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于水,仁者乐于山”的读音解读

“知者乐于水,仁者乐于山”的读音解读

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句读与释义(论文文献综述)

周婷婷[1](2021)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大概念是现阶段教学中一个非常复杂且热门的教育理念,是指向具体学科知识背后的核心内容。因此,以学科大概念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非常关键的举措。为了促进学科大概念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本文基于高中国画教学内容与学科大概念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分析与融合,以美术学科大概念的获取途径与实施路径为依托,进行了高中国画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首先,针对学科大概念的内涵发展与价值体现,笔者提出美术学科大概念的获取途径,即研读美术课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基准,挖掘学科大概念;解构教材框架,理解课程设置,提炼学科大概念;分析内容主题,挖掘知识内涵,总结学科大概念;以显性大概念促进学习者的元认知,形成隐性大概念。根据美术学科大概念的获取途径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实施路径,主要表现为:规划课程内容,教材变教为用;优化教学形式,设计活动场域;调整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维度;围绕大概念写出预期理解;分解基本问题、促使持续理解;设计探究与体验式教学。其次,针对高中国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教学内容—从概念性视角解读国画课程、以基本问题架构主题框架、将国画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教学评价—结合基本问题促进评价量规反映教学目标、弹性选用理解的六个维度制定学业表现任务;教学活动—从学习动机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画。以观念培养为准,促进国画课的真实性体验。将教学过程优化,完善国画课的活动场域。最后本文依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了理论的验证、总结、分析与反思。学生通过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课程增强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元认知水平、最终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与品格。

李悠[2](2021)在《孔子“勇”德思想:理论溯源与实践应用 ——基于学校体育德育一体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中小学生自信勇敢的良好品德。体育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承载着德育,德育又赋予体育更高的人生价值和诉求。中小学体育课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在体育课中将体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施行体育德育一体化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自信勇敢良好品德的最佳途径。孔子,被尊为儒家创始人,作为“万世师表”,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勇”的思想。孔子曾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应该在道德修养中追求仁爱,在智力培育方面追求真理,在体育培育方面追求勇敢。仁、智、勇并称儒家的“三达德”。文章以孔子“勇”德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归纳整理了《论语》、《经书》、《儒书》、《子史》等文献着作中所记载的与孔子“勇”有关的言行;探寻孔子“勇”德思想内涵,并赋予孔子“勇”德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以期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推动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对孔子“勇”德思想的维度、特征、方法和路径进行分析,将“勇”德培育分成生理上的“勇气”和“血气”以及心理上的“不惧”与“知耻”。将“勇”德思想从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四个层面进行阐释,运用了循循诱“勇”、因才育“勇”、榜样之“勇”、以身践“勇”的方法与日常生活、讲学授道、为官从政的途径相结合对“勇”德进行了培育。2.基于学校体育德育一体化视角,将孔子“勇”德思想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提出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原则:适度原则、体验原则、“勇而好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安全原则。3.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法有:语言激励、身体示范、身体实践、情景创造、挫折教育。4.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评价方法有: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

吕点[3](2020)在《《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论语》研究,在训诂、校勘、辨伪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而坚实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着作当中,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几乎囊括了各种门类的研究,并在继承前学、集前人大成的基础上,别开一体,自成境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程树德《论语集释》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论语集释》的成书及体例。在了解程氏一生治学历程的基础上,笔者重点挖掘了程氏作《集释》以“着述终身”的思想,以及他在晚年颠沛流离、身患重疾的情况下花费九年时间孜孜编着此书的原因与出版经过从而做到知人论世。同时,笔者亦就本书的撰述体例详细分析了程氏编着此书的方法与用心,以及在对材料的剪裁与排列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眼光。另外,亦总结了程书体例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从三个方面研究《论语集释》的按语内容。一为程书对历代诸家着书及人物的介绍。程书经过悉心搜集与裁选,不仅对前人古注有极多征引,并在按语中对这些注家做了一定的考证与辨析,其依据的材料多出自历代史传,亦从其他类书中寻检搜罗。对于无法确定年代的注家,程氏也注意在按语中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问题与空间;对于后人所辑录的古注版本,程氏也多加推举;对于残缺的卷帙,程氏也特加着录以保存古注。最后,程氏还在书中细考诸古书古注的流变、亡佚及后人的附篡、改益。二为程书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程书对诸家学说不是只作片段性的征引,而是基于整体性的把握,他在按语中对于诸家学说的品述亦极为精当。除了今天学界共识性的评价,如对翟灏《四书考异》、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较高评价,对诸家学说的很多评价也别具只眼,如说臧懋庸《论语稽》的赞赏、对皇疏的极大肯定、对崔氏《论语足征记》的推举等。