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历史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黄继朝,靳环宇[1](2021)在《当前大陆学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立足于当前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新阶段,本文对大陆学界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以厘清"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已有研究进展、特征及其不足所在,力图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问题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创新启示。归纳来看,"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相关研究成果聚焦于五个议题内容: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包括基本原则或要求、统一前的路径安排、统一后的制度形式;理论依据与意义;实践背景;与"一国两制"港澳模式的比较分析。进而分析,已有研究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开放性与原则性相统一、学科多样化与跨学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四大特征。最后,已有研究在紧跟时代变化与注重静态与动态研究平衡方面还有待加强,同时也需要更多关注统一前过渡时期安排、微观经济文化议题以及港澳台问题发展新形势等研究主题。
张文杰[2](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马莹莹[3](2021)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视域中的“一国两制”构想研究》文中提出
赵轩[4](2019)在《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的主要方式,并力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本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结合世势国情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内涵,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理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法则和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创新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30日)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事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也是社会现实提出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价值冲突问题,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潮的斗争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境内外环境中的种种政治图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恰当应对,也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广大中华儿女扞卫自身权益,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可以说,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最主要的依靠途径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把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入手,从实践的视角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实现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展开的新探索。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前提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研究主体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前提。“实践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针对抽象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其本身来说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三个:从实践出发的问题意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具体意识;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整体意识。“实践论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本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第二章,立足实践重释爱国主义相关概念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相关前提性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实践出发重释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爱”“国”“主义”和“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相应的理论铺垫;其次,对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爱国主义理论中的侧重点及成因进行研究,明确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实践关系出发反映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不同实践视角,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汲取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的理论成果提供尽量丰富理论参考;最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比较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从实践出发能够整合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地位,从而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视野以及本文贯穿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强调贯彻“现实的人”观念。本章首先以实践的视角考察爱国主义的主体理论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相关理论,从而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有的核心地位。其次,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现实的人”观念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不同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并以“现实的人”的自然成长历程对全部属性予以体现生成性的整合,为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和群体性的划分奠定基础。最后,进一步贯彻实践论思维方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作以更加深入的考察,以把握更加具体化的教育对象。由此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以教育对象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规定为主,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第四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体现出自身整体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确立与爱国主义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第二章的相关理论,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相结合。在对象性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爱国主义客体理论的整体性,即要包含自然、人民、文化和政治四个方面;在生活化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现实生活世界”整体中的具体性,即要注重与“现实的人”在客观实践中的相关要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结构化方面既要涵盖“现实生活世界”自身以“历史、现实、未来”为主的层次规律,也要满足社会关系需要的相应规律,还要体现以教育对象“情、知、意”为主的精神发展规律;三是在更加具体化的层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自然维度、人民维度、文化维度和政治维度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并探讨各维度教育内容逻辑的现实依据和要求。第五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具体化理论。本章针对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理论上研究对于不同教育群体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具体化原则,体现合规律性。一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实施主体,即教育主体的具体化作以相应的讨论;二是针对学前教育、小学至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中所包含的主要教育群体,对其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设定原则进行了论述;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方式运用原则,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体化的基本路向。这些实践原则的探讨,能够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针对不同教育群体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方式都从具体化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为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龙飞[5](2019)在《论邓小平的次协调思维》文中研究说明一、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特征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都充满了矛盾。根据解决矛盾的方式,我们将其分为协调、次协调和不协调三种方法。次协调是相对于协调和不协调来说的。次协调法,"就是在矛盾中寻求部分协调来处置矛盾。"[1]协调,也称一致或无矛盾,在思维领域中,就是指一个理论没有包含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①不协调就是矛盾或完全对立。次协调处在协调和不协调之间,"反映的是事物矛盾双方的可部分相容的状态"[1]荷兰着名控制论学者A.F.G.汉肯这样说道:"社会系统的性质一
