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寇清思[1](2021)在《任仲夷广东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试验区。回顾历史,改革先行者们以他们的智慧、勇气和胆识谱写了辉煌篇章,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任仲夷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在他施政广东期间,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带领广东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为广东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任仲夷广东施政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整体呈现和平的发展局面,为任仲夷广东施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广东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内条件;以习仲勋为代表的广东省委向中央为广东争取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试办经济特区的权力,为任仲夷南下广东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基础。任仲夷主政广东5年间,他贯彻中央精神,进一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大胆创新、灵活施政,以特区建设为核心发展广东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经济制度改革,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紧抓“特”字,建设经济特区;实行“三放”,对外开放、对内放宽、对下放权;强调要根据中央政策善于变通;“排污不排外”;实事求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在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施政经验。任仲夷在施政过程中,贯彻中央的改革思想,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施政思想。他贯彻邓小平理论,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于党建方面,任仲夷主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加强组织建设,党风、党纪建设;关于民主建设方面,他主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把社会主义民主贯彻到各个方面、进行民主教育、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与法制相结合这四个方面来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关于富民政策,任仲夷主张解放思想,敢于致富,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大家共同致富。任仲夷广东施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任仲夷广东施政五年,使广东真正实现“先行一步”,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改革开放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新时代,对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唐闻晓[2](2021)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和不断深入,改革开放语境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改革开放语境下,自力更生是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一对辩证统一关系,但在理论界、实践中,不乏有各执一端的异音,或过分强调对外开放,或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将自力更生置于改革开放语境中,对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作出梳理,才能为在改革开放语境中如何继续坚持自力更生提供实践路径。文章共分为五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与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政策与实践的进程推动着改革开放观念深入人心,改革开放语境逐步形成并得以强化,呈现出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既注重整体谋划又强调重点突破以及既注重对外开放又强调自力更生的特征。第二章,改革开放语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从自力更生中包含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出发,追本溯源,探求自力更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中汲取的理论营养,从改革开放与自力更生辩证关系出发,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经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探寻理论指导。第三章,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抵御自然灾害的历史史实与辉煌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文化基因;梳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精神以及十八大以来伟大的奋斗精神之中,体现着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经济腾飞、科技突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等改革开放以来自力更生的主要成就彰显了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逻辑必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需要,新时代的国际环境则揭示了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第五章,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就是需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最终要在“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中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薛凤冠[3](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陈雷刚[4](2020)在《论特区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40年的发展实践中,经济特区逐步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特区精神",其产生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和特殊的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碰撞的产物,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特区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涵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务实高效。特区精神对于塑造对外窗口和国家形象、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奋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王毅[5](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指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韦森[6](2020)在《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性的制度变革,已经孕育了过去4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运行体制?当下这种经济体制的实质、优长和问题是什么?在现行经济体制安排下的经济高速增长能否持续?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将向何处去?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没有深刻反思的问题。回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和民营经济的成长,还是现代金融体系、现代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现代公司制度的生成与变迁,抑或对外开放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无不一再证明,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才是经济改革的原动力;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未来中国当走的路。
康晓萌[7](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伟大的时代,都需要伟大的思想引航。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地进行研究调查和经验总结,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经济战略、方针和政策,形成了一套丰富的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明确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再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专门深入探索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列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中国现代以前的优秀对外开放经济思想、新中国建立以来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梳理,进而明晰了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理论来源。接着从迈向了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等方面论述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逐步形成的时代背景。在上述分析研究论述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斟酌、思考、推敲,尝试从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即: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目标;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针;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及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行动。进一步分析提炼出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具有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性;体现高瞻远瞩,目标清晰的战略性;表现与时俱进,顺势而变的时代性;坚持苦练内功,独立自主的原则性;展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包容性;遵循大胆创新,内外联动的实践性等六个重要特征。最后,概括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其中,论文探索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思想的五方面主要内容和六个重要特征,既是论文的重点,也是论文的难点,还是论文的创新点。