三为训诂上的新解。程书不惟悉心考订异文、辨证经注,还能够在前人训诂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证与辨考,从而申明己意。第三章从《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中探讨三个问题:一、程氏对朱注的态度,是否如任铭善或刘斌等人所说,持一味的批驳或诘难的态度?程书是否存在抵朱过甚的问题?笔者考证程氏按语,认为程氏对朱注不仅能够客观对待,抱以同情,并且对之亦多有赞赏。二、基于对朱注或《论语》历代注疏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集释》中有多处指出了朱注的错误。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训诂之失,一为义理之偏。但总体来说,程氏指出朱注错误的时候,并非刻意诘难,而是有理有据,较为客观。三、清代的汉学家往往好与朱注立异,但主张汉宋调和的学者,却常常追溯、考证朱注的古注古义之来源,程树德继承了这种汉宋调和的做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地对朱注错误的来源出处进行了考辨。要之,程氏所作的工作,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正是研究本书的价值所在。要之,作为历代研究《论语》的学说与着作的集大成者,《论语集释》不仅是一本完备详致的历代《论语》注释资料汇编,而且是一本承载了程树德先生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的一种“新”作。体例上的“荟萃贯串”是本书最显着的特色,后世集释类的着作如游国恩的《楚辞纂笺》、方勇的《庄子纂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汇校”“汇释”类的着作等,在体例上与程书都有很多相同之处。程氏编着《集释》的时代,不仅仅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处境凄惨的时代,也是整个民国政治更迭而崩坏的时代。作者曾自言其编着此书乃是“欲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间执孔子学说不合现代潮流之狂喙,期使国人之舍本逐末、徇人失己者,俾废然知返。余之志如是而已。”《集释》一书的写作正是程树德先生作为学者对于时代的回应与关怀。因此程树德写《论语集释》,不仅是从文献和学术史的意义上继承前人学术传统,也是作为民国学者,去直面自身所处时代的担当。有如此坚忍不拔之志,成此荟萃贯串之书,其令人敬畏感佩的学术精神与绵厚扎实的学术功力,正共同构成了这本书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

王继奎[4](2020)在《《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和希腊城邦时代是中西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源头,两者在时间上同时进入鼎盛期、在空间上完全平行发展,但却有着伦理政治观念的伟大际遇。这是因为具有同一智力原理和物质形式的人类同源,所以人类文明早期的相似性较之于差异性更为显着,这就为比较分析《论语》与《理想国》奠定了基础。为了尽量全面地展示两部经典着作政治思想的全貌,论文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分析。两部经典的不同言说方式,造就了经验论与先验论两种思维方式。作为表意系统,汉语以名词为核心的流水句式,使中国人偏向于散点思维,寻求治国之道是《论语》的思维意向。作为表音系统,希腊语以动词为核心的主谓宾句式,使希腊人偏向于焦点思维,探索城邦国家的本质是《理想国》的思维主旨。以譬喻为表征的类比推理是两部经典着作通用的思维方法。虽然都是观天时以应人事,但前者的北辰之喻以静态方式展示了“人道政为大”的政道思维,后者的船喻则以动态方式展示了“正义城邦”的政体思维,表现在政治秩序上就是治乱循环与政体循环。在类比推理中,两部经典着作都运用了整体思维把握各自所生活的世界,前者在本末之间奠定了“本立道生”的务实主义政治传统,在《论语》中表现为“始物为行”,即以行为开端而以言为结尾,着眼天下有道探寻政治秩序的本原,塑造的是道德人格。后者在内外之间奠定了“逻各斯”的理性主义政治传统,在《理想国》中表现为“始物为言”,即言说既是开端又是结尾,着眼灵魂正义探究政治秩序的模型,塑造的是知识人格。辩证法也因此在中国是政治辩证法,在希腊是哲学辩证法。两部经典不同的致思方式,建构了礼乐与理念的两种政治秩序。自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权威便诞生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中,《论语》和《理想国》都以家庭为起点建构了理想秩序。前者基于“持家”将伦理观念政治化,为政治秩序提供了“礼乐”的价值基础,所以礼崩乐坏会导致天下无道的政治乱象。以仁释礼是孔子的开陈出新之举,他依此提出的“克己复礼”救世主张,不仅建立了身心平衡的个人秩序和家庭秩序,而且还将其外推成为国家秩序和天下秩序。后者基于“弃家”将政治观念伦理化,为政治秩序提供了“理念”的价值基础,所以统治者灵魂的堕落会瓦解城邦秩序。柏拉图从“善”这个最高理念中不仅推导出理想国,而且还提出了共产主义和教育公有的救世主张,通过城邦与灵魂的结构类比论证了正义之人最幸福。“和”是两部经典着作建构理想秩序的共同目标。务实的孔子由近及远地重建天下秩序,希冀统治者通过修己进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先在统治集团内部实现团结,再实行养民、惠民、教民的政策,通过安百姓实现与被统治阶级的和谐相处。唯理的柏拉图由外及内地重建灵魂秩序,希冀凭借“高贵的谎言”劝诱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和护卫者各安其命、各司其职。先实现城邦的整体和谐,再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让智慧的护国者把勇敢的卫士豢养成护卫羊群的警犬,来保证统治集团的团结一致。“分”是两部经典着作实现理想秩序的重要方法。孔子按照名实相副原则提出了“正名”主张,因其依据的是道德而强调了平等;柏拉图按照因才定分原则提出了“正义”观念,因其依据的是技艺而强调了效率。两部经典不同的价值秩序,模塑了道德与知识的两种人格类型。主张以德治国的孔子,关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他根据个人的品行,在《论语》中将人划分为圣人、仁人、君子、士和小人等五种道德人格,在德位合一的政治诉求下,道德人格以“文化”为其表征。主张以智治邦的柏拉图,关注的是“完善灵魂”之法。他根据城邦的政体形式,在《理想国》中将统治者划分为王者型、荣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和僭主型等五种知识人格,在德福一致的政治观念下,知识人格以“武化”为其表征。对于理想的统治者,孔子基于历史建构了胸怀天下的圣君,柏拉图畅想未来建构了灵魂完善的哲君。作为政治人格的德性楷模,圣君是天下秩序中人类道德的化身,哲君是理念秩序中人类智慧的化身。对于合格的辅政者,孔子建构了以文化人的君子,作为私人教育培养的精英,君子在辅政时能够进退自如,孟子将其概括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柏拉图建构了以武服人的卫士,作为城邦教育训练的军人,卫士在辅政时既能上升为哲君又能下降为反噬羊群的豺狼。对于被统治者,孔子和柏拉图都默认了小人和生产者逐利的正当性,但在意识形态的属民质询中,前者被质询为子民而后者被质询为公民。子民政治文化关注的是“民享”而非“民治”,奠定了中国的民本政治传统。公民政治文化关注的是“民治”而非“民享”,奠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传统。立足文本,论文以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为视域对两部经典着作进行考察,发现若以第二卷为导论,《理想国》与《论语》在编纂次第和立意安排上完全一致。《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为开篇,到终篇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结束,孔子在整篇对话中一以贯之地教人学做“君子”。《理想国》第二卷以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的谈话开始,到第十卷以苏格拉底与他们的谈话终篇,整齐地回应了他们在第二卷中曾经提出的问题。整篇对话以“何谓正义”开始,以“正义之人生活最幸福”结束,柏拉图在整篇对话中教人学做“哲人”。也就是说,在两位贤哲看来,一定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有健全的国家和健全的政治,这是两部经典着作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遗产之一。自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东西方思想家们对人们如何习得政治知识、如何适应政治生活都有过不同的论述,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政治社会化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所以,在学科溯源抑或论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时,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论语》和《理想国》中“身国共治”的卓识洞见。

