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心固视训练仪的检查与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瑶洁[1](2021)在《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我国儿童弱视人群高达一千多万,发病率在4.32%左右。弱视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临床上,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着重于弱视形成的病因以及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对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系统的治疗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偏心注视的患者被误诊、漏诊甚至延误治疗,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本文旨在针对弱视的注视性质分类、检查方法、治疗措施、疗效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弱视的正确诊断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陈薪如[2](2020)在《光动力与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微视野计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用微视野计比较半剂量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高密度亚阈值微脉冲激光(high-density 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H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的功能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11月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cCSC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眼),一组行半剂量PDT治疗,一组行HSML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均接受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微视野计检查。评估两种方法治疗后BCVA、黄斑区平均光敏度和固视稳定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半剂量PDT组和HSML组BCVA分别提高到(0.06±0.09、0.21±0.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2,P<0.05);黄斑区平均光敏度分别提高到(25.06±3.88、20.82±3.83)d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4,P<0.05)。术后固视稳定性:半剂量PDT组:固视稳定14例(93.3%),相对不稳定1例(6.7%);HSML组:固视稳定5例(33.3%),相对不稳定10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均有显着改善,但半剂量PDT组明显优于HSML组。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1.半剂量PDT和HSML治疗cCSC均有效,但半剂量PDT治疗起效更快。在术后1个月,半剂量PDT组治疗的患者眼底的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HSML组。2.微视野计作为可靠评估cCSC患者术前及术后视网膜功能变化的仪器,为临床治疗cCSC的效果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微[3](2020)在《MP-3微视野计对高度近视黄斑区视功能的评估》文中指出高度近视一般是指近视度超过-6.00D的近视,其屈光度进行性加深,眼球矢状轴不断延长,会导致一系列眼底并发症出现[1-2],例如:后巩膜葡萄肿、视盘周围萎缩弧、豹纹状改变、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圆顶状黄斑等。高度近视伴严重黄斑病变者往往视力下降明显,相关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但对于中心视力无明显下降、无临床明显黄斑病变的高度近视,有关其视功能改变的研究却并不多,这部分高度近视者的病变规律有待深入探讨。目的通过对无临床明显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行MP-3微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HD-OCT)检查,分析黄斑区10°范围内不同区域的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ean light sensitivity,MLS)、视网膜厚度(retina thickness,RT)及 2°、4°固视率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高度近视初期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患者资料,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均>0.8。根据OCT检查、眼底照相、眼科B超等检查结果(部分眼底改变在无创眼科检查不能确诊时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除不同程度视盘周围萎缩弧、豹纹状改变外,无其它临床明显黄斑病变(例如弥漫性/斑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萎缩、黄斑前膜、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脉络膜脱离、近视性CNV、漆裂纹、Fuchs斑等)。屈光度超过-6.00D为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00D~-0.50D为中低度近视组,两组年龄相匹配,其中高度近视组123眼(82例),男52眼,女71眼,中低度近视组78眼(53例),男32眼,女46眼。高度近视组的年龄、屈光度和眼轴分别为(32.50±11.80)岁、(-7.91±1.55)D和(27.08±0.82)mm;中低度近视组的年龄、屈光度和眼轴分别为(31.94±12.34)岁、(-2.62±1.50)D 和(25.39±0.72)mm。应用微视野计(Nidek MP-3)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OCT),检测黄斑区10°范围中央、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及整体的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LS中、MLS上、MLS鼻、MLS下、MLS颞、MLS整)、视网膜厚度(RT 中、RT上、RT 鼻、RT 下、RT 颞、RT 整)、2°和4°固视率(P1、P2)及固视稳定性(微视野计系统根据P1和P2两个参数自动分析固视稳定性:固视稳定:2。