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Mo-V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汪萍[1](2021)在《固磷策略构筑钼系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氧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目前用于制备环氧环己烷的催化剂中,虽然均相催化剂具有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的特点,但其分离回收困难,不符合绿色催化的环保理念;而非均相的催化剂大多为负载型催化剂,即选取合适的活性中心负载到载体上,但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复杂且操作困难。离子液体热合成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合成效果优良,且可以有效减少合成过程中元素流失的一种新型辅助合成催化剂材料的方法。本文采用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离子液体多功能型Mo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制环氧环己烷反应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镉钼磷(CdMoP)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对不同Cd添加量的研究,得出最佳CdMoP配比。通过SEM、XRD、FT-IR及N2物理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物化结构,可以看出Cd元素添加后可以与Mo元素结合成键生成Cd-Mo氧化物,但是P并没有与Cd-Mo成键而呈现无定形态。将其用于氧化环己烯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d元素后催化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2、采用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了新型镉钼磷(CdMoP)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通过FT-IR、XRD、SEM、Mapping、XPS及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由表征结果可知离子液体不仅能够进入CdPMo-80催化剂骨架,同时还能将P元素固定于催化剂中,从而呈现出有序增长的层状结构并拥有较多强酸中心。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在最优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99.2%,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为96.6%。3、为了论证离子液体热合成法的高效性和普遍适用性,在Mo基催化剂中添加其他金属制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评价其催化性能。将Cd元素替换成过渡金属Mn、Co、Ni三种元素,分别用水热法和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制备出MnMoP、CoMoP、NiMoP三个系列Mo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对其进行FT-IR、XRD、SEM、及XPS等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结合催化性能测试可以看出,离子液体热合成法同样可以有效提高MnMoP、CoMoP、NiMoP三个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性与转化率。
汤惠睫,韩哲,俞天寿,张明,金红晓,葛洪良,王新庆,金顶峰[2](2020)在《具有染料选择性吸附的杂多酸季铵盐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磷钼钒杂多酸季铵盐,并且在模拟废水中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染料的吸附性能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多种不同比的钼酸钠、磷酸氢二钠、偏钒酸钠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溶液,通过红外光谱、XRD、氮气吸脱附、SEM等对杂多酸季铵盐进行表征和结构分析。结果:制备得三种磷钼钒杂多酸季铵盐。结论:三种杂多酸季铵盐(C16H36BrN-PMo5V10(PMo5V10),C16H36BrN-PMo9V3.2(PMo9V3.2)和C16H36BrN-PMo11V1(PMo11V1))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分别为19.326 8、117.302 6和14.487 7 mg·g-1,PMo9V3.2具有优秀的亚甲基蓝选择性吸附效果。
芦亮[3](2019)在《甲基丙烯醛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认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有机玻璃或化工涂料等。甲基丙烯醛(MAL)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酸(MAA)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绿色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一部分,所用的催化剂为固体杂多酸催化剂。但目前为止,这种催化剂仍存在目标产物选择性较低等问题。添加反荷离子进入杂多酸催化剂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合成了CsxH4-xPMO11VO40和Cs(NH4)xH3-xPMO11VO40系列杂多酸催化剂,发现Cs+和NH4+明显提高了杂多酸选择性氧化MAL的能力。通过系列表征手段,发现Cs+的加入促进了杂多酸形成立方晶体结构,并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H4+改善了杂多酸的微观结构,并明显增加了催化剂中V-O活性物种的数量。在以上基础上,制备了Cs FexH3-3xPMO11VO40系列杂多酸催化剂。发现Fe3+有效促进了催化剂内丰富孔道结构的形成,使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另外,Fe3+使杂多酸内部形成了[Fe(OH)3-x]x+结构单元,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酸强度。对上述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发现添加Fe3+含量为x=0.5时,MAL转化率达到70%,MAA的选择性达到90%。制备了KxH1.75-xCs0.7Cu0.2(NH4)1.9P1.25Mo10VO38系列杂多酸催化剂。发现在一定范围内,K+能促进催化剂形成尺寸均匀、内含丰富孔道结构的催化剂小球。另外,K+使催化剂内形成了新的活性位点,且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酸量。对上述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发现添加K+含量为x=0.6时,MAL转化率达到75%,MAA的选择性达到92%。
李应[4](2017)在《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文中认为对二甲苯是—种易得的廉价工业原料。目前对二甲苯主要用于合成对苯二甲酸,而其在合成其它含氧有机物方面的应用较少。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对羟甲基苯甲酸等对二甲苯下游氧化物在材料、药物、催化、能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的用量也在迅速增加,但目前的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多、压力及温度高、产生大量污染物、产率低等缺点,已不适合当前的环保理念。在非均相条件下一步氧化对二甲苯到相应的氧化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MCM-41及MOF材料因具有较好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而广泛用于催化领域,两者在非均相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也受到重视。本论文针对现有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及对羟甲基苯甲酸存在的问题,创建性地提出了以对二甲苯为原料、M-MCM-41(M=Fe,Fe/Cu,Cu)材料及Cu-MOF为催化剂选择性氧化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及对羟甲基苯甲酸,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论文研究包括:(1)以Fe-MCM-41(Fe:Si=1:100)为模型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性能,发现使用醋酸与乙腈的混合溶剂有利于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生成。考察了混合溶剂下,Fe-MCM-41(Fe:Si=1:100)、Fe-MCM-41(Fe:Si=1:50)、Fe/Cu-MCM-41(Fe:Cu:Si=1:1:50)、Cu-MCM-41(Cu:Si=1:50)以及Cu-MCM-41(Cu:Si=1:100)等催化剂催化氧化的性能,发现当醋酸乙腈体积比为3:7时,Cu-MCM-41(Cu:Si=1:100)在对二甲苯的转化及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生成的性能最佳。(2)对 Fe/Cu-MCM-41(Fe:Cu:Si=1:1:50)、Cu-MCM-41(Cu:Si=1:50)以及Cu-MCM-41(Cu:Si=1:100)等三个催化剂进行了热过滤实验,发现Cu-MCM-41(Cu:Si=1:100)中没有 Cu(Ⅱ)流失。对 Cu-MCM-41(Cu:Si=1:100)进行了催化剂循环实验研究,发现该催化剂无明显失活现象。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对二甲苯的转化率达到21.7%,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选择性为73.0%,副产物只有对羟甲基苯甲酸和2,5-二羧基对苯醌。