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壳聚糖可纺性能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倩[1](2021)在《湿法纺丝制备定向排列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研究》文中指出纤维素纳米晶体具有可再生、可持续、高强度等优异的性能,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利用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制备成薄膜、气凝胶、水凝胶等并对这些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CNCs的定向排列能够优化和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湿法纺丝是利用剪切力作用使CNCs单轴取向的简单方法。本论文利用Na2Sx对CNCs末端区域进行氧化改性,制成了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RO-CNC)。研究了氧化工艺对RO-CNC羧基含量、透光率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RO-CNC的物理以及化学结构变化。利用湿法纺丝制备了定向排列的RO-CNC纤维丝,用于增强纤维丝的定向排列和力学性能。利用同轴湿法纺丝制备了定向排列的壳聚糖(CS)/RO-CNC复合丝,用于增强复合丝的力学性能。结果如下:(1)利用Na2Sx对CNCs末端区域进行氧化改性,制备了RO-CNC。通过固体核磁、傅里叶红外和原子力显微镜对RO-CNC分析,结果表明Na2Sx可在CNCs表面引入羧基,且氧化产生的羧基位于CNCs的末端区域。与CNCs相比,所制备的RO-CNC结晶度提高,分散性稳定,能够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2)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定向排列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结果表明:纺丝液在甲醇中的凝结速率更快,有利于凝胶的形成,同时加入Ca Cl2来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增加可纺性。随着纺丝速度和纺丝液浓度的增加,纤维间的剪切力作用增加,纤维丝表现出良好的取向。RO-CNC纤维丝的力学性能提高了57.4%,力学性能的提高表明Ca2+与RO-CNC末端的COO-之间发生离子间交联,产生较强的牵引作用,有利于取向结构的形成。(3)利用壳聚糖溶液(CS)和RO-CNC通过同轴湿法纺丝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定向复合纤维丝。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使复合纤维丝的可纺性增加。添加3 wt%壳聚糖时,纺丝液流动性减弱,浸入凝固浴后不易分散。当洗涤时间增加到1 h,有效的去除复合纤维丝表面残留的杂质,使CS/RO-CNC复合丝的结构更致密,提高了力学性能。当纺丝速度差为50:70,复合丝表现出良好的取向0.73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到104 MPa,拉伸模量为3.8 GPa。
朱忠杰[2](2021)在《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制备具有超润湿性以及良好油水分离性能的壳聚糖基复合材料。主要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基体材料,分别制备了氟化二氧化硅(F-SiO2)修饰的超疏水壳聚糖气凝胶,二氧化钛(TiO2)修饰的超亲水壳聚糖气凝胶,氟化石墨烯(FG)增强的超疏水壳聚糖静电纺丝膜和聚四氟乙烯(PTFE)增强的超疏水壳聚糖静电纺丝膜,并对其组成结构以及油水分离性能进行分析表征。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将CS/聚乙烯醇(PVA)制成第一层膜,在此基础上将FG/PVA制成第二层,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FG/CS静电纺丝膜。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FG以及PVDF成功地修饰FG/CS静电纺丝膜;SEM结果表明CS/PVA层具有较好的多孔结构,通过FG有效构筑PVDF层的粗糙表面;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双层FG/CS静电纺丝膜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优于单层CS/PVA静电纺丝膜;表面润湿性以及自清洁测试结果表明双层FG/CS静电纺丝膜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超亲油性,通过水的流动可以实现表面污染物自清洁;油水分离测试结果表明FG/CS静电纺丝膜对各种重油水混合物具有高效的分离性能。(2)通过静电纺丝将PTFE加入CS/PVA中制备成膜,再被FAS修饰后形成PTFE/CS超疏水静电纺丝膜。FTIR结果表明PTFE以及FAS成功修饰CS/PVA膜;SEM结果表明PTFE/CS膜具有较好的多孔结构,PTFE纳米颗粒分布在纳米纤维上成功构建膜的粗糙度;TG结果表明PTFE/CS静电纺丝膜的热稳定性提高;润湿性以及自清洁测试结果表明PTFE/CS静电纺丝膜具有超疏水以及超亲油性,同时具有表面自清洁的能力;油水分离测试结果表明PTFE/CS静电纺丝膜对多种油水混合物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效果。(3)通过戊二醛交联制备壳聚糖气凝胶,并以三乙氧基-1H、1H、2H、2H-十三氟正辛基硅烷(FAS)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对壳聚糖气凝胶表面进行修饰,得到氟化二氧化硅修饰的壳聚糖气凝胶(F-SiO2/C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F-SiO2纳米颗粒成功修饰壳聚糖气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F-SiO2/CS具有较好的微米级三维网络结构,F-Si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气凝胶的表面,提高表面粗糙度;热重(TG)结果表明F-SiO2/CS和CS气凝胶相比,热稳定性提高;压缩测试结果表明F-SiO2/CS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润湿性以及油水分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SiO2/CS具有超疏水以及超亲油性,可以有效分离多种重油水混合物。(4)通过聚多巴胺(PDA)包覆TiO2纳米颗粒对壳聚糖气凝胶表面进行修饰,得到超亲水的TiO2/CS气凝胶。FTIR以及XPS测试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以及PDA成功地修饰CS气凝胶;SEM结果表明TiO2/CS气凝胶具有较好的三维网络结构,TiO2纳米颗粒在气凝胶表面分布均匀,通过微纳米结构实现表面粗糙度的构筑;TG结果表明TiO2/CS气凝胶较CS气凝胶的热稳定性提高;表面润湿性以及油水分离测试结果表明TiO2/CS气凝胶在空气中具有超亲水以及超亲油性,在水下具有超疏油性。对各种轻油/水混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TiO2/CS气凝胶耐酸碱以及耐超声破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姜迎雪[3](2021)在《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兔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但由于兔毛纤维特殊的结构和特点,很容易成为微生物生长和传播的媒介,且兔毛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易掉毛等问题突出,目前成膜性良好的聚氨酯和丙烯酸树脂多用于毛织物后整理以解决兔毛织物防起球,防缩水、防掉毛的“三防”问题。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抑菌剂,在织物整理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溶解性欠佳限制了其抑菌性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抑菌剂,将新型抑菌剂与丙烯酸树脂共混的改性聚氨脂结合,来制备适用于兔毛织物的长效型“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采用席夫碱法将壳聚糖与正丁醛反应合成烷基化壳聚糖(N-CTS),以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乙基氯化铵(CHPTAC-ethly),再将N-CTS与CHPTAC-ethly通过醚化反应生成烷基化季铵型壳聚糖(N-CCTS)。采用FTIR、XPS、13CNMR、SEM、XRD、粘度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得到季铵基团和烷基链已成功引入壳聚糖大分子,产物分子量增大,溶解性提高。采用最小抑菌法测定样品抗菌活性,得到N-CCTS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MIC值均为0.15g/L,此值均优于天然壳聚糖的MIC值,经验证得到一种新型抑菌剂。选用经济环保的柠檬酸(CA)为交联剂,将N-CCTS共价结合到兔毛织物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BBD)实验设计优化N-CCTS抗菌工艺,建立了以N-CCTS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CA浓度变化参数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为N-CCTS 0.72%(owf),CA 0.34%(owf),焙烘温度118.5℃,焙烘时间7min。经N-CCTS整理后的兔毛织物对E.coli和S.aureus的抗菌活性显着提高,抑菌率达到99.9%,经过25次洗涤后仍能保持在90%左右,证明该新型抑菌剂适用于兔毛织物且具有长效性。基于此,将N-CCTS与已有的丙烯酸树脂共混改性的聚氨脂有机结合制备新型长效“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分别采用CA和三乙醇胺为交联剂,确立了兔毛织物多功能整理工艺。通过SEM观察了整理前后兔毛织物表面微观形态,考察了织物被整理前后以及水洗前后的白度、断裂强力、透气性、硬挺度、掉毛量、起毛起球性以及抗菌性能。经25次水洗后织物抑菌率仍在95%左右,掉毛改善率和起球改善率均达到55%以上;整理过程对织物的透气性、硬挺度和白度影响不大,织物服用性能良好。
