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及其挑战

数字图书馆及其挑战

一、数字图书馆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羽,贾毓洁,张婧睿,冉从敬,吴钢,黄金霞,刘细文[1](2022)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数字资源权益管理: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2021年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保密学院联合主办的"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通过网络会议方式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图书情报、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权益管理:方法与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以会议研讨内容为综述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分析提出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面临的四个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路径。

魏冉[2](2021)在《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文中认为联合国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投票成为考察会员国在国际事务立场相似性的重要途径。对联大投票的分析建立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规避了经验主义的主观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考察1991-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探究影响中国-东盟投票立场一致或相异的因素,分析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国际议题合作,以便精进中国-东盟合作、增益中国-东盟关系,并对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大会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在理论层面,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是否会遵守国际规范,而对规范的遵守又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偏好。笼统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一概而论只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补充性解释,因此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作为自变量解释国家投票行为之时,必须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段与国际议题下展开,同时说明选择依据。投票立场出现差异是国家基于利益与规范对相对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国家对某一决议或其映射的国际问题的利益认知出现根本性分歧;二是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斥时,国家在联大决议中坚持选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投票立场。简而言之,投票立场相异源于国家将维护利益置于遵守规范更优先的位置,投票立场代表了一国在特定情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在经验层面,通过考察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三个主要议题领域的1104个决议发现,中国与东盟在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议题领域投票一致性最高;其次是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领域;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议题领域一致性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将中国与东盟近30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趋势置于同时段内思考中国-东盟关系,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联大投票结果并未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东盟联大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体现出了双方包容互利的发展格局。研究还发现,美国因素拉低了中国与东盟的投票一致性。因此,中国应借助制度建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讲究道义等优势,采取相关措施弱化美国影响,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中国-东盟联大投票一致性,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对于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战略压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司苏云[4](2021)在《中英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数字阅读已成为儿童阅读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引导和实施儿童数字阅读的重要角色。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长期以来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且颇具影响力。近年来,英国又紧紧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利用数字阅读独特优势,开展了很多相关活动,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将中英两国的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两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共性和不同,提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儿童数字阅读推广的快速发展提供帮助。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网络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检索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尽可能完整地搜集中英两国儿童数字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归纳、梳理和研究。其次,通过网络调研法对中英两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的影响因素、活动实践和资源建设三方面进行实践调研。随后,在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三方面所包含的细化对比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关组织机构、资金来源、活动类型、活动参与对象、特色案例、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英国的影响因素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的健康发展,英国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频率高、参与儿童年龄覆盖面广,英国的儿童数字资源内容质量好、类型丰富、组织管理科学的结论。针对我国的不足,结合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成功经验,论文最后给出三方面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的阅读推广保障机制;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阅读推广水平;重视资源建设,确保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

付佳,石丹,闫实[5](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来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其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挑战和机遇。融合多种数字传媒,扩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显然成为了目前图书馆建设的主流方向。数字资源共享、数字出版物、数字传媒、多媒体、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特征必然的成为了数字图书馆的标签。然而,融合带来的问题是资源的种类多元了,但是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服务于特定群体的。而让融合不改变图书馆本质的则是利用了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建立数字图书资源的分析评价模型,模型保持了图书馆的特征,让传统图书馆在不改变本质的条件下载数字空间中展现全新的面貌。