(3)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等对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影响。发现了低温有利于对二甲苯的转化及对羟甲基苯甲酸的生成,且催化剂热过滤实验及循环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低温下不流失也不失活。(4)比较了 Cu-MOF、Cu-MCM-41(Cu:Si=1:50)、Cu-MCM-41(Cu:Si = 1:100)、Cu-MCM-48(Cu:Si=1:50)、Cu-MCM-4 8(Cu:Si=1:100)、T CS-Cu-MCM-41(Cu:Si=1:50)、TCS-Cu-MCM-41(Cu:Si=1:100)、TS-Cu-MCM-41(Cu:Si=1:50)、TS-Cu-M CM-41(Cu:Si=1:100)、Cu-MOF-5、Cr-MOF、Cu-ZIF-8、Fe-MOF、3%Cu-MIL-125及5%CuO-TiO2气凝胶等十五个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性能,发现Cu-MOF的性能最佳。此外,还发现Cu-MIL-125可能是优异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苯二甲醇的催化剂,而CuO-TiO2气凝胶则可能是低温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一个候选催化剂。(5)优化了实验条件,并按照 30%H2O2(V):PX(V)=3:1、CH3CN(V):PX(V)=20:1及Cu-MOF(mg):PX(mL)=30:1等的最佳比例,以及反应温度为30℃和反应时间为5小时的条件,进行了放大实验。即使放大到15倍,Cu-MOF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转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性能,此时对二甲苯的转化率为84.8%,对羟甲基苯甲酸的选择性为97.6%。(6)通过FT-IR及XPS分析,发现Cu-MCM-41(Cu:Si= 1:100)催化剂中存在Si-O-Cu-OH,说明该Cu(Ⅱ)完全进入到MCM-41的骨架中。根据氧化产物分配情况、FT-IR、XPS以及2,5-二甲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的氧化情况,提出了两阶段氧化机理。该机理的提出有望成为非Kolbe-Schmitt反应合成邻羟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开辟一条新途径。(7)通过FT-IR、XRD、BET及XPS分析,发现Cu-MOF在反应前后无显着变化。结合反应体系中产物分配及已有文献,对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机理对扩展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温和条件催化氧化有机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贵贤,史妍,玉轶聪,季东[5](2016)在《铈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烷》文中研究指明用稀土元素铈取代磷钼钒杂多酸合成了Keggin型稀土铈磷钼钒四元杂多酸盐(Ce HPMo11VO40·n H2O),采用XRD和FTIR对该杂多酸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H2O2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O2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n(环己烷)=0.1mol,n(Ce HPMo11VO40·n H2O)=0.2 mmo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9 h、n(H2O2)=0.2 mol(质量分数为30%),在此条件下,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41.29%,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收率可达27.49%。
高璐璐[6](2016)在《分子氧氧化脱除燃油中硫化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以氧气为氧化剂,氧化脱除模拟燃油中的稠环噻吩类硫化物。首先,在无催化剂、无萃取剂的反应体系中,利用烃类自氧化产生的有机过氧化物将硫化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烃类自氧化产生的有机过氧化物对二苯并噻吩(DBT)有很好的氧化效果。在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4 h、初始氧气分压0.4 MPa的条件下,能将98.4%的DBT氧化。对反应产生的白色晶体进行了 FT-IR、1H-NMR表征,确定该白色晶体为氧化产物二苯并噻吩砜(DBTO2)。在模拟柴油中加入不同烃类组分,研究不同烃类对DBT氧化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环己烷等的加入对DBT的脱除没有影响,二甲苯的加入对DBT的脱除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烃类自氧化脱除硫化物的反应机理,得出该反应为自由基链式反应,并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含量。另外,还研究了脱除噻吩(Th)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h、初始氧气分压0.8 MPa、V(Water)/V(Oil)比3:1的条件下,能脱除81.88%的噻吩。为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制备一系列的H3+xPVxMo12-xO40(x=1-3)催化剂,研究在以氧气为氧化剂的条件下杂多酸催化剂对DBT的催化氧化效果,其中H5PMo10V2O40的催化效果最好。利用FT-IR、XRD、UV-Vis、TG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H3+xPVxMo12-xO40(x=1-3)催化剂保持了杂多酸的Keggin结构,V原子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反应中H5PMo10V2O40与氧气反应产生超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与H5PMO10V2O40催化剂反应生成超氧钒活性物种,然后生成的超氧钒活性物将二苯并噻吩氧化。H5PMo10V2O40催化氧化脱除硫化物的反应中,在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4 h、初始氧气分压0.3 MPa、催化剂用量0.1 g的条件下,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可以完全脱除,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仅达到60%。在不同烃类对H5PMo10V2O40催化氧化DBT的研究中发现,直链烷烃对DBT的脱除没有影响,而环烷烃和芳烃的影响较大。
于凤丽[7](2013)在《基于多酸阴离子功能化的主客体型催化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燃油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硫氧化物(SOx)属于危害极大又较难治理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以诱发酸雨、气溶胶等污染的形成,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鉴于燃油含硫的危害,世界各国和地区相继颁布了严格的燃油含硫标准。研究人员将超低硫燃油生产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氧化脱硫(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DS)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脱硫率高、工艺简单、易操作、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低碳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超低硫燃油技术开发的一个热点。杂多化合物因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等优点,作为环境友好型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氧化脱硫领域研究。文本以杂多酸阴离子为主体、改变客体组成,制备了四类基于杂多酸阴离子催化功能的不同主客体型催化剂(包括:杂多酸铯盐负载型催化剂、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催化剂、有机-无机型杂多酸类催化剂和氨基改性MCM-41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并考察了四类杂多酸型催化剂对模拟油品的催化氧化性能。本文合成了杂多酸铯盐负载型催化剂,其既保留了主体杂多酸的催化性能又通过客体材料实现了杂多酸固化,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可过滤回收且再生操作简单,且催化氧化脱硫性能良好。本文首先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三种杂多酸铯盐(Cs2.5H0.5PW12O40、CS2.5H0.5PMo12O40和Cs2.5H1.5SiW12O40),比较了它们对模拟油品氧化脱硫的催化性能(二苯并噻吩DBT溶于正辛烷,制备硫含量500ppmw质量比的模拟油品)。结果发现,Cs2.5H0.5PW12O40的催化性能最佳。以Cs2.5H0.5PW12O40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氧化脱硫条件。其次,将Cs2.5H0.5PW12O40分别负载于碳纳米管(CNT)、活性炭(AC)和层析硅胶(SiO2),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磷钨酸铯盐(CsPW/CNT).活性炭负载磷钨酸铯盐(CsPW/AC)和层析硅胶负载磷钨酸铯盐(CsPW/SiO2),并考察了当负载量相同时三种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的性能。结果表明,CsPW/CNT催化性能最佳。比较了不同负载量的CsPW/CNT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负载量为30%(质量比)时CsPW/CNT(记作30%CsPW/CNT)的催化活性最佳。