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等氮饲料投喂鲈鱼幼鱼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强[1](2021)在《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用6种等氮不同脂质水平的配合饲料投喂40d龄吉富罗非鱼幼鱼:对照(基础)饲料(含脂质0.35%),另添加鱼油配制含脂质3.35%、6.35%、9.35%、12.35%和15.35%的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养殖槽(容量为120L)共36尾。于试验开始和投喂90d后随机抽取鱼样品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长指数(DGI)、增重率(WGR)、体长增长率(BL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P<0.05),但对存活率(SR)没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时,S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8%时,DGI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7%时,W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1.56%时,BLG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5%时,PE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1%时,FCR最低。因此,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形体指标,包括肥满度(CF)、肝体系数(HSI)和脏体系数(VSI)。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4%时,CF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7.56%时,HSI最低;当饲料脂质水平为4.53%时,VSI最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全鱼体成分。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全鱼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但对全鱼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降低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酶(Lipase)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肠中Li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中FAS活性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Lipase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FAS活性大小为:肝>肠系膜脂肪组织>肌肉。3.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抑制能力。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肝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脾、头肾和肝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NF-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各组织/器官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试验组中,各组织/器官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含量随饲料脂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同一组织/器官PUFAs含量显着高于SFAs含量和MUFAs含量(P<0.05)。相对于鱼体其他组织/器官而言,肝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更易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敏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血清中瘦素(LEP)浓度显着升高(P<0.05),脂联素(ADPN)浓度显着降低(P<0.05)。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LEP基因以及脂联素受体1/2(AdipoRI/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PN基因以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PPARα基因主要在肝、脑和心脏中表达,LEP基因主要在脑和肝中表达,LepR基因主要在脑、脾和心脏中表达,ADPN基因主要在肝和脑中表达,AdipoR1基因主要在脑、脾、心脏和肝中表达,AdipoR2基因主要在脑、肝和肌肉中表达。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可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
陈俊行[2](2021)在《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杂食性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对糖和脂肪能源的偏好性,本论文开展了两个养殖实验:(1)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生长、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研究;(2)高糖与高脂饲料摄入对罗非鱼生长、外周糖代谢和葡萄糖稳态影响的比较研究。1、饲料糖脂比例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影响为探讨杂食性罗非鱼的糖代谢和糖耐受是否受饲料脂肪/淀粉比例的调节,本试验配制了三种等氮(约34.5%蛋白)实用饲料,在等能(约14.5 k J/g)条件下用脂肪替代淀粉,分别命名为L6S23(5.55%脂肪和22.5%淀粉)、L9S18(8.77%脂肪和18.1%淀粉)和L12S13(12.0%脂肪和13.8%淀粉)。将体重相近的吉富罗非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23.0 g/尾)分配至12个矩形水缸(250L,20尾/缸),每组饲料4个重复,饱食投喂实验鱼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对每缸罗非鱼(禁食24 h)进行称重和计数。每缸随机取9尾鱼,3尾用于分析全鱼营养组成,3尾用于测量形态学指标和血浆生化参数,剩下3尾用于测定糖脂代谢基因表达、酶活性和糖原含量。每组剩余的鱼(36尾)用于急性葡萄糖耐受试验。试验结束时,不同处理组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增重量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L9S18组和L12S13组的肠脂系数和血糖水平均高于L6S23组(P<0.05)。与L6S23组相比,L12S13组肝脏糖酵解(葡萄糖激酶,gck)和糖异生关键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a2,g6pca2)m RNA水平同时上调,说明饲料脂肪/淀粉比的提高可能导致了肝脏葡萄糖与葡萄糖-6-磷酸之间的无效循环。在白肌中,L12S13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a(glut1a)、glut 4、己糖激酶1b、磷酸果糖激酶a型(pfkma)、pfkmb和糖原合成酶1(gys1)的m RNA水平分别为L6S23组的0.44、0.71、0.58、0.51、0.72和0.53倍,表明饲料脂肪/淀粉比例的提高会抑制肌肉的葡萄糖转运和利用。急性葡萄糖负载后,所有处理组的血糖回落至本底的时间一致(3 h)。但在注射初期1-3 h内,L6S23组血糖低于L12S13组(P<0.05);在注射后期7-10 h内,L6S23组血糖保持稳定,但L9S18和L12S13组的血糖仍在持续下降,进一步证明饲料脂肪/淀粉比的提高会损害罗非鱼葡萄糖稳态的调节能力。2、高糖与高脂饲料摄入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比较研究本试验配制了三组等氮(约30.4%蛋白)饲料,在对照组(CON,6.57%脂肪和24.2%淀粉)基础上,高糖组(HCD,6.91%脂肪和33.8%淀粉)的糖水平增加了10%,高脂组(HFD,16.5%脂肪和24.0%淀粉)的脂肪水平增加了10%。将体重相近的罗非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32.2g/尾)分配至12个矩形水缸(250L,20尾/缸),每组饲料4个重复,饱食投喂实验鱼8周。试验结束时,对每缸罗非鱼(禁食24h)进行称重和计数。每缸随机取9尾鱼,3尾用于分析全鱼营养组成,3尾用于测定形态学指标和血浆生化参数,剩下3尾用于测定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和糖原含量。各处理组的饲料利用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HFD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显着低于其它两个处理组(P<0.05)。HFD组的肠脂系数、血浆的胆汁酸和血糖含量显着高于CON组和HCD组(P<0.05),但各试验组血浆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CON组和HCD组相比,HFD组肌糖原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HFD组肝脏糖酵解(gck,pfkma)和糖异生关键基因(g6pca2)m RNA水平同时上调(P<0.05),而HCD组无此现象,这表明高脂饲料摄入可能导致了肝脏内葡萄糖与葡萄糖-6-磷酸之间的无效循环。与CON组相比,HCD组白肌的糖酵解(pfkma)和脂肪生成关键基因(fas)的m RNA水平显着上升(P<0.05),HFD组白肌的葡萄糖转运(glut4)和利用关键基因(gys1)的m RNA水平显着下降(P<0.05),进一步证明高脂摄入比高糖摄入更易损伤罗非鱼的葡萄糖稳态。上述实验结构表明,在饲料等能或非等能的条件下,高脂饲料的摄入都会导致罗非鱼的葡萄糖稳态失衡和糖耐受能力下降。据此推测,与脂肪相比,罗非鱼可能更偏好利用糖作为能源。
李向[3](2020)在《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1.饲料中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小肽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的影响。SP0+组(正对照组)为满足大口黑鲈营养需求的基础饲料,SP0-组(负对照组)为在SP0+基础上等比例降低蛋白源用量,使其粗蛋白含量比正对照组下降30g/kg饲料,SP2组为在SP0-基础上添加2%的小肽,但未达到SP0+组粗蛋白水平,SP6.5组为在SP0-组基础上添加6.5%的小肽从而使饲料粗蛋白水平达到SP0+组水平,以此为依据制备四组实验饲料,用这四种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均重在(11.04±0.05g)的大口黑鲈9周。实验结果显示:与负对照(SP0-)相比,添加2%的小肽没有对大口黑鲈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添加6.5%的小肽可以显着提高大口的黑鲈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使得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达到正对照组水平。无论添加2%小肽还是添加6.5%小肽都可以显着提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添加2%或6.5%的小肽可显着增加肌肉中半胱氨酸、脯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特别是ARA,EPA和DHA的含量(P<0.05)。在饲料中添加2%或6.5%的小肽可以增强大口黑鲈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同时提升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的同时,肝脏中转氨酶增强,血清中转氨酶减少,肝功能和肌肉质量都有改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改善机体健康。2.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第一章中由于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的不同造成的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和健康等差异性结果是否与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物发生改变有关,基于GS/MC代谢组学技术对肝脏代谢物进行检测。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得出,在SP0+、SP0-、SP2和SP6.5四组之间鉴定出共有差异代谢物15种,SP0-、SP2和SP6.5三组之间共有1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物主要是醇、胺、有机酸、烷、脂肪酸以及糖等大类。受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影响最为显着的代谢通路分别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丁酸代谢通路、β-丙氨酸代谢通路和嘌呤代谢通路。上述结果表明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和在饲料中添加小肽都会显着影响大口黑鲈蛋白代谢、脂肪代谢和糖类代谢(P<0.05),通过影响大口黑鲈三大营养的代谢途径来改变机体的生长和健康。3.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从肠道菌群结构角度探究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的影响。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P0+、SP0-、SP2和SP6.5四组大口黑鲈肠道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SP0+组相比,SP0-组降低饲料蛋白会增加大口黑鲈肠道丰富度,SP2组或SP6.5组都会因为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和小肽的添加使得大口黑鲈肠道菌群丰富度有所增加。与SP0+组相比SP0-组降低饲料蛋白水平使得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降低,SP2组和SP6.5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最终达到SP0+组水平。在门水平上,SP0+、SP0-、SP2和SP6.5四组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未分类c柔膜菌属(unclassified-c-Mollicutes)支原体属(Mycoplasma)、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太阳杆菌属(Eubacterium)。其中,支原体属是SP0+、SP0-和SP6.5三组的绝对优势菌群,而未分类c柔膜菌属是SP2组的绝对优势菌群。