赵维[6](2020)在《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消费思维与方式、社交理念与规范等现代文明与日俱进。共享经济以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以P2P(个人对个人)方式,以共享平台为载体,充分联系闲置资源的个体,从而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当今时代,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轻资产化”观念也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求拥有,只求使用”。科研情报机构引入共享经济模式及理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将更好的为企业、个人以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部分科技情报机构也已经开始构建创新云服务平台,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文章从共享经济视角出发,对相关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平台、合作方式等部分进行调研,反思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综合法等方法。在阐述共享经济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科技情报机构的特征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对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知识服务内容、知识服务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原因。由于共享平台用户数量激增、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信任机制尚未完善、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导致出现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知识服务效率有待改进、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等系列问题。最后,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有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不断完善信任机制、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秦顺[7](2020)在《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据资源是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则是实现数据的最大化价值,推动开放科学、数据科学的发展,助力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和一流高校建设等前沿议题的关键性业务,业已受到各国际组织、国家和科研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从《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到《科研数据北京宣言》等科研数据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数据的价值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性,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正处于统一管理下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但是,我国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政策、内涵、方式、人员队伍、评估与监管的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鉴于既有研究较少直面一流高校建设需求,对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动力及其服务分工,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二维视角下的服务过程和格局重塑等鲜有涉及,未能深刻意识到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之于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一流高校建设的意义。因此,及时进行国内外实践的动态、经验及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进化信息论、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选取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42所“双一流”高校和30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针对其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愿景、政策、内容、形式、人员、培训与监管等方面展开调研,从多维度深入探究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各自特点、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二维视角提出我国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路径:其一,从宏观政策战略布局上,应制定和完善关联多元利益相关者、覆盖全数据生命周期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一方面是确保服务质量可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政策,另一方面是赋能管理与服务流程的管理与服务驱动政策。其二,从中观层面对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路径进行前瞻和设想,即以“权责与动力”为支撑,调整与完善管理、服务分工;以“人文与技术”为驱动,融合与重构服务过程;以“需求与创新”为引领,组织与重塑服务格局。其三,从微观层面对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体系进行整体构建和实现,重点在于丰富服务内容,重视服务培训与认知宣传;拓展服务途径,强化技术工具的研发应用;整合服务队伍,拓宽嵌入式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服务监管,推动服务质量的规范评估与服务效能提升。据此引领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向科学的、一流的体系化道路建设和发展,以回应“双一流”战略要求。

费欣意[8](2020)在《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文中提出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规模地兴起,在传统期刊与开放存取期刊并行的环境下,科研人员在选择向OA期刊投稿时会遇到包括费用、同行认可等在内的诸多困扰,而为科研人员提供出版服务的学术期刊出版社也同样面临着挑战。通过对国内外开放存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发现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学术交流主体在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资源供给行为与策略的关注,以技术接受模型为代表的一系列信息系统研究模型是否能够真实且充分地解释科研人员在开放存取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也尚存疑问。因此,本研究选取OA期刊这一金色开放存取的典型代表作为切入点,从科研人员与出版社两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在科研人员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部分采取混合研究方法,从而更加真实地还原其在OA期刊环境下的行为逻辑与影响因素。首先,从科研人员的内容供给视角出发,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根据访谈资料得出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回收407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对研究模型与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从出版社的服务供给视角出发,本研究使用SWOT分析方法与SWOT-CLPV理论,以爱思唯尔出版社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讨论了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态势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上的建议。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感知风险对作者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有显着的负向影响,OA期刊概况、开放存取理念与社群引导则对行为态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态度直接影响着行为意向;此外,社群引导与绩效期望对作者的资源供给行为意向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并不能证明感知成本对作者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存在影响,作者的期刊偏好对行为意向、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也均不显着。通过案例分析则可以发现,出版社的学术服务供给实力是发展的根本,针对不同性质的市场竞争制定差异化策略是长期发展的必要保证,而解决多方利益冲突则是OA期刊业务发展的核心问题。本研究的贡献之处在于:第一,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构建了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研人员在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行为逻辑;第二,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态势进行了研究,为出版社的OA期刊业务发展提供了现实建议与参考;第三,系统性地梳理了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状况,有利于深化人们对此的认知与理解。

孙璇[9](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黄海林[10](2020)在《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等,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阶段与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回答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二是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如何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强调市场调节方式配置社会文化资源,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活动的行业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理论思想阐明了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的动力来源及其终极目标,即文化来自社会劳动生产,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观、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发展观、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等指导思想,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特殊价值出发,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牢固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萌芽准备(1978~1991)、形成兴起(1992~2005)、调整深化(2006~2017)三个阶段,同时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的发展历程也非常重要。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源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从历程演变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功能延伸的发展逻辑。从治理模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政治主导、政府直接办文化、政府直接办文化与间接办文化相结合、到政府监管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市场资源配置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文化发展形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公益事业型发展、经营产业型发展到事业型与产业型并举发展的格局。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也非常重要,整个历程演进有着内在逻辑。当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旧问题与新挑战并存。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加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政策法规滞后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形势、新业态下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各省份之间公益性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相似的趋势规律,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将走向良性发展与稳健增长。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日渐呈现出“东走强、西保持、中渐弱”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中国过去的文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直接价值效益,也要重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投入,保证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性、经济性、意识形态性和创新扩散性等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有效供给与分配正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既需要基础建设,也需要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同时,集群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价值效益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辩证看待中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工具、市场手段与社会力量来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围绕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中心点,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符合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揭示了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并坚决否定和批判文化工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但缺少对文化自我调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依赖关系、大众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系统批判。而英美文化学派并不认为文化消费者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群体,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同时文化不再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而是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的外延也扩展到了文化休闲、旅游遗产、网络娱乐、文化信息传输等新兴领域。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向,对中国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而从美英日韩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其发展路径有重视文化产业强国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联动‖、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优化调整文化事业体制结构与管理激励机制等,这对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启示,来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并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辩证认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观解释框架与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实现文化法治强国梦想、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文本分析不够系统深入,在实证研究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数据及方法上也有改进之处,对国外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缺位等等,这有待于未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与探索。