选取30%CsPW/CNT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氧化脱硫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正辛烷质量1%,O/S摩尔比20,催化剂与H2O2预接触时间20min,反应温度60℃,正辛烷体积用量60mL,乙腈用量(V乙腈:V油=1),以30%CsPW/CNT为催化剂,考察了对不同噻吩类含硫化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于噻吩类含硫化物本身硫原子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效应的双重作用,其脱硫难易顺序为: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苯并噻吩(BT)>噻吩(TH)。通过过滤回收焙烧再生,五次回收利用后的30%CsPW/CNT催化活性略有下降,说明载体本身稳定性较好,该催化剂具有可循环再生实用性。最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了30%CsPW/CNT催化柴油氧化脱硫效果。结果表明,柴油含硫量由507ppmw降至48.1ppmw,硫化物去除率达97.1%,柴油回收率达97.1%。本文通过离子交换法,将杂多阴离子插入类水滑石层间,使其与层板间金属离子以化学键形式连接,既保留了主体杂多酸阴离子的催化性能,又保留了客体类水滑石不溶于水不溶于油的特性,反应结束后催化剂沉淀易于回收。研究了采用不同杂多酸阴离子柱撑二元或三元类水滑石材料作催化剂,对模拟油品中DBT氧化脱硫催化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首先,对于主体杂多酸阴离子不同、客体二元(或三元)类水滑石相同的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研究发现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与插层固载的杂多酸阴离子种类和数量有关,其催化活性递减次序为:磷钼酸系列柱撑类水滑石>磷钨酸系列柱撑类水滑石>硅钨酸系列柱撑类水滑石。其次,对于主体杂多酸阴离子相同、客体二元(或三元)类水滑石不同的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和类水滑石中金属离子半径比近似原则有关。当类水滑石中二价、三价金属离子半径比越接近1,其合成类水滑石的层板结构越接近八面体配位的典型结构,越容易向其层间插入阴离子。结果表明,主体杂多酸阴离子相同、客体二元类水滑石不同的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催化剂活性递减顺序为:NiAl-LDHs系列>MgAl-LDHs系列>Zn-Al-LDHs系列。主体杂多酸阴离子相同、客体三元类水滑石不同的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催化剂活性递减顺序为:NiMgAl-LDHs系列>NiZnAl-LDHs系列>MgZnAl-LDHs系列。分别利用NiAl-PMo和NiMgAl-PMo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脱硫验条件,且NiAl-PMo的催化活性优于NiMgAl-PMo。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噻吩类含硫化合物被氧化难易程度也受其本身硫原子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效应双重作用影响,其难易顺序为:DBT>4,6-DMDBT>BT>TH。另外,NiAl-PMo在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催化氧化中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重复利用性能,经五次循环使用后,基本没有活性损失。在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柴油质量1%,氧化剂用量满足O/S摩尔比15,催化剂与H202预接触时间5min,反应温度60℃,乙腈用量(V乙腈:V柴油=1),以NiAl-PMo为催化剂,对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中硫含量从492ppmw降至44.3ppmw,脱除率达90.4%,回收率96.8%。本文制备了一种反应控制的相转移催化剂,即有机-无机型杂多酸,其在氧化脱硫反应过程中呈现“固-液-固”态变化,且其相态变化受过氧化剂控制,整个氧化脱硫反应体系属于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体系。本文合成了四种有机-无机型杂多酸,包括:[π-C5H5NC16H33]3[PW4O16]、[π-C5H5NC16H33]3[PMo4O16]、[π-C5H4NC12H25]3[PW4O16]和[π-C5H5NC12H25]3[PMo4016]。考察了这四种有机-无机型杂多酸在氧化脱硫体系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π-C5H5N16H33]3[PW4O16]催化性能最好。以[π-C5H5NC16H33]3[PW4016]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改变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研究发现,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有机-无机型杂多酸以固体形式存在,具有亲水亲油性,但不溶于油水两相反应;当催化剂与H202发生接触反应时,生成具有水溶性的过氧酸活性物质,溶于乙腈相中与含硫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当[π-C5H5NC16H33]3[PW4016]与H2O2发生接触反应时,生成具有水溶性的过氧酸活性物质,同时其分子内有机基团具有亲油性的特性,加速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因H202消耗殆尽,催化剂失去活性,转化成为在油水两相中均不溶解的有机-无机型杂多酸,从油水两相中分离出来,最终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整个过程表明催化剂发挥作用时具有均相催化的特征,当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发生相的变化而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实现了催化剂的自动分离与简易回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π-C5H5NC16H33]3[PW4O16]经过三次循环使用,对模拟油品中DBT的脱除率可达98%,说明其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将其应用于柴油脱硫,在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正辛烷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60℃、氧化剂用量满足氧硫摩尔比10、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10min,柴油含硫量由515ppmw降至44.8ppmw,去除率达91.3%,回收率达95.9%。本文将氨基作引入基团使杂多酸被锚定于MCM-41分子筛孔道内制备了氨基改性MCM41型杂多酸,其利用MCM-41的多孔结构即保持了杂多酸的催化剂性能又增加了其比表面积,避免了传统负载型MCM41杂多酸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通过过滤即可实现催化剂回收。首次将EDTA-2Na作为H2O2分解反应抑制剂引入氧化脱硫体系研究,并考察了其加入对DBT脱除效果的影响。将不同杂多酸锚定于氨基改性MCM-41分子筛孔道内部,合成了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磷钼一钒酸、磷钼二钒酸、磷钼三钒酸分别固载于氨基改性MCM-41分子筛(分别记作:MCM41-NH-PW、MCM41-NH-PMo、MCM41-NH-V1、MCM41-NH-V2和MCM41-NH-V3)。 FT-IR谱图、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氨基改性MCM-41型杂多酸保持了Keggin型结构,且具有MCM-41分子筛的介孔结构特征。考察了上述五种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结果表明MCM41-NH-PW催化活性最大。以MCM41-NH-PW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与氧化剂预接触时间等对模拟油品氧化脱硫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由于硫原子电子云密度和空间位阻的双重作用,MCM41-NH-PW对不同含硫化合物氧化脱硫催化活性递减次序为:DBT》4,6-DMDBT>BT>TH。在最优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柴油质量1%;O/S摩尔比15;催化剂与H202预接触时间10min;反应温度60℃;乙腈用量(V乙腈:V油=1),以MCM41-NH-PW为催化剂,H202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考察了EDTA-2Na的加入对模拟油品中DBT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0mL浓度0.02mol/L的EDTA-2Na加入上述反应体系,反应180min后,DBT脱除率明显提高,由96.8%增至100%。主要原因是:由于EDTA-2Na与溶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环状金属螯合物,可以有效抑制痕量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作用,从而提高过氧化氢利用率。利用回收的MCM41-NH-PW为催化剂,第1、2次重复利用实验中DBT脱除率明显下降,之后的重复利用实验中,DBT脱除率下降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有少量磷钨酸吸附在MCM-41表面。当MCM41-NH-PW重复使用时,这部分磷钨酸逐渐从MCM-41表面脱落,致使单位质量MCM41-NH-PW所含磷钨酸阴离子比例降低,最终影响催化效果。在最佳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柴油质量比1%,0/S摩尔比15,催化剂与H202预接触时间5min,反应温度60℃,乙腈用量(V乙腈:V柴油=1),抑制剂EDTA-2Na(浓度0.02mol/L)10mL,以MCM41-NH-PW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柴油氧化脱硫效果。柴油含硫量由496ppmw降至49.2ppmw,硫化物去除率达90.1%,柴油回收率达96.2%。文中通过研究DBT氧化反应动力学,确定对于不同杂多酸阴离子功能化主客体型催化剂,DBT的表观反应级数均为一级,DBT的表观活化能在45.2-49.4kJ/mol之间。通过红外谱图发现杂多酸阴离子首先被H202氧化成过氧杂多酸阴离子,通过过氧杂多酸阴离子使硫化物中硫原子被氧化,硫化物被氧化活性大小受硫原子电子云密度和硫原子附近空间位阻效应双重影响。研究还发现,DBT砜是DBT的唯一氧化产物,且全部留存于乙腈相中,实现了氧化脱除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目的。