程露[6](2019)在《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是邓小平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认识和谋划中国发展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发展观的产生,不仅基于邓小平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也来源于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以及邓小平丰富的个人实践经历。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要求把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并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进行对比、与世界各国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思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视野和超群的智慧,极具前瞻性和独到性。同时,邓小平的发展观的世界视角为之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是对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的阐述。在这一部分,着重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解释了选择这一论题,并将此论题深入分析下去的原因。第二章认真分析了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邓小平不仅有深厚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功底,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际上邓小平引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创造的新时期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生动实践。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的形成也与他以政治家的立场和眼光把握世界历史主题、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海外留学经历密不可分。第三章概括了邓小平发展观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的内涵,即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思考。这样的世界视角,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观上都有不同体现。第四章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与“五大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密切联系,及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刘晨[7](2018)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与反思(1997-2017)》文中认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实践的二十年用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理论的科学性,以其极具现实意义的实践成果展现了其作为当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优化方案的品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充分尊重和考虑香港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情况和香港民众的根本利益,提出了保持香港原有社会制度和生活状态五十年不改变的政治承诺。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严格依照基本法贯彻“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原则,同内地积极强化经济合作并倾力构建命运共同体,以推动香港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本文首先较为系统的梳理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即在总结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情况不断探索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策略,并最终由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解决方案。其次,本文对“一国两制”理论下,从多方面对香港回归20年的实践成果及实践意义做了相关论述。再次,本文通过论述一些热点事件,如“泛民政治”与“港独”持续在香港社会发酵,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香港的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前景等,对香港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利益冲突的背后根源作了客观的分析。最后,针对香港社会现阶段各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较有建设性的建议,并总结出正确处理好“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保持香港社会持续繁荣的重中之重。只有认真审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适时适事的考虑应对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一国两制”理论,才能保障“一国两制”这艘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马琳娜[8](2017)在《“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的现实障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实力不断增强,在“一国两制”理论指导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但台湾问题至今未能解决,祖国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梳理“一国两制”理论的知识,掌握“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关系及特点,分析其发展过程,既能推动“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也利于推动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研究“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的现实障碍,探究消除障碍的措施,对于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的现实障碍研究”为选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台湾模式和港澳模式进行比较,以期推动既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在梳理“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实践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该理论在制度设计及实际运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在进一步分析上述障碍的原因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宏观对策。例如,以“特别政治地位”的方式满足台湾对“地位平等”的追求,以经济手段实现台湾的“主权”追求,并由大陆授权台湾在军事领域“治权”等措施来完善“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理论设计。在实践中须加强与台湾官方、民间的接触与交流,同时在国际上展开积极外交,以此推动祖国早日实现真正意义的和平统一。在解决台湾问题这一议题上,“一国两制”台湾模式是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的最佳方式。论文认为:由于长期的分离和隔阂,要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大陆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台湾积极参与协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进行“分板块”分析,从既有理论设计和两岸现实的角度入手研究现实障碍,通过借鉴“联邦制”的某些特点,给予台湾一定的“对等地位”。
张婷玉[9](2017)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曾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并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结合时代背景及国内具体实际丰富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使其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前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承袭,而且也是当今时代重要的理论创新,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明确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并系统、全面、准确地学习、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对新时期坚持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引言主要叙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并简要对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一论述。正文则重点从下列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与现实背景。该部分从马恩、列宁、毛泽东三个层次论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并且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叙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实际背景。第二部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该部分从科学评价历史与历史人物、社会主义学说的新概括、确立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构建等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邓小平的理论发展,使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第三部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该部分探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科学与价值相并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争论与不争论相统一的特点,并就其历史地位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以及统一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三个角度作了详细阐释。第四部分: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经验。该部分重点系统地论述了其在始终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以及提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经验。本论文经过系统论述和全面分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关键的思想支撑,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指导和推动作用。
