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第十二讲 6δ管理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宋宁[1](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张琪[2](2020)在《受暴女性的司法困境探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调整私生活身份关系的家事审判活动中,离婚案件作为审判机关依夫妻一方之申请对夫妻间身份关系的重新调整,不可避免地带来主体间情感与伦理的双重震动。涉家暴离婚案件因其具有的暴力侵害的风险性以及与之关联的损害赔偿与子女抚养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其他类型的离婚诉讼案件相比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样态。司法实践显示,无论是家庭暴力的实施对象还是因其产生的离婚诉讼都显现出典型的性别权力烙印,女性作为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受害者,其经验在司法裁判中面临着被忽视的现状。而在传统社会学以及法学的研究中,基于理论的性别盲点,往往不能很好地解释家庭暴力的实质并为保护受暴女性免于暴力、实现女性人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女性主义的分析可以提供一种理论与方法的独特视角,发现受暴女性所面临的司法困境,分析司法困境产生原因并提供解决与完善的途径。无论是联合国于1967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还是之后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宣言》,以及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都明确将家庭暴力问题列为女性保护的重点问题。除此之外,现行的《婚姻法》,还有即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以及《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都从立法角度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规制,通过预防制止家庭暴力以及确立保障离婚自由的立法价值取向,为已婚受暴女性提供了司法救济的援引。但在司法实践中,受暴女性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即司法裁判与女性对自身经验的理解犹如两条平行线缺乏交集,对于作为婚姻无过错方的受暴女性,其在实践中往往基于多种原因不能通过离婚诉讼获得人身安全保障以及经济救济。家庭暴力认定难是受暴女性所面临的第一重司法困境。家庭暴力类型化的立法规制并不能概括受暴女性的实际经历,司法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多样的女性受暴经验往往超越了法律规范对于女性经验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事实、理论、制度与实践之间的转化难题。法官对于家庭暴力的理解通常涉及到对家庭暴力类型、特征、程度、发生时限等多种因素的考察,当法官欠缺对家庭暴力以及受暴女性经验的理解时,则会造成对家庭暴力事实僵化的认定模式,在实践中以形式要件取代实质要件,造成明显的司法正义失衡。而法官对于证明标准高度“刑事证据化”的倾向,对家庭暴力证据的认定标准的个体化差异等等,都导致受暴女性举证责任畸重。除此之外,受害者往往面临着基于待证家庭暴力行为特征、受害者自身意愿、客观原因的取证不能、专业法律资源的运用限制等原因造成的取证困难。因此案件事实特殊性、法官执业能力水平、受害人举证限制是造成家庭暴力认定难的主要原因。离婚诉求实现难是受暴女性所面临的第二重司法困境。受暴女性往往面临这样的疑问,即认定了家庭暴力事实是否意味着可以获得离婚判决呢?该问题实质在于,家庭暴力是否构成法官认定双方感情破裂的充分条件,其直接关系到受暴女性诉求能否实现。实践中,从司法说理的逻辑分析中可以看出,部分案件中的法官对夫妻感情破裂的说理模式不仅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情况,也违背了常人的情感认知。受暴女性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离婚诉求实现难,向当前的司法实践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什么证据才能被认定感情破裂的证据,这种对证据的要求是否具有可实现性,是否变相加重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是否变相证明只有双方均同意离婚才能确实证明双方感情破裂;二是面对家庭暴力认定在司法确认阶段的消减现状,司法机关当如何落实在《反家庭暴力法》中所规定的相应保护义务。权益保障难是受暴女性所面临的第三重司法困境。司法裁判属于对家庭暴力的事后救济手段,除却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合乎情、理、法的司法反馈外,还要充分考虑判决后一系列的伦理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虽然为保障受暴女性的人身安全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实践中也存在着措施僵化导致的保护方式受限等情况。除却人身安全保障受限之外,受暴女性往往面临经济上的不利地位而未能通过判决予以弥补,部分裁判中所呈现的对施暴者不能“罚当其过”,不能充分体现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暴女性却往往因养育子女等照顾义务而限制了自身发展。面对受暴女性在司法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困境,以及裁判者在涉家暴离婚案件中所呈现的性别意识形态,传统社会学以及法学研究在提供相应解释时存在着理论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局限,女性主义不仅作为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方法可以丰富和补充对受暴女性的家庭研究。女性主义提供了一种性别的视角还原了受暴女性的真实生活经历,指出性别不只是一个可以忽略或控制的变量,而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通过反思女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平等、正义和幸福等议题,指出女性的性别规范负担以及其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往往并不会随着女性的经济地位提高而得到彻底改变。通过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女性主义对父权制的批判,解释了家庭暴力的本质实际上是父权制下的性别暴力,以及受暴女性为何会出现“受害者退缩”的情况;通过女性主义方法的运用可以发现理性中立的法律规范是为何以及如何造成受暴女性的不利地位,对女性经验进行关注与解读使我们发现女性在生育、家务劳动以及对家庭成员照顾等方面的无形负担以及家庭暴力带给其的破坏性影响。女性主义并不是一种替代性的理论,其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法学实践推理的有益补充,使我们能够发现女性被忽略的经历以及基于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女性生存的不同样态。通过女性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受暴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现行法律规范对家庭暴力的规制局限是造成家庭暴力事实认定难的原因之一,法律规范对家庭暴力形式类型固化的表述方式,限制了法官对于法律适用的空间从而忽略了家庭暴力的本质特征。而一般性程序性规范的制约,导致法官基于中立的考量往往不能主动释明或依职权为受暴女性提供帮助。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家庭暴力话语以及父权制形塑下的法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偏好,体现了权力和文化在法官的家庭暴力认知中的双重作用,导致法官对家庭暴力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偏好,呈现出排除受暴女性个体经验的样态。女性主义认识论指出,法官对受暴女性的认知优势地位的忽略以及基于认识论不公产生的偏见性认知,阻碍了法官对于受暴女性在家庭暴力中的真实经历的获取,并对家庭暴力的认知造成了认识上的障碍。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家庭暴力后果基于公共秩序的考量,使得在家庭暴力理解与处置上呈现了典型的公私差异,导致了家庭暴力在事实认定过程中被人为淡化,在现实中强化了受暴女性的不利处境。在女性主义看来,除却家庭暴力认定难对受暴女性离婚诉求实现的限制外,尚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了法官对于离婚诉求实现的限制。一是立法价值在个案中的冲突,在涉家暴离婚案件中法官往往需要在秩序、自由、安全等价值中做出选择,其价值选择的位阶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新家庭主义”与“女性主义”所体现的不同的理论倾向,而法官对于秩序的优先考虑,实际结果则会以牺牲受暴女性安全为代价。二是法律家长主义对女性自治的干预,使得法官往往认为受暴女性作出的离婚判断并不那么符合自身发展的利益,法律家长主义意识与对受暴女性自治能力之间的认知冲突阻碍了女性实现离婚的自主选择。三是以照顾者义务为主导的家庭责任歧视,使得女性被限制在性别规范当中,因受制于家庭生活中的照顾义务而不能实现从家庭事务以及家庭关系中脱离。在受暴女性的权利救济层面,受暴女性基于自身选择的适应性偏好,其权利救济的选择范围往往是受限的。而法官基于自我角色的限制,导致其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不足以对离婚诉讼中出现的家庭暴力进行有效干预。而对于个案特殊性的忽略也常常导致法官未能及时有效的对受暴女性权利进行救济。因此面对受暴女在涉家暴离婚案件中的种种司法困境以及其背后复杂的结构性成因,受暴女性对案件中司法正义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受暴女性的保障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法律通过保护与预防作为后盾,更需要在实践中将这些法律落到实处,司法实践中法官不仅应当对意识到裁判不仅是对个案中个体经验的关怀,还应注意到其形塑了司法对女性人权保障的具体形态,以及对社会行为指引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对受暴女性的救济不能仅仅依靠单一部门发挥作用,还应大力协调相关部门以及发动社会资源形成系统性保障。
王晓宁[3](2020)在《基于挠度监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响应面法研究》文中指出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受力构件,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拉索锈蚀或者长期动荷载产生的拉索疲劳,都会导致斜拉索刚度退化和强度衰减,影响斜拉桥的安全运营。如何实时掌握斜拉索的病害损伤,科学评估拉索健康状态,对保证斜拉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以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上游测点挠度增量识别上游损伤斜拉索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桥梁挠度监测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识别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Ansys平台建立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模型修正,采用面积折减法模拟斜拉索损伤。(2)探究均布荷载作用下,斜拉索损伤时主梁挠度增量变化规律,构建以测点挠度增量为自变量,损伤斜拉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为因变量的响应面函数进行损伤识别,并结合数据定量分析影响识别精度的主要因素,优化响应面函数。(3)探究均布荷载和整体升降温共同作用下,斜拉索损伤时主梁挠度增量变化规律,进行响应面函数损伤识别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优化损伤斜拉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识别方法。(4)探究均布荷载和移动荷载共同作用下,斜拉索损伤时主梁挠度增量变化规律,进行响应面函数损伤识别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优化损伤斜拉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识别方法。斜拉索损伤产生的主梁挠度增量中包含损伤识别信息,利用响应面法可分别建立上下游测点挠度增量与损伤斜拉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间的函数映射关系,实现精准的斜拉索损伤识别。工程应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从函数形式、样本抽样方式、测点位置和数量的设计、识别范围四方面进行响应面函数的优化。
