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合成种群配合力和遗传潜力的影响

玉米合成种群配合力和遗传潜力的影响

一、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前进,鲁晓民,李明顺,王育红,魏峰,张桂阁,魏昕,曹丽茹,郭金生,郭书磊,张新,王振华[1](2020)在《12份外引玉米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昌7-2、郑58、PH4CV、PH6WC为测验种,与12份阿根廷抗粗缩病自交系和群体配制48个组合,2015、2016年分别在河南洛阳、新乡、山东聊城进行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根据产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遴选出3份较为优秀的自交系CA1109、CA1107、CA1108,其中,CA1109的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穗粗等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但株高、穗位偏高;CA1107的百粒重、穗粗以及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等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但延长了生育期,且行粒数、出籽率减少;CA1108增加百粒重、穗行数、穗粗一般配合力较高,但延长了生育期,增加了株高和穗位高和收获时子粒含水量。根据产量SCA效应值,初步判定属SS类的有CA1303、CA1109、CA1106、CA1104,属NS类的CA1301、CA1101、CA1102。被测系CA1109、CA1107、CA1108直接利用选育出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2](2020)在《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加倍率低的问题是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限制条件。本研究以雄穗低自然加倍材料DHL287为母本、雄穗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为父本,构建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群体。根据集群分离分析法(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结合SNP标记,使用滑动窗口分析3组BSA混池基因型数据,最终在1、3、4、5、7号染色体上筛选出23个与雄穗高自然加倍相关的QTL位点。其中,3组BSA混池结果都在1、3、4号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共有的显着QTL区段,说明4个QTL区段具有很强的重演性。同时,在5、7号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3个、2个与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相关的QTL位点。

江禹奉,Phongdara Bounsavath,程伟东,周海宇,谢小东,周锦国,谢和霞,覃兰秋,时成俏[3](2020)在《老挝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文中指出【目的】引进老挝玉米自交系并评价其利用价值,为我国玉米种质扩增及面向东盟国家玉米种业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5份本地骨干系为测验种与15份老挝玉米自交系配制成75个测交组合,调查其在广西南宁种植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和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并依据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15份老挝玉米自交系中有5份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为正值,其中L08具有最高的GCA和SCA,产量高于桂单162(对照,CK)27.87%;SCA较高的组合有L04×X868、L05×X868、L13×X868、L02×X868、L10×X868和L15×X868,产量对照优势分别为10.78%、5.88%、4.76%、4.20%、4.06%和0.84%。依据75个测交组合产量的SCA,可将15份老挝玉米自交系和5份本地骨干系划分为温热种质群和热带种质群,其中热带种质群划分为2个亚群,第一亚群包括L02和GRL737,第二亚群包括L03、L04、L05、L06、L07、L08、L10、12、L13、L15、L17、L18、L21、L22、GRL173、GRL315和GRL21191。【结论】15份老挝玉米自交系与5份本地骨干系配制测交种的杂种优势总体上不明显,但其中自交系L08的产量GCA效应值最大,且与本地骨干系测交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与X868配制组合的产量最高,在我国玉米种质创新中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15份老挝玉米自交系和5份本地骨干系可划分为温热种质群和热带种质群。

朱崴[4](2013)在《三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遗传力分析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采用2套自交系P1和P2(Pl为31个自交系,作母本,P2为3个自交系,作父本)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93个杂交组合。将93个组合和33个自交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考察了小区产量、穗长、穗粗、株高、穗位高等16个性状,并对这些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遗传力分析和相关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产量优良组合:WP222×WP216、WP582×WP216、WP308×WP216、WP43×WP578、WP180×WP578、WP35×WP578、WP290×WP362、WP157×WP362、WP364×WP362。穗粒性状优良组合:WP55×WP216、WP259×WP216、WP170×WP216、WP6×WP216、WP582×WP216、WP2×WP362、WP582×WP362、WP44×WP362、WP33×WP362、WP158×WP362、WP179×WP362、WP290×WP362、WP44×WP578、WP39×WP578、WP158×WP578、WP33×WP578、WP179×WP578、WP5×WP578。植株性状优良组合:WP582×WP216、WP8×WP216、 WP39×WP216、WP44×WP216、WP582×WP362、WP173×WP362、WP180×WP362、WP35×WP578、WP44×WP578、WP179×WP578。通过对各个性状GCA分析可得到较为理想的自交系,从其组配的组合中以SCA为参考筛选出优良株型的高产杂交组合。三者综合得到综合表现较为优良的组合,其余自交系各自有其突出的优良特点,根据育种目标可加以利用。2、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表明:小区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均较大。百粒重、单穗粒重、雄穗长度、叶面积、叶夹角、叶向值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狭义遗传力较低,说明受非加性基因的影响较大。3、相关分析表明:植株性状与穗粒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于植株性状的株高、雄穗分枝数、叶面积、叶夹角与穗粒性状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单穗粒重、小区产量的相关引起的。

