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针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

四步针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

一、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研究说明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杨琛[2](2021)在《骨痹止痛液联合PRP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骨痹止痛液、PRP、骨痹止痛液联合PRP三种方案治疗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I-II级膝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以评价上述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寻求一种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99例,将99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注射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3例,予以完善个人基本信息和安全性检查并填写相关量表。中药组予以骨痹止痛液口服治疗,注射组予以膝关节腔内PRP注射治疗,联合组予以骨痹止痛液联合PRP治疗,三组患者的治疗周期皆为4周。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有效率和详细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评估三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以对比三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过程中99例患者脱落共计3例,除联合组无脱落外,注射组和中药组脱落的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注射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最终完成统计的例数分别为31例、32例和33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积分及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三组具有可比性。(1)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且联合组较其余2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但治疗后注射组和中药组的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2)VAS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皆有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较其他2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评分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中药组与注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WOMAC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注射组和中药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注射组和中药组治疗后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分值和生活难易程度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较其他2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但另外2组治疗后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僵硬程度方面,中药组与注射组对患者的僵硬程度并无改善(P>0.05),而联合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僵硬程度(P<0.05)。(4)有效率结果:注射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患者有效率分别是83.88%、84.38%和93.93%,联合组有效率较其他2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组和中药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5)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检验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口服骨痹止痛液和注射PRP在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骨痹止痛液联合PRP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骨痹止痛液或单用PRP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姚越[3](2020)在《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点穴理筋手法对改善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01月到2019年12月,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KOA)的患者,在行关节镜清理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最终纳入研究患者60例。具体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1、踝泵训练;2、股四头肌收缩训练;3、不负重屈膝训练。三种锻炼方式,每种各做10下,计为1次,3次为1组,早晚各做1组,每天2组。疗程为4周,共一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点穴理筋手法:1、用拨法、揉法等手法对膝周的肌肉组织按摩松解,时间为3-5分钟;2、用点按法,点按血海穴、梁丘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鹤顶穴及足三里穴,每个穴位点按的时间为30秒;3、用拿法、滚法等手法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腘窝处及小腿后方的肌肉组织进行按揉,时间为3-5 min;4、被动踝泵训练,使小腿后侧肌群感觉酸胀紧绷,维持约10秒后放松,如此反复操作2-3次;5、被动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握患肢前足,另一手扶住腘窝处,双手配合做屈髋屈膝动作,当膝关节被动活动到患者自觉的最大角度后保持不动10秒,而后伸直髋膝关节,再屈髋屈膝重复上述运动。做完上述5种手法计为1次,1520 min/次(视病人耐受程度决定),早晚各1次,每天2次。疗程为4周,共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后的7天、14天、21天及28天,采集患肢的膝关节屈伸度、VAS评分、WOMAC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符合标准并完成4周治疗的60例病人性别、年龄、病程、侧别、分期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膝关节屈伸度: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膝关节屈伸度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治疗后膝关节屈伸度均有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WOMAC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WOMAC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试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4、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的VAS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V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5>0.05);两组患者术后14天、21天、28天的V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Lysholm评分:两组患者术后7天、14天、21天及28天后的Lysholm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试验组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点穴理筋手法能促进早中期KOA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患肢早期的功能康复,适宜临床推广及应用。

刘佩瑶[4](2020)在《“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比较“膝七刀”针刀疗法、膝关节术后方及“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差异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于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膝七刀”治疗,1次/周;中药组:膝关节术后方,免煎颗粒,口服,2次/日,早晚饭后温水冲服;联合组:“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治法同上。每组30例患者,三组均治疗三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相关指标和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用SPSS 24.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中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IQR)来表示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计数资料用比率或频数表示。计量资料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者Kruskal Wallis非参数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z检验,各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多独立样本的Kruscal-Wallis H检验。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针刀组和联合组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等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疗效持久;联合组、中药组在肿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疗效持久;联合组在腰膝酸软及潮热盗汗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疼痛、关节功能受限方面优于中药组(P<0.01)。(2)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后,三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4周后随访,针刀组和联合组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针刀组和联合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针刀组对膝关节疼痛的缓解优于中药组(P<0.01)。(3)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方面:治疗后,三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4周后随访,针刀组与联合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针刀组和联合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针刀组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1)。(4)中医症候疗效方面:针刀组总有效率为80.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6.67%;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膝七刀”疗法、膝关节术后方及“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均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有一定疗效。“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将“膝七刀”之优势与膝关节术后方之长处相结合,取长补短,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及潮热盗汗等临床症状,疗效持久,同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可作为本病的一种治疗新思路。

