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_∞控制理论对干扰的抑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悦[1](2021)在《复杂系统的解耦内模与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工业领域中对于控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设备元器件数量以及系统复杂度的增加,使具有高品质性能的控制器设计愈发具有挑战性。本文针对过程工业被控对象具有多变量、强耦合、时滞、右半平面(Right Half Plane,RHP)零点、未知非线性、系统资源有限以及执行器易发生故障的特点,当存在外界干扰以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时,开展倒置解耦(Inverted Decoupling)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方法以及事件触发(Event-triggered)控制方法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将倒置解耦方法推广到带有多时滞、多RHP零点的多维复杂系统中,首次对解耦器存在的必要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在满足该条件前提下讨论了解耦矩阵元素的设计步骤以及可实现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右半平面零点的近似补偿方法;所提出的方法不受系统形式的限制,同时适用于方形系统以及非方形系统,且解耦器具有计算简单、形式灵活的优点;2、将传统的巴特沃斯(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并将改进前与改进后滤波器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改进型滤波器具有更好的调节性能,可以实现闭环系统跟踪性能与鲁棒性的良好折衷,并分析滤波器设计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随后利用内模控制的经典结构,将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作为内模滤波器,进行内模控制器的设计,并基于闭环系统性能研究控制参数选取方法;3、将分数阶理论引入到内模滤波器的设计中,设计了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而考虑实际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需要,对滤波器离散化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离散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之后基于被控过程离散传递函数矩阵模型,利用内模控制结构对控制器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离散内模控制器。分数阶滤波器的引入更加精确地满足了内模滤波器阶次的要求;4、考虑过程工业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实现对未知非线性函数的逼近,并通过预设性能指标误差变换将误差始终约束在预设的性能指标函数边界内。结合切换阈值事件触发机制(Switching Threshold Event-triggering Mechanism,SWT-ETM)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控制器(Event-triggered Controller,ETC),使系统误差能够始终按预设性能指标收敛的同时可以降低系统通信压力,减小执行器负担;5、对于系统执行器可能发生的未知故障,利用自适应方法对故障参数加权求和的上界进行估计,能够避免直接对故障参数估计所造成的系统震荡;在设置执行器冗余的条件下,结合切换阈值事件触发机制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器。由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引入可以降低系统通信负担,减少执行器不必要的操纵,从而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执行器故障成功补偿的同时也尽量降低潜在执行器故障的发生率,提高执行器工作的可靠性。
郭天宇[2](2021)在《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可充分发挥多类异质能源互补共济和交直流混合供用电的综合优势,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可针对用户对不同品位能量的需求,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有效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然而,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具有交直流混联、多时空尺度、多重不确定性、多类异质能流深度耦合且各类能源用户需求各异等特点,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调控的难度。鉴于此,本文以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深入系统的开展了题为“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方法研究”的论文研究工作,研究重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剖析了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的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机理,并构建了其实时协同调控功能架构。针对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中多类型分布式能源、储能、负荷与大量能量转换设备在冷-热-电-气供能网络中深度耦合,以及多类异质能源间响应时间差异大、源-荷-储空间布局分散、电气子系统交直流混联等多重复杂因素使得系统协同调控更加困难的问题,本文以实时调控的时间尺度为脉络,对分钟级、秒级/毫秒级时间尺度上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的实时调控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横向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交直流混联不同模式供电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功能架构,为系统的实时协同调控提供理论方案指导。(2)在分钟级时间尺度调控方面,提出了计及异质能源差异化特性的多能微网多目标分层实时协同优化运行方法。针对多能微网整体利益需求最大化与其各能源子系统各自的利益需求最大化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基于主从博弈理论建立横向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多能微网一体化模型;根据各类能源的惯性特征以及各类能源转换设备的响应时间,采用不同的优化指令周期对不同能源进行优化,而非针对所有能源采用同一优化指令周期进行优化,减少不同类型能源因源荷随机波动而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产生的多类型不平衡功率;在此基础上,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综合考虑系统的调节成本和(?)效率对多能微网进行实时协同优化,在能源利用上体现“品位对等,梯级利用”原则,实现了多类异质能源的高效互补匹配。(3)在秒级时间尺度调控方面,分别提出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源-网-荷-储分布自治、集中协同的控制方法,以及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换流器的经济最优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法。针对源-网-荷-储的协同控制,通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各子微电网内源-荷-储的分布自治,实现各子微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进而将各子微电网视为整体,基于H∞性能指标进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各子微电网间的网-网集中协同控制,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实时功率平衡,满足电力负荷的高质量用电要求;针对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运行的换流器,优化得到了并联换流器间传输功率的经济最优分配方案,有效减少并联换流器的传输功率总损耗,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虑换流器功率裕量的并联换流器自适应恒压协同控制方法,实现了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换流器计及稳态与动态性能双重最优的目标。(4)在毫秒级时间尺度调控方面,提出了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换流器数学模型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对换流器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并进一步借鉴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模式,提出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用于电压一次调整的输出对干扰解耦的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以及用于电压二次调整的动态响应性能最优的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改善了换流器的控制性能,使得控制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性能指标最优。总之,本文对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的实时协同调控方法展开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刘吉夫[3](2020)在《电机电磁辐射仿真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机作为驱动系统的执行部件,在工业、军事等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当电子设备与驱动系统出现在同一应用场景时,电机产生的辐射干扰会对周边电子设备产生较大影响。