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郁江牛轭滩淤积严重碍航的原因与整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唐国华[1](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枚龙[2](2014)在《基于MIKE模型在内河航道整治中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丹麦DHI公司开发的水动力学MIKE模型,采用MIKE21,MIKE3模块分析了航道工程中船闸灌泄水非恒定流对引航道水流条件的影响,同时重点分析了航道整治中坝下清水下泄对航道泥沙冲淤的三维泥沙运动规律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基于MIKE软件的数值模拟在内河航道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此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验证基本吻合,满足我们的相似性要求,可以说明MIKE软件在航道工程中是适用的,同时也为内河中的泥沙问题分析在数学模型上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模拟内容包括:①以某船闸工程中闸室泄水过程模拟为例,充分展现了MIKE21中开边界条件在船闸泄水非恒定流中模拟的优势,计算结果不仅能够得出需要水位和流速,还能清晰的反映出引航道内及口门区水面随时间的波动规律,并且从软件自带的后处理界面中很明显观察出引航道内有往复流存在。此外,对计算结果加以分析,研究了该工程水面波动对航深的影响以及往复流对船舶停靠的影响;②以国内典型的山区河流澜沧江曼厅大沙坝河段为实例,首先应用MIKE3模拟了橄榄坝电站修建运行后清水下泄对曼厅大沙坝的冲刷与淤积。通过三维泥沙数值模拟较好的反映出弯道和丁坝作用下泥沙运动的三维性,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整个模型方案采用非恒定流动床试验,计算时长为8个月,河道范围约为7公里。其次将三维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模拟结果在河床横断面形态上进行比较,最后深入分析了修建电站后坝下清水下泄冲淤对航道稳定及维护的影响。
胡浩[3](2013)在《松花江下游佳木斯至同江河段富锦—绥东浅滩河床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范围是松花江佳同线河段中重点浅滩河段富锦浅滩(620km~635km)和绥东浅滩(635km~643km)河段,在基于现场调研、实地勘察、水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1972年水深平面图、1996年佳同线一期整治工程后的水深平面图、2001年水深平面图及2010年河床地形图,对该区段河床的平面变化、纵向变化以及横向变化情况作以研究,分析研究富锦、绥东浅滩河段河道演变规律、未来发展趋势及碍航浅滩特性。力求为为保障松花江下游佳木斯至同江河段的船舶通航安全,为黑龙江省在每年对该河段的排查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李志威[4](2013)在《三江源河床演变与湿地退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三江源以其所处青藏高原的广袤背景和河流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为弯曲河流、分汊河流和辫状河流的河床演变以及湿地研究提供基本无人类活动干扰的理想观测窗口和天然试验场地。三江源的河床演变研究包含干流冲积河段及支流的冲积河流的科学问题。弯曲、分汊和辫状河流作为源区主导的河型,强化其基础问题的探索,对于丰富河床演变学具有一定意义。黄河干流及其支流白河与黑河从三个方向贯穿若尔盖盆地。若尔盖沼泽湿地的快速退化与河床下切、水系溯源侵蚀和人工开渠等过程存在密切联系。只有定量掌握若尔盖盆地内自然河流与人工渠道对疏干沼泽的贡献,才能真正地揭示若尔盖沼泽湿地长期和短期退化机制。通过2010-2013年的四年野外调查与试验、遥感影像、水文气象数据和理论分析,较全面研究了三江源的现代河床演变,揭示了弯曲河流自然裁弯机制,揭示了沙洲形态特征、发育模式与机制,探讨了若尔盖沼泽湿地退化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保护与修复沼泽湿地的方法。长江源主要水系基本成平行状水系格局,属于树枝状河网,广泛发育辫状型河道。黄河源干流的河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尤其在黄河第一弯内河型沿程变化4次,依次是网状-分汊,网状-弯曲,弯曲-辫状和辫状-弯曲。弯曲河流的颈口裁弯划分为崩岸、冲切和串沟3种模式,而斜槽裁弯可分为切滩、串沟和主流顶冲3种模式,其裁弯机制各不相同。裁弯后牛轭湖形成速率关键取决于原河道进口断面悬移质浓度和沙栓长度。冲积河道的沙洲以洲头淤积向上游生长的发育模式。通过4组沙洲冲淤实验、沿程阻力达到最小推导、洲面植被与粒径分布、沿程挟沙能力和泥沙临界起动分析论证这一个主导模式的存在,洲头淤积主要在于洲头的分流和洲体阻挡的叠加效应。气候变暖对若尔盖沼泽湿地的萎缩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其快速消亡的主要原因。人工开渠是若尔盖沼泽数十年来快速萎缩的重要原因,其加速沼泽萎缩的三种方式为直接疏干封闭沼泽积水,强化自然水系与人工渠道连通性,和挖开泥炭层加速人工渠道溯源下切能力。黄河、白河和黑河长期下切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和水系溯源侵蚀导致疏水通道拓展是沼泽湿地长期萎缩的最重要机制。
