CK。其次差异较大的是行粒数,两种覆盖方式均与CK处理间差异显着(F=6.48,P<0.05)。不同处理间穗粗、穗行数差异较小,说明其受覆盖措施影响较小,与CK相比,穗粗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分别比CK粗0.5cm和0.8cm。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着。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产量分别为9081.818kg/hm2、8562.857 kg/hm2,CK为7265.455kg/hm2,2种覆盖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CK,分别增产25.0%和17.8%。

赵凤霞[10](2005)在《渭北高原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途径》文中提出渭北高原位于陕西省的中北部,包括5 市的30 个县,农业历来是这里最大的产业,在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渭北高原在黄土高原中属地势较平坦的部分。地貌以黄土原、黄土台原及黄土残原为主;原面开阔平坦,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渗透性好,蓄水力强,素有“土壤水库”之称;气候条件较优越,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资源较好,光热生产潜力较大;但地面水和地下水贫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属典型雨养农业地区。降水量少,年际间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无效雨、微效雨、大雨、暴雨以及降雨季节与作物生长季节不吻合,是该区降水的最大特点。因此,干旱缺水,加之土壤贫瘠和水蚀风蚀严重,便成为制约渭北高原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重要碍阻因素。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研究成功多种旱作农田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通过研究总结为5 个环节的12 个方面。1.整修农田,做到尽量拦水。通过平整土地和修筑梯田等措施,变“三跑田”为“三保田”,以最大限度将落到地面的降水拦住,增加入渗,减少径流,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据调查,梯田可减少地面径流70%左右,增加土壤持水量30%以上,增产幅度是坡耕地的23 倍,经济收入是坡耕地的34 倍。2.合理耕作,最大限度蓄水。在夏闲期和冬闲期,采取深松、免耕、旋(耙)耕作措施并与残茬(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相结合,组成不同的耕作体系,创造适合夏闲地和冬闲地能有效蓄住天上雨、保住地下墒的耕层结构和地面状态,就可最大限度地把夏闲期和冬闲期的降水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夏闲期采取残茬(秸秆)覆盖深松耕作技术和微型聚水两元覆盖技术,冬小麦临播前测定较传统耕作技术2m土层可以多蓄水70100mm,蓄水率达5070%;冬闲期采取倒秆覆盖免耕和碎秆覆盖耙(旋)镇压技术,春玉米临播前测定较传统耕作技术1m土层可以多保水1530mm,特别临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仍可达1517%,这对春播工作非常有利。3.培肥地力,以肥充分调水。增施肥料,科学施用,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增施肥料,既有利于以肥

二、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旱地农田地表覆盖种植技术
        1.2.2 周年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3 夏闲期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1.2.4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
        1.4.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4.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利用以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1.4.3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冬小麦产量、产量三要素及生物量的测定
        2.3.2 冬小麦经济效益
        2.3.3 冬小麦养分含量的测定
        2.3.4 土壤水分与硝铵态氮的测定
        2.3.5 温室气体(GHG)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结果分析
        3.1.1 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
        3.1.2 产量构成要素
        3.1.3 植株各部分氮含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
        3.1.4 植株各部分磷含量以及地上部吸磷量
        3.1.5 植株各部分钾含量以及地上部吸钾量
        3.1.6 经济效益
    3.2 讨论
        3.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3.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3.2.3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植株氮含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的影响
        3.2.4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植株磷、钾含量以及地上部磷、钾吸收的影响
        3.2.5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4.1 结果分析
        4.1.1 播前和收获土壤蓄水量
        4.1.2 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4.1.3 硝态氮淋溶风险
    4.2 讨论
        4.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4.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第五章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 结果分析
        5.1.1 温室气体(GHG)排放
        5.1.2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5.2 讨论
        5.2.1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影响
        5.2.2 夏闲期和周年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1.2.1 垄沟比例设计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1.2.4 土壤效应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1.2.6 增产效应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2.3.1 气象资料
        2.3.2 生育期资料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2.4.2 土壤温度测定
        2.4.3 土壤养分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2.4.6 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3.1 土壤水分状况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4.1 土壤温度状况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5.1 土壤养分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5.2 土壤酶活性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5.3 土壤微生物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6.1.1 出苗率
        6.1.2 物候格局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6.1.5 茎秆生物量
        6.1.6 叶片扩展速率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6.1.12 根冠比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1 农艺指标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山西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积耗规律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1.2.2 氮肥技术研究进展
        1.2.3 磷肥技术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处理
第三章 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的品种筛选
    3.1 水地小麦品种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差异
        3.1.1 产量及其构成差异
        3.1.2 水分利用效率差异
        3.1.3 氮肥生产效率差异
    3.2 旱地小麦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
        3.2.1 产量及其构成差异
        3.2.2 水分利用效率差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水肥高效利用的播种方式研究
    4.1 水地小麦播种方式对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1.1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1.2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3 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旱地小麦播种方式对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对产量的影响
        4.2.2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3 对氮效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5.1 水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5.1.1 对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群体茎蘖的影响