如在电动汽车中,驱动电机的辐射干扰会耦合到电机控制系统与汽车其它电子设备中并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国家对整车辐射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而驱动电机作为整车辐射的主要辐射源之一,其产生的电磁辐射逐渐受到更多关注。针对电机的电磁辐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由于电机复杂的结构,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了电机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接着分析了电机辐射干扰的干扰源与辐射干扰在驱动系统中的主要耦合途径,了解电磁辐射在驱动系统中是如何通过电机向外传播并进入其它设备。同时还分析总结了共模电流与差模电流在电机驱动系统当中的传播路径。最后对常用的几个电机辐射的抑制手段进行了介绍。(2)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等效线束法将并联的电机绕组简化为单根导体。并计算出简化后单根导体的自感、截面半径等参数,为三维建模的简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电流钳测试三相线中的电流信号,将测试所得信号作为仿真激励源。通过CST线缆工作室对简化前后导体的电场发射进行仿真计算。最后对比计算结果,验证绕组简化的正确性。(3)通过绕组简化后的几何参数,并依据绕组实际缠绕方式建立绕组简化的电机三维模型。通过CST微波工作室,将测试所得三相信号作为激励源,采用有限积分法对电机的电场发射进行仿真计算。并在半波暗室中,通过实验对电机的电场发射进行实际测试。最后根据GB/T 18387-2017对电动汽车整车辐射的标准,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中0.15-30MHz频段电场发射进行对比。验证建模仿真方法的有效性。(4)通过电磁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滤波与屏蔽来抑制电机产生的辐射干扰。滤波是根据归一化LPF(低通滤波器)设计逆变器的三阶贝塞尔型低通滤波器。通过仿真计算滤波前后电机电场发射并对比,验证滤波器的抑制效果。屏蔽是基于屏蔽理论对电机机壳提出改进方法。通过仿真计算机壳改进前后电机电场发射并对比,验证机壳改进后的屏蔽效果。
赵伟[4](2020)在《磁浮列车多点悬浮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浮列车相对于轮轨式列车具有很大的优势,是未来轨道交通系统重点研究的方向。而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进行精确稳定悬浮控制是磁悬浮系统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进行无模型自适应模块化控制器设计研究。由于多点悬浮系统是强非线性,强耦合性的复杂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设计完全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可能存在着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而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无需知道被控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仅利用系统的I/O数据即可设计出控制器。MFAC为多点悬浮系统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与其它控制理论方法相结合。实现MFAC与其它控制方案优势互补,提高多点悬浮系统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对磁浮列车多点悬浮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用Simulink模块搭建出多点悬浮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用Lyapunov理论对多点悬浮系统进行开环稳定性分析。(2)针对多点悬浮系统不同悬浮点之间存在的交叉耦合关系对控制器控制性能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出了多点悬浮系统的解耦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各悬浮点之间已完全解耦。然后设计全格式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FFDL-MFAC)器与解耦控制器相结合的模块化控制器,并与PID控制方案进行对比,试验证明FFDL-MFAC模块化控制不但能实现悬浮系统稳定控制,而且控制效果更好。(3)针对FFDL-MFAC模块化控制器还存在的不足,提出将滑模控制与MFA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全格式动态线性化的基础上加入滑模控制来抑制MFAC控制器的干扰和震荡现象,设计出了全格式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FFDL-MFASMC)方案,通过与FFDL-MFAC模块化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对比可知,FFDL-MFASMC模块化方案在抑制干扰和震荡方面效果更好,在减小稳态误差和调节时间方面也更有优势。
李亚平[5](2020)在《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提取诱发遗忘(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RIF)是指对先前学过的部分材料进行提取练习会使与练习材料相关的其它材料发生遗忘。目前RIF的产生机制仍存在争议,主要有抑制理论、基于强度的干扰理论和情境转换理论。抑制理论认为RIF是由于与练习材料同类别但未练习过的材料的记忆表征在提取练习阶段受到抑制所致;基于强度的干扰理论认为是提取练习时练习材料与类别关联程度得到加强,导致同类别下未练习材料与类别关联程度减弱,最终在测试时产生遗忘;情境转换理论则是将RIF归因于同类别未练习项目的相关情境是学习阶段情境,在测试时与测试情境不匹配导致了遗忘。有关机制理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能用情境转换理论对其进行统一的解释。近几年对情境转换理论的探究并不全面,情境因素的影响作用还需深入探究。本研究招募了192名大学生,参考了Jonker等人(2013)的实验。以学习与练习阶段之间的情境转换为自变量,不同类型学习材料的回忆效果为因变量。实验一比较在提取练习阶段中采用竞争性提取和重复学习的练习方式对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影响。为探究提取诱发遗忘的关键是提取练习阶段中抑制理论强调的竞争性提取行为,还是情境转换理论所强调的竞争性的情境转换。实验二控制了进入练习阶段时的情境转换类型,即进入练习阶段时是从学习阶段的一般心境转换为合作或竞争情境下的心境,观察任务要求诱发的内部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为探究因测试时同类别未练习项目相关情境信息与测试情境的不匹配导致了遗忘,控制比内部心理情境更易操作的外部物理环境。实验三先让两组的被试均在不同物理环境(自习室VS实验室)中进行学习和练习(重复学习),随后两组被试分别在上述两个环境中进行测试,观察外部环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结果表明:(1)练习阶段采用竞争性提取的方式时,产生RIF。但采用重复学习时,这种现象消失;(2)只要练习阶段发生情境转换,无论诱发被试转换成合作还是竞争情境下的心境进入练习阶段,都会产生RIF;(3)练习阶段发生情境转换后,当留在练习情境中进行测试,产生RIF;但当测试中恢复学习情境时,这种遗忘现象便会消失。因此,本研究结果证明了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重要影响,支持了情境转换理论。
杨中尧[6](2020)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及控制系统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中电网换相型高压直流(LCC-HVDC)工程和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工程的增多,包含LCC-HVDC与VSC-HVDC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于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其内部存在的交互作用会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以及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同时也对馈入极弱交流系统下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将针对由LCC-HVDC和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VSC-HVDC构成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进行分析,对其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及控制系统优化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构建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的状态空间模型,对LCCHVDC换流站中换流器、控制系统、锁相环、滤波器等部分,MMC-HVDC换流站中换流器、控制系统、锁相环等部分,受端等值交流系统以及联络线分别进行了建模分析。所构建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为后续的交互影响分析、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以及控制器参数优化奠定模型基础。其次,本文定量分析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存在的交互作用。