殷岳杉[5](2020)在《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滑膜Toll样受体表达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对KOA患者早期干预,降低关节置换类手术的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电针治疗KOA具有镇痛作用好、操作简便的优势,但其作用机理尚需从多角度进行探究。本研究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探讨电针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研究目的1.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确定穴位,观察电针对KOA患者疼痛、功能活动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膝关节周围屈伸肌肌力,综合分析电针对KOA的治疗效果。2.选择电针对兔KOA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取材组织中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及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上主要元件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电针对Toll受体信号通路上的主要元件在不同阶段KOA滑膜及软骨中表达的干预作用。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1.1 治疗方案纳入轻中度KOA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组。电针组:选取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阿足穴。诸穴常规针刺,内膝眼、犊鼻穴斜刺,其余各穴直刺。得气后,选取内膝眼和犊鼻组,梁丘和血海一组,连接英迪牌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留针25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0.628g,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1.2 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主要疗效指标: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等速肌力测试指标:峰力矩(PT)、总做功(TW)以及平均功率(AP);次要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表评分(SF-36)。评价时点:以上疗效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三个时间节点进行记录。2.实验研究2.1 实验方案选取兔44只,随机分成6组,其中空白组4只,假手术组、模型1组、模型2组、电针1组、电针2组每组8只。用改良的Hulth法建立兔左膝关节KOA模型,采用电针对KOA模型兔进行干预。取穴: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其中内膝眼、犊鼻斜刺,其余各穴直刺。内膝眼和犊鼻一组,梁丘和血海一组连接电针,每次20分钟,以模型动物患肢微微抖动为度,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干预结束后取材,模型1组、电针1组于造模后6周取材,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2组、电针2 组造模后8周取材。其中空白组双膝取材,其余各组左侧膝关节取材。2.2 检测指标实验一:通过对各组实验兔血清、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MMP1、MMP3、MMP13的含量检测,观察KOA兔血清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情况;通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KOA兔滑膜及软骨的形态学变化。实验二: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各组兔滑膜及软骨样品中TLR4、TLR2、NF-κB、MyD88、TRAF6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1.1 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组内比较:电针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P<0.05),说明电针有较好的止痛作用。1.2 WOMAC指数评分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4周后不同时间节点两组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疼痛、僵硬、躯体功能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电针组均优于对照组。1.3 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躯体健康: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相同时间节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组内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之间比较电针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1.4 等速肌力检测PT值比较:组内比较:电针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屈伸肌群PT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屈伸肌群PT值比较(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电针组伸肌群及屈肌群PT值均优于相同时间节点的对照组(P<0.05)。TW值比较:组内比较:电针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屈伸肌群TW值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屈伸肌群TW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电针组屈伸肌群TW值均优于相同时间节点的对照组(P<0.05)。AP值比较:组内比较:电针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屈伸肌群AP值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屈伸肌群AP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电针组屈伸肌群AP值均优于相同时间节点的对照组(P<0.05)。2.实验研究实验一: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KOA兔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IL-6及MMP1、MMP3及MMP13水平比较(P>0.05),可以排除手术干扰因素。两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IL-6及MMP1、MMP3及MMP13水平明显高于两电针治疗组及假手术组(P<0.05)。滑膜病理变化: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两模型组滑膜组织充血,局灶性淋巴、单核和浆细胞炎性浸润明显;模型2组甚至出现滑膜增生、纤维化,毛细血管硬化受累。电针1组及电针2组滑膜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两模型组。关节软骨病理变化: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两模型组软骨表面欠光滑,细胞排列欠规则,潮线完整性欠佳。模型2组甚至出现浅表溃疡,软骨厚度变薄,潮线前移、紊乱的现象;两电针组镜下观察轮廓欠清晰,细胞排列欠规则,潮线略紊乱,分层欠清,但总体表现优于模型组。实验二: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滑膜中TLR4、NF-κB、MyD88、TLR2及TRAF6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两电针组mRNA表达水平分别低于两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骨中TLR4、NF-κB、MyD88、TLR2及TRAF6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两电针组mRNA表达水平分别低于两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滑膜中的TLR4、NF-κB、MyD88、TLR2及TRAF6的蛋白表达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两电针治疗组的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均明显低于两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骨中的TLR4、NF-κB、MyD88、TLR2及TRAF6的蛋白表达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5);两电针治疗组的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均明显低于两模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选穴,电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的屈伸肌肌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细胞因子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与KOA严重程度呈相关性,电针可以有效抑制血清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平,有助于控制关节炎症。3.Toll样受体的表达与KOA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电针可有效抑制TLRs/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元件的mRNA及蛋白表达,提示针灸可能通过抑制这一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达到缓解关节炎症的作用。

