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黄蘑中一种抗病毒蛋白的纯化及其抗TMV和HBV的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翠君,石丽桥,王开梅[1](2019)在《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研究者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开展了大量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从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及小分子化合物。本文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及抗病毒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来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治的微生物农药提供借鉴。
赵磊[2](2016)在《甾烯醇与云芝糖肽等抗病毒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病毒病因其防治困难,素有“植物癌症”之称。据报道,全球每年因植物病毒病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600亿美元,其中仅粮食作物一项的损失就高达200亿美元。为了降低植物病毒危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人类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生物学和化学防治方法具有较大的降低植物病毒病危害的潜力。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抗病毒药剂为宁南霉素、嘧肽霉素、壳聚糖、香菇多糖、毒氟磷以及病毒唑等。但这些药剂对植物病毒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仅为30–60%。另外,有些药物可能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潜在的负面作用,这大大限制了这些抗病毒药物的大规模使用。为了找到对植物病毒防治效果更好、环境更友好的抗病毒药物,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Ⅰ)植物源抗病毒活性材料的筛选、分离及抗病毒机理研究。从秦岭地区采集了77份植物材料样品,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叶盘法测定了77份植物材料醇提物对TMV病毒的抑制活性。采用活性追踪分离方法对棉籽油泥丙酮提取物中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对活性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研究了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机理。进行了棉籽油泥提取物的环境毒理试验,并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棉籽油泥提取物的产业化。(Ⅱ)微生物源抗病毒活性菌株的筛选、分离与抗病毒机理研究。由秦岭地区的植物和土壤样品中分离了多种微生物,对其抗TMV活性进行了测定。对具有较高抗病毒活性的F01菌株的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对云芝菌的抗病毒活性成分及其抗病毒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云芝糖肽处理拟南芥样品的转录组序列,并对差异基因以及m R N A可变剪切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Ⅰ)由77份植物材料中筛选到15种植物材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20 mg·mL-1时对TMV的抑制效果高于50%。其中棉籽油泥以及大黄(Rheum palmatum)根及根茎的醇提物在浓度为20 mg·mL-1时对TMV的抑制活性较高,分别为87.5%和74.8%。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叶片和漆树科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gria)树皮的醇提物次之,对TMV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6%和69.5%。棉籽油泥丙酮提取物抗TMV病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在浓度为20 mg·mL-1时对TMV的防治效果为91.6%。由棉籽油泥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活性化合物,棉酚、β-谷甾醇和油酸。其中,棉酚具有最高的抗TMV活性,在浓度为500μg·mL-1时,对TMV具有54.4%的治疗活性。β-谷甾醇在浓度为500μg·mL-1时对TMV的治疗活性为45.6%。油酸在浓度为500μg·mL-1时对TMV的治疗活性为21.4%。棉酚和β-谷甾醇的抗病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棉酚可钝化病毒,使病毒粒子聚集和断裂,从而失去侵染活性。β-谷甾醇则可诱导植物提高抗病相关的PAL和POD酶的活性,并提高植物抗病相关PR-1a和PR-5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棉籽油泥提取物环境毒理试验结果表明,棉籽油泥提取物对鱼类、藻类、蜜蜂和日本鹌鹑等为中到低毒。由于棉籽油泥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较高、原材料便宜且容易大量获取,实验室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已合作完成棉籽油泥提取物的小试生产、中试生产以及药物登记申请等工作。2015年5月,棉籽油泥提取物药剂登记申请已获农业部批准。(Ⅱ)由植物以及土壤中分离到放线菌1100余株,细菌670余株,真菌730余株,其中,有4株放线菌(F01,F02,F03,F04),一株细菌(F05)和一株真菌(F06)具有较高的抗TMV活性。确定了菌株F01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并对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种类进行了优化。云芝糖肽抗TMV试验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具有较高的抗TMV活性,它可直接作用于病毒粒子,使TMV病毒粒子聚集和断裂,降低其侵染活性。