固视率≥75%;固视较不稳定:2°固视率<75%,4°固视率≥75%;固视不稳定:4°固视率<75%),比较并分析两组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观察高度近视组不同部位视网膜光敏感度分别与年龄、屈光度、眼轴及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两组间不同区域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视网膜厚度及2°、4°固视率资料满足正态及方差齐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固视稳定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高度近视组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及与视网膜厚度的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间各区域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LS)比较高度近视组 MLS 中、MLS上、MLS鼻、MLS 下、MLS颞、MLS整(26.01±1.38、27.03±1.45、27.35±1.38、27.21±1.34、27.27±1.45、26.98±1.45)与中低度近视组(26.50±1.56、27.68±1.24、27.99±1.28、27.61±1.36、27.78±1.44、27.41±1.23)相比,除下方(t=1.857,P=0.065)外,高度近视组中央、上方、鼻侧、颞侧及整体的MLS均较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2.872、2.905、2.172、2.270,P=0.036、0.005、0.004、0.031、0.024)。2两组间各区域视网膜厚度(RT)比较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央区视网膜厚度(254.15±25.17)较中低度近视组厚(245.70±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P=0.031)。高度近视组黄斑区上方、鼻侧、下方及颞侧的视网膜厚度(312.54±16.56、310.79±14.85、307.39±17.03、302.16±15.38)较中低度近视组(318.56±11.59、317.26±13.17、313.35±15.99、307.72±15.86)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8、2.760、2.184、2.193,P=0.017、0.006、0.030、0.030)。而黄斑区10°整体视网膜厚度在高度近视组(297.41±12.69)虽然比中低度近视组(300.52±12.52)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508,P=0.133)。3 视网膜光敏感度(MLS)与视网膜厚度(RT)的关系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与视网膜厚度在上方、鼻侧及颞侧均呈正相关(r=0.203、0.203、0.191,P=0.024、0.025、0.034),在中央区呈负相关(r=-0.233,P=0.010),而两者在黄斑区下方和10°范围整体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29、0.169,P=0.154、0.062)。4 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LS)的影响因素年龄:各区域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255、-0.223、-0.212、-0.206、-0.214、-0.226,P=0.004、0.013、0.019、0.022、0.017、0.012)。屈光度:除下方(r=0.155,P=0.087)外,中央、上方、鼻侧、颞侧及整体的 MLS 与屈光度呈正相关(r=0.182、0.227、0.295、0.200、0.201,P=0.043、0.011、0.001、0.027、0.026)。眼轴:除下方(r=-0.160,P=0.076)外,中央、上方、鼻侧、颞侧及整体的 MLS 与眼轴成负相关(r=-0.188、-0.241、-0.301、-0.208、-0.217,P=0.038、0.007、0.001、0.021、0.016)。5 两组间2°、4°固视率(P1、P2)和固视稳定率比较高度近视组P1、P2(87.48±9.23、94.98±5.98)和中低度近视组P1、P2(90.02±7.47、96.72±4.3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0、1.924,P=0.077、0.056)。高度近视组固视稳定107眼(86.99%),固视较不稳定12眼(9.76%),固视不稳定4眼(3.25%);中低度近视组固视稳定72眼(92.23%),固视较不稳定4眼(5.13%),固视不稳定2眼(2.56%)。两组的固视稳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5,P=0.536)。结论1.高度近视患者在黄斑区未出现明显结构改变、中心视力未明显损伤前,已经出现了视网膜光敏感度和视网膜厚度的改变,并呈现一定区域性,而固视功能可保持基本稳定。2.微视野计检测视网膜光敏感度可以作为评估高度近视初期视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高度近视初期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
梁冬青[4](2020)在《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黄斑完整性评估仪器(Macular Integrity Assessment,MAIA)微视野计中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式,通过为患者设置合适的视网膜优选位点(Preferred Retinal Target,PRT)作为新的固视点,实施生物反馈训练,观察该训练模式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术后患者视力及视功能的疗效。方法1、回顾性介入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IMH患者共11例11只眼,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8例8只眼。所有患者均经历了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翻瓣手术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低于0.6。患者训练之前均告知其训练的研究目的和风险,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利用MAIA微视野计的检查结果为患者选取视网膜敏感度较好的视网膜优选位点作为训练位点,每周为患者行生物反馈训练1次,共10次训练。在训练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敏感度、固视稳定性(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对比观察训练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利用中文版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表(CVRQoL-25)评估患者训练前后的主观感受的变化。3、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测量患者训练前后的脉络膜层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层厚度,对比训练前后的解剖结构的变化。4、应用SPSS 24.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患者训练前后的各个评价指标(BCVA、视敏度、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CVQR-25评分、脉络膜血流及视网膜厚度)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前基本情况纳入训练的患者11人(11眼),其中男性3例3只眼睛,女性8例8只眼睛。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为(66.55±3.47)岁。术后时间0.6~2.0年,术后平均时间为(1.25±0.48)年。平均眼轴(22.97±0.49)mm。术前裂孔大小为373~1250微米,术前平均裂孔大小(743.18±274.80)微米。其中U型愈合者5人,V型愈合者4人,水平型愈合者2人。2、各指标训练前后的变化记录患者训练前后的指标,包括:log MAR视力、视敏度、P1、63%BCEA、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阅读速度、CVQR-25评分,行配对t检验对比前后变化。结果显示训练后患者logMAR视力、视网膜敏感度、P1、63%BCEA、阅读速度、垂直变形度、水平变形度、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t=4.05、2.93、4.15、3.43、3.65、3.05、2.62、7.32,P<0.05)。3、比较训练前后患者脉络膜层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层厚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23、0.815,P=0.825、0.434)。结论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改善特发性黄斑裂孔成功术后患者的视力以及其余多种视功能(视网膜敏感度、固视稳定性、阅读速度、视物变形等),CVQR-25评分显示患者主观感受有所提高。OCTA结果显示该训练过程对视网膜解剖结构无影响。