黄钰淑[4](2020)在《苯硼酸功能化的智能纳米药物传递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实体瘤的高渗透与滞留(EPR)效应,纳米药物需要在体内实现长循环。因此,纳米药物通常使用聚乙二醇(PEG)修饰以减少蛋白吸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清除,以及延长药物循环时间。然而,PEG化也限制了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摄取,限制了靶向肿瘤细胞的有效的药物递送。本论文为解决以上问题,选取苯硼酸(PBA)为靶向基团,制备了一系列载药胶束,并对其药物传递效果进行评价。论文第一章首先对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聚合物胶束、PEG化、PEG困境及PBA的生物应用前景进行概述,随后提出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随后在第二章中以喜树碱(CPT)为模型药物,设计并合成了聚合物PEGBC-PGlu-ss-CPT,并以此制备了一种CPT前药胶束PEG-BC@PGlu-ss-CPT作为智能纳米平台,以增强细胞摄取和实现CPT的还原响应的控制释放。通过引入苯硼酸酯键,实现了酸触发的PEG壳层的脱去,随后暴露出的苯硼酸基团介导内吞,增强细胞摄取。此外,CPT通过二硫键与前药单体结合,实现了还原条件触发的药物释放。合成的聚合物前药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成球形纳米胶束。同时,与唾液酸低表达的HL7702细胞相比,唾液酸高表达的HepG2细胞显示出对PEG-BC@PGlu-ss-CPT的高摄取能力。另外,随着细胞外pH值的降低,苯硼酸酯降解的速率加快,HepG2细胞对前药胶束的摄取随之增强,前药胶束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也随之增强。尽管第二章为克服PEG困境以及去PEG化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细胞外去PEG化是一个时间依赖的过程。因此,在论文第三章中,为了使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能够尽快锚定肿瘤细胞,我们直接以苯硼酸作为靶向基团,设计并合成了聚合物PBA-PEG-b-P(Glu-co-GluDA)并以此制备了一种仿生的纳米平台,该纳米平台具有被细胞快速内吞、溶酶体pH触发药物释放和减少药物外排的功能。合成的聚合物结构有利于阿霉素(DOX)的包封,制备的载药胶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效率。该平台引入基于多巴胺与铁离子配位的核交联策略,以提高纳米微粒的稳定性,实现溶酶体pH控制的药物释放。该纳米平台即使分散在良溶剂中也能保持结构完整性,显示出在静脉注射后抵抗血浆无限稀释的潜力。此外,该纳米平台提高了细胞对DOX的摄取,具有显着的抗增殖作用。与盐酸阿霉素相比,其药物外排明显降低,因此显着提高了纳米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该纳米平台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70%,展现了该纳米平台的多功能性。在第三章聚合物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在第四章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前药聚合物PBA-PEG-P(Glu-co-GlussCPT)并以此制备了一种基于可逆核交联策略的智能前药递送纳米平台,旨在更好地稳定纳米胶束并增强细胞内吞。CPT通过二硫键与聚合物共价结合,实现肿瘤细胞内还原环境触发的药物释放。同时,使用二硫键形成可逆核交联结构,能够响应肿瘤细胞内还原环境,实现胶束在细胞内的解交联。结合前药策略和交联策略,CPT前药胶束可以承受无限稀释,携带更多治疗分子到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提前释放。同时,前药胶束具有增强的内吞效率和显着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和人肝癌移植瘤模型而言,该前药纳米平台展示了显着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未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为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以及转移是肿瘤化学治疗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在第五章中参照第四章合成前药的方法调节CPT比例后作为载体包裹DOX,制备了共传递胶束DUAL-M,该胶束能够通过PBA与细胞表面唾液酸的特异性结合而增强多药耐药细胞对药物的细胞摄取,同时减少药物外排,能够在多药耐药细胞内微环境刺激下释放出CPT和DOX,达到对多药耐药细胞的协同抗增殖效果,并且能够抑制多药耐药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综上所述,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体瘤的EPR效应,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克服PEG困境,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实现肿瘤细胞内微环境控制的药物释放,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本论文以苯硼酸为重要功能基团构建了四种抗肿瘤聚合物胶束系统,分别从聚合物分子水平、胶束水平、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的角度对聚合物胶束系统进行了研究及评价。其研究结果为构建多功能化的聚合物胶束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给药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欧阳熙林[5](2019)在《瑶药活血丹和扶芳藤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凝血与抗凝的动态平衡机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在该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促凝因子增加或者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损将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心脏和脑部出现栓塞性疾病,例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近二十年来,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地,血液凝血因子缺乏或者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hemophilia)所致的出血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一些药用植物如三七、百里香、甘草、葡萄、高良姜等显示了良好的止血效果,已开发成止血药物并应用于临床。在筛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草药发挥了协同作用的效果,在调治疾病上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因而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心血管药物先导化合物已成为近期一个值得亟待深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研究了广西两种民族药用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ian.]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的化学成分,运用红外、紫外-可见、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技术、水解等多种波谱和化学手段从两植物中鉴定了61个化合物,包括29个三萜及其皂苷、6个迷迭香酸类、1个木脂素、2个苯丙素、16个黄酮、7个简单有机酸小分子,其中新化合物10个。采用体内体外模型测定并评价提取物、部位及其部分新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的促凝、抗凝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为唇形科活血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浙江、江西和台湾以及菲律宾等地。活血丹是广西一种特色老班瑶药,在瑶医用药中属“七十二风”之一——“钻地风”,别名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等,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活血通经、止痛止痒之功效。与活血丹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已广泛地研究和报道,然而活血丹植物的相关研究明显缺乏。为此我们对活血丹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分离、纯化并鉴定了41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0个,已知化合物31个。新化合物I-1I-8具有罕见的11α,12α-环氧五环三萜皂苷内酯结构片段,同时还有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甲基化的葡萄糖醛酸的结构。因此,化合物I-1和I-3I-5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的新的人工产物,而其对应的未被甲基化的化合物I-1a和I-3aI-5a也是新化合物。化合物I-9是在C-28处具有醛基的乌烷三萜皂苷,化合物I-10为13α,27-环丙烷骨架的乌苏烷型三萜。据查阅文献,在该属植物未见有该类骨架化合物的报道,在植物三萜及苷类化合物亚结构中也属于罕见的骨架结构。除化合物I-10以外,其余化合物通过糖水解并结合1H NMR和HPLC确定了糖的绝对构型。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等长江以南各省,也是广西常用瑶药之一,瑶药名“肥桂青”,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风湿痹痛、跌打骨折、各种血症(如咯血、血崩、月经不调、创伤出血)等。同属植物卫矛(E.alatus)、冬青卫矛(E.japonicus)和欧洲卫矛(E.europaeus)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在国内外研究较多,然而扶芳藤的化学成分仅见50余个,药理活性也仅限于对提取物止血、抗衰老、杀虫等活性报道。我们对扶芳藤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分离了22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20个,包括14个黄酮、3个三萜、1个木质素、2个苯丙素。所得黄酮化合物的苷元主要是山奈酚,少数槲皮素和芹菜素。扶芳藤中含量最丰富的一个化合物kaempferol-3,7-O-α-L-dirhamnopyranoside(I-43)在文献中报道具有抗关节炎活性,这可能与该植物在我国民间用于治疗关节炎有关。最后,基于活血丹和扶芳藤民间用药的基础,我们还评价了活血丹的体外抗凝和扶芳藤的促凝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活血丹中化合物I-1I-5对家兔血浆的凝血四项中的TT和APTT有延长作用,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效果,说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凝活性。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化合物I-1I-5的抗肿瘤活性,发现这些源于正丁醇部位的三萜皂苷对所测试的细胞系几乎不显示活性。但是,乙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合物I-10对一系列人肿瘤细胞,包括NCI-H460、T24、SKOV3、HepG2、MGC-803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411μM,尤其是对NCI-H46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3.41±1.45μM(24 h),4.11±0.49μM(48 h)和2.28±0.17μM(72 h),为此进一步探究该化合物对NCI-H460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合物I-10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了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它阻滞细胞周期的G1期,诱导了细胞凋亡,并伴有ROS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机理研究表明,经化合物I-10处理NCI-H460细胞,能抑制IKKα/β磷酸化和IκBα磷酸化,从而阻断NF-κBp65的磷酸化和核易位。总之,从活血丹中得到的化合物I-10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而导致NCI-H460细胞凋亡,至少部分通过NF-κB信号通路。