另一方面,云芝糖肽可诱导烟草活性氧的迸发并提高烟草抗病相关的PR-1a和PR-5基因的表达量,诱导烟草PAL和POD酶的活性,提高其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云芝糖肽处理拟南芥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可调控植物的几丁质响应和增强水杨酸、小分子物质合成以及蛋白激酶相关基因的富集,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何海燕,张丹,李斌[3](2016)在《真菌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具有寄主范围广、抗逆性强、在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大和难以防治等特点的植物病毒.从真菌中筛选并获得具有抑制TMV的活性物质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真菌中活性物质抑制TMV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3个方面:具有抑制TMV活性物质的真菌种类,主要为侧耳、白蘑、红菇等科中的真菌;具有抑制TMV作用的活性物质成分,主要为真菌多糖和蛋白质;抑制TMV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通过钝化病毒和封闭侵染位点抑制病毒的侵染,干扰病毒蛋白质合成和病毒离子装配抑制病毒增殖或扩散,提高防御酶活性和激活抗性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此外对真菌提取物抗TMV田间应用缓慢的原因进行了讨论.随着对真菌中抗TMV的作用物质及其结构、理化性质、表达基因及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对环境与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化学农药的使用限制,真菌源抗TMV物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冯推紫[4](2015)在《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抗植物病毒蛋白Rhp-PSP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文中认为烟草花叶病毒TMV是重要的农作物病害的病原物,危害农作物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化学防治经济作物病害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和重大的环境污染,人们倡导使用无公害产品防治农作物病害。蛋白农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增加经济收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光合细菌PSB是可以应用于农业作为有机肥、降解农药残留等的一种有益菌,我们发现其有抗辣椒病毒病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发现光合细菌PSB06菌液中含有可以抑制TMV活性的蛋白成分高氯酸溶性酶PSP,并命名为Rhp-PSP。高氯酸溶性酶PSP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在无细胞翻译体系中能抑制蛋白合成,根据报道,PSP大多数都是在动物中被发现,而在微生物中鲜有被报道。为了进一步阐述Rhp-PSP与TMV互作过程中的分子机制,需要大量获取重组蛋白。本论文的目的是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进行蛋白基因的克隆分析,大量制备Rhp-PSP蛋白,为下一步抗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活化光合细菌PSB06菌株,提取PSB06菌株总DNA,进行16S rDNA片段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试验菌株为PSB06菌株;(2)通过设计筛选特异性高的PSP引物,PCR扩增获得Rhp-PSP全长片段基因,插入T5载体中进行连接转化,测序分析结果确定了目的片段Rhp-PSP序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将目的基因Rhp-PSP插入E1表达载体中,在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转化,加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Rhp-PSP表达成功。
周鹏,周志成,肖启明,蔡海林,罗葵,魏润洁,唐前君[5](2014)在《生物源抑制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是我国常见的植物病毒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如何有效并安全地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瓶颈之一。介绍了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动物源3大类生物源抗TMV物质的研发和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戎谞[6](2013)在《四种生物材料抗植物病毒活性及雷丸抗病毒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和微生物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开发植物病毒抑制剂的重要资源。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已初步明确宽果红景天(Rhodiolaeurycarpa)、糯米条(Abelia chinensis)、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和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对TMV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为供试毒源,系统评价了该4种样品的抗病毒活性;并采用活性跟踪法,对雷丸抗TMV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主要结果如下:1.半叶枯斑法测定表明,宽果红景天、糯米条、中国粗榧和雷丸乙醇提取物(10mg/mL)对TMV具有较强的钝化作用(抑制率>50%),其中,雷丸的钝化抑制率达75.59%。4种提取物对TMV初侵染抑制作用均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2.4种提取物(10mg/mL)对CMV的钝化抑制率均在35%以上,其中雷丸和中国粗榧的钝化效果均高于50%。同时4种提取物对CMV具有一定的初侵染和增殖抑制作用。3.