马蓓[8](2020)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积极致力于对外开放的实践推进与理论探索,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且自成体系并具理论与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对中国口岸建设产生了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口岸的形成过程是我国对外开放成长的缩影。中国口岸的建设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行,中国口岸发展史就是我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史,蓬勃发展的中国口岸已成为践行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理论的“排头兵”。新疆口岸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选择新疆与周边国家毗邻的边境陆地口岸、国际航空口岸中的一类口岸(包括15个陆路边境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作为研究对象,将“新疆口岸”置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予以深入研究,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普口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等重点案例的分析,探索新疆口岸的发展,旨在探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这一重大现实命题,重点论述新疆口岸区域经贸、安全、人文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而特殊的带动作用。循此基本逻辑框架,本文详述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说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继承而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指导对外开放实践,在新时代助力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通过梳理新疆口岸发展历程,解读新疆口岸基本要素,分析新疆口岸地区发展现状,从口岸经贸、安全、人文三大功能出发,阐述口岸经贸往来之于地区经济繁荣、口岸安全防控之于区域和平稳定、口岸人文交流之于丝路沿线“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读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的互促关系:从国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开放型地区合作新体制深化以及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出发,集中讨论新疆口岸的经贸往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将口岸安全放在国家安全观语境中解读其内涵,深入剖析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的影响因素,并简要评述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阐述新疆口岸的安全防控对保障区域稳定的意义;从跨境旅游、跨境教育、跨境医疗以及多元创新的角度,彰显口岸作为中华文化表达载体的作用,体现口岸地区通过加强人文交流拓宽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战略意义,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促进丝路沿线“民心相通”所做出的贡献;探讨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如何相互促进,并展望口岸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新疆口岸地区现行政策方针,说明口岸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党的对外开放实践反哺新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主要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战略地位提出对策建言。本文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新疆特殊地缘政治环境,重点探讨新疆口岸在经贸往来、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实践中对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联动作用,新疆口岸在区域经济中节点作用渐显、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初显,新疆口岸人文交流日趋完善。未来,新疆口岸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新时代,新疆口岸以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方向,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力争使新疆在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陆嘉铌[9](2020)在《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路径及其特征》文中指出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自此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引得国外学者关注,他们基于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源起、性质、特征、价值、缺陷等等,试图探寻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进步发展的内在原因,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式方法以及其所表达的观点各有不同,有的比较客观,可以做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有学者受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的影响,甚或是缺乏对中国现实的深入了解,提出了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造成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误导。这也是我们在了解国外学者研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国外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观点,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以,通过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梳理和评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全面、科学的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程,深化对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认识,揭示中国改革放之路的内涵,促进在新时代走好、走宽、走深、走远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深刻剖析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不同认识的背景根源、动因与目的,对于我们有效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的挑战,制定相应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邓晶晶[10](2020)在《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事业也进入到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正式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习近平高度重视凝聚改革共识,指出“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方面导致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对做好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出了迫切要求。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目前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充实。特别是立足新时代这一重要现实背景下的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问题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立足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以新时代为重要时代背景,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为研究视角与逻辑切入点,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进行必然性、实然性和应然性剖析。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研究现状,形成全面客观的研究综述;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社会背景与相关理论。