王励韬[5](2020)在《视野前及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利用微视野计和OCT测量视野前青光眼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究视野前及早中期青光眼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正常人21例(40眼)、视野前青光眼患者29例(40眼)、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40眼),应用微视野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检测,应用OCT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黄斑区GCIPL厚度、视盘周围(RNFL)厚度检测,收集各组受检眼黄斑区上方、下方、鼻上方、鼻下方、颞上方、颞下方及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视盘周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黄斑区上方、下方、鼻上方、鼻下方、颞上方、颞下方及平均GCIPL,视盘周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平均RNFL等参数,对各组测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视野前青光眼组中,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与GCIPL厚度呈正相关,视盘周围各象限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其中黄斑区颞上方相关性(r=0.831)最强。在青光眼组中,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与GCIPL厚度呈正相关,视盘周围各象限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平均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其中黄斑区颞下方相关性(r=0.829)最强。在视野前青光眼组中,除下方和鼻侧RNFL的AUC值为0.69、0.58外,余RNFL厚度及GCIPL厚度AUC值均>0.70;除鼻侧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AUC值为0.67外,余象限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和黄斑区各区域视网膜光敏感度AUC值均>0.70。在青光眼组中,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RNFL厚度、GCIPL厚度AUC值均>0.70,均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颞下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AUC(0.90)值最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1.在视野前青光眼及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与GCIPL厚度、RNFL厚度有相似的诊断意义,可为青光眼早期诊断及随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2.在视野前青光眼及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黄斑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变化有良好的一致性。3.对于视野前青光眼,微视野检查可发现Humphrey视野计无法检测出的视网膜功能改变,为视野前青光眼诊断及随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王宇[6](2020)在《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微视野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最新一代MP-3微视野计来研究明确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微视野的特点,观察急性、慢性及渗漏点位置不同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后极部20°和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情况,不同位置视敏度的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联系。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56例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单眼患病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按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及慢性,病程≤3个月为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程>3个月为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按渗漏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黄斑无血管区内及黄斑无血管区外。应用德国Heidelberg HRAⅡ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机获取动脉前期,动脉期,静脉期,后期及各方位的血管造影图片,明确渗漏点位置,应用德国Heidelberg Spectralis HRA+OCT一体机对所有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定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存在脱离,并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隆起,应用日本Nidek公司MP-3微视野仪检测双眼视网膜中心20°及10°范围内视敏度,重点检测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内包括渗漏点位置及神经上皮脱离程度最高位置的视敏度结果: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急性无血管区外CSC(67.9%)>慢性无血管区外CSC(16.1%)>急性无血管区内CSC(14.3%)>慢性无血管区内CSC(1.8%)。急性无血管区内CSC(22.35±2.71)与急性无血管区外CSC(21.97±2.80)2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行LSD-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无血管区外CSC(21.97±2.80)与慢性无血管区外CSC(19.04±3.08)2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行LSD-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无血管区内CSC(20.71±3.57)与急性无血管区外CSC(20.36±3.02)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行LSD-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无血管区外CSC(20.36±3.02)与慢性无血管区外CSC(17.32±3.75)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行LSD-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眼与不同类型CSC相比,视网膜后极部20°及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00)。