盆栽试验表明,雷丸和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2mg/mL)对TMV侵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21d的预防效果分别为51.95%和43.57%;雷丸对CMV侵染也表现出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治疗作用不明显。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雷丸和中国粗榧提取物500倍稀释液常量喷雾对烟草花叶病毒病21d的防效分别为41.35%和27.82%,显着高于20%盐酸吗啉胍·乙铜500倍稀释液。5.采用活性跟踪法从雷丸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8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Ergosterol)、正十三烷酸(Tridecylic acid)、正二十三烷酸(Tricos-an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胡萝卜苷(Daucosterol)、麦角甾-5,22-二烯-3β-醇(Ergosta-5,22-dien-3β-ol)和Brassicastanol。6.13个化合物均对TMV具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半叶枯斑法),其中大部分对TMV具有复制增殖抑制作用(漂浮叶圆片法)。其中,正二十三烷酸和化合物11(1mg/mL)既能钝化TMV (钝化效果分别为56.50%和62.80%),又能抑制其复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7.19%和50.52%)。上述结果表明,宽果红景天、糯米条、中国粗榧和雷丸4种供试材料对TMV和CMV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雷丸的抗病毒活性最好。雷丸抗TMV主要活性成分为正二十三烷酸和化合物11,并且其抗病毒活性可能为多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雷丸具有开发为生物源病毒抑制剂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颜秉佳[7](2013)在《链霉菌ZX01菌株次生代谢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成分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病毒病是农业上十分严重的病害,往往给农作物产量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微生物源抗病毒物质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抗病毒药剂筛选中的一个热点。ZX01菌株(Streptomyces sp.)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分离自新疆喀纳斯湖湿地土壤的一种链霉菌。前期研究表明,ZX01菌株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抗TMV活性。为明确链霉菌ZX01次生代谢产物中抗TMV活性成分,本研究以心叶烟(Nicotianaglutinosa L.)和中烟102为寄主材料,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为供试毒源,采用活性跟踪法和现代分离技术手段,初步对链霉菌ZX01发酵液中的抗TMV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首先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链霉菌ZX01发酵液中抗TMV高活性成分进行富集,其中50%甲醇洗脱段抗TMV活性最高,在10mg/mL时,体外钝化活性达95.94%;对50%甲醇洗脱段进行萃取分离,经活性测定表明,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水相;采用薄层层析、离子柱层析和透析等方法对水相部分进行纯化,并结合核磁(氢谱)分析,发现抗TMV活性成分的分子量大于3000,且氢谱图上的质子共振峰符合糖类物质的特征。因此,推断链霉菌ZX01发酵液中抗TMV活性成分为大分子糖类物质。(2)链霉菌ZX01发酵液经乙醇沉淀和sevage除蛋白后,得到较纯的胞外粗多糖;胞外粗多糖经DEAE离子柱层析分离,获得4个洗脱组分EPS-0、EPS-1、EPS-2和EPS-3。活性测定表明,胞外粗多糖在0.5mg/mL时,对TMV体外钝化活性为81.32%,初侵染抑制活性为63.77%,抑制复制增殖活性为72.88%;在5mg/mL时,DEAE4个洗脱组分中EPS-0无明显抗TMV活性,其余三个洗脱组分中EPS-2活性最好,体外钝化活性和初侵染抑制活性分别为66.36%和48.26%。(3)采用硫酸苯酚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ZX01次生代谢物中胞外粗多糖总糖的含量为51.83%,胞外粗多糖结合蛋白含量为12.29%;EPS-2的糖含量为69.83%,EPS-2结合蛋白含量为5.34%。二者经紫外光谱分析,在260nm和280nm下均未见核酸和游离的蛋白特征吸收峰。EPS-2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呈现出单一对称峰;经红外光谱和1H NMR分析,其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且主要糖苷键为α型。(4)采用常量喷雾法、灌根法和喷雾+灌根法3种施药方式对链霉菌ZX01发酵液进行抗TMV效果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ZX01发酵液以喷雾+灌根方式施药效果最好,41d后的预防效果为31.81%,优于对照药剂吗啉呱·乙铜500mg/L的处理。胞外粗多糖在浓度为200mg/L时,41d防效为33.53%,与发酵液喷雾+灌根处理效果相当。
李洋,周莹,李兴红,王红清[8](2012)在《裂褶菌蛋白粗提液抗植物病毒活性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蛋白的生物活性,对裂褶菌蛋白粗提液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活性测定。使用硫酸铵沉淀法,从裂褶菌中得到蛋白粗提液,采用喷施法和局部枯斑法,研究其诱导TMV的抗性,体外钝化TMV的效果及其对由CMV侵染引起的辣椒病毒病和由TMV侵染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的控制作用。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当蛋白粗提液浓度达到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74.11%±3.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0.05%±1.25%,其对由CMV侵染引起的辣椒病毒病的平均防效为66.46%,对由TMV侵染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的平均防效为68.50%。表明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和CMV的作用。