首先,阐释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包括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其次,分析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三个方面;最后,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关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张三个层面进行挖掘。第三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立足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现实任务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实迫切性;其次,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理论可能性;最后,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基本逻辑,从改革开放初期凝聚的初始改革共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丰富改革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践可行性。第四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状剖析。这是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然性角度分析。首先,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其次,对当前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沟通不畅困扰、价值判断难题、诉求差异困境、认同分化障碍和力量分散羁绊等;最后,从制度平台、多元价值、错误思潮、利益分配、社会结构等方面剖析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路径。密切结合实然现状中剖析的问题,从优化治理机制、增进思想认识、树立理想信念、实现利益满足、汇聚行动力量五个角度全面提出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性路径。具体来说,治理方面应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法治轨道、健全平台机制;思想方面应该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建设、澄清重大认识困惑、促进思想宣传的创新;理想信念方面应该将中国梦作为精神动力、将“四个自信”作为信念恪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利益满足方面应该要正视个体正当利益、冲破利益固化藩篱、确保全民共享改革红利;力量汇聚方面应该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形成通力合作的改革合力。
二、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任仲夷广东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章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历史条件 |
2.1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历史背景 |
2.1.1 国际社会背景 |
2.1.2 国内社会背景 |
2.2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历史条件 |
2.2.1 习仲勋为任仲夷南下广东奠定施政基础 |
2.2.2 任仲夷施政广东的主体条件 |
第三章 任仲夷广东施政实践 |
3.1 经济体制改革 |
3.1.1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1.2 以企业改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3.1.3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
3.2 建设经济特区 |
3.2.1 建设好特区 |
3.2.2 紧抓“特”字 |
3.2.3 经济特区的成就 |
3.3 实行“三放” |
3.3.1 “三放”方针 |
3.3.2 如何坚持“三放” |
3.4 变通不等于变相 |
3.4.1 根据中央政策,善于变通 |
3.4.2 变通的缘由 |
3.4.3 变通的原则 |
3.5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
3.5.1 贯彻中央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精神 |
3.5.2 抓经济大案要讲究原则 |
3.5.3 深入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
3.6 “排污不排外” |
3.6.1 坚持“排污不排外”的意义 |
3.6.2 明确“排污不排外”的界限 |
第四章 任仲夷广东施政思想的内容 |
4.1 贯彻中央的改革思想 |
4.1.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4.1.2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
4.2 党建论述 |
4.2.1 主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4.2.2 主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4.2.3 主张加强组织建设 |
4.2.4 主张加强党风和党纪建设 |
4.3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
4.3.1 主张进行民主教育 |
4.3.2 主张健全民主集中制 |
4.3.3 主张把社会主义民主贯彻到各个方面 |
4.3.4 主张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
4.4 富民政策 |
4.4.1 主张解放思想,敢于致富 |
4.4.2 主张政策引导共同致富 |
第五章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历史意义和现代启示 |
5.1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历史意义 |
5.1.1 使广东真正实现“先行一步” |
5.1.2 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
5.1.3 丰富了中国改革开放史 |
5.2 任仲夷广东施政的现代启示 |
5.2.1 党的领导和科学决策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
5.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 |
5.2.3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自力更生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主要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与强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 |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重大意义 |
3.改革开放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改革开放语境的强化 |
1.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
2.改革开放语境的强化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语境下坚持自力更生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
1.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 |
2.列宁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改革开放与自力更生辩证关系的重要论述 |
1.毛泽东的重要论述 |
2.邓小平的重要论述 |
3.江泽民的重要论述 |
4.胡锦涛的重要论述 |
5.习近平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
1.中华民族凭借自力更生精神战胜了频繁不绝的重大灾害 |
2.中华民族凭借自力更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
第二节 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4.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力更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自力更生的主要成就 |
1.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巨大 |
2.科技进步:以航天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为例 |
3.民生改善: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例 |
第四章 新时代坚持自力更生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
2.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3.我国具有自力更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巨大潜能 |
第二节 新时代的国际环境 |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经济形势与国际秩序 |
2.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
第五章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
第一节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就是“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1.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与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 |
2.以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力更生的能力 |
第二节 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
1.通过参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自力更生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2.通过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效提升自力更生水平 |
3.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自力更生成果实现世界共享 |