顾来沅[8](2013)在《CPS微球固载的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杂多酸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模拟金属卟啉的结构,制备了多种结构金属卟啉类物质,在温和条件下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烃类物质的催化氧化,在非均相金属卟啉催化方面引人注目。本研究在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表面同步合成与固载阳离子苯基卟啉,通过配合反应制备了固载化的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在此基础上,凭借静电相互作用,使固载化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与Keggin型磷钨酸及磷钼酸的杂多阴离子相结合,制得了固载化的阳离子金属卟啉/杂多阴离子的复合催化剂,并将该固体复合催化剂用于分子氧氧化乙苯及环己烷的氧化反应,深入地研究考察了其催化特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在非均相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领域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以对羟基苯甲醛(HBA)为试剂,使其与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表面的氯甲基发生取代反应,将苯甲醛基团键合在CPS微球表面,形成改性微球BA-CPS;然后以改性微球BA-CPS、溶液中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及吡咯为共反应物,在固-液界面上进行Adler反应,制备了含叔胺基苯基卟啉(TAPP);再使叔胺基团发生季铵化反应,将TAPP转变为meso-三(对-三甲铵基)苯基卟啉(TMAPP),即制得了固载有阳离子苯基卟啉的微球TMAPP-CPS。重点考察了温度、溶剂的极性及催化剂的酸性等因素对TAPP在CPS微球表面同步合成与固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较高的温度(110℃),使用酸性较弱的乳酸为催化剂与极性较强的二甲亚砜为溶剂,反应8h可制得TAPP固载量为18mmol/100g的功能微球。在实现阳离子苯基卟啉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后,再通过配合反应,制备了阳离子钴卟啉,并测定了固体催化剂表面的钴含量。在此基础上,以Keggin型杂多酸磷钨酸(HPW)及磷钼酸(HPMo)为试剂,凭借阳离子钴卟啉(CoP)与杂多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备与表征了固载化的由阳离子钴卟啉与杂多阴离子复合而成的固体催化剂CoPPW-CPS和CoPPMo-CPS。将两种复合催化剂用于分子氧氧化乙苯的氧化反应,考察研究了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氧氧化乙苯的氧化反应中,复合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使乙苯高选择性地转化为苯乙酮,反应12h,苯乙酮的产率达30.1%;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单纯的固载化钴卟啉高75%;CoPPW-CPS的催化活性高于CoPPMo-CPS。复合催化剂具有最适宜的投加量,过量催化剂的加入,会抑制钴卟啉的催化活性。复合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最后,本文将制备三种固载化阳离子金属卟啉(CoTMAPP-CPS、FeTMAPP-CPS及MnTMAPP-CPS)用于构建复合催化剂,制备了多种固载化阳离子金属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并将它们用于分子氧氧化环己烷的氧化反应,并考察了主要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固载化阳离子金属卟啉;使用CoPPW-CPS的体系,反应8h,环己醇的产率为44.8%,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在复合催化剂中的结构中,固载化的杂多阴离子不具有催化活性,起催化作用的组分是金属卟啉,而杂多阴离子起保护作用,能大大地提高金属卟啉的催化活性;三种不同金属离子配位的固体复合催化剂相比较,CoPPW-CPS的催化活性最高,FePPW-CPS的催化活性居中,MnPPW-CPS的催化活性最差。总之,将固载化的阳离子金属卟啉与杂多阴离子相复合,是发展高性能非均相金属卟啉催化剂的新途径。
李家其[9](2012)在《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杂多化合物是一类由杂原子(中心原子)和多原子(配位原子)通过氧原子桥联组合而成的多氧簇金属配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药、催化、电子、磁性及抗蚀功能材料等制造与应用领域被广泛关注。作为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具有制备成本低、性能可调、适应面广、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产物选择性好和无腐蚀性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固体状态或有机溶剂中,杂多化合物是超强酸,具有较强的酸催化功能。在温和条件下,杂多酸能够高效地催化酯化反应、缩合反应、脱水反应、醚化反应、水合反应、水解反应、烷基化反应、酰基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贝克曼重排反应、Fries重排和Prins反应等。杂多化合物的多原子具有配位和氧化能力,在均相和多相体系,杂多化合物能够催化烷烃、烯烃、芳烃、醇、酚、醛、酮及含硫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催化酚和芳烃等化合物发生硝化、溴化、氨氧化和氨肟化等反应。因此,在精细有机化学品催化合成过程中杂多化合物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磷钼酸盐、Keggin型磷钨酸盐、Dawson型磷钨酸盐以及Dawson型磷钼酸,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及循环伏安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将制备的杂多化合物应用到精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合成反应中,研究了上述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和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探讨了杂多化合物的氧化催化反应和酸催化反应的机理,最终探索杂多化合物结构特征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首先研究了Keggin型磷钼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反应,考察了磷钼酸盐阴阳离子组成、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钒原子和季铵阳离子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在氧化反应中,钒原子和钼原子都能够与H2O2形成钒过氧活性物质和钼过氧活性物质,而钒和钼共存时,钒原子与H202更易形成钒过氧活性物质,钒原子引入磷钼杂多阴离子中后变成为催化活性中心,而且钒增加,磷钼盐催化氧化活性增加;季铵阳离子被交换成为磷钼酸盐的反荷离子后,改善磷钼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的能力,季铵阳离子的有效碳数适当,磷钼酸盐催化效果最好。实验结果表明,当磷钼季铵盐分子中钒原子个数为2,反荷阳离子有效碳数为19,催化剂:环己烷:过氧化氢为2:500:1000,在60℃反应3h时,环己烷转化率可达到90.5%,环己醇选择性为31.4%,环己酮选择性为54.7%。由此,提出了磷钼季铵盐催化H202氧化环己烷可能的反应机理。接下来研究了Keggin型缺位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氧化茴香脑的反应,考察了磷钨杂多阴离子缺位结构及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对茴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磷钨杂多阴离子的缺位结构使得钨原子容易与过氧化氢结合形成具有向茴香脑传递氧原子的钨过氧活性物种,而且钨原子空缺数目不同,对磷钨酸盐的结构稳定性、溶解性和与过氧化氢反应的活性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乙腈中,以(n-Bu4N)7PW11O39作催化剂,当催化剂:茴香脑:过氧化氢为1:50:100,在50℃反应7h时,茴香脑转化率为88.9%,苯甲醛选择性为95.4%。研究还发现Keggin型缺位磷钨酸季铵盐能够活化再生,重复使用。鉴于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良好表现,本文进一步研究了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苯乙烯和环己烯的反应。探索了缺位结构对磷钨杂多酸盐在苯乙烯和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钨过氧活性物种也是苯乙烯和环己烯氧化反应的实际催化剂,钨原子缺位数量和缺位位置适当的磷钨酸盐才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也探讨了阳离子性质对磷钨杂多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反荷阳离子的性质,尤其是酸性质对Dawso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的选择性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催化剂:苯乙烯:过氧化氢为1:100:300,在65℃反应10h时,苯乙烯转化率为95.4%,苯甲醛选择性为95.6%;当催化剂:环己烯:过氧化氢为6:1000:2000,在70℃反应3h时,环己烯转化率为87.6%,环己烯酮选择性为53.8%。