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4-甲基邻苯二草胺酸合Cu(Ⅱ)、Co(Ⅱ)、Ni(Ⅱ)单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续立[1](2021)在《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二吲哚甲烷和硫(硒)替加氟衍生物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各种疾病中,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因癌症而引起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列第二位。因此,合成具有高生物活性、低毒抗肿瘤药物已成为科学家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有机金属路易斯酸催化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大多数金属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时存在催化剂易潮解、酸性弱、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环境污染大和难以重复利用等不足。所以研制既对空气稳定,又具有强酸性的有机金属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1、针对目前金属路易斯酸易潮解,酸性弱等问题,利用含杂原子(N,O)的Salophen席夫碱配体与钛配位,增加配合物的空气稳定性。再引入强吸电子的全氟辛基(丁基)磺酸根阴离子,增加配合物的酸性,合成新型对空气稳定的席夫碱钛全氟烷基磺酸配合物。并对其热稳定性、溶解度、电导率和酸性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2、利用席夫碱钛全氟辛基磺酸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酮)和吲哚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吲哚甲烷衍生物。研究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利用CCK-8法检测二吲哚衍生物对癌细胞(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肝癌细胞Hep G2)的生长抑制活性。并初步确定二吲哚甲烷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发生机制。3、利用席夫碱钛全氟丁基磺酸配合物与锌粉组成催化还原体系,催化二芳基二硫(硒)醚和溴代烷反应合成不对称硫(硒)醚。进一步,在该催化体系下,通过替加氟烷基磺酸酯与二芳基二硫(硒)醚反应,合成新型替加氟芳基硫(硒)醚衍生物。利用CCK-8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关于HCT116结肠癌细胞和SGC-7901胃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并初步验证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发生机制。方法:1、本文采用Salophen席夫碱钛二氯化物为初始原料,与全氟辛基(丁基)磺酸银反应,通过置换反应法合成了双核席夫碱钛全氟辛基(丁基)磺酸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氟谱、红外、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结构进行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DSC)法测试配合物热稳定性,电导仪测试两种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率,利用荧光法和Hammett(哈密特)指示剂法对配合物的酸度进行检测。2、将新型席夫碱钛全氟辛基(丁基)磺酸配合物分别应用于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不对称硫(硒)醚和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对上述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对癌细胞(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筛选出抗肿瘤活性高的生物分子。利用DAPI对HCT116细胞染色实验和细胞流式定量实验验证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生机制。对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作用于正常人胚胎肾细胞进行毒性分析。结果:1、通过1HNMR,19FNMR,IR,和HRMS结果分析,确证两种配合物为双核离子型结构,结构式分别为[{Ti(salophen)H2O}2O][OSO2C8F17]2(1a)和[{Ti(salophen)H2O}2O][OSO2C4F9]2(1b)。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配合物分别在220℃和200℃以下能够稳定存在。溶解度测试表明它们在常见的极性溶剂中具有好的溶解性,在二氯甲烷和非极性溶解性不溶解。电导率测试结果显示它们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36μScm-1和126μS·cm-1(乙腈作为溶剂)。此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1a的最大红移量为504nm,Hammett指示剂显示两种配合物的酸强均为0.8<Ho≤3.3。2、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1a能够催化醛(酮)与吲哚反应生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共合成了24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5%-99%。催化剂1a循环利用5次以后,产率没有明显下降。初步对6个二吲哚甲烷衍生物的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和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超过50%。DAPI对HCT116细胞染色实验可明显观察到细胞染色质发生浓缩。3、双核钛全氟丁基磺酸配合物1b与锌粉体系能够催化二苯基二硫(硒)醚与溴代烷反应制备不对称硫(硒)醚,合成了11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5%-94%,进一步,使用该催化体系催化替加氟磺酸酯衍生物与二芳基二硫(硒)醚反应,合成25个新型替加氟芳基硫(硒)醚衍生物。产率为81%-95%。对合成的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HCT116和SGC-7901),结果显示,替加氟硫(硒)衍生物对两种癌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DAPI对HCT116细胞染色实验显示,可明显观察到细胞染色质发生浓缩。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含三唑基替加氟衍生物11k诱导HCT116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化合物11k可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CT116细胞凋亡。替加氟硫(硒)衍生物对正常人胚胎肾细胞(HEK293)抑制率低于替加氟(浓度为200μg/m L)。结论:1、本文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双核席夫碱钛全氟辛基(丁基)磺酸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好的空气稳定性、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及较强的酸性。2、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1a能够高效催化醛(酮)与吲哚反应生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合成,且催化剂能够回收利用5次以上。该衍生物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DAPI对HCT116细胞染色实验表明,二吲哚甲烷衍生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生长。3、双核钛全氟丁基磺酸配合物1b与锌粉体系能够高效催化二苯基二硫(硒)醚与溴代烷或替加氟磺酸酯衍生物反应制备不对硫醚和替加氟芳基硫(硒)醚衍生物。由于烷基和含硫或硒基团的引入,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作用高于替加氟。细胞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实验证实了替加氟衍生物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替加氟芳基硫(硒)衍生物作用于正常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的毒性比替加氟小(浓度为200μg/m L)。
李海涛[2](2020)在《含氮多齿配体金属有机盐及配合物的机械化学和固态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有机盐(Metal-Organic Salts,MOSs)是金属络合阴离子通过二次球形配位相互作用与带正电荷的有机配体形成的一种杂化材料。由于其拓扑结构具有多样性,所以已经在金属离子识别与分离、气体吸附、非线性光学材料、荧光探针、磁性开关等领域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配合物作为无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渗透到现代化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然而,金属有机盐及其相应配合物在固态条件下的反应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应研究也较少。由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四种不同含氮有机配体L1—L4,并利用其与金属氯化物制备了一系列金属有机盐(二次球形配位化合物)及相应配合物,将这些新型的化合物作为机械化学和固态反应的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工作:(1)利用机械球磨法合成配体1,3-双(2-吡啶基甲基)咪唑氯盐(L1),并利用配体L1在固态条件制备了金属有机盐1—3和配合物(或配位聚合物)4—6,并表征了其单晶结构。通过机械研磨、固-气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PXRD)研究了两者在固态条件下的可逆转化条件,即金属有机盐1—3分别与叔丁醇钾(Potassium Tert-Butoxide,KTB)按照摩尔比为1:2进行研磨,可以将金属有机盐中的HCl脱去,得到配合物4—6。而将配合物分别置于盐酸环境中吸附HCl后,HCl分子嵌入到配位键并使其断裂,得到相应的金属有机盐,实现了金属有机盐与配合物间的固态可逆转化。该工作揭示了固态条件下氢键与配位键的相互转化规律,为配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法。(2)利用手性配体(1R,2R)-N,N′-二苄基-1,2-环己二胺(L2)制备了配合物7,8和金属有机盐9,10。通过BET比表面积分析、PXRD、1H NMR、TGA等研究了无孔配合物7,8“双分子”固-气吸附反应机理,即将它们置于密闭的盐酸/甲醇环境中,两种气体分子以相互协作的方式被无孔配合物吸附,一方面配合物吸附HCl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Cu-N配位键发生断裂,另一方面甲醇分子发生物理吸附嵌入结构之中,生成以N-H···Cl氢键为主导的同一种金属有机盐9。核磁测试证明除甲醇外,乙醇分子也可以替代甲醇进入到晶体结构中,得到含乙醇的金属有机盐10。此外,金属有机盐9与强碱KOH进行研磨反应,可以将HCl从金属有机盐9中脱去得到双核配合物8,充分体现了机械化学的选择性。由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说明金属有机盐9与配合物7,8的能量大小和相对稳定性。(3)利用多齿配体(1R,2R)-N,N′-双(吡啶-3-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L3)获得了金属有机盐11,12以及配合物13,并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BET比表面积分析、PXRD、TGA、DSC研究了多质子化配体铜(II)化合物在一次和二次球配位之间的固态反应性。在空气中,晶体11吸收空气中的水与中心金属Cu(II)配位继而转变为新的含有水的金属有机盐12。金属有机盐12可以在加热条件下脱去水分子可逆地转变为11。在反应过程中,Cl-从外球迁移到中心金属Cu(II)取代一次配位中的水分子,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利用机械化学,金属有机盐12可以与KOH按照1:4摩尔比进行反应,将HCl脱去形成中性五元环一次配位化合物(配合物)13。