赵新哲[4](2021)在《纤维基复合功能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各种自然及人为等造成皮肤损伤时,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屏障作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会引起不良反应,比如伤口感染,水分流失,温度控制系统失调,失血过多等。此时,敷料可以被用来覆盖伤口,保证机体功能正常的同时,促进伤口的愈合。此外,临床调查表明,81%的患者表示在敷料更换过程中,会由于伤口和敷料之间的粘连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新生的上皮组织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整个伤口的愈合过程。因此,除了基本的透气、保湿功能外,阻止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敷料粘连是设计创面敷料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功能。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其作为伤口敷料具有以下优势: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都比较高,有利于吸收渗出液,能够保证伤口处的气体交换;尺寸和形态与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类似可以提供合适的伤口愈合环境;良好的载体,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和伤口的贴合性更好,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感也更加能够阻挡外界细菌的侵入等。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类型的纳米纤维膜,并对纳米纤维膜的相关功能性进行评价。最后,针对纳米纤维膜单位面积吸液能力差的问题,将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和海藻酸钙无纺布进行复合,制备多层复合创伤敷料,并对其应用性能和动物实验进行评价。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敷料的促进伤口愈合功能,制备了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组成和结构的纳米纤维膜。选用牛肌腱I型胶原为原材料,以不同比例的六氟异丙醇(HFIP)和乙酸(HAc)混合溶液为溶剂,系统探索了胶原的溶解、静电纺丝及三螺旋结构的影响因素,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科学系统化的路线。结果表明通过溶剂优化选择后,不仅可以获得均匀连续的胶原(Col)/聚环氧乙烷(PEO)纳米纤维,同时保证胶原的三螺旋结构可以保留60%以上,实现了可纺性和三螺旋结构之间的平衡,保证了胶原纳米纤维的良好生物活性。在获得均匀连续的Col/PEO纳米纤维后,系统研究了Col/PEO纳米纤维膜的交联方式及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Col/PEO纳米纤维膜分别进行了戊二醛(GA)蒸汽交联及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乙醇溶液交联,研究了不同交联方式及交联参数条件下纳米纤维膜在液态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拉伸性能、凝血性能及细胞增殖性能。对比分析了GA和胶原氨基之间形成Schiff碱、EDC/NHS交联剂“协助”胶原内部形成酰胺键两种交联方式对Col/PEO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机制,验证了两种化学交联的原理及“交联距离”的差异对胶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DC/NHS乙醇溶液交联后的纳米纤维膜更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其力学曲线为“J”型,更加复合人体结构的拉伸曲线特性,同时,EDC/NHS乙醇溶液交联后的纳米纤维膜在液态环境下的溶胀更加“均匀”。针对Col/PEO纳米纤维由于胶原在促进细胞增殖的同时也会成为细菌的营养物质从而引起细菌滋生的问题,以及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采用天然抗菌剂壳聚糖(CS)和胶原进行混纺制备Col/CS/PEO纳米纤维膜。一方面利用壳聚糖的游离氨基和细菌表面带负电生物分子作用赋予敷料一定的抗菌性,另一方面发挥壳聚糖的促凝血功能,与胶原协同作用赋予敷料更加优异的止血功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高于60%时,Col/CS/PEO纳米纤维混纺膜具有90%以上的抑菌率。通过不同壳聚糖含量的纳米纤维膜的体外凝血指数(BCI)及凝血后样品SEM测试,分析了胶原及壳聚糖基于不同止血机理在混纺纳米纤维膜中的协同促凝血作用。针对防止敷料和伤口粘连,以纳米氧化锌(ZnO)为防粘连材料,基于纳米ZnO对水的亲和力比较好,其可以和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子相结合,在材料表面形成类似的“水化层”,从而降低蛋白吸附及细胞粘附达到防粘连的效果。本文制备了PVDF/ZnO复合纳米纤维膜,讨论了不同PVDF和ZnO质量比的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并在体外建立了细胞粘附和明胶蛋白凝块剥离强力试验评价了纳米纤维膜的防粘连性能。成纤维细胞的粘附结果表明,纳米ZnO的加入可以显着降低蛋白吸附量,从而降低细胞的粘附;明胶蛋白凝块剥离测试结果表明,纳米ZnO在纳米纤维膜上的均匀分布可以显着降低模拟伤口渗出液在其上的粘附,充分证实了纳米ZnO的防粘连性能。此外,当纳米ZnO占PVDF的质量分数为5%时,PVDF/ZnO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而PVDF/ZnO复合纳米纤维膜浸提液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也不会造成溶血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针对纳米纤维膜单位面积吸液量不大的缺陷,基于“离子交换”原理,对海藻酸钙无纺布进行表面Na+溶液喷洒,交换Ca2+后形成凝胶粘接点,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无毒且有效的敷料复合制备方式。分别对Col/PEO、Col/CS/PEO以及PVDF/ZnO三种纳米纤维膜和海藻酸钙无纺布的复合敷料的单位面积吸液量、水蒸气透过率以及凝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凝胶粘接点复合后的敷料成型良好,复合体系具有更加优异的吸液性能,水蒸气透过率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仍保持在适合的范围内。此外,复合敷料均具有优异的凝血性能。最后,对Col/CS/PEO纳米纤维膜和海藻酸钙无纺布复合功能敷料进行了大鼠背部全皮层伤口愈合实验,以商用胶原泡沫敷料为阴性对照组,分别对伤口面积、伤口组织切片以及伤口愈合涉及的三种生长因子EGF、bFGF和TGF-β的表达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功能敷料的伤口愈合率显着高于商用对照组,复合敷料在伤口愈合的前期,可以有效促进上述三种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显着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证实了复合功能敷料有效促愈性和安全性。
徐聪,李同燮,钱珊珊,于彤,冯雪,李佳,官梦姝,刘月,姜瞻梅,侯俊财[5](2021)在《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活性肽、精油及益生菌等生物活性物质易受热、光、加工和储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何使生物活性物质不受上述条件制约,并保持其活性已成为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热点。静电纺丝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生物活性物质包封效率高、包封过程中不产生热量、被包封物质易于释放等优点,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主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常用的包封材料、静电纺丝纤维形态的影响因素、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建议未来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展静电纺丝无毒专用包封材料的筛选,静电纺丝纤维包封生物活性物质的体内靶向释放及其功能性评价,以及实现静电纺丝纤维的工业化连续生产上。
