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大国防”观指导边海防宣传(论文文献综述)
茹月婷[1](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国防意识的培养研究 ——以统编版八年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于航[2](2019)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处在历史机遇期,就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坚决不能犯致命性的错误。国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政治权力,是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相对复杂的国际背景和长期的国内发展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不断创新,努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党中央领导习近平同志作出明确指示,要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安全政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全国家的建设。稳中求进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基调。其中“稳”是“进”的前提基础,是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的首要着眼点和立足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倡导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扞卫国家安全,是推进新时代国家发展尤为重要的课题。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当代青年是否具备国家安全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稳定。因此,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十分重要。目前国家安全理论研究越来越丰富《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国家安全学》、《世界主要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等相关着作相继出版。许多大学也响应党中央有关国家安全教育课程落实的政策,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课程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但是在实践中依据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教育相对不够系统完整,理解不够到位,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特色。其中许多高校存在教育方式单调枯燥、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生自身意识不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没有明确考核与评价机制等问题。如果不对问题加以解决的话会对国家的长期稳定不利,更不利于国家的富强。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等方面展开较为细致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有关国家安全方面一些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解释,为后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作出解释说明,并且分析了国家安全观和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两者的内蕴关联;第四部分,将当前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了解程度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四个维度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基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针对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层面提出应对措施和调整方案。
高新生,付为工[3](2019)在《试论新时代海防观及现代海防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现代海防重要论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思维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习近平现代海防重要论述进行学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突破"重陆轻海"的思想,完善海防力量体系,增强防卫管控能力,坚持伟大斗争,坚决扞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陆浩[4](2017)在《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强军兴军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强军实践的决策部署,形成了科学系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军事理论体系。习近平军事思想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军事篇”,深刻回答了在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和力量支撑的问题。因此,对习近平军事思想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深刻认识其理论特征和时代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当前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本文尝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习近平军事思想展开研究,一方面,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这两大经典理论体系中,揭示其与这两大经典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机联系,发掘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理论继承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将其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强军梦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阐明习近平军事思想对引领强军实践、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导价值。这样就以习近平军事思想为纽带,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实践这两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对概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党的军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注脚。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刻把握中国梦与强军梦关系的基础上,理清了治国理政中“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与以强军目标为引领的强军兴军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习近平军事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组成部分。此外,明确了强军目标、强军实践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全面建设思路三者之间本质联系,以此为基础梳理了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基本框架。同时,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军事战略的角度阐述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哲学思维和军事思维,揭示其理论上的科学性、战略性和思想上的民族性和创造性。本文尝试对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思想内涵、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作一个宏观的梳理和研究,提供一个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军事思想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的框架,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军事思想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实践指导意义提供一个观察和研究视角。
黄明[5](2017)在《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国防科技事业是祖国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屏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聂荣臻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者和"两弹一星之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聂荣臻既有战争时期丰富的国防军事经验,又有和平年代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成功实践,他的国防科技思想是我党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现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对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章节主要是阐述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针对国防科技以及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工作任务在于收集史料、文献和着作,争取为论文的写作积累丰富的参考资料。第二部分是国防科技与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概述。