结论:1.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的位置对视网膜后极部20°及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无明显影响。2.慢性较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后极部20°及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有明显下降。3.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后极部20°及10°范围内平均视敏度较对侧正常对照眼均有所下降,并且可能有“暗点”(视敏度为“0”)或“视野缺损”存在。4.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上的渗漏点与SD-OCT上的视网膜色素上皮隆起位置相对应,渗漏点及周边位置视敏度下降较明显。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程度最高的位置视敏度下降较明显。5.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下水道”位置视敏度严重下降。
苏才培[7](2020)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WASCA)的切削中心分布以及治疗近视及散光的视觉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31例(55只眼),FS-WASCA术25例(45只眼)。使用Orbscan II地形图评价手术切削中心分布,并对比两组术后1月、6月的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屈光度和高阶像差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SMILE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为0.218±0.162mm(范围:0.001-0.879mm)。FS-WASCA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0.438±0.208mm(范围:0.021-1.022mm)。SMILE组切削中心偏心平均距离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S-WASCA组的切削中心分布相较于SMILE组更为分散。SMILE组切削中心位置更接近术前kappa角方位(P=0.008)。(3)两组术后1月和6月的裸眼视力(UDVA)(P=0.239,0.738)、最佳矫正视力(CDVA)(P=0.164,P=0.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丢失超过两行。(5)术后6月,平均等效球镜SMILE组(-0.08±0.39D)和FS-WASCA组(0.09±0.28D)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90%的病例等效球镜度均在±0.50D范围内。(6)术后6月,SMILE组球差引入量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高阶像差引入量(P=0.089)和彗差引入量(P=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对切削中心的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主观校准的SMILE比使用眼球跟踪校准的FS-WASCA,在目标切削中心和获得切削中心上有更好的相关性。(2)SMILE和FS-WASCA在矫治近视和散光方面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3)SMILE组的球差引入值显着低于FS-WASCA组,但在总高阶像差和彗差的引入值方面两者没有显着差异。
明静,谢立科,郝晓凤,秦睿,张志芳,祁怡馨,孙会兰,李晓宇[8](2019)在《微视野在眼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微视野是在评估视网膜敏感度的同时也能直接检查眼底的快速、安全、无创的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微视野计可以将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结合分析,并且其眼位追踪系统可提高偏心固视及固视不稳定患者的测量稳定性,是视力、视野等其他视功能指标的良好补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应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黄斑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并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陈薪如,叶波[9](2019)在《微视野计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微视野计是一种新型的评估视觉功能的技术,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用来分析黄斑中心凹及旁中心凹不同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和固视位置及其稳定性。与标准自动视野计相比,微视野计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功能,它把解剖学和功能结果直接联系起来。它不仅能成像眼底,同时结合一个眼位追踪系统来校正固视缺失的刺激位置,并且可以确定任何优选的视网膜位点。微视野计是目前临床评估黄斑退行性疾病中残余视力和视觉功能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地图样萎缩。作为一种可靠的功能测量方法,微视野计越来越多地被临床用来研究地图样萎缩以及其他黄斑退行性疾病。(国际眼科纵览,2019, 43:210-216)
明静[10](2019)在《祛积通络方治疗BRVO继发ME的黄斑功能与形态改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临床研究一 MAIA微视野及OCT评价BRVO继发ME的功能与形态的关系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功能与形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从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的BRVO继发ME的患者,所有眼均采用Snellen E字母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分析时将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蔡司Cirrus HD-OCT 4000测量中央黄斑区厚度(CMT),中央视网膜容积(CRV),判断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以及锥突(foveal bulge)的形态学特征。采用MAIA微视野检测黄斑敏感度平均阈值(AT),黄斑完整性指数(MI)、1°半径范围的固视点的百分比(P1)、2°半径范围的固视点的百分比(P2)、63%的椭圆区二维固视轮廓面积(63%BCEA)、95%的椭圆区二维固视轮廓面积(95%BCEA)。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或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阐述LogMAR BCVA、OCT测量的形态学指标以及微视野测量的功能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LogMARBCVA与AT、CMT、CRV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判断ELM、EZ连续性及有无SRD、有无锥突、年龄、病程与LogMARBCVA、AT、CMT的关系。