吴琼[6](2019)在《苯硼酸衍生物的制备及糖识别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糖是我们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参与了数量惊人的生物过程。设计和合成具有高灵敏度和实用性的糖类受体是生物、材料和化学科学家的迫切需要。许多糖类除了立体中心的构型差异外,没有其他结构上的差异,这使糖类识别具有重大的挑战性。基于硼酸的糖类识别受体,由于其可以通过共价键与1,2-或1,3-顺式二醇类物质可逆结合,近年来成为了研究者的兴趣所在。硼酸与糖类结合的强度取决于羟基的方向和相对位置,可以区分结构相似的糖类分子,因此基于硼酸的糖类传感器具有在生物学相关方面应用的潜能。通过对硼酸分子的设计,可以使有机硼酸分子的一端为亲水硼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有机骨架,从而成为一种潜在的功能表面活性剂。通过激发苯硼酸自组装体系的形态变化来选择性识别糖类是硼酸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基于此,设计合成了一种分子结构类似音叉的双硼酸分子6b,在水溶液中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囊泡团聚体。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确定了6b及其与糖分子复合物的聚集体形貌,加入了葡萄糖的6b溶液中形成了更大的聚集体,而加入了果糖的6b溶液中聚集体发生了破裂和分散。使用紫外滴定的方法研究了双硼酸分子6b与三种单糖的相互作用,6b与果糖和半乳糖形成1:1的复合物,与葡萄糖的结合比为1:2。自组装增加了团聚体表面硼酸基团的密度,但这种自组装的结果是与葡萄糖形成1:2的复合物,而不是双硼酸分子和葡萄糖的交联。因此,通过理论模拟对葡萄糖与6b分子的几种可能组合进行结构优化和单点能计算,来解释葡萄糖与该分子的结合模式。荧光检测技术是现代化学检测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论文中设计合成了具有吡啶正离子盐的硼酸基糖类受体10a-c,与负离子染料8-羟基芘-1,3,6-三磺酸三钠盐(HPTS)形成双组分荧光检测体系。在吡啶正离子盐10a-c的存在下,由于静电相互作用,HPTS的荧光被淬灭。再加入糖类后,环形硼酸酯的生成使原离子对解离,HPTS的荧光得以恢复。与之前报道的其他体系相比,该体系具有更高的淬灭效率,可以通过荧光方法在生理pH下检测生理范围内的葡萄糖浓度,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硼酸修饰的聚合物在反应性聚合物和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基于高灵敏性的双组分荧光体系对葡萄糖浓度的检测,设计合成了端基为双键的吡啶正离子盐的苯硼酸衍生物14a-b。选取丙烯酰胺作为水凝胶基质,探究不同淬灭剂/染料比例下形成的水凝胶薄膜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的荧光恢复。该水凝胶薄膜在生理葡萄糖浓度范围内拥有良好的荧光恢复效率。该水凝胶薄膜体系有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的监测设备材料的应用前景。
沈玉萍[7](2019)在《香椿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基于双相水解的中药活性成分制备新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香椿Toona sinensis Roamer(T.sinensis)为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楝科(Me1iaceae)香椿属(Toona)植物,其叶和果实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为了更为深入地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并为香椿叶和香铃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指标性成分和科学依据,有必要开展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活性成分的检验与分析等研究工作。中药中获取的苷元或稀有次级苷类化学成分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价值,为克服传统酸水解或酶水解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以香椿叶提取物、薯蓣皂苷和淫羊藿原生苷为研究对象,构建并优化新型催化水解体系,用于更加高效、方便地制备中药活性成分。第一章文献综述对香椿的植物学特征、药用与食用价值、香椿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多酚类、萜类、苯丙素类、含硫化合物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香椿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此外,探讨了中药活性成分的制备新途径,并论证了建立新方法的必要性。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提出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为论文工作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常压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对香铃子、香椿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共计获得了2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以及紫外、电喷雾质谱、1H-NMR谱和13C-NMR谱等波谱方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正十二烷(S1)、木蜡酸(S2)、β-谷甾醇(S3)、豆甾醇(S4)、香草醛(S5)、山柰酚(S6)、槲皮素(S7)、没食子酸甲酯(S8)、没食子酸乙酯(S9)、没食子酸(S10)、4-甲基-7-羟基香豆素(S11)、1,2,3,6-四-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L1)、1,2,3,4,6-五-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L2)、(-)-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3)、(+)-儿茶素(L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L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L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L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L8)、芸香苷(L9)、杨梅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L10)、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L11)和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L12),其中18个化合物为多酚类化学成分。经检索发现,化合物S1、S2、S5、S8、S11、L3、L4和L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S1、S2、S11和L11则为首次从香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三章香椿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是香椿叶中活性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香椿叶中各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相应的检测手段。1.香椿叶中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的含量测定。采用内标法建立了RP-HPLC-UV测定香椿叶中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含量的分析技术,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分别在4.164μg/mL208.2μg/mL、4.972μg/mL249.8μg/mL范围内,峰面积比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8和0.9999;其日间与日内精密度处于0.98%1.74%,且供试品溶液在24 hrs内测定结果稳定;没食子酸含量的RSD为1.26%(n=6),没食子酸甲酯含量的RSD为1.42%(n=6),可见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被分析物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7.3%102.8%,RSD为2.16%4.26%(n=3),可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利用该方法对五批香椿叶进行检测后发现,山东烟台产香椿叶中两者的总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四批,而江苏镇江则为最低,排序为山东烟台>河南驻马店、山西运城、四川绵阳>江苏镇江。2.香椿叶中芸香苷的HPLC-UV含量测定。建立了HPLC-UV法分析香椿叶中芸香苷含量的技术,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芸香苷在10.44μg/mL261.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1.0000;其精密度处于0.58%0.96%,且供试品溶液在72 hrs内测定结果稳定;芸香苷含量的RSD为1.63%(n=6),可见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100.7%101.6%,RSD为2.03%3.53%(n=3),可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利用该方法对两批香椿叶进行了分析,芸香苷的含量分别为0.673±0.010 mg/g和0.498±0.005 mg/g。芸香苷具有抗氧化活性、免疫调节等生物效应,对照品易得、价廉,可作为香椿叶的指标性成分;同时,本方法简便、可靠,适合在实验室等场所作为常规检测技术应用于香椿叶质量控制与评价。3.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香椿叶中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UPLC-UV同时测定香椿叶中八种黄酮醇苷(L5L12)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香椿叶中这八种黄酮醇苷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八种黄酮醇苷(L5L12)在相应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92;精密度实验的RSD值处于0.45%1.86%(n=6),表明方法的精密度良好;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72 hrs内测定结果稳定;测得八种黄酮醇苷含量的RSD介于1.33%2.94%(n=6),可见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八种黄酮醇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5.8%104.3%,RSD为0.84%4.61%,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十个不同产地采集的香椿叶中八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八种黄酮醇苷的总含量介于3.667 mg/g13.824 mg/g,其中L6的含量在所有十个批次样品中均为最高,L5和L8的含量次之。