其可逆过程13→12(一次配位到二次配位)可以通过对HCl和H2O的化学吸附来实现。通过量子力学(QM)计算了相关晶体的相对稳定性,并对放热反应[Cu Cl4]2-+H2O→[Cu Cl3H2O]-+Cl-等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合理的能量解释。(4)设计合成了手性四齿配体(1R,2R)-N,N′-双(吡啶-4-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L4)并制备了其质子化配体L4’。利用机械化学,通过控制研磨底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和1:2制备了两种金属Cu(II)盐14和15,并用PXRD、固态荧光光谱和Raman光谱动态监测了14和15之间的定量可逆转化过程。量子力学(QM)计算说明了14和15的相对稳定性,表明了可逆转变的驱动力。此外,通过溶液法还制备了两种金属铜盐16和17作为固态反应的前驱物。通过PXRD动态监测了16的固-气反应过程,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其反应机理。当金属有机盐16暴露于HCl环境时可以吸附HCl和水分子生成金属有机盐14和15的混合物。对金属有机盐晶体17的化学计量控制的固态反应进行了研究,即17与等摩尔的Cu Cl2·2H2O研磨反应可以精确的获得15。探究了18的固态合成方法并且简单研究了其在吸附方面的应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制备金属有机盐1—3,9—12,14—17和相应配合物4—6,7,8,13,18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金属有机盐与相应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质以及固态可逆转化关系,探讨了含有不同配体的化合物的固态反应性,阐明了固态反应的能量变化因素,拓宽了绿色合成配合物的途径。相信随着人们对固态反应的关注逐渐提高,最终会实现绿色化学的目的。
朱海[3](2020)在《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均相催化剂固载化可以使催化剂容易分离和回收,并能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腈纶纤维(PANF)是一种廉价易得的纺织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好、耐酸碱及耐有机溶剂等优点。纤维上含有氰基和酯基,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引入催化活性基团,因而可作为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并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腈纶纤维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不同脯氨酰胺小分子接枝到纤维,合成了一系列纤维负载的多相催化剂。对纤维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酯的氨解反应由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了多种脯氨酰胺小分子,并接枝到PANF得到一系列不同连接基的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剂。具有合适链长且相对疏水的脯氨酰胺纤维PANPA-2F能够在水溶剂中高效催化Knoevenagel及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制备多种类型的α,β-不饱和腈和2-氨基-4H-色烯衍生物。PANPA-2F表层形成的疏水微环境使其在水相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纤维催化剂通过过滤快速方便地进行回收,在上述反应中分别循环10次和8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放大实验中产物收率也没有变化。该催化剂还进一步应用于连续流动条件下催化Knoevenagel反应,连续反应50 h后产物收率仍然保持95%以上,展示出其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潜力。本文合成了多种氨基结构功能化纤维催化剂,通过引入亲水性羟基对催化剂的润湿性进行了调节。具有亲水特性的脯氨酰胺纤维PANEF-PLA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催化水相对硝基苯甲醛和丙酮的aldol反应生成aldol加成产物,收率达到89%,选择性为98%,其催化活性优于单功能纤维、疏水基团修饰纤维、物理混合纤维及小分子催化剂。同硅胶固载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相比,也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纤维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中展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并可以循环使用7次。通过引入辅助基团在纤维催化位点附近构建有利反应环境实现了高效催化aldol反应。本文以脯氨酰胺纤维与二价铜盐在水溶液中络合合成了三种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其中,纤维负载氯化铜在催化芳基硼酸与咪唑类的Chan-Lam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得到多种N-芳基咪唑衍生物。该催化体系还可拓展到合成N-芳基磺酰胺衍生物。纤维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5次,放大实验中依然保持很好的催化活性。
杨宇[4](2020)在《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文中认为噻唑类衍生物作为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因有良好的共轭性及给电子特性,通常作为二齿或多齿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合成多功能的噻唑类金属配合物。噻唑类金属配合物在医药、光学材料、农业及磁性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本文合成了2-2-(吡啶基)苯并噻唑配体(bpt),并选取bpt配体与多元羧酸分别同金属Zn、Cd合成了六个噻唑类金属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晶体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分析表明:配合物1、4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2、3、6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5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通过XRD衍射来分析表征配合物的纯度,用热重来分析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对配合物1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显示其荧光是由配体π→π*(HOMO-2→LUMO)的跃迁形成。通过光谱法(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及粘度法探究6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间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6种配合物均是以非插入的模式与DNA相互作用。该种结合方式能够有效地破坏DNA,导致DNA螺旋结构遭到破坏。这几种配合物可以以该种结合方式与癌细胞发生作用,由此来损伤癌细胞,在阻止癌细胞复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设计和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王亚君[5](2019)在《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变色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亚铜配合物因具有结构类型多样且发光性质可调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利用新颖的喹啉基苯并恶唑、苯并咪唑等氮配体及膦配体,成功合成出一系列单核、双核及四核卤化亚铜配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辅以理论计算,研究了配合物的光学性质及构效关系。此外,本论文创新性地研究了双核配合物的热致-蒸气致荧光变色现象以及四核配合物的时间相关机械致荧光变色现象,并分析了荧光变色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本论文合成了四个新颖的吡啶基及喹啉基苯并恶唑、苯并咪唑类氮配体,分别是:5-叔丁基-2-(4-吡啶基)苯并恶唑(简称4-PBO(5-tBu))、3-甲基-2-(3-吡啶基)苯并咪唑(简称3-PBI(3-CH3))、2-(2-喹啉基)苯并恶唑(简称2-QBO)、2-(2-喹啉基)苯并咪唑(简称2-QBI)。利用合成的氮配体及吡啶类氮配体,引入含膦配体与碘化亚铜协同组装,成功合成出一系列新颖的卤化亚铜配合物:(1)CuI(2-QBO)(TPP),(2)CuI(2-QBI)[TPP(4-OCH3)],(3)CuI[(TPP)(P)]2,(4)Cu2(μ-I)2[4-PBO(5-tBu)]2[TPP(3-OCH3)]2,(5)Cu2(μ-I)2[3-PBI(3-CH3)]2[TPP(4-OCH3)]2,(6)Cu2(μ-I)2[Py(3-Ph)]2[TPP(4-OCH3)]2,(7)Cu2(μ-I)2[Py(4-Ph)]2[TPP(3-CH3)]2,(8)Cu2(μ-I)2[Py(4-Ph)]2[TPP(4-OCH3)]2,(9)Cu2(μ-I)2[Py(4-CH=CH2)]2[TPP(4-CH3)]2.CH2Cl2,(10)Cu2(μ-I)2[Py(4-CH=CH2)]2[TPP(4-OCH3)]2,(11)Cu2(μ-I)2[TPP(2-CH3)]2(CH3CN)2,(12)Cu2(μ-I)2[TPP(2-OCH3)]2,(13)Cu4(μ3-I)4[Py(3-Ph)]3[TPP(2-CH3)]。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分别表现为单核、双核及四核的结构类型。分析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因素,发现:螯合氮配体易形成单核结构,而端基氮配体易形成双核结构;膦配体的空间位阻能够影响配合物配位中心的扭曲程度及配位模式。探讨了配合物的构效关系:氮配体能够改变LUMO轨道能级,影响HOMO-LUMO能级差,进而调节配合物的发光波长;膦配体上的取代基供电子性增强,配合物最大发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理论计算数据表明,配合物的发光主要来源于金属-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和卤素-配体间的电荷转移跃迁(XLCT)。2、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荧光变色性质研究。本论文创新性地利用改变配位中心配位构型的方法,研究了双核配合物Cu2(μ-I)2[Py(4-CH3)]2[TPP(4-CH3)]2和Cu2(μ-I)2[Py(4-CH=CH2)]2[TPP(4-OCH3)]2的热致-蒸气致荧光变色性质及其机理。通过加热,蒸气扩散方式控制含氮配体的去留,从而改变配位中心配位模式及构型,进而调节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实现荧光变色,而且荧光变色现象具有可逆性及可调性。本论文还探究了四核配合物Cu4(μ3-I)4[Py(3-Ph)]3[TPP(2-CH3)]的时间相关机械致荧光变色性质及其机理。发现利用机械研磨能够调节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实现荧光变色。随研磨时间延长,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增强且最大发射波长红移,而且荧光变色现象具有可逆性。