研究还发现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也能够简单活化再生,重复使用。同时研究了Dawson型磷钼酸催化合成苯乙酮缩酮的反应,考察了钒取代数目,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醇用量等因素对Dawson型钒代磷钼酸催化合成缩酮.收率的影响,发现钒原子取代数目对磷钼酸的酸性质和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钒取代数越多,钒代磷钼酸酸性越弱,催化合成缩酮反应的收率越低。实验表明:当H6P2Mo18O62:苯乙酮:乙二醇等于6:1000:2000,在160℃回流反应6h时,缩酮收率为89.2%。同时发现磷钼酸稳定性好,可以过滤回收,重复使用。本文还研究8-羟基喹啉和硫酸氧钒配合物催化氧化烯烃的反应,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马建军,宋维维,李贵贤,滕志君,高云艳,张彩霞[10](2011)在《SiO2负载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文中认为采用超声波浸渍法制备系列负载型Dawson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制备环己醇与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负载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过氧化氢用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mol/L盐酸处理的硅胶在超声波浸渍条件下,催化剂CoH7P2Mo15V3O62/SiO2有较好活性.在温度75℃、环己烷用量0.1mol、35%CoH7P2Mo15V3O62/SiO20.3g、反应时间10h、w(H2O2)=50%的过氧化氢用量13.6g(0.2mol)时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56.22%,环己醇和环己酮(简称KA油)总收率达到17.19%.
二、P-Mo-V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Mo-V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固磷策略构筑钼系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环己烷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
1.2.1 环氧环己烷的基本性质 |
1.2.2 环氧环己烷的用途 |
1.2.3 环氧环己烷主要制备方法 |
1.3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3.1 离子液体的简介 |
1.3.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3.3 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
1.3.4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4 环己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4.1 金属卟啉 |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类 |
1.4.3 杂多酸类 |
1.4.4 分子筛类 |
1.4.5 Mo基催化剂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章 水热法合成CdMoP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水热法CdMoP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
2.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2.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2.3.1 XRD分析 |
2.3.2 FT-IR分析 |
2.3.3 SEM分析 |
2.3.4 Mapping分析 |
2.3.5 N_2物理吸/脱附 |
2.3.6 XPS分析 |
2.4 CdMoP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性能测试 |
2.4.1 镉元素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5 v(30%H_2O_2):v(环己烯)比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6 溶剂乙腈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4.7 催化剂的重复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热合成CdMoP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3 离子液体的制备 |
3.2.4 离子热法CdMoP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 |
3.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1 XRD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SEM分析 |
3.3.4 Mapping分析 |
3.3.5 N_2物理吸/脱附 |
3.3.6 XPS分析 |
3.3.7 NH_3-TPD分析 |
3.4 CdMoP-n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 |
3.4.1 离子液体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5 v(30%H_2O_2)/v(环己烯)比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6 溶剂乙腈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4.7 催化剂的重复性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热合成XMoP系列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3 离子液体的制备 |
4.2.4 水热法和离子液体法制备XMoP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4.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4.3.1 XRD分析 |
4.3.2 FT-IR分析 |
4.3.3 SEM分析 |
4.3.4 XPS分析 |
4.3.5 NH_3-TPD分析 |
4.4 不同种类Mo基催化剂催化性能与条件优化 |
4.4.1 XMoP(X=Co/Mn/Ni)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4.4.2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5 v(30%H_2O_2):v(环己烯)比值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6 溶剂乙腈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4.7 催化剂的重复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具有染料选择性吸附的杂多酸季铵盐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样品的制备 |
1.2 材料测试 |
1.3 等温吸附(P/Mo/V=1∶5∶10,1∶9∶3.2,1∶11∶1) |
1.4 选择性染料吸附(P/Mo/V=1∶9∶3.2)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红外光谱分析 |
2.2 XRD分析 |
2.3 N2吸附-脱附分析 |
2.4 等温吸附(P/Mo/V=1∶5∶10,1∶9∶3.2,1∶11∶1) |
2.5 染料选择性吸附(P/Mo/V=1∶9∶3.2) |
3 结 语 |
(3)甲基丙烯醛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方法 |
1.2.1 丙酮氰醇法 |
1.2.2 异丁烯(叔丁醇)氧化法 |
1.2.3 乙烯羰基化法 |
1.3 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 |
1.3.1 杂多酸简述 |
1.3.2 杂多酸的催化性能 |
1.3.3 Keggin结构简介及其在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
1.3.4 反荷离子对磷钼杂多酸催化效果的影响 |
1.4 杂多酸催化甲基丙烯醛选择性氧化甲基丙烯酸 |
1.4.1 杂多酸催化MAL氧化MAA的研究现状 |
1.4.2 杂多酸催化MAL氧化MAA的反应机理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准备及方法 |
2.1 试剂及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4 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 |
2.5 色谱分析条件 |
2.6 分析及数据计算方法 |
第3章 反荷离子Cs~+/NH4_~+对杂多酸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催化条件确定 |
3.2.1 催化剂制备条件确定 |
3.2.2 催化剂评价条件确定 |
3.3 Cs~+对杂多酸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1 BET表征结果 |
3.3.2 XRD表征结果 |
3.3.3 FT-IR红外表征结果 |
3.3.4 SEM表征结果 |
3.3.5 热重分析结果 |
3.3.6 催化剂评价结果与讨论 |
3.4 NH_4~+对杂多酸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1 BET表征结果 |
3.4.2 XRD表征结果 |
3.4.3 FT-IR红外表征结果 |
3.4.4 SEM与 TEM表征结果 |
3.4.5 催化剂评价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反荷离子Fe~(3+)对杂多酸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4.2.1 BET表征结果 |
4.2.2 XRD表征结果 |
4.2.3 FT-IR红外表征结果 |
4.2.4 热重分析表征结果 |
4.2.5 SEM与 TEM表征结果 |
4.2.6 NH_3-TPR与 H_2-TPR表征结果 |