本章节从国防和科技的涵义、关系入手,重点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深入分析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三部分是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论文最主要的章节,分析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尖端与基础、仿制与独创并存、超国际先进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聂荣臻国防科技规划发展思想;分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主要内容的聂荣臻国防科技管理思想;分析以领导干部为国防科技工作服务、领导干部为国防科技工作人员服务、办好国防科技服务机构为主要内容的聂荣臻国防科技服务思想;分析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搭建国内国防科技交流平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及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聂荣臻国防科技交流思想;分析以加强党的领导、"红"与"专"统一、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为主要内容的聂荣臻国防科技队伍建设思想。第四部分是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结合当前我党关于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最新政策和指示,分析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对创新中国特色国防科技理念产生的重大理论价值,分析与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主要内容相一致的实践价值。第五部分是结论。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分析文章撰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廖生智[6](2016)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对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背景、意义、宗旨、体系、内容、特征等的研究,取得了诸多建设性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学理、宣传普及、策论方面还有待完善,尤其应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撑,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安全领域的理论、道路、制度自信及内在关系,在高校和社会宣教普及的课程、教材、师资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贯彻落实的路径、措施等方面,有待拓展、深化和研究。
张俏[7](2016)在《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海洋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对海洋地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海洋纳入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当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各国对海洋发展的重视及开发和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逐渐加强了对海洋的关注和控制,开始将海洋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范围内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管控的新局势,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我国对海洋的经略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关于海洋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海洋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海洋思想,这是党和国家关于经略海洋的理论结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认真梳理、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海洋思想是学术研究的迫切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分析了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国际海洋大环境。通过总结我国经略海洋的历史教训和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习近平海洋思想对国家当前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对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和梳理,将其概括为五个主要部分,即建设海洋强国、构筑强大的海上力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和谐海洋、发挥海洋在两岸关系中纽带作用。对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作用对象全面把握,深入探讨,系统总结。第四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海洋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出发,对国家发展海洋的重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前瞻性的构想,在指导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人鲜明执政特色和体现国家阶段性特征海洋思想。本章通过归纳习近平海洋基本特征特色,深入分析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事业建设的本质属性。第五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时代价值。本章阐述习近平海洋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习近平海洋思想在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价值。第六章,落实习近平海洋思想的路径选择。本章提出以习近平海洋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基本着力点,借鉴国外海洋发展的成功经验,从顶层设计、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海洋意识培育全方式视域,加快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对策思路。
刘伟[8](2014)在《建国以来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无防不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来特别重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各种全新发展和突破,都得益于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准确判断和剖析以及在我国国防科技政策上正确的战略方法的指引。本文以历史时间轴为线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建国以来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进行综合归纳梳理,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国防科技观的基础上,试图厘清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国防思想、毛泽东科技思想、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同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关系。进而,详细分析阐述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历史地位、重大影响等。最后,本文强调指出以马克思主义国防科技观为指导,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国防科技观和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思路、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断加强国防科技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从而为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和安全保障。
赵萌[9](2014)在《张学良军事思想及其实践 ——国家观视野下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军事思想是张学良爱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张学良对当时国家面临的问题、军人应该承担的职责的理解与认识,也包含着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军事设想。研究张学良的军事思想,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张学良作为一位爱国者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深度考察民国政治的治史途径之一。目前,学术界对张学良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多限于对他人生经历的历史大事件的领域,思想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且对其军事思想的研究更显薄弱。考虑到张学良的军事生涯与国家政治密不可分,故本文拟从国家观的视野出发,结合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知识对张学良的军事思想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一、张学良的军事思想发端于对民族危机的关注。历史传统的熏陶、欧风美雨的浸染和家庭影响是其思想产生的基础条件。二、张学良的军事思想来源于他的军事实践。萌芽于参加军阀混战,在参战中萌生的“息内争”、“御外侮”、维护国家统一思想到东北易帜时基本成形;以九一八为标志,他的思想发生了暗转,逐渐被纳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框架;华北事件之后,他开始对“攘外安内”发生怀疑,最后于西安事变前升华至“联共抗日,一致对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境界。三、张学良军事思想具有形成过程曲折、思想内容丰富、升华后的思想有一定战略高度的特征。对国家、政府、领袖认同的混同,是其思想局限。