孙峰成[5](2012)在《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群体的遗传基础广泛,分析和掌握其来源、系谱关系及遗传差异,并据此将其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杂优类群,建立杂种优势模式,对于避免杂交种组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至关重要。为提高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利用效率,本研究以蒙群1、蒙群2、蒙群3、蒙群4、蒙A群、蒙B群、蒙C群7个自有群体,中综5号、中综7号2个国内合成的群体,以及3个加拿大引进群体C群1、C群2、C群3为供试材料,B73、Mo17、丹340、黄早4、掖478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通过田间鉴定和分子水平检测,对其表型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增密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划分杂种优势群,确定高效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鉴别和筛选出利用前景广、育种潜力大的优良群体,为玉米种质创新与杂交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12个玉米群体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重、株高、穗粒数、穗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秃尖长度,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是穗粒数、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株高、穗粗、穗位高、穗长与秃尖长度。2.12个玉米群体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15个农艺性状GCA效应分析表明,蒙C群、蒙群3、蒙群4、中综7号4个群体产量潜力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是选育自交系和培育杂交种的理想材料,可优先考虑作为育种材料直接利用。产量SCA效应分析表明,除C群2外,其余11个群体划分成4个杂优类群。3.在12个群体与测验种测交的60个杂交组合中,中综7号×掖478、蒙A群×Mo17、蒙B群×B73、蒙C群×B73、蒙群4xB73、C群1×黄早4、C群2×黄早4、中综5号×B73这8个组合的SCA值均较高,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大,优良非加性基因频率高,具有潜在杂种优势模式和强杂种优势,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4.综合产量与抗性指标,玉米群体增密效应分析得出,蒙A群、蒙群4适宜增密种植,蒙群1、蒙B群、蒙C群、中综7号4个群体可适当增密,C群2、C群3、蒙群3、蒙群2、C群1、中综5号6个群体不适于增密。5.群体改良效果分析得知,蒙群2、蒙群4、中综7号、蒙C群、蒙A群产量遗传增益均较大,并在其它农艺性状中改良效果显着,可直接选择优株自交进行选系,而其余7个群体遗传增益小,改良利用潜力不大。6.玉米群体DNA取样试验确定出,每个群体60株、每12株叶片混合提取DNA,组成5个样本,为玉米群体DNA的最优取样方法。7.利用筛选出的86对SSR适宜引物,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的基因组DNA扩增得到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之间,平均5.67条,各群体间的GD值在0.268-0.807之间,平均为0.528,群体遗传基础较宽。以GD值0.67为基准,将12个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母贵琴,潘旭浩,杨克诚[6](2011)在《3种类型玉米种质群体的育种潜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表型鉴定、产量配合力测定以及群体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亚热带、地方品种和人工合成群体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其育种潜势。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群体P4HSC3、P3MSC4和05WG1030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产量性状GCA水平较高,育种潜力较大,是优良的选系材料;地方种质群体DP8、热带亚热带群体POOL26和人工合成群体P5HSC3部分农艺性状及其GCA表现较优,直接用于选系材料难度较大,可采用相应改良方法对其改良后再利用;其余群体相对表现较差,可作为种质保存。