丁姣,赖锐豪,陈文杰,黄素青,尹国强[6](2020)在《化学助剂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性能进展》文中提出以纯角蛋白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脆性大、力学性能差,添加化学助剂能够明显改善角蛋白溶液的可纺性,提高角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静电纺丝过程中优化和改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性能的三类化学助剂,包括改善纺丝液可纺性的助纺剂、增强纳米纤维膜综合性能的交联剂以及增加纳米纤维膜特殊功能的抗菌剂。阐述了以上三类化学助剂在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膜材料中的相关作用机理,对比了添加化学助剂前后角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情况,展望了化学助剂在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材料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今后化学助剂在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综合性能方面的研究方向。
谈澄康[7](2020)在《CS/PVA-海藻酸盐复合止血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创伤出血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而在战争、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失血过多是导致生命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止血敷料是有效避免失血致死的重要材料,但传统止血敷料存在着止血效果不佳、异性创面无法止血等局限。因此,研发一种止血效果优良、具有一定功能性且使用方便的止血敷料具有重要意义。海洋蕴含丰富的资源,从海洋生物中大量提取的海藻酸盐和壳聚糖具有良好止血效果和生物相容性。此外,壳聚糖因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在抗菌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海藻酸盐和壳聚糖制备止血敷料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利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作为原料制备复合止血敷料。分别通过热成型法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含海藻酸盐的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和具有抗菌效果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通过医用热熔压敏胶进行粘合,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止血敷料。首先,研究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止血海绵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了孔隙率更高、密度更小及吸液性更强的海绵。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海藻酸钠的最佳添加量,并在该条件下制备了止血海绵,体外凝血测试表明其具有优良的止血效果。其次,研究了不同型号及比例的聚乙烯醇和壳聚糖混合制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确定了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及壳聚糖粘度,在最适纺丝条件下,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实验表明,分子量85000,醇解度90%的聚乙烯醇及粘度200-400 mPa.s,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纺丝效果。之后,探究了纳米纤维膜的最佳纺丝工艺。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静电纺丝过程中施加电压、接收距离和纺丝液流量等因素的最佳工艺。其工艺参数为:电压21 kV,接收距离13 cm,纺丝液流量0.4 mL/h。该工艺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均匀,直径差异较小。以戊二醛蒸气交联纳米纤维膜提高其防水性能,扫面电子显微观测表明,交联前后纳米纤维未发生明显变化。对交联纳米纤维膜进行抗菌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最后,将含海藻酸钠的止血海绵与含壳聚糖的纳米纤维膜以热熔压敏胶粘合,成功制备了具有抗菌效果的CS/PVA-海藻酸盐复合型止血敷料。
高可正[8](2020)在《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涤纶(PET)是现代化学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其不断发展,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彩色抗菌纤维在赋予纤维亮丽色彩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PET纤维抗菌防护性能的需求,因而成为PET纤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后染整方法相比,通过加入抗菌着色母粒,熔融纺丝制备原液着色抗菌PET功能纤维的方法具有低污染、高色牢度、功能性持久等优点。抗菌着色母粒的制备要在兼顾良好的着色性和抗菌性能的同时保证高浓度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的良好分散性、以及母粒的加工性能、可纺性和纤维力学性能。为获得高品质原液着色抗菌纤维,研究制备PET多功能抗菌着色母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金属离子负载型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光催化型的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制备了颜料含量为20wt.%,不同抗菌剂含量的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并对母粒及纤维的抗菌、色彩、加工和力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0wt.%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红色抗菌母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红色板L*值、a*值分别为45.21、51.12,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8%和91%,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未达到国标规定的60%的标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和载体树脂对红色抗菌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极性分散剂和普通极性分散剂相比,使用含有聚酯链段的超分散剂时,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分散更均匀,所纺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6.3%。当母粒所用载体树脂中PET与PBT含量均为50wt.%时,色板着色力提高到103.67,所纺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 21.3%,达到 3.19 cN/dtex。为丰富PET抗菌着色母粒的颜色体系,采用相同的抗菌剂,制备了另一基础色的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结果表明,含有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黄色抗菌母粒同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黄色板L*值、b*值分别为74.82、72.56。黄色抗菌纤维比红色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81%和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同样低于60%。最后,为改善纤维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足的问题,采用原位还原法自制了磷酸铈负载纳米银的稀土基抗菌剂,并制备了 PET稀土基抗菌红色母粒。结果表明,在母粒中颜料含量为20wt.%,新型抗菌剂含量为10wt.%时,母粒可纺性良好,制备的色板着色力为102.21,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和色彩性能。