二、数字图书馆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图书馆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环境中的数字资源权益管理: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2021年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
    1.1 大数据环境对数字资源权益管理产生的影响
        (1)大数据的规模化和多样性特征,使得图书馆要处理的权益关系更复杂。
        (2)大数据的价值性凸显,数字资源挖掘利用需要更有力的权益保障。
        (3)大数据具有明确的开放性,使得数字资源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增加。
    1.2 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的关键问题分析
        1.2.1 现行法律框架下新型资源的权属认定问题
        1.2.2 与出版商在资源“使用权”上的利益博弈问题
        1.2.3 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与合约侵权风险问题
        1.2.4 用户隐私悖论问题
2 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跨界协作,梳理行业规则推动立法,为图书馆争取更多权益
    2.2 提升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
    2.3 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图书馆侵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4 面向数据全生命周期建立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3 总结

(2)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利益、规范与联大投票实践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国家利益
        二、国际规范
    第二节 联大投票实践中利益与规范的考量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的逻辑联结
        二、联大投票实践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及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利益互补:东盟与联合国
        一、东盟-联合国伙伴关系历程
        二、东盟在联合国的身份与作用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政治合作
        二、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安全合作
    第三节 联大投票表决原则与投票情况
        一、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原则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三、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联大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涉核决议
        二、中国与东盟在涉核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第二节 多领域合作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一、政治互信的持续增进
        二、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
        三、其他领域合作的现实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强化主权的规范
        一、主权平等规范及相关决议
        二、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原则及相关决议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相关决议
    第二节 限制主权的规范
        一、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人权及相关决议
        二、反对通过制裁解决争端及相关决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与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相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分歧
        一、涉及核问题决议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歧
        二、涉及中东问题决议中的国家政治利益分歧
        三、涉及旅行自由权决议中的国家经济利益分歧
    第二节 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一、涉及批评他国人权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二、涉及禁止使用地雷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三、涉及暂停使用死刑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基于中国与东盟联大投票实践的思考
        一、“中国威胁论”与投票差异的非直接相关性
        二、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三、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投票一致性的影响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国际议题合作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一、优化中国-东盟制度建设与合作
        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三、更加注重道义原则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英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
        1.5.1 儿童
        1.5.2 阅读推广
        1.5.3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
第2章 中英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现状调查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2.1.2 调查内容的选取
    2.2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影响因素调查
        2.2.1 中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影响因素
        2.2.2 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影响因素
    2.3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2.3.1 中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现状
        2.3.2 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现状
    2.4 儿童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调查
        2.4.1 中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2.4.2 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第3章 中英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比较分析
    3.1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影响因素比较
        3.1.1 法律法规比较
        3.1.2 组织机构比较
        3.1.3 资金来源比较
        3.1.4 季节和节日因素比较
    3.2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实践比较
        3.2.1 活动类型比较
        3.2.2 活动渠道比较
        3.2.3 活动时间比较
        3.2.4 活动对象比较
        3.2.5 活动特色案例比较
    3.3 儿童数字阅读推广资源建设比较
        3.3.1 数字资源类型及内容比较
        3.3.2 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英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带给我们的启示
    4.1 构建中国特色的阅读推广保障机制
    4.2 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阅读推广水平
        4.2.1 创新活动方式,提高活动质量
        4.2.2 拓展推广渠道,提高推广效果
    4.3 重视资源建设,确保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
2 数字图书馆资源融合模式
3 融合价值评价
4 结语