李芦江[7](2010)在《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和玉米育种较先进的国家,但也是种质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之一。玉米种质资源的贫乏,造成了种质基础狭窄的局面,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以及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和构建上。轮回选择是玉米种质扩增与改良的基本方法,能有效地打破基因间的连锁关系,增加优良基因重组的机会,使群体中优良基因频率不断提高,达到改善群体表现的目的,从而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本研究以两个玉米窄基群体P3C0和P4C0及其分别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3MSC1、P3MSC2、P3MSC3、P3MSC4、P3MSC5、P4MSC1、P4MSC2、P4MSC3、P4MSC4和P4MSC5,共12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以基础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4MSC1、P4MSC2、P4MSC3、P4MSC4和P4MSC5,P4C0经过1轮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的改良后代P4HSC1,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后代P4HSC1-MSC1、P4HSC1-MSC2和P4HSC1-MSC3以及将两个自交系加入到P4HSC1中进行1轮动态改良的群体P4HSC1-AP,共11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为玉米窄基群体改良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以从2个基础群体P4C0和P5C0及其经过2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P4MSC2、P5MSC2和经过1轮HS-S2:3选择的改良群体P4HSC1、P5HSC1的单株自交后代中,分别选取来自不同基本株的3个田间表现优良的株系(基础群体为S6株系,改良群体为S5株系),共计18个高代选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表型鉴定、多点配合力测定和SSR分子标记分析,对这些群体高代选系的育种潜势进行研究,为这些选系的利用及选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基础群体P3C0和P4C0单株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改良效果明显,但对群体与测验种的特殊配合力(SCA)却没有明显的改良效果。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两个基础群体P3C0和P4C0改良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都随改良轮次增加而显着增加。基础群体P3C0及其改良后代,粒深和穗行数均以P3C0为最小,P3MSC5为最大,其GCA效应值分别以P3MSC2■和P3MSC5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效应值都以P3C0为最小,分别以P3MSC4和P3MSC2为最大。基础群体P4C0及其改良群体,粒深和穗行数均以P4C0为最小,分别以P4MSC5和P4MSC4为最大,其GCA效应值都以P4MSC4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效应值都以P4C0为最小,分别以P4MSC2和P4MSC4为最大。改良群体其余多数性状及其GCA效应值也都大于各自的基础群体,但不同群体的同一性状及同一群体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改良轮次,其改良效果不尽相同。总体趋势表现为,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进行到一定世代后,群体一些性状及其GCA能得到同步有效改良,有些性状自身及其GCA的改良效果却不同步。当选择响应到达最大以后,持续的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会导致窄基群体的选择增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增益。2.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基础群体P4C0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不尽相同。P4C0经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株高和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持续增加,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都得到较好的改良,单株产量遗传增益主要集中在前2轮,3轮改良以后群体单株产量均值有下降的趋势。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改良群体P4HSC1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都得到了较好的改良。P4HSC1经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得到进一步改良。将两个与P4HSC1属同一杂优类群的优良自交系加入到群体P4HSC1中,进行1轮动态改良后,群体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在P4HSC1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改良。以时间计算,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群体P4C0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优于HS-S2:3轮回选择,但在植株性状改良上HS-S2:3选择效果较好。以轮次计算,动态改良对群体P4HSC1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的改良效果优于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但动态改良后,群体株高、穗位高及其GCA效应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3.经过改良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粒深大于1.100cm,穗行数大于或等于16行,单株产量大于160g的个体百分比)发生了变化。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基础群体P3C0和P4C0及其改良后代优良个体出现频率随选择轮回增加呈波动增加趋势。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P4C0有较大的提高。P4HSC1经过1轮动态改良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P4C0和P4HSC1均有较大的提高。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群体优良个体出现频率随改良轮次增加呈增加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4.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基础群体P4C0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P4C0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在改良的前2轮,多数表征遗传多样性的参数下降不明显,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还有小幅度增加。经3轮改良以后,群体杂合度遗传多样性开始下降,虽然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虽然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其反映的整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即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则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比P4C0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动态改良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后,6个表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参数均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5.本地选择和异地选择对基础群体P4C0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影响。P4C0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后,群体基因型数虽然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表现出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四川改良形成的群体,其基因型数较其上一轮改良群体少,在云南改良形成的群体,其基因型数较其上一代增加。6.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创造了不同的遗传变异。将P4C0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的11个群体按来源分为5个类型,第一类包括P4C0,第二类包括P4MSC1、P4MSC2、P4MSC3、P4MSC4(?)(?)P4MSC5,第三类包括P4HSC1,第四类包括P4HSC1-AP,第五类包括P4HSC1-MSC1、P4HSC1-MSC2和P4HSC1-MSC3。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分别为6%、5%和89%,说明经过不同的轮回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遗传变异虽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不同改良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仍远远小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从主坐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础群体及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早代,群体内个体间的分布相对分散,而高代群体和P4HSC1及以P4HSC1为起始群体的两类改良群体,分布相对集中,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群体内个体的分布发生了定向变化,且不同选择方法改良后,群体内个体偏移的方向和程度不一致。7.改良群体高代选系在自交代数少1代的情况下,其纯合的位点比例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当,说明用改良群体高代选系纯合速度较快。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相比,改良群体高代选系间遗传差异虽有减小的趋势,但仍有较大的遗传差异。8.不同群体高代选系之间,表型及配合力差异较大,来自同一群体不同基本株的选系之间差异也较大,群体高代选系的表型和配合力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及基本株的差异。总体而言,改良群体高代选系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GCA表现优于基础群体高代选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改良群体高代选系株高、穗位高及其GCA都较各自的基础群体高代选系有所增加。9.改良群体高代选系P4MSC2-1、P4MSC2-2、P5MSC2-2和P5MSC2-3以及基础群体高代选系P5C0-3,自身产量和主要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与测验种所配组合产量较高,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