用微视野分析BRVO继发ME各个区域视网膜功能改变特点。结果:临床确诊为BRVO的56例患者56眼纳入研究。其中,颞上BRVO和颞下BRVO分别为42例和14例。男性23例23只眼,女性33例33只眼。年龄为 56.6±12.8 岁。LogMARBCVA 与 CMT(r=0.427,P=0.001)、MI(r=0.276,P=0.040)、63%BCEA(r=0.544,P<0.001)、95%BCEA(r=0.544,P<0.001)呈正相关;与 AT(r=-0.602,P<0.001)、P1(r=-0.539,P<0.001)、P2(r=-0.484,P,0.001)呈负相关。CMT 与 P1(r=-0.372,P=0.005)、P2(r=-0.345,P=0.009)呈负相关,与63%BCEA(r=0.346,P=0.009)、95%BCEA(r=0.348,P=0.009)呈正相关。CRV 与AT(r=0.349,P=0.008)呈正相关。AT 与 MI(r=-0.641,P<0.001)、63%BCEA(r=-0.517,P<0.001)、95%BCEA(r=-0.513,P<0.001)呈负相关,与Pl(r=0.477,P<0.001)、P2(r=0.491,P<0.001)呈正相关。ELM、EZ 连续、存在锥突,无SRD的眼中LogMARBCVA、AT、CMT均优于ELM、EZ不连续、不存在锥突,有SRD的眼(P<0.05)。年龄在50岁以上及50岁以下的LogMAR BCVA、AT、CMT无显着差异(P>0.05)。病程在2月以上的LogMARBCVA、CMT优于病程2月以下的(P<0.05),但二者的A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LogMAR BCVA与AT存在线性关系。结果显示颞上BRVO上方视网膜敏感度最差,中心、颞侧其次,鼻侧再次,下方最好,而颞下BRVO相反,下方视网膜敏感度最差,中心、颞侧其次,鼻侧再次,上方最好。结论:微视野及OCT在评价BRVO继发ME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具有一致性。微视野可以从视网膜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两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患者的视功能,在评价黄斑疾病的视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可作为BRVO继发ME的良好的视功能评估指标。临床研究二 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BRVO继发ME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BRVO继发ME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中药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确诊为痰瘀互结、水湿内停型BRVO继发ME(黄斑中心凹厚度>250 μm)的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30眼,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5mg/0.05ml玻璃体腔注药,采用1+PRN治疗方案,即先注射1针治疗,此后按需注射(当黄斑中心凹厚度大于250 μm即可再次注射),观察6个月。试验组30例3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口服3个月,观察6个月。中药方基本组成:桃仁10g,红花5g,生地20g,当归10g,鸡内金10g,法半夏10g,陈皮8g,茯苓15g,三七粉3g,防风5g,并予辨证加减施治。分别于基线,治疗后1周、1月、3月后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裂隙灯检查,彩色眼底照相、OCT、微视野;基线及3个月时患者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并于术后第6个月记录注药次数。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和1月与术前比较,LogMAR BCVA、CMT、AT、P1、P2、63%BCEA、95%BCEA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MI较术前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LogMAR BCVA、CMT、MI、AT、P1、P2、63%BCEA、95%BCEA 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LogMAR BCVA、CMT、AT、P1、P2、63%BCEA、95%BCEA 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MI较术前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 1 月与术前比较,LogMARBCVA、CMT、MI、AT、PI、63%BCEA、95%BCEA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P2较术前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LogMARBCVA、CMT、AT、63%BCEA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MI、Pl、P2、95%BCEA较术前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各项指标与术前的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月各项指标与术前的差值比较,CM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月各项指标与术前的差值比较,CMT、A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均能降低BRVO继发ME患者的CMT,改善患者的视功能;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在降低BRVO继发ME患者的CMT及改善视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抗VEGF药物。
二、偏心固视训练仪的检查与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偏心固视训练仪的检查与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弱视的基本概念 |
2 病因诊断缺陷对弱视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影响 |
3 注视性质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 |
3.1 检查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4 偏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
5 临床病例观察 |
5.1 病例一 |
5.1.1 具体情况 |
5.1.2 处理方案 |
5.2 病例二 |
5.2.1 具体情况 |
5.2.2 处理方案 |
5.3 病例三 |
5.3.1 具体情况 |
5.3.2 处理方案 |
6 结论 |
(2)光动力与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微视野计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一般检查 |
2.3.2 视力检测 |
2.3.3 黄斑区平均光敏度检查 |
2.3.4 固视稳定性检测 |
2.3.5 半剂量PDT治疗 |
2.3.6 HSML治疗 |
2.3.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半剂量PDT与 HSML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BCVA、黄斑区平均光敏度比较 |