        5.1.2 对花后光合速率的影响
        5.1.3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5.2 旱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5.2.1 对拔节期和开花期分蘖数和干物质量的影响
        5.2.2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积累和消耗的影响
    6.1 水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0-200 cm土壤水分积累和消耗的影响
        6.1.1 对各生育时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6.1.2 对各生育阶段0-200 cm土壤消耗的影响
        6.1.3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2 旱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0-300 cm土壤水分积累和消耗的影响
        6.2.1 对各生育时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6.2.2 对各生育时期0-300 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6.2.3 对0-200 cm和200-300 cm土壤消耗的影响
        6.2.4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1 水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植株氮素吸收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1.1 对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7.1.2 对各生育阶段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7.1.3 对花前氮素运转和花后氮素吸收的影响
        7.1.4 对氮效率的影响
        7.1.5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7.1.6 花后氮素吸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7.1.7 80-200 cm土壤水分与花后氮素吸收的相关性
    7.2 旱地小麦不同施氮量对植株氮素吸收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2.1 对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7.2.2 对各生育阶段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7.2.3 对花前氮素运转和花后氮素吸收的影响
        7.2.4 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7.2.5 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7.2.6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2.7 花后氮素吸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7.2.8 200-300cm土壤水分与花后氮素吸收的相关性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磷肥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8.1 不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8.2 不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0-300 cm土壤水分积累和消耗的影响
        8.2.1 对各生育时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8.2.2 对0-300 cm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8.3 不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4 不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产量贡献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旱地小麦施肥与栽培
        1.2.1 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2.2 旱地小麦施肥
        1.2.3 旱地小麦栽培
    1.3 施肥与覆膜栽培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1.3.1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1.3.2 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3 对旱地小麦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1.3.4 对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1.4 旱地小麦施肥优化研究
        1.4.1 肥料效应函数法
        1.4.2 土壤测试法
        1.4.3 目标产量法
        1.4.4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
        1.4.5 理论施氮量
        1.4.6 施肥位置优化
        1.4.7 肥料种类优化
    1.5 选题依据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收获期硝态氮测试的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及其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3 田间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计算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对旱地小麦施肥量的影响
        2.3.2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2.3.3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2.3.4 对旱地小麦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2.3.5 对旱地小麦养分生理效率的影响
        2.3.7 对旱地小麦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2.3.8 对旱地小麦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小麦施肥量、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2.4.2 小麦养分利用效率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2.4.3 小麦收获期硝态氮残留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收获期有机质测试的优化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及其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2.3 田间样品采集与测定
        3.2.4 数据计算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旱地小麦肥料用量的影响
        3.3.2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3.3.3 对旱地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3.3.4 对旱地小麦不同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3.3.5 对旱地小麦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和养分收获指数的影响
        3.3.6 对旱地小麦养分生理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3.3.7 优化施肥的氮磷钾回收率和农学效率
        3.3.8 对旱地小麦生产体系中氮磷钾平衡的影响
        3.3.9 对旱地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旱地小麦测土施肥技术优化
        3.4.2 小麦产量、效益和肥料利用效率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3.4.3 小麦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对优化施肥的响应
    3.5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4.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4.2.3 土壤水分和小麦耗水量测定方法
        4.2.4 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测定方法
        4.2.5 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4.3.2 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4.3.3 对旱地小麦群体茎蘖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4.3.4 对旱地小麦田水分消耗、恢复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4.4.2 旱地麦田水分利用和贮蓄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4.5 结论
第五章 基于施肥位置优化的膜侧施肥对旱地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块土壤养分和降水量分布特征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5.2.3 土壤硝态氮测定方法
        5.2.4 植株氮磷钾测定方法
        5.2.5 数据计算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对旱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5.3.2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
