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师名单

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师名单

一、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颢霖[1](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李彦雪[2](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林文娟[3](2020)在《南平市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各国日益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化生态多样性中的重要性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普遍重视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首批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中国经过十几年的保护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推动力,突出政府的主导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本文以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公共治理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梳理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的基础上,重点通过保护机制、宣传引导、负面影响等方面分析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剖析其中存在的保护性资源分配不合理、专业性保护开展不到位、政策规划延续性不足、有序传承发展不够等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主观上重经济利益轻项目保护、客观上缺少保护专业人才、保护项目管理上没有形成部门合力、传承人认定与管理上缺少规范等。进而提出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规划、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分配。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4](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笪玲[6](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李莺[7](2020)在《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学习经历和实践,以甘肃省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管理中的协同治理理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深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传承现状和协同治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管理层级多矛盾冲突大、参与主体少协同治理度较低、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利用协同治理理论,在政府主导非遗保护地位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与路径,即从地方政府内部协同,地方政府横向协同,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路径。地方政府内部协同方面要增加非遗保护考核权重、配套相关资金、出台保护办法、理顺管理机构间关系等;地方政府横向协同方面,积极筹建或参加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非遗保护联盟、利用好张掖市文化馆联盟等阵营,加强区域间学术研讨交流等;在跨界协同方面,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出台《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地方性保护政策,加强部门间协同,完善治理体系;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机制,要打通企业、专家、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的参与路径;三是在激励保障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行互惠互利、吸引社会团体、民间资本进入非遗保护领域进行投资开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四是在社会环境营造方面,要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提高非遗传承人、工作者积极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杜俊奇[8](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统[9](2020)在《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3年四川省委做出“百镇建设行动”重大决策后,四川省开始重点打造资源禀赋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做出重要批示,值得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借鉴;2016年国家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镇当选,并在同年发文指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特色小镇;2017年国家公布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其中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和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当选,成为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典范,可为省内各地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经验借鉴。随着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在阅读并总结归纳了大量的书籍、文献等理论研究内容后,笔者发现理论研究仍然有所欠缺,并有空白部分需要填补。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不仅能够丰富理论研究的内容和体系,还能为政府评价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指标作为参考,也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完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后,本文在学习借鉴GEM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GSC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四川省三个国家级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和水平,通过文献整理、经验总结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总结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长远规划不足,缺乏建设用地指标;产业技术薄弱,农药化肥用量较多;盲目发展建设,可持续性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健全;融资贷款困难,产业发展缺乏资金;项目相对分散,功能叠加不足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是认识层面、管理运营方面和政策体制方面的不完善造成的;通过案例研究法总结出国内外知名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提出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创新规划编制,引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二是提高农民认识和素质,补齐农业技术短板;三是坚持市场化运营,强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核心地位;四是构建协调发展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五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六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竞争力;二是发挥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三是GSC模型及其指标是评价小镇发展现状的有力工具,值得借鉴;四是虽然小镇建设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在未来一定能取得成效,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对研究存在的不足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袁晓丽[10](2019)在《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11年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政府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也是迄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现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更加全面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我国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中,丽江因其独特的风光和魅力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文化、自然、记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因此,本文从政府的职能角度研究丽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为丽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从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政府职能入手,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丽江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设立机构、建立名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厘清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职责。针对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理论基础,明确政府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梳理、归纳和阐述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代表性,并且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第五部分,主要针对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职能履行的不足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南平市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
        1.3.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1.3.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作用
        1.3.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完善措施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3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3.1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3.1.1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体情况
        3.1.2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
    3.2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问卷调查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2 建阳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了解情况
        3.2.3 建阳区居民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情况
        3.2.4 小结
4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4.1 建立机制主导保护工作
        4.1.1 公布并逐级申报保护项目
        4.1.2 评审和培养代表性传承人
    4.2 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4.2.1 重视学术研究
        4.2.2 举办会展活动
        4.2.3 借力媒体平台
    4.3 过度开发带来负面影响
        4.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性日益明显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项目建设的华丽外衣
        4.3.3 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限原材料资源的浪费
5 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5.1.1 保护性资源分配不合理
        5.1.2 专业性保护开展不到位
        5.1.3 政策规划延续性不足
        5.1.4 有序传承发展不够
    5.2 原因分析
        5.2.1 主观上重经济利益轻项目保护
        5.2.2 客观上缺少保护专业人才
        5.2.3 保护项目管理上没有形成部门合力
        5.2.4 传承人认定与管理上缺少规范
6 加强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作用的建议
    6.1 整体性规划政策措施
    6.2 健全专业保护机构
    6.3 完善传承人培养
    6.4 平衡保护资源分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宏观背景
        1.1.1.2 微观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研究
        1.2.2.2 非遗保护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1.2.2.3 非遗保护的手段研究
        1.2.2.4 非遗保护的主体研究
        1.2.2.5 非遗保护的对象研究
        1.2.2.6 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问卷调查法
        1.3.2.3 访谈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措施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3.1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3.1.1 张掖文化资源概况