江瑞[9](2020)在《PA6/CS-NPs抗菌型纳米纤维束的一步法制备技术及其结构和性能》文中认为随着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纳米纤维的制备成为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一大热点。本文提供一种一步法制备功能性纳米纤维束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纺丝与后整理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纤维在成型的同时具备特殊功能性。以聚酰胺6(PA6)和壳聚糖纳米粒子(CS-NPs)为原料,通过自制的多针逆水浴循环系统静电纺丝装置制备PA6/CS-NPs复合纳米纤维束。PA6/CS-NPs抗菌型复合纳米纤维束具有应用在外科手术服、医用纱布、内衣和运动服等领域中的潜力。为提高CS-NPs在浴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在浴液中添加了分散剂,并讨论了分散剂种类对浴液性能及纳米纤维束可纺性能的影响;随后研究了分散剂配比、逆水浴流速和罗拉转速对PA6/CS-NPs复合纳米纤维束表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纳米纤维束的抗菌性能和耐水洗性能;最后通过优化纺丝浴液和装置,提高CS-NPs在浴液中的分散性能及降低CS-NPs在浴液中的沉积,随后研究了逆水浴流速对PA6/CS-NPs复合纳米纤维束表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纳米纤维束的抗菌性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浴液中添加的分散剂为司盘-80/吐温-80(S-80/T-80)时,与分散剂聚丙烯酸钠(PAAS)、甲基纤维素(MC)相比,分散浴液的稳定性最佳,且粒径波动范围较小;纺丝系统稳定且连续纺丝时长最长。(2)最佳纺丝浴液参数为:CS-NPs质量分数为0.4wt.%,S-80/T-80质量分数为0.2 wt.%。与纯PA6纳米纤维束相比,PA6/CS-NPs复合纳米纤维束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断裂强度为0.65 cN/dtex,初始模量为5.64cN/dtex,与纯PA6纳米纤维束相比分别降低了 40.37%和36.56%。(3)在分散剂配比为S3T7时,浴液中CS-NPs粒径最小,纤维表面吸附的CS-NPs数量最多,但是纤维束的断裂强度仅为0.564 cN/dtex。随着逆水浴流速的增加,纤维表面吸附的CS-NPs数量相应增加,纤维直径有下降的趋势。当罗拉转速达到50、40和30 r/min时,纤维表面可以吸附大量的CS-NPs。综合考虑纤维表面CS-NPs吸附量、纤维直径以及力学性能等因素,确定最佳纺丝参数为:分散剂配比为S3T7,逆水浴流速为20 ml/min,罗拉转速为40 r/min。(4)PA6/CS-NPs复合纳米纤维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9%和98.9%。经过5 min水洗后,纤维的抗菌性能有所下降,与未处理纳米纤维束的抗菌性能相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降低了 9.4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降低了 2.89%。经过10次5 min洗涤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98.9%和 99.2%。(5)CS-NPs分散液经研磨仪处理后,浴液中CS-NPs粒径减小,且浴液的分散稳定性能提高。隔板4中将与进水口重叠部分的孔洞堵住,孔洞被堵比例为35.7%,将隔板4放置于浴盘内使水流状态调整后,沉积在浴盘内的CS-NPs明显减少。优化纺丝浴液后,随逆水浴流速的增加,纤维表面吸附的CS-NPs数量逐渐增加,且CS-NPs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小。当逆水浴流速为20 ml/min时,纳米纤维束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均为最大值,分别为0.90 cN/dtex、8.38 cN/dtex,比改进前分别提高了 16.67%、60.62%。抗菌实验表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56%,99.26%。
秦泽宇[10](2020)在《壳聚糖和普鲁兰多糖共混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文中提出近年来,静电纺丝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以及可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受到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由于其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纳米纤维壁材,但是由于壳聚糖单独不易纺丝,需要与助纺剂混合才可以进行纺丝,因此选用绿色可再生的天然助纺剂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天然的普鲁兰多糖为助纺剂,壳聚糖为原料,制备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探究纺丝过程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口腔快速溶解膜的潜在应用;同时为了增强纳米纤维膜的性能,增强其在应用时的稳定性,对其进行了热交联和肉桂醛交联,并对交联后的壳聚糖-普鲁兰多糖纳米纤维膜进行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对操作过程中电压,推进速度和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电压从10k V增加到25k V,纤维直径显着减小(P<0.05),在电压过大时,纳米纤维直径分布不均匀,不但出现纺锤状纳米纤维,也出现小囊泡,纳米纤维出现缺陷,纺丝过程不稳定;随着推进速度由0.5m L/h增加至2.0m L/h,纤维直径虽然逐渐增加,但是不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且在推进速度过大时,纳米纤维出现粘连;随着接收距离由7cm增加至16cm时,纤维直径显着变小(P<0.05),在距离过大时,细丝状纳米纤维和纺锤状纳米纤维并存,纳米纤维比较稀疏。(2)快速溶解型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在本研究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可作为口腔快速溶解膜的壳聚糖/普鲁兰多糖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比例的逐渐增加,溶液的电导率和粘度显着增加(P<0.05),表面张力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纳米纤维直径随着壳聚糖比例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普鲁兰多糖分子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力,并且随着壳聚糖比例的增加,氢键相互作用力逐渐加强;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为无定形材料,静电纺丝技术可以降低纤维内部分子的有序程度;差式量热扫描分析表明,随着壳聚糖占比的增加,纳米纤维膜的熔点由167.33℃逐渐提高至170.75℃;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温度由309.70℃提升至313.56℃;动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膜玻璃态转化温度由73.88℃逐渐提升至112.84℃;纳米纤维膜水溶解实验表明,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以在60s内完全溶解;包埋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以被壳聚糖/普鲁兰多糖纳米纤维膜包覆,并且不影响膜的快速溶解性。(3)绿色交联方式对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性质的加强在本研究中,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两种绿色交联(加热和肉桂醛)方式进行交联,并对交联后的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对于热致交联膜,随着壳聚糖占比由10%增加到30%,其浸水后微观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其水接触角由31.8°显着增加到54.1°(P<0.05);质量损失率由83.65%降低至45.31%;溶胀率由32.11%增加至263.45%;水蒸气透过率由3.49×10-10g m-1 s-1 Pa-1降低至2.77×10-10g m-1 s-1 Pa-1;拉伸强度由2.95MPa提升至3.86MPa;弹性模量强度由97.61MPa提升至115.00MPa,但是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断裂伸长率由5.24%降低至3.57%;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由305.53℃提升至309.54℃。对于肉桂醛交联膜,随着壳聚糖占比由10%增加到30%,其浸水后微观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其水接触角由87.9°显着增加到112.7°(P<0.05);质量损失率由23.42%降低至15.58%;溶胀率由73.15%降低至47.44%;水蒸气透过率由2.29×10-10g m-1 s-1 Pa-1降低至1.60×10-10g m-1 s-1 Pa-1;拉伸强度由11.36MPa提升至22.55MPa;弹性模量由344.31MPa提升至1150.95MPa;断裂伸长率由4.53%降低至2.83%;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由309.13℃提升至312.85℃。因而,交联后,两种膜的微观结构稳定性、疏水性、抗水性、阻隔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都随着壳聚糖占比的增加而增强,且肉桂醛交联膜的性质优于热致交联膜。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热致交联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肉桂醛交联通过席夫碱反应进行交联。
二、壳聚糖可纺性能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聚糖可纺性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湿法纺丝制备定向排列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定向排列纳米纤维素材料的方法 |
1.2.1 磁场定向 |
1.2.2 电场定向 |
1.2.3 冷冻定向 |
1.2.4 湿法纺丝定向 |
1.2.5 机械拉伸定向 |
1.3 湿法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研究现状 |
1.3.1 湿法纺丝制备纤维素纳米原纤维纤维丝 |
1.3.2 湿法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素纳米晶体纤维丝 |