费晓昕[5](2013)在《渠化枢纽坝下游复杂河段航道整治研究》文中提出北江中游清远至韶关河段长217km,是广东省北部连接“珠三角”的水运交通大动脉,它对沿江两岸人民的物质交流、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航道等级低,基础设施差,远不能适应运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广东省拟通过北江中游航运建设工程(包括各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困难航段整治工程等)提升航道等级,改善通航条件,扩大通过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白石窑枢纽坝下游19km河段包含尾水不衔接段、变动回水区及常年回水区,水沙条件十分复杂,浅滩相连,碍航严重,是本次航运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论文以此为依托,研究渠化枢纽坝下游复杂河段的航道整治措施。本文采用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在分析浅滩成因,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白石窑枢纽坝下游19km河段的整治原则:以长河段深挖槽为主,筑坝维护为辅,在历次整治的基础上,优化整治线型,完善工程布置,加固稳定边滩,提高整治水位,增强输沙能力,维持航槽稳定。(2)回水变动区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整治后,计算河段枯水期水位降落明显,流速略有增加,有利于减少泥沙淤积,维持挖槽稳定。(3)整治线依托主导河岸,挖槽沿河道深泓布置,并适当缩窄整治宽度,提高整治水位,定床试验表明:整治后,中、枯水期水流动力轴线与挖槽走向基本一致,水流归槽,平顺段主流方向与挖槽轴线间夹角较小,坝下观音岩河段航槽流速大于泥沙止动流速、且不低于整治前流速;观音岩大罗肚河段整治前后航槽流速变化不大,有增有减,但大流速范围扩大;大罗肚以下河段航槽流速较整治前有所增加,但受飞来峡壅水影响,流速增加幅度有限;(4)动床试验表明:方案二整治效果较好,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案挖槽三年累计回淤量11.28万m3(年均淤积量3.76万m3),较动床方案一减少3.58万m3(年均减少1.19万m3)。(5)方案二整治前后洪水期沿程水位、岸边流速变化均甚微,对河道行洪、岸坡稳定等的影响较小。(6)经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建议动床方案二作为白石窑枢纽下游19km河段航道整治的推荐方案,供设计参考。
曹慧群[6](2010)在《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水库长期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提出“固定河段挖粗沙”水库减淤方式。实测资料表明河道型水库泥沙淤积具有沿程分选的特性,粗沙集中淤积在变动回水区,并且对水库后期淤积影响很大。基于此提出水库挖粗沙减淤的方式,即在变动回水区适当位置选择一定范围设立固定的挖沙河段,利用挖泥船等机械设备集中并挖除大部分粗沙,达到减少淤积量、降低最终库区淤积面和回水面的目的。水库挖粗沙设置主要包括挖沙段地理位置、挖沙尺寸、粗沙粒径范围和挖沙方式的确定。对水库挖粗沙的减淤机理进行探讨。实测与理论分析表明,河道型水库各组泥沙分选淤积,库尾粗沙沉积率远大于细沙,因此库区回水末端设置挖沙段的粗沙拦截比例和挖粗沙效率都较高。粗沙的大量拦截能够使进入常年回水段的泥沙明显变细,平均沉速大大降低,从而减缓库区冲淤平衡坡降,并通过河道水动力条件改变与河床演变的相互作用,将减淤作用延伸至库区各段,实现整个水库减淤。调查目前国内外疏浚清淤工程和疏浚设备,分析当前的疏浚成本和建筑河沙市场情况,认为对水库进行较大规模挖粗沙的减淤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已具备相当可行性。利用水库泥沙数学模型,对三峡水库的挖粗沙减淤方式进行研究。分别针对三峡设计水沙系列(60s)和近期少沙系列(90s)进行大量挖粗沙方案计算,代表方案的计算结果显示,以粒径D>0.1mm为粗沙,连续挖粗沙方式的百年累计挖沙量分别为32-38亿m3(60s)和18.4-26.1亿m3(90s),粗沙拦截比例达50%-70%,使水库总淤积量分别控制在140亿m3(60s)和110亿m3左右(90s),挖沙减淤效率高于95%,水库冲淤平衡坡降减缓25%左右,重庆河段淤积量大大减少,抑制淤积上延和回水抬升。因此,挖粗沙方式可基本控制三峡水库后期淤积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利于保护水库有效防洪库容和库尾航道安全,对三峡工程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水库挖粗沙减淤的方式,对三峡水库的泥沙治理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同时作为传统水库泥沙淤积控制方式的拓宽,可推广至一般的大型河道水库减淤,为水库淤积问题提供一种积极可靠的解决途径。