针对LCC-HVDC逆变侧采用定关断角控制,MMC-HVDC逆变侧采用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方式,基于稳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和动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定量分析了交流系统强度、联络线长度、HVDC输送功率水平以及直流功率振荡频率等因素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基于稳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对其它控制方式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做研究从控制理论的角度为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作用分析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新视角。最后,本文针对LCC-HVDC逆变侧采用定关断角控制,MMC-HVDC逆变侧采用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方式,研究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回路间耦合作用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关联性;并基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馈入极弱交流系统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从提升系统阻尼特性出发,确立了控制器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并基于特征值灵敏度分析法精简了所需优化的控制器参数个数;最后通过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验证了控制器参数优化结果在增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方面的有效性。
吴杰[7](2020)在《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射电望远镜系统间及台址内电子设备众多,电磁兼容性能(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突出。台址内电磁发射一方面会辐射到射电望远镜台址周围,降低观测系统信噪比,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另一方面会通过天线旁瓣进入接收机系统,对射电望远镜观测任务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分析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发射特性,并提出一套可行的系统级EMC评估方法,对射电望远镜的EMC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射电望远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其对射电望远镜系统的干扰量;给出了台址内分层级薄弱环节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思路,并对影响要素进行研究;结合评估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EMC评估方法及体系。本文的研究思路“EMC需求分析→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及干扰量预估→分层级EMC抑制→系统级EMC设计评估”,也适用于解决其他领域复杂EMC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引入电磁拓扑理论,建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拓扑结构及电磁耦合序列图,为干扰量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系统设备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辐射发射路径损耗及天线旁瓣增益,构建了干扰量计算模型;对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主要分系统的电磁发射特性进行分析,并预估了各系统到射电望远镜系统馈源口面的干扰量。(3)对台址内干扰源进行共性分类,采用了“三层屏蔽+滤波”的EMI抑制思路;分别对建筑物、机箱/机柜、设备壳体及电气引入类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仿真和实际测试,分析了影响其屏蔽效能的因素;给出了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方案,并以计算机系统为例,进行了测试验证。(4)通过不同方法优劣对比,确立了射电望远镜系统的赋权方法及评估方法;建立了以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为目标层、以主要分系统为准则,包含多项指标的分层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射电望远镜台址内系统的EMC性能,满足屏蔽设计评估需求;针对不同指标,分别采用了差值变换法、区间变换法和德尔菲法来完成数据归一量化处理;采用了理想点排序法进行评估,并对层次分析法求取的指标权重用熵权法进行客观性修正,并针对不同设计案例,给出了评估结果。
郭斌[8](2020)在《具有执行器故障和干扰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工业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高速发展,控制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地,系统部件日益增多,非线性程度不断增加,这给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系统长时间工作或人员不正确操作等因素会致使系统产生故障;另一方面,系统组件增多,干扰进入系统渠道增多,多源化、不匹配扰动对系统的作用更为复杂,进一步增加了控制难度。故障和干扰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甚至直接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提高非线性系统的容错能力,补偿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抑制外界干扰,对非线性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执行器故障和干扰问题,开展容错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具有执行器故障的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方法。针对一类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干扰的Lipschitz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滑模容错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综合观测器以同时估计系统的状态、故障以及干扰信号;其次,利用观测器获得的信息,设计了一种鲁棒滑模容错控制器。在该控制方法中,将干扰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并基于Lyapunov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2)研究了基于综合观测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方法。以电动汽车系统为背景,针对一类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干扰影响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该电动汽车系统在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干扰下的系统模型,基于上章观测器结构,设计了一种新的综合观测器,得到了该系统的状态以及集成干扰等估计信息。其次,利用观测信息,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策略,在该控制方法中,通过引入自适应参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最后,以电动汽车系统两种工况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3)研究了一类非仿射性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与滑模容错控制方法。以机械系统为背景,针对一类非仿射性非线性系统,讨论了一种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该系统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干扰的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综合观测器,用以观测系统的状态、故障以及干扰等信息,在该综合观测器结构中,不需要干扰的上界信息。为了更好实现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的目的,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离散滑模容错控制器,并证明了其收敛性能。最后,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容错性。4)研究了基于事件触发的n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方法。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在其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外界干扰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容错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新的事件触发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新的综合观测器。在该观测器结构中,一方面,同上章一样,无需干扰信号上界信息;另一方面,采用输出触发值代替连续值,用较少的信息量对系统未知变量进行了观测。基于观测所得信息,构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算法,可以有效补偿故障以及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并减少系统的通讯传输负载。最后,通过案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容错性。5)研究了基于模糊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事件触发容错控制方法。针对一类受到执行器故障以及干扰的n自由度非线性系统,为了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抑制干扰,讨论了一种基于模糊的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模糊逻辑原理,对系统的非线性部分进行模糊逼近;其次,构建了一种新的事件触发机制,并结合输出触发信息,设计了一种模糊综合观测器。在该观测器结构中,干扰信息可以为n阶可导的高阶信号,这更贴近实际系统。基于系统观测信息,结合构建的控制通道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滑模模糊容错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容错能力。