连续采收十个月份香椿叶中八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其总含量介于0.976 mg/g5.748 mg/g,且含量于3月已达到较高水平,并且于4月、5月或6月先后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直至12月时降至最低点。考虑到香椿在3、4月期间以产出香椿芽为主,而5、6月时香椿叶生长茂盛,产量更大,适宜大量采收。差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香椿叶中黄酮醇苷的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八种黄酮醇苷之间普遍存在相关性。第四章双相酸水解萃取-HPLC-UV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与山柰酚的研究直接测定香椿叶中八种黄酮醇苷的方法所需对照品花费的代价较大,且对测定条件的要求较高,不适于香椿叶的常规检测。本章构建了双相酸水解法萃取槲皮素和山柰酚,并通过HPLC-UV对两种黄酮苷元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香椿叶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更为便捷的方法。1.双相酸水解萃取香椿叶中的槲皮素与山柰酚。构建了双相酸水解体系从香椿叶中萃取黄酮苷元槲皮素与山奈酚;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有机溶剂、硫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槲皮素和山柰酚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香椿叶60%乙醇提取物中加入4%硫酸水溶液50 mL,超声3 mins混悬,再加入三氯甲烷50 mL,置于80℃水浴中加热回流1 hr,所测定的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228%和0.091%。此外,将建立的双相酸水解法与传统酸水解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得率分别提高了39.0%和44.4%;与此同时,硫酸溶液的浓度得以大幅降低,且酸水解与萃取同步,简化了操作步骤,优势明显。2.HPLC-UV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与山柰酚的含量。建立了香椿叶中槲皮素与山柰酚的HPLC色谱分析技术,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与杂质均达到基线分离,保留时间合理,色谱峰对称性好;槲皮素与山柰酚在0.6250μg/mL4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精密度试验所得RSD<2%,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48 hrs内香椿叶供试品溶液的性质稳定(RSD<2%);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9.6%102.5%,RSD为0.49%2.73%,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十个产地香椿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发现所有产地香椿叶中槲皮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山柰酚;山东菏泽产香椿叶中槲皮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产地,且两种黄酮苷元的总含量亦为最高,而江苏南京产香椿叶中山柰酚的含量则为最高;山东青岛产香椿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均为最低,分别为0.212%和0.023%。第五章加压液体萃取-加压双相酸水解法制备薯蓣皂苷元的研究在双相酸水解法从香椿叶中制备黄酮苷元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基础上,本章构建并优化了加压液体萃取-加压双相酸水解技术,更加高效、清洁地从中药穿龙薯蓣中制备薯蓣皂苷元。1.HPLC-UV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建立了可靠、准确地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的HPLC分析技术,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穿山龙供试品溶液中的薯蓣皂苷元可以与各干扰组分达到基线分离(R>1.5),色谱峰对称性好;薯蓣皂苷元在0.01211 mg/mL1.5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的精密度(RSD<2%)和重复性(RSD=1.86%)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9.7%101.6%,RSD为1.07%3.63%,可见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72 hrs内供试品溶液的性质稳定(RSD<2%)。本章所建立的色谱分析方法简便、可靠,适合于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2.加压液体萃取法从穿山龙中获取薯蓣皂苷的研究。建立了加压液体萃取法从穿山龙中获取薯蓣皂苷的技术;以薯蓣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萃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样品量等加压液体萃取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 g/mL,乙醇浓度为60%,载入样品量为8.0 g。与三种传统方法进行比较,采用加压液体萃取法时薯蓣皂苷的得率(9.10%)与索氏抽提法接近,分别比加热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高5.3%和10.2%;同时,乙醇总消耗量(mL/g)比索氏抽提法减少了24.7%;此外,加压液体萃取法的总耗时量(hrs)分别比索氏抽提法和加热回流法大幅减少了93.1%和44.5%。由此可见,本章节研究中采用加压液体萃取法从穿山龙中萃取薯蓣皂苷是一种得率更高、更为经济的途径。3.加压双相酸水解薯蓣皂苷制备薯蓣皂苷元的研究。基于加压液体萃取法获取了薯蓣皂苷后,进一步建立了加压双相酸水解技术以获取薯蓣皂苷元;采用单因素实验,以薯蓣皂苷元的得率和硫酸消耗量为指标,对水解温度、硫酸浓度、搅拌速度和水解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加压双相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水解温度为150℃,搅拌速度为100 rpm,硫酸浓度为4μL/mL,水解时间为2.0 hrs时薯蓣皂苷元得率最高。正交实验结果显示,三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水解温度(A)>硫酸浓度(B)>水解时间(C)。与三种传统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新方法(加压液体萃取—加压双相酸水解法)获取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为1.86%,分别比直接酸水解法、索氏抽提—常压酸水解法和双相联合酸水解法的得率增加了53.7%、37.8%和4.49%,且硫酸消耗量和耗时量大幅降低。由此可见,本章节研究中建立的加压液体萃取—加压双相酸水解法是一种更为高效、清洁的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新途径。第六章双相酶水解制备宝藿苷I和箭藿苷B的研究本章研究中,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并应用于转化淫羊藿原生黄酮苷(淫羊藿苷和朝藿定B)制备宝藿苷I和箭藿苷B,然后对酶水解反应条件以及双相酶水解体系进行了优化,构建了更为便捷、高效地制备淫羊藿稀有黄酮苷的关键技术。1.双相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的研究。建立了淫羊藿苷和宝霍苷I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常规酶水解反应中缓冲液pH值、酶水解时间、酶与底物质量比和酶水解温度对淫羊藿苷水解率的影响;构建了双相酶水解体系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并考察了有机溶剂、底物量以及有机溶剂/缓冲液体积比对淫羊藿苷水解率和宝藿苷I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建立的色谱分析条件下淫羊藿苷和宝霍苷I分离良好,色谱峰对称性好,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常规酶水解宝霍苷适宜条件为:缓冲液pH 4.0,酶水解时间为6 hrs,酶与底物质量比为1?1,酶水解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淫羊藿苷被β-葡萄糖苷酶完全转化为宝藿苷I。进一步筛选得到双相酶水解体系的优化条件为:乙酸乙酯为有机相,乙酸乙酯/缓冲液体积比为5:1。此外,还考察了双相酶水解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酶溶液及有机相在连续使用了4次之后,淫羊藿苷的水解率仍高于80%。50倍放大实验结果显示双相酶水解体系连续使用三次后,淫羊藿苷水解率为88.6%,宝藿苷I萃取率为95.2%,预计收益4957.50元/30 g宝藿苷I。与常规酶水解法比较,通过双相酶水解可以使淫羊藿苷水解率提高2.2%,淫羊藿苷处理量增加1倍,由此可见,新建立的双相酶水解法是一种更为高效、便捷地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的方法。2.双相酶水解朝藿定B制备箭藿苷B的研究。建立了朝藿定B和箭藿苷B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常规酶水解朝藿定B反应中水解酶、酶与底物质量比、酶水解时间、反应温度、缓冲液pH和金属离子对朝藿定B水解率的影响;构建了双相酶水解体系水解朝藿定B制备箭藿苷B,并考察了有机溶剂、酶水解时间和有机溶剂/缓冲液体积比对朝藿定B水解率和箭藿苷B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色谱分析条件下朝藿定B和箭藿苷B分离良好,色谱峰对称性好,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7)。常规酶水解朝藿定B适宜条件为:β-葡聚糖酶为水解酶,酶与底物质量比为1:2,酶水解时间为40mins,反应温度为60℃,缓冲液pH为4.5。进一步优化得到双相酶水解的条件为:乙酸丙酯为有机相,乙酸丙酯/缓冲液体积比为1:1,酶水解时间为1 hr。此外,还考察了双相酶水解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酶溶液及有机相在连续使用了7次之后,朝藿定B的相对水解率仍高于85%,表明该方法能高效、经济地水解朝霍定B制备箭霍苷B。