1.3.3 湿法纺丝制备细菌纤维素纤维丝 |
1.4 定向排列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1 机械强化材料 |
1.4.2 生物医药材料 |
1.4.3 光学器件、传感器材料 |
1.4.4 热稳定性材料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硫化钠氧化制备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多硫化钠的制备 |
2.3.2 多硫化钠含量的测定 |
2.3.3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2.4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表征 |
2.4.1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测定 |
2.4.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测试 |
2.4.3 Zeta电位分析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测试 |
2.4.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测试 |
2.4.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测试 |
2.4.8 固体核磁~(13)C NMR分析测试 |
2.4.9 热重分析测试 |
2.4.10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得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Na_2S_x的表征与分析 |
2.5.2 Na_2S_x在不同氧化条件对CNCs氧化程度的影响 |
2.5.3 Na_2S_x氧化对CNCs分散性的影响 |
2.5.4 Na_2S_x氧化对CNCs结构的影响 |
2.5.5 Na_2S_x氧化对CNCs尺寸的影响 |
2.5.6 傅里叶红外化学结构分析 |
2.5.7 原子力显微镜力曲线分析 |
2.5.8 固体核磁结构分析 |
2.5.9 热稳定性分析 |
2.5.10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得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相分离行为和定向丝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纺丝液的制备 |
3.3.2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纤维素丝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的相分离行为 |
3.4.2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流变特性测试 |
3.4.3 扫描电镜的测试 |
3.4.4 偏光显微镜的测试 |
3.4.5 广角X射线衍射的测试 |
3.4.6 力学性能的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末端氧化纳米维素的凝胶形成过程-相分离 |
3.5.2 不同浓度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的流变学行为 |
3.5.3 CaCl_2浓度对纺丝形成的的影响 |
3.5.4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形貌表征 |
3.5.5 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轴湿法纺丝制备壳聚糖/末端氧化纳米纤维素定向复合丝及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主要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壳聚糖纺丝液的制备 |
4.3.2 CS/RO-CNC复合纤维丝的制备 |
4.4 同轴复合纤维丝的测试与表征 |
4.4.1 壳聚糖溶液的流变学特性 |
4.4.2 傅里叶红外测试 |
4.4.3 X射线衍射测试 |
4.4.4 扫描电镜测试 |
4.4.5 偏光显微镜测试 |
4.4.6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 |
4.4.7 热稳定性测试 |
4.4.8 有限元分析 |
4.4.9 力学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壳聚糖溶液的流变学分析 |
4.5.2 复合纤维丝的结构分析 |
4.5.3 复合纤维丝的外观形貌分析 |
4.5.4 复合纤维丝的取向度分析 |
4.5.5 复合纤维丝的热稳定性研究 |
4.5.6 复合纤维丝的力学性能研究 |
4.5.7 速度测量与模拟 |
4.5.8 有限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润湿性的基本概念 |
1.2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基本理论 |
1.3 超润湿性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1.3.1 防腐蚀领域 |
1.3.2 防雾领域 |
1.3.3 自清洁领域 |
1.3.4 防冻领域 |
1.3.5 油水分离领域 |
1.4 油水分离的方法 |
1.4.1 原位燃烧 |
1.4.2 撇油器 |
1.4.3 吸附剂 |
1.4.4 重力分离 |
1.5 壳聚糖复合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双层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制备方法 |
2.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形貌分析 |
2.3.2 FTIR分析 |
2.3.3 XRD分析 |
2.3.4 热稳定性 |
2.3.5 拉伸性能 |
2.3.6 表面润湿性能 |
2.3.7 自清洁性能 |
2.3.8 油水分离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层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制备方法 |
3.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热稳定性 |
3.3.4 表面润湿性能 |
3.3.5 自清洁性能 |
3.3.6 油水分离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疏水壳聚糖气凝胶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制备方法 |
4.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形貌分析 |
4.3.2 XPS和 FTIR分析 |
4.3.3 压缩性能 |
4.3.4 表面润湿性 |
4.3.5 自清洁性能 |
4.3.6 吸油性能 |
4.3.7 油水分离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亲水壳聚糖气凝胶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制备方法 |
5.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形貌分析 |
5.3.2 FTIR与 XPS分析 |
5.3.3 热稳定性 |
5.3.4 表面润湿性 |
5.3.5 油水分离性能 |
5.3.6 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参考文献 |
(3)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毛纺整理剂研究现状 |
1.1.1 毛纺整理剂概述 |
1.1.2 毛纺整理剂种类及研究现状 |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2.1 壳聚糖 |
1.2.2 壳聚糖衍生物 |
1.2.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菌材料的研究 |
1.3 兔毛及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1 兔毛纤维的概述 |
1.3.2 兔毛纱线的研究现状 |
1.3.3 兔毛织物整理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 |
2.3.1 N-CCTS合成原理 |
2.3.2 醚化剂CHPTMAC-ethyl的合成 |
2.3.3 N-CTS的合成 |
2.3.4 N-CCTS的合成 |
2.4 制备N-CCTS反应条件的优化 |
2.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表征 |
2.5.1 扫描电镜(SEM)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5.4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13)CNMR) |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6 溶解性能的测定 |
2.5.7 取代度的测定(DS) |
2.5.8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5.9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MIC)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合成N-CCTS的反应条件优化 |
2.6.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SEM和 XRD分析 |
2.6.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FTIR分析 |
2.6.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13)CNMR分析 |
2.6.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XPS分析 |