(6)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内容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共享经济与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相关概述
    2.1 共享经济
        2.1.1 共享经济的概念
        2.1.2 共享经济的特征
        2.1.3 共享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及发展概况
        2.2.1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
        2.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概况
    2.3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机遇
        2.3.1 创新驱动知识服务转型
        2.3.2 共享经济连续的政策激励
        2.3.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2.3.4 用户广泛参与信息服务
    2.4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挑战
        2.4.1 共享经济新业态缺乏法律法规
        2.4.2 大量用户交互数据的形成
        2.4.3 用户个人的权益难以保障
第3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调查
    3.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
        3.1.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内的知识服务平台
        3.1.2 科技情报系统内纵向知识服务平台
        3.1.3 省级情报机构间横向知识服务平台
    3.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3.2.1 面向政府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3.2.2 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3.2.3 面向行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3.3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
        3.3.1 传统知识服务方式的变革
        3.3.2 创新型知识服务方式及典型案例
第4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及原因
    4.1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
        4.1.1 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
        4.1.2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效率还较低
        4.1.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
    4.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共享平台上用户数量激增
        4.2.2 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
        4.2.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信任机制尚未完善
        4.2.4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
        4.2.5 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
第5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策略
    5.1 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
        5.1.1 设立知识交流社区
        5.1.2 引进知识众创空间
        5.1.3 注重用户价值创造
    5.2 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
        5.2.1 多方联合制定监管规范
        5.2.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5.3 不断完善信任机制
        5.3.1 多方协同构建信任机制
        5.3.2 知识服务全流程信任分析
        5.3.3 完善信用认证与评论展示
    5.4 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
        5.4.1 探索共享经济视角下知识服务的制度变革
        5.4.2 扩展知识服务参与主体
        5.4.3 明确知识服务供需双方责任
    5.5 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5.5.1 全方位提升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
        5.5.2 增强共享平台社交媒体服务
        5.5.3 设立7×24小时云客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各省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科研数据管理及其服务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关系辨析
        2.1.1 科学数据与科研数据的关系辨析
        2.1.2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2.2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理论依据
        2.2.1 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2.2 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方法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服务愿景
        3.2.2 服务政策
        3.2.3 服务内容
        3.2.4 服务形式
        3.2.5 服务人员
        3.2.6 服务培训与监管
第4章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4.1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经验
        4.1.1 法治环境不断完善,服务供给渐趋多元
        4.1.2 技术引领数据赋能,服务形式新颖多样
        4.1.3 人员队伍配置科学,服务权责划分合理
        4.1.4 多措并举培育素养,多管齐下力行监管
    4.2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问题
        4.2.1 政策与服务部分脱节,利益相关者核心定位不明显
        4.2.2 技术应用存在片面性,个性化与标准化关系待厘清
        4.2.3 人员量与质仍未达标,队伍配置与服务需求存错位
        4.2.4 培训与监管机制落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亟需健全
第5章 二维视角下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路径
    5.1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制定与完善
        5.1.1 标准化与规范化政策,确保服务质量可控
        5.1.2 管理与服务驱动政策,赋能管理服务流程
    5.2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路径设想与前瞻
        5.2.1 “动力与权责”支撑,调整与完善服务分工
        5.2.2 “人文与技术”驱动,融合与重构服务过程
        5.2.3 “需求与创新”引领,组织与重塑服务格局
    5.3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体系整体构建与实现
        5.3.1 丰富服务内容,重视服务培训与认知宣传
        5.3.2 拓展服务途径,强化的技术工具研发应用
        5.3.3 整合服务队伍,拓宽嵌入式服务广度深度
        5.3.4 加强服务监管,推动规范评估与效能提升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
        1.2.2 开放存取资源的呈现与利用
        1.2.3 开放存取环境下学术交流主体的参与状况及对策
        1.2.4 开放存取带来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1.2.5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理性行为理论
    2.2 技术接受模型
3 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探索性研究
    3.1 数据来源
        3.1.1 受访对象控制
        3.1.2 访谈提纲设计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译码
        3.2.1 开放性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科研人员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形成过程
        3.3.2 感知成本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的影响
        3.3.3 社群引导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与意向的影响
        3.3.4 感知风险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3.3.5 OA期刊概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3.3.6 开放存取理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态度的影响
        3.3.7 期刊偏好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意向的影响
        3.3.8 绩效期望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意向的影响
        3.3.9 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
4 从科研人员视角出发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验证性研究
    4.1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2 问卷编制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预调查
        4.2.3 数据收集
    4.3 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4 信度检验
        4.3.5 效度检验
    4.4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模型拟合评估
        4.4.2 路径系数
        4.4.3 假设检验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1 感知风险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2 OA期刊概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3 开放存取理念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4 社群引导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5 绩效期望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6 感知成本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7 期刊偏好对学术资源供给行为的影响
        4.5.8 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的影响
5 从学术期刊出版社视角出发的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
    5.1 SWOT因素分析
        5.1.1 优势(Strengths)
        5.1.2 劣势(Weaknesses)
        5.1.3 机会(Opportunities)
        5.1.4 威胁(Threats)
    5.2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5.2.1 杠杆效应