宁鹏飞[8](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赵鑫雨[9](2019)在《2-(1H)-喹啉酮羧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文中研究说明恶性肿瘤是肿瘤细胞无法控制的增长,同时细胞还会转移到身体的不同部位。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治疗效果明显、正常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因此是实现精准治疗肿瘤的新手段,从靶向治疗出发,简单的介绍了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分类,并且分别概括了以咪唑并[1,2-a]吡啶和2-(1H)-喹啉酮为母核的上市药物,以及它们在抗肿瘤靶点抑制剂中的研究进展。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中的拼接原理,设计了一系列以2-(1H)-喹啉酮和咪唑并[1,2-a]吡啶为母核的潜在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本论文主要探索了三类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测定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最后通过虚拟筛选预测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1)2-(1H)-喹啉酮-4-甲酸类衍生物的合成:以靛红,丙二酸和无水乙酸钠为原料,在冰乙酸中完成开环,增碳,合环后合成出了九种2-(1H)-喹啉酮-4-甲酸类衍生物。(2)取代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类化合物的合成:首先由原料2-氨基烟酸出发,先生成2-氨基烟酸甲酯,随即在LiAlH4的催化下,还原成2-氨基-3-吡啶甲醇,与合成的α-溴代苯乙酮衍生物进行合环反应,合成出六种取代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类衍生物。(3)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衍生物的合成:2-氨基吡啶、苯甲醛和硝基甲烷作原料,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将合成出的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硝基使用水合肼还原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衍生物。(4)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使用DCC和DMAP作为脱水剂和催化剂,在DMF中2-(1H)-喹啉酮-4-甲酸和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最终得到4个未见报道过的目标化合物。(5)活性测定及虚拟筛选研究:测定了4个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抑制活性,并通过虚拟筛选研究预测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
黄敏[10](2018)在《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网络伦理与法制》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趋势。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研究者发现混合式学习存在“认知天花板现象”,难以使学生的学习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而智慧课堂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进行了重塑和升级,为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前国内将智慧课堂与混合式学习联系起来的相关研究仍比较少,缺乏将具体教学问题作为出发点来设计的智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此,本研究从当前高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智慧课堂的特征设计出了智慧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开展教学实践。旨在探究该模式是否能够解决高校课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的教与学。具体如下:首先,采用观察法对高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并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然后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混合式学习及智慧课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及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现有模式进行分析。其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智慧课堂的特征,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设计了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选取了“雨课堂”作为开展智慧教学的工具。采用行动研究法以《网络伦理与法制》课程为例开展教学研究。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生学习情况、课程教学效果、师生满意度三个方面来了解模式的实施情况。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师生访谈结果和教学平台数据来对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总结,最终给出模式的应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师生的教与学,有助于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加;(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升;(3)教学平台的利用率有所提高;(4)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本研究对解决课堂教学痛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第十二讲 6δ管理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第十二讲 6δ管理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导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藏医经典着作 |
二、藏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藏族医学分布 |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壮医经典着作 |
二、壮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壮族医学分布 |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回医经典着作 |
二、回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回族医学分布 |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受暴女性的司法困境探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受暴女性在涉家暴离婚案件中所面临的司法困境 |
第一节 我国当前涉家暴离婚案件的司法现状 |
一、审判程序相关情况 |
二、当事人及审判结果相关情况 |
第二节 家庭暴力认定难问题 |
一、家暴行为界定难 |
二、家暴事实举证难 |
三、家庭暴力认定难的个案呈现 |
第三节 离婚诉求实现难问题 |
一、家庭暴力与感情破裂的关联性认定 |
二、基于结果考量的家庭暴力淡化处理 |
第四节 权益保障难问题 |
一、受暴女性的人身安全保障现状 |
二、受暴女性的经济救济现状 |
第二章 女性主义理论与方法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相关问题的解释限度 |
一、社会学研究对家庭暴力概念的解释限度 |
二、传统法学研究对受暴女性经验的考察限度 |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为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提供的方法论支持 |
一、女性主义方法对分析涉家暴离婚案件的特殊意义 |
二、女性主义法学方法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的具体方法论支持 |
第三节 女性主义为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持 |
一、女性主义法学研究兴起概况 |
二、以平等为主题的女性主义法学提供的理论支持 |
三、以差异为主题的女性主义法学提供的理论支持 |
四、以多样性为主题的女性主义法学提供的理论支持 |
第四节 女性主义法学为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提供的具体分析框架 |
一、对法律父权制基础的批判 |
二、对形式平等的关注与批判 |
三、对女性经验与价值的关注 |
第三章 家庭暴力认定难的女性主义分析 |
第一节 现行法律规范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的规制局限 |
一、现行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概念的具体表述 |
二、现行实体规范对家庭暴力类型多样性的表述制约 |
三、现行程序规范对家庭暴力举证特殊性的规制缺失 |
第二节 父权制形塑下法官的家庭暴力认知偏好 |
一、父权制形塑下东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家庭暴力话语 |
二、权力和文化在法官的家庭暴力认知中的结构性作用 |
三、法官对家庭暴力认知偏好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法官对女性作为经验主体的忽视与偏见 |
一、法官对受暴女性作为经验主体认知地位的忽视 |
二、法官对受暴女性基于“认识论不公”的偏见 |
第四节 基于公共利益考量的家庭暴力认定限制 |
一、公私分域下司法对暴力行为的干预差异 |
二、基于公共利益考量的家庭暴力认定限制 |
第四章 受暴女性离婚诉求实现难的女性主义分析 |
第一节 法官在个案决策中的立法价值选择 |
一、涉家暴离婚案件中蕴含的立法价值 |
二、法官在个案中的价值选择偏好 |
第二节 法律家长主义对受暴女性自治的干预 |
一、法律家长主义与女性自治的内在冲突 |
二、法律家长主义下的双重话语对女性自治的限制 |
第三节 以照顾者义务为主导的家庭责任歧视的限制 |
一、基于母职的照顾义务对受暴女性的限制 |
二、基于妻职的照顾义务对受暴女性的限制 |
第五章 受暴女性权益保障难的女性主义分析 |
第一节 对受暴女性选择的适应性偏好的忽视 |
一、适应性偏好概念的理论内涵 |
二、适应性偏好对法官的影响 |
第二节 法官角色的自我限制 |
一、法官角色自我限制的表现形式 |
二、法官突破角色限制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法官对涉家暴离婚案件相关问题的视角限缩 |
一、对受暴女性基于生理产生的脆弱性的忽略 |
二、对中国语境下代际暴力与婚姻暴力关联性的忽略 |
三、对涉家暴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抚养特殊性的忽略 |
第六章 受暴女性权益保障的制度与实践 |
第一节 以家庭正义理论为指导的制度建设 |
一、家庭正义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精神 |
二、以完善婚姻家庭制度为基本框架 |
三、以丰富涉家暴案件专门规范为内容补充 |
第二节 以保障女性人权为目标的司法实践 |
一、强化法官反家暴知识培训力度 |
二、注重女性主义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
三、提升法官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 |
第三节 以消除家庭暴力为宗旨的部门联动 |
一、公安机关强化好家庭暴力警情的规范处置 |
二、检察机关发挥好依法公诉及法律监督职能 |
三、相关部门及组织完善好反家暴联动机制运行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挠度监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响应面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斜拉索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1.2.1.1 直接方法 |
1.2.1.2 间接方法 |
1.2.2 桥梁挠度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1 测量机器人 |
1.2.2.2 倾角仪挠度测量 |
1.2.2.3 激光图像测量方法 |
1.2.2.4 GPS系统 |
1.2.2.5 连通管系统 |
1.3 响应面法简介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芜湖长江大桥有限元模型 |
2.1 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概况 |
2.2 芜湖长江大桥有限元模型 |
2.2.1 材料参数 |
2.2.2 单元选择 |
2.2.3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处理 |
2.2.3.1 垂度效应 |
2.2.3.2 梁柱效应 |
2.2.3.3 大变形效应 |
2.3 模型修正 |
2.3.1 索力修正 |
2.3.2 成桥模型线型的调整 |
2.4 斜拉索损伤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 |