柳建辉,张静[10](2014)在《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研究述评(200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3年以来,以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12年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和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30周年为时间节点,理论界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的研究逐步深入,形成了多视角、全方位、系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与理论贡献的新的研究热点。理论界公认邓小平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认为其历史功绩在于领导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03年以来,学者们有关邓小平理论贡献的研究,包括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经济、党建、发展、统一战线、国际战略和外交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推动和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二、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历史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历史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当前大陆学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前大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内容综述 |
(一)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思想来源 |
(二)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基本内涵 |
(三)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
(四)“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实践背景 |
(五)“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与“一国两制”港澳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三、“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评析 |
(一)主要特征 |
(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的不足和问题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文件 |
(三)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 |
(四)爱国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路向 |
一、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二)“知识论思维方式”的体现及其超越 |
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提出 |
(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理路 |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前提的实践论整合 |
一、实践论维度的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国:祖国与国家的统一 |
(三)主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四)精神:情、知、意的统一 |
二、实践论视域中的多学科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
(一)伦理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二)政治学中的爱国主义 |
(三)法学中的爱国主义 |
(四)哲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追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爱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实践论解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地位 |
(一)从爱国主义主体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从“现实的人”的属性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基本结构 |
(三)从人的成长历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不同属性 |
三、把握具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理论借鉴 |
(一)自然属性维度的“动机理论” |
(二)社会属性维度的几种社会理论 |
(三)精神属性维度的“认知发展理论” |
(四)从整体把握“现实的人”属性结构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阐释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架构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客体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根基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阐释 |
(三)“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梳理 |
(一)自然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人民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文化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四)政治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五)“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具体逻辑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实践论探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反思 |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的具体化逻辑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具体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具体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原则 |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 |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具体化方向 |
结语走向新实践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论邓小平的次协调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特征 |
(一)面对矛盾的超然性 |
(二)处理矛盾的灵活性 |
(三)处理矛盾的复杂性 |
二、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实践 |
(一)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实践体现为搁置矛盾的方法 |
(二)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实践体现为超越矛盾的方法 |
(三)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实践体现为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 |
三、邓小平次协调思维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邓小平次协调思维对解决国家间领土争端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贡献 |
(二)邓小平次协调思维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
(三)邓小平次协调思维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和推进国家统一的成功实践 |
(6)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一)视角上的创新 |
(二)内容上的创新 |
第二章 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形成的条件 |
一、理论基础 |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 |
(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二、现实背景 |
(一)准确把握世界历史主题的变化 |
(二)总结我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三)中国在世界政治外交中的处境 |
(四)邓小平的海外留学经历 |
第三章 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表现 |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
(三)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
(四)发展的关键是科技与教育 |
(五)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 |
(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
二、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的基本内涵 |
(一)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 |
(二)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 |
(三)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思考 |
三、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的主要表现 |
(一)经济发展方面的世界视角 |
(二)政治发展方面的世界视角 |
(三)文化发展方面的世界视角 |
(四)科技发展方面的世界视角 |
(五)教育发展方面的世界视角 |
第四章 邓小平发展观世界视角的当代意义 |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的坚持和发展 |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
(二)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宏大的世界视野 |
(三)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相互作用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的坚持和发展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深化改革开放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构建和谐世界 |
三、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
(一)提供了中国方案 |
(二)尽到了中国大国的责任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与反思(199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回归 |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1.总结历史上两制并存的经验 |
2.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制并存 |
3.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历史经验的升华 |
(二)实事求是的形成“一国两制”新思路 |
(三)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的必要性 |
1.解决中英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 |
2.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
3.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心愿 |
(四)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的新发展 |
1.香港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
2.实践特别行政区制度 |
二、“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及其意义 |