陈震,吴志明,郑传飞,耿雷宇,熊小路,石瑜[6](2018)在《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针灸治疗研究进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笔者通过回顾2006年—2016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针刺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选穴等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莫永豪[7](2015)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关节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局限性的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膝骨性关节炎进展缓慢,最终导致关节功能紊乱,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无地域、种族差异,和年龄、肥胖、创伤、炎症及遗传因素有关,其最终致残率为5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WHO已经将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定为“骨和关节疾病的十年”(Bone and Joint Decade),以此来推动包括本病在内的骨与关节病的防治。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目的:对比观察温针灸组(膝三针配合艾灸疗法)和单纯针刺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更为便捷、高效、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方法。方法:本课题采用临床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到香港骨伤及脊椎专科诊所就诊的,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单数纳入治疗组,双数纳入对照组,将60名KO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治疗组予以温针灸(膝三针配合艾灸疗法)治疗,穴位处方:膝三针(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膝关节自然伸直(在患者膝下垫一高枕,使患膝呈自然屈膝状态),取穴后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2寸的毫针,快速刺入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选犊鼻、梁丘、足三里做温针灸,然后予以艾条套在针柄上面进行温针灸(选患侧犊鼻、梁丘、足三里穴做温针灸),每次治疗共用两段艾条。嘱患者避风寒、调饮食、慎起居、避免负重。治疗时间: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针刺疗法。取穴:膝三针(犊鼻、梁丘、血海)、足三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患膝自然伸直(在患膝下垫一高枕,使患膝呈自然屈膝状态),取穴后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2寸的毫针,快速刺入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治疗时间及疗程同治疗组。参考Lequesne骨关节炎评分量表、WOMAC骨关节炎积分量表、VAS量表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修订版)》中痹症的疗效标准,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的比较,然后将所得数据分类整理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assl7.0处理。结果:1.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发病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比较,Lequesne-Mery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Lequesne-Mery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症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VAS量表在治疗前比较:f=0.014,P=0.731,显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指数均有显着降低(P<0.05),即两组治疗均有缓解膝关节症状;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数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4. WOMAC骨关节炎指数积分,治疗前比较:f=0.769,P=O.376,二组WOMAC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WOMAC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较对照组WOMAC积分减少的多。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5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温针灸疗法能显着减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Lequesne-Mery评分、WOMAC积分及VAS量表评分。2.温针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改善膝关节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减轻膝关节疼痛、消除膝关节肿胀、改善晨僵、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3.温针灸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疗法,且绿色、天然、无毒副作用,可重复性高。

马彬[8](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蒋戈利,肖蕾,李坚将,邢军[9](2004)在《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 4 9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四步针药疗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X2 =15 8895 ,P <0 0 0 5 )。结论 :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马妮[10](2014)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研究进展及贺氏火针治疗的初步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从中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出发,介绍了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西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名及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研究并分析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对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结论为:针灸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单一疗法与综合疗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但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证据尚不够充分,国内研究与国外相比较主要在方法学上存在差距,仍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来对其疗效进行验证。此外,除了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疗效的作用机制及社会经济因素等相关内容也需要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临床疗效观察。目的:选用临床最常用的穴位,降低不同操作者手法的影响,采用量化评估方式,客观评价贺氏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以疼痛为主症伴随轻度功能障碍的患者30例(选择Kellgren-Lawrance X线Ⅱ级或Ⅲ级),针刺穴取阿是穴(局部痛点)、内外膝眼、鹤顶、阳陵泉,给予4周贺氏火针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采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d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疼痛视觉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完成试验,脱失患者资料进入最终数据分析。治疗4周后和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WOMAC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P<0.05)。结论:贺氏火针治疗能显着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功能,随访4周后针刺效果仍持续存在。

二、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1.1经脉络属
    1.2生理配合
    1.3病理相关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2.1补肺通肠
    2.2降肺通肠
    2.3宣肺通肠
3 方药
    3.1补肺通肠汤
    3.2降肺通肠汤
    3.3宣肺通肠汤
4 典型病案