李燕[8](2010)在《7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优类群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西南地区常用的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7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新选的21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主要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以代表我国玉米核心种质的S37、黄早四、丹598和478为标准测验种,利用SSR标记,进行了杂优类群和杂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粒深、穗行数、行粒数、单株产量、出籽率、百粒重和容重组合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11个农艺性状在各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2.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型对配合力的分析表明,除秃尖长SCA、测验种单株产量GCA不显着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在自交系和组合间的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单株产量GCA表现突出且产量构成性状GCA表现较好,育种潜势较大的选系是KS123和KS73,其次是KS116、KS191、KS260、KS71、KS144和KS120,他们的单株产量GCA表现较优,且大部分产量构成性状的GCA为正值,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余选系主要性状的GCA表现相对较差,可能应用前景较小,建议作为种质保存。3.126个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值变幅为-46.63-37.31。SCA较高的强优势组合有SCML103×KS73、RO8×KS103、RO8×KS163、975-12×KS152和RP125×KS120。结合前面的GCA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SCA高的组合,其双亲或者双亲之一的GCA也较高,SCA低的组合,其双亲的GCA均较低,但也有个别组合的双亲GCA较高,而SCA表现却较低。说明杂种一代产量表现是GCA和SCA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玉米杂交育种在注重GCA选择的基础上,还应加强SCA的选择。4.本试验中,穗长、穗行数和容重广义遗传力及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且加性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效应,受环境影响小,利用群体自交选系时,可在早代进行较严格的选择。粒深、出籽率和百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秃尖长、行粒数、单株产量、株高和穗位高的广义遗传力虽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低,也易受环境影响,均不宜早代选择。5.筛选出具有显着多态性的40对SSR引物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在31个玉米自交系间共检测出198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9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950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为0.264-0.862,总值为27.310,平均为0.683。表明所选用的40对玉米核心SSR引物能较好地鉴定供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6.SSR分析结果得出,31个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20-0.808,平均值为0.642,说明供试自交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根据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进行聚类,可以看出以相似系数0.655为阈值,31个自交系可划分为5大类群。当以相似系数0.683为阈值,第Ⅲ大类群又可分为3个亚群。从聚类结构看,7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21个新选系有6个划入热带种质,2个划入Lancaster群,3个划入四平头群,1个划入Reid群,9个划入其它类群。部份群体选系聚类出现交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所致。7.考察单株产量超对照前20位组合的组配方式表明,产生杂种优势最强的是Reidx其它类群,其次是Lancaster×其它类群。此外,强优势出现频率较多的组配方式是Reidx热带种质、Lancaster×热带种质和旅大红骨×热带种质。表明不同类群亲本间组配杂种优势明显,获得强优势组合几率较高;另外,热带种质与Reid、Lancaster和旅大红骨组配易出现优良的杂交种,进一步证实了荣廷昭院士指出的“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之间的组配是西南生态区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模式的观点。