3.3 两组治疗后固视稳定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MP-3微视野计对高度近视黄斑区视功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视野计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训练前患者一般情况 |
1.5 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 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 |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结果 |
2.1 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视力) |
2.2 视网膜敏感度 |
2.3 固视稳定性 |
2.4 阅读速度 |
2.5 垂直及水平视物变形度(M-chart表) |
2.6 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评估 |
2.7 训练前后血流及解剖结构对比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视野前及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组纳入标准 |
1.1.1 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青光眼组)纳入标准 |
1.1.2 视野前青光眼组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正常对照组入选标准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各组间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比较 |
2. 各组间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比较 |
3. 视野前青光眼组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与GCIPL厚度、RNFL厚度的相关性 |
4. 青光眼组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与GCIPL厚度、RNFL厚度的相关性 |
5 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视网膜光敏感度、GCIPL厚度、RNFL厚度的诊断效能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视野在眼底疾病和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
1. 视网膜光敏感度评估 |
2. 固视功能检查 |
3. 微视野计在眼底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3.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
3.3 黄斑裂孔 |
3.4 视网膜前膜 |
4. 青光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 一般情况 |
二、 个人经历 |
三、 获奖情况 |
四、 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
(6)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微视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分组 |
2. 使用仪器 |
3. 研究方法 |
3.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
3.2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 |
3.3 MP-3微视野仪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微视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术前检查 |
2.3 手术方法 |
2.4 切削中心的测量 |
2.5 高阶像差测量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切削中心的对比 |
3.2 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 |
3.3 SMILE组及FS-WASCA组矫正屈光不正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
3.4 两组术前和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屈光回退:原因分析及文献回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祛积通络方治疗BRVO继发ME的黄斑功能与形态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综述一 BRVO继发ME的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激光光凝 |
2. 激素治疗 |
3. 抗VEGF药物 |
4. 玻璃体切割术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二) 综述二 中医对BRVO的认识及治疗 |
1. 病因病机 |
2.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
3. 参考文献 |
(三) 综述三 微视野临床应用进展 |
1. 微视野的技术演进 |
2. 微视野的临床应用 |
3. 总结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研究一 MAIA微视野计及OCT用于评价BRVO继发ME的功能与形态的关系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7.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8. 参考文献 |
(二)临床研究二 祛积通络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BRVO继发ME的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7. 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偏心固视训练仪的检查与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分析[J]. 张瑶洁.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01)
- [2]光动力与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微视野计观察[D]. 陈薪如. 南昌大学, 2020(08)
- [3]MP-3微视野计对高度近视黄斑区视功能的评估[D]. 关微. 郑州大学, 2020(02)
- [4]MAIA微视野计生物反馈训练优化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功能的研究[D]. 梁冬青.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视野前及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关系[D]. 王励韬.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不同类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微视野特点[D]. 王宇.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D]. 苏才培. 浙江大学, 2020(02)
- [8]微视野在眼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明静,谢立科,郝晓凤,秦睿,张志芳,祁怡馨,孙会兰,李晓宇.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04)
- [9]微视野计的临床应用[J]. 陈薪如,叶波. 国际眼科纵览, 2019(03)
- [10]祛积通络方治疗BRVO继发ME的黄斑功能与形态改变的研究[D]. 明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