唐冲[9](2020)在《基于RBF参数整定的某多管火箭炮负载扰动抑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战争对多管火箭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其工作过程中往往承受着不平衡力矩、大范围变化的转动惯量以及负载扰动的影响,这些都对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快速响应性能不利。只有提高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某型多管火箭炮为研究对象,就抗负载扰动这一特性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就多管火箭炮的机械结构以及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分析了多管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矢量控制方法建立了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位置伺服系统承受负载扰动这一问题考察了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控制方法,并最终决定选取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了对系统输入起到过渡作用的微分跟踪器、能够实时观测“总和”扰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综合了系统状态误差和总扰动量进而生成实际控制量的非线性控制律。通过Simulink数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自抗扰控制对负载扰动的抑制作用突出。由于自抗扰控制器内待定参数过多,且计算复杂,给该方案的实际应用增添了极大的阻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M算法且网络结构可在线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并将其用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工作中。经Simulink数字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经典自抗扰控制器,结合了LM-RBF的自抗扰控制器显着提高控制系统的敏捷性和抗扰能力。最后搭建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将自抗控制器和基于LM-RBF神经网络的自抗扰控制器分别在该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测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案均能够满足性能指标,且相比之下,基于LM-RBF神经网络的自抗扰控制器抑制负载扰动的能力更强,响应速度也更快,证明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丁璐璐[10](2019)在《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局势纷繁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的决策机构越来越将智库视作影响国家发展与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在这其中,情报分析承担起了智库决策工作的前端支撑任务。而由于智库情报分析深度参与了战略问题与公共政策的设计、制定与实施过程,因而使其具有了重大性、紧迫性与复杂性的特质,体现了智库情报分析的特殊意义。与此同时,我国智库建设仍面临着研究基础薄弱、研究方法落后、管理经验稀缺以及影响力不足等多重挑战。为此,我国从2013年开始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倡议,并于201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了把握这个关键的历史机遇期,加强智库在复杂局势中辨明前景方向、提供真知灼见的能力,应对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研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认为,对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情报,并予以分析和利用。而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目的则在于帮助信息觅食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最高的信息觅食收益率。因此,信息觅食理论的原理与机制对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进而,本研究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觅食理论,对智库情报分析的质量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将信息觅食理论中的斑块模型、菜单模型与群体信息觅食模型分别引入智库情报分析中的智库情报收集、智库情报处理以及智库群体决策这三个核心环节中,针对每一环节找出其中对该环节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变量并予以深入剖析,最终有针对性地分别给出对策建议。各章节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本章在对研究背景进行介绍之后,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而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论述,奠定了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明确了研究内容、确定了会使用的研究方法,并绘制了研究技术路线图,确定了整篇论文的研究脉络。第2章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本章从4个方面展开分析:(1)信息觅食理论中斑块模型、菜单模型与群体信息觅食模型的原理;(2)智库情报分析的概念、内涵与特殊性;(3)智库情报分析的体系结构;(4)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概念与衡量标准。第3章对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本章从智库情报分析的现状与质量问题的突显出发,首先强调了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的重要性,接着对智库情报分析质量提升的动因进行阐述,又梳理了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可能涉及的研究维度,最终将信息觅食理论引入到研究之中,明确了该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从而形成了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及其提升策略研究形成机理,得出了研究框架机理。第4章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斑块模型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本章首先阐述了信息觅食理论斑块模型的原理,确定了其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研究的适用性,并找到了该环节的关键变量——信息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本章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深度访谈收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最终确定了智库情报收集环节的4个影响因素范畴,并分析了它们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作用路径,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第5章基于信息觅食理论菜单模型对智库情报处理环节的关键变量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本章首先阐述了信息觅食理论菜单模型的原理,确定了其对智库情报处理环节的适用性,并找到了对该环节质量具有影响的关键变量——每份情报的价值。因此要对情报进行价值评价,建立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章以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先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再运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客观、主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内容与权重。之后,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所构建的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示验证通过。第6章基于信息觅食理论中的群体信息觅食模型对智库群体决策环节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本章阐述了群体信息觅食模型的理论原理,确定了该模型对智库群体决策环节质量研究的可行性,并找出了该环节的关键变量——群体决策干扰因素。其次,通过访谈与调查获得了相关内容的语料,在对语料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LDA主题模型建模进行观点挖掘,找出了智库群体决策的干扰因素。