陈艳英[10](2012)在《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在湖南三所211工程学校的调查》文中提出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安危,对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乃至人类自身的安危,都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国防教育是国家、民族安全的需要,是当今世界日见风云、复杂局面的需要,是当今时代进步的需要。建设和巩固强大国防的基本工程,关切到国家的稳定、安全、进步、发展、和繁荣。学校国防教育是国家“五位一体”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工程,尤其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国防教育属于基本素质教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成效彰显,在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满足了国家对大学生国防人才的需求,也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国防教育是国家必备的基础教育,是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国防、扞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国防教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有助于强化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有助于强化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等。我们应看到,在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国防安全意识淡薄、国防教育机构不健全,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欠规范、高校对开展国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国防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等。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发展面临许多困难,甚至有流于形式的危险。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防教育实践、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法制化、加强国防教育理论研究等对策,以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
二、用“大国防”观指导边海防宣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大国防”观指导边海防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2)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国家安全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相关理论阐述 |
(一)国家安全的概述 |
(二)国家安全意识的概述 |
(三)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概述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蕴关联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内涵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关联 |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发展现状 |
(一)当前大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现状分析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高校教育的现状优势 |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
(四)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路径探析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遵循的原则 |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优化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2 境外关于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3.2 本文的研究难点 |
1.3.3 本文的探索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研究法 |
1.4.1.2 定性分析法 |
1.4.1.3 比较研究法 |
1.4.1.4 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法 |
1.4.2 研究结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及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 |
2.1.1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
2.1.2 新时期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 |
2.1.3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4 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
第二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全球战略形势的深刻变化 |
2.2.2 国家安全需求的深度调整 |
2.2.3 深厚的理论渊源 |
2.2.4 丰富的实践积淀 |
第三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
2.3.1 酝酿形成阶段 |
2.3.2 成型确立阶段 |
2.3.3 发展成熟阶段 |
第三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新时期军事哲学指导思想 |
3.1.1 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 |
3.1.2 理性看待军事和军队问题 |
3.1.3 科学应对战争和战备问题 |
第二节 新时期强国强军战略思想 |
3.2.1 政治战略决定军事战略 |
3.2.2 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 |
3.2.3 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
3.2.4 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 |
3.2.5 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基点 |
3.2.6 优化军事战略结构布局 |
第三节 新时期军队全面建设思想 |
3.3.1 围绕强军目标实施强军战略 |
3.3.2 坚持政治建军筑牢强军之魂 |
3.3.3 推动改革强军扭住强军之要 |
3.3.4 实施依法治军夯实强军之基 |
3.3.5 立足从严治党保障强军实践 |
第四节 新时期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思想 |
3.4.1 全面提高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统筹能力 |
3.4.2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 |
3.4.3 高度重视以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装备革新 |
3.4.4 牢牢抓住军事人才队伍及相关制度建设 |
3.4.5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富国强军道路建设 |
第四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充分的科学性——整体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
4.1.1 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
4.1.2 实践第一的精神特质 |
4.1.3 辩证发展的哲学思维 |
第二节 敏锐的政治性——深刻把握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灵魂 |
4.2.1 牢牢抓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
4.2.2 紧紧扣住全面建设的人民军队建设方略 |
4.2.3 深深扭住人民战争原理建设国防和军队 |
第三节 高度的战略性——有力诠释了全面统筹的大战略思维 |
4.3.1 全面统筹中国梦与强军梦的顶层设计 |
4.3.2 全面统筹全面改革大局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
4.3.3 全面统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的人力、物力和体制机制 |
第四节 鲜明的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发展与创新的理论品质 |
4.4.1 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胸怀 |
4.4.2 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精神 |
4.4.3 积极应变,主动施为的气魄 |
第五节 深刻的民族性——深深根植于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土壤 |
4.5.1 敢于承担伟大复兴的民族使命 |
4.5.2 勇于发掘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
4.5.3 善于融汇深厚优良的民族文化 |
第五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 |
5.1.1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中国特色军事力量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
5.1.2 习近平军事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精髓 |
5.1.3 习近平军事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思想体系和时代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境界 |
5.2.1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军队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
5.2.2 习近平军事思想继承和丰富了党的军事指导论的内涵 |
5.2.3 习近平军事思想赋予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以时代精神和旺盛生命力 |
第三节 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战略的思想保障 |
5.3.1 中国梦是强军梦的根本逻辑起点 |
5.3.2 实现强军梦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
5.3.3 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军梦的力量支撑 |
5.3.4 习近平军事思想引领强军梦的伟大实践 |
第四节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理论指南 |
5.4.1 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军情 |
5.4.2 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现代化 |
5.4.3 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模式是体系化建设 |
第五节 引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精神旗帜 |
5.5.1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5.5.2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动力 |