第三节 在“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中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1.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
2.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必须依托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经济 |
1.4.2 经济建设 |
1.4.3 经济建设思想 |
1.5 创新之处 |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
2.1.1 青少年时期 |
2.1.2 革命战争时期 |
2.1.3 新中国成立后 |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
2.2.3 毛泽东思想 |
2.2.4 中国传统文化 |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
3.1.1 中央苏区时期 |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
3.1.3 东北时期 |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
3.2.2 调整工商业 |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3.3.2 重视粮食工作 |
3.3.3 调整经济体制 |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
3.4.2 边调整边建设 |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
4.4.3 交换、比较、反复 |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论特区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区精神的生成逻辑 |
(一)从历史维度看,特区精神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背景,在特区发展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完善、成型 |
(二)从理论维度看,特区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三)从实践维度看,特区精神来源于经济特区的伟大建设实践,是推进新时代特区再创辉煌的动力源泉 |
二、特区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
(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
(三)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
(四)埋头苦干、务实高效的实干精神 |
三、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特区精神 |
(一)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有利于对外窗口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二)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帮助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素材 |
(三)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教育我们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奋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6)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在经济改革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和提高理论认识是改革的原动力 |
三、中国经济改革既是自发社会秩序的成长和扩展过程,也是整个社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 |
四、中国经济改革是在对外开放中向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学习,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 |
(一)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
(二)向西方国家学习政府对现代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机制和方法 |
(三)向西方国家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 |
(四)对外开放和自主制度创新 |
1.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
2.外商直接投资 |
3.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高科技园区和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
五、观念的变迁与深化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走向何方? |
(7)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重要范畴界定及对外开放经济思想阐述 |
2.1 新时代的概念界定 |
2.2 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相关范畴界定 |
2.2.1 开放的含义 |
2.2.2 对外开放的含义 |
2.2.3 开放经济的含义 |
2.3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相关范畴界定 |
2.3.1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2.3.2 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
2.3.3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开放发展新战略 |
2.4 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简述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逐步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 迈向新时代,中华民族强起来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3.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
3.2.1 挑战错综复杂 |
3.2.2 机遇千载难逢 |
3.3 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 |
3.3.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
3.3.2 合作与共赢是发展新路径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
4.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1.1 普遍交往理论 |
4.1.2 世界市场理论 |
4.1.3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 |
4.2 列宁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2.1 租让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
4.2.2 发展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
4.3 中国现代以前的优秀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3.1 “东方哥伦布”张骞的古“丝绸之路”开放思想 |
4.3.2 郑和七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4.3.3 魏源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思想 |
4.3.4 张謇的“海陆并重,早图海权”主张 |
4.3.5 严复的“自由商政,引资引技”开放思想 |
4.4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4.1 毛泽东重要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4.2 邓小平主要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4.3 江泽民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4.4.4 胡锦涛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5.1 由“中国梦”引领的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宏观战略目标 |
5.1.1 实现“中国梦”是经济对外开放的最高目标 |
5.1.2 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5.1.3 “五通”“三共”齐联动,为“一带一路”建设聚力 |
5.1.4 共商共建共享,联通“世界梦”与“中国梦” |
5.2 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针 |
5.2.1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对外开放工作的集中领导 |
5.2.2 立足独立自主培育核心竞争力 |
5.2.3 从开放与改革并重转向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合作 |
5.2.4 运用“互联网+”将开放创新置于关键位置 |
5.3 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
5.3.1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最强音 |
5.3.2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内外联动齐头并进 |
5.3.3 运用好新发展理念为经济对外开放助力 |
5.3.4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开放发展 |
5.3.5 注重发挥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
5.3.6 从与国际惯例“接轨”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
5.4 构建全方位,多形式,高水平,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
5.4.1 全方位拓展,不断开放新领域,创新新模式 |
5.4.2 多形式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开放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互联互通 |