景炳年[9](2012)在《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文中指出从植物中寻找抗病毒活性物质是目前植物病毒抑制剂创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为了给新型植物源病毒抑制剂的开发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采用现代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跟踪对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二是采用半叶枯斑法、整株法和漂浮叶圆片法较为系统的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74科214种313个植物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TMV活性;三是以筛选出的植物样品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其对VFB水剂抗病毒活性的增效作用,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活性跟踪法从VFB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最终鉴定出其中12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gal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7-甲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β-香树酯醇(β-Amyrin)、大黄素(Emodin)、甘草素(Liquiritigenin)、熊果酸(Ursolic Acid)、牛蒡子苷(Arctiin)、4-[(2S,3R,4S)-4-[(S)-(3,4-二甲氧苯基)羟甲基]四氢-3-(羟甲基)-2-呋喃基]-2-甲氧苯基(4-[(2S,3R,4S)-4-[(S)-(3,4-dimethoxyphenyl)hydroxymethyl]tetrahydro-3-(hydroxymethyl)-2-furanyl]-2-methoxyphenyl)、槲皮素(Quercetin)、5-(3′,4′-二甲氧基苯基)-3-(β-(3′,4′-二甲氧基苯基)-α-羟基)-2H呋喃-4-羟基-4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3′,4′-dimethoxyphenyl)-3-(β-(3′,4′-dimethoxyphenyl)-α-hydroxy)-2Hfuran-4-hydroxy-4methyl--β-D-glucopyranoside)和2-羰基-3-(3′,4′-二羟苯乙基)-5H-呋喃-4-(4′-对甲氧基苯乙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oxo-3-(3’,4’-dihydroxyphenylethyl)-5H-furan-4-(4’-p-methoxyphenylethyl-3’-O-α-L-rhamnylpyranylo-syl (1-2)-β-D-glucopyranoside),其余3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2.采用半叶枯斑法和漂浮叶圆片法系统的研究了15个化合物对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mg/mL的剂量下,甘草素和熊果酸在不同寄主上对TMV病毒粒体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甘草素和熊果酸既能强烈的体外钝化TMV病毒粒子,其钝化效果分别为54.20%和41.00%;又能较好的预防TMV对寄主的侵染,其抑制率分别为48.52%和45.73%;且对TMV在普通烟植株内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在33.00%以上,故推断甘草素和熊果酸可能为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中主要抗病毒活性物质。3.采用半叶枯斑法测试了313个供试植物样品95%乙醇提取物对TMV病毒粒体的体外抑制作用,发现有27个科48种54个植物粗提物对TMV具有良好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均在50%以上。在此基础上,采用整株法和漂浮叶圆片法进一步测定了这54个样品对TMV预防和增殖的抑制活性,其中仅有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等6种样品能有效的抑制TMV的侵染和增殖,其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6种样品的抗TMV作用显着,其抗植物病毒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4.初步研究了宽果红景天、糯米条、粗榧、牛心朴子草、臭椿和雷丸6种植物提取物对VFB水剂抗病毒活性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雷丸提取物对VFB水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植物中具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物质含量丰富、种类繁多,其结构独特,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互作关系。因此,植物界是发现低毒、低残留、高效及环境和谐的新抗病毒剂和新抗病毒化合物的最好的自然资源宝库。本试验研究结果对我国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郭丛[10](2011)在《恶臭假单胞菌A3菌株抗TMV的活性小分子物质分离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引起的烟草病毒病是我国烟草上主要的病害之一,是影响我国烟草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抗植物病毒剂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发展能产生高效、高活性的生物源抗病毒剂是实现产业化生物防治的关键任务。