邓元[6](2014)在《二吡啶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配合物在催化、光电材料、气体存储、生物活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配位中心、有机配体的选择对于配合物的结构构筑以及性质尤为重要。以二毗啶胺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在催化、导电及光学性质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选择了对称的和不对称的二吡啶胺类化合物作为配体,合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新颖配合物,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配合物在催化、电化学、光学性质方面进行了研究。(1)以二吡啶胺为配体,分别选用一元脂肪羧酸、芳香族羧酸及水杨酸为共同配体,合成了7个单核镍二吡啶胺羧酸配合物和9个钴二吡啶胺羧酸配合物。并对其中9个镍、钴配合物在室温下醋酸苯酯和甲醇的酯转移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金属中心、不同羧酸配体及催化剂用量对于酯转移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活性均高于同构的镍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增加钴配合物催化剂的用量,可以加速酯转移催化反应的速率;不同羧酸配体的配合物对酯转移催化反应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脂肪族羧酸配体的配合物比芳香族羧酸配体的配合物对于该类型催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要好。(2)以不对称的甲基二毗啶胺为配体,合成了9个不同轴向配体的新型三核镍金属串配合物,获得了其中6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红外、ESI质谱、元素分析、电化学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吡啶环上加入烷基基团后,能够改菩金属串的溶解性、增加稳定性及易氧化等。(3)以不对称的二吡啶胺衍生物为基体,设计合成了基于氟硼吡啶母体的荧光染料,并以氟硼吡啶母体和苯硼酸、苯乙炔、苯乙烯分别通过Suzuki偶联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Heck偶联反应,引入共轭基团,得到了3个新型荧光染料,进行了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表征。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并通过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结构/质的关系规律。晶体结构表明:三个化合物中均存在π…π堆积作用。通过化合物结构和荧光性质之间的关系表明:染料结构的不对称性对Stokes位移有重要的影响;溶剂极性对于化合物的的发射光谱影响很大。
袁凌智[7](2013)在《具有平面结构的新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理化性质及其DNA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设计并合成苯并咪唑大平面及希夫碱系列配合物,研究其DNA相互作用,以便筛选出具有良好人工核酸酶活性的金属配合物。方法:1)合成大平面配体H3OBP,并得到相应的钴镍配合物,借助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法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运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DNA结合活性进行考察;2)针对大平面配体的特点,合成了双希夫碱配体Me-BIS和Cl-BIS,并用其与金属盐配位,同时采用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表征配体及配合物;3)在总结了双希夫碱体系的特点后,制备合成牛磺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配体,同时以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得到一个与铜配合物,并得到其单晶结构;4)制备了甘氨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并得到其与铜配位的两个配合物,我们采用变温磁性测量等手段对多希夫碱类配体铜金属配合物的磁学性质进行考察,同时运用凝胶电泳对配合物DNA切割性质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化学合成,成功得到一个苯并咪唑大平面配体及四个希夫碱配体,合成了多个新型金属配合物,并测定了一个配体和五个配合物的X-Ray单晶结构,借助多种手段对其结构加以表征;通过荧光光谱的测定,证明配合物1和2具有良好的DNA结合活性,其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4.31×105M-1和3.14×105M-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明配合物3和配合物4均具有化学核酸酶活性,均能将pUC19DNA由Form Ⅰ转化为Form Ⅱ,且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DNA的断裂程度依次增加。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配合物3铜离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铁磁耦合作用。结论:1)苯并咪唑大平面配体H3OBP与钴镍形成的两个配合物DNA切割性质不明显,不过该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DNA结合性质,并强于同类已报道的配合物,可能是因为引入的羟基增强了DNA结合能力,继续改造有希望成为新型的金属抗肿瘤化合物;2)双希夫碱配合物相对不易形成适合X-射线衍射测试的晶体,需要对配体继续进行结构改造;3)牛磺酸缩水杨醛类希夫碱配体较双希夫碱体系配位能力更强,但是配合物仍不易生成良好的晶体结构;4)氨基酸缩水杨醛类希夫碱配合物配位能力强,非常容易生成配合物并结晶,配合物3由于金属中心之间距离较远,磁性较弱。同时研究发现配合物3和配合物4具有一定的DNA切割活性,可继续作为抗肿瘤化合物开发。
李银花[8](2013)在《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催化、医药、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ω-亚烷基双(2-取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基-羧酸类化合物,确立了最优合成方案。另外采用常温法和水热法,以烷基类二羧酸与1,ω-亚烷基双(2-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为配体,与金属盐组装得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体与配合物分子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1.介绍了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并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2.合成了8种2-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其中,4种2-烷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L1)、2-甲基苯并咪唑(L2)、2-氯甲基苯并咪唑(L3)、2-乙基苯并咪唑(L4);4种2-苯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L5)、2-(3’-羟基苯基)苯并咪唑(L6)、2-(4’-羟基苯基)苯并咪唑(L7)、2-(4’-溴苯基)苯并咪唑(L8)。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合成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3.以咪唑、L1、L2、L4为原料分别与1,3-二溴丙烷、1,4-二溴丁烷反应,设计合成了7种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1,3-二(苯并咪唑-1-基)丙烷(L9)、1,3-二(2-甲基苯并咪唑-1-基)丙烷(L10)、1,3-二(2-乙基苯并咪唑-1-基)丙烷(L11)、1,4-二(2-咪唑-1-基)丁烷(L12)、1,4-二(苯并咪唑-1-基)丁烷(L13)、1,4-二(2-甲基苯并咪唑-1-基)丁烷(L14)、1,4-二(2-乙基苯并咪唑-1-基)丁烷(L15),这七种化合物的产率均在70%以上,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4.设计合成了7种苯并咪唑基-羧酸类化合物:2-(苯并咪唑-1-基)-乙酸(L16)、2-(2-甲基苯并咪唑-1-基)-乙酸(L17)、3-(咪唑-1-基)-丙酸(L18)、3-(苯并咪唑-1-基)-丙酸(L19)、3-(2-甲基苯并咪唑-1-基)-丙酸(L20)、3-(2-乙基苯并咪唑-1-基)-丙酸(L21)和3-(2-氯甲基苯并咪唑-1-基)-丙酸(L2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5.双苯并咪唑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配位性能。在常温和水热反应条件下,利用过渡金属盐与1,3-二(苯并咪唑-1-基)丙烷(L9)反应得到3种金属配合物,其中1,3-二(苯并咪唑-1-基)丙烷(L9)和CoCl2的配合物M1得到了单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结构,M1中每个Co(Ⅱ)原子为四面体几何构型。每两个Co(Ⅱ)原子通过一个1,3-二(苯并咪唑-1-基)丙烷分子连接形成了一维无限螺旋链状结构。
张呈平[9](2012)在《亚胺型配体(imidazol-2-yl)-CH=N-(CH2)n-Cp’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聚烯烃是极为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已经涵盖到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领域。其技术核心是涉及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作用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国内外各大公司、院所纷纷投入研究,以期研发出用于催化烯烃聚合的高活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的催化剂。作为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亚胺型聚合催化剂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它不但能像茂金属催化剂进行同样的分子设计,而且具有许多超越茂金属催化剂的优点,例如:其价格低廉。在亚胺型聚合催化剂体系中,亚胺基团与碳环或杂环的芳香基团相连是催化剂配体设计中最典型的元素。其中,以亚胺-吡啶、亚胺-吡咯配体最受关注。结合本实验室长期从事具有咪唑类配体及具有限定几何构型特征的配合物的研究工作,我们试图建立一种实用可行的合成途径来合成表达式为(imidazol-2-yl)-CH=N-(CH2)n-Cp’的配体及其Ti、Zr、Fe、Co、Ni、Ru等过渡金属配合物,其中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芴-9-基。首先我们探索了咪唑侧链单茂亚胺类配体: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2)2-Cp’(6a)、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2)2-Cp’(6b)和Cp’为芴-9-基的(imidazol-2-yl)-CH=N-(CH2)2-Cp’(6c)的合成。其合成方法如下:以Cp’H为起始原料,经拔氢反应制备Cp’-盐;在低温下,Cp’-盐与2-溴乙胺氢溴酸盐反应,得到Cp’-(CH2)2NH2(5a-c)或经盐酸酸化得到Cp’-(CH2)2NH2-HCl;在低温条件下,5a-c分别与2-咪唑甲醛反应得到咪唑侧链单茂亚胺类配体6a-c。经GC-MS和NMR检测,证实我们成功合成了5a-c和6a-c。5a-c与6a-c均是新化合物。其次,我们以配体6c为模型,对其双齿和三齿单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共采用了四种途径进行研究:其一,采用正丁基锂“拔氢”,得到配体6c的二锂盐7c,然后再分别与钛、锆、铁和镍的氯化物反应,研究配合物8c1-c4的合成;其二,采用钛锆的四胺基化合物直接与配体6c反应,研究配合物8C5-c7的合成;其三,采用钛锆的氯化物直接与配体、三乙胺反应,研究配合物8c8-c9的合成;其四,采用过渡金属的氯化物与配体6c反应,研究配合物8clo-c17的合成。经1HNMR和13C{1H} NMR检测(铁、钴、镍配合物除外),二锂盐7c和配合物8c8均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其结构的进一步确证需要X-ray单晶衍射检测数据的支持。最后,我们考察了配合物8c8对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配合物8c8被MAO或BCF活化后,用于催化乙烯聚合。其中,8c8/MAO活性为8.2×104gPE/(mol Ti·MPa·h),8c8/BCF活性可忽略不计。我们课题组仍在进行以配体6a-c制备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相关研究。