胡标兵[7](2009)在《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流滩整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滩(斗笠子滩和筲箕背滩)的水沙运动特点,收集已有的大量资料,开展现场调查,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概化水槽船模试验,对叙渝段卵石急滩的卵石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趋势、水力指标,碍航成因、整治原则、整治方法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卵石急滩的卵石运动规律为:卵石运动不是全河床分布,而是有明显的输沙带;不管洪水期还是中枯水期,对于卵石急滩主航槽来说,都是异岸输移;洪水期推移质输移路线经过主航槽,并产生一定淤积,枯水期水流归槽冲刷洪水期淤积的推移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推移质输移路线方向不一样;卵石运动强烈,斗笠子滩和筲箕背滩出现三维卵石沙波;卵石运动与年来水量关系较大。叙渝段卵石急滩目前按Ⅲ级航道标准维护和整治,标准船队为881KW推轮顶2艘500t或1艘1000t驳组成的1000t级船队,其水力指标分别为:1‰×3.9m/s;2‰×3.5m/s和3‰×3.1m/s。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斗笠子滩的整治方案为:改建顺坝+主航槽炸礁两处+修筑岛尾坝。该方案实施后,通过实际船舶过滩能力调查分析,整治效果良好。泸渝段卵石急滩的整治原则为:整治后比降流速组合不超过泸渝段船舶上行允许比降、流速标准;以调节滩段比降为主,方案后的比降调整到2.0‰以下为宜;整治后的流速不能太低,其流速要大于能冲刷洪水期淤积的推移质。泸渝段卵石急滩的整治方法为:正确选定通航汊道;在卵石滩上不宜布置疏浚方案;正确选定调整比降的方法;卵石急滩宜采取上疏下抬的方法。
李俊娜[8](2008)在《水沙数学模型在西江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已在防洪、航运及水库泥沙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河床演变的不确定性,航道整治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目前数值模拟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在系统分析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西江干线梧州郁南航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结合西江推移质输沙水槽试验,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水流模型和非耦合水沙数学模型,模拟梧郁段洪水演进过程,定性分析了潮汐、长洲枢纽运行对下游航道的影响,并研究了该河段在天然情况与清水下泄情况下泥沙冲淤的时间和空间分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较系统地阐述了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及数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概述西江整治河段的情况,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定性的河床演变分析,揭示了浅滩形成的内在原因,就整治思路及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就整治高度、宽度进行了初步的计算分析。第三章采用线性化Preissmann格式,以Z、Q为因变量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建立适用的非恒定水流模型,在验证计算的基础上,针对西江进行了洪水、潮汐及日调节非恒定流计算,分析了非恒定流在西江梧州肇庆段传播规律及其为四滩整治方案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第四章结合水槽试验及水文资料建立了适合研究河段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及流量水位关系式,确定了计算采用的泥沙起动流速公式、悬浮指标半经验计算模式,建立了全河段的全沙模型。第五章在验证基础上进行长河段的泥沙冲淤计算,结果表明,长洲枢纽建成后,清水下泄将导致梧州界首段发生冲刷,而界首三滩段将发生淤积。对整治后三滩河段航道维护不利。同时,利用SMS计算了近坝段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分析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雷雪婷[9](2006)在《广西浔江长洲枢纽坝下河床冲刷研究》文中认为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可综合利用水资源,具有防洪、发电、灌溉等多种效益。然而,水利枢纽的建设和运行,将对下游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水库拦截大量泥沙,“清水”下泄将使水库下游河床产生长距离、长时段的冲刷与河床调整,可能影响下游航道。进行水利枢纽下游的河床演变分析,对下游河床冲刷调整作出预估,对于河道的护岸工程、航运、码头设置等均有较大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广西浔江河段长洲枢纽建成运行后近坝段河道的冲刷演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 分析了水库下游河床冲刷的危害,简单回顾和总结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2) 系列年实验是研究河道演变的一类重要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模拟手段,合理给出变化后的水沙条件都是准确模拟预测的前提。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梧州站1954~2002共49年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梧州站水文资料存在14年的模糊周期,选取1971~1984年为梧州站的典型系列年,以此作为长洲枢纽建库前后来水来沙条件的分析资料。 (3) 分析了长洲枢纽建成后河段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及其对于河道演变的影响,结合长洲至界首河段的河床边界组成分析,对坝下游河床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建库后河段流量变平,下泄含沙量减小、悬沙级配变细,河床普遍发生冲刷,但长洲至界首河段河岸、河床边界抗冲性较好,整体河势稳定,河段将不会发生较大变形。 (4) 采用卵石夹沙河床抗冲粗化层的理论进行了河床极限冲刷深度预估,计算结果表明长洲至界首河段冲刷下切深度不大,断面冲深最大的也仅约86cm。 (5) 建立了长洲枢纽至界首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初步计算了建库后坝下河床的冲刷下切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长洲至界首河段受清水冲刷,河道下切深度不大,第一年断面平均冲刷深度也仅3~50cm。河道断面冲刷主要以深泓刷深为主,边滩淤积,高程有所增加,河型向窄深方向发展,利于河道的稳定,深槽下切深度大于平均冲深,枯水水深会有所加大。
胡佳[10](2006)在《广西绣江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统计计算、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主要研究了绣江复航工程中有关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河段和典型浅滩的具体分析,揭示了山区冲积性河流上中小水电站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航道整治原则。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变动回水区的水力特性。变动回水区枯水期一般主要受电站运行水位影响,表现为库区特性,洪水期主要受上游来水来沙影响,表现为河道特性。变动回水区的水面比降受到上游径流与下游水库运行的双重影响。电站同水位运行时,变动回水区的水面比降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流量条件下水面比降随着电站运行水位的抬高而减缓。 (2) 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特性。汛期一般电站畅泄渡汛,当库区水位消落时,变动回水区的水面比降增大,水流输沙能力增强,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床面冲刷,但汛后坝前水位抬高,同流量条件下水面比降随着电站运行水位的抬高而减小,因而汛后和电站的高水位运行将引起变动回水区淤积。 (3) 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原则。根据河势合理规划单一微弯航槽;整治与疏浚相结合;整治工程的布置应增强变动回水区航道的中低水时水流输沙能力。
二、郁江牛轭滩淤积严重碍航的原因与整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郁江牛轭滩淤积严重碍航的原因与整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MIKE模型在内河航道整治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航道工程泥沙问题常用研究方法 |
1.2.2 引航道非恒定流问题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1.2.4 现有模型简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IKE 软件原理简介 |
2.1 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螺旋流 |
2.1.3 紊流模型 |
2.2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
2.3 泥沙模型 |
2.3.1 基本方程 |
2.3.2 推移质输沙率 |
2.3.3 悬移质输沙率 |
2.3.4 河床变形模型 |
2.4 数值求解 |
2.4.1 空间离散 |
2.4.2 控制方程离散 |
2.4.3 时间积分 |
2.5 定解条件 |
2.5.1 初始条件的确定 |
2.5.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5.3 干湿边界处理 |
第三章 MIKE21 在某船闸工程下引航道中的数值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网格剖分 |
3.2.2 计算工况及测点布置 |
3.2.3 观测点布置 |
3.2.4 模型验证 |
3.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3.3.1 双线船闸同时运行结果分析 |
3.3.2 水位波动对通航安全的影响 |
3.3.3 水位波动对航深的影响 |
3.3.4 往复流对船舶停靠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MIKE3 三维泥沙模型在内河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1.1 河段的自然条件 |
4.1.2 曼厅大沙坝的概况 |
4.1.3 研究目的 |
4.2 MIKE3 水动力模拟与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4.2.3 模拟结果验证 |
4.2.4 物理模型的冲刷验证 |
4.2.5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4.3 工程冲淤对航道的影响 |
4.3.1 清水冲刷沙质河床下切机理 |
4.3.2 河床下切对水流条件的影响 |