对属水平差异菌属进行研究分析发现,SP0+、SP0-、SP2和SP6.5四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差异显着的菌落,SP2组和SP6.5组红假细胞菌(Rhodopseudomonas)的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SP2组有害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优杆菌属(Eubacterium)丰度显着低于SP0+组和SP0-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提高饲料蛋白水平和在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通过增加大口黑鲈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和减少肠道中有害菌群的丰度来改善大口黑鲈的肠道健康从而改善大口黑鲈的机体健康。4.基于大口黑鲈生长、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探求饲料中维生素D3的最适需求量为了探寻在大口黑鲈的饲料中添加多少维生素D3的最为合适,实验一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30、45和60IU/kg的维生素D3,设置5种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1370、1385、1400、1415和1430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4.19±0.05)g的大口黑鲈九周,实验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0、2000、3000和4000IU/kg的维生素D3,设置5种维生素D3含量分别为514、1514、2514、3514和4514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24.01±0.07)g的大口黑鲈九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含量的维生素D3显着影响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P<0.05),对大口黑鲈的存活率、肥满度以及脏体比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降低大口黑鲈的肝体比以及肝脏的脂肪含量(P<0.05);饲料中不同的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的肌肉、脊椎骨和血清中钙和磷的含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P<0.05),实验一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大口黑鲈脊椎骨中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以及血清中钙离子含量呈增加趋势(P<0.05),但不会对大口黑鲈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以及水分的含量产生显着影响(P>0.05)。实验二中大口黑鲈肌肉、脊椎骨以及血清钙的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增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肌肉和血清钙含量在VD3000组达到最大值,脊椎骨钙含量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肌肉以及血清里磷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脊椎骨中磷含量在VD3000组达到最大值。但是肌肉中粗脂肪含量随着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且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的结果(P<0.05)。(2)实验一中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将显着提高大口黑鲈肝脏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使得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力显着降低(P<0.05);机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也会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而增强(P<0.05)。实验二中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升高可以使得大口黑鲈肝脏和血清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着提高(P<0.05);同时显着降低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结果(P<0.05)。另一方面,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可以显着影响血清白蛋白的含量(P<0.05),血清白蛋白的含量表现出随着饲料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并在VD2000组达到最大值的结果。以大口黑鲈的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得到大口黑鲈获得最大的生长时配合饲料维生素D3的最适含量为3033IU/kg饲料。以大口黑鲈脊椎骨钙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到大口黑鲈获得最大脊椎骨钙累积量时的配合饲料维生素D3最适含量为3550IU/kg饲料。5.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是否会通过影响大口黑鲈肠道菌群来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和健康。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第四章实验二中VD0、VD2000和VD4000三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的增加,大口黑鲈肠道Ace和Chao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这说明维生素D3的缺乏(514IU/kg饲料)与过量(4514IU/kg饲料)都会影响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丰富度,而添加适量的维生素D3(2514IU/kg饲料)可以增加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在门水平上,VD0、VD2000和VD4000三组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门水平上,大口黑鲈肠道中无壁菌门和厚壁菌门物种丰度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呈正相关,螺旋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物种丰度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呈负相关。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VD0组和VD4000组样本群落分布相对影响较大,对VD2000组样本群落分布相对影响较小。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为支原体属(Mycoplasm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其中,支原体属和邻单胞菌属是VD0、VD2000和VD4000三组的优势菌群。VD2000组稳杆菌属(Empedobacter)的丰度显着高于VD0组(0.001<P≤0.01),VD2000组气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金黄杆菌属(Chyseobacterium)和稳杆菌属丰度显着高于VD4000组(P<0.05)。6.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为了研究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和健康是否与肝脏代谢有关,基于GS/MC代谢组学技术对第四章实验二的肝脏代谢物进行检测。代谢组学分析得到,在VD2000和VD0组筛选出95种差异代谢物,包含氨基酸5种,碳水化合物类21种,脂肪酸两种,核苷类5种,醇类5种。在VD4000和VD0组筛选出114种差异代谢物包含氨基酸17种,碳水化合物类14种,脂肪酸1种,核苷类7种,醇类5种。在VD4000和VD2000组筛选出6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氨基酸7种,碳水化合物5种,脂肪酸及其结合物5种。显着影响的代谢通路包括: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磷酸戊糖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通路、胰岛素信号通、Fox 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BC转运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嘧啶代谢和咖啡因代谢通路。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物和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可以产生显着影响。增加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可以显着加强大口黑鲈三大营养物质相关代谢通路,维生素D3缺乏会对大口黑鲈代谢通路造成抑制。第四章以生长和脊椎骨钙含量为评价指标得到的最适需求量并不适用于本章,VD4000组4514IU/kg饲料的维生素D3含量不但未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通路造成显着的抑制作用,对糖代谢通路而言,反而有增强效应。
张晓[4](2020)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红鳍东方鲀幼鱼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排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代谢过程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5.60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蛋白梯度(38.87%(低蛋白组)、45.55%(中蛋白组)及51.00%(高蛋白组),占饲料干重)的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 kg/m3(0.196 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增重率在高、中蛋白组显着高于低蛋白组(P<0.05),但当饲料蛋白含量一定时,养殖密度对增重率没有显着性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鱼体常规成分没有显着性影响。当饲料蛋白一定时,高密度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中蛋白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低蛋白组显着高于高蛋白组(P<0.05)。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静水投喂3 h后氨氮排泄率在高密度组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结论:45.55%饲料蛋白质含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正常生长的需求。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氨氮排泄没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55%,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2.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8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总磷梯度(0.68%(低磷组)、0.98%(中磷组)、1.31%(高磷组),占饲料干重)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kg/m3(0.196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低密度组)、2.30kg/m3(每桶30尾鱼,中密度组)、3.06kg/m3(每桶40尾鱼,高密度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低密度组摄食率显着高于中密度组(P<0.05)。增重率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低密度组显着高于高密度组(P<0.05)。静水投喂3h后,高磷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中磷、低磷组,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高密度组养殖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中密度密度组养殖水体总磷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低磷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中磷组全鱼粗蛋白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全鱼钙、磷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在低磷组显着高于中磷、高磷组(P<0.05)。血清磷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血清维生素D3含量在高磷、中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在高磷组显着高于低磷组(P<0.05)。血清皮质醇含量在低磷组显着高于高磷组(P<0.05)。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皮质醇、维生素D3、降钙素、甲状旁腺素、脊骨钙磷含量、全鱼钙含量及水体活性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结论:低磷(0.68%)和高养殖密度(3.06kg/m3)都会抑制红鳍东方鲀的生长。饲料中磷含量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会使水体中的磷排泄量增加。饲料磷含量升高显着降低了红鳍东方鲀幼鱼鱼体和血液中脂肪的积累。磷含量的不足会导致红鳍东方鲀幼鱼矿化作用降低,影响血液中的钙磷代谢。饲料磷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钙磷代谢具有显着性交互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饲料总磷含量为0.98%,适宜的养殖密度为2.30kg/m3。3. 