高亮[5](2020)在《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文中提出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诠释体裁之一。一切中国古典诠释体裁所使用的诠释方法,所具备的诠释功能,所经历的诠释演变过程,均体现於义疏之中。可以説,义疏是中国古典诠释体裁之集大成者。研究、理解义疏文本,发掘藴藏於文本之中的观念、文化,剖析古代思想历时变化,即能理解以古典给释文本为核心的整个中国古典诠释史,进而从诠释向度重新反思学术史、思想史,观照人类思维向度及其趋势。本文旨在综理既有研究基础上,探讨义疏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并经由义疏研究,尝试创建义疏学适用方法论,为後续研究提供范式支撑。基於新见从详,无则从略的原则,概述如下。绪论部分,厘清与义疏相关的学术概念,分析义疏含义,确定义疏研究范畴。在义疏研究领域,首次明确区分义疏、义疏研究、义疏学、义疏之学、义疏学研究、义疏之学研究六种概念,纠正了以往学界混称义疏、义疏学的问题,为义疏学在学术意义上,成为一个中国古典诠释学下的研究分支,确定了研究范畴。本章首次全面梳理义疏研究史,为学科分支意义上的义疏学,奠定了学史基础。第一章,首先,明确义疏的概念与范畴,解决了义疏研究长期存在的义疏含义及判断标准问题,从而与其他“疏”体有效区分,完成了义疏研究的概念准备。其次,归纳义疏具有的七种基本文本体式,分析其诠释意义与学史价值。第二章,基於既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义疏起源问题。义疏最早出现年代,可能不晚於四世纪中後期,确定不晚於五世纪前期。佛疏出现最早,在五世纪前期以前;其次为道疏,在五世纪前期;最後为儒疏,在五世纪中後期。促成义疏起源的因素有三类。第一,物质载体,即基於纸写本便利性的因素。第二,思想渊源。主要源於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与清谈辩论。第三,体裁渊源。对义疏起源有显着影响的诠释体裁有二。其一为集解体。其二为问答体。与义疏起源有关的问答体有二。一为魏晋时期以“问答”为主要内容的议论体裁。二为印度传统的“释论”(奢萨咀罗、优婆提舍)中的问答体裁。另外,两晋时期出现的“合本子注”,在题名与行文方式上,对有些义疏,如《丧服小记子本疏义》,有一定影响。因而也可视为义疏起源的一个相关因素。第三章讨论义疏的诠释层级,并在全面总结注、疏诠释关系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疏不破注”问题。首先,分析义疏诠释层级。义疏诠释层级十分多样。过去作为学界常识的兼解经、注即为义疏,是片面的刻板印象。义疏兼解经、注,只适合儒疏、律疏,不包括佛疏、道疏。其次,重新反思疏不破注问题。“疏不破注”原为“疏不可破注”之义,是一种诠释原则,而非“疏不会破注”,即一种诠释现象。前者正式确立於初唐《五经正义》,後者为清代以来学者的误解。作为一种诠释原则,“疏不破注”的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朝隋代。此时尚无明确、统一“不破注”的原则。时人虽有守注之意愿,乃至设立遵注之体例,但在实际诠释中,仍以实事求是之理念,时或破注。初唐《五经正义》以前,义疏在处理注、疏关系的问题上,实则无“破”与“不破”的明确概念,更无具体原则。破注与否,皆取决於编撰者个人学术意志。不过,总体上看,义疏仍以不破注为多,破注并非主流。第二阶段:唐代至宋初。以《五经正义》为代表的初唐儒疏,明确提出“疏不可破注”的原则。在实际诠释中,虽因沿承旧疏或参与修疏者学术习惯等,仍不免有破注现象,但从总体上看,此种现象已大为减少,不破注乃至明显守注、护注的现象更常见。从初唐儒疏破注情况看,破注分为破注文与破注义两种形式。破注文相当於校勘注文,非但不是破注,反为注之功臣。破注义即反驳注释之义理另立新义,此为真正的破注。不破注有两种情况,即守注与参注。若只怀疑注义而非反驳,另立新説,在初唐疏家看来,均非破注。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在於义疏对注解经传时所述义理、情理是否认可。若是其义,则疏不破注;若非其理,则疏破注。对“理”的追求,体现了义疏的诠释活力与独立的诠释品格。将义疏完全视为经典文本的附庸,不利於正确认识义疏学术意义。将求“理”,替代为从“注”,即完全不破注,至唐玄宗御注、御疏才实现。然而这种从“注”而非求“理”的诠释标准,受到一些中唐学者的反拨。碍於御注、御疏的权威压力,他们只能在义疏之外,另辟蹊径,最终发展为北宋新《春秋》学与理学,即义理思辨性经学,代替了南北朝以来,以义疏为重要学术载体的考证诠释性经学。可见,义疏之衰,即源於割断自身求“理”之传统。第四章,探究注、疏合会问题。在文本组织类型上,义疏可分为单疏本与合会本合会本系由单疏本与经:注本结合融会而成然而单疏本与合会本之关系,未必是前者单向融入後者,二者之关系,比学界以往认为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复杂,只能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义疏从单行到合会,不只是文本外在形式的较大变动,还改变了读者的閲读方式与习惯,影响其閲读体验,进而改变读者对义疏诠释地位与功能的认知。义疏文本组织类型的改变,如“蝴蝶效应”,通过层层传导,最终造成义疏学术层次的变动。而层次的变动,产生反作用力,促使组织类型的改变更加固化。在此意义上,注、疏单行与合会,不仅仅是文本形式结构的排列组合问题,更是一种探索学术史的新维度。儒典注、疏合会时代,不始於宋,宋代只是注、疏合刻之始。早在宋代以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合会本存在。从义疏文本发展角度看,南宋以前义疏,虽以单疏本为主,但合会本亦不容忽视,从而纠正了以往根据刻本经验谈注、疏合会,忽视八行本、十行本之前注、疏合会本的问题。儒典注、疏合会有五种模式。第一,分散模式甲类,指义疏分别列於经、注之下,分别疏解经、注的合会模式。第二,分散模式乙类,指义疏分别列於一节经文或传文之後,其间无注,亦不释注文合会模式。第三,聚集模式指义疏列於一个较完整经、注文本单位(句、节、章等)之後,集中诠释此单位之经、注的合会模式第四集散模式指在某一合会本中,兼有分散甲类与聚集两种模式者。第五,分栏模式指经、注与义疏分栏列出的合会模式。合会的历史动因有二。第一,便於閲读、参考、记诵。第二,便於查询经、注、疏具体内容。合会的学术史影响有三。第一,加剧文本结构的碎片化,造成义疏实际学术地位下降。第二,加重异文问题。第三,促进注的经典化。第四,凸显义疏繁琐之弊,间接引起经典研究范式转变,在学理上宣告了汉唐之间,以经典诠释为主要成果的经学研究范式的终结。在有合会本的情况下,隋唐宋初新修儒疏,仍采用单疏本,其原因有四。第一,佛疏影响。第二,讲读习惯。第三,写钞本流传之局限。第四,古人观念上的经、注与义疏的诠释地位、诠释风格差异。合会本与单疏本长期并存之原因有二。第一,官学精英对提升士子经学素养的要求。第二,文本复制方式限制与应试需求之间的互动。第五章,探究义疏科段问题。首先,分析科段含义,与章句相区分。其次分析科段特徵。科段必须同时满足三大特徵,缺一即非科段,亦即三大特徵为判定科段之充要条件。其次,考察科段演变历程。中土佛典科段可能始於四世纪中後期的释道安,最迟不晚於五世纪前期。印度佛典科段当以世亲等为最早,约在四至五世纪之际。中土佛典科段被纳入佛疏,就现存可考文本来看,当以南朝宋道生《法华经疏》为最早。科段被义疏吸收之後,经历了先由简入繁,而後分化演变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渐兴阶段,即五世纪前期至六世纪初。第二,兴盛阶段,即六世纪初至七世纪中期。第三,分立阶段,即七世纪中期至十二世纪初。第四,衰变阶段,即十二世纪以後。最後,选取南北朝隋唐佛、道、儒三疏,整理科文,分析各自逻辑结构与诠释特点。在此意义上,科段成为中古以来,儒、佛、道“兴替治忽”的新綫索。科段的学术史价值,即在此矣。