生物农药存在多种防治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应用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本研究从TMV重病区中未发病的K326烟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TMV具有高度拮抗活性的菌株A3,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A3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并通过试验筛选出A3菌株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NB培养基为适宜培养基、初始pH7.0、适宜发酵温度28℃、通气量100 mL/250 mL、发酵时间60 h-72 h,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适宜的氮源为酵母膏或蛋白胨。同时,本研究对菌株发酵液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化学分析和结构鉴定,共得到38种化合物,其中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居多。此外,本研究以三生-NN烟和普通烟NC89为寄主材料,对活性小分子物质拮抗TMV的作用机制做了初步探索。电镜观察表明活性物质能破坏TMV粒体的完整性,使病毒粒体断裂并且排列凌乱无序。对病毒-寄主互作中,活性物质对烟株处理后能诱导植株体内PR基因表达上调,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同时,以不同浓度的吐温-20作为表面活性剂,与菌株发酵液混合后喷施4-5叶期NC89,于不同时间接种TMV,确定该菌用于生产的最适宜剂型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0.25%的吐温-20较利于菌株A3作用于烟叶表面,喷施1 d后接种TMV,能更好的抑制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利用Real-time PCR对云南腾冲和广西隆林2个植烟区土壤中TMV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检测该菌对土壤中TMV污染的生物修复能力。结果表明P. Putida A3可降低植烟土壤中TMV的含量,降低了TMV发病率。该研究结论将为农作物TMV的生物防治与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榆黄蘑中一种抗病毒蛋白的纯化及其抗TMV和HBV的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榆黄蘑中一种抗病毒蛋白的纯化及其抗TMV和HBV的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大分子物质 |
1.1 蛋白和酶 |
1.2 多糖 |
2 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小分子化合物 |
2.1 细菌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小分子化合物 |
2.2 放线菌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小分子化合物 |
2.3 真菌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3 展望 |
(2)甾烯醇与云芝糖肽等抗病毒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毒的种类、危害及其防治 |
1.1.1 植物病毒的种类及其危害 |
1.1.2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
1.1.3 植物病毒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1.2 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1.2.1.1 植物源蛋白质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1.2 植物源生物碱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1.3 植物源黄酮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1.4 植物源酚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1.5 植物源精油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1.6 植物源多糖类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2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1.2.2.1 真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2.2 细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2.3 放线菌来源抗病毒活性物质 |
1.2.3 动物和藻类来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1.2.4 化学合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1.2.5 矿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 |
1.3 抗植物病毒物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4 抗植物病毒农药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甾烯醇与棉酚等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的筛选、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筛选方法 |
2.1.2.2 棉籽油泥抗TMV活性追踪分离方法 |
2.1.2.3 电镜观察棉酚对TMV病毒的抑制作用 |
2.1.2.4 β-谷甾醇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的测定方法 |
2.1.2.5 棉籽油泥提取物的制剂研发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植物对TMV的防治效果 |
2.2.2 棉籽油泥抗TMV活性追踪分离结果 |
2.2.3 电镜观察棉酚对TMV病毒的抑制作用 |
2.2.4 β-谷甾醇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结果 |
2.2.5 棉籽油泥提取物的产业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F01多糖与云芝糖肽等微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的筛选、分离及其作用机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3.1.2.2 大型真菌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
3.1.2.3 活性菌株筛选及扩繁方法 |