水解鱼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4.96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设计2个对照组,正对照组鱼粉为40%,负对照组鱼粉为28%,并在负对照组中分别添加5.2%、10.4%水解鱼蛋白(替代6%、12%鱼粉),共配制4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增重率在正对照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负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静水投喂3h后,正对照组水体中氨氮浓度显着高于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10.4%水解鱼蛋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5.2%水解鱼蛋白组(P<0.05),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5.2%水解鱼蛋白组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血清补体蛋白C3含量在负对照组显着低于5.2%、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蛋白C4含量在负对照组和5.2%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10.4%水解鱼蛋白组和正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在10.4%水解鱼蛋白组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高鱼粉具有显着的促生长作用,但较高的鱼粉含量会造成水体中氨氮排泄量的增加,添加适量的水解鱼蛋白(5.2%)可减少水体中的氨氮排泄量。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解鱼蛋白(10.4%)替代鱼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于万峰[5](2020)在《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锌和硒需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实验饲料分别以硫酸铜(Cu SO4·5H2O)为铜源、硫酸锌(Zn SO4·H2O)为锌源、亚硒酸钠(Na2Se O3)为硒源,通过摄食生长的实验,来探讨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锌和硒的适宜需求量。1.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需求量的研究通过向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Cu SO4·5H2O,配制成铜含量分别为2.86(未添加铜组)、5.72、6.49、7.68、9.71和10.43 mg/kg的6组实验饲料。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5尾卵形鲳鲹幼鱼(初始体重:5.36±0.08 g),饲养62天。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铜可显着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并能显着降低其饲料系数(P<0.05)。各组间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以及全鱼和肌肉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6.49 mg/kg组有峰值,并显着高于未添加铜组(P<0.05),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在6.49 mg/kg组有最低值。饲料中添加适量铜可显着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铜蓝蛋白的活性(P<0.05),并能显着降低其丙二醛的含量(P<0.05)。饲喂铜含量为6.49 mg/kg的饲料能显着提高卵形鲳鲹幼鱼肝脏和肌肉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总抗氧化能力(P<0.05)。以特定生长率、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以及肝脏和肌肉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7.40、7.06、6.44和7.27 mg/kg。2.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锌需求量的研究基础饲料添加不同梯度的Zn SO4·H2O,配制成锌含量分别为38.1(未添加锌组)、47.8、62.6、73.2、95.3和105.0 mg/kg的实验饲料。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初始体重为(5.71±0.08)g的卵形鲳鲹幼鱼25尾,饲养56天。实验结果表明,62.6~105.0 mg/kg组的终末体重和增重率均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105.0 mg/kg组的饲料系数均显着低于未添加锌组(P<0.05)。47.8~105.0 mg/kg组的鱼体灰分含量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105.0mg/kg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105.0 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和47.8 mg/kg组(P<0.05)。47.8~105.0 mg/kg组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105.0mg/kg组的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和47.8 mg/kg组(P<0.05),73.2~105.0 mg/kg组的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73.2 mg/kg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mg/kg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和105.0 mg/kg组(P<0.05),47.8~105.0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62.6~105.0 mg/kg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未添加锌组和47.8mg/kg组(P<0.05)。以增重率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锌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57.04和65.95 mg/kg。3.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硒需求量的研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Na2Se O3,配制成硒含量分别为0.41、0.60、0.73、0.80、0.90和1.12 mg/kg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初始体重为(15.04±0.20)g的卵形鲳鲹幼鱼25尾,饲养50天。实验结果表明,0.60~1.12 mg/kg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0.41 mg/kg组(P<0.05),0.80~1.12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0.41 mg/kg组(P<0.05)。各组间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以及全鱼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饲喂硒含量为0.73 mg/kg的饲料能显着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及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0.90 mg/kg组有峰值,并显着高于0.41 mg/kg组(P<0.05)。饲料中各硒添加组的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着高于0.41 mg/kg组(P<0.05),0.73~1.12 mg/kg组的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显着高于0.41和0.60 mg/kg组(P<0.05),0.60 mg/kg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有最大值并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喂硒含量为0.73 mg/kg的饲料能显着提高卵形鲳鲹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0.05)。0.73~1.12 mg/kg组的全鱼中硒含量显着高于0.41 mg/kg组(P<0.05)。以增重率、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全鱼中硒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硒的适宜需求量分别为0.66、0.82和0.76mg/kg。
公政[6](2019)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日本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为实验对象,评估两种新型海洋生物蛋白(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优质鱼粉作用效果。本研究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粗蛋白42.6%-43.9%,总能19.9-20.4MJ/kg)。其中对照组(Control)饲料以秘鲁高级蒸汽鱼粉(20%)和大豆浓缩蛋白(10%)为主蛋白源,另7种实验膨化饲料分别采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HPK)和大豆浓缩蛋白(干基比例1:1)复合成复合物、全鱼水解物(FH)和大豆浓缩蛋白(干基比例1:1)复合成复合物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和25%、50%、75%鱼粉,并依次命名为 HPK-25、HPK-50、HPK-75、HPK-100、FH-25、FH-50和FH-75。本研究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内进行为期14周养殖(10周养殖实验,4周消化率实验;初始鱼重为156g)。评估太平洋磷虾/全鱼水解物复合大豆浓缩蛋白在上述不同替代水平下对日本花鲈摄食(FI)、生长(WG,WGR,SGR)及饲料利用(FCR)、全鱼组成成分、蛋白储积率、能量储积率和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实验组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表达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确认两种水解物在日本花鲈饲料中的最佳替代水平,为它们在日本花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相较对照组,所有的HPK饲料组在日本花鲈绝对增重、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存活率等方面均无显着影响(P>0.05),50%替代组(HPK-50)的摄食量最高并且显着高于75%和100%替代组(P<0.05);相较对照组,所有FH饲料组在日本花鲈摄食量、绝对增重、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存活率等方面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摄食量和增重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饵料系数则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25%至75%的替代范围内,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或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分别替代鱼粉,对日本花鲈摄食和生长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使用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有更优的饲料转化效率,饵料系数要显着低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P<0.05)。2.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组成、储积率和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实验中所有的HPK饲料组和FH饲料组的全鱼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蛋白质、能量储积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随替代水平的升高粗脂肪的含量呈下降趋势。HPK饲料和FH饲料处理组日本花鲈肝体比在1.7%-2.5%范围之间,HPK-25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最小值。HPK饲料和FH饲料处理组实验鱼的脏体比范围在16%-19%,HPK饲料处理组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脏体比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各处理实验鱼的肥满度范围在16%-18%,各饲料处理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HPK组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等各饲料组相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所有FH组相较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HPK饲料全鱼血清生理生化成分中除总胆固醇(CHOL)与照组显着差异(P<0.05)外,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表现出无显着差异(P>0.05)。FH饲料均无显着差异。3.日本花鲈PepT1 cDNA序列分析及饲料中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的添加对日本花鲈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日本花鲈小肽转运蛋白PepT1 cDNA全长序列(Gene Bank登录号:MK618514),全长共有3118 bp,包括114 bp 5’端非编码区(5’UTR),817 bp 3’端非编码区(3’ UTR)和2187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28个氨基酸。TMHMM 2.0预测日本花鲈PepT1包含12个跨膜结构,第9和第10跨膜结构域之间有一段较长的胞外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日本花鲈PepT1在肠道的表达量较高,尤其是前肠的表达量最高。