此后,通过引入错误知觉理论、群体多样性理论与权力关系理论等内容,对此前形成的干扰因素进行补充与修正,得到了最终的干扰因素结果。最后,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与Fleiss’Kappa检验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第7章基于第4、5、6章的研究与分析,分别针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影响因素、智库情报处理环节的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智库群体决策环节的干扰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改进或消解策略,为整个研究提供了实践落脚点。第8章对整个研究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的局限性,最终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从理论上推动了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范畴;为智库情报分析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方法与理论依据;并通过跨学科综合分析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在研究的现实意义上,本研究尝试推动并促进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提升;为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言献策;并为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实证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通过拓宽访谈对象样本、加深访谈内容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层次与更广范围的挖掘;可以继续探索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外其他情报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对智库群体决策环节外部干扰因素的应对策略研究与分析,加强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结合。
二、H_∞控制理论对干扰的抑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_∞控制理论对干扰的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系统的解耦内模与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变量系统解耦方法 |
1.3 内模控制 |
1.4 事件触发控制 |
1.5 故障诊断与故障补偿控制 |
1.5.1 故障诊断 |
1.5.2 故障补偿控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复杂多变量系统的倒置解耦方法 |
2.1 引言 |
2.2 经典解耦方法 |
2.2.1 理想解耦 |
2.2.2 简单解耦 |
2.2.3 倒置解耦 |
2.3 倒置解耦器的设计 |
2.3.1 倒置解耦器的设计流程 |
2.3.2 倒置解耦器的可实现性问题 |
2.3.3 RHP零点的近似与补偿 |
2.4 举例说明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多变量系统倒置解耦内模控制 |
3.1 引言 |
3.2 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
3.2.1 内模控制的基本结构 |
3.2.2 内模控制的基本性质 |
3.2.3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3.3 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 |
3.3.1 标准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3.3.2 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3.3.3 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参数整定 |
3.4 基于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多变量系统倒置解耦内模控制器设计 |
3.5 鲁棒性分析 |
3.6 仿真验证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多变量系统离散倒置解耦内模控制 |
4.1 引言 |
4.2 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 |
4.2.1 分数阶微分的基本理论 |
4.2.2 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流程 |
4.2.3 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稳定性分析 |
4.3 基于分数阶改进型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多变量系统离散倒置解耦内模控制器设计 |
4.3.1 Z变换的定义 |
4.3.2 离散倒置解耦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4.3.3 离散倒置解耦器的可实现性问题 |
4.3.4 离散滤波器的设计 |
4.4 仿真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具有预设性能指标的非线性化工过程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控制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CSTR建模及预备知识 |
5.2.1 连续搅拌反应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5.2.2 CSTR模型建立 |
5.3 具有预设性能指标的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控制器设计 |
5.3.1 RBF神经网络原理与预备知识 |
5.3.2 具有预设性能指标的误差变换 |
5.3.3 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控制器设计 |
5.4 稳定性与可实现性分析 |
5.4.1 稳定性分析 |
5.4.2 可实现性分析 |
5.5 仿真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执行器故障时非线性化工过程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 |
6.1 引言 |
6.2 执行器故障模型 |
6.3 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 |
6.3.1 切换阈值事件触发机制设计 |
6.3.2 自适应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器设计 |
6.4 稳定性与可实现性分析 |
6.4.1 稳定性分析 |
6.4.2 可实现性分析 |
6.5 仿真验证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网概述 |
1.2.1 微电网 |
1.2.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
1.2.3 多能微网 |
1.3 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调控研究现状 |
1.3.1 多能微网的建模研究现状 |
1.3.2 多能微网的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3.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工作机理及功能架构 |
2.1 引言 |
2.2 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的工作机理 |
2.3 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的功能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能微网的多目标分层实时协同优化运行 |
3.1 引言 |
3.2 多能微网的一体化模型 |
3.2.1 主从博弈理论简介 |
3.2.2 基于主从博弈理论的多能微网一体化建模 |
3.2.3 算例分析 |
3.3 多能微网的多目标分层实时协同优化运行 |
3.3.1 多目标分层实时协同优化建模 |
3.3.2 多目标模型求解 |
3.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多元可控资源的协同控制 |
4.1 引言 |
4.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源-网-荷-储的协同控制 |
4.2.1 微电网中的源-荷-储自适应协同控制 |
4.2.2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基于H_∞性能指标的网-网分散协同控制 |
4.2.3 稳定性分析 |
4.2.4 算例分析 |
4.3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换流器的协同控制 |
4.3.1 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换流器的经济最优协同控制 |
4.3.2 交-直潮流断面中并联换流器的自适应恒压协同控制 |
4.3.3 稳定性分析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 |
5.1 引言 |
5.2 计及输出对干扰解耦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 |
5.2.1 计及输出对干扰解耦的换流器仿射非线性建模 |
5.2.2 计及输出对干扰解耦的换流器非线性控制律 |
5.2.3 算例分析 |
5.3 动态响应性能最优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换流器非线性最优控制 |
5.3.1 计及动态响应性能最优的换流器仿射非线性建模 |
5.3.2 计及动态响应性能最优的换流器非线性控制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电机电磁辐射仿真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机电磁干扰的产生 |