3.1.2.4 微生物的初步鉴定方法 |
3.1.2.5 F0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
3.1.2.6 F01菌株抗TMV活性成分的分离方法 |
3.1.2.7 云芝糖肽抗TMV活性测定方法 |
3.1.2.8 烟草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 |
3.1.2.9 烟草PAL和POD酶活性测定 |
3.1.2.10 烟草PR-1a和PR-5 基因表达量测定 |
3.1.2.11 云芝糖肽对TMV病毒的抑制作用观察 |
3.1.2.12 云芝糖肽处理拟南芥样品的转录组测定 |
3.1.2.1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株筛选结果 |
3.2.2 活性菌株的初步鉴定结果 |
3.2.3 F0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
3.2.4 F01菌株抗TMV活性成分的研究 |
3.2.5 云芝糖肽抗TMV活性测定 |
3.2.6 云芝糖肽抗TMV机理 |
3.2.7 云芝糖肽处理拟南芥样品转录组测序结果 |
3.2.8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与获奖情况 |
(3)真菌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具有抑制TMV作用的真菌种类 |
2 真菌提取物抑制TMV的活性物质 |
2.1 多糖类 |
2.2 蛋白质类 |
33 抗抗TTMMVV作用的真菌源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 |
3.1 抑制病毒侵染 |
3.2 抑制病毒增值或扩散 |
3.3 诱导寄主产生抗性 |
4 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
(4)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抗植物病毒蛋白Rhp-PSP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花叶病毒 |
1.1.1 TMV的生物学特性 |
1.1.2 TMV的防治 |
1.2 光合细菌 |
1.2.1 光合细菌生物学特性 |
1.2.2 光合细菌的应用 |
1.3 高氯酸溶性蛋白PSP的研究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Rhp-PSP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活化培养 |
2.2.2 CTAB法提取菌液总DNA |
2.2.3 菌株16S rDNA序列的PCR扩增 |
2.2.4 PCR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2.5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2.6 菌株DNA测序 |
2.2.7 DNA与T5载体的连接转化 |
2.2.8 Rhp-PSP的诱导表达 |
2.2.9 质粒的提取 |
2.2.10 目的基因的表达 |
2.2.11 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12 重组蛋白与原蛋白的活性测定 |
2.3 结果分析 |
2.3.1 光合细菌PSB06菌液总DNA的提取 |
2.3.2 16S rDNA扩增的凝胶电泳检测分析 |
2.3.3 16S rDNA回收的电泳检测分析 |
2.3.4 Rhp-PSP序列的查找 |
2.3.5 Rhp-PSP序列的电泳检测分析 |
2.3.6 Rhp-PSP序列回收纯化的电泳检测分析 |
2.3.7 Rhp-PSP与T5载体的连接转化 |
2.3.8 Rhp-PSP序列与El载体的连接转化 |
2.3.9 Rhp-PSP的诱导表达 |
2.3.10 目的蛋白的活性测定 |
2.3.11 目的蛋白的质谱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方法 |
附录2 常用试剂及仪器 |
致谢 |
(5)生物源抑制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源抗TMV物质 |
2 微生物源抗TMV物质 |
2.1 拮抗真菌 |
2.2 拮抗细菌 |
2.3 拮抗放线菌 |
3 动物源抗TMV物质 |
4 讨论 |
(6)四种生物材料抗植物病毒活性及雷丸抗病毒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概述 |
1.1.1 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现状 |
1.2 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 |
1.2.2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 |
1.2.3 动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 |
1.3 雷丸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学性状及资源分布 |
1.3.2 雷丸的药用活性 |
1.3.3 雷丸的化学成分研究 |
1.4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病毒毒源 |
2.1.2 供试寄主 |
2.1.3 供试材料 |
2.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2.3 盆栽药效试验 |
2.2.4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2.2.6 雷丸中抗 TMV 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雷丸、中国粗榧、糯米条和宽果红景天乙醇提取物抗 TMV 活性 |
3.1.1 钝化作用 |
3.1.2 初侵染抑制作用 |
3.1.3 增殖抑制作用 |
3.1.4 盆栽药效试验 |
3.2 雷丸、中国粗榧、糯米条和宽果红景天提取物抗 CMV 活性 |
3.2.1 钝化作用 |
3.2.2 初侵染抑制作用 |
3.2.3 增殖抑制作用 |
3.2.4 盆栽药效试验 |
3.3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
3.4 雷丸中抗病毒成分分离与抗 TMV 活性测定 |
3.4.1 不同溶剂雷丸提取物对 TMV 的钝化作用 |
3.4.2 雷丸 95%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段对 TMV 的钝化作用 |
3.4.3 石油醚段和乙酸乙酯段化合物分离与鉴定 |
3.4.4 雷丸中单体化合物抗 TMV 活性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雷丸、中国粗榧、糯米条和宽果红景天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4.2 雷丸抗 TMV 活性是多成分作用的结果 |