王柯尘[9](2010)在《6个开放改良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育种潜势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改良群体P4HSC1果穗变短,遗传多样性下降过快的问题,向P4HSC1导入具有相应优良性状的外源种质,构建了一批新的开放式改良群体。本试验以其中6个开放改良群体和P4HSC1及其分别与5个测验种(黄早四、掖478、S37、丹598和18-599)配制的3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对群体的SSR标记,分析不同外源种质导入后,开放改良群体的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及育种潜势,结果表明:1.群体农艺性状的考察表明,多数性状群体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绝大部分改良群体的穗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容重和粒深也获得了较好的相关改良效果。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改良群体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导入外源种质在有效改良群体目标性状的同时,还能提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但导入种质不同,其改良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SP2穗位低,穗较长,容重大,百粒重较高,且性状间相对协调,农艺性状总体水平最高,但秃尖较长,穗行数偏少,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略有下降趋势。SP8、SP10和SP7性状总体水平居中,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较高,但植株和穗位偏高。SP6虽果穗较短,且多数产量性状总体水平偏低,但秃尖较短,籽粒较深,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较高。SP1的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差,且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较低。2.群体配合力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穗行数、行粒数、容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群体间存在真实差异;粒深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组合间存在真实的差异。经不同外源种质渗入后,群体产量性状的GCA相比植株性状获得了更好的间接改良,行粒数和容重GCA的改良效果突出,穗行数GCA有所降低,但绝大多数动态改良群体的降低趋势并不显着。且导入种质不同,其GCA的改良效果也不同。动态改良群体中,SP8的穗行数和行粒数GCA表现较好,但植株性状GCA表现相对较差;SP6行粒数和容重的GCA表现较好,但穗行数和植株性状的GCA表现较差;SP2容重和穗位高的GCA表现较好,但其余性状的GCA表现较差;SP7大部分性状的GCA表现居中,而SP1和SP10各性状的GCA表现均较差。对照优势分析表明,大部分供试群体与丹598的单株产量SCA表现较好。3.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37对多态性较好,条带清晰,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SSR引物,在7个供试群体的210个单株DNA样品中,共检测到41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1.2个等位基因,变幅为2~20。动态改良群体各项遗传参数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均不同程度地大于P4HSC1,但改良群体在不同参数间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改良群体中,基因型数SP1最多,而SP2最少;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量(PIC)SP10和SP2较高,SP1较低;群体内个体间相似程度SP6相对较低,SP10相对较高;其余群体的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水平居中。4.聚类分析表明,以7个群体表型性状数据进行聚类,可聚为以下四类:P4HSC1与SP2聚为一类,SP10、SP7和SP8聚为一类,SP1为一类,SP6为一类。以组合单株产量SCA表现,可将7个玉米群体归为5类:其中,SP1与丹598归为一类,SP2和P4HSC1与掖478归为一类,SP8与18-599归为一类,SP7与黄早四归为一类,SP10与S37归为一类,SP6既可归入S37所属的类群,也可归入18-599所属的类群。SSR标记聚类结果为:可将7个供试群体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群体SP2、SP7和SP10,第二类包括群体SP1、SP6和SP8,P4HSC1为第三类。三种方法的聚类结果间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又存在较大的差异。5.综上,外源种质导入后,可有效改良群体果穗长和提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且伴随粒深等相关性状的改良,间接改良了大部分产量性状的GCA。但导入种质不同,改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看,SP8农艺性状表现较优,GCA表现相对较好,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较高,育种潜势较大。

邵红雨,韩登旭,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李铭东[10](2010)在《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配合力测定和分析。【方法】按Pl×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用NCⅡ分析方法对4个新育成早熟玉米自交系和6个早熟核心自交系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24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武314、新自349、新自3113-1、ZPA82/9这4个自交系单株产量配合力较高,新自3112、新自3119、新自4202需要改良后利用,新自3113-1可直接利用但要控制株高和穗位高,ZPA82/9、武314、新自349秃尖的负向配合力效应值大,可以用来改良秃尖,早314L的株高和穗位高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大。新自3113-1×OS87-24、新自3112×JL02、新自3119×早314L、新自3112×武314、新自4202×新自349、新自4202×ZPA82/9这6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单株产量较高。【结论】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F1代杂交种的11个性状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11个性状都存在极显着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2份外引玉米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组合配制
        1.2.2 试验设计
        1.2.3 调查性状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2.1.1 基本统计量分析
        2.1.2 方差分析
    2.2 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2.2.1 产量GCA效应
        2.2.2 出籽率图和1百粒重GCA效应
        2.2.3 穗行数和行粒数GCA
        2.2.4 穗长和穗粗GCA效应
        4 2.2.5株高和穗位高GCA效应
        2.2.6 生育期GCA效应
        2.2.7 收获时子粒含水量GCA效应
    2.3 产量特殊图配7合力分析效应
    2.4 3个试点的杂交组合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2)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极端混池的构建
        1.2.2 亲本相似度分析方法
        1.2.3 BSA定位结果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自然加倍率DH系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
    2.2 高自然加倍率DH系吉Gjb335DH3的QTL定位
    2.3 高自然加倍率材料吉Gjb335DH3的应用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高加倍DH系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
    3.2 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主效QTL的综合分析
    3.3 单倍体雄穗高自然加倍遗传材料的应用前景