4.3.3 改善水库下游航道的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松花江下游佳木斯至同江河段富锦—绥东浅滩河床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背景条件分析 |
2.1 河流概况 |
2.2 气象 |
2.2.1 气温 |
2.2.2 风况 |
2.2.3 降水 |
2.2.4 雾况 |
2.2.5 相对湿度 |
2.2.6 冰情 |
2.3 水文、泥沙 |
2.3.1 水文站分布 |
2.3.2 水位 |
2.3.3 流量 |
2.3.4 流速、比降 |
2.3.5 泥沙 |
2.3.6 佳木斯、富锦两站水位相关线 |
2.3.7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
2.4 工程地质 |
2.4.1 地形地貌 |
2.4.2 地质构造 |
2.4.3 地下水 |
第3章 已有工程与航道现状 |
3.1 已有工程设施 |
3.2 航道现状 |
第4章 河床演变与整治对策分析 |
4.1 河床演变 |
4.1.1 平面变化 |
4.1.2 纵向与横向变化 |
4.1.3 河床演变分析 |
4.1.4 河床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 |
4.1.5 滩险碍航特性 |
4.2 航道整治对策分析 |
4.2.1 设计标准 |
4.2.2 设计原则 |
4.2.3 竖向设计 |
4.2.4 平面设计 |
第5章 航道整治方案选择 |
5.1 试验研究 |
5.2 综合分析与推荐方案 |
5.3 效果与原型观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三江源河床演变与湿地退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江源的河床演变 |
1.2.2 弯曲河流形态与裁弯 |
1.2.3 沙洲发育与分汊河道演变 |
1.2.4 若尔盖沼泽退化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三江源水系特点与水沙变化 |
2.1 三江源河流水系基本特征 |
2.1.1 长江源水系基本特点 |
2.1.2 黄河源水系基本特点 |
2.1.3 澜沧江源水系基本特点 |
2.2 黄河源水沙变化 |
2.2.1 研究方法与资料 |
2.2.2 水沙变化规律 |
2.3 气候要素变化规律 |
2.3.1 气温变化 |
2.3.2 降雨量变化 |
2.3.3 降雨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
2.3.4 水沙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江源河型分布与变化规律 |
3.1 长江源河网形态与河型变化 |
3.1.1 长江源河网特征 |
3.1.2 长江源河型分布特点 |
3.2 长江源辫状河道的成因 |
3.3 黄河源河型多样性与河型变化 |
3.3.1 河型多样性及成因 |
3.3.2 玛曲河段河型沿程变化及其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弯曲河流形态与裁弯机理 |
4.1 白河与黑河的几何形态特征 |
4.1.1 流域简介 |
4.1.2 形态特征统计 |
4.2 自然裁弯模式与机理 |
4.2.1 裁弯形式 |
4.2.2 临界形态 |
4.2.3 颈口裁弯模式与机理 |
4.2.4 斜槽裁弯模式与发育过程 |
4.3 牛轭湖形成机制与长期演变 |
4.3.1 牛轭湖形成机制 |
4.3.2 牛轭湖长期演变规律 |
4.4 草甸型弯曲河流崩岸机制 |
4.4.1 崩塌体几何形态统计 |
4.4.2 崩塌体临界受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沙洲发育模式与机理 |
5.1 沙洲形态特征统计 |
5.1.1 研究方法与参数定义 |
5.1.2 沙洲类型与形态 |
5.1.3 沙洲形态与河道的关系 |
5.2 沙洲发育模式与机理 |
5.2.1 冲积河流沙洲发育机理 |
5.2.2 卵砾石淤积的沙洲发育模式 |
5.3 沙洲冲淤过程的野外实验 |
5.3.1 实验布置 |
5.3.2 沙洲发育的加沙淤积实验 |
5.3.3 沙洲清水冲刷实验 |
5.4 沙洲蚀退机制-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
5.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4.2 三峡蓄水前后水沙变化 |
5.4.3 江心洲萎缩机制分析 |
5.4.4 蓄水前后江心洲面积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若尔盖沼泽湿地退化机制 |
6.1 若尔盖湿地简介 |
6.2 研究方法与资料 |
6.3 沼泽湿地退化机制 |
6.3.1 气温升高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
6.3.2 径流量变化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
6.3.3 人工开渠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
6.3.4 溯源下切加速湿地退化的机制 |
6.4 沼泽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渠化枢纽坝下游复杂河段航道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方法评述 |
1.2.2 渠化枢纽坝下游航道整治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床演变分析 |
2.1 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泥沙 |
2.4 河床演变分析 |
2.4.1 横断面冲淤变化 |
2.4.2 深弘线变化 |