李晓雯[10](2012)在《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无机药物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核酸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也是许多药物的药理靶点。因此,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对于药物的设计和抗癌机理研究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寻找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为主要目标,以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多核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DNA、BSA)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切入点,分别选取四种N,N′-双取代草酰胺及其单核配合物作为桥联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草酰胺桥联多核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其结构,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对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键合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桥联配体及其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基于草酰胺配体的有效桥联功能和生物活性,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对称草酰胺配体和一种对称草酰胺配体: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3apopoxd, L1)和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3chdpoxd, L2)是苯环上带有羟基的不对称草酰胺配体;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3oxbe, L3)是苯环上带有羧基的不对称草酰胺配体;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2mapox, L4)是对称草酰胺配体,并培养得到了配体L2的单晶。分别采用这四种配体作为桥联配体,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并辅以结构多样的端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桥联多核配合物,培养了20个配合物单晶,其中包括:以H3apopoxd (L1)为桥联配体合成的两个草酰胺配体顺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bpy)](ClO4)·H2O (1)、[Cu2(apopoxd)dabt](ClO4)·-2H2O (2)和一个草酰胺配体反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phen)2](ClO4)(3);以H3chdpoxd (L2)为桥联配体合成的六个草酰胺配体顺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chdpoxd)-(H2O)(bpy)](ClO4)·CH3OH (4)、[Ni2(chdpoxd)(bpy)2](ClO4)(5)、[Cu2(chdpoxd)(H2O)(Me2bpy)]·-[Cu2(chdpoxd)(CH3OH)(Me2bpy)](ClO4)2·CH3OH (6)、[Cu2(chdpoxd)(H2O)(dabt)](ClO4)·H2O (7)、[Cu2(chdpoxd)(H2O)(phen)](NO3)·H2O (8)、[Cu2(chdpoxd)(CH3CH2OH)(NO2phen)](NO3)(9)和一个草酰胺反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Mepy)N3(10),通过变换不同的金属离子合成了一个三核铜配合物{[Cu3(chdpoxd)2]·2H2O}2·[Cu3(chdpoxd)2(H2O)2](11)和一个三核镍配合物[Ni3(chdpoxd)2(H2O)(DMF)](H2O)(DMF)(12);以H3oxbe (L3)的单核配合物为配体合成的5个四核配合物[Cu4(oxbe)2(bpy)2]Cl22CH3OH (13)、[Cu4(oxbe)2(bpy)2](ClO4)22H2O (14)、[Cu2(oxbe)(dabt)]2(ClO4)2(15)、[Cu2(oxbe)(dabt)]2(pic)2(16)和[Cu2(oxbe)(phen)]4(ClO4)4·6H2O(17);以及以H2mapox (L4)及其部分水解的草胺酸配体为桥联配体合成的两个双核配合物[Cu2(mapox)(bpy)2](ClO4)2(18)、[Cu2(mapoox)(CH3OH)(bpy)2]2(pic)4·H2O (19)和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Tb2(mapoox)2(ox)3(H2O)2]n·(4H2O)n(20)。分别采用单晶X-ray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金属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因素以及氢键、π-π堆积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晶体的超分子构筑的影响。2、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粘度法研究了上述配体及配合物与鲱鱼精DNA(HS-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在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等对配合物与HS-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体L1-L3以插入方式与HS-DNA相互作用,L4与HS-DNA相互作用的方式为沟槽作用,配合物(1)-(20)主要以插入方式与HS-DNA分子发生作用,根据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的不同,上述配合物与HS-DNA分子的作用强弱顺序为:(3)>(2)>(1);(4)>(5);(7)>(6);(9)>(8);(11)>(12);(17)>(14)>(13)>(16)≈(15);(18)>(19)。3、配体及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上述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等对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有端基配体联噻唑的配合物与BSA结合的能力比带有其它端基配体的配合物强;铜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能力比镍配合物强;苦味酸根阴离子可以显着影响配合物与BSA的结合。4、配体及配合物体外细胞毒活性的研究:采用SRB法研究了配体L1-L4以及配合物(1)-(20)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两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发现所测的24个化合物中,除配体L4外,其它23个化合物对SMMC-7721和A549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在100μg/mL以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丰富了草酰胺类配合物的研究内容,发现了草酰胺桥联多核配合物的结构对其与DNA和BSA键合的影响及其键合强度与活性的相关性,不仅为金属基抗癌活性配合物的筛选提供了化学物质基础,而且为非铂类金属基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指导性信息。
二、新型4-甲基邻苯二草胺酸合Cu(Ⅱ)、Co(Ⅱ)、Ni(Ⅱ)单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4-甲基邻苯二草胺酸合Cu(Ⅱ)、Co(Ⅱ)、Ni(Ⅱ)单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二吲哚甲烷和硫(硒)替加氟衍生物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双核席夫碱钛全氟烷基磺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席夫碱钛全氟辛基磺酸配合物合成步骤及数据 |
2.3 席夫碱钛全氟丁基磺酸配合物合成步骤及数据 |
2.4 双核席夫碱钛全氟烷基磺酸配合物表征谱图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双核席夫碱钛全氟烷基磺酸配合物的合成 |
3.2 双核席夫碱钛全氟烷基磺酸配合物的表征及物理性质 |
3.2.1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结构表征 |
3.2.2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热重分析 |
3.2.3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溶解度和电导率分析 |
3.2.4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酸性分析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衍生物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二吲哚甲烷底物合成步骤及数据 |
2.3 二吲哚甲烷衍生物体外活性测试方法 |
2.3.1 HCT-116和SGC-7901癌细胞培养 |
2.3.2 CCK-8法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2.3.3 DAPI染色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配合物1a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条件优化 |
3.2 配合物1a催化合成二吲哚甲烷底物拓展 |
3.3 催化剂性能比较 |
3.4 催化剂回收研究 |
3.5 催化机理研究 |
3.6 二吲哚甲烷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及机制研究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双核席夫碱钛配合物/锌粉体系催化合成有机硫(硒)化合物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不对称单硫(硒)醚合成步骤及数据 |
2.3 芳基(N~3-替加氟烷基)硫(硒)醚衍生物步骤及数据 |
2.3.1 N-(n-羟烷基)替加氟的合成及数据 |
2.3.2 替加氟磺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数据 |
2.3.3 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的合成 |
2.4 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外活性测试方法 |
2.4.1 细胞HCT-116和SGC-7901的培养 |
2.4.2 CCK-8法测替加氟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
2.4.3 DAPI染色 |
2.4.4 流式细胞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配合物1b/Zn催化合成不对称硫醚条件优化 |
3.2 配合物1b/Zn催化合成不对称硫醚底物拓展 |
3.3 配合物 1b/Zn催化合成替加氟硫(硒)衍生物 |
3.4 配合物1b/Zn催化性能比较 |
3.5 配合物1b/Zn催化合成不对称硫醚机理研究 |
3.6 有机硫(硒)替加氟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及机制研究 |
3.6.1 抗肿瘤活性测试分析 |
3.6.2 替加氟衍生物抑制癌细胞作用机制 |
3.6.3 替加氟衍生物对正常细胞毒性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型化合物一览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含氮多齿配体金属有机盐及配合物的机械化学和固态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态反应 |
1.1.1 固态反应概述 |
1.1.2 固态反应合成方法与表征 |
1.1.3 固态反应在合成领域中的应用 |
1.1.4 固态反应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机械化学与二次球形配位 |
1.2.1 机械化学 |
1.2.2 二次球形配位 |
1.2.3 机械化学在配合物固态合成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课题设计与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双吡啶咪唑配体配合物的固态合成及其固-气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2.4 1,3-双(2-吡啶甲基)咪唑氯盐(L1)的机械合成及表征 |