2.6.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溶解性能分析 |
2.6.7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6.8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MIC值的测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CCTS对兔毛织物抑菌整理的适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兔毛织物抑菌整理的适用性研究 |
3.3.1 兔毛织物抑菌整理流程的确定 |
3.3.2 单因素法探究抑菌整理工艺 |
3.3.3 响应面法优化抑菌整理工艺 |
3.4 兔毛织物性能测试 |
3.4.1 兔毛织物强力测试 |
3.4.2 兔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3.4.3 兔毛织物耐洗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抑菌整理工艺单因素变量结果与分析 |
3.5.2 抑菌整理工艺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分析 |
3.5.3 抑菌兔毛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3.5.4 抑菌兔毛织物耐洗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效型“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和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剂的制备 |
4.3.1 抑菌整理液的制备 |
4.3.2 “三防”整理液的制备 |
4.4 兔毛织物“三防”抑菌多功能整理流程 |
4.5 兔毛织物性能测试 |
4.5.1 织物微观形貌 |
4.5.2 织物白度测试 |
4.5.3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4.5.4 织物透气性测试 |
4.5.5 织物柔软度测试 |
4.5.6 织物掉毛量测试 |
4.5.7 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 |
4.5.8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4.5.9 织物耐洗性能测试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织物微观形貌分析 |
4.6.2 织物白度分析 |
4.6.3 织物断裂强力分析 |
4.6.4 织物透气性分析 |
4.6.5 织物柔软度分析 |
4.6.6 织物掉毛量分析 |
4.6.7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分析 |
4.6.8 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纤维基复合功能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伤口及敷料概述 |
1.1.1 皮肤组织 |
1.1.2 伤口分类 |
1.1.3 伤口愈合过程 |
1.2 敷料的分类 |
1.2.1 传统敷料 |
1.2.2 新型敷料 |
1.2.3 理想敷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
1.3 新型敷料的研究进展 |
1.3.1 促愈合敷料 |
1.3.2 防粘连敷料 |
1.3.3 抗菌敷料 |
1.3.4 纳米纤维敷料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胶原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4 Col/PEO静电纺丝膜的测试与表征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纯胶原的可纺性研究 |
2.3.2 Col/PEO纳米纤维膜中PEO含量的优化 |
2.3.3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纺丝溶剂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原基纳米纤维膜的交联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化学交联 |
3.2.4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5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测试与表征 |
3.2.6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测试与表征 |
3.2.7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交联度测试及交联机理分析 |
3.3.2 Col/PEO纳米纤维膜PEO的洗脱 |
3.3.3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结构稳定性 |
3.3.4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3.3.5 Col/PEO纳米纤维膜交联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6 Col/PEO纳米纤维膜交联后的亲水性能 |
3.3.7 Col/PEO纳米纤维膜交联后的热稳定性 |
3.3.8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溶血性能 |
3.3.9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凝血性能 |
3.3.10 Col/PEO纳米纤维膜的细胞增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原/壳聚糖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2.4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5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测试 |
4.2.6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7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结构稳定性 |
4.3.2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分子作用力 |
4.3.3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4.3.4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水蒸气透过率 |
4.3.5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血液相容性 |
4.3.6 Col/CS/PEO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防粘连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5.2.4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性能表征 |
5.2.5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防粘连性能测试 |
5.2.6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测试 |
5.2.7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溶血性能测试 |
5.2.8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理化性能 |
5.3.2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蛋白及细胞粘附性能 |
5.3.3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明胶蛋白凝块剥离强力 |
5.3.4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5.3.5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浸提液细胞毒性 |
5.3.6 PVDF/ZnO纳米纤维膜的溶血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功能敷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静电纺丝膜的制备 |
6.2.4 复合功能敷料的制备 |
6.2.5 复合功能敷料的剥离强力测试 |
6.2.6 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及性能测试 |
6.2.7 复合功能敷料的结构及性能测试 |
6.2.8 复合功能敷料的止血性能测试 |
6.2.9 PVDF/ZnO复合功能敷料的导液性能测试 |
6.2.10 统计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复合功能敷料的复合效果评价 |
6.3.2 PVDF/ZnO复合敷料的导液性能评价 |
6.3.3 复合功能敷料的吸液性能评价 |
6.3.4 复合功能敷料的水蒸气透过性能评价 |
6.3.5 复合功能敷料的凝血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复合功能敷料的促愈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动物 |
7.2.3 实验仪器 |
7.2.4 实验试样准备 |
7.2.5 SD大鼠背部割伤愈合实验 |
7.2.6 ICR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 |
7.2.7 统计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复合功能敷料的促愈合研究 |