4.3 催化剂评价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反荷离子K~+对杂多酸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5.2.1 BET表征结果 |
5.2.2 XRD表征结果 |
5.2.3 FT-IR红外表征结果 |
5.2.4 热重分析表征结果 |
5.2.5 SEM与 TEM表征结果 |
5.2.6 XPS表征结果 |
5.2.7 NH_3-TPD与 H_2-TPR分析结果 |
5.3 催化剂评价结果与讨论 |
5.4 甲基丙烯醛氧化机理探究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对二甲苯氧化产物及用途 |
1.2.1 对苯二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2.2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2.3 对羟甲基苯甲酸的用途及制备 |
1.3 非均相液相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1 MCM-41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1.1 MCM-41催化氧化烷烃 |
1.3.1.2 MCM-41催化氧化烯烃 |
1.3.1.3 MCM-41催化氧化醇 |
1.3.1.4 MCM-41催化氧化芳烃 |
1.3.1.4.1 MCM-41催化氧化芳烃侧链烷基 |
1.3.1.4.2 MCM-41催化氧化芳烃侧链烯基 |
1.3.1.4.3 MCM-41催化羟基化芳环 |
1.3.2 MOFs催化氧化进展 |
1.3.2.1 MOFs催化氧化(环)烷烃 |
1.3.2.2 MOFs催化氧化(环)烯烃 |
1.3.2.3 MOFs催化氧化芳烃的概况 |
1.3.2.4 MOFs催化氧化醇 |
1.4 常用氧化剂简介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 |
2.2.1 催化剂的合成 |
2.2.2 催化氧化反应 |
2.2.3 产物分析 |
第三章 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 |
3.1 引言 |
3.2 溶剂对Fe-MCM-41(Fe:Si1:100)催化氧化的影响 |
3.3 不同催化剂对催化氧化PX到H4DHT的影响 |
3.3.1 Fe-MCM-41(Fe:Si=1:50)的影响 |
3.3.2 Fe/Cu-MCM-41(Fe:Cu:Si=1:1:50)的影响 |
3.3.3 Cu-MCM-41(Cu:S=1:50)的影响 |
3.3.4 Cu-MCM-41(Cu:Si=1:100)的影响 |
3.3.5 Cu-MCM-48(Cu:S=1:50)的影响 |
3.3.6 Cu-MCM-48(Cu:Si=1:100)的影响 |
3.3.7 含铜MCM-41及MCM-48的比较研究 |
3.3.8 MCM-41及MCM-48的比较研究 |
3.3.9 含铜MCM-41催化剂热过滤研究 |
3.4 Cu-MCM-41 (Cu:Si=1:100)的优化研究 |
3.4.1 H_2O_2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3.4.2 Cu-MCM-41(Cu:S=1:100)的循环使用研究 |
3.5 Cu-MCM-41 (Cu:Si=1:100)催化氧化二甲苯的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性氧化对二甲苯到对羟甲基苯甲酸 |
4.1 引言 |
4.2 不同温度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 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1 低温下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2 高温下反应时间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3.3 低温及高温时产物分配分析 |
4.4 H_2O_2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5 催化剂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 溶剂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1 乙腈用量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6.2 不同溶剂对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
4.7 其它催化剂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1 含铜MCM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2 生物模板合成的Cu-MCM-41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3 其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
4.7.4 Cu-MOF、Cu-MIL-125及CuO-TiO_2气凝胶的比较研究 |
4.8 Cu-MOF的稳定性研究 |
4.8.1 Cu-MOF热过滤实验研究 |
4.8.2 Cu-MOF循环实验研究 |
4.9 Cu-MOF放大实验研究 |
4.10 小结 |
第五章 Cu-MCM-41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Cu-MCM-41(Cu:Si=1:100)的催化氧化PX机理探究 |
5.2.1 芳环侧链氧化与芳环羟基化研究 |
5.2.2 含铜MCM-41的FT-IR分析 |
5.2.3 含铜MCM-41的XPS分析 |
5.2.4 可能的Cu-MCM-41催化氧化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Cu-MOF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机理初探 |
6.1 引言 |
6.2 Cu-MOF的反应机理探究 |
6.2.1 反应前Cu-MOF的物理表征 |
6.2.2 可能的反应机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HPLC图谱 |
附录2 LC-MS-MS图谱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铈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及仪器 |
1.2 催化剂的制备 |
1.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表征 |
2.1.1 FTIR分析 |
2.1.2 XRD分析 |
2.2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2.3 反应条件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
2.3.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3.2 H2O2用量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5 正交实验 |
2.4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3 结论 |
(6)分子氧氧化脱除燃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燃油中硫化物的种类及分布 |
1.2 燃油深度脱硫的紧迫性 |
1.3 燃油硫含量标准 |
1.4 主要燃油脱硫技术 |
1.4.1 加氢脱硫技术 |
1.4.2 非加氢脱硫技术 |
1.4.3 萃取脱硫(EDS) |
1.4.4 吸附脱硫(ADS) |
1.4.5 生物脱硫(BDS) |
1.5 氧化脱硫(ODS) |
1.5.1 H_2O_2体系 |
1.5.2 油溶性过氧化氢体系 |
1.5.3 分子氧体系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磷钥钒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3 TG/DTA分析 |
2.3.4 紫外光谱(UV-vis) |
2.4 氧气氧化脱硫评价 |
2.5 检测方法 |
2.5.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2.5.2 过氧化物含量的分析 |
3 烃类自氧化-氧化脱硫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 |
3.2.1 反应温度对DBT脱除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DBT脱除的影响 |
3.2.3 氧气压力对DBT脱除的影响 |
3.2.4 不同硫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烃类的影响 |
3.3.1 十二烷对DBT脱除的影响 |
3.3.2 环己烷对DBT脱除的影响 |
3.3.3 二甲苯对DBT脱除的影响 |
3.4 产物分析 |
3.4.1 红外分析(FT-IR) |
3.4.2 H~1-NMR谱图(CDCl_3) |
3.5 不同硫化物的脱除 |
3.6 反应机理的探究 |
3.7 噻吩的氧化脱除 |
3.7.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7.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3 初始氧压的影响 |
3.7.4 水油比的影响 |
3.7.5 噻吩氧化产物的分析 |
3.8 小结 |
4 磷钼钒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杂多酸的结构 |
4.1.2 杂多酸的性质 |
4.1.3 杂多酸催化氧化脱硫反应 |
4.2 磷钼钒催化剂的表征 |
4.2.1 H_(3+x)PV_xMo_(12-x)O_(40)(x=0-3)杂多酸催化剂的FT-IR表征 |
4.2.2 H_(3+x)PV_xMo_(12-x)O_(40)杂多酸催化剂XRD表征结果 |
4.2.3 H_(3+x)PV_xMo_(12-x)O_(40)杂多酸催化剂UV-Vis表征 |
4.2.4 H_(3+x)PV_xMo_(12-x)O_(40)杂多酸催化剂TG表征 |
4.3 磷钼钒杂多酸催化剂氧化脱硫活性研究 |
4.3.1 不同催化剂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DBT脱除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对DBT脱除的影响 |
4.3.5 初始氧分压对DBT脱除的影响 |
4.3.6 搅拌速度对DBT脱除的影响 |
4.3.7 不同硫化物的催化氧化效果 |
4.3.8 催化剂寿命的研究 |
4.4 不同烃类的影响 |
4.4.1 十二烷对DBT脱除的影响 |
4.4.2 环己烷对DBT脱除的影响 |
4.4.3 甲苯对DBT脱除的影响 |
4.5 反应机理的研究 |
4.6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 致谢 |