2.2.5 金属有机盐1—3的固态研磨制备及其表征 |
2.2.6 晶体1—6的结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金属有机盐1—3的结构分析 |
2.3.2 配合物4—6的结构分析 |
2.3.3 金属有机盐1—3的热稳定性分析(TGA) |
2.3.4 配合物4—6的“一锅两步法”固态合成 |
2.3.5配合物4—6固态可逆转化为金属有机盐1—3 |
2.3.6 化合物1—6的固体荧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孔配合物的固-气反应及机械化学的选择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2.4 配体(1R,2R)-N,N'-二苄基-1,2-环己二胺(L2)的合成及表征 |
3.2.5 晶体7—10的制备及其表征 |
3.2.6 晶体7—10的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7—10的结构分析 |
3.3.2 无孔配合物的7和8“双分子”气体吸附 |
3.3.3 金属有机盐9,10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机械选择性合成配合物8 |
3.3.5 密度泛函理论(DFT)固态量子力学(QM)计算 |
3.3.6 化合物7,8,9作为功能材料的潜在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氮四齿配体无孔铜(Ⅱ)盐在一次和二次球形配位间的固态反应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4.2.4 配体(1R,2R)-N,N'-双(吡啶-3-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L3)的合成及表征 |
4.2.5 质子化配体L3'及11—13的制备及其表征 |
4.2.6 质子化配体L3'及11—13的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L3'及11—13的结构分析 |
4.3.2 金属有机盐11,12的热稳定性分析(TGA) |
4.3.3 金属有机盐11和12之间的相互转化 |
4.3.4 无孔化合物12和13之间的固态相互转化 |
4.3.5 分子模拟 |
4.3.6 L3'及11—13的固体荧光光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DFT计算研究Cu(Ⅱ)化合物在固-气和固-固反应中的结构调整和转变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
5.2.4 配体(1R,2R)-N,N'-双(吡啶-4-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L4)的合成及表征 |
5.2.5 L4'及14—18的制备及其表征 |
5.2.6 质子化配体L4'及14—18的结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晶体L4'及14,15的结构分析 |
5.3.2 晶体16—18的结构分析 |
5.3.3 14—18的热稳定性分析(TGA) |
5.3.4 金属有机盐14,15固态条件下的定量动态相互转化 |
5.3.5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L4',14,15的相对稳定性 |
5.3.6 金属有机盐16的固-气反应 |
5.3.7 金属有机盐17的固态反应 |
5.3.8 配位聚合物18的固态合成及对染料和I2分子的吸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载催化 |
1.1.1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概述 |
1.1.2 均相催化剂固载方式 |
1.2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载体 |
1.2.1 无机载体 |
1.2.2 有机载体 |
1.2.3 其他复合载体 |
1.3 脯氨酰胺 |
1.3.1 脯氨酰胺合成简介 |
1.3.2 脯氨酰胺固载催化应用 |
1.4 腈纶纤维 |
1.4.1 腈纶纤维概述 |
1.4.2 腈纶纤维功能化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Knoevenagel及多组分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脯氨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
2.3.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2.3.4 纤维酸碱交换容量测定 |
2.3.5 纤维吸水率的测定 |
2.3.6 纤维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2.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2.4.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反应的应用 |
2.4.4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的应用 |
2.4.5 纤维催化剂循环和热过滤实验 |
2.4.6 流动化学和克级放大实验 |
2.4.7 不同催化体系中合成2-氨基-4H-色烯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2.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3章 润湿性可调的氨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3.3.3 纤维碱含量的测定 |
3.3.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一般步骤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3.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3.4.3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应用 |
3.4.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机理 |
3.4.5 与酸碱协同催化体系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产物核磁数据 |
第4章 腈纶纤维固载铜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3.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4.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表征 |
4.4.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NMR图 |
附录2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1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应用 |
1.1.2 苯并噻唑类衍生物主要合成方法的研究 |
1.2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的应用 |
1.2.2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
1.3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 |
1.3.1 非共价结合 |
1.3.2 共价结合 |
1.3.3 切割作用 |
1.4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1 紫外可见光谱 |
1.4.2 荧光光谱 |
1.4.3 圆二色(CD)光谱 |
1.4.4 粘度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2-(2-吡啶基)苯并噻唑类与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2-(2-吡啶基)苯并噻唑(bpt)配体的合成 |
2.2.1 配体合成的原理 |
2.2.2 配体合成的方法 |
2.3 配合物1-3 的制备与合成 |
2.3.1 配合物[Zn(bpt)(odc)_2] (1)的合成 |
2.3.2 配合物[Zn(bpt)(1,4-ndc)_2(H_2O)] (2)的合成 |
2.3.3 配合物[Zn(bpt)(H_3btc)_2(H_2O)] (3)的合成 |
2.4 配合物1-3 的晶体结构讨论 |
2.4.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4.2 晶体结构描述 |
2.5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5.1 配合物1-3 的粉末XRD物相分析 |
2.5.2 配合物1-3 的热重(TG)分析 |
2.5.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 |
第3章 2-(2-吡啶基)苯并噻唑类与金属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配合物4-6 的制备与合成 |
3.2.1 配合物[Cd(bpt)(odc)_2] (4)的合成 |
3.2.2 配合物[Cd(bpt)(1,4-ndc)_2] (5)的合成 |
3.2.3 配合物[Cd(bpt)(Pta)_2(H_2O)_2] (6)的合成 |
3.3 配合物4-6 的晶体结构讨论 |
3.3.1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3.2 晶体结构描述 |
3.4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4.1 配合物4-6 的粉末XRD物相分析 |
3.4.2 配合物4-6 的热重(TG)分析 |
第4章 苯并噻唑类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4.1 实验准备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缓冲溶液的配制 |
4.1.4 小牛胸腺DNA(CT-DNA)的配制与浓度测定 |
4.1.5 6种配合物缓冲溶液的制备 |
4.2 配合物与CT-DNA作用方式的研究 |
4.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4.2.2 荧光光谱 |
4.2.3 圆二色(CD)光谱法 |
4.2.4 粘度法 |
4.2.5 配合物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变色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金属-有机发光配合物 |
1.2.1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制 |
1.2.2 Cu(I)发光配合物 |
1.3 卤化亚铜类发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不同结构类型卤化亚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1 单核卤化亚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2 双核卤化亚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3 四核卤化亚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2 卤化亚铜配合物的荧光变色研究进展 |
1.3.2.1 卤化亚铜配合物机械致荧光变色的研究进展 |
1.3.2.2 卤化亚铜配合物热致荧光变色的研究进展 |
1.3.2.3 卤化亚铜配合物蒸气致荧光变色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及取得的进展 |
1.4.1 选题的依据及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合成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表征的手段 |
2.2.2 吡啶基及喹啉基苯并恶唑、苯并咪唑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3 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 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
2.3.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3.2 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2.4 TD-DFT理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试剂及表征方法 |
3.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变色处理步骤 |
3.3 双核配合物的热致-蒸气致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3.3.1 实验设计思路 |