张亚朋[6](2019)在《《论语》新说补辑及部分章句研究》文中认为《论语》作爲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学元典,无论是对研究孔子个人,抑或是对研究儒家学説来説,均具有极爲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时地对《论语》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辑、整理,爲《论语》研究提供便利,是十分必要的。伴随着程树德《论语集释》、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以及高尚榘《论语歧解辑録》三部集释类着作的出版,《论语》古注方面的整理可以説已经相当完善,而对新説(“新説”与“古注”相对,二者以1911年爲界)的整理则相对较少,只有高尚榘《论语歧解辑録》一书中有部分的收集。故本文主要是在高书的基础上,对1911年以来学界涌现的《论语》新説进行补辑整理,并对《论语》的部分章句进行研究。《论语》新説补辑部分,主要是对《论语》各篇新説的汇辑及部分新説之後依据个人理解所添加的“辑者案”。章句研究部分则是自己就《论语》中的某些字词、文句所提出的新説。通过对其他古本所载异文、人物性格、先秦文例、出土文献中字形等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爲仁之本与”一句中的“仁”或本当爲“人”。“子见南子”一章中的“矢”当训爲“誓”,取其“发誓”义。“五十以学《易》”中的“五十”,朱熹所引“五十”当爲“卒”字之误的看法应当是很有道理的。“寝不尸,居不客”一章,其中“尸”当训爲“祭祀之尸”的引申义“如祭祀之尸那般矜庄”;“居”释爲燕居、闲居、家居当更爲允洽;而至於作“客”或作“容”的异文问题,则当以作“客”爲是。

朱佳伦[7](2018)在《“仁者不忧”析论》文中研究说明“仁者不忧”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中对于理想人格所抵达之理想人生境界的描绘,也是一种关乎道德与幸福问题的思考和表述。要理解“仁者不忧”需先理解何谓“仁者”。儒家所谓的“仁”内涵既广且深,概括看来,仁是可以成己成物的、体现于情与礼和鸣之中的全德之名,而仁者就是具备“仁”之特质的人。仁者是一种具备完整结构的人格,它建立在向善的人性基础上,以对“仁”本身的欲求为内在动力,“君子”是这一人格的实现。在儒家看来,“忧”这种心理体验可以分为非仁者之忧和仁者之忧。非仁者所忧无非关乎钱财性命的一己私利。而仁者所忧乃是万物的不得其所。仁者之所以可以“不忧”,是因为其人格特质使得他们得享人情之美,能以道义为乐从而体悟到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以及道充与身安的自足之乐,并能稳定维持在这种不忧的境界。实现了“仁”之人格的君子,也必具备由“仁”引领贯穿的知德、勇德,无所惑、无所惧故而不忧。“仁者不忧”在今天可以给人带来有关道德与幸福关系的启示:美德有助于拉近幸福,对美好品德的重视与修养是增进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愉悦平和的幸福心境对个体道德的发展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潘端伟[8](2017)在《先秦儒家情本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古代中国和西方关于教育的内在理路有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中西思想对“情”和“理”地位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这种差异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就已经彰显。对“非理性”的排斥同时又对“情”的重视,是中国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思想从此开启了“尚情”的文明。本研究通过对众多先秦儒家经典的解读和分析,发现儒家所重之“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一注重“实情”“情境”之“情”,二重视“情感”之“情”,二者一外一内都是作为行事、判断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的“情”是在与西方“理性”思维相参照,以中国先秦儒家思想为土壤的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对象“情本”思想,以“情感”为核心,又超出现代心理学“情感”的含义。“情”是内容,更是思维的方式。即先秦儒家运用“情”统领其他各要素,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的思维方法。这种“情本”的思维方法,重感情、重主体、重内心、重实践、重相对、重现实、重多样。它和西方的“重理性”的思维有重大区别。西方重理性、重逻辑、重思辨、重绝对、重本质、重规律。而先秦儒家的“情本”思想强调整体性和关联性,发展人格是通过把个体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一体化,从而达到某种相互依赖性,而最终指向人格的养成、社会秩序的和谐。在先秦学术语境中,“情”的产生有其特有的理论路径,“情”源于“性”,“性”又受命于“天”。先秦儒家的情本思想以先秦儒家独特的人性观、生命观、世界观为背景,是中国传统特有的天地宇宙观整体观的表现。由此本研究梳理、构建了先秦儒家情本思想的范畴体系,包括现世时空宇宙观,系统的情感观,人的主体观,思维的整体观。进而概括出先秦儒家情本思想的特点:率性、境遇、践履。特点是对范畴的抽取,是对儒家情本思想范畴的概括。这些特点有贯穿在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总结先秦儒家情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立足现世世情与人生,从人的内心(情感)出发,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塑成和发挥,在现实的整体境域中生成人格,并外显为实践,在实践中体悟和实现人格。以此“情本”思想为基础,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先秦儒家情本教育思想,并力图建立其范式。本研究认为,“诗”教、“礼”教、“乐”教,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们既是教育的内容、进路,更是教育的理念,其他的教育内容都融合在这些理念中。这些理念背后贯穿前文分析的情本思想,因而形成一种“情本”教育范式。该范式以诗、礼、乐为逐渐递进的三个进阶阶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递进又回环的教育范式。为什么是“诗”“礼”“乐”?“诗”“礼”“乐”是先秦儒家在三代尤其是周完善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更具时代和其育人目标的需要,最终确定的。它们具备先秦儒家情本思想的特点。它们是儒家情本教育的内容,更是中介和途径。它们都是情本得以贯彻、彰显的有效形式。先秦儒家的这种情本教育思想的特点,具有审美主义思想特征,也最终形成了其审美主义教育传统。人的情感、人性在这过程中得以表现、体悟、生成、升华,人的生命教育也得以完成。希望本研究能对当前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本土智慧的借鉴。本研究行文总体上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缘由、综述、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先秦情本思想产生的基础及其内涵等基本问题;第三部分是先秦情本思想的范畴、特点;第四部分是先儒情本教育范式的建构。

赵欣欣[9](2017)在《论“仁”在《论语》俄译本中的诠释》文中提出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仁”是儒家文化核心,而《论语》是儒家文化经典。《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 108次,可见其重要性。自1729年沙俄学者开始翻译《论语》至今出现了大量水平不等的俄译本。俄学者是想通过《论语》更好地了解中国,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拟以文献归纳和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试图在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评析三位学者对《论语》中“仁”的诠释,并提出诠释“仁”更好的方案。期望本论文的书写,一方面能对以后俄学者诠释《论语》起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能让中国学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情况,响应“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真正实现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加深民族间的了解,扩展合作领域。