(3)老挝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农艺性状调查
        1.2.3 杂种优势群划分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验种和被测系农艺性状指标的方差分析
    2.2 配合力效应分析
        2.2.1 各性状的GCA效应
        2.2.2 产量的SCA效应
        2.2.3 其他性状的SCA效应
        2.2.4 杂种优势群划分
3 讨 论
4 结 论

(4)三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遗传力分析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1.2 遗传力的概念及发展
    1.3 配合力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整体思路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田间及室内性状考查方法
    2.4 分析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及分析
    3.1 亲本配合力分析
        3.1.1 亲本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WP216 亲本配合力分析
        3.1.3 WP362 亲本配合力分析
        3.1.4 WP578 亲本配合力分析
    3.2 各性状遗传率分析
        3.2.1 穗粒性状遗传力分析
        3.2.2 植株性状遗传力分析
    3.3 性状相关分析
        3.3.1 穗粒性状相关分析
        3.3.2 植株性状相关分析
        3.3.3 穗粒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的主要结论
        4.1.1 产量
        4.1.2 植株及穗粒性状
        4.1.3 遗传力
        4.1.4 性状的相关性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5)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及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2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1.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2.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1.2.3 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1.3.3 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取样技术
    1.4 米群体改良主要创新途径和方法
        1.4.1 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1.4.2 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1.5 今后研究方向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 12个玉米群体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间试验设计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4个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2.2.2 主要数量性状分析
        2.2.3 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2.4 主要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2.2.5 品质性状分析
        2.2.6 米群体的产量及营养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3 12个玉米群体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1.3 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自然气候条件
        3.1.4 田间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5个农艺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3.2.2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GCA分析
        3.2.3 米群体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
        3.2.4 60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反应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
        3.2.5 60个组合的产量在3个试验环境下的综合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4 12个玉米群体的密度效应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9个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4.2.2 在2种密度下玉米株高、穗位及产量性状比较
        4.2.3 在2种密度下抗性性状分析
        4.2.4 在2种密度下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5 混合选择法对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群体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
        5.2.2 穗部性状的变化
        5.2.3 植株性状的变化
        5.2.4 群体的遗传变异
    5.3 讨论与小结
6 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DNA最优取样技术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SR扩增带型
        6.2.2 遗传变异分析
        6.2.3 单株DNA样本与多株混合叶片提取的DNA样本的PCR扩增比较
        6.2.4 单株DNA样本与单株DNA混合样本的扩增结果比较
        6.2.5 12、10株混合叶片提取的DNA样本与其相应单株DNA混合样本扩增结果比较
    6.3 讨论与小结
7 12个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SSR多态性分析
        7.2.2 遗传距离(GD)分析
        7.2.3 SSR聚类分析
    7.3 讨论与小结
8 全文讨论
    8.1 四种划分类群方法的比较
    8.2 在3种不同环境下玉米群体杂种优势群划分及其与SSR聚类结果的比较
    8.3 12个玉米群体育种潜力综合评价
        8.3.1 塘四平头群
        8.3.2 兰卡斯特群
        8.3.3 P群
        8.3.4 BSSS群
    8.4 12个玉米群体进一步改良利用潜力探讨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作者简介

(6)3种类型玉米种质群体的育种潜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1.3 统计分析
        1.3.1 群体比较试验的统计分析
        1.3.2 群体配合力研究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间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2.1.1 群体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2.1.2 群体间主要性状的多重比较
        2.1.3 群体优良单株出现频率
    2.2 群体配合力分析
        2.2.1 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2.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2.2.3 一般配合力分析
        2.2.4 特殊配合力分析
    2.3 供试群体的杂种优势类群
3 讨论