3.3.2 配合物 Cu_2(μ-I)_2[Py(4-CH_3)]_2 [TPP(4-CH_3)]_2 的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3.3.3 配合物 Cu_2(μ-I)_2[Py(4-CH=CH2)]_2[TPP(4-OCH_3)]_2 的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3.4 四核配合物 Cu_4(μ_3-I)_4[Py(3-Ph)]_3[TPP(2-CH_3)]的机械致荧光变色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配合物原子坐标,温度因子和键长与键角表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二吡啶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合物概述 |
1.2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 影响配位化合物合成和结构的因素 |
1.3.1 金属离子的选择 |
1.3.2 有机配体的选择 |
1.3.3 金属盐中阴离子的影响 |
1.3.4 反应物配比的影响 |
1.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3.6 pH值的影响 |
1.3.7 溶剂的影响 |
1.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
1.4.1 催化材料 |
1.4.2 气体存储材料 |
1.4.3 磁性材料 |
1.4.4 光学材料 |
1.5 二吡啶胺及其衍生物的配位化学 |
1.5.1 二吡啶胺及其衍生物的配位模式 |
1.5.2 二吡啶胺及其衍生物单核配合物的研究 |
1.5.3 二吡啶胺及其衍生物多核配合物的研究 |
1.5.3.1 金属中心的选择 |
1.5.3.2 金属核数的改变 |
1.5.3.3 配体的选择 |
1.5.3.4 端基基团的选择 |
1.6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吡啶胺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二吡啶胺配体的合成 |
2.3 一元脂肪酸、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2.3.1 配合物的合成 |
2.3.2 结果讨论 |
2.3.2.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2.3.2.2 配合物的质谱(ESI)分析 |
2.3.2.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2.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2.5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2.3.2.6 配合物的酯转移催化性质 |
2.4 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脱羧反应研究 |
2.4.1 配合物的合成 |
2.4.2 配合物的脱羧反应分析 |
2.4.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吡啶胺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3 一元脂肪酸、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结果讨论 |
3.3.2.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3.3.2.2 配合物的质谱(ESI)分析 |
3.3.2.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2.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3.2.5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3.3.2.6 配合物的酯转移催化性质 |
3.4 甲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3.4.1 配合物的合成 |
3.4.2 结果讨论 |
3.4.2.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3.4.2.2 配合物的质谱(ESI)分析 |
3.4.2.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2.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4.2.5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3.4.2.6 配合物的酯转移催化性质 |
3.5 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
3.5.1 配合物的合成 |
3.5.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对称甲基二吡啶胺三核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4-甲基-2,2’-二吡啶胺的合成 |
4.3 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4.3.1 配合物的合成 |
4.3.2 结果讨论 |
4.3.2.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4.3.2.2 配合物的质谱(ESI)分析 |
4.3.2.3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3.2.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吡啶胺硼配合物荧光染料的结构、光谱与理论计算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测试仪器 |
5.2.3 化合物的光谱测试方法 |
5.3 分子设计及合成路线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5.4.2 化合物的光谱性质 |
5.4.3 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典型化合物的谱图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具有平面结构的新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理化性质及其DNA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引言 |
二、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方式 |
2.1 共价结合 |
2.2 非共价结合 |
2.3 剪切作用 |
三、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3.1 光谱学方法 |
3.2 粘度法 |
3.3 X-射线晶体衍射法 |
3.4 核磁共振法 |
四、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4.1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4.2 苯并咪唑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五、希夫碱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5.1 单希夫碱 |
5.2 双链希夫碱 |
六、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苯并咪唑大平面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1.1 苯并咪唑大平面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1.1.1 反应原料 |
1.1.2 反应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2 苯并咪唑大平面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1.2.1 配体2,6-Bis(benzimidazol-2-yl)-4-hydroxypyridine(H_3OBP)的合成与表征 |
1.2.2 配合物[Co(HOBP)(H_2OBP)]·2H_2O·2EtOH(1)和[Ni(H_2OBP)_2][Ni(H_3OBP)(H_2OBP)]NO_3·3H_2O(2)的合成 |
1.3 苯并咪唑大平面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1.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3.2 实验方法 |
1.3.3 苯并咪唑大平面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研究 |
结论 |
第二章 双希夫碱体系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2.1 双希夫碱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反应原料 |
2.1.2 反应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双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1 配体N,N'-Bis(2-hydroxy-5-methylbenzylidene)-1,3-diaminobenzene(Me-BIS)的合成与表征 |
2.2.2 配体N,N'-Bis(2-hydroxy-5-chlorobenzylidene)-1,3-diaminobenzene(C1-BIS)的合成 |
2.2.3 Me-BIS体系配合物和Cl-BIS体系配合物的合成 |
2.2.4 X-射线单晶测试及结构描述 |
结论 |
第三章 单希夫碱体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磁性和生物活性 |
3.1 单希夫碱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反应原料 |
3.1.2 反应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单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1 牛磺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的配体合成 |
3.2.2 牛磺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3 甘氨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的配体合成 |
3.2.4 甘氨酸缩5-氯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单希夫碱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3.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一、引言 |
二、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 |
三、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机理研究 |
1.3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1.3.1 邻苯二胺和有机酸的反应 |
1.3.2 邻苯二胺与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
1.3.3 邻苯二胺与醛的反应 |
1.3.4 其他方法 |
1.4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1.4.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4.2 在仿生酶中的应用 |
1.4.3 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
1.4.4 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5 作为金属缓蚀剂的应用 |
1.4.6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苯并咪唑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现状 |
1.5.1 线型配体 |
1.5.2 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1.5.2.1 配体的影响 |
1.5.2.2 金属离子的影响 |
1.5.2.3 阴离子的影响 |
1.5.2.4 溶剂的影响 |
1.5.2.5 pH影响 |
1.5.2.6 温度的影响 |
1.5.2.7 摩尔比的影响 |
1.6 选题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2-苯基苯并咪唑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原理 |
2.1.3 实验步骤 |