        5.3.3 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5.3.4 对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5.3.6 对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旱地小麦籽粒氮磷钾含量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5.4.2 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5.4.3 旱地麦田土壤硝态氮对膜侧施肥的响应
    5.5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综合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7.4 本论文的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作者简介

(7)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关键技术及其保水增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半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
        1.2.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2.3 地膜种类及功效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开展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1.3.2 开展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播期试验
        1.3.3 开展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密度试验
        1.3.4 开展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
        1.3.5 开展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水分、温度效应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品种筛选试验设计
        2.1.2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播期试验设计
        2.1.3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密度试验设计
        2.1.4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设计
        2.1.5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水分、温度效应试验设计
    2.2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施肥、覆膜及播种
        2.2.4 测定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品种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3.1.1 不同品种生育时期表现
        3.1.2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
        3.1.3 不同品种田间抗逆性表现
        3.1.4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结果
        3.1.5 不同品种产量结果
        3.1.6 品种筛选试验小结
    3.2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播期试验结果分析
        3.2.1 不同播期处理对大豆生育期的影响
        3.2.2 不同播期处理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
        3.2.3 播期试验小结
    3.3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适宜密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密度处理对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影响
        3.3.3 密度试验小结
    3.4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3.4.1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大豆农艺形状的影响
        3.4.2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4.3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小结
    3.5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水分、温度效应研究结果与分析
        3.5.1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土壤水分效应研究结果与分析
        3.5.2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增温效应结果与分析
        3.5.3 不同覆盖模式对大豆物候期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3.5.4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结论
        4.1.1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品种试验结论
        4.1.2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播期试验结论
        4.1.3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密度试验结论
        4.1.4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施肥量试验结论
        4.1.5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保水、增温效应试验结论
    4.2 结论
        4.2.1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品种讨论
        4.2.2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播期讨论
        4.2.3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密度讨论
        4.2.4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施肥量讨论
        4.2.5 大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保水、增温效应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不同覆膜栽培对晋南旱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旱区耕地主要的节水种植模式
        2.1.1 覆盖栽培技术
        2.1.2 小麦抗旱品种的选育
    2.2 水分与肥料的交互作用
        2.2.1 水肥耦合对作物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2.2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3 种植模式对旱地冬小麦高产水肥效应影响的研究
        2.3.1 种植模式对田间土壤耗水量的影响
        2.3.2 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3.3 种植模式对提高小麦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2.4 土壤水肥调控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4.1 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4.2 覆膜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4.3 氮磷钾肥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5 研究目的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3.3.2 小麦植株样品的采集
    3.4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3.4.1 土壤样品的测定方法
        3.4.2 冬小麦样品的测定方法
    3.5 水肥利用等的计算方法
    3.6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1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产量的影响
        4.1.2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4.1.3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的影响
        4.1.4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4.2.1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生育期地上部分氮磷钾累积的影响
        4.2.3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4.2.4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花后氮磷钾素转移和吸收的影响
        4.2.5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氮磷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4.3 不同覆膜栽培对土壤贮水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4.3.1 不同覆膜栽培对0-200cm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3.2 不同覆膜栽培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4.4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土壤有效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4.1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小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4.2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地冬小麦土壤铵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5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地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5.1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地麦田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4.5.2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地麦田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4.5.3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地麦田土壤脲酶的影响