(2)骨痹止痛液联合PRP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试验设计方法
        2.2 随机方法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中药组治疗方案
        3.3 注射组治疗方案
        3.4 联合组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患者基本资料
        4.2 疗效观察指标
        4.3 安全性评价
        4.4 疗效评价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结果
    1 病例完成基本情况
    2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3 患者观测指标资料分析
    4 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KOA发病机制的研究
    3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KOA的机制
    4 骨痹止痛液的组方
        4.1 骨痹止痛液的方义解析及治则治法
        4.2 骨痹止痛液的现代药理学依据
    5 临床疗效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
        5.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5.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5.3 VAS评分分析
        5.4 WOMAC评分分析
        5.5 有效率分析
第四部分 结语
    1.结论
    2.不足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研究时间及分组方法
    2 诊断及分期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分组情况
第二部分 方法
    1 治疗方法
        1.1 关节镜清理术
        1.2 常规功能锻炼
        1.3 点穴理筋手法
    2 评价指标
        2.1 膝关节屈伸度
        2.2 VAS评分
        2.3 Lysholm评分
        2.4 WOMAC评分
    3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膝关节屈伸度
    3 WOMAC评分量表
    4 VAS评分量表
    5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6 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对KOA的认识
        1.1 肾虚
        1.2 肝虚
        1.3 脾虚
        1.4 气滞血瘀
        1.5 风寒痹阻
    2 中医对KOA的治疗
        2.1 中药内服
        2.2 小针刀
        2.3 针灸
        2.4 中药熏洗
        2.5 药物离子导入
        2.6 中药外敷
        2.7 中药超声电导
        2.8 中医理筋手法
    3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3.1 膝关节的解剖
        3.2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3.3 现代医学对KOA的治疗
    4 点穴理筋手法的机制探讨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度统计结果分析
        5.2 两组患者术后WOMAC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5.3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5.4 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统计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试验设计
        1.1 样本量估算
        1.2 分组方法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分期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整体疗效判定标准
        3.4 不良反应发生及记录
        3.5 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
        3.6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4.2 三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与分析
        4.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学对KOA病因病机的探讨
    2 “膝七刀”治疗KOA的理论依据
        2.1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膝七刀”治疗KOA治疗机理
        2.2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膝七刀”治疗KOA治疗机理
        2.3 “膝七刀”各点分析
    3 膝关节术后方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的理论依据
    4 膝关节术后方组方用药及分析
        4.1 药物组成
        4.2 方中单味药分析
        4.3 组方配伍分析
        4.4 导师经验总结
    5 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滑膜Toll样受体表达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现状
        1 针灸治疗
        2 选穴规律
        3 针灸治疗KOA机理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KOA发病机制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1 固有免疫应答与OA
        2 Toll样受体概述
        3 Toll样受体在OA中的表达
        4 Tol1样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与OA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对实验性KOA模型兔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对实验性KOA模型兔滑膜Toll样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的主要成果

(6)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针灸治疗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1.2 检索方法
        1.2.1 文献查找
        1.2.2 纳入标准
    1.3 检索结果
2 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研究回顾
    2.1 针灸治疗方法分析
    2.2 针灸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效应机制分析
    2.3 选穴分析
3 讨论

(7)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和研究
        1.1 中医命名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中医辨证分型
        1.4 中医治疗概况
    2 西医学的研究进展
        2.1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2.2 西医学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2.3 临床表现及判定标准
        2.4 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概况
    3 发展评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2.1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组(温针灸组)
        2.2.1 试验所用材料
        2.2.2 治疗场所
        2.2.3 针灸医师资历
        2.2.4 针灸处方
        2.2.5 操作方法
        2.3 对照组(单纯针刺组)
        2.4 观察周期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 创新点
        2.7 疗效评定
        2.8 试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针刺疗效机理
    2 穴位的选择
    3 温针灸疗法的作用机理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研究进展及贺氏火针治疗的初步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的危险因素
        1.3 发病机理
        1.4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1.5 疗效评价
        1.6 治疗
    2 传统中医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2.1 中医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证候分型
    3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3.1 《黄帝内经》中有关针灸治疗痹症针具的选择及刺法
        3.2 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KOA的研究进展
        3.2.1 文献筛选范围的方法
        3.2.2 检索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
    研究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四、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骨痹止痛液联合PRP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D]. 杨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点穴理筋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D]. 姚越.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膝七刀”联合膝关节术后方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 刘佩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滑膜Toll样受体表达的机制研究[D]. 殷岳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针灸治疗研究进展分析[J]. 陈震,吴志明,郑传飞,耿雷宇,熊小路,石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05)
  • [7]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莫永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
  • [8]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9]四步针药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J]. 蒋戈利,肖蕾,李坚将,邢军. 四川中医, 2004(01)
  • [10]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研究进展及贺氏火针治疗的初步疗效观察[D]. 马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  ;  ;  ;  

四步针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78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