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中数学竞赛 初一年级 第1试(论文文献综述)
王友楠[1](2021)在《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一般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分别发挥认知与制约作用。笔者选取两所学校的初中生与部分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并研究如何各要素、多角度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最后实施培养实验进行实践佐证。论文的行文结构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对本次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创新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概述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该章节又分为三个具体方面进行介绍,其一,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进行界定;其二,分析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的关联;其三,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组成要素进行划分,并对各要素进行论述。第三章,对初中的数学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教学时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第四章,论述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及案例。针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具体论述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并用具体案例进行阐述。第五章,实施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反思。第六章,结束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对于整个学科的学习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利用教学内容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各类有效的办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大化发挥该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
周越[2](2018)在《HXH在线教育公司企业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很多方面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很多企业也试图用互联网改变教育。但是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大多是将教育内容从线下搬到线上,并没有改变教育的实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活跃在各个细分领域,资本也对这个领域青眼有加,更多的新技术涌现,包括AR,VR,人工智能。很多企业也在探讨人工智能+教育的可行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HXH在线教育公司于2016年成立,专注于K12阶段的数学与数学思维教育。在这个细分领域竞争中,市场竞争激烈。也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很多企业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HXH在线教育公司必须时刻保持敏锐度,审视自身的企业战略,并不断修正调整,以确保HXH公司在市场上得以存活,完成用科技改变教育的梦想。本文通过学习企业战略相关理论,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对HXH在线教育公司的企业战略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运用PEST模型对宏观经济环境作出分析,然后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深度探讨,最后再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司内容环境进行剖析。从而多维度立体地对HXH在线教育公司有准确的定位,对其可采取的战略做了可行性分析,最终确立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SO企业战略及差异化战略,即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使企业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并从品牌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几个方面讨论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及使战略可以有效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是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方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K12传统教育的案例、数据、和文献,对互联网教育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发思索。期望对其他在线教育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铭[3](2017)在《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学教育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数学教育史研究起步较晚,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近80余年,对于中学数学教育的研究,主要在学校数量、课程标准、教科书、考试内容,以及数学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学生撰写的论文等方面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民国时期,四川的中学数学教育发展很快,但是缺乏研究;抗战时期,中学内迁为四川省带来大批教育人才,但是相较于高校内迁,目前中学内迁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因此,笔者将民国时期四川的中学数学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到的档案、文献,选择以下角度进行研究.首先详细梳理民国各时期四川中学的学校数量与数学师资情况,以反映当时四川中学数学教育的大环境;其次探讨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学的课程安排,以了解各中学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然后研究四川省普遍使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以明确当时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最后分析四川省的中学数学试卷,以反映当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全方位地勾勒出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学教育的变迁,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查阅专着论文,梳理出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量的变化情况、数学师资情况、数学课程安排,以及清末、民国时期全国普遍使用的教科书书目.民国后期受战争影响大批中学内迁入川,因此重点整理了这一时期中学的学校数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县立中学这一本土中学,以及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南开中学这两所内迁中学,分别进行详细论述.(2)笔者花费一年时间,查阅、筛选了四川省档案馆民国时期的全部教育类档案,以及成都市档案馆的30余本民国档案,梳理出当时四川省普遍使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书目与试题.另外,根据原始档案对已有的研究在学校数量、师资情况做出更详细全面的补充.(3)根据从着作、论文以及档案中获取的教科书书目,收集齐清末、民国时期全国普遍使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与民国时期四川省普遍使用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各一套,通过对比分析三套教科书,总结出四川所采用的教科书之特点,并且从中筛选出对当今中学数学教育仍有借鉴意义的教学素材,以供中小学教师参考.另外,本研究还通过分析学生试卷的完成情况,以了解当时四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难点.笔者发现:民国时期四川的中学数量、师资水平、各中学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有明显提升;大部分中学的数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比较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民国前期四川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相对较好,但后期受战争影响中学生数学水平有所下降,几何与三角尤其薄弱.
陈栋[4](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张宁[5](2017)在《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的求解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这类试题中通常需要根据三角形的周长或三边满足的某个方程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需利用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求出三角形三边或两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已知三角形周长的问题,需要通过分类讨论求三角形的边长.