分析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前肠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对照组,当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比例达25%时,日本花鲈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但随替代比例进一步即替代比例为50%、75%和100%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相较对照组,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比例达25%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但随着替代比例进一步升高即替代比例为50%和75%时,前肠内Pe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相同替代水平下,两种蛋白水解物对PepT1基因的表达量亦差异显着(P<0.05),替代25%鱼粉蛋白时,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表达量显着高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替代50%和75%鱼粉时,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表达量显着高于全鱼水解物复合物处理组(P<0.05)。4.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的基因显着性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目前主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养殖10周的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HPK和F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有1298和1514个,其中HPK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638个基因上调表达,660个基因下调表达;F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有620个基因上调表达,894个基因下调表达,P<0.05,|log2FC|>1。KEGG Pathway 分别有31和38个显着差异,P value<0.05,其中HPK和FH两种饲料有10个相同的KEGG Pathway。差异表达基因包含了脂质的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核酸代谢、多糖生物合成、维生素和辅酶因子、转录翻译、信号转导和免疫。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使用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和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优质鱼粉可能影响日本花鲈营养、代谢途径和免疫系统。综上所述,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最高可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50%鱼粉;全鱼水解物复合物最高可替代日本花鲈膨化饲料75%鱼粉,且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相比具有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在75%替代水平下表现全面优于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复合物。
钟潮明[7](2019)在《大鳞副泥鳅脂肪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大鳞副泥鳅生长全过程对脂肪的需求量。分别以始重为6.23±0.05g、2.76±0.01g、0.35±0.00g的大鳞副泥鳅成鳅、幼鳅和稚鳅为材料,大豆油为脂肪源,以生长性能,相关代谢及酶活,消化功能和相关组织结构为指标,评价大鳞副泥鳅对脂肪的需求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鳞副泥鳅成鳅(6.23±0.05g)脂肪需求配制7种饲料脂肪水平分别4.70%、6.75%、8.37%、10.36%、12.97%、15.40%、17.13%等氮饲料,分别饲喂大鳞副泥鳅成鳅60d,结果:(1)成鳅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2.97%时,末均重(FBW)、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倍数(WTG)均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FCR)低于其它组(P<0.05)。对上述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可得成鳅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12.80%-14.28%。(2)饲料脂肪水平为12.97%时,显着提高成脏体指数(VIS),全鱼的粗脂肪含量及雌性成鳅性体指数(GI)。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高于其它组;蛋白酶、脂肪酶水平显着均高于其它组(P<0.05)。前肠、中肠肠绒毛最长,粘液细胞最多。(3)饲料脂肪水平为10.36%时,血清与肝脏中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最高;肝脏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其它组(P<0.05);)血清与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均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水平提高。(4)饲料脂肪水平超过10.36%时,肝脏细胞有轻微损伤,内质网和线粒体减少;脂肪沉积加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为10.36%-12.97%能够满足大鳞副泥鳅成鳅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并能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消化功能均较强。大鳞副泥鳅成鳅脂肪需求适宜范围为10.36-12.97%。2.大鳞副泥鳅幼鳅(2.76±0.01g)脂肪需求配制5种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5.34%、7.43%、9.32%、11.45%、13.32%等氮饲料,分别饲喂大鳞副泥鳅幼鳅30d与60d,结果显示:(1)30d时,饲料脂肪水平为13.32%末均重,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对30天的上述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可得幼鳅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12.06%-16.22%。(2)饲料脂肪水平13.32%时,全鱼粗水分较低,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肝脏中TG、CHO、LDL、HDL水平显着提高(P<0.05),肝脏中血清中AKP水平;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高于其它组,该脂肪水平的肝脏组织有轻微损伤,但前肠、中肠在肠绒毛较长,粘液细胞较多。(3)饲料脂肪水平为9.32%时,肝脏、血清中GPT、GOT水平较低;(4)脂肪水平为11.45%时,肝脏中CAT、SOD、LZ水平较高。60d时,水温降低使幼鳅特定生长率减少,饲料系数增加,饲料脂肪为13.32%时,生长优于其它组。结果表明: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0.45%-13.32%时,大鳞副泥鳅幼鳅肝组织有轻微,但总体上幼鳅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和消化功能增强,因此,幼鳅脂肪需求较适宜范围为11.45-13.32%。3.大鳞副泥鳅稚鳅(0.35±0.00g)脂肪需求配制7种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4.70%、6.75%、8.37%、10.36%、12.97%、15.40%、17.13%等氮饲料,饲喂大鳞副泥鳅稚鳅60d,结果表明:(1)饲料脂肪水平为10.36%时,稚鳅末均重、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着降低(P<0.05),对上述指标采用回归分析可得稚鳅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10.84%-12.39%。(2)饲料脂肪水平为10.36%时,稚鳅胴体率、肝体比、脏体比,全鱼粗水分、粗蛋白、粗灰分无显着差异(P>0.05),但全鱼粗脂肪高于其它组;TG、LZ、蛋白酶水平显着高于各组(P<0.05);肝脏在饲料脂肪水平超过10.36%,肝细胞受损;胃褶皱中粘液细胞减少。(3)饲料脂肪水平为8.37%时,稚鳅HDL、GOT、CAT水平高于其它组。(4)饲料脂肪水平为12.97%时,稚鳅LDL、SOD、脂肪酶水平高于其它组。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为8.37%-10.84%时,能满足大鳞副泥鳅稚鳅正常生长发育,可提高生长速度和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消化能力。因此体重为0.35-1.06g大鳞副泥鳅稚鳅脂肪需求范围为8.37%-10.84%。4.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肠道菌群的影响对脂肪水平分别为4.7%、12.97%、17.13%的低、中、高饲料喂养的大鳞副泥鳅成鳅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饲料中脂肪含量可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饲料中适宜脂肪水平12.97%时,可提高梭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和提高unclassifiedfEnterobacteriaceae,鲸杆菌属丰度,降低分杆菌属丰度。
郭鑫伟[8](2019)在《饲料蛋白质、糖脂比及铁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选取初重为6-9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通过评估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其生长、血清相关激素和消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探究珍珠龙胆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其健康生长的影响;评估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生长、饲料利用、血清指标、消化酶活性以及糖脂代谢等指标寻求满足鱼体最大限度利用非蛋白能源进行生长的最佳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评估三种不同铁源、三种不同铜源对珍珠龙胆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肠道形态结构等的影响。本文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珍珠龙胆[初始体质量(6.50±0.00)g]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35%、40%、45%、50%、55%和60%蛋白质水平的饲料。结果显示,50%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55%和60%组血清总蛋白显着高于35%组(P<0.05);50%组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NS)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45%组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50%组胃蛋白酶活性和肠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肠淀粉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在55%和60%组达到最低值。WGR与血清GH之间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以W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为51.57%。2、配制糖脂比(carbohydrate to lipid ratios,C/L)分别为0.82、1.03、1.28、1.58、1.94和2.27的6组等氮(蛋白质水平50.27%)等能的饲料投喂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初始体质量7.70±0.05 g),评估其最适饲料糖脂比。结果表明:饲料糖脂比对WGR和SGR无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升高,C/L1.03和C/L1.58组鱼体蛋白保留率(PRR)显着高于C/L2.27组(P<0.05);C/L0.82-C/L1.58组,肌肉总糖随饲料糖脂比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血清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随饲料糖脂比升高逐渐上升,而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L)和胰高血糖素(GC)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胃蛋白酶、肠脂肪酶和肝脏淀粉酶活性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肠淀粉酶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肝脏己糖激酶(HK)、6-磷酸果糖-1-激酶(PFK-1)随着糖脂比的升高而上升,且在C/L1.94组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丙酮酸激酶(PK)、柠檬酸合酶(CS)随着糖脂比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除C/L1.94组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升高逐渐下降。C/L1.03、C/L1.58和C/L1.94组糖原合酶(GSase)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C/L1.58组糖原磷酸化酶(GPase)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C/L1.94组肉碱脂酰转移酶(CPT)、乙酰CoA羧化酶(ACC)、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C/L1.58组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酶(HL)活性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SGR为判定依据,经二次曲线拟合得到,珍珠龙胆石斑鱼最适的糖脂比为1.66。