申冰冰[10](2016)在《北宋《论语》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后世儒者对《论语》孜孜爬梳,逐渐形成了不同时期的《论语》学成果。北宋是《论语》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论语》在北宋时期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北宋儒释道会通的趋势、义理之学的兴起、理学的崛起以及“昌文”政策的施行等方面。北宋的《论语》学研究主要以理学家的《论语》研究为核心。北宋初期,作为“汉宋兹其转关”的邢昺《论语注疏》,以接续皇侃《论语义疏》为主,其中透漏出义理之萌芽;胡瑗《论语说》以其“明体达用”的观念,为理学树立了回归儒家之道的体用思路;刘敞的《论语小传》“以经释经、间出己见”的创新精神,将孔学的人生智慧阐发得淋漓尽致,为后世《论语》学树立了注重诠释者主观体验的学术倾向。这反映思想文化的传承是和创造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庆历之后,以周敦颐、张载、二程为代表的濂学、关学、洛学等相继出现。作为初创阶段的理学家们为解决“延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吸收《论语》“日用”道德要义构建理学体系,一方面用理学的本体思想为《论语》中的人伦道德思想资源寻找依据,旨在以体用关系廓清《论语》中的内圣之道,真正发掘出具有儒学特色的体用合一之模式,反映出理学视域下的《论语》学色彩。这主要表现为:一、诚、太虚、理等范畴,虽不是源于《论语》,但必须借助《论语》“下学而上达”思想进行理论支撑。二、北宋理学家的思想体系是紧密依托《论语》来建构的,他们通过对《论语》“仁”、“忠恕”、“礼”、“孝”、“性与天道”等概念阐发,提出了与佛老之道截然不同的体用合一观点。三、揭示出“学”、“敬”、“礼”的工夫论。与关学、洛学几乎同时期崛起的新学、蜀学,致力于以义理诠释《论语》。他们在儒、佛、道三家学术“相同为用”理念下,对《论语》的思路及其与现实的联系,做了创造性的发展。理学家以“善”为《论语》学人性内核,体现出从“日用”到“体用”的思辨特点。与此不同,新学、蜀学研治《论语》,或不以善恶言“性相近”,或以常人的角度去言说圣人。洛学、新学、蜀学三家对《论语》的诠释与转化,有着圣人观、本体与人道的联结、“性相近”的释义三方面差异。显见,北宋儒者的《论语》学是以一种“前河以继江河”的“传承”与“创新”之势向前推进。北宋儒者对《论语》的诠释方法上有“以己释经”、“士志于道”等独到之处。将北宋《论语》学作为“时代的思想价值脉动”予以理解,其在士大夫心理、复兴宋代儒学等方面具有新的贡献。北宋儒者依托传统典籍以阐述思想新说,折射出《论语》学在北宋义理浪潮下的创新性发展,并不是照搬原来的某些含义。这说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传承,并非对原本的加以复述,而是结合历史时代的需要,有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今天,研究北宋时期的《论语》学,会使我们对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方面有所收获。

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句读与释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句读与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2 美术学科大概念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概念的内涵
    2.2 美术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2.3 基本问题的内涵
3 以学科大概念指导高中国画教学的必要性
    3.1 学科大概念与高中国画教学的关联
    3.2 高中国画教学融入学科大概念的价值体现
        3.2.1 领域与内容的后馈性、功能与意义的前瞻性
        3.2.2 实践与理论的综合性、文化与现实的互补性
4 高中美术学科大概念的获取途径与实施路径
    4.1 高中美术学科大概念的获取途径
        4.1.1 研读美术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基准
        4.1.2 解构教材框架,分析国画内容主题
        4.1.3 理解课程设置,挖掘国画知识内涵
        4.1.4 提升元认知水平,生成隐性大概念
    4.2 高中美术学科大概念的教学实施路径
        4.2.1 构建大概念教学策略为实践提供方案
        4.2.2 以大概念教学思路引导国画教学实践
5 基于美术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国画教学设计
    5.1 教学内容设计: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
        5.1.1 从概念视角解读国画课程,确定单元关键内容
        5.1.2 以基本问题架构主题框架,形成单元目标结构
        5.1.3 将国画知识技能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必备素养
    5.2 教学评价设计:基本问题与表现性评价缔结的考核指南
        5.2.1 结合基本问题促进评估量规能反映教学目标
        5.2.2 弹性选用理解的六个维度制定学业表现任务
    5.3 教学过程设计:探究与体验结合的真实性活动场域
        5.3.1 从学习动机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画
        5.3.2 以观念培养为准,促进国画的真实性体验
        5.3.3 将教学过程优化,完善国画课的活动场域
6 基于美术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国画教学实践
    6.1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单元课程设计
        6.1.1 单元一: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6.1.2 单元二:山水画的笔墨程式——墨分五色、随类赋彩
        6.1.3 单元三:山水画的空间构图——一目千里、虚实聚散
        6.1.4 单元四:山水画的创作体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6.2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单元课程教学实施
        6.2.1 单元一教学实施过程
        6.2.2 单元二教学过程
        6.2.3 单元三教学过程
        6.2.4 单元四教学过程
    6.3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单元课程教学评价
        6.3.1 学生评价——以基本问题检验
        6.3.2 教师评价——从六个维度测评
    6.4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单元课程教学反思
        6.4.1 长处与创新
        6.4.2 疑难与不足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孔子“勇”德思想:理论溯源与实践应用 ——基于学校体育德育一体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孔子“勇”德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1.1.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1.1.3 “勇”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1.1.4 中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勇”德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小结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孔子“勇”德思想理论溯源