1.1.2 电机辐射干扰的危害 |
1.2 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的研究现状 |
1.2.1 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的研究现状 |
1.2.2 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干扰抑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机辐射干扰机理与抑制方法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2.1.2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 |
2.2 电机辐射干扰分析 |
2.2.1 电机辐射干扰的干扰源 |
2.2.2 辐射干扰的耦合途径 |
2.2.3 共模电流与差模电流的传播路径 |
2.3 电机辐射干扰抑制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等效线束法的电机绕组简化 |
3.1 多线束的简化方法 |
3.1.1 多线束的分组 |
3.1.2 等效线束单位长度参数计算 |
3.1.3 等效线束几何参数计算 |
3.1.4 等效线束终端负载阻抗与激励源计算 |
3.2 电机绕组简化计算 |
3.3 简化模型的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机电磁辐射仿真方法研究 |
4.1 电机电场发射的有限积分法 |
4.2 电机电场发射仿真方法 |
4.2.1 电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
4.2.2 电机电场发射的仿真 |
4.3 电机电场发射实验测量 |
4.3.1 实验测试 |
4.3.2 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机电磁辐射抑制方法研究 |
5.1 三相逆变器的无源滤波器设计 |
5.1.1 归一化LPF设计方法 |
5.1.2 逆变器的三阶贝塞尔型滤波器 |
5.1.3 滤波效果验证 |
5.2 电机机壳屏蔽效能提升方法研究 |
5.2.1 电机机壳的屏蔽效能 |
5.2.2 电机机壳关键位置的修改 |
5.2.3 屏蔽效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磁浮列车多点悬浮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磁浮列车的发展与研究 |
1.1.2 磁浮列车运行原理 |
1.2 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算法的发展 |
1.3.2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2.1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组成与物理模型 |
2.2 磁浮列车多点悬浮系统数学模型 |
2.2.1 多点悬浮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 |
2.2.2 多点悬浮系统模型状态方程 |
2.3 多点悬浮系统稳定性判断和分析 |
2.3.1 多点悬浮系统开环稳定性判断 |
2.3.2 基于Lyapunov理论的开环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悬浮系统的模块化控制器设计及仿真试验 |
3.1 悬浮系统解耦控制器设计 |
3.1.1 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线性化解耦 |
3.1.2 带解耦控制器的仿真试验 |
3.2 多点悬浮系统的PID模块化控制器设计 |
3.2.1 无干扰状态下的PID控制 |
3.2.2 有干扰状态下的PID控制 |
3.3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 |
3.3.1 非线性系统的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 |
3.3.2 基于全格式动态线性化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
3.4 FFDL-MFAC模块化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试验 |
3.4.1 FFDL-MFAC模块化控制器设计 |
3.4.2 无干扰状态下的系统仿真 |
3.4.3 有干扰状态下的系统仿真 |
3.5 三种模块化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模块化设计及仿真试验 |
4.1 MFASMC方案的提出 |
4.2 FFDL-MFASMC控制方案设计 |
4.3 FFDL-MFASMC模块化控制器仿真实验 |
4.3.1 无干扰状态下的系统仿真 |
4.3.2 有干扰状态下的系统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提取诱发遗忘的概念界定 |
2.2 提取诱发遗忘的实验范式 |
2.3 提取诱发遗忘的理论研究 |
2.3.1 基于抑制的理论 |
2.3.2 基于关联强度的干扰理论 |
2.3.3 基于情境转换的理论 |
第三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假设 |
3.4 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4.1 实验一不同的提取练习方式在外部情境不变时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
4.1.1 目的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2 实验二在外部情境不变时内部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
4.2.1 目的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讨论 |
4.3 实验三外部物理环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
4.3.1 目的 |
4.3.2 方法 |
4.3.3 结果 |
4.3.4 讨论 |
第五章 总讨论 |
5.1 提取诱发遗忘的提取特定性 |
5.2 提取诱发遗忘的强度独立性 |
5.3 提取诱发遗忘的线索独立性 |
5.4 提取诱发遗忘的机制理论 |
5.5 本研究的教育实践意义 |
5.6 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及控制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系统优化的研究现状 |
1.4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内部交互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控制器协调优化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 |
2.3 LCC-HVDC系统数学模型 |
2.4 MMC-HVDC系统数学模型 |
2.5 受端等值交流系统数学模型 |
2.6 联络线数学模型 |
2.7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状态空间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作用定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相对增益矩阵理论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 |
3.2.1 相对增益矩阵原理 |
3.2.2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RGA矩阵构建 |
3.2.3 基于RGA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影响分析思路 |
3.3 基于稳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作用分析 |
3.3.1 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
3.3.2 联络线长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
3.3.3 功率传输水平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
3.3.4 其它控制方式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交互作用分析 |
3.4 基于动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作用分析 |
3.4.1 动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中频率研究范围确定 |
3.4.2 基于动态相对增益矩阵理论的交互作用分析 |
3.5 时域仿真验证 |
3.5.1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存在性验证 |
3.5.2 验证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程度受交流系统强度和联络线长度的影响 |
3.5.3 验证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程度受功率传输水平的影响 |
3.5.4 验证直流系统功率振荡频率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程度的影响 |
3.5.5 验证其它控制方式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控制回路间交互作用分析的正确性 |
3.6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作用分析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小干扰稳定性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控制系统优化 |
4.1 引言 |
4.2 系统控制回路间耦合作用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关系 |
4.2.1 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控制回路间耦合作用的影响 |
4.2.2 联络线长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控制回路间耦合作用的影响 |
4.2.3 HVDC功率传输水平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控制回路间耦合作用的影响 |
4.3 考虑小干扰稳定性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 |