5.4.3 高水平提升,打造中国名片,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5.4.4 高质量取胜,从世界经济舞台边缘走向舞台中央 |
5.5 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行动 |
5.5.1 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主要的新举措 |
5.5.2 新时代经济对外开放主要的新行动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重要特征 |
6.1 经济对外开放具有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性 |
6.1.1 奏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对外开放乐章 |
6.1.2 勾勒了国家富裕强大的经济对外开放蓝图 |
6.2 经济对外开放体现高瞻远瞩,目标清晰的战略性 |
6.2.1 践行和扞卫中国特色多边主义 |
6.2.2 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6.3 经济对外开放表现与时俱进,顺势而变的时代性 |
6.3.1 古为今用,诗词典故妙喻经济开放现象 |
6.3.2 平易近人,通俗表述妙语经济开放思想 |
6.4 经济对外开放坚持苦练内功,独立自主的原则性 |
6.4.1 坚持从国情出发,打开国门搞建设、谋发展 |
6.4.2 坚持独立自主,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 |
6.5 经济对外开放展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包容性 |
6.5.1 国家间互谅互让解难题 |
6.5.2 国际间开放合作谋发展 |
6.6 经济对外开放遵循大胆创新,内外联动的实践性 |
6.6.1 理论创新来契合新的时代要求 |
6.6.2 用科技创新引领开放合作潮流 |
第七章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 |
7.1 理论意义 |
7.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7.1.2 丰富和发展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7.1.3 借鉴和延伸了优秀传统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
7.2 实践意义 |
7.2.1 有利于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7.2.2 有利于助力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7.2.3 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7.3 国际意义 |
7.3.1 有利于为世界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提供“中国方案” |
7.3.2 有利于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中展现“中国智慧” |
7.3.3 有利于在塑造中国开放合作大国形象中讲好“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新疆口岸”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方法、创新点解读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相关理论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点 |
注释 |
第2章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与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
2.1 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
2.1.1 新疆口岸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2.1.2 新疆对外开放发展概述 |
2.1.3 新疆口岸基本要素解读 |
2.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
2.2.2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
2.2.3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外开放思想 |
2.2.5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 |
2.3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的新疆口岸建设与发展 |
2.3.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 |
2.3.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新疆口岸建设 |
2.3.3 新疆口岸建设完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 |
小结 |
注释 |
第3章 新疆口岸经贸往来推动全面开放新布局 |
3.1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布局 |
3.1.1 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2 公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3 航空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1.4 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
3.2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
3.2.1 “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战略对接 |
3.2.2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区域合作 |
3.2.3 凸显经济特区特殊地位 |
3.2.4 口岸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
3.3 口岸助力新疆在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凸显 |
3.3.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打造能源通道 |
3.3.2 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互联互通网络 |
3.3.3 中巴经济走廊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
小结 |
注释 |
第4章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 |
4.1 国家安全观语境中的口岸安全内涵解读 |
4.2 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影响因素剖析 |
4.2.1 国际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
4.2.2 周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
4.2.3 新疆长治久安的影响因素 |
4.3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的形成及其成效 |
4.3.1 口岸反恐、去极端化机制 |
4.3.2 口岸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
4.3.3 口岸通关便利化 |
4.3.4 国家风险布控 |
4.3.5 新疆社会治理方案策辅助口岸构建安全环境 |
小结 |
注释 |
第5章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促进丝路沿线文明互鉴 |
5.1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 |
5.1.1 口岸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5.1.2 文化自信助力边境地区文化融合 |
5.1.3 文化传播加强边境民族国家认同 |
5.2 人文交流项目促进口岸地区“民心相通” |
5.2.1 跨境旅游拓展对外开放方式 |
5.2.2 跨境教育深化对外开放内涵 |
5.2.3 跨境医疗卫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5.3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创新性拓展 |
5.3.1 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
5.3.2 依托丝路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
5.3.3 政府主导下的国际交流文艺演出 |
小结 |
注释 |
第6章 对外开放视角下的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
6.1 口岸建设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6.1.1 北疆口岸对地方经济持续辐射作用明显 |
6.1.2 南疆中心城市带动口岸发展 |
6.2 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2.1 对口援疆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2.2 乡村振兴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6.3 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互促效应展望 |
6.3.1 政策引领边境口岸及其腹地城镇化发展 |
6.3.2 口岸核心城市拉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 |
小结 |
注释 |
第7章 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思考 |
7.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
7.1.1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经贸机遇 |
7.1.2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安全机遇 |
7.1.3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人文机遇 |
7.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7.2.1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经贸挑战 |
7.2.2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 |
7.2.3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人文挑战 |
7.3 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对策建言 |
7.3.1 以口岸经贸合作为抓手,推动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 |