3、本试验旨在研究配合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FeSO4)、甘氨酸亚铁(Fe-Gly(II))、羟基蛋氨酸铁(MHA-Fe)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幼鱼生长、形态学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肠道形态结构等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00±0.49)g的珍珠龙胆270尾,分别饲喂等氮等脂的三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不同铁源各组间成活率(SR)、WGR、SGR均无显着差异(P>0.05),MHA-Fe组肥满度(CF)显着高于其余两组(P<0.05);MHA-Fe组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MHA-Fe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FeSO4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着低于Fe-Gly(II)组和MHA-Fe组(P<0.05);MHA-Fe组全鱼、脊椎骨铁(Fe)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珍珠龙胆MHA-Fe组前、中、后肠皱襞高度(PH)显着高于FeSO4组和Fe-Gly(II)组(P<0.05),MHA-Fe组前、中、后肠皱襞宽度(PW)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MHA-Fe组中肠肌层厚度(MT)显着高于Fe-Gly(II)组和FeSO4组(P<0.05)。综合考虑生长、形态学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肠道形态结构,MHA-Fe通过提高CAT、T-SOD活性,降低MDA活性从而增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抗氧化力,并且有利于铁元素的沉积。同时饲料中添加MHA-Fe和Fe-Gly(II)可以改善鱼体肠道健康。4、本试验旨在研究硫酸铜(CuSO4)、甘氨酸铜(Cu-Gly)、羟基蛋氨酸铜(Cu-HMA)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幼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00±0.00)g的珍珠龙胆270尾,分别饲喂等氮等脂的三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Cu-Gly组和Cu-HMA组WGR、SGR显着高于CuSO4组(P<0.05),Cu-HMA组HSI、脏体比(VSI)显着高于CuSO4组和Cu-Gly组(P<0.05),各组间CF无显着差异(P>0.05);Cu-HMA组和Cu-Gly组脊椎骨铜含量显着高于CuSO4组(P<0.05);CuSO4组血清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着高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且CuSO4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着低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CuSO4组血清铜蓝蛋白(CP)显着高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Cu-HMA组中肠和后肠PH显着高于CuSO4组和Cu-Gly组(P<0.05)。综合考虑生长、形态学指标、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肠道形态结构,饲料中添加Cu-Gly和Cu-HMA均能显着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肠道形态及血清脂质代谢,进而改善生长。
郭枫[9](2019)在《饲料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探索不同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的影响,旨为阐明不同脂肪源的使用效果,并确定黄鳝饲料脂肪的适宜需求量,为开发黄鳝绿色环保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动黄鳝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明不同脂肪源使用效果的差异,在基础料中分别添加5%的鱼油、豆油、亚麻油、棕榈油和猪油,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黄鳝(22.53±0.04g)10周,分析了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指标,结果:(1)鱼油组、豆油组的增重倍数、特定生长率显着大于亚麻油、棕榈油和猪油组(P<0.05),饲料系数显着小于该3组(P<0.05);(2)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猪油组均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鱼油组、亚麻油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最低;猪油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着低于其余4组(P<0.05);(3)鱼油、豆油和亚麻油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高于其余组别(P<0.05);猪油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溶菌酶(LZM)含量最低,与其余4组差异显着(P<0.05);(4)各试验组的粗蛋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鱼油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最高,猪油组最低,两者差异显着(P<0.05);鱼油、豆油和亚麻油组肠道脂肪酶活力显着大于其余两组(P<0.05),蛋白酶活力无显着差异;(5)猪油组的全鱼和肝脏的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4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各试验组的肠道、肌肉和皮肤中的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6)鱼油、豆油、亚麻油和棕榈油组黄鳝肝脏结构正常,猪油组肝脏细胞体积增大并且肿胀,出现细胞破裂等肝损伤现象。结果表明,鱼油、豆油组黄鳝生长最佳,肝功能正常,肝脏结构完整,脂代谢较为活跃,机体抗氧化能力强,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高,没有形成肝脏脂肪过度沉积;亚麻油、棕榈油次之,猪油组不够理想。在黄鳝饲料配制中建议添加部分豆油来替代鱼油。2.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及代谢的影响为确定黄鳝适宜的脂肪需求,将840尾黄鳝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油和豆油(1:4)按比例混合后,分别按0%、2%、4%、6%、8%、10%、12%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配制成7种不同脂肪水平的等氮饲料,依次为L1、L2、L3、L4、L5、L6、L7,饲养黄鳝(16.80±0.04g)10周,结果:(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相反的趋势。经回归分析得出黄鳝生长的适宜脂肪水平为7.03%7.68%;(2)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浓度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加,L3、L4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大于其他组(P<0.05);(3)饲料脂肪水平对血糖和肝糖原含量有显着影响,L5、L6、L7组血糖含量显着上升,肝糖原含量显着降低(P<0.05);(4)各试验组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4组的SOD活性最大;L7组血清中的丙二醛(MDA)活性显着大于其余6组;(5)黄鳝肝胰脏中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脂肪水平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L3组达到最大;肠道的消化酶活性呈下降的趋势;(6)L6、L7两组血清中的GOT、GPT活性最大;观察黄鳝肝脏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发现,脂肪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肝脏组织细胞结构;(7)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各试验组全鱼、肝脏、肠道、肌肉和皮肤的粗脂肪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并且皮肤的粗脂肪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说明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会使黄鳝体内脂肪在各个组织中沉积,但脂肪水平过高时为了避免肝脏沉积太多脂肪,而转为储存在皮肤中,对机体更加有益。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水平适宜机体脂肪代谢活跃,糖代谢正常,能维持机体正常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可以促进黄鳝生长,但脂肪水平过高会超出黄鳝脂代谢能力引起血脂升高和代谢紊乱,还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糖的吸收和肝糖原的贮存,增加体内过氧化物含量,并使肝脏细胞损伤,造成黄鳝脂肪肝等,影响消化酶分泌和活力,降低黄鳝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系数,减缓黄鳝生长,降低黄鳝品质。采用鱼油豆油做脂肪源,黄鳝饲料适宜脂肪水平为7.03%7.68%。
王成强,王际英,黄炳山,李宝山,孙永智,王晓艳,马长兴[10](2018)在《饲料花生四烯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花生四烯酸(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水平分别为0.04%、0.17%、0.35%、0.66%、1.29%和2.16%(干物质基础)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S1、S2、S3、S4、S5和S6)。将上述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3.77±0.98)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30尾鱼,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随饲料ARA水平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SGR和FE均在S4组有最大值,均显着高于S1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均在S3组最低,显着低于S5和S6组(P<0.05)。2)S4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S3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S1与S6组(P<0.05)。S3与S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S1和S6组(P<0.05)。3)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在S4组最低,且显着低于S1与S6组(P<0.05)。4)肝脏和肌肉中C20∶3n-6和C20∶4n-6含量随饲料ARA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升高(P<0.05),而C18∶3n-6、C20∶5n-3和C22∶6n-3含量则随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水平(0.35%0.66%)的ARA能够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与肝脏健康水平,以SGR与FE作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中ARA的适宜水平分别为饲料干重的0.45%和0.56%。
二、非等氮饲料投喂鲈鱼幼鱼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等氮饲料投喂鲈鱼幼鱼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质对鱼类的营养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1 脂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2 脂质的代谢途径 |
1.1.3 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代谢途径 |
1.2 鱼类对饲料中脂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
1.2.1 鱼类饲料的最佳脂质水平的研究 |
1.2.2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 |
1.3 鱼类脂质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1.3.1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含量的影响 |
1.3.2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3.3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质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4 鱼类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鱼类PPAR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2 鱼类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3 鱼类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脂质对鱼类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脂质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饲料配方 |
2.2.4 饲养和管理 |
2.2.5 样品的采集 |
2.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饲料配方 |
3.2.4 饲养和管理 |
3.2.5 样品的采集 |
3.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 |
3.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全鱼成分的影响 |
3.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免疫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饲料配方 |
4.2.4 饲养和管理 |
4.2.5 样品的采集 |
4.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脾指数的影响 |
4.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4.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干扰素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饲料配方 |