4.3.1 基于弱阻尼振荡模态加权阻尼比提升的目标函数 |
4.3.2 基于特征值灵敏度分析的控制器参数优化对象选取 |
4.3.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参数设置及优化结果 |
4.4.2 时域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射电望远镜系统在电磁兼容方面需求 |
1.1.2 射电望远镜系统电磁兼容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射电望远镜EMC研究现状 |
1.2.2 系统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1 电磁拓扑理论 |
2.2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分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1 干扰量预估模型 |
3.1.1 馈源口面干扰功率电平限值计算 |
3.1.2 设备到馈源口面辐射发射功率电平计算 |
3.2 天线驱动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2.1 促动器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2.2 促动器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3 计算机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3.1 计算机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3.2 计算机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4 照明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4.1 LED灯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4.2 LED灯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5 监控系统电磁发射特性分析及干扰量预估 |
3.5.1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特性分析 |
3.5.2 视频监控设备电磁发射干扰量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耦合抑制研究 |
4.1 基于屏效需求的分层级薄弱环节EMI抑制 |
4.2 建筑物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台址内建筑物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2.2 金属丝网屏蔽效能研究 |
4.2.3 屏蔽门屏蔽效能研究 |
4.3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机箱机柜电磁耦合要素分析 |
4.3.2 通风窗屏蔽效能研究 |
4.3.3 机箱/机柜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4 设备壳体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金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4.4.2 增强非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方法分析 |
4.5 电气引入类电磁耦合抑制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不同状态下多芯线缆屏蔽效能测试分析 |
4.5.2 过孔线缆是否滤波处理必要性测试分析 |
4.6 主要分系统EMI抑制方案及测试验证 |
4.6.1 主要分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
4.6.2 计算机主机电磁兼容设计测试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设计性能评估 |
5.1 系统级EMC设计性能评估的基本理论 |
5.1.1 多属性决策理论 |
5.1.2 系统级评估流程 |
5.1.3 系统级评估模型 |
5.1.4 指标赋权方法 |
5.1.5 系统级评估方法 |
5.2 台址内EMC设计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架构 |
5.2.2 指标要素修正 |
5.2.3 指标归一量化处理 |
5.2.4 指标层指标确立 |
5.3 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评估方法 |
5.3.1 理想点排序法 |
5.3.2 层次分析法 |
5.3.3 信息熵求权法 |
5.3.4 结合熵权法的AHP-TOPSIS综合评估方法 |
5.4 设计方案评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具有执行器故障和干扰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研究现状 |
1.2.1 非线性系统故障问题容错控制研究现状 |
1.2.2 非线性系统干扰问题容错控制研究现状 |
1.3 预备知识 |
1.3.1 滑模控制理论 |
1.3.2 模糊逻辑理论 |
1.3.3 事件触发理论 |
1.3.4 自适应控制理论 |
1.3.5 观测器基本理论 |
1.3.6 重要引理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含执行器故障的Lipschitz非线性系统鲁棒容错控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问题说明以及控制器设计 |
2.2.1 研究问题描述 |
2.2.2 观测器设计 |
2.2.3 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综合观测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问题描述以及模型建立 |
3.2.1 系统问题描述 |
3.2.2 系统故障模型 |
3.3 控制器设计 |
3.3.1 观测器设计 |
3.3.2 容错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类非仿射非线性系统干扰抑制与滑模容错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问题描述 |
4.3 控制器设计 |
4.3.1 观测器设计 |
4.3.2 容错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4.4 仿真案例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事件触发的n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问题描述 |
5.3 控制器设计 |
5.3.1 触发器设计 |
5.3.2 观测器设计 |
5.3.3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5.3.4 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5.4 仿真案例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事件触发容错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系统问题描述 |
6.3 控制器设计 |
6.3.1 观测器设计 |
6.3.2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
6.3.3 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滑模模糊控制器设计 |
6.4 仿真案例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基于RBF参数整定的某多管火箭炮负载扰动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多管火箭炮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
1.2.1 发展历史 |
1.2.2 未来趋势 |
1.3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工作 |
1.4.2 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节 |
2 多管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某多管火箭炮的机械结构 |
2.3 伺服系统负载扰动分析 |
2.3.1 阻尼力矩干扰 |
2.3.2 惯性力矩干扰 |
2.3.3 不平衡力矩干扰 |
2.3.4 燃气流冲击力矩干扰 |
2.4 位置伺服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4.1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组成 |
2.4.2 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
2.5 PMSM的数学模型 |
2.5.1 PMSM电机基本方程 |
2.5.2 d,q轴数学方程 |
2.6 某火箭炮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自抗扰控制在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自抗扰控制理论概述 |
3.2.1 自抗扰控制器组成 |
3.2.2 跟踪微分器 |
3.2.3 扩张状态观测器 |
3.2.4 非线性反馈控制率 |
3.2.5 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3.3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3.3.1 跟踪微分器设计 |
3.3.2 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
3.3.3 误差反馈控制律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LM-RBF神经网络在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神经网络概述 |
4.2.1 RBF神经网络结构 |
4.2.2 RBF神经网络映射关系 |
4.2.3 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及其不足 |
4.3 Levenberg-Marquard算法概述及改进 |
4.3.1 Levenberg-Marquard算法基础 |
4.3.2 针对RBF的LM算法改进研究 |
4.4 基于LM-RBF神经网络的ADRC参数整定设计 |