4.3 雷丸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
4.4 雷丸具有开发成生物源病毒抑制剂的潜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链霉菌ZX01菌株次生代谢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成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裂褶菌蛋白粗提液抗植物病毒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种 |
1.2 供试毒源 |
1.3 寄主植物 |
1.4 裂褶菌液体培养基 |
1.5 实验仪器及主要生化试剂 |
1.6 裂褶菌的液体培养 |
1.7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的制备 |
1.8 测定蛋白浓度 |
1.9 抗病毒效果试验 |
1.9.1 病毒接种液的制备 |
1.9.2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 |
1.9.3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 |
1.9.4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由CMV侵染引起的辣椒病毒病的控制作用 |
1.9.5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TMV侵染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的控制作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测定 |
2.2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TMV的钝化作用 |
2.3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由CMV侵染引起的辣椒病毒病的防治作用 |
2.4 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由TMV侵染引起的番茄病毒病防治作用 |
3 讨论与结论 |
(9)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病毒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及其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1.2 植物病毒病主要防治策略 |
1.3 植物病毒抑制物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化学合成的抗植物病毒物质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
1.3.2 植物源抗病毒物质研究现状 |
1.3.3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3.4 动物源和矿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展 |
1.4 天然源抗植物病毒物质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4.1 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 |
1.4.2 直接作用于寄主植物 |
1.5 抗植物病毒物质的筛选模式及药效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6 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7 植物源农药 VFB 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7.1 植物源农药 VFB 的研究现状 |
1.7.2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
1.8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植物样品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提纯病毒的浓度 |
2.2.2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 TMV 病毒粒子体外钝化效果 |
2.2.3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 TMV 侵染心叶烟的预防效果 |
2.2.4 供试植物提取物在普通烟 K326上对 TMV 增殖的抑制效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活性成分分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VFB 制剂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及各馏分段对 TMV 的钝化作用 |
3.2.2 50%乙醇洗脱段系统溶剂萃取及各萃取相对 TMV 的钝化活性测定 |
3.2.3 乙酸乙酯萃取相经硅胶吸附后依次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及各提取物对TMV 的体外钝化活性测定 |
3.2.4 乙酸乙酯超声提取物中抗 TMV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 |
3.2.5 分离出的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活性成分分离及鉴定结果分析 |
3.3.2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抗病毒活性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
3.3.3 植物源病毒抑制剂 VFB 中低极性段组分是否具有抗病毒活性值得研究 |
3.3.4 本研究中对 VFB 制剂活性成分分离的一些方法值得借鉴 |
第四章 VFB 中单体化合物抗 TMV 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试单体化合在心叶烟上对 TMV 抑制活性测定结果 |
4.2.2 供试单体化合对 TMV 在普通烟上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VFB 水剂与六种植物样品提取物复配增效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体外钝化活性测定结果 |
5.2.2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侵染心叶烟的预防作用测定结果 |