2.1.3.1 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2 2-甲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3 2-氯甲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4 2-乙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5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6 2-(3'-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7 2-(4'-羟基苯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1.3.8 2-(4'-溴苯基)苯并咪唑的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邻苯二胺与有机酸的摩尔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2.2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2.3 反应温度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2.4 pH值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2.3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分析 |
2.3.1 1H NMR与13C NMR谱图分析 |
2.3.2 红外谱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双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及试剂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步骤 |
3.1.3.1 1,4-双(2-取代苯并咪唑-1-基)丁烷合成 |
3.1.3.2 1,3-双(2-取代苯并咪唑-1-基)丙烷的合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分析 |
3.3.1 1,4-双(苯并咪唑-1-基)丁烷的核磁谱图分析 |
3.3.2 1,3-双(苯并咪唑-1-基)丙烷的核磁谱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苯并咪唑基-羧酸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 2-(苯并咪唑-1-基)-乙酸的合成与表征 |
4.1.1 仪器及试剂 |
4.1.2 实验原理 |
4.1.3 实验步骤 |
4.1.3.1 2-(苯并咪唑-1-基)-乙酸的合成 |
4.1.3.2 2-(2-甲基苯并咪唑-1-基)-乙酸的合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1.5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分析 |
4.1.5.1 2-(苯并咪唑-1-基)-乙酸的核磁谱图分析 |
4.1.5.2 2-(2-甲基苯并咪唑-1-基)-乙酸的核磁谱图分析 |
4.2 3-(苯并咪唑-1-基)-丙酸的合成与表征 |
4.2.1 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3-(咪唑-1-基)-丙酸甲酯的合成 |
4.2.3.2 3-(苯并咪唑-1-基)-丙酸甲酯的合成 |
4.2.3.3 3-(2-甲基苯并咪唑-1 基)-丙酸甲酯的合成 |
4.2.3.4 3-(2-乙基苯并咪唑-1-基)-丙酸甲酯的合成 |
4.2.3.5 3-(咪唑基)-丙酸甲酯类化合物的酯水解 |
4.2.4 结果与讨论 |
4.2.5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双苯并咪唑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及试剂 |
5.1.2 实验原理 |
5.1.3 配合物的合成 |
5.1.6 晶体结构解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亚胺型配体(imidazol-2-yl)-CH=N-(CH2)n-Cp’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写对应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亚胺型烯烃聚合催化剂 |
1.2.1 亚胺型Ti催化剂 |
1.2.1.1 β-二亚胺Ti配体催化剂 |
1.2.1.2 亚胺-仲胺基配体的Ti催化剂 |
1.2.1.3 亚胺-环亚胺配体的Ti催化剂 |
1.2.1.4 环亚胺-仲胺基配体的Ti催化剂 |
1.2.1.5 亚胺-氧配体的Ti催化剂 |
1.2.2 亚胺型Zr催化剂 |
1.2.2.1 β-二亚胺配体Zr催化剂 |
1.2.2.2 亚胺-环亚胺配体Zr催化剂 |
1.2.2.3 环亚胺配体Zr催化剂 |
1.2.2.4 亚胺-氧配体Zr催化剂 |
1.2.3 亚胺型Hf催化剂 |
1.2.4 亚胺型V催化剂 |
1.2.5 亚胺型Fe催化剂 |
1.2.6 亚胺型Co催化剂 |
1.2.6.1 α-二亚胺配体Co催化剂 |
1.2.6.2 亚胺-环亚胺配体Co催化剂 |
1.2.6.3 亚胺-苯胺配体Co催化剂 |
1.2.6.4 亚胺-氧配体Co催化剂 |
1.2.7 亚胺型Ni催化剂 |
1.2.7.1 α-二亚胺配体Ni催化剂 |
1.2.7.2 β-二亚胺配体Ni催化剂 |
1.2.7.3 亚胺-环亚胺配体Ni催化剂 |
1.2.7.4 环亚胺配体Ni催化剂 |
1.2.7.5 亚胺-仲(叔)胺基配体Ni催化剂 |
1.2.7.6 亚胺-氧配体Ni催化剂 |
1.2.8 亚胺型Pd催化剂 |
1.2.8.1 α-二胺配体Pd催化剂 |
1.2.8.2 环亚胺配体Pd催化剂 |
1.2.8.3 单亚胺-环亚胺配体Pd催化剂 |
1.2.8.4 亚胺-仲(叔)胺基配体的Pd催化剂 |
1.2.8.5 亚胺-氧配体的Pd催化剂 |
1.2.8.6 亚胺-膦配体的Pd催化剂 |
1.2.8.7 亚胺-碳配体的Pd催化剂 |
1.2.9 亚胺型Ru催化剂 |
1.2.10 亚胺型Cu催化剂 |
1.2.11 亚胺型Cr催化剂 |
1.2.12 其他亚胺型催化剂 |
1.3 选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
2.1 配体的合成与讨论 |
2.1.1 2-咪唑甲醛(3)的合成与讨论 |
2.1.2 咪唑侧链单茂亚胺类配体的合成与讨论 |
2.1.2.1 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a)的合成与讨论 |
2.1.2.1.1 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Cp'-CH_2CH_2NH_2(5a)的合成与讨论 |
2.1.2.1.2 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a)的合成与讨论 |
2.1.2.2 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b)的合成与讨论 |
2.1.2.2.1 叔丁基环戊二烯(4)的合成与讨论 |
2.1.2.2.2 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Cp'-CH_2CH_2NH_2(5b)的合成与讨论 |
2.1.2.2.3 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b)的合成与讨论 |
2.1.2.3 Cp'为芴-9-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c)的合成与讨论 |
2.1.2.3.1 Cp'为芴-9-基的Cp'-CH_2CH_2NH_2·HCl(5c)的合成与讨论 |
2.1.2.3.2 Cp'为芴-9-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c)的合成与讨论 |
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讨论 |
2.2.1 三齿单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讨论 |
2.2.1.1 方案一 |
2.2.1.1.1 二锂盐7c的合成与讨论 |
2.2.1.1.2 配合物8c_1的合成与讨论 |
2.2.1.1.3 配合物8c_2的合成与讨论 |
2.2.1.1.4 配合物8C_3的合成与讨论 |
2.2.1.1.5 配合物8c_4的合成与讨论 |
2.2.1.2 方案二 |
2.2.1.2.1 配合物8c_5的合成与讨论 |
2.2.1.2.2 配合物8c_6的合成与讨论 |
2.2.1.2.3 配合物8c_7的合成与讨论 |
2.2.1.3 方案三 |
2.2.1.3.1 配合物8c_8的合成与讨论 |
2.2.1.3.2 配合物8c_9的合成与讨论 |
2.2.2 双齿单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讨论 |
2.2.2.1 配合物8c_(10)的合成与讨论 |
2.2.2.2 配合物8c_(11)的合成与讨论 |
2.2.2.3 配合物8c_(12)的合成与讨论 |
2.2.2.4 配合物8c_(13)的合成与讨论 |
2.2.2.5 配合物8c_(14)的合成与讨论 |
2.2.2.6 配合物8c_(15)的合成与讨论 |
2.2.2.7 配合物8c_(16)的合成与讨论 |
2.2.2.8 配合物8c_(17)的合成与讨论 |
2.3 配合物8c_8催化乙烯聚合 |
2.3.1 共催化剂8c_8/MAO |
2.3.2 共催化剂8c_8/BCF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环境及操作技术 |
3.2 表征及测试仪器 |
3.3 常用试剂及其纯化 |
3.3.1 常用试剂 |
3.3.2 醚类溶剂的纯化 |
3.3.3 非醚类溶剂的纯化 |
3.3.4 氘代试剂的纯化 |
3.3.5 惰性气体的纯化 |
3.4 常用原料的合成及纯化 |
3.4.1 环戊二烯单体的合成 |
3.4.2 甲基环戊二烯单体的合成 |
3.4.3 原甲酸三乙酯的纯化 |
3.4.4 2-溴乙胺氢溴酸盐的纯化 |
3.4.5 三乙胺的纯化 |
3.4.6 二乙胺的纯化 |
3.4.7 二甲胺的纯化 |
3.4.8 TiCl_4(THF)_2的合成 |
3.4.9 ZrCl_4(THF)_2的合成 |
3.4.10 Ti(NMe_2)_4的合成 |
3.4.11 Ti(NEt_2)_4的合成 |
3.4.12 Zr(NEt_2)_4的合成 |
3.4.13 无水NiCl_2的合成 |
3.4.14 BCF的合成 |
3.4.15 2-咪唑甲醛(3)的合成 |
3.4.16 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Cp'-CH_2CH_2NH_2(5a)的合成 |
3.4.17 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Cp'-CH_2CH_2NH_2(5b)的合成 |
3.4.18 Cp'为芴-9-基的Cp'-CH_2CH_2NH_2·HCl(5c)的合成 |
3.5 配体的合成实验 |
3.5.1 Cp'为甲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a)的合成 |
3.5.2 Cp'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b)的合成 |
3.5.3 Cp'为芴-9-基的(imidazol-2-yl)-CH=N-(CH_2)_2-Cp'(6c)的合成 |
3.6 配合物的合成 |
3.6.1 三齿单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6.1.1 二锂盐7c的合成 |
3.6.1.2 配合物8c_1的合成 |
3.6.1.3 配合物8c_2的合成 |
3.6.1.4 配合物8c_3的合成 |
3.6.1.5 配合物8c_4的合成 |
3.6.1.6 配合物8c_5的合成 |
3.6.1.7 配合物8c_6的合成 |
3.6.1.8 配合物8c_7的合成 |
3.6.1.9 配合物8c_8的合成 |
3.6.1.10 配合物8c_9的合成 |
3.6.2 双齿单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6.2.1 配合物8c_(10)的合成 |
3.6.2.2 配合物8c_(11)的合成 |
3.6.2.3 配合物8c_(12)的合成 |
3.6.2.4 配合物8c_(13)的合成 |
3.6.2.5 配合物8c_(14)的合成 |
3.6.2.6 配合物8c_(15)的合成 |
3.6.2.7 配合物8c_(16)的合成 |
3.6.2.8 配合物8c_(17)的合成 |
3.7 配合物8c_8催化乙烯聚合 |
3.7.1 共催化剂8c_8/MAO |
3.7.2 共催化剂8c_8/BCF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附录 |
附图1:产物4的GC-MS |
附图2:产物5a的GC-MS |
附图3 产物5b的GC-MS |
附图4:产物6a的GC-MS |
附图5:产物6b的GC-MS |
附图6:产物4的~1H NMR |
附图7:产物5a的~1H NMR |
附图8:产物5b的~1H NMR |
附图9:产物5c的~1H NMR |
附图10:产物5c的~(13)C{~1H}NMR |
附图11:产物6a的~1H NMR |
附图12:产物6b的~1H NMR |
附图13:产物6c的~1H NMR |
附图14:产物6c的~(13)C{~1H}NMR |
附图15:产物7c的~1H NMR |
附图16:产物7c的~(13)C{~1H}NMR |
附图17:产物8c_8的~1H NMR |
附表18.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金属药物的研究 |
1.1 金属抗癌药物 |
1.1.1 铂类抗癌药物 |
1.1.2 非铂类抗癌药物 |
1.2 用于诊断的金属配合物 |
1.2.1 核磁共振造影剂 |
1.2.2 放射诊断药物 |