    2.1 孔子“勇”德思想理论缘起
        2.1.1 殷人的尚武之勇
        2.1.2 周人的尚德之勇
        2.1.3 春秋时代的乱世之勇
    2.2 孔子“勇”德思想:维度、阶段、方法与路径
        2.2.1 孔子言论中“勇”的维度解读
        2.2.2 孔子“勇”德思想培育心理发展阶段辨析
        2.2.3 孔子“勇”德培育的经典方法实例
        2.2.4 孔子“勇”德培育的经典途径实例
第3章 孔子“勇”德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
    3.1 必要性分析
    3.2 孔子“勇”德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
        3.2.1 丰富了中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理论
        3.2.2 有助于破除当下学生“勇敢”问题的困境
        3.2.3 教学相长,“勇”德教育还能促进教师师德师风的成长
第4章 孔子“勇”德思想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内容、方法与评价
    4.1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原则
        4.1.1 适度原则
        4.1.2 体验原则
        4.1.3 “勇而好同”原则
        4.1.4 因材施教原则
        4.1.5 安全原则
    4.2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4.2.1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4.2.2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4.2.3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4.2.4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课余体育竞赛中的应用
    4.3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4.3.1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路径
        4.3.2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4.4 孔子“勇”德思想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论语集释》的成书及其体例
    第一节 《论语集释》的成书经过及程氏的编纂思想
    第二节 《论语集释》的撰述体例
    第三节 《论语集释》体例上的不足
第二章 《论语集释》按语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对历代诸家着述及人物的介绍
    第二节 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
    第三节 训诂上的补证与新解
第三章 《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
    第一节 对朱注的态度
    第二节 指出朱注的错误
    第三节 辨考朱注的来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论语集释》按语整理

(4)《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论语》的研究综述
        (二)《理想国》的研究综述
        (三)《论语》与《理想国》的比较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政治思维的取向
    一、语言对思维的导向作用
    二、《论语》的政道思维
        (一)“政”与“道”的起源及其意义
        (二)“人道政为大”的政道精髓
    三、《理想国》的政体思维
        (一)雅典民主制激发的批判性思维
        (二)城邦政体上下往返的逻辑循环
    四、政治思维取向的共契与分殊
        (一)表意与表音的语言载体
        (二)近譬与远譬的推理方法
        (三)本末与内外的整体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秩序的建构
    一、人是秩序的建构主体
    二、《论语》的礼乐秩序
        (一)礼乐的起源及其意义
        (二)以仁释礼的损益
        (三)礼崩乐坏导致天下无道
        (四)克己复礼的救世主张
    三、《理想国》的理念秩序
        (一)理念的来源及其作用
        (二)善是最高的理念
        (三)灵魂堕落瓦解了城邦秩序
        (四)共产公有的救世主张
    四、政治秩序重建的共契与分殊
        (一)理想秩序的建构起点:家
        (二)理想秩序的评价标准:和
        (三)理想秩序的实现方式: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治人格的塑造
    一、道德对人格的引领作用
    二、《论语》的道德人格预设
        (一)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
        (二)道德人格的层次
    二、《理想国》的等级化知识人格
        (一)理想人格的本质
        (二)现实人格的类型
    四、政治人格重塑的共契与分殊
        (一)政治人格的塑造原则
        (二)理想国家的最高主政者
        (三)现实国家的最佳辅政者
        (四)意识形态把被统治者属民质询为子民和公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5)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解题
        一 义疏研究与义疏学研究概念辨析
        二 儒、释、道、律义疏之名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 清中期以前:自在阶段
        二 清中期至清末:自觉阶段
        三 民国时期:差异阶段
        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分化与繁荣阶段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写本学方法
        二 诠释学方法
第一章 义疏含义、文本组织类型及体例
    第一节 义疏含义探析
        一 基於文字学的“义”与“疏”含义解析
        二 义疏的历史语义分析
        三 其他以“疏”为名的非义疏体裁
        四 义疏含义小结
    第二节 义疏的文本组织类型
        一 单疏本
        二 合会本
        三 两种类型之关系
    第三节 义疏文本体式
        一 出文
        二 科段
        三 诠释结构
        四 问答
        五 诠释表徵
        六 总序
        七 小序
    小结
第二章 义疏起源研究
    第一节 义疏起源研究新思路
        一 义疏起源研究前提条件
        二 基於早期义疏文本分析的义疏起源考索
    第二节 义疏起源相关因素
        一 纸写本的普及
        二 玄学与清误辩论
        三 既有诠释体裁之启发
    小结
第三章 义疏诠释层级与“疏不破注”新论
    第一节 义疏的诠释层级
        一 律疏
        二 儒疏
        三 佛疏
        四 道疏
    第二节“疏不破注”新论
        一 学术史梳理
        二 “疏不破注”的历史面相
        三 “疏不破注”的理据渊源
    小结
第四章 儒典注、疏合会研究
    第一节 合会术语与合会时代