(7)基于多酸阴离子功能化的主客体型催化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油 |
1.1.1 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危害 |
1.1.2 燃油中含硫合化物的种类 |
1.1.3 燃油含硫量标准 |
1.2 燃油深度脱硫技术 |
1.2.1 加氢脱硫 |
1.2.2 非加氢脱硫 |
1.3 杂多化合物简介 |
1.3.1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特点 |
1.3.2 杂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3 杂多化合物的催化特性 |
1.3.4 杂多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
1.4 选题意义、创新性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课题的创新性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杂多酸铯盐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2.2.4 模拟油品氧化脱硫实验 |
2.2.5 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
2.2.6 柴油氧化脱硫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表征 |
2.3.2 杂多酸铯盐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2.3.3 负载型磷钨酸铯盐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2.3.4 碳纳米管负载磷钨酸铯盐的再生利用 |
2.3.5 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多酸柱撑类水滑石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模拟油品氧化脱硫实验 |
3.2.5 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
3.2.6 柴油氧化脱硫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 |
3.3.2 杂多酸柱撑二元类水滑石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3.3.3 杂多酸柱撑三元类水滑石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3.3.4 NiAl-PMo的再生利用 |
3.3.5 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型杂多酸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有机-无机型杂多酸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4.2.4 模拟油品氧化脱硫实验 |
4.2.5 催化剂的再生实验 |
4.2.6 柴油氧化脱硫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4.3.2 有机-无机型杂多酸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4.3.3 [π-C_5H_5NC_(16)H_(33)]_3PW_4O_(16)的重复利用 |
4.3.4 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氨基改性MCM-41分子筛固载杂多酸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5.2.4 模拟油品催化氧化脱硫实验 |
5.2.5 催化剂再生实验 |
5.2.6 柴油氧化脱硫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MCM41-NH-PW催化模拟油品氧化脱硫 |
5.3.3 EDTA-2Na对抑制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
5.3.4 MCM41-NH-PW的再生利用 |
5.3.5 真实油品催化氧化脱硫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脱硫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
6.1 DBT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6.1.1 研究DBT氧化脱硫反应级数 |
6.1.2 确定DBT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 |
6.2 氧化脱硫反应机理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CPS微球固载的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杂多酸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简介 |
1.1.1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1.1.2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分类 |
1.1.3 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1.1.4 卟啉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仿生催化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
1.2.2 金属卟啉类仿生催化剂在绿色催化氧化烃类的研究进展 |
1.2.3 金属卟啉类仿生催化剂的固载化 |
1.3 阳离子卟啉和阳离子金属卟啉 |
1.4 杂多酸化合物 |
1.4.1 杂多酸的结构 |
1.4.2 杂多酸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3 杂多酸化合物作为酸性型催化剂的应用 |
1.4.4 杂多酸化合物作为氧化型催化剂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在 CPS 微球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及仪器 |
2.1.2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2.1.3 CMCPS 微球与对羟基苯甲醛的亲核取代反应 |
2.1.4 含叔胺基的苯基卟啉在 CPS 微球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及其表征 |
2.1.5 考察主要因素对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的影响 |
2.1.6 阳离子苯基卟啉的制备 |
2.1.7 配位反应制备固载化阳离子金属卟啉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制备阳离子苯基卟啉的化学过程 |
2.2.2 谱学法表征固载阳离子苯基卟啉微球的化学结构 |
2.2.3 各种因素对叔胺基苯基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过程的影响 |
2.2.4 固载化阳离子卟啉与钴盐配位反应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 金属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乙苯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仪器 |
3.1.2 固载化阳离子钴卟啉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3 乙苯的分子氧催化氧化 |
3.1.4 考察各种因素的影响 |
3.1.5 考察循环使用性能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制备固载化阳离子钴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的化学过程 |
3.2.2 固载化阳离子钴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的红外光谱 |
3.2.3 固载化钴卟啉/杂多酸复合催化剂在分子氧氧化乙苯过程中的催化特性 |
3.2.4 主要因素对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5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4 金属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与仪器 |
4.1.2 阳离子金属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1.3 环己烷的分子氧催化氧化 |
4.1.4 考察各种因素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阳离子金属卟啉及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2.2 阳离子金属卟啉固体催化剂的表征 |
4.2.3 环己烷产物含量的测定 |
4.2.4 固载化钴卟啉/杂多阴离子复合催化剂在分子氧氧化环己烷过程中的催化特性 |
4.2.5 主要因素对复合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2.6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多化合物概述 |
1.1.1 杂多化合物的概念 |
1.1.2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
1.1.3 杂多化合物的特性 |
1.2 杂多化合物的酸催化作用 |
1.2.1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酸酯化 |
1.2.2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醛(酮)缩合 |
1.2.3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脱水 |
1.2.4 杂多化合物催化烯烃水合 |
1.2.5 杂多化合物催化碳水化合物水解 |
1.2.6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烷基化 |
1.2.7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酰基化 |
1.2.8 杂多化合物催化醇醚化 |
1.2.9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化合物异构化 |
1.2.10 杂多化合物催化贝克曼重排反应 |