5.2.4 饲养和管理 |
5.2.5 样品的采集 |
5.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5.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 |
5.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各组织器官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饲料配方 |
6.2.4 饲养和管理 |
6.2.5 样品的采集 |
6.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6.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 |
6.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瘦素浓度的影响 |
6.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 |
6.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7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1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8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2)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称缩略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糖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1.1 鱼类糖代谢概述 |
1.2 水产动物饲料糖类的适宜添加量及影响因素 |
1.3 高糖饲料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2 脂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2.1 鱼类脂代谢概述 |
2.2 水产动物的脂质需求量及影响因素 |
2.3 高脂饲料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饲料糖脂比例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样品采集 |
2.4 血浆生化指标 |
2.5 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 |
2.6 糖原测定 |
2.7 葡萄糖注射实验 |
2.8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9 RNA提取、c DNA合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0 计算公式 |
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体组成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糖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 |
3.5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肝脏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白肌糖脂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
3.7 饲料糖脂比例对罗非鱼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3章 高糖和高脂饲料摄入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血糖稳态和外周组织糖代谢的比较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3 样品采集 |
2.4 血浆生化指标 |
2.5 糖原测定 |
2.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7 RNA提取、c DNA合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8 计算公式 |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
3.2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体组成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肝脏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5 高脂和高糖饲料对罗非鱼白肌糖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功能性添加剂-小肽概述 |
1.1 小肽的结构与性质 |
1.2 小肽的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 |
1.3 小肽的营养作用 |
2.维生素D概述 |
2.1 维生素D的来源 |
2.2 维生素D的吸收与代谢 |
2.3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饲料中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及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管理 |
1.3 样品的采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指标的计算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消化酶活性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讨论 |
3.1 饲料中添加小肽可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价值 |
3.2 饲料中添加小肽可以改变大口黑鲈的消化酶活性 |
3.3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蛋白水平和小肽添加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与养殖 |
1.3 样品的采集 |
1.4 基于GC/MS对大口黑鲈肝脏进行代谢组学分析 |
2.结果 |
2.1 主成分分析 |
2.2 差异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饲料中添加小肽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与养殖 |
1.3 样品采集及试验方法 |
2.结果 |
2.1 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2.2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
2.3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差异分析(属水平) |
2.4 PCOA聚类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口黑鲈生长、肝脏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探求饲料中维生素D_3最适需求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的采集和抗感染实验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1.4.2 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 指标的计算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 |
2.1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存活率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
2.2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肌肉成分的影响 |
2.3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脊椎骨粗灰分和钙磷含量的影响 |
2.4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功能的影响 |
2.5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液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
2.6 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
2.7 运用二次曲线模型分析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D_3的最适需求量 |
3.讨论 |
3.1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健康的影响 |
3.3 维生素D_3对大口黑鲈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五章 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OTU聚类分析和大口黑鲈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2.2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
2.3 肠道菌群物种差异分析(属水平) |
2.4 样品的NMDS分析 |
2.5 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和菌群结构的关联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对大口黑鲈肝脏代谢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采集 |
1.4 基于GC/MS代谢组学分析 |
2.结果 |
2.1 主成分分析 |
2.2 单变量统计分析 |
2.3 差异代谢产物的筛选 |
2.4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蛋白质营养的研究进展 |
1.1.1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
1.1.2 蛋白质的吸收和排泄 |
1.1.3 鱼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
1.2 鱼类磷营养的研究进展 |
1.2.1 磷的生物学功能 |
1.2.2 磷的吸收和排泄 |
1.2.3 鱼类对磷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
1.3 养殖密度对鱼类营养研究进展 |
1.3.1 养殖密度对环境的影响 |
1.3.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 红鳍东方鲀氮、磷需求量及养殖密度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实验鱼和养殖管理 |
2.1.3 实验取样 |
2.1.4 生化分析 |
2.1.5 水质测定与分析方法 |
2.1.6 计算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
2.2.2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
2.2.3 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肠道和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饲料蛋白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
2.3.2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
2.3.3 不同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血清、肝脏、肠道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饲料中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磷排泄、相关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设计 |
3.1.2 饲料制作 |
3.1.3 养殖实验 |
3.1.4 取样方法 |
3.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
3.1.6 饲料中总磷和有效磷的测定 |
3.1.7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
3.1.8 静水磷排泄实验 |
3.1.9 数据统计 |
3.2 实验结果 |
3.2.1 生长结果 |
3.2.2 机体成分 |
3.2.3 磷排泄 |
3.2.4 脂肪含量、钙磷和抗应激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
3.3 讨论 |
3.3.1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3.2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形体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 |
3.3.3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磷排泄的影响 |
3.3.4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脂肪含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5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钙磷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6 饲料磷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血清抗应激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饲料制作 |
4.1.2 养殖实验 |
4.1.3 取样方法 |
4.1.4 生长指标的测定 |
4.1.5 机体成分和血液指标的测定 |
4.1.6 静水氮排泄实验 |
4.1.7 数据统计 |
4.2 实验结果 |
4.2.1 生长结果 |
4.2.2 机体成分 |
4.2.3 氮排泄 |
4.2.4 免疫相关生化指标 |
4.2.5 蛋白代谢相关生化指标 |
4.2.6 肌肉质构 |
4.3 讨论 |
4.3.1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
4.3.2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氨氮排泄的影响 |
4.3.3 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免疫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锌和硒需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鱼类对铜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1.1 铜的生理功能 |
1.1.2 铜的吸收与排泄 |
1.1.3 铜的缺乏症 |
1.1.4 海水鱼类对铜的需求量 |
1.2 鱼类对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2.1 锌的生理功能 |
1.2.2 锌的吸收与排泄 |
1.2.3 锌的缺乏症 |
1.2.4 海水鱼类对锌的需求量 |