        一 合会术语辨析
        二 合会时代
    第二节 儒典注、疏的合会方式
        一 分散模式甲类
        二 分散模式乙类
        三 聚集模式
        四 集散模式
        五 分栏模式
    第三节 合会的历史动因与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一 合会的历史动因
        二 注、疏合会的学术史影响
        三 合会本与单疏本的博弈
    小结
第五章 义疏科段研究
    第一节 科段之概念、特徵
        一 科段之概念
        二 科段之特徴
    第二节 义疏科段之源流
        一 义疏科段之绿起
        二 义疏科段之兴盛
        三 义疏科段之衰变
    第三节 佛、道、儒三疏科段研究
        一 佛疏科段
        二 道、儒二疏科段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三种义疏科文
    一 隋智顗《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科文
    二 初唐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科文
    三 南朝梁皇侃《礼记·乐记》疏、《论语义疏》科文
附录二 义疏研究相关理论初探
    一 场域论视域中的文本及其诠释
    二 文本与社会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後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论语》新说补辑及部分章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行文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论语》新説汇辑
    凡例
    (一)《学而篇》新説汇辑
    (二)《爲政篇》新説汇辑
    (三)《八佾篇》新説汇辑
    (四)《里仁篇》新説汇辑
    (五)《公冶长篇》新説汇辑
    (六)《雍也篇》新説汇辑
    (七)《述而篇》新説汇辑
    (八)《泰伯篇》新説汇辑
    (九)《子罕篇》新説汇辑
    (十)《乡党篇》新説汇辑
    (十一)《先进篇》新説汇辑
    (十二)《顔渊篇》新説汇辑
    (十三)《子路篇》新説汇辑
    (十四)《宪问篇》新説汇辑
    (十五)《卫灵公篇》新説汇辑
    (十六)《季氏篇》新説汇辑
    (十七)《阳货篇》新説汇辑
    (十八)《微子篇》新説汇辑
    (十九)《子张篇》新説汇辑
    (二十)《尧曰篇》新説汇辑
二、《论语》相关章句研究
    (一)《论语》“其爲人也孝弟”章辨析
    (二)《论语·雍也》“子见南子”章略论
    (三)《论语》“五十以学《易》”章辨正
    (四)《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客”补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仁者不忧”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何谓仁者
    第一节 释“仁”
        一、情礼和鸣曰仁
        二、全德之名曰仁
        三、成己成物曰仁
    第二节 仁者人格
        一、人性向善:仁者人格的人性论基础
        二、我欲仁:仁者人格的内在动机
        三、君子:仁者人格的实现
第二章 “仁者不忧”解读
    第一节 解“忧”
        一、对“忧”的一般理解
        二、非仁者之忧
        三、仁者之“忧”
    第二节 “不忧”的境界
        一、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
        二、“道充”与“身安”的自足之乐
        三、浑然与物同体的天地之境
    第三节 仁者何以不忧
        一、仁者爱人:仁者可享人情之美
        二、仁者安仁:仁者能以道义为乐
        三、仁者乐山:仁者具有稳定的心理结构
        四、仁者有知有勇:君子不惧不忧
第三章 “仁者不忧”的伦理意义
    第一节 “仁者不忧”对增进主观幸福感的启示
        一、美德有助拉近幸福
        二、关注积极情绪
        三、享受沉浸体验
    第二节 “仁者不忧”与个体道德发展
        一、对道德认识的影响
        二、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三、对道德意志的影响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先秦儒家情本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需要
        1.1.2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建构的需要
        1.1.3 传统教育、德育思想的再发掘与利用
        1.1.4 对当前国学(读经)教育的反思
    1.2 研究综述
        1.2.1 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1.2.2 哲学思想领域的研究
    1.3 核心概念
        1.3.1 “先秦儒家”
        1.3.2 “情本”初释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系统比较法
        1.4.3 语义分析法
    1.5 研究难点
        1.5.1 文献的问题
        1.5.2 语言的问题
        1.5.3 参照系的问题
第2章 先秦儒家情本思想产生的历史基础
    2.1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2.1.1 敬德
        2.1.2 保民
    2.2 思维基础:原始思维
        2.2.1 人类原始思维的特征
        2.2.2 先秦儒家原始思维特征
第3章 释“情”与“情本”
    3.1 释“情”——从先秦文本出发
        3.1.1 质实: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表现
        3.1.2 情实:事情的真实状况
        3.1.3 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
    3.2 释“情本”
        3.2.1 释“本体”
        3.2.2 “情”何以为“本”
第4章 先秦儒家情本思想的范畴
    4.1 现世的宇宙观
        4.1.1 现实世情
        4.1.2 历史时情
    4.2 系统的情感观
        4.2.1 先秦儒家情来源说
        4.2.2 情的“理”化
        4.2.3 情的丰富性
        4.2.4 情的重要性
        4.2.5 情的超越性
    4.3 人的主体观
        4.3.1 先秦儒家主体观的内涵
        4.3.2 先秦儒家主体性高扬的原因
        4.3.3 先秦儒家主体性的特点
        4.3.4 先秦儒家主体性生成路径
    4.4 思想的整体观
        4.4.1 整体宇宙观
        4.4.2 整体思维观
第5章 先秦儒家情本思想的特点
    5.1 率性
        5.1.1 率性之表现:“直”
        5.1.2 “性”之符:“情”
        5.1.3 “情”的激活、规范与升华
    5.2 境遇
        5.2.1 境遇性的特征
        5.2.2 “仁”的境遇性
    5.3 践履
        5.3.1 行重于知
        5.3.2 由“内圣”到“外王”
第6章 先秦儒家情本教育范式
    6.1 情本教育范式的提出
        6.1.1 范式
        6.1.2 情本教育范式的教育理念基础
        6.1.3 情本教育范式的教育史基础
        6.1.4 情本教育范式纲要
    6.2 兴于诗
        6.2.1 释“诗”
        6.2.2 释“兴”
        6.2.3 诗的境遇性
    6.3 立于礼
        6.3.1 释“礼”
        6.3.2 “礼生于情”
        6.3.3 礼中之“理”
        6.3.4 礼的境遇性
    6.4 成于乐
        6.4.1 释“成”