3.1 斜拉索发生损伤时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3.1.1 斜拉索损伤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3.1.2 斜拉索损伤节点挠度变化规律 |
3.2 斜拉索发生损伤时响应面方程的建立 |
3.2.1 测点布置 |
3.2.2 响应面函数变量 |
3.2.2.1 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函数变量 |
3.2.2.2 损伤斜拉索损伤程度识别函数变量 |
3.2.2.3 误差分析 |
3.3 响应面法损伤识别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函数形式 |
3.3.1.1 函数形式对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的影响 |
3.3.1.2 函数形式对损伤斜拉索的损伤程度识别的影响 |
3.3.2 样本抽样方式 |
3.3.2.1 抽样方式对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的影响 |
3.3.2.2 抽样方式对损伤斜拉索的损伤程度识别的影响 |
3.3.3 测点位置和数量 |
3.3.3.1 测点位置和数量对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的影响 |
3.3.3.2 测点位置和数量对损伤斜拉索的损伤程度识别的影响 |
3.3.4 响应面函数识别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均布荷载与整体升降温作用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 |
4.1 斜拉索发生损伤时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4.1.1 温度荷载的影响和确定 |
4.1.2 均布荷载与整体升降温作用下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4.2 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 |
4.3 斜拉索损伤程度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布荷载与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 |
5.1 斜拉索发生损伤时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5.1.1 位移互等定理 |
5.1.2 均布荷载与移动荷载作用下主梁挠度变化规律 |
5.2 损伤斜拉索的位置识别 |
5.3 斜拉索损伤程度识别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苯硼酸功能化的智能纳米药物传递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概述 |
1.1.1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简介 |
1.1.2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2 聚合物胶束作为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
1.2.1 聚合物胶束的结构与特点 |
1.2.2 聚合物胶束在体内传递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1.2.3 多功能聚合物胶束 |
1.2.4 聚合物胶束在临床研究中的进展 |
1.3 聚乙二醇化在聚合物胶束中的应用 |
1.3.1 聚乙二醇化的优势与挑战 |
1.3.2 聚乙二醇困境的解决策略 |
1.4 苯硼酸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
1.4.1 苯硼酸的化学性质 |
1.4.2 引入苯硼酸作为配体靶向肿瘤细胞 |
1.4.3 引入苯硼酸实现刺激响应性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以苯硼酸酯为连接单元的两嵌段还原及pH双敏感喜树碱聚合物前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EG-BC-PGlu-ss-CPT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
2.2.4 PEG-BC-PGlu-ss-CPT两嵌段聚合物前药的表征 |
2.2.5 PEG-BC@PGlu-ss-CPT前药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2.2.6 PEG-BC-PGlu-ss-CPT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
2.2.7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稳定性评价 |
2.2.8 聚合物前药和前药胶束的酸降解性 |
2.2.9 聚合物前药和前药胶束的还原降解性 |
2.2.10 药物释放曲线 |
2.2.11 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
2.2.12 细胞毒性 |
2.2.13 细胞摄取效率 |
2.2.1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G-BC-PGlu-ss-CPT两嵌段聚合物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前药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
2.3.3 聚合物前药和前药胶束的酸敏感性 |
2.3.4 聚合物前药和前药胶束的还原敏感性 |
2.3.5 药物体外释放曲线 |
2.3.6 纳米前药胶束的稳定性评价 |
2.3.7 细胞摄取效率 |
2.3.8 细胞毒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苯硼酸为靶向基团的pH敏感核交联载阿霉素胶束药物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BA-PEG-b-P(Glu-co-GluDA)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
3.2.4 聚合物PBA-PEG-b-P(Glu-co-GluDA)的表征 |
3.2.5 未交联空胶束(UCLM)和核交联空胶束(CCLM)的制备 |
3.2.6 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
3.2.7 核交联空胶束CCLM的表征 |
3.2.8 邻苯二酚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pH响应性配位 |
3.2.9 载药胶束的制备 |
3.2.10 药物释放曲线 |
3.2.11 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
3.2.12 细胞毒性 |
3.2.13 细胞摄取效率 |
3.2.14 药物外排测定 |
3.2.15 实验动物及饲养 |
3.2.16 移植瘤模型和体内抗肿瘤效果研究 |
3.2.1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BA-PEG-b-P(Glu-co-GluDA)的合成与表征 |
3.3.2 聚合物PBA-PEG-b-P(Glu-co-GluDA)的胶束化和表征 |
3.3.3 邻苯二酚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pH响应性配位 |
3.3.4 药物包封和药物释放曲线 |
3.3.5 PBA介导的细胞摄取和靶向效率 |
3.3.6 细胞摄取的定量分析 |
3.3.7 细胞毒性 |
3.3.8 药物外排测定 |
3.3.9 体内抗肿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苯硼酸为靶向基团的还原敏感核交联喜树碱前药胶束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耗材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BA-PEG-P(Glu-co-GlussCPT)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
4.2.4 聚合物PBA-PEG-P(Glu-co-GlussCPT)的表征 |
4.2.5 聚合物PBA-PEG-P(Glu-co-GlussCPT)的自组装行为 |
4.2.6 PBA修饰的未交联胶束(CPT-UCLM)和PBA修饰的核交联胶束(CPT-CCLM)的制备 |
4.2.7 CPT-CCLM的表征 |
4.2.8 CPT-CCLM动态交联的必要性 |
4.2.9 CPT-CCLM的还原响应降解 |
4.2.10 药物释放曲线 |
4.2.11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
4.2.12 细胞摄取效率 |
4.2.13 细胞毒性 |
4.2.14 实验动物和移植瘤模型 |
4.2.15溶血实验 |
4.2.16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
4.2.17 体内抗肿瘤效果 |
4.2.18 组织学分析 |
4.2.1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A-PEG-P(Glu-co-GlussCPT)聚合物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
4.3.2 PBA修饰的核交联喜树碱前药胶束(CPT-CCLM)的胶束化及表征 |
4.3.3 CPT-CCLM的还原响应降解 |
4.3.4 药物释放曲线 |
4.3.5 细胞摄取效率 |
4.3.6 细胞毒性 |
4.3.7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及抗肿瘤作用 |
4.3.8 生物相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药胶束共传递喜树碱与阿霉素协同克服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以及抑制转移的效果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耗材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胶束的制备 |
5.2.4 共传递胶束的表征及稳定性 |
5.2.5 共传递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 |
5.2.6 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
5.2.7 细胞摄取效率 |
5.2.8药物外排实验 |
5.2.9 共传递胶束的细胞毒性 |
5.2.10 药物联合指数计算 |
5.2.11 创伤愈合实验效果评价 |
5.2.12 Transwell实验效果评价 |
5.2.1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双药比例的筛选 |
5.3.2 共传递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5.3.3 共传递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 |
5.3.4 细胞摄取效率 |
5.3.5 共传递胶束减少药物外排评价 |
5.3.6 细胞毒性与协同作用评价 |
5.3.7 创伤愈合实验效果评价 |
5.3.8 Transwell实验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缩写词对照表 |
附录Ⅱ: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
作者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瑶药活血丹和扶芳藤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活血丹化学成分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1.1 活血丹的化学成分 |
1.1.2 活血丹药理作用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
1.2.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
1.3 实验部分 |
1.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3.2 植物材料 |
1.3.3 提取分离流程 |
1.3.4 化合物的水解 |
1.3.5 LC-HRMS分析 |
1.3.6 新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扶芳藤化学成分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卫矛属植物研究简介 |
2.1.2 扶芳藤的化学成分 |
2.1.3 扶芳藤药理活性 |
2.1.4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2 植物材料 |