(7)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种质资源概述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1.2.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1.2.2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1.3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1.4 种质资源扩增及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1.4.1 引进外来种质资源
        1.4.2 系统整理、筛选地方种质资源
        1.4.3 利用玉米野生近缘种特异基因
        1.4.4 群体改良
        1.4.5 其他途径和方法
    1.5 群体改良的原理与方法
        1.5.1 群体改良的原理
        1.5.2 群体内改良方法
        1.5.3 群体间改良方法
    1.6 群体改良效果评价
        1.6.1 自身性状
        1.6.2 配合力
        1.6.3 遗传多样性
        1.6.4 其它方面
    1.7 国内外群体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1.7.1 国外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概况
        1.7.2 我国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1.8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群体合成、改良及利用研究
        1.8.1 "G综合种"的合成、改良与利用
        1.8.2 综合育种程序的构建与"三高"自交系S37和48-2的选育
        1.8.3 新群体的合成及其育种潜势评价
        1.8.4 群体改良效果初步研究
        1.8.5 群体自交后代表现研究
2 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基础材料
    3.2 改良群体形成过程
        3.2.1 半同胞-S2:3轮回选择(HS-S2:3)
        3.2.2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
        3.2.3 动态改良
    3.3 田间试验
        3.3.1 供试材料
        3.3.2 试验设计
        3.3.3 考察性状
        3.3.4 群体比较试验的统计分析
        3.3.5 自交系比较试验的统计分析
        3.3.6 测交组合鉴定的统计分析
    3.4 SSR分析
        3.4.1 供试材料
        3.4.2 DNA的提取
        3.4.3 微卫星DNA的扩增
        3.4.4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3.4.5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P4C0的改良效果
        4.1.1 群体主要性状差异显着性检验
        4.1.2 粒深和穗行数直接选择效应
        4.1.3 相关选择响应
        4.1.4 间接选择响应
        4.1.5 群体表型变异系数比较
    4.2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玉米窄群体P3C0和P4C0的改良效果
        4.2.1 群体主要性状差异显着性检验
        4.2.2 粒深和穗行数直接选择效应
        4.2.3 相关选择响应
        4.2.4 间接选择响应
        4.2.5 群体表型变异系数比较
    4.3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3.1 SSR标记扩增结果
        4.3.2 群体多态性位点比较
        4.3.3 群体基因杂合度比较
        4.3.4 群体遗传距离比较
        4.3.5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4.3.6 分子方差分析
        4.3.6 群体基因型数比较
        4.3.7 主坐标分析
    4.4 不同轮回选择改良群体高代选系的育种潜势
        4.4.1 群体高代选系主要性状表现
        4.4.2 测交组合差异显着性检验及配合力方差分析
        4.4.3 主要性状GCA效应分析
        4.4.4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4.4.5 高产组合组配方式
        4.4.6 群体高代选系的SSR标记分析
5 讨论
    5.1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
    5.2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及异地选择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5.3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5.3.1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5.3.2 HS-S2:3轮回选择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5.3.3 动态改良方案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5.4 群体合成与改良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4.1 轮回选择基础群体的合成与评价
        5.4.2 目标性状的确定与改良方法的选用
        5.4.3 群体容量与选择强度
        5.4.4 鉴定与选择
        5.4.5 授粉方式
        5.4.6 改良进展评价与改良方案调整
    5.5 群体选系策略探讨
    5.6 供试群体进一步改良与利用方案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和拟发表的文章
致谢