        3.1.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
        3.1.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
    3.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现状
        3.2.1 政府层面
        3.2.1.1 张掖市政府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3.2.1.2 非遗保护组织体系建设
        3.2.1.3 政府职能发挥
        3.2.2 市场层面
        3.2.2.1 文化产业培育
        3.2.2.2 文化旅游市场
        3.2.3 社会层面
        3.2.3.1 学术界专家学者
        3.2.3.2 各类教育机构
        3.2.3.3 社会组织
        3.2.4 个人层面
        3.2.4.1 传承人
        3.2.4.2 文化工作者
        3.2.4.3 普通公众
        3.2.5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初步实践
    3.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调查研究分析
        3.3.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1.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3.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2 访谈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2.1 访谈情况统计
        3.3.2.2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管理层级多,导致利益冲突大
        4.1.2 参与主体少,导致协同度较低
        4.1.3 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
    4.2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4.2.1.1 科层制管理体系,各自为政
        4.2.1.2 执政者认识不足,思路局限
        4.2.1.3 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缺失,无法形成合力
        4.2.2 市场层面
        4.2.2.1 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不成熟
        4.2.2.2 成本收益不成正比,投资风险大
        4.2.2.3 缺乏具体参与途径,有心但无力
        4.2.3 社会层面
        4.2.3.1 本土专家学者数量少,缺乏合作交流
        4.2.3.2 教育机构非遗进校园,质量有待提高
        4.2.3.3 新闻媒体关注度不高,缺乏深度挖掘
        4.2.3.4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参与途径
第五章 国内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成功经验
    5.1 国外成功经验
        5.1.1 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5.1.2 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5.2 国内成功经验
        5.2.1 江苏省扬州市的非遗保护实践
        5.2.2 甘肃省“非遗+扶贫”模式
    5.3 经验借鉴启示
第六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路径
    6.1 地方政府内部协同
        6.1.1 文化部门与教育、财政等跨部门协同
        6.1.2 文化系统内部协同
    6.2 地方政府间“横向”协同(平级)
    6.3 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
        6.3.1 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6.3.2 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协同
        6.3.3 地方政府与个人的协同
        6.3.4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非遗保护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
    B.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访谈提纲
    C.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D.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批分类统计表
    E.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F.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批分类统计表
    G.调研走访照片精选
致谢
作者简历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9)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农业特色小镇
        2.1.3 新型城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现代规划理论
        2.2.3 主导产业机理及选择基准
        2.2.4 GEM理论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3.3 文献研究评述
3 国内外知名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
    3.1 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和原因
        3.1.1 城市化驱动,小镇形成经济发展点
        3.1.2 人口和产业外移,打造新的产业经济增长极
        3.1.3 收入逐渐均衡,形成新的产业和人才集聚地
    3.2 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经验
        3.2.1 平衡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制定长期战略规划
        3.2.2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3.2.3 研究好个性与普遍的关系,让“唯一”成为小镇标签
        3.2.4 把握好数量与特色的关系,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本
    3.3 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对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启示
        3.3.1 挖掘资源、突出特色
        3.3.2 产业引领、功能融合
        3.3.3 完善配套、补足短板
        3.3.4 规划先行、创新机制
4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
    4.1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及发展
        4.1.1 背景分析
        4.1.2 发展状况
    4.2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GSC模型环
        4.2.1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评价GSC模型环
        4.2.2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评价指标分析
        4.2.3 本节小结
    4.3 四川省典型示范国家级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
        4.3.1 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
        4.3.2 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镇
        4.3.3 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
    4.4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4.4.1 促进乡村振兴
        4.4.2 带动农民增收就业
        4.4.3 推进城镇化进程
    4.5 四川省典型示范国家级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总结
        4.5.1 发展特色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4.5.2 科学布局、高效管理
        4.5.3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5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5.1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5.1.1 土地规划不足,缺乏建设用地指标
        5.1.2 产业技术薄弱,农药化肥用量较多
        5.1.3 盲目发展建设,可持续性不足
        5.1.4 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不健全
        5.1.5 融资贷款困难,产业发展缺乏资金
        5.1.6 项目相对分散,功能叠加不足
    5.2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现存问题的成因
        5.2.1 认识层面
        5.2.2 管理运营方面
        5.2.3 政策机制方面
6 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策
    6.1 创新规划编制,引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
    6.2 提高农民认识和素质,补齐农业技术短板
    6.3 坚持市场化运营,强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核心地位
    6.4 构建协调发展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6.5 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6.6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分析法
        (三) 访谈法
        (四) 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技术路线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点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的职能定位及履行的保障机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保护的必然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定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履行职能的保障机制
第二章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政府保护职能履行的现状
    第一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源
        二、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三、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二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现状
        一、保护机构的设置及权限划分、经费保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已基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第三章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手段较为单一
        二、经费投入增长相对滞后
        三、传承人年龄老化、归口不清晰
        四、机构人员编制较少、文化专职人员不足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第二节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机制不健全
        二、事权与财力不匹配,政府资金投入渠道狭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不完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与旅游结合度不够
第四章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经验
        一、日本和韩国完善的政府保护机制和资金供给体系
        二、越南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第二节 国内经验
        一、贵州省整体性保护及改善传承人年龄结构
        二、恩施自治州注重活态传承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重视传承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民的参与
第五章 推动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机制
        一、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
        二、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手段
    第二节 进一步匹配事权与财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一、增加人员编制
        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 健全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一、增加年轻传承人的数量
        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职化
        三、划清传承人的主管部门
        四、加强对传承人的监督管理
    第四节 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A: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南平市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林文娟.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7]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莺. 兰州大学, 2020(01)
  •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四川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D]. 王统. 成都大学, 2020(08)
  • [10]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职能履行研究[D]. 袁晓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第四批省级优秀乡镇农机技师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