2.3.3 提取分离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活血丹和扶芳藤的生物活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活血丹抗血栓活性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3 活血丹抗肿瘤活性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扶芳藤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
3.4.1 实验原理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
4.1.1 活血丹和扶芳藤单体化合物的研究 |
4.1.2 生物活性评价 |
4.2 课题后期研究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 (新化合物及部分已知化合物图谱)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苯硼酸衍生物的制备及糖识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糖类分子的识别 |
1.1.1 糖的概述 |
1.1.2 糖类分子识别的挑战 |
1.1.3 糖类分子的识别受体 |
1.2 苯硼酸基糖类受体的研究进展 |
1.2.1 单分子苯硼酸基糖类受体 |
1.2.2 双组分苯硼酸基糖类受体 |
1.2.3 自组装苯硼酸基糖类受体 |
1.2.4 含苯硼酸基的纳米材料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合成路线、过程及表征 |
2.2.1 音叉形苯硼酸衍生物6的合成与表征 |
2.2.2 阳离子苯硼酸衍生物10的合成与表征 |
2.2.3 阳离子双键苯硼酸衍生物14及水凝胶薄膜的合成与表征 |
2.3 化合物4b的单晶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3 音叉形苯硼酸衍生物的自组装和单糖识别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与溶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音叉形硼酸衍生物的自组装 |
3.3.2 6b与单糖的相互作用 |
3.3.3 6b与葡萄糖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阳离子苯硼酸衍生物和荧光染料的双组分体系与糖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与溶液配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10与HPTS的相互作用 |
4.3.2 双组分体系对葡萄糖的传感 |
4.3.3 双组分体系对其他糖类的传感 |
4.4 本章小结 |
5 双组分苯硼酸体系与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葡萄糖识别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与溶液配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14与HPTS在水凝胶基质中的相互作用 |
5.3.2 葡萄糖对水凝胶的荧光恢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 |
B 核磁谱图 |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香椿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基于双相水解的中药活性成分制备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香椿简介 |
1 植物学特征 |
2 药用与食用价值 |
第二节 香椿的化学成分 |
1 多酚类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化合物 |
1.2 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 |
1.3 其他多酚类化合物 |
2 萜类化学成分 |
2.1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
2.2 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
2.3 柠檬苦素类三萜 |
2.4 其它萜类 |
3 苯丙素类 |
4 含硫化合物 |
5 其它化合物 |
第三节 香椿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 |
1 抗氧化活性 |
2 抗肿瘤活性 |
3 抗病毒与抗菌活性 |
4 降血糖活性 |
5 抗炎和免疫活性 |
6 其它活性 |
第四节 中药活性成分的制备新途径 |
1 超临界流体萃取 |
2 离子液体提取 |
3 生物转化与酶催化 |
4 一体化或串联技术 |
第五节 立意、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立意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内容 |
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香铃子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与分离 |
2.2 结构鉴定 |
第二节 香椿叶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及部位分离 |
2.2 柱层析分离 |
第三节 香椿叶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椿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第一节 香椿叶中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分析条件 |
2.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2.3 内标储备液和工作液的制备 |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6 线性关系 |
2.7 精密度 |
2.8 稳定性 |
2.9 重复性 |
2.10 加样回收率 |
2.11 样品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香椿叶中芸香苷的HPLC-UV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分析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线性关系考察 |
2.5 精密度考察 |
2.6 重复性试验 |
2.7 稳定性考察 |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9 样品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香椿叶中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UPLC分析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线性关系 |
2.5 精密度 |
2.6 稳定性 |
2.7 重复性 |
2.8 加样回收率 |
2.9 样品测定 |
2.10 不同产地香椿叶的系统聚类分析 |
2.11 差异性分析 |
2.12 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相酸水解萃取-HPLC-UV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与山柰酚的研究 |
第一节 双相酸水解萃取香椿叶中的槲皮素与山柰酚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HPLC-UV测定槲皮素和山柰酚 |
2.2 双相酸水解法 |
2.3 传统酸水解 |
2.4 水解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2.5 黄酮苷元得率及其变化率的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PLC-UV测定槲皮素和山柰酚 |
3.2 双相酸水解法 |
3.3 水解物中黄酮苷元纯化及鉴定结果 |
3.4 双相酸水解法与传统酸水解法的比较 |
第二节 HPLC-UV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与山柰酚的含量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HPLC色谱分析条件 |
2.2 方法学考察 |
2.3 香椿叶样品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线性关系 |
3.2 精密度 |
3.3 稳定性 |
3.4 重复性 |
3.5 加样回收率 |
3.6 不同产地香椿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压液体萃取-加压双相酸水解法制备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
第一节 HPLC-UV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穿山龙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HPLC色谱分析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穿山龙样品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加压液体萃取法从穿山龙中获取薯蓣皂苷的研究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加压液体萃取法 |
2.2 索氏抽提法(传统方法1) |
2.3 加热回流法(传统方法2) |
2.4 超声提取法(传统方法3) |
2.5 薯蓣皂苷的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标准曲线 |
3.2 加压液体萃取法 |
3.3 加压液体萃取法与三种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三节 加压双相酸水解薯蓣皂苷制备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薯蓣皂苷元的HPLC分析 |
2.2 加压液体萃取法制备穿山龙薯蓣总皂苷 |
2.3 加压双相酸水解制备薯蓣皂苷元 |
2.4 直接酸水解法 |
2.5 索氏抽提—常压酸水解法 |
2.6 双相联合酸水解法 |
2.7 薯蓣皂苷元得率及其变化率的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单因素实验 |
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3 验证实验 |
3.4 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相酶水解制备宝藿苷I和箭藿苷B的研究 |
第一节 双相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的研究 |
1.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方法 |
2.1 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的测定 |
2.2 常规酶水解淫羊藿苷 |
2.3 双相酶水解淫羊藿苷 |
2.4 双相酶水解体系的循环使用性能 |
2.5 放大实验 |
2.6 产物宝藿苷I的结构确认 |
2.7 计算 |
3.结果与讨论 |
3.1 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的测定 |
3.2 常规酶水解宝藿苷的条件优化 |
3.3 双相酶水解 |
3.4 双相酶水解体系的循环使用性能 |
3.5 放大实验 |
3.6 产物宝藿苷I的结构确认 |
3.7 双相酶水解法与常规酶水解法比较 |
第二节 双相酶水解朝藿定B制备箭藿苷B的研究 |
1.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方法 |
2.1 朝藿定B和箭藿苷B的测定 |
2.2 常规酶水解朝藿定B |
2.3 双相酶水解朝藿定B |
2.4 双相酶水解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 |
2.5 产物箭藿苷B的结构确认 |
2.6 计算 |
3.结果与讨论 |
3.1 朝藿定B和箭藿苷B的测定 |
3.2 酶水解朝藿定B的条件优化 |
3.3 双相酶水解朝藿定B |
3.4 双相酶水解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 |
3.5 产物箭藿苷B的结构确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特色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图 |
(8)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2-(1H)-喹啉酮羧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肿瘤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