(8)7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优类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1.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1.1.2 国外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1.3 国内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研究进展
        1.2.1 拓展创新的必要性
        1.2.2 群体改良与种质创新
        1.2.3 拓展玉米种质基础的其它方法研究进展
        1.2.3.1 筛选优良的地方种质
        1.2.3.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入与利用
        1.2.3.3 利用野生资源创造新的变异
        1.2.3.4 利用诱变、基因工程等创新材料
    1.3 配合力概念及测定方法
        1.3.1 配合力概念
        1.3.2 配合力测定时期和方法
        1.3.2.1 测定时期
        1.3.2.2 测定方法
    1.4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及划分方法
        1.4.1 杂种优势原理及相关概念
        1.4.2 国外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1.4.3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研究进展
        1.4.4 划分杂种优势群的方法
        1.4.4.1 系谱法
        1.4.4.2 形态指标法
        1.4.4.3 数量遗传学方法
        1.4.4.4 生化标记法
        1.4.4.5 分子标记技术
2 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田间试验
        3.1.1 供试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1.3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性状
    3.2 室内试验
        3.2.1 供试材料
        3.2.2 DNA提取与检测
        3.2.3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 统计分析
        3.3.1 田间试验资料统计分析
        3.3.2 室内实验资料统计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基因型差异显着性检验
    4.2 配合力分析
        4.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4.2.2 一般配合力分析
        4.2.2.1 被测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4.2.2.2 测验种一般配合力分析
        4.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4.3 杂种优势分析
    4.4 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4.5 SSR标记分析
        4.5.1 SSR标记检测结果
        4.5.2 遗传多样性分析
        4.5.3 聚类分析
        4.5.4 杂优模式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群体选系配合力的评价与利用
    5.2 群体选系配合力与群体配合力的关系
    5.3 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5.4 杂优类群与杂优模式探讨
    5.5 群体合成改良及利用探讨
    5.6 群体选系策略探讨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6个开放改良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育种潜势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概述
        1.1.1 种质资源概念
        1.1.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1.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
    1.2 玉米群体改良与种质创新
        1.2.1 群体改良概念
        1.2.2 玉米群体改良的主要方法
        1.2.3 动态群体改良
        1.2.4 玉米群体改良研究现状
    1.3 种质资源研究内容
        1.3.1 配合力
        1.3.2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1.3.3.2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2.目的与意义
3.材料与方法
    3.1 田间试验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材料的形成过程和方法
        3.1.3 田间试验设计
        3.1.4 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
    3.2 室内分析
        3.2.1 供试材料
        3.2.2 DNA提取与检测
        3.2.3 PCR扩增反应
        3.2.4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 统计分析
        3.3.1 田间试验资料统计分析
        3.3.2 室内实验资料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4.1.1 基因型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4.1.2 群体间主要性状均值及多重比较
        4.1.3 群体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
        4.1.4 表型聚类分析
    4.2 群体配合力效应分析
        4.2.1 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
        4.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4.2.3 一般配合力分析
        4.2.4 杂优类群分析
        4.2.5 高产组合组配方式分析
    4.3 群体的SSR标记分析
        4.3.1 SSR标记扩增结果
        4.3.2 群体多态性等位基因比较
        4.3.3 群体基因型数比较
        4.3.4 群体多态信息量比较
        4.3.5 群体内遗传相似性分析
        4.3.6 供试群体聚类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开放式群体改良的效果评价
    5.2 供试群体的杂优类群划分
    5.3 供试群体的评价和后继改良
    5.4 群体改良中的问题与建议
        5.4.1 群体的改良目标
        5.4.2 构建基础群体种质的选择
        5.4.3 群体的改良方法
        5.4.4 提高鉴定水平和选择的准确性
        5.4.5 群体改良与育种选系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及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4 总配合力效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潜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2份外引玉米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张前进,鲁晓民,李明顺,王育红,魏峰,张桂阁,魏昕,曹丽茹,郭金生,郭书磊,张新,王振华. 玉米科学, 2020(06)
  • [2]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J].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 玉米科学, 2020(06)
  • [3]老挝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J]. 江禹奉,Phongdara Bounsavath,程伟东,周海宇,谢小东,周锦国,谢和霞,覃兰秋,时成俏. 西南农业学报, 2020(11)
  • [4]三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遗传力分析及其评价[D]. 朱崴. 天津农学院, 2013(10)
  • [5]12个玉米群体重要性状的遗传及改良利用潜力分析[D]. 孙峰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6]3种类型玉米种质群体的育种潜势分析[J]. 母贵琴,潘旭浩,杨克诚. 玉米科学, 2011(03)
  • [7]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D]. 李芦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5)
  • [8]7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优类群分析[D]. 李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9]6个开放改良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育种潜势评价[D]. 王柯尘.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10]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J]. 邵红雨,韩登旭,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李铭东.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1)

标签:;  ;  ;  ;  

玉米合成种群配合力和遗传潜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