        6.4.2 “乐”——情感的艺术形式
        6.4.3 “乐”的生成性——时空的流动
        6.4.4 “乐”的超越性——精神的自由
    6.5 范式特点
        6.5.1 整体结构的内在张力
        6.5.2 教育理念的审美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9)论“仁”在《论语》俄译本中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仁”的解读
    第一节 “仁”字的起源与词典释义
        一、“仁”字的起源
        二、“仁”字的词典释义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
        一、“仁”之根
        二、“仁”之表
    第三节 《论语》中的“仁”
        一、《论语》中“仁”的词性
        二、《论语》中“仁”的内涵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波波夫对“仁”的诠释
    第一节 波波夫译本中“仁”的对译词之分析
        一、对译词的语义内涵分析
        二、对译词选用的评析
    第二节 波波夫译本中含“仁”语录之分析
        一、精彩语录之分析
        二、误译语录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谢缅年科对“仁”的诠释
    第一节 谢缅年科译本中“仁”的对译词之分析
        一、对译词的语义内涵分析
        二、对译词选用的评析
    第二节 谢缅年科译本中含“仁”语录之分析
        一、精彩语录之分析
        二、误译语录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贝列罗莫夫对“仁”的诠释
    第一节 贝列罗莫夫译本中“仁”的对译词之分析
        一、对译词的语义内涵分析
        二、对译词选用的评析
    第二节 贝列罗莫夫译本中含“仁”语录之分析
        一、精彩语录之分析
        二、误译语录之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北宋《论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语》与《论语》学
    四、“宋学”与“理学”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宋《论语》学的时代与学术背景
    第一节 《论语》从“传”至“经”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北宋《论语》学繁荣因素与时代精神
        一、北宋《论语》着述繁荣的表现
        二、北宋《论语》学繁荣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宋初期的《论语》学研究
    第一节 “兹其转关”的邢昺《论语》学
        一、删减皇氏玄虚,兹其转关
        二、反思天道、性命,为后世所采纳
    第二节 “稍尚新奇”的刘敞《论语小传》
        一、训诂与义理兼备
        二、淹贯群经,阐发礼制思想
        三、诠释出的“天命惟圣人然后知之”观念
    第三节 “明体达用”经旨下的胡瑗《论语》学
        一、明体达用的经学观念
        二、“性者命之在我”的诠释
        三、对内修德性、外学政教的诠释
        四、阐发出的“固学”教化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宋理学家《论语》学研究
    第一节 以“立人极”为目标的周敦颐《论语》学
        一、周敦颐的《论语》观
        二、天人合德与《论语》中成圣理论的联系
        三、人的地位以及“孔颜之乐”
        四、对“仁”的阐述
        五、学至“人极”的工夫
    第二节 张载的《论语》学研究
        一、张载的《论语》观
        二、对“天道与性命”的阐述
        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四、诠释出的“过程即是境界”的修养理论
    第三节 “天理”与“仁”通而为一的二程《论语》学
        一、二程的《论语》观
        二、自家体贴之理,二程《论语》学的本体基础
        三、从“洒扫应对”到“仁”的体用关系阐述
        四、对孔子仁学的承袭与发展
        五、“性即是理”与《论语》中的人性论
        六、“圣贤气象”与“致学可成圣”
    第四节 洛门弟子“继洛启后”的《论语》学
        一、‘以心解仁”的谢良佐《论语》学
        二、“道”本体与“养心”通而为一的游酢《论语》学
        三、重“仁之方”的杨时《论语》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学、蜀学的《论语》学研究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中的新学《论语》学
        一、王安石的《论语》学研究
        二、陈祥道重礼之《论语》学
    第二节 蜀学的《论语》学研究
        一、苏轼的《论语》学
        二、苏辙的《论语》学
        三、“兼采佛老”与“儒释道同源说”
    第三节 洛学、新学、蜀学《论语》学异同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宋《论语》学的解释情怀与方法
    第一节 仁者情怀与北宋《论语》学“温故而知新”特质
    第二节 北宋儒者《论语》诠释的方法
        一、“以心契意”的为己之学
        二、“士志于道”与转换“命题”向度
        三、从“相互注释”中构建意义空间
第六章 北宋《论语》学的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超越汉唐《论语》学
        一、在《论语》解经方法上超越汉代
        二、对玄学《论语》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论语》学影响下的北宋士人人格
        一、文化人格:从悲观到自信
        二、社会人格:从观望到责任
        三、政治人格:从忠君到贤忠
    第三节 北宋《论语》学对“四书”学的影响
    第四节 对南宋《论语》学的影响
    第五节 对现代学术发展的启示
        一、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经验
        二、有助于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
余论
    一、对北宋理学《论语》学创新理路的思考
    二、对北宋《论语》学张力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句读与释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D]. 周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孔子“勇”德思想:理论溯源与实践应用 ——基于学校体育德育一体化视角[D]. 李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D]. 吕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D]. 王继奎.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两晋南北朝隋唐义疏研究[D]. 高亮. 山东大学, 2020(10)
  • [6]《论语》新说补辑及部分章句研究[D]. 张亚朋.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7]“仁者不忧”析论[D]. 朱佳伦. 吉首大学, 2018(02)
  • [8]先秦儒家情本教育思想研究[D]. 潘端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论“仁”在《论语》俄译本中的诠释[D]. 赵欣欣. 黑龙江大学, 2017(07)
  • [10]北宋《论语》学研究[D]. 申冰冰. 西北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知者乐于水,仁者乐于山”的读音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