4.4.1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 |
4.4.2 改进型LM-RBF神经网络在ADRC中的应用 |
4.5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半实物仿真平台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火箭炮伺服系统试验平台 |
5.2.1 火控计算机与随动控制计算机 |
5.2.2 旋转变压器和RDC模块 |
5.2.3 伺服放大器 |
5.2.4 减速器和加载装置 |
5.3 位置控制器设计 |
5.3.1 硬件设计 |
5.3.2 软件设计 |
5.4 半实物仿真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5.4.1 仿真试验中的典型控制信号 |
5.4.2 火箭炮伺服系统的品质指标 |
5.4.3 火箭炮伺服系统的控制指标 |
5.4.4 试验内容 |
5.4.5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及其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信息觅食理论 |
1.3.2 智库中的情报分析 |
1.3.3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信息觅食理论 |
2.1.1 信息觅食理论概述 |
2.1.2 斑块模型 |
2.1.3 菜单模型 |
2.1.4 群体信息觅食模型 |
2.2 智库情报分析 |
2.2.1 智库工作概述 |
2.2.2 智库中的情报分析 |
2.2.3 智库情报分析的特殊性 |
2.3 智库情报分析的体系结构 |
2.3.1 需求识别 |
2.3.2 情报收集 |
2.3.3 情报处理 |
2.3.4 群体决策 |
2.3.5 产品输出 |
2.4 智库情报分析的质量 |
2.4.1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赋意 |
2.4.2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衡量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形成机理 |
3.1 智库情报分析的质量问题 |
3.1.1 智库情报分析的困境 |
3.1.2 智库情报分析情报收集环节的质量问题 |
3.1.3 智库情报分析情报处理环节的质量问题 |
3.1.4 智库情报分析群体决策环节的质量问题 |
3.2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提升的动因分析 |
3.2.1 提升情报产品的输出质量 |
3.2.2 提高知识生产的单位收益 |
3.2.3 扩大智库影响力的辐射范畴 |
3.2.4 完善国家科学决策机制 |
3.3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的研究维度 |
3.4 信息觅食理论适用于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的可行性 |
3.5 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研究形成机理分析 |
3.6 研究框架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斑块模型的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扎根分析 |
4.1 斑块模型适用于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研究的可行性 |
4.2 斑块模型及影响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关键变量分析 |
4.3 研究方法选取与设计 |
4.3.1 扎根理论概述 |
4.3.2 访谈对象的筛选 |
4.3.3 访谈过程设计 |
4.3.4 访谈资料的获取与整理 |
4.4 深度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4.4.1 开放式编码 |
4.4.2 主轴编码 |
4.4.3 选择性编码 |
4.5 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分析 |
4.5.1 结构化知识呈现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作用路径分析 |
4.5.2 情报分析主体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作用路径分析 |
4.5.3 情报分析客体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作用路径分析 |
4.5.4 机构自省维度对智库情报收集环节质量的作用路径分析 |
4.5.5 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菜单模型的智库情报处理环节质量研究及情报价值评价 |
5.1 菜单模型适用于智库情报处理环节质量研究的可行性 |
5.2 菜单模型及影响智库情报处理环节质量的关键变量分析 |
5.3 智库情报价值评价——以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为例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5.3.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
5.3.4 评价指标阐释 |
5.4 评价研究方法及原理 |
5.4.1 评价方法选取 |
5.4.2 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原理 |
5.4.3 基于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评价模型 |
5.4.4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5.5 实证研究 |
5.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
5.5.2 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量表的结构维度 |
5.5.3 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5.4 层次分析法(AHP)赋权 |
5.6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效果验证 |
5.6.1 SVR原理概述 |
5.6.2 v-SVR算法原理 |
5.6.3 运用v-SVR评价情报价值 |
5.7 对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群体信息觅食模型的智库群体决策环节干扰因素LDA分析 |
6.1 群体信息觅食模型适用于智库群体决策环节质量研究的可行性 |
6.2 群体信息觅食模型及影响智库群体决策环节质量的关键变量 |
6.3 方法选取与原理概述 |
6.3.1 方法选取 |
6.3.2 LDA主题模型的原理 |
6.4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群体决策干扰因素的观点挖掘 |
6.4.1 群体决策干扰因素的语料搜集 |
6.4.2 语料预处理 |
6.4.3 LDA主题建模 |
6.4.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5 相关理论对干扰因素的修正 |
6.5.1 错误知觉理论 |
6.5.2 权力关系的效用结构 |
6.5.3 群体多样性 |
6.5.4 干扰因素的最终选取与修正 |
6.6 智库群体决策干扰因素的有效性验证 |
6.6.1 Wilcoxon秩和检验 |
6.6.2 Fleiss’Kappa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提升策略 |
7.1 智库情报分析质量提升策略的设计思路 |
7.2 提升智库情报收集环节信息收益率 |
7.2.1 结构化知识呈现的完善策略 |
7.2.2 智库情报分析主体的提升策略 |
7.2.3 智库情报分析客体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
7.2.4 机构自省的实现策略 |
7.3 智库情报处理环节情报价值评价体系提升策略 |
7.3.1 依据情报类别专业化定制 |
7.3.2 增强智库情报价值评价指标选取标准的可行性 |
7.3.3 细化智库情报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7.4 智库群体决策环节干扰因素的消解 |
7.4.1 错误知觉的修正 |
7.4.2 权力关系干扰因素的抑制 |
7.4.3 群体多样性干扰因素的缓解 |
7.4.4 内外部环境干扰因素的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库网络安全政策类情报价值评价指标选取调查问卷 |
附录2 定量分析中所编写的程序代码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H_∞控制理论对干扰的抑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系统的解耦内模与事件触发故障补偿控制[D]. 刘凯悦.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交直流混联的多能微网多时间尺度实时协同调控方法研究[D]. 郭天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电机电磁辐射仿真与抑制方法研究[D]. 刘吉夫.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磁浮列车多点悬浮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 赵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情境转换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D]. 李亚平. 河北大学, 2020(08)
- [6]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及控制系统优化[D]. 杨中尧. 天津大学, 2020(02)
- [7]射电望远镜系统台址内电磁兼容性能分析与评估[D]. 吴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具有执行器故障和干扰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D]. 郭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基于RBF参数整定的某多管火箭炮负载扰动抑制研究[D]. 唐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智库情报分析质量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丁璐璐.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