王克局[6](2015)在《一个面积问题的求解、推广及应用》文中指出
刘冰楠[7](2015)在《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在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接轨。西方数学及数学教育对这一时期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地看,中国三角学教科书自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从外国教科书的引进,到自编教科书的发轫,从各大教科书出版企业的兴盛,到国定本教科书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期间,每一阶段的三角学教科书都蕴含着中国学者的艰辛探求。本文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其编写特点。通过对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其它二手文献的分析,力图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三角学教育情况。总结当时中国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力求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第2章,1902—1911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阶段中国三角学教科书有两个来源——日本和欧美。文化差异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各个方面。因此,清末时期将译自日本和译自欧美的三角学教科书分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讨论。然而,日本初期的教科书也源自英国,故表面的差异实则在深处扎根着某种相似性。融合不同类型的编写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一直是清末民国时期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奋斗的目标。第3章,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主导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三角学教科书呈现自编的态势,完成了由清末依靠翻译外国的状况到国人自编的嬗变。本章基于中学三角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制度演变之概述,以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22年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整理,并就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故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也分初中和高中两种。此外,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23年在初中开始施行混合数学,使得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呈现混合与分科两种。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则全部为分科编写。中国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本章以1923—1936年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主要内容有:1.鉴于混合数学的产生,故将1923—1936年划分两个时期分别阐述,即混合时期(1923—1928)、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在概述这一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三角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初中三角学教科书由分科——混合——分科的发展过程。2.在梳理这一时期数学教育制度中有关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三角内容的不断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自编的发展状况。3.以这一时期再版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从时代背景、编排形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折射20世纪30年代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第5章,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虽然各大出版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但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稳步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三角学的正式讲授被移至高中,初中仅学习三角学的初步知识,故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多以《数值三角》的形式出现。此外,受实验几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数值三角》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的味道。本章在概述中学数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选取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初中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并总结其编写特点。第6章,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由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与数学教育制度的要求并不一致,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民国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是清末的延续与发展,学习的方向也由日本转向欧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对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示范的作用,并使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得到长足发展。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大多供高中使用,且占全部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近一半的比例。本章以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49年使用的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梳理。选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德华士三角法》和《葛氏平面三角学》,从译本与原本的对照、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及其编写特点。第7章,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中国的学制、章程及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被修订。但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出版企业始终本着以三角函数为核心内容的原则编写、出版三角学教科书。本章在回顾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分别从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探究其变迁过程。以期对三角函数的演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为之后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第8章,结语。首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其次,回溯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各自的特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通过对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梳理,提炼三点对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与借鉴,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目前,关于三角学史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立足于三角学的发展,没有从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故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育史和教育制度的视角,对中国190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同时,与三角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展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经历了由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其中,英文原版三角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被使用。2.将三角学教科书置于教育制度下与教育制度之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和教育制度之外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3.以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为线索,对其概念与内容的沿革进行详细地梳理,展现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其在变化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及编写特点等。
曾山[8](2012)在《居高临下看本质 小试“牛刀”妙解题——对一道竞赛题的再探究》文中指出江苏省第十九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一年级第1试第6题是:下面所说的"平移"是指只沿方格的格线(即上、下或左、右)运动,将图1中的任一条线段平移1格称为"1步".要通过平移,使图1中的3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移动………………………()(A)7步;(B)8步;(C)9步;(D)10步.