1.3 鱼类对硒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3.1 硒的生理功能 |
1.3.2 硒的吸收与排泄 |
1.3.3 硒的缺乏症 |
1.3.4 海水鱼类对硒的需求量 |
1.4 鱼类对微量元素需求量的评价指标 |
1.5 影响鱼类对微量元素需求量的因素 |
1.6 卵形鲳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需求量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饲料 |
2.1.2 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生长指标 |
2.1.5 体成分组成 |
2.1.6 血清生化指标 |
2.1.7 血清抗氧化指标 |
2.1.8 肝脏与肌肉抗氧化指标 |
2.1.9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全鱼与肌肉组成的影响 |
2.2.3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5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肝脏与肌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全鱼与肌肉组成的影响 |
2.3.3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饲料铜对卵形鲳鲹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锌需求量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饲料 |
3.1.2 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生长指标 |
3.1.5 体成分组成 |
3.1.6 血清抗氧化指标 |
3.1.7 肝脏抗氧化指标 |
3.1.8 血清生化指标 |
3.1.9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鱼体组成的影响 |
3.2.3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2.4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2.5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鱼体组成的影响 |
3.3.3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4 饲料锌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硒需求量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饲料 |
4.1.2 饲养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生长指标 |
4.1.5 体成分组成 |
4.1.6 血清生化指标 |
4.1.7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 |
4.1.8 全鱼和脊椎骨中硒的沉积 |
4.1.9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鱼体组成的影响 |
4.2.3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4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5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6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全鱼和脊椎骨中硒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鱼体组成的影响 |
4.3.3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4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5 饲料硒对卵形鲳鲹幼鱼全鱼和脊椎骨中硒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6)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花鲈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 海鲈养殖现状与模式 |
1.3 海鲈的营养学研究及饲料开发现状 |
1.4 蛋白水解物在水产饲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小肽转运蛋白(PepT1) |
1.6 转录组学研究 |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膨化饲料加工和饲料物理及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配方及其原料 |
2.2.2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的加工 |
2.2.3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及实验饲料成分测定 |
2.2.4 日本花鲈膨化饲料物理指标的测定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鱼 |
3.2.2 实验用膨化饲料 |
3.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3.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3.2.5 样品分析 |
3.2.6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摄食、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3.2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组成成分及储积率的影响 |
3.3.3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4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全鱼血清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饲料营养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花鲈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克隆及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其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鱼 |
4.2.2 实验膨化饲料 |
4.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4.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4.2.5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克隆及序列分析 |
4.2.6 小肽转运蛋白PepT1相对表达量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日本花鲈PepT1基因全长序列 |
4.3.2 日本花鲈PepT1蛋白质分析 |
4.3.3 日本花鲈PepT1相对表达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对日本花鲈肝脏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鱼 |
5.2.2 实验膨化饲料 |
5.2.3 实验鱼养殖及管理 |
5.2.4 实验鱼样品采集 |
5.3 肝脏样本转录组分析 |
5.3.1 肝脏总RNA |
5.3.2 无参转录组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和KEGG Pathway |
5.4.2 脂质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3 氨基酸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4 糖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5 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6 核酸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7 多糖生物合成差异表达基因 |
5.4.8 维生素和辅酶因子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
5.4.9 转录翻译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5.4.10 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5.4.11 免疫系统差异表达基因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大鳞副泥鳅脂肪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鱼类脂肪需求研究进展 |
1.2 不同规格鱼类的营养需求 |
1.3 大鳞副泥鳅的生物特性与经济价值 |
1.4 泥鳅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
1.4.1 泥鳅对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
1.4.2 泥鳅对饲料脂肪和脂肪酸的需求量 |
1.4.3 泥鳅饲料能量和能量蛋白比 |
1.4.4 泥鳅饲料维生素含量 |
1.4.5 泥鳅饲料矿物质含量 |
1.4.6 非营养性添加剂对泥鳅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方法 |
2.1.2 试验材料 |
2.1.3 养殖方法 |
2.1.3.1 饲养前准备 |
2.1.3.2 养殖模式 |
2.1.3.3 养殖管理 |
2.1.4 取样和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分析处理 |
2.2 试验结果 |
2.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生长的影响 |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体成分的影响 |
2.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消化酶的影响 |
2.2.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2.2.7.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肝脏结构的影响 |
2.2.7.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消化道结构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生长的影响 |
2.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2.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体成分的影响 |
2.3.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消化酶的影响 |
2.3.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成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三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材料 |
3.1.3 养殖方法 |
3.1.3.1 饲养前准备 |
3.1.3.2 养殖模式 |
3.1.3.3 养殖管理 |
3.1.4 取样和指标测定 |
3.1.5 数据分析处理 |
3.2 试验结果 |
3.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生长的影响 |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3.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体成分影响 |
3.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消化酶的影响 |
3.2.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7.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7.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消化道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生长的影响 |
3.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3.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体成分的影响 |
3.3.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消化酶的影响 |
3.3.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养殖方法 |
4.1.3.1 饲养前准备 |
4.1.3.2 养殖模式 |
4.1.3.3 养殖管理 |
4.1.4 取样和指标测定 |
4.1.5 数据分析处理 |
4.2 试验结果 |
4.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生长的影响 |
4.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4.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体成分的影响 |
4.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2.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4.2.7.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肝脏结构的影响 |
4.2.7.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消化道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生长的影响 |
4.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形体参数的影响 |
4.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体成分的影响 |
4.3.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消化酶的影响 |
4.3.7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稚鳅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饲料脂肪含量对大鳞副泥鳅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2.1 样本统计分析 |
5.2.2 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5.2.3 菌群的组成分析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与期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期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论文 |
致谢 |