5.5.3 习近平军事思想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历史分析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国防科技与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概述 |
2.1 国防科技概述 |
2.1.1 国防科技的涵义 |
2.1.2 国防与科技的关系 |
2.2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概述 |
2.2.1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2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3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3章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聂荣臻国防科技规划发展思想 |
3.1.1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
3.1.2 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
3.1.3 尖端与基础、仿制与独创并存 |
3.2 聂荣臻国防科技管理思想 |
3.2.1 国防科技管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3.2.2 国防科技管理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 |
3.2.3 国防科技管理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
3.3 聂荣臻国防科技服务思想 |
3.3.1 领导干部为国防科技工作服务 |
3.3.2 领导干部为国防科技工作人员服务 |
3.3.3 办好国防科技服务机构 |
3.4 聂荣臻国防科技交流思想 |
3.4.1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 |
3.4.2 搭建国内国防科技交流平台 |
3.4.3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及经验 |
3.5 聂荣臻国防科技队伍建设思想 |
3.5.1 国防科技队伍建设要加强党的领导 |
3.5.2 国防科技队伍建设要做到"红"与"专"的统一 |
3.5.3 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
第4章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防科技观 |
4.1.2 创新了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理论 |
4.2 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制定长远规划,奠定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方向 |
4.2.2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抢占科技制高点,充分发挥科技先导的功能 |
4.2.3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践行科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4.2.4 加强国内外交流,认清并缩短差距,壮大我国国防科技的力量 |
4.2.5 培养国防科技人才,造就德才兼备的国防科技队伍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研究成就回眸 |
( 一) 剖析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 |
( 二) 分析了人民安全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宗旨地位 |
( 三) 阐释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体系、内容和特征 |
( 四) 剖析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显着变革和重大创新 |
( 五) 揭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强国在安全观上的本质差异 |
( 六) 探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路径 |
( 七) 探索加强高校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国家安全教育的措施 |
二、前期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
三、待完善之处和拓展深化研究的思考 |
( 一) 现有研究中还有待完善之处 |
( 二) 学术界应进一步拓展、深化对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 |
(7)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背景 |
2.1.1 海洋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2.1.2 我国对海洋经略的历史教训 |
2.1.3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提出新要求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 |
2.2.2 列宁的海洋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其他主要领导人的海洋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建设海洋强国 |
3.1.1 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 |
3.1.2 海洋强国的价值 |
3.1.3 科技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核心价值 |
3.2 构筑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
3.2.1 以“海军梦”筑“强军梦” |
3.2.2 海军建设思想的时代转变 |
3.3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3.3.1 海上新丝路提出的时代背景 |
3.3.2 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主要任务 |
3.3.3 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主要途径 |
3.4 构建和谐海洋 |
3.4.1 朝鲜问题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
3.4.2 由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中日海洋主权之争 |
3.4.3 南海问题是域内域外国家权益焦点 |
3.5 各国海洋利益给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 |
3.5.1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 |
3.5.2 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
3.5.3 两岸关系迎来历史时刻 |
第4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和平性 |
4.1.1 和平崛起是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战略选择 |
4.1.2 和平崛起是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根本目标 |
4.2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全局性 |
4.2.1 树立全球发展的海洋意识 |
4.2.2 建立全面发展的海洋格局 |
4.3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生态性 |
4.3.1 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开发的关系 |
4.3.2 海洋生态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4.3.3 坚持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4.4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包容性 |
4.4.1 用“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 |
4.4.2 对“搁置争议”思想的新解读 |
第5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时代价值 |
5.1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
5.1.1 与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一脉相承 |
5.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
5.2 引领海洋强国的顶层设计 |
5.2.1 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根本目标 |
5.2.2 建设海洋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5.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模式典范 |
5.3.1 “一带一路”对解决国家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
5.3.2 “一带一路”促进新格局的形成 |
5.3.3 “一带一路”是和谐世界的践行 |
5.4 赋予海军新内涵 |
5.4.1 海军强军梦逐步成为现实 |
5.4.2 引导海洋军事力量“走出去” |
5.4.3 赋予海军新使命 |
5.5 为国际海洋争端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
5.5.1 努力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稳定 |
5.5.2 坚决扞卫钓鱼岛的国家权益 |
5.5.3 主动构建解决南海问题新框架 |
5.5.4 积极寻求中美两国最大共识 |
5.6 为两岸关系稳步前行坚定了目标和信心 |
5.6.1 海洋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 |
5.6.2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达成四个“坚定不移”共识 |
5.6.3 致使美国对两岸关系影响力趋弱 |
第6章 落实习近平海洋思想的路径选择 |
6.1 国际大环境背景下海洋战略的借鉴——以美、日、英为例 |
6.1.1 以强大海军为海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美国 |
6.1.2 以完善的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划海洋——日本 |
6.1.3 以变革推动各时期海洋发展——英国 |
6.1.4 发达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2 将海洋强国建设摆在国家战略突出地位 |
6.2.1 科学理解习近平海洋思想对海洋强国的指导作用 |
6.2.2 把海洋工作放在国家经济政治建设大局中 |
6.2.3 创新国家经略海洋的模式 |
6.3 建立和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
6.3.1 完善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
6.3.2 保证国家海洋法与国际海洋法原则相一致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立法体系 |