(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成果 |
1.落实依法治港 |
2.保持香港自身特色和优势 |
3.实现香港同胞当家做主 |
4.深化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 |
5.国际交往中更具影响力 |
(二)“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意义 |
1.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
2.推动了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进程 |
3.发挥带动效应促进国家实现完全统一 |
4.为和谐世界建设提供典范 |
三、“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中的问题 |
(一)香港地区政治发展乱象频现 |
1.严重的泛政治化问题 |
2.反对派屡掀政治风波 |
3.“港独”危害社会稳定 |
(二)经济发展仍面挑战 |
1.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
2.社会民生问题频现 |
(三)民族文化宣传教育不足 |
1.“国家认同”陷入困境 |
2.“去殖民化”缺失 |
3.国民教育受抵制 |
四、保障“一国两制”在港行稳致远的路径 |
(一)始终处理好“一国”与“两制”的关系 |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2.“两制并存”促进“一国”发展 |
(二)坚持依法治港,重塑法治精神 |
1.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教育 |
2.严格按照基本法管治香港 |
3.爱国爱港者治港 |
4.中央政府需加强全面管治权 |
(三)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1.加强合作谋划两地长远发展 |
2.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
3.提升香港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
4.切实改善民生 |
(四)推进香港政治文化整合 |
1.弘扬传统文化“和合”理念 |
2.推进香港人心回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的现实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路径 |
1.3.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2 研究路径 |
2“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实践 |
2.1“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1.1“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渊源 |
2.1.2“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的实践及问题 |
2.2.1“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
2.2.2“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3“一国两制”理论的两种统一模式及其异同 |
2.3.1“一国两制”理论的“港澳模式”与“台湾模式” |
2.3.2“台湾模式”与“港澳模式”的异同 |
3“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现实障碍 |
3.1“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在理论设计层面的障碍 |
3.1.1 大陆单一制现实与台湾的“平等化”诉求难以相容 |
3.1.2 大陆“主权”立场与台湾“主权”追求相互冲突 |
3.1.3 两岸现状与“主权、治权”关系一致相互矛盾 |
3.2“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 |
3.2.1 台湾官方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抵触 |
3.2.2 岛内民众缺乏对台湾模式理论的了解与认同 |
3.2.3 美、日等国阻挠台湾模式的推行 |
4“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现实障碍的原因分析 |
4.1“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设计与两岸现实冲突的原因分析 |
4.1.1 两岸现行政治结构形式无法对接 |
4.1.2 台湾官方固守的“主权”意识难以根除 |
4.1.3 特殊历史原因造成台湾拥有“无授权”的“治权” |
4.2“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在实践中的现实障碍原因分析 |
4.2.1 台湾官方对台湾模式的“污名化” |
4.2.2 台湾官方“去中国化”教育影响民众观念 |
4.2.3 美、日等国为追求自身利益干涉台湾问题 |
5 消除“一国两制”台湾模式障碍的几点思考 |
5.1 对“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理论设计进行完善 |
5.1.1 大陆给予台湾某种“特别政治地位” |
5.1.2 以经济手段实现台湾的“主权”追求 |
5.1.3 大陆授权台湾在军事领域的“治权” |
5.2“一国两制”台湾模式在实践中的调整 |
5.2.1 加强与台湾官方的沟通,争取政治谈判机会 |
5.2.2 拓宽对台湾民众宣传渠道,争取民间支持 |
5.2.3 开展积极外交,减少外部干扰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9)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个人评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概念界定 |
1.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 |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 |
3.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背景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
2.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构想 |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1.时代主题转换: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
2.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3.国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思想挑战 |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科学评价历史与历史人物 |
1.历史人物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
2.鉴往知来,团结一致向前看 |
(二)社会主义学说的新概括 |
1.社会主义本质 |
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3.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4.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
(三)确立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 |
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
2.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 |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五)“一国两制”的制度构建 |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
2.“一国两制”构建出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之道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特点 |
1.继承与发展相统一 |
2.科学与价值相并存 |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4.争论与不争论相统一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 |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1.加强立论工作,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2.积极批判错误思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1.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性是执政合法性的活力源泉 |
2.在实践基础上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 |
(三)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1.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
2.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 |
3.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分层次性 |
4.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四有”新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清单 |
致谢 |
(10)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研究述评(2003—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 |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贡献的研究 |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 论贡献 |
1.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
2.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
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的贡献 |
(三)邓小平对经济理论的贡献 |
(四)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贡献 |
(五)邓小平对发展理论的贡献 |
(六)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贡献 |
(七)邓小平对国际战略和外交理论的 贡献 |
三、研究中的问题及思考 |
四、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历史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前大陆学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相关研究述评[J]. 黄继朝,靳环宇. 台湾研究, 2021(04)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视域中的“一国两制”构想研究[D]. 马莹莹.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 赵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论邓小平的次协调思维[J]. 龙飞. 创造, 2019(11)
- [6]邓小平发展观的世界视角研究[D]. 程露.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与反思(1997-2017)[D]. 刘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8)
- [8]“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的现实障碍研究[D]. 马琳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9]邓小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D]. 张婷玉. 新疆大学, 2017(09)
- [10]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研究述评(2003—2013)[J]. 柳建辉,张静. 党的文献, 2014(03)
标签: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