        5.2.2 抑制性
        5.2.3 脆弱性
        5.2.4 问题性
    5.3 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启示
        6.1.1 OA期刊环境下科研人员的内容供给行为
        6.1.2 OA期刊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社的服务供给策略
        6.1.3 OA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概况
    6.2 贡献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0.2.1 文化
        0.2.2 文化产业
        0.2.3 文化产业发展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0.3.2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研究
        0.3.3 文化产业竞争融合发展研究
        0.3.4 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与政策规制研究
        0.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0.3.6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
    0.4 研究内容及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框架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5.1 研究方法
        0.5.2 创新之处
第1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立论之基:现实人的劳动实践
        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1.2 列宁、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1.2.1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1.2.2 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1.3 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1.3.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
        1.3.2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观
        1.3.3 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建设观
        1.3.4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观
        1.3.5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1.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1.4.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1.4.2 英国的文化学派理论
        1.4.3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第2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期(1949~1977)
        2.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文化发展格局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2.1.3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2.2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准备期(1978~1991)
        2.2.1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文化事业逐步恢复
        2.2.2 1984 年至1991年:文化产业开放发展
    2.3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兴起期(1992~2005)
        2.3.1 1992 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
        2.3.2 2000 年至2005年:文化产业繁荣兴起
    2.4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深化期(2006~2017)
        2.4.1 2006 年至2012年:调整管理体制,探索新兴文化
        2.4.2 2013 年至2017年: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化与创新改革
第3章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特点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
        3.1.2 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3.1.3 新形势、新业态下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3.1.4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3.1.5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3.2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
        3.2.2 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3.2.3 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设施
        3.2.4 公益性文化事业队伍建设
        3.2.5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3.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3.3.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3.3.3 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第4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4.1.1 文化性是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4.1.2 经济性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4.1.3 意识形态性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4.1.4 创新扩散性是中国文化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抓手
    4.2 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4.2.1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新闻出版业
        4.2.3 主流意识形态与广播电视业
        4.2.4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业
    4.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辩证统一
        4.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4.3.2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4.3.3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与价值效益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4.4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4.4.1 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内容的核心价值
        4.4.2 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4.3 基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效率供给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
        5.1.1 塑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形态文化
        5.1.2 务实党内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认同基础
        5.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作用
        5.1.4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关系
    5.2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5.2.1 健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法制
        5.2.2 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与文化治理职能转变
        5.2.3 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
        5.2.4 推动市场配置、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建设
    5.3 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
        5.3.1 优化财政保障均衡制度
        5.3.2 强化落后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5.3.3 健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竞争机制
        5.3.4 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机制
    5.4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5.4.1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文化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5.4.2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保护激励机制
        5.4.3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与监管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数字图书馆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环境中的数字资源权益管理: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2021年大数据环境中数字资源权益管理研讨会综述[J]. 刘静羽,贾毓洁,张婧睿,冉从敬,吴钢,黄金霞,刘细文. 图书馆杂志, 2022(01)
  • [2]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D]. 魏冉. 外交学院, 2021(11)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中英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比较研究[D]. 司苏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及评价研究[J]. 付佳,石丹,闫实. 软件, 2020(06)
  • [6]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 赵维. 湘潭大学, 2020(02)
  • [7]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D]. 秦顺. 湘潭大学, 2020(02)
  • [8]开放存取期刊环境下的学术资源供给研究[D]. 费欣意. 南京大学, 2020(02)
  • [9]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10]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D]. 黄海林. 湘潭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数字图书馆及其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