李习凡[9](2011)在《重点中学精英式再生产机制的研究 ——以南京F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教育机会的配置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以及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存在紧密关联。在“教育决定命运”的社会流动逻辑下,教育获得对于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动将产生重大影响。故,本研究拟探讨社会结构层面的重点中学制度与个体先赋性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获得产生何种影响?通过哪种机制发挥教育复制社会结构?这种机制对社会阶层的流动意味着什么?等等。在具体研究中,本文把教育不平等集中在重点中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空间场域中展开,以南京F中学为典型案例借助抽样调查技术手段来研究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的阶层配置、运作机制、社会功能及其影响等问题,尝试性揭示不同社会群体是如何通过重点中学这一特定的教育制度场域来实现社会结构的代际传承。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重点中学精英再生产的背景与意义,特别指出这一研究对揭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阶层化现象的解释力,回顾了重点中学的制度变迁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功能的变异,点明了此项研究所具有的潜在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此项研究的依据、方法与样本情况。最后,给出了本项研究的思路、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第二章是对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的梳理。首先,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指出其理论发展、范式建构抑或经验研究上的进展。其次,借助于经典社会学的理论资源,从社会流动的立足点来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问题,分析了“科尔曼报告”、“布劳-邓肯”的经验研究以及柯林斯的文凭社会的问题意识及其理论意义,并回顾了社会资本这一分析工具对教育再生产问题的研究。最后,回到中国自身的教育研究实践中去,分别从国内学术界开展的重点中学经验调查、学理思考等维度来总结国内的研究成果。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强调以重点中学为研究对象的此项研究的潜在独特性。第三章探讨了重点中学入学选拔的社会机制,区分了公开考试、提前签约、与扩招三种选拔类型,通过典型范例说明入学选拔过程中各种社会性力量的介入和影响,指出了文化资本、政治资本、权力资本对重点中学入学选拔机制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扩招录取典型了体现了重点中学入学选拔中的非公开性一面,也就是各种优势社会资源家庭通过非正常途径实现子女到F学校入学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资本、政治资本、权力资本在子女入学选拔中的作用机制。第四章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了F学校这一特殊场域对社会准精英培育过程的社会结构意义。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复制与再生产的特定的制度性载体,F学校无论是在对外交流还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校本课程传授上都独具特色,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F学校学生明显高出其他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借助于F学校这一场域,入选者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之在未来的竞争中已经占据了起跑线上的优势。换言之,借助于F学校的特定场域优势社会阶层全面实施对其继承人的再生产。第五章重在指出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后,F学校的毕业生到底展现出特殊优势:和其他学校相比,F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去向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国内其他中学以高考为中心的单一化升学途径,相反,只有不到10%的人需要参加高考,而其他人或者获得了出国留学机会,或者获得了保送国内大学的机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跨越或者承继父辈社会结构优势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为弱社会资本的能力导向型——天分加勤奋;其二为强社会资本的双重禀赋——天分加家庭背景;其三为强社会资本的先赋优势——以父辈优势弥补子辈劣势。较之于自致性因素,个体先赋性的家庭因素对其毕业前途的影响更为深远。第六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与讨论。就重点中学言,其不仅已经嵌入复杂的社会利益结构之中,而且也在日益制造中学教育中的制度化不平等;就代际流动而言,以“择类而教”为主体的重点中学更多的是扮演培育优势社会群体继承人的角色:就精英传承而言,重点中学的精英再生产呈现出日趋封闭态势。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重点优先”的中学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
周启东[10](2008)在《究竟平移几步?——对一道竞赛题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省第十九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一年级第1试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所说的"平移",是指只沿方格的格线(即上下或左右)运动.将图中的任一条线段
二、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中数学竞赛 初一年级 第1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中数学竞赛 初一年级 第1试(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1 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 |
1.2.2 现实初中教学的需要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概述 |
2.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
2.2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
2.2.1 非智力因素能正向推动智力因素 |
2.2.2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
2.2.3 具有相对一致性,互相促进发展 |
2.3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组成要素 |
2.3.1 动机 |
2.3.2 兴趣 |
2.3.3 情感 |
2.3.4 意志 |
2.3.5 性格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教师调查 |
3.1.1 教师调查 |
3.1.2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2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学生调查 |
3.2.1 学生调查 |
3.2.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 |
4.1 强化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 |
4.1.1 设置数学课堂悬念 |
4.1.2 设立课堂竞赛单元 |
4.1.3 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
4.2 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 |