1.2.1 分子靶向 |
1.2.2 血管靶向 |
1.2.3 细胞靶向 |
1.2.4 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
1.3 咪唑并[1,2-a]吡啶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
1.3.0 咪唑并[1,2-a]吡啶类化合物中的已上市药物 |
1.3.1 咪唑并[1,2-a]吡啶作为CENP-E抑制剂的研究 |
1.3.2 咪唑并[1,2-a]吡啶作为Nampt抑制剂的研究 |
1.3.3 咪唑并[1,2-a]吡啶作为IGF-1R抑制剂的研究 |
1.3.4 咪唑并[1,2-a]吡啶作为PI3K/AKT抑制剂的研究 |
1.3.5 咪唑并[1,2-a]吡啶作为Topo-II抑制剂的研究 |
1.4 2-(1H)-喹啉酮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 |
1.4.1 阿立哌唑 |
1.4.2 瑞巴匹特 |
1.4.3 TA-270 |
1.4.4 替吡法尼 |
1.4.5 2-(1H)-喹啉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取代2-(1H)-喹啉酮-4-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2-(1H)-喹啉酮-4-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
2.2.1 合成路线 |
2.2.2 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3 5-溴-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4 6-溴-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5 7-溴-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6 6-氯-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7 6-氟-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8 6-甲基-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9 6-甲氧基-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2.10 8-氟-2-(1H)-喹啉酮-4-甲酸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投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取代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类化合物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衍生物的合成 |
3.3.1 拟合成路线1 |
3.3.2 拟合成路线2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2-氨基烟酸甲酯的合成优化结果 |
3.4.2 2-氨基-3-吡啶甲醇的合成优化结果 |
3.4.3 2-溴-1-苯基-1-酮衍生物的合成优化结果 |
3.4.4 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衍生物的合成优化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4.3.1 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的合成 |
4.3.2 8-甲基-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的合成 |
4.3.3 6-甲基-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硝基甲烷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4.4.2 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4.5 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衍生物的合成 |
4.5.1 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的合成 |
4.5.2 8-甲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的合成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4.6.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3.1 合成路线探索 |
5.3.2 (2-(4-氯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基)甲基-2-氧代-1,2-二氢喹啉-4-羧酸酯的合成 |
5.3.3 (2-(4-氯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基)甲基-6-溴-2-氧代-1,2-二氢喹啉-4-羧酸甲酯的合成 |
5.3.4 (2-(4-氯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基)甲基-6-甲氧基-2-氧代-1,2-二氢喹啉-4-羧酸甲酯的合成 |
5.3.5 (2-(4-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8-基)甲基-6-甲氧基-2-氧代-1,2-二氢喹啉-4-羧酸甲酯的合成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活性测定及虚拟筛选研究 |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 目标化合物抑制癌细胞活性测定 |
6.3 虚拟筛选研究 |
6.4 虚拟筛选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网络伦理与法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育生态发生了变革 |
1.1.2 混合式学习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趋势 |
1.1.3 智慧课堂为解决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
1.2 问题提出 |
1.2.1 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痛点 |
1.2.2 针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痛点重塑课堂教学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可行性分析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混合式学习概述 |
2.1.2 智慧课堂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混合理论体系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首要教学原理 |
2.2.4 教育传播理论 |
2.2.5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
3.1 相关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
3.1.1 江苏师范大学陈婷的教学模式分析 |
3.1.2 湖南大学赖志欣的教学模式分析 |
3.1.3 陕西师范大学房婷玲的教学模式分析 |
3.2 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
3.2.1 模式的理论依据 |
3.2.2 模式的教学目标 |
3.2.3 模式的操作程序设计 |
3.2.4 模式的实现条件 |
3.2.5 模式的教学评价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
4.1 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设计 |
4.1.1 应用研究的目的 |
4.1.2 应用研究的对象 |
4.1.3 应用研究的方法 |
4.2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比较与选择 |
4.2.1 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比较 |
4.2.2 选择雨课堂的原因 |
4.3 教学模式应用的前期工作 |
4.3.1 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3.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3.3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
4.3.4 教学媒体的选择 |
4.3.5 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
4.4 教学模式在《网络伦理与法制》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
4.4.1 模式在课前的应用 |
4.4.2 模式在课中的应用 |
4.4.3 模式在课后的应用 |
4.4.4 教学评价在课程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5.1 平台数据分析 |
5.1.1 E-Learning学习数据分析 |
5.1.2 雨课堂学习数据分析 |
5.1.3 平台数据分析小结 |
5.2 后测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
5.2.1 后测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2 后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
5.2.3 后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
5.2.4 后测问卷的结果分析 |
5.3 访谈分析 |
5.3.1 学生访谈分析 |
5.3.2 教师访谈分析 |
5.4 模式的总结反思与应用建议 |
5.4.1 模式应用效果的总结反思 |
5.4.2 模式的应用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亮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2017年秋季学期《网络伦理与法制》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2: 雨课堂的具体使用功能介绍 |
附录3: 前测调查问卷——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4: 后测调查问卷——教学效果调查 |
附录5: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6: 教师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第十二讲 6δ管理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2]受暴女性的司法困境探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涉家暴离婚案件研究[D]. 张琪. 吉林大学, 2020(04)
- [3]基于挠度监测的斜拉索损伤识别响应面法研究[D]. 王晓宁.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苯硼酸功能化的智能纳米药物传递系统[D]. 黄钰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瑶药活血丹和扶芳藤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欧阳熙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 [6]苯硼酸衍生物的制备及糖识别作用研究[D]. 吴琼. 重庆大学, 2019(01)
- [7]香椿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基于双相水解的中药活性成分制备新方法的研究[D]. 沈玉萍. 江苏大学, 2019(03)
- [8]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9]2-(1H)-喹啉酮羧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D]. 赵鑫雨.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10]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网络伦理与法制》为例[D]. 黄敏.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