(8)饲料蛋白质、糖脂比及铁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石斑鱼营养研究进展 |
1.1.1 石斑鱼的市场前景 |
1.1.2 石斑鱼饲料蛋白及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
1.1.3 石斑鱼饲料糖脂比的研究 |
1.1.4 石斑鱼饲料不同铁源、铜源比较的研究进展 |
1.2 珍珠龙胆石斑鱼营养研究进展 |
1.2.1 珍珠龙胆生物学特性 |
1.2.2 珍珠龙胆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国内外营养研究进展 |
1.2.3 珍珠龙胆植物油源替代鱼油的国内外营养研究进展 |
1.2.4 珍珠龙胆饲料添加剂的国内外营养研究进展 |
1.3 评估营养需要量的统计学方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2 摄食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与血清激素和消化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
2.1.2 实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
2.1.3 样品采集和指标测定 |
2.1.4 测定方法 |
2.1.4.1 生长及形体指标的计算 |
2.1.4.2 饲料养分及体成分的测定 |
2.1.4.3 血清生化及血清激素指标的测定 |
2.1.4.4 组织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 |
2.2.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胃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健康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
3.1.2 实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
3.1.3 样品采集和指标测定 |
3.1.4 测定方法 |
3.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形态学和常规指标的影响 |
3.2.2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肌肉和肝脏体成分的影响 |
3.2.3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指标的影响 |
3.2.4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胃肠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糖脂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 |
3.3.3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胃肠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4 饲料糖脂比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糖脂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4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矿物元素沉积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
4.1.2 实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
4.1.3 样品采集和指标测定 |
4.1.4 测定方法 |
4.1.4.1 生长及形体指标的计算 |
4.1.4.2 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1.4.3 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
4.1.4.4 肠道石蜡切片的观察及测定 |
4.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体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4.2.3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2.4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鱼体组织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4.1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4.2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脊椎骨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5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肠道结构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4.3.2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3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矿物元素吸收的影响 |
4.3.4 三种铁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
4.4 小结 |
5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饲料配方及制作 |
5.1.2 实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
5.1.3 样品采集和指标测定 |
5.1.4 测定方法 |
5.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5.2.2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体成分和脊椎骨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3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4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5.3.2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抗氧化酶指标的影响 |
5.3.3 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肠道形态的影响 |
5.4 小结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饲料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和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鳝生物学特性 |
1.1.1 黄鳝生活习性 |
1.1.2 黄鳝食性 |
1.1.3 营养价值 |
1.2 黄鳝养殖现状 |
1.3 脂肪的生理营养功能 |
1.3.1 脂肪的储能供能作用 |
1.3.2 提供必需脂肪酸 |
1.3.3 提供磷脂 |
1.3.4 脂肪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
1.3.5 节约蛋白质效应 |
1.3.6 鱼类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
1.4 水产动物饲料脂肪源的研究进展 |
1.4.1 不同脂肪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1.4.2 不同脂肪源对鱼类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3 不同脂肪源对鱼类体内消化率的影响 |
1.4.4 不同脂肪源对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
1.5 鱼类脂肪需求及脂肪水平对代谢的影响 |
1.5.1 鱼类对脂肪需求量的研究 |
1.5.2 饲料脂肪在鱼体内的消化吸收 |
1.5.3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5.4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脂肪沉积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生化指标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饲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养殖管理 |
2.1.5 取样和指标测定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形体指标和脏体指数的影响 |
2.2.3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5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2.6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各组织营养成分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2.2.7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
2.2.8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形体指标和脏体指数的影响 |
2.3.3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5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3.6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各组织营养成分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2.3.7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
2.3.8 不同脂肪源对黄鳝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饲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养殖管理 |
3.1.5 取样和指标测定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形体指标和脏体指数的影响 |
3.2.3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4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5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6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各组织营养成分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3.2.7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
3.2.8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形体指标和脏体指数的影响 |
3.3.3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4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5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6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各组织营养成分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3.3.7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
3.3.8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鳝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饲料花生四烯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试验饲料制备 |
1.2 试验用鱼及养殖管理 |
1.3 样品收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生长指标 |
1.4.2 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 |
1.4.3 饲料、全鱼及组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1.4.4 饲料及组织脂肪酸组成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全鱼及组织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4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全鱼及组织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ARA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 结论 |
四、非等氮饲料投喂鲈鱼幼鱼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永强. 广西大学, 2021(01)
- [2]饲料中糖和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外周组织糖代谢和糖耐受的影响[D]. 陈俊行. 西南大学, 2021(01)
- [3]小肽和维生素D3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肝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 李向.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4]不同养殖密度及饲料蛋白质、磷含量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营养代谢的影响[D]. 张晓.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5]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铜、锌和硒需求量的研究[D]. 于万峰.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太平洋磷虾水解物和全鱼水解物在日本花鲈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公政.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1)
- [7]大鳞副泥鳅脂肪需求研究[D]. 钟潮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8]饲料蛋白质、糖脂比及铁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D]. 郭鑫伟.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9]饲料脂肪源和脂肪水平对黄鳝生长和代谢的影响[D]. 郭枫.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10]饲料花生四烯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王成强,王际英,黄炳山,李宝山,孙永智,王晓艳,马长兴.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