2 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
2.1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2.1.1 共价结合 |
2.1.2 非共价结合 |
2.1.3 剪切作用 |
2.2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2.2.2 荧光猝灭光谱法 |
2.2.3 粘度测定 |
2.2.4 其它分析技术 |
3 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相互作用 |
3.1 BSA 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3.2 金属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概述 |
3.3 金属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3.3.1 光谱学研究方法 |
3.3.2 电化学方法 |
4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研究 |
4.1 对称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1.1 顺式构型的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1.2 反式构型的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2 不对称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桥联配体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体的合成 |
1.3.1 配体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_3apopoxd)的合成 |
1.3.2 配体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_3chdpoxd)的合成 |
1.3.3 配体 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_3oxbe)的合成 |
1.3.4 配体 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_2mapox)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体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1.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1.5.3 粘度测定 |
1.6 配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1.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_3apopoxd)的结构表征 |
2.1.2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_3chdpoxd)的结构表征 |
2.1.3 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_3oxbe)的结构表征 |
2.1.4 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_2mapox)的结构表征 |
2.2 配体 H_3chdpoxd 的晶体结构 |
2.3 配体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3.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3.3 粘度测定 |
2.4 配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4.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4.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apopoxd)(bpy)](ClO_4)·H_2O (1)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2(apopoxd)dabt](ClO_4)·2H_2O (2)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Cu_2(apopoxd)(phen)_2](ClO_4) (3)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apopoxd)(bpy)](ClO_4)·H_2O (1)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2(apopoxd)dabt](ClO_4)·2H_2O (2)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Cu_2(apopoxd)(phen)_2](ClO_4) (3)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bpy)](ClO_4)·CH_3OH (4)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Ni_2(chdpoxd)(bpy)_2](ClO_4) (5)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 [Cu_2(chdpoxd)(H_2O)(Me_2bpy)]·[Cu_2(chdpoxd)(CH_3OH)(Me2bpy)](ClO_4)_2·-CH_3OH (6) 的合成 |
1.3.4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dabt)](ClO_4)·H_2O (7) 的合成 |
1.3.5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phen)](NO_3)·H_2O (8) 的合成 |
1.3.6 配合物[Cu_2(chdpoxd)(CH_3CH_2OH)(NO_2phen)](NO_3) (9) 的合成 |
1.3.7 配合物 Cu_2(chdpoxd)(Mepy)N_3(10) 的合成 |
1.3.8 配合物{[Cu_3(chdpoxd)_2]·2H_2O}_2·[Cu_3(chdpoxd)2(H_2O)_2] (11) 的合成 |
1.3.9 配合物[Ni_3(chdpoxd)_2(H_2O)(DMF)](H_2O)(DMF) (12)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bpy)](ClO_4)·CH_3OH (4)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Ni_2(chdpoxd)(bpy)2](ClO_4) (5)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 [Cu_2(chdpoxd)(H_2O)(Me2bpy)]·[Cu_2(chdpoxd)(CH_3OH)(Me2bpy)](ClO_4)_2·-CH_3OH (6) 的晶体结构 |
2.4.4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dabt)](ClO_4)·H_2O (7) 的晶体结构 |
2.4.5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phen)](NO_3)·H_2O (8) 的晶体结构 |
2.4.6 配合物[Cu_2(chdpoxd)(CH_3CH_2OH)(NO_2phen)](NO_3) (9) 的晶体结构 |
2.4.7 配合物 Cu_2(chdpoxd)(Mepy)N3(10) 的晶体结构 |
2.4.8 配合物{[Cu_3(chdpoxd)2]·2H_2O}2·[Cu_3(chdpoxd)_2(H_2O)_2] (11) 的晶体结构 |
2.4.9 配合物[Ni_3(chdpoxd)2(H_2O)(DMF)](H_2O)(DMF) (12)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2-羧基苯氨基)-N'-(2-氨乙基)草酰胺桥联四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单核铜配合物 Na[Cu(oxbe)]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4(oxbe)2(bpy)_2]Cl22CH_3OH (13)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Cu_4(oxbe)2(bpy)_2](ClO_4)_(22)H_2O (14) 的合成 |
1.3.4 配合物[Cu_2(oxbe)(dabt)]_2(ClO_4)_2(15) 的合成 |
1.3.5 配合物[Cu_2(oxbe)(dabt)]_2(pic)_2(16) 的合成 |
1.3.6 配合物[Cu_2(oxbe)(phen)]_4(ClO_4)4·6H_2O (17)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4(oxbe)_2Cl_2(bpy)_2]·4H_2O (13)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4(oxbe)_2(bpy)_2](ClO_4)_(22)H_2O (14)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Cu_2(oxbe)(dabt)]_2(ClO_4)_2(15) 的晶体结构 |
2.4.4 配合物[Cu_2(oxbe)(dabt)]_2(pic)_2(16) 的晶体结构 |
2.4.5 配合物[Cu_2(oxbe)(phen)]_4(ClO_4)_4·6H_2O (17)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其它配体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mapox)(bpy)_2](ClO_4)_2(18)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2(mapoox)(CH_3OH)(bpy)_2]_2(pic)_4·H_2O (19) 的合成 |
1.3.3 配位聚合物[Tb2(mapoox)_2(ox)_3(H_2O)2]n·(4H_2O)_n(20)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BS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mapox)(bpy)_2](ClO_4)_2(18)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2(mapoox)(CH_3OH)(bpy)_2]_2(pic)_4·H_2O (19)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位聚合物[Tb_2(mapoox)_2(ox)_3(H_2O)_2]_n·(4H_2O)_n(20)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配体及配合物细胞毒活性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新型4-甲基邻苯二草胺酸合Cu(Ⅱ)、Co(Ⅱ)、Ni(Ⅱ)单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核钛配合物催化二吲哚甲烷和硫(硒)替加氟衍生物合成及活性研究[D]. 续立.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含氮多齿配体金属有机盐及配合物的机械化学和固态反应研究[D]. 李海涛. 辽宁大学, 2020(07)
- [3]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朱海. 天津大学, 2020(01)
- [4]苯并噻唑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DNA作用方面的研究[D]. 杨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卤化亚铜类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变色性质研究[D]. 王亚君.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6]二吡啶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 邓元. 浙江大学, 2014(05)
- [7]具有平面结构的新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理化性质及其DNA作用的研究[D]. 袁凌智.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李银花.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9]亚胺型配体(imidazol-2-yl)-CH=N-(CH2)n-Cp’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评价[D]. 张呈平. 西北大学, 2012(01)
- [10]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D]. 李晓雯.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