7.3.2 复合功能敷料的全身急性毒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5)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电纺丝的原理 |
2 静电纺丝常用的包封材料 |
2.1 蛋白质类 |
2.1.1 玉米醇溶蛋白 |
2.1.2 大豆分离蛋白 |
2.1.3 明胶 |
2.2 多糖类 |
2.2.1 海藻酸钠 |
2.2.2 果胶 |
2.2.3 壳聚糖 |
3 影响静电纺丝的因素 |
3.1 纺丝电压 |
3.2 进样速率 |
3.3 纺丝距离 |
3.4 物料粘度 |
3.5 物料电导率 |
4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4.1 静电纺丝技术包封生物活性组分 |
4.2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食品抗菌膜 |
4.3 静电纺丝技术包封益生菌 |
5 展望 |
(6)化学助剂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性能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电纺丝制备角蛋白纳米纤维 |
2 化学助剂 |
2.1 助纺剂 |
2.1.1 亲水性助纺剂 |
2.1.2 疏水性助纺剂 |
2.2 交联剂 |
2.2.1 醛类交联剂 |
2.2.2 醚类交联剂 |
2.2.3 其他交联剂 |
2.3 抗菌剂 |
3 结语与展望 |
(7)CS/PVA-海藻酸盐复合止血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止血手段发展简介 |
1.3 凝血机理及伤口愈合理论 |
1.3.1 凝血机制及过程 |
1.3.2 伤口愈合原理及理论 |
1.4 止血敷料简介 |
1.4.1 传统止血敷料 |
1.4.2 新型止血敷料 |
1.5 静电纺丝简介 |
1.5.1 静电纺丝技术发展历史简介 |
1.5.2 静电纺丝技术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SA/PVA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2.3.2 PVA/SA止血海绵的制备 |
2.3.3 PVA/SA止血海绵测试及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VA/SA止血海绵的制备条件正交实验结果 |
2.4.2 复合成孔剂含量对PVA/SA止血海绵吸液率的影响结果 |
2.4.3 海藻酸钠含量对PVA/SA止血海绵性能的影响结果 |
2.4.4 PVA/SA止血海绵测试与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CS/PVA静电纺丝溶剂的选择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3 实验内容 |
3.3.1 培养基的配制 |
3.3.2 静电纺丝溶液的配制 |
3.3.3 CS/PVA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微观观察 |
3.3.4 抗菌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乙烯醇类别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
3.4.2 不同粘度壳聚糖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
3.4.3 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抗菌性效果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4 静电纺丝工艺的优化及纳米纤维膜的交联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培养基的配制 |
4.3.2 CS/PVA纺丝液的配制 |
4.3.3 单因素实验 |
4.3.4 CS/PVA纳米纤维膜纺丝工艺优化及验证 |
4.3.5 CS/PVA纳米纤维膜的交联 |
4.3.6 CS/PVA纳米纤维膜的测试与表征 |
4.3.7 CS/PVA-海藻酸盐复合型止血敷料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4.2 CS/PVA纳米纤维膜纺丝工艺优化及验证结果 |
4.4.3 交联前后CS/PVA纳米纤维膜微观形态 |
4.4.4 CS/PVA纳米纤维膜的测试与表征 |
4.4.5 CS/PVA-海藻酸盐复合型止血敷料的制备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功能纤维分类 |
1.2.1 天然抗菌纤维 |
1.2.2 人工抗菌纤维 |
1.3 抗菌剂研究进展 |
1.3.1 天然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无机抗菌剂 |
1.4 人工抗菌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共聚法 |
1.4.2 表面接枝法 |
1.4.3 复合纺丝法 |
1.4.4 后整理法 |
1.4.5 共混法 |
1.5 抗菌多功能母粒研究进展 |
1.5.1 抗菌防臭母粒 |
1.5.2 抗菌防霉母粒 |
1.5.3 抗菌防螨母粒 |
1.5.4 抗菌着色母粒 |
1.6 PET抗菌纤维着色方法 |
1.6.1 后染整法 |
1.6.2 原液着色 |
1.7 研究部分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工艺路线 |
2.2.2 技术路线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粒径分布范围测试 |
2.3.2 流变测试 |
2.3.3 压滤值测试 |
2.3.4 TEM测试 |
2.3.5 SEM测试 |
2.3.6 色彩分析 |
2.3.7 光学显微镜测试 |
2.3.8 DSC分析 |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10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抗菌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抗菌剂及红颜料形貌分析 |
3.1.1 抗菌剂粒径及形貌分析 |
3.1.2 红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3.2 抗菌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2.1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3.2.2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2.3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4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2.5 抗菌红色母粒的DSC分析 |
3.2.6 抗菌红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3.3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
3.3.2 不同分散剂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3.3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4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压滤值的影响 |
3.3.5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3.6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3.7 不同分散剂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4 不同基体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基体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
3.4.2 不同基体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基体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3.4.4 不同基体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3.4.5 不同基体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
3.5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黄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
4.2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
4.3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
4.4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4.6 抗菌黄色母粒的DSC分析 |
4.7 抗菌黄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
4.8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CePO_4型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1 Ag/CePO_4抗菌剂的合成 |
5.2 Ag/CePO_4抗菌剂的表征 |
5.3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流变性能分析 |
5.4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
5.5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压滤值测试 |
5.6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
5.7 Ag/CePO_4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
5.8 抗菌红色纤维的性能分析 |