5.2.3 供试样品在心叶烟上对 TMV 增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讨论 |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图谱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恶臭假单胞菌A3菌株抗TMV的活性小分子物质分离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研究现状 |
1.1.1 TMV 生物学特性 |
1.1.2 TMV 的危害及防治 |
1.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意义 |
1.3 微生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微生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
1.3.2 微生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类型 |
1.4 活性天然产物研究一般程序 |
1.4.1 样品的收集筛选 |
1.4.2 活性成分的提取 |
1.4.3 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1.4.4 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药品与试剂 |
2.1.3 常用培养基 |
2.1.4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 |
2.2.2 菌株抗TMV 活性的测定 |
2.2.3 活性菌株的鉴定 |
2.2.4 发酵条件研究 |
2.2.5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
2.2.6 抗病毒活性物质机理研究 |
2.2.7 剂型研发 |
2.2.8 对土壤中TMV 污染的生物修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防细菌的筛选、分离 |
3.2 拮抗菌株的鉴定 |
3.2.1 拮抗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3.2.2 16S rDNA 序列分析 |
3.3 拮抗菌株发酵条件的结果分析 |
3.3.1 不同培养基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2 不同碳源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氮源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pH 值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5 不同培养温度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6 不同通气量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7 不同培养时间对拮抗细菌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3.3.8 优化的发酵条件 |
3.4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4.1 萃取过程中抗TMV 活性物质的初步确定 |
3.4.2 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纯化 |
3.4.3 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3.5 抗病毒活性物质机理研究 |
3.5.1 电镜下观察A3 菌株活性物质对TMV 病毒粒体的影响 |
3.5.2 A3 菌株活性物质对烟草系统抗性的影响 |
3.6 不同剂型处理对TMV 的抑制效果 |
3.7 P. Putida 对被TMV 污染了的土壤的生物修复 |
3.7.1 植烟土壤中TMV 含量与侵染性 |
3.7.2 P. Putida A3 对土壤TMV 的钝化作用 |
3.7.3 P. Putida A3 对病毒病污染植烟土壤的生物修复 |
3.7.4 P. Putida A3 生物修复对TMV 病害发生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抗病毒抑制剂及P. putida 的特性研究 |
4.2 菌株A3 的发酵条件研究 |
4.3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4.4 抗TMV 活性物质机理研究 |
4.4.1 活性物质对植物病毒抑制作用 |
4.4.2 活性物质对植物诱导抗病性(SAR)的产生 |
4.5 农药剂型开发 |
4.6 微生物土壤修复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榆黄蘑中一种抗病毒蛋白的纯化及其抗TMV和HBV的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刘翠君,石丽桥,王开梅. 生物资源, 2019(05)
- [2]甾烯醇与云芝糖肽等抗病毒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赵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3]真菌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研究进展[J]. 何海燕,张丹,李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1)
- [4]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抗植物病毒蛋白Rhp-PSP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D]. 冯推紫.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5]生物源抑制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进展[J]. 周鹏,周志成,肖启明,蔡海林,罗葵,魏润洁,唐前君. 湖南农业科学, 2014(08)
- [6]四种生物材料抗植物病毒活性及雷丸抗病毒成分研究[D]. 戎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7]链霉菌ZX01菌株次生代谢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成分初步研究[D]. 颜秉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裂褶菌蛋白粗提液抗植物病毒活性初探[J]. 李洋,周莹,李兴红,王红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4)
- [9]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D]. 景炳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10]恶臭假单胞菌A3菌株抗TMV的活性小分子物质分离及作用机理研究[D]. 郭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