        4.5.4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地麦田土壤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4.6 不同覆膜栽培对旱塬地冬小麦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6.1 不同覆膜栽培对冬小麦种植前后2m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6.2 不同覆膜栽培对冬小麦种植前后2m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不同覆盖处理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覆盖栽培与旱作农业
    1.3 覆盖栽培与农田生态环境
    1.4 农田覆盖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
        2.2.1 小麦试验指标
        2.2.2 玉米生长发育形态指标
        2.2.3 测产和室内考种
        2.2.4 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水分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处理对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
        3.1.1 小麦播前土壤基础水分
        3.1.2 小麦越冬初期土壤水分状况
        3.1.3 小麦拔节期土壤水分状况
        3.1.4 小麦收获时土壤水分状况
    3.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开花后叶绿素含量、MDA 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开花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开花后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小结
        3.4.1 不同处理对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开花后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温度、水分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温度与水分的影响
        4.1.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4.1.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水分的影响
    4.2 不同覆盖对玉米光合与蒸腾速率的影响
        4.2.1 不同覆盖对玉米光合速率Pn 和蒸腾速率Tr 日变化特征的影响
    4.3 不同覆盖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特征的影响
    4.4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
        4.5.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
        4.5.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水分的影响
        4.5.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4.5.4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特征的影响
        4.5.5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5.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5.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5.3.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3.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4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4.1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4.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5.5 小结
        5.5.1 不同覆盖方式方式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5.5.2 不同覆盖方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影响
        5.5.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的水分及生理效应
        6.1.2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6.1.3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6.1.4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渭北高原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旱地农业的地位
        1.1.1 旱地农业开发的意义
        1.1.2 国外旱地农业开发概况
        1.1.3 我国旱地农业开发概况
    1.2 我国及陕西旱地农业区的范围及类型分区
        1.2.1 我国旱地农区的范围
        1.2.2 我国旱地农区的类型分区
        1.2.3 陕西旱地农区的类型分区
    1.3 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
        1.3.1 黄土高原降水现实生产力
        1.3.2 陕西渭北高原粮食生产潜力
    1.4 旱作农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进展
        1.4.1 陕西旱作农业及技术体系
        1.4.2 旱地农业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
        1.4.3 增施肥料与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1.4.4 旱地作物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
        1.4.5 残茬与地膜覆盖栽培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
第二章 渭北高原在陕西农业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2.1 渭北高原的地理位置
    2.2 渭北高原的地貌特征
    2.3 渭北高原在陕西农业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第三章 渭北高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评价
    3.1 土地资源
        3.1.1 土地及耕地面积
        3.1.2 农田分布
        3.1.3 土壤类型
    3.2 水资源
    3.3 气候资源
        3.3.1 光能资源
        3.3.2 热量资源
        3.3.3 降水资源
    3.4 生物资源
    3.5 自然资源劣势简析
    3.6 制约渭北高原降水高效利用的因素
第四章 渭北高原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途径
    4.1 整修农田,做到尽量拦水
        4.1.1 平整土地
        4.1.2 修筑梯田
    4.2 合理耕作,最大限度蓄水
        4.2.1 夏闲地耕作技术
        4.2.2 冬闲地耕作技术
    4.3 培肥地力,以肥充分调水
        4.3.1 增施肥料
        4.3.2 科学施用
    4.4 优化栽培,高效巧妙用水
        4.4.1 合理配置
        4.4.2 合理轮作
        4.4.3 优化栽培模式
        4.4.4 规模关键技术
    4.5 集雨补灌,跨时空人工控水
        4.5.1 集雨技术
        4.5.2 补灌技术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丰产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旱地冬小麦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经济与环境效应比较研究[D]. 毛安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4]山西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积耗规律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比较研究[D]. 任爱霞.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5]基于收获期土壤测试和施肥位置优化的旱地小麦减肥增效研究[D]. 黄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7]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关键技术及其保水增温效应研究[D]. 陈其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8]不同覆膜栽培对晋南旱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 冯倩.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9]不同覆盖处理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D]. 李吾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渭北高原农业自然资源特点与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途径[D]. 赵凤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旱地地膜冬小麦沟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