7.3.2 以口岸安全防控为抓手,提高新疆与周边地区安全治理能力 |
7.3.3 以口岸人文交流为抓手,助推新疆与周边地区的“民心相通” |
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路径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的方法 |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点 |
一 从中国汉学转向中国改革开放 |
二 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成为研究主流 |
三 呈现多元化研究特征 |
四 进入全面研究阶段 |
第二节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人物 |
一 以发达国家学者为代表 |
二 以发展中国家学者为代表 |
第二章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性质 |
一 改革开放是姓“资”还姓“社” |
二 是改革还是开放? |
三 改革开放前后四十年之间是继承还是独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动力 |
一 改革开放是内外激应的结果 |
二 属于政府主导下的渐进改革 |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成功因素 |
一 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 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释放 |
三 重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方法逻辑 |
第一节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方法 |
一 多维度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实地考察法 |
四 历史叙事方法 |
第二节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分析改革开放 |
二 威权国家理论阐释改革开放 |
三 边缘革命理论分析改革开放动力问题 |
第四章 国外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国外学者的研究立场偏向西方中心主义 |
一 欧洲中心论的视角 |
二 意识形态的偏见 |
三 刻意回避中国发展进步的内在因素 |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研究聚焦过于片面 |
一 国外学者过多依赖西方媒体,少于实地了解中国国情 |
二 国外学者的研究过于微观 |
三 国外学者对中国“文明型国家”存在误读 |
第三节 国外学者的研究给中国的启示 |
一 国外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新思路 |
二 从全面的视角研究中国改革开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社会背景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新时代 |
2.1.2 全面深化改革 |
2.1.3 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
2.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社会背景 |
2.2.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2.2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 |
2.2.3 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2.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关理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凝聚共识的基本理论 |
2.3.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 |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共识的相关主张 |
第3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实迫切性 |
3.1.1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行动前提 |
3.1.2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 |
3.1.3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前驱动力 |
3.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客观合理性 |
3.2.1 人的“类生命”本质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本体论基础 |
3.2.2 可知论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认识论基础 |
3.2.3 “共同体”认同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价值论基础 |
3.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践可行性 |
3.3.1 初始改革共识的达成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
3.3.2 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夯实了重要基础 |
3.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了政治保障 |
第4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状剖析 |
4.1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
4.1.1 专门部署和宣传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增强了感性认知 |
4.1.2 深刻阐释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内涵加深了理性认同 |
4.1.3 设定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明确了行动指向 |
4.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沟通不畅困扰 |
4.2.2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价值困惑难题 |
4.2.3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诉求差异困境 |
4.2.4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认同分化障碍 |
4.2.5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力量分散困难 |
4.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制度化表达平台及参与机制不完善 |
4.3.2 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消极社会心态的冲击 |
4.3.3 错误社会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 |
4.3.4 改革利益分配不均及贫富差距拉大的消极作用 |
4.3.5 现代化转型中社会结构异质化对改革力量的消解 |
第5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路径 |
5.1 优化治理机制 |
5.1.1 强化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制度建设 |
5.1.2 铺设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法治轨道 |
5.1.3 健全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应平台 |
5.2 增进思想认识 |
5.2.1 加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意识形态引导和理论建设 |
5.2.2 澄清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认识问题和疑惑 |
5.2.3 促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宣传的创新 |
5.3 树立理想信念 |
5.3.1 中国梦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精神动力 |
5.3.2 “四个自信”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信念恪守 |
5.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价值引领 |
5.4 实现利益满足 |
5.4.1 正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个体正当利益 |
5.4.2 冲破全面深化改革的利益固化藩篱 |
5.4.3 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红利 |
5.5 汇聚行动力量 |
5.5.1 发挥党对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坚强领导 |
5.5.2 调动人民群众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积极参与 |
5.5.3 促进社会各阶层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通力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任仲夷广东施政实践及思想研究[D]. 寇清思.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自力更生研究[D]. 唐闻晓.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4]论特区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 陈雷刚.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5)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6]观念的转变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与《改变中国》两书说起[J]. 韦森. 文史哲, 2020(04)
- [7]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研究[D]. 康晓萌.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D]. 马蓓. 新疆大学, 2020(06)
- [9]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路径及其特征[D]. 陆嘉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D]. 邓晶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