4.2.1 结合教学融入数学史 |
4.2.2 生活中注重应用数学 |
4.2.3 指导学生体会数学美 |
4.3 培植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 |
4.3.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4.3.2 教师热情感染学生 |
4.3.3 角色扮演培植情感 |
4.4 锤炼初中生数学学习意志 |
4.4.1 讲述数学名家轶事 |
4.4.2 分步制定学习目标 |
4.4.3 激励向上树立信心 |
4.5 塑造初中生数学学习性格 |
4.5.1 养成勤于思考习惯 |
4.5.2 培育自主学习习惯 |
4.5.3 提倡大胆质疑精神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 |
5.1 培养实验 |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反思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观点 |
6.2 创新之处 |
6.3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国际标准智商60题测试及评分分析 |
附录2 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
附录3 数学学习兴趣水平量化表 |
附录4 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HXH在线教育公司企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2 企业战略制定相关分析方法 |
2.2.1 PEST模型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第3章 HXH在线教育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在线教育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方议价能力 |
3.2.5 买方议价能力 |
第4章 HXH在线教育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HXH在线教育公司概况 |
4.2 HXH在线教育公司经营现状 |
4.3 HXH在线教育公司组织架构 |
4.4 HXH在线教育公司财务状况 |
4.5 HXH在线教育公司SWOT分析 |
4.5.1 HXH在线教育公司的优势 |
4.5.2 HXH在线教育公司的劣势 |
4.5.3 HXH在线教育公司的机会 |
4.5.4 HXH在线教育公司面临的威胁 |
第5章 HXH在线教育公司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5.1 HXH在线教育公司的定位和目标 |
5.2 HXH在线教育公司战略分析 |
5.2.1 成本领先战略 |
5.2.2 差异化战略 |
5.2.3 集中化战略 |
5.3 HXH在线教育公司战略确立 |
5.4 HXH在线教育公司战略的实施 |
5.4.1 HXH在线教育公司品牌策略 |
5.4.2 HXH在线教育公司产品策略 |
5.4.3 HXH在线教育公司营销策略 |
第6章 HXH在线教育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条件 |
6.1 资源保障措施 |
6.2 人力保障措施 |
6.3 财务保障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学教育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4 创新点 |
1.4.1 丰富了民国地方性数学教育史的研究 |
1.4.2 提出了对当今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
1.4.3 采用比较法研究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专着 |
2.2 期刊文献与学位论文 |
2.2.1 以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 |
2.2.2 以数学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 |
2.2.3 以数学考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 |
2.2.4 以数学教育家所做的工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
2.2.5 其他相关研究 |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过程与论文结构 |
4 四川省的中学发展概况与师资水平 |
4.1 中学发展概况 |
4.1.1 民国初年至川政统一的“军阀混战”时期(1912—1936) |
4.1.2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4.1.3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1949) |
4.1.4 小结 |
4.2 中学师资水平 |
4.2.1 民国时期四川中学的整体师资水平 |
4.2.2 抗战时期四川中学数学师资水平例析 |
4.2.5 小结 |
5 四川省的中学数学课程安排 |
5.1 民国初年至川政统一的“军阀混战”时期(1912—1936) |
5.1.1 《中学校课程标准》中的中学数学课程安排 |
5.1.2 四川的实际课程安排 |
5.2 抗日战争时期至民国末年(1937—1949) |
5.2.1“修正课程标准”与四川实际中学数学课程安排 |
5.2.2“重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与四川实际中学数学课程安排 |
5.3 小结 |
6 四川省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之特点 |
6.1 四川省中学教科书使用概况 |
6.2 教科书的选择 |
6.2.1 四川省使用的教科书 |
6.2.2 全国使用的教科书 |
6.2.3 清末使用的教科书 |
6.3 教科书的对比分析 |
6.3.1 书目对照 |
6.3.2 主要内容对比 |
6.3.2.1 算术教科书主要内容对比 |
6.3.2.2 代数教科书主要内容对比 |
6.3.2.3 几何教科书主要内容对比 |
6.3.2.4 三角教科书主要内容对比 |
6.3.3 编写体例对比 |
6.3.3.1“正中教科书”中的爱国思想 |
6.3.3.2“正中教科书”中的解题方法 |
6.3.3.3“正中教科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
6.3.3.4“正中教科书”的不足之处 |
6.3.4 小结 |
6.4 民国四川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现代教学素材 |
6.4.1 正中书局教科书中的素材 |
6.4.2“复兴教科书”中的素材 |
7 四川的数学考试及其他测试 |
7.1 四川省毕业会考试题分析 |
7.2 四川省各中学自编数学试题分析 |
7.3 其他测试 |
7.4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一个面积问题的求解、推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 |
二、应用 |
(7)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 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2.1 数学教育制度 |
2.1.1 数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
2.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2.2 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2.3 翻译美国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
2.4 翻译日本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3.1 数学教育制度 |
3.1.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3.3 个案分析——以《共和国教科书平三角大要》为例 |
3.4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4.1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
4.1.1 混合时期(1923—1928) |
4.1.2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 |