2.5 整治原则 |
第三章 枢纽下游回水变动区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
3.1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控制方程 |
3.1.2 边界条件 |
3.1.3 基本方程数值离散和求解 |
3.1.4 总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3.1.5 计算参数 |
3.2 验证成果及分析 |
3.2.1 模型范围及网格划分 |
3.2.2 基本资料 |
3.2.3 水面线验证 |
3.2.4 流速验证 |
3.3 工程前回水变动区河段水流特性计算 |
3.4 设计方案水流条件计算 |
3.4.1 设计方案简况 |
3.4.2 80m 宽挖槽方案水流条件计算 |
3.4.3 60m 宽挖槽方案水流条件计算 |
3.4.4 小结 |
第四章 枢纽下游水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 模型设计与制作 |
4.1.1 依据资料 |
4.1.2 模型比尺确定 |
4.1.3 模型沙选择 |
4.1.4 模型制作 |
4.2 模型验证 |
4.2.1 水面线验证试验 |
4.2.2 流速、流向验证试验 |
4.2.3 河床冲淤验证 |
4.3 天然状态下水流特性试验 |
4.4 定床整治方案试验 |
4.4.1 整治参数及工程布置 |
4.4.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4.5 动床整治方案试验 |
4.5.1 试验水沙条件 |
4.5.2 方案一动床试验 |
4.5.3 方案二动床试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水库的淤积及危害 |
1.2.2 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库减淤的传统手段 |
1.3.2 水库挖沙减淤的应用 |
1.3.3 挖沙减淤机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 |
2.1 水库粗沙的分选淤积 |
2.1.1 水库泥沙分选沉积现象 |
2.1.2 粗沙分选沉积的理论证明 |
2.1.3 粗沙淤积危害 |
2.2 粗沙对河道型水库淤积的影响 |
2.2.1 水库淤积形态 |
2.2.2 平衡坡降的理论推导 |
2.2.3 粗沙对平衡坡降的影响 |
2.3 粗沙的拦截和挖除 |
2.3.1 粗沙拦截比例与挖除效率 |
2.3.2 理论推导与影响因素分析 |
2.3.3 挖沙段拦截粗沙过程 |
2.4 挖沙后的动态响应过程 |
2.4.1 下游段演变 |
2.4.2 上游段演变 |
2.5 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 |
2.5.1 水库挖粗沙方式 |
2.5.2 挖粗沙减淤方式的特点 |
2.5.3 水库挖沙的布置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库疏浚技术分析 |
3.1 疏浚规模与挖沙设备能力 |
3.1.1 我国水利清淤疏浚现状 |
3.1.2 国内外大型疏浚吹填工程 |
3.1.3 挖沙设备发展 |
3.2 挖沙疏浚的经济费用 |
3.2.1 国外疏浚成本 |
3.2.2 国内疏浚成本 |
3.2.3 挖泥船价格 |
3.3 疏浚泥沙的处理 |
3.3.1 传统泥沙处理方法 |
3.3.2 泥沙资源化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研究 |
4.1 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概述 |
4.2 数学模型 |
4.2.1 数学模型基本情况 |
4.2.2 模型的基本方程和求解 |
4.2.3 模型计算条件 |
4.2.4 模型验证 |
4.3 三峡水库原方案淤积 |
4.3.1 淤积过程 |
4.3.2 泥沙出库情况 |
4.3.3 淤积对水位的影响 |
4.4 挖粗沙研究方案设计 |
4.4.1 挖沙段地理位置 |
4.4.2 挖沙段尺寸 |
4.4.3 粗沙粒径范围 |
4.4.4 模型计算的挖粗沙模拟方式 |
4.4.5 挖粗沙方案汇总 |
4.5 方案的计算减淤结果 |
4.5.1 总挖沙量和减淤量 |
4.5.2 方案对比与优选 |
4.5.3 减淤效果分析 |
4.6 挖粗沙减淤对三峡水库的影响 |
4.6.1 对水库库容的影响 |
4.6.2 对水库洪水位的影响 |
4.6.3 对库区航运的影响 |
4.7 三峡挖粗沙的综合分析 |
4.7.1 挖粗沙流程拟定 |
4.7.2 泥沙处理 |
4.7.3 经济分析 |
4.7.4 三峡挖粗沙实际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的作用分析 |
5.1 三峡水库的分选淤积 |
5.1.1 各组泥沙淤积情况 |
5.1.2 粗沙淤积 |
5.2 挖沙段对粗沙的拦截 |
5.2.1 粗沙比例 |
5.2.2 粗沙拦截过程 |
5.2.3 粗沙拦截作用 |
5.3 挖粗沙对三峡水库平衡坡降的影响 |
5.3.1 三峡水库平衡坡降 |
5.3.2 挖粗沙对平衡坡降影响 |
5.4 挖粗沙对冲淤演变过程的影响 |
5.4.1 冲淤演变过程 |
5.4.2 淤积形态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流滩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泸渝段滩险整治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典型卵石急滩整治研究 |
2.1 斗笠子滩 |
2.2 筲箕背滩 |
第三章 急滩水力指标 |
3.1 现有标准 |
3.2 理论计算 |
3.3 船模试验 |
3.4 水力指标的确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卵石急滩整治技术 |
4.1 卵石急滩的运动规律 |