6.4 建设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
6.4.1 提高对海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
6.4.2 加强海洋人才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6.4.3 重视海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容与模式 |
6.5 注重培养国民海洋意识 |
6.5.1 培养国民正确的海洋观 |
6.5.2 普及国民海洋基本知识 |
6.5.3 打造与国民生活贴近的海洋文化产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建国以来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互关系的辨析 |
三、 目前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本文创新点及说明 |
第一章 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军事技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孙子兵法》军事战略战术的继承 |
二、 唐太宗军事思想的借鉴 |
三、 曾国藩国防科技观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理论指导 |
一、 无产阶级战争观和军队学说 |
二、 武装起义学说及其战略战术学说 |
第三节 近现代发达国家国防科技思想的借鉴 |
一、 苏联国防科技政策的效仿 |
二、 美国国防科技政策的影响 |
第二章 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发展国防科技事业的重要性 |
一、 发展国防科技是顺应时代主题的需要 |
二、 加强国防科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
三、 发展国防科技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 |
第二节 以规划为龙头,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 |
一、 科学规划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前提 |
二、 立足国情、面向世界、规划长远,制定国防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
三、 立足客观现实,全面推进国防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现 |
四、 战略规划中,体现积极防御的思想 |
第三节 引进和培养国防科技人才 |
一、 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 |
二、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三、 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
四、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革命建设作用 |
第四节 各部门大力协同发展国防科技的思想 |
一、 集中优势力量和急需资源 |
二、 大力协同,联合攻关 |
三、 坚持军民结合的思想 |
四、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五、 加强党对国防科技领域的领导 |
第五节 自力更生为主发展国防科技的思想 |
一、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二、 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
三、 注重独立研发能力的培养 |
第三章 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防科技的理论 |
二、 奠定了我国国防科技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 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指明了方向 |
四、 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国防科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五、 我国开展国防科技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
一、 必须制定全面规划 |
二、 必须掌握和发展尖端的国防科技 |
三、 必须坚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对外开放 |
四、 必须培养和引进大批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 |
五、 必须自力更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六、 必须协调好经济与国防之间关系 |
七、 必须勤俭办科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报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张学良军事思想及其实践 ——国家观视野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概况 |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张学良军事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 |
1 时空环境的作用 |
2 历史传统的熏陶 |
3 欧风美雨的浸染 |
4 身边“导师”的影响 |
二 张学良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 |
1 萌芽:军人属于国家,内战源于军阀 |
2 成形:欲抵御外侮,必须国家统一 |
3 展开:邦家多难,非息争不足以图存 |
4 暗转:敬当钧命是听,候令行止 |
5 升华:军人最大的责任是扞卫国家 |
三 张学良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 |
1 形成过程是曲折的,阶段性明显 |
2 思想内容是丰富的,充满着辩证思维 |
3 升华后的思想有一定的战略高度 |
4 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在湖南三所211工程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价值 |
1.1.2 实践意义 |
1.2 背景来源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关于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研究 |
1.3.3 中西方关于比较国防教育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问卷调查法 |
1.4.2 文献搜集法 |
1.4.3 数理统计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3 实践对策的创新 |
第二章 国防教育与高校国防教育 |
2.1 国防教育概述 |
2.1.1 国防教育的概念及目的 |
2.1.2 国防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
2.1.3 国防教育实施基本要求 |
2.2 高校国防教育 |
2.2.1 高校国防教育内容及特点 |
2.2.2 高校国防教育意义及作用 |
2.3 国外国防教育情况概览 |
2.3.1 普遍重视国防教育 |
2.3.2 注重国防教育立法 |
2.3.3 国防教育形式多样 |
2.3.4 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
第三章 高校国防教育问题探寻 |
3.1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成就 |
3.1.1 大学生国防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 |
3.1.2 高校国防教育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
3.1.3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得到加强 |
3.1.4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
3.2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问题 |
3.2.1 国防安全意识薄弱 |
3.2.2 学校领导缺乏重视 |
3.2.3 教育课程不够规范 |
3.2.4 师资力量急需加强 |
3.2.5 教学设施亟待完善 |
第四章 高校国防教育对策探讨 |
4.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
4.1.1 深化“三个”重要认识 |
4.1.2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4.2.2 保证师资队伍稳定 |
4.2.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4.3 创新国防教育实践 |
4.3.1 创新国防课程实践模式 |
4.3.2 全面开拓国防教育资源 |
4.3.3 创建优秀校园国防文化 |
4.4 强化国防教育法制 |
4.4.1 健全国防法制 |
4.4.2 通畅传达渠道 |
4.4.3 严格考核标准 |
4.5 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
4.5.1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
4.5.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建设理论研究队伍 |
4.5.4 形成优秀理论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四、用“大国防”观指导边海防宣传(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历史教学中国防意识的培养研究 ——以统编版八年级为例[D]. 茹月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 于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试论新时代海防观及现代海防建设[J]. 高新生,付为工. 南海学刊, 2019(01)
- [4]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D]. 陆浩. 南开大学, 2017(04)
- [5]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黄明.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0)
- [6]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述评[J]. 廖生智.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6(01)
- [7]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D]. 张俏.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8]建国以来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研究[D]. 刘伟.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 [9]张学良军事思想及其实践 ——国家观视野下的考察[D]. 赵萌. 温州大学, 2014(04)
- [10]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在湖南三所211工程学校的调查[D]. 陈艳英. 中南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