4.1.3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4.2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4.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4.3 个案分析——以《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5.1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
5.2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 |
5.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5.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5.2.3 案例分析——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数值三角法》为例 |
5.3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 |
5.3.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5.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5.3.3 案例分析——以《新三角学讲义》为例 |
5.4 小结 |
第6章 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
6.1 历史背景 |
6.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
6.3 个案分析——以《温德华士平面三角法》为例 |
6.4 个案分析——以《葛氏平面三角学》为例 |
6.5 小结 |
第7章 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1 对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
7.1.1 正弦和余弦的名称及符号 |
7.1.2 正切和余切的名称及符号 |
7.1.3 正割和余割的名称及符号 |
7.1.4 十八世纪后三角函数符号的演变 |
7.2 1902—1911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2.1 研究对象 |
7.2.2 三角函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7.2.3 三角函数内容设置的比较 |
7.3 191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
7.3.1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三角学教科书 |
7.3.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 |
7.4 小结 |
7.4.1“三角函数”概念 |
7.4.2“三角函数”内容 |
第8章 结语 |
8.1 影响 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8.1.1 内部因素 |
8.1.2 外部因素 |
8.2 三角学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8.2.1 宏观特点 |
8.2.2 微观特点 |
8.3 启示与借鉴 |
8.3.1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 |
8.3.2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混合与分科的“钟摆现象” |
8.3.3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大的教科书编纂团队 |
8.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居高临下看本质 小试“牛刀”妙解题——对一道竞赛题的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形 |
二、定位 |
(9)重点中学精英式再生产机制的研究 ——以南京F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背景、意义与可行性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可行性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样本情况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样本简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三、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
一、教育社会学的"教育"观 |
二、教育社会学的现代演变 |
三、研究领域与理论流派 |
第二节 来自社会学的理论解释 |
一、社会流动视野中的教育再生产 |
二、国外教育再生产的经验研究 |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教育再生产 |
四、身份集团理论对教育不公的解释 |
第三节 国内教育代际承继研究 |
一、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研究 |
二、国内代表性经验调查研究 |
三、对重点学校制度的批判性思考 |
第三章 入学选拔的社会机制 |
第一节 入学选拔的类型意义 |
一、起跑线上的入学选拔 |
二、面向大众的公开选拔 |
三、定向录取的二次选拔 |
第二节 幸运儿的背后故事 |
一、选拔结果的分布特征 |
二、素质报告书的证言 |
三、校园之外的选拔竞争 |
第三节 影响入学选拔的资本因素 |
一、文化资本的影响 |
二、政治资本的影响 |
三、权力资本的影响 |
第四章 学校场域的教育过程 |
第一节 学校场域的载体功能 |
一、场域之社会结构意义 |
二、学校场域的教育再生产 |
三、F学校的特殊场域 |
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学校实践 |
一、开拓心智的对外交流 |
二、丰富志趣的校园文化 |
三、超越应试的校本课程 |
第三节 学校场域的社会建构 |
一、被期冀的学校场域 |
二、素质获得的场域意义 |
三、学校场域的社会建构 |
第五章 精英教育的毕业去向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英生产 |
一、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 |
二、多元流向的毕业之路 |
三、不拘一格的成才之路 |
第二节 升学模式的学校特征 |
一、绿色通道:国内保送 |
二、个性选择:出国留学 |
三、少数人的抉择:高考之路 |
第三节 毕业去向的社会筛选 |
一、弱社会资本的能力导向 |
二、强社会资本的双重禀赋 |
三、强社会资本的先赋优势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重点中学:制度性不平等 |
一、嵌入社会的重点中学 |
二、多方博弈的利益格局 |
三、从"有教无类"到"择类而教" |
第二节 代际流动:结构性再造 |
一、代际流动的结构特征 |
二、代际流动的精英生产 |
三、代际流动的政策干预 |
第三节 精英传承:封闭性再生产 |
一、社会精英的转换机制 |
二、精英传承的封闭性再生产 |
三、走向开放的精英选拔 |
参考文献 |
附件1之调查问卷 |
附件2之访谈提纲 |
后记 |
四、江苏省第十七届初中数学竞赛 初一年级 第1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D]. 王友楠.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HXH在线教育公司企业战略研究[D]. 周越. 南昌大学, 2018(01)
- [3]民国时期四川中学数学教育的变迁[D]. 刘铭.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的求解策略[J]. 张宁.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17(06)
- [6]一个面积问题的求解、推广及应用[J]. 王克局.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5(23)
- [7]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刘冰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8]居高临下看本质 小试“牛刀”妙解题——对一道竞赛题的再探究[J]. 曾山. 数学教学, 2012(08)
- [9]重点中学精英式再生产机制的研究 ——以南京F学校为例[D]. 李习凡. 南京大学, 2011(12)
- [10]究竟平移几步?——对一道竞赛题的探究[J]. 周启东.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