4.2 水力指标 |
4.3 整治原则 |
4.4 整治方法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水沙数学模型在西江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1.2 一维非恒定流模拟的数值方法 |
1.3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一维水沙模型的扩展及其发展动态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关键点 |
第二章 梧州~肇庆航道四滩河演分析及整治参数的确定 |
2.1 西江四滩河段基本情况 |
2.2 西江四滩河段定性河演分析 |
2.3 整治思路 |
2.4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 |
3.1 基本方程组 |
3.2 基本方程离散 |
3.3 相关问题的处理 |
3.3 模型率定与验证分析 |
3.4 模型合理性检验 |
3.5 洪水演进模拟 |
3.6 潮汐影响计算分析 |
3.7 长洲枢纽日调节非恒定流计算 |
3.8 小结 |
第四章 一维全沙非耦合数学模型 |
4.1 基本方程组 |
4.2 方程组的离散求解 |
4.3 结合水槽实验进行关键问题处理 |
4.4 程序编制结构示意图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江航道整治工程全沙数学模型应用研究 |
5.1 长河段泥沙数学模型冲淤验证计算 |
5.2 长洲枢纽对下游整治河段河床演变影响的初步分析 |
5.3 长洲枢纽下游河床冲刷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
5.4 对航行的影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广西浔江长洲枢纽坝下河床冲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河段自然条件及长洲枢纽概况 |
2.1 河段自然条件 |
2.2 长洲枢纽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洲枢纽建成运用后下游河道演变趋势 |
3.1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
3.2 建库后来水来沙条件及其影响 |
3.3 水库调度对下游河道演变的影响 |
3.4 河床边界条件对冲刷的影响 |
3.5 坝下河床极限冲刷深度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库下游河床冲刷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
4.1 SMS软件数值模拟基本原理及基本理论 |
4.2 长洲枢纽下游河床冲刷平面二维数值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5.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广西绣江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分析方法 |
2.1 河床演变基本原理 |
2.2 河床演变分析方法 |
2.3 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绣江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分析及整治原则 |
3.1 绣江概况 |
3.2 研究河段选择 |
3.3 交口电站调度运行方式 |
3.4 水文泥沙条件分析 |
3.5 交口电站运行对变动回水区的影响 |
3.6 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分析 |
3.7 变动回水区整治原则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4.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4.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郁江牛轭滩淤积严重碍航的原因与整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2]基于MIKE模型在内河航道整治中应用研究[D]. 枚龙.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3]松花江下游佳木斯至同江河段富锦—绥东浅滩河床演变分析[D]. 胡浩. 黑龙江大学, 2013(06)
- [4]三江源河床演变与湿地退化机制研究[D]. 李志威. 清华大学, 2013(07)
- [5]渠化枢纽坝下游复杂河段航道整治研究[D]. 费晓昕.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6]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D]. 曹慧群. 清华大学, 2010(05)
- [7]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流滩整治技术研究[D]. 胡标兵. 重庆交通大学, 2009(S1)
- [8]水沙数学模型在西江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D]. 李俊娜. 重庆交通大学, 2008(10)
- [9]广西浔江长洲枢纽坝下河床冲刷研究[D]. 雷雪婷. 河海大学, 2006(08)
- [10]广西绣江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规律研究[D]. 胡佳. 河海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