1.2.11 杂多化合物催化Fries重排 |
1.2.12 杂多化合物催化Prins反应 |
1.3 杂多化合物的氧化催化作用 |
1.3.1 杂多化合物催化烷烃氧化 |
1.3.2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烯烃 |
1.3.3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芳烃 |
1.3.4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醇和酚 |
1.3.5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醛 |
1.3.6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酮 |
1.3.7 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含硫有机物脱硫 |
1.3.8 杂多化合物催化烃和酚硝化 |
1.3.9 杂多化合物催化芳烃和酚溴化 |
1.3.10 杂多化合物催化氨氧化和氨肟化反应 |
1.4 杂多化合物的多功能催化作用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和意义 |
第二章 Keggin型磷钼酸盐的合成及催化H_2O_2氧化环己烷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磷钼酸盐的制备及表征 |
2.2.3 催化氧化反应及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3.2 溶剂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钒含量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4 反荷离子有效碳数对磷钼酸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5 反应条件对C16CPMoV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5.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3.5.3 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
2.3.5.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6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合成及催化H_2O_2氧化茴香脑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2.3 催化氧化反应及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3.2 缺位数目对Keggin型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
3.3.3 溶剂和反应条件对BNPW_(10)茴香脑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3.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3.3.5 催化剂转化和反应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awson型缺位磷钨酸盐的合成及催化氧化苯乙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2.2 催化反应及分离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4.3.2 反应条件对苯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4.3.3 催化剂重复使用时的催化反应结果 |
4.3.4 制备苯甲醛的技术经济因素分析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awson型二缺位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烯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5.2.3 催化氧化反应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5.3.2 溶剂和反应条件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5.3.3 P_2W_(16)催化H_2O_2氧化环己烯反应的机理讨论 |
5.3.4 催化剂的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缺位对Dawson型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6.2.3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和产物的分析计算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的表征 |
6.3.2 缺位数目不同的磷钨酸盐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6.3.3 反应条件对P_2W_(15)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 |
6.3.4 P_2W_(15)的再生与重复使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Dawson型磷钼酸催化合成苯乙酮缩酮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钒代磷钼酸的制备与表征 |
7.2.3 缩合反应及产物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钒代磷钼酸的结构和酸性特征 |
7.3.2 钒代磷钼酸在苯乙酮与乙二醇缩合中的催化性能 |
7.3.3 H_6P_2Mo_(18)O_(62)对苯乙酮缩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
7.3.4 反应条件对H_6P_2Mo_(18)O_(62)催化合成苯乙酮乙二醇缩酮的影响 |
7.3.5 H_6P_2Mo_(18)O_(62)的重复使用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8-羟基喹啉氧钒配合物在烯烃氧化反应中的调变作用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仪器和试剂 |
8.2.2 催化氧化反应 |
8.2.3 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8-羟基喹啉用量对五氧化二钒催化性能的影响 |
8.3.2 反应条件对8-羟基喹啉氧钒配合物催化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影响 |
8.3.3 反应机理探讨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苯甲酸氧钒催化氧化β-蒎烯研究 |
9.1 引言 |
9.2 实验部分 |
9.2.1 仪器和试剂 |
9.2.2 催化剂的制备 |
9.2.3 催化反应与分析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催化剂结构与表征 |
9.3.2 反应条件对苯甲酸氧钒催化氧化β-蒎烯的影响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10)SiO2负载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催化剂的制备 |
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1.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1.4 催化剂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表征 |
2.1.1 FT-IR |
2.1.2 XRD |
2.1.3 BET |
2.2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2.2.1 催化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
2.2.2 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2.3 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重复使用性能 |
3 结论 |
四、P-Mo-V杂多酸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固磷策略构筑钼系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汪萍.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具有染料选择性吸附的杂多酸季铵盐制备与性能研究[J]. 汤惠睫,韩哲,俞天寿,张明,金红晓,葛洪良,王新庆,金顶峰.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0(01)
- [3]甲基丙烯醛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D]. 芦亮. 天津大学, 2019(06)
- [4]M-MCM-41(M=Fe、Cu)和Cu-MOF选择性催化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D]. 李应. 云南大学, 2017(05)
- [5]铈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烷[J]. 李贵贤,史妍,玉轶聪,季东. 精细化工, 2016(12)
- [6]分子氧氧化脱除燃油中硫化物的研究[D]. 高璐璐.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
- [7]基于多酸阴离子功能化的主客体型催化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D]. 于凤丽. 山东大学, 2013(07)
- [8]CPS微球固载的阳离子苯基金属卟啉/杂多酸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特性研究[D]. 顾来沅. 中北大学, 2013(10)
- [9]杂多化合物在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 李家其.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9)
- [10]SiO2负载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J]. 马建军,宋维维,李贵贤,滕志君,高云艳,张彩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