5.9 纤维抗菌特性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PA6/CS-NPs抗菌型纳米纤维束的一步法制备技术及其结构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静电纺纳米纤维概述 |
1.1.2 功能性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1.1.3 抗菌剂的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束 |
1.2.2 功能性纳米纤维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可纺性探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2 浴液的制备 |
2.1.3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制备 |
2.1.4 测试方法 |
2.2 浴液的性能分析 |
2.2.1 分散剂对纳米壳聚糖分散性能的影响 |
2.2.2 浴液的电导率及密度 |
2.3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可纺性结果分析 |
2.3.1 分散剂种类对可纺性的影响 |
2.3.2 浴液组成对纳米纤维束表面结构的影响 |
2.3.3 纳米纤维束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2 浴液的制备 |
3.1.3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制备 |
3.1.4 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分散剂配比对纳米纤维束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逆水浴流速对纳米纤维束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罗拉转速对纳米纤维束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4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XRD分析 |
3.2.5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抗菌性能 |
3.2.6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耐水洗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纺丝浴液和装置的优化及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结构和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2 浴液的制备 |
4.1.3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制备 |
4.1.4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浴液处理方式对CS-NPs粒径的影响 |
4.2.2 逆水浴静电纺丝接收装置的改进 |
4.2.3 逆水浴流速对纳米纤维束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PA6/CS-NPs纳米纤维束的抗菌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10)壳聚糖和普鲁兰多糖共混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纳米纤维简介 |
1.1.2 纳米纤维制备 |
1.2 静电纺丝 |
1.2.1 静电纺丝原理 |
1.2.2 静电纺丝的优劣势 |
1.2.3 静电纺丝方法 |
1.3 天然高分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3.1 天然高分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研究进展 |
1.3.2 天然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3.3 蛋白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 |
1.4.1 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转运载体 |
1.4.2 活性包装 |
1.4.3 组织工程 |
1.4.4 其他应用 |
1.5 天然高分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交联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 |
2.2.2 快速溶解型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
2.2.3 绿色交联方式对壳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纳米纤维性质的加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工艺参数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3.1.1 电压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3.1.2 推进速度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3.1.3 接收距离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 |
3.2 快速溶解型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表征和应用 |
3.2.1 溶液性质对纳米纤维膜形貌的影响 |
3.2.2 纳米纤维膜红外光谱分析 |
3.2.3 纳米纤维膜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纳米纤维膜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
3.2.5 纳米纤维膜热重分析 |
3.2.6 纳米纤维膜动态热机械分析 |
3.2.7 纳米纤维膜快速溶解能力分析 |
3.2.8 纳米纤维膜药物包埋应用分析 |
3.3 交联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表征 |
3.3.1 交联纳米纤维膜形貌分析 |
3.3.2 交联纳米纤维膜接触角分析 |
3.3.3 交联纳米纤维膜重量损失和溶胀率分析 |
3.3.4 交联纳米纤维膜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3.3.5 交联纳米纤维膜机械性能分析 |
3.3.6 交联纳米纤维膜热重分析 |
3.3.7 交联纳米纤维膜红外光谱分析 |
4 讨论 |
4.1 工艺参数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4.1.1 电压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影响 |
4.1.2 推进速度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4.1.3 接收距离对纳米纤维直径的影响 |
4.2 快速溶解型纳米纤维膜的表征和应用 |
4.2.1 溶液性质对纺丝过程及纤维膜形貌的影响 |
4.2.2 纳米纤维膜红外光谱分析 |
4.2.3 纳米纤维膜X射线衍射分析 |
4.2.4 纳米纤维膜热力学分析 |
4.2.5 纳米纤维膜应用分析 |
4.3 交联纳米纤维膜的表征 |
4.3.1 交联纳米纤维膜形貌分析 |
4.3.2 交联纳米纤维膜接触角、重量损失、溶胀率分析和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4.3.3 交联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4.3.4 交联纳米纤维膜的热重分析 |
4.3.5 交联纳米纤维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壳聚糖可纺性能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湿法纺丝制备定向排列纳米纤维素纤维丝的研究[D]. 高倩. 广西大学, 2021(12)
- [2]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朱忠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新型长效抑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兔毛织物整理中的应用[D]. 姜迎雪.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纤维基复合功能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新哲. 东华大学, 2021(01)
- [5]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 徐聪,李同燮,钱珊珊,于彤,冯雪,李佳,官梦姝,刘月,姜瞻梅,侯俊财. 食品工业科技, 2021(02)
- [6]化学助剂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性能进展[J]. 丁姣,赖锐豪,陈文杰,黄素青,尹国强. 化工进展, 2020(10)
- [7]CS/PVA-海藻酸盐复合止血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谈澄康. 东华大学, 2020(01)
- [8]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可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PA6/CS-NPs抗菌型纳米纤维束的一步法制备技术及其结构和性能[D]. 江瑞. 苏州大学, 2020(02)
- [10]壳聚糖和普鲁兰多糖共混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D]. 秦泽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