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通信市场敢言“稳”吗(论文文献综述)
谢臻[1](2018)在《C企业在尼日利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各国企业为了抢占有限的资源和市场先机,纷纷迈出国门,在国际范围内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一个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是否能够长远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否科学、有效。面对与本国迥异的文化背景,企业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并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制度,尊重当地人文风俗、宗教信仰,尽快融入当地;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地文化特点,从当地人的角度出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其特有的生活习惯、工作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因素,尽量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减少矛盾与冲突,实现科学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非洲大陆蕴含丰富的资源,劳动力充足,且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对于各国企业而言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近年来,在非洲进行投资和开展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逐年递增,这一情况使得非洲市场的竞争形势也越发激烈起来。此外,非洲国家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复杂的人文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进军非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主要选取C企业在非洲大国尼日利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并对该企业在尼日利亚所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深入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从跨文化培训、团队建设、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等方面提出与企业经营发展特点相适宜的对策,并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客观、科学、有效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余洋[2](2018)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互联网如火如茶的发展孕育出了各种新的经济形态和交易方式。传统的支付一般都是伴随着相应的价值载体为基础而获得各种物质媒介,而作为电子支付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三方支付产生的近二十年里,已经引发了支付方式甚至支付行业的革命,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我国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新兴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典型行业代表性且企业规模集中,控制着主要的市场交易以及份额。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在国内数量不过200余家,利用行业集中度测算方法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第三方支付市场进行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市场垄断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存在着呈现寡头垄断的结构特征。第三方支付市场不同于传统单边市场,具有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特点和典型双边市场的特征,很容易导致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的过度集中,造成市场失灵,第三方支付行业寡头企业利用自身支配地位实施的一系列滥用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排除、限制竞争,会造成市场资源的错配和社会整体福利下降。第三方支付越发展,对我国现有的经济体系、市场结构、制度体系就越发重要,对旧有体系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反垄断法》进行有效的规制,没有恰当的制度和监管机构对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进行管理,那么第三方支付所产生的法律风险对我国经济市场的运行和冲击会越来越重。
全国工商系统第四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家型人才培训班第一课题组,刘泽霖[3](2014)在《电信行业反竞争行为探究与规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行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信行业历经数次重组和改革,基本形成三家国有综合电信运营商竞争的市场格局,因电信行业自身的自然垄断性,其反垄断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有关理论,试从工商执法角度,对电信领域市场垄断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反垄断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性意见。
郭志伟[4](2011)在《某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创新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因为国家已经看到了企业发展的要求才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从中国电信运营商本身的发展来看,20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支撑,尤其在加强科技创新方面,更加迫切需要通过其研发机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本论文以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从企业文化和创新文化的理论分析入手,剖析了创新文化的涵义、特性、对企业的意义及建设的方法。创新文化是人们把对创新的追求内化于心形成的一整套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潜力,促进创新主体形成创新思想并以乐于冒险和积极进取的态度采取一致的行动,灵活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共同推进创新价值的实现。本论文针对某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提出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对企业文化、创新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章对电信产业环境和国内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第四章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通过充分、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国内某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得出诊断报告;第六章在分析诊断的基础上,为该研发机构设计出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体系;第七章对适应于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总结,提出推动创新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创新实践的建议与展望。
刘文旭[5](2010)在《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中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的福利分析》文中提出汽车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着制造商主导价格的现象,这给下游的销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主要体现在汽车制造商最大化的占有了消费者剩余,汽车制造商根据市场需求研发车型,在选择销售商时提高进入壁垒,增强自身的垄断势力。4S店在加盟的时候要遵从制造商制定的一系列标准,4S店为了能够销售汽车并获得售后的服务利润必须遵守与制造商签订的协议。于是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实施转售价格维持(RPM,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制度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重申了品牌销售管理制度,加重了双方地位的不平衡性,侧面也推动了汽车制造商对销售商实施RPM制度。RPM制度的实施迫使4S店将利润的来源转向汽车的售后服务,消费者在汽车消费过程中其福利也受到影响。由于4S店在整车销售上获得的利润份额较低,只有把利润的来源转向售后服务。消费者在购车时和4S店的议价能力受到制造商的控制,而在售后服务方面又面临4S店高昂的服务费用,4S店能够在维修中行使高价策略,依赖于其自身在售后维修上的优势,包括原厂配件以及维修技术上的垄断,导致消费者对汽车的持有成本过高。消费者对于配件的信息是不知情的,他们认为4S店的配件有质量的保证,同时担心在一般维修店购得的配件是假冒品甚至自己汽车的零件被换掉。而实际上,汽车零部件商也会把一些配件批发给专修店,在某些维修方面,一般维修店并不弱于4S店。4S店虽然提高了服务质量,但是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很多消费者在维修期限过后会转向专修店,长期看来4S店在客户资源上会流失,加之整车利润不高,这些共同导致4S店经营中出现困难。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消费者福利上面临较大的损失,汽车制造商实施RPM制度使其承受于两阶段收费: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弱势的讨价能力;在售后服务中没有替代选择并承担较高的费用。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RPM制度,至少4S店在汽车的销售过程中会在售前提供相应的产品信息,在售后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汽车制造商获得的高额利润也会用于汽车的研发,这些是RPM有利的一面。但RPM限制了市场竞争,压缩4S店的利润,4S店将利润的来源着眼于消费者的售后维修,造成消费者购买和维护汽车成本过高,造成经济上损失。2008年《反垄断法》的出台使得我们对RPM在判决上有法律的依据。同样,我们还应该制定一些配套的法规与实施细则,使《反垄断法》关于RPM的相关规定能真正发挥作用。不只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也要在其它经济活动中使其向着高效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产业链着手,纵向分析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价格控制,并延伸到所引发的4S店走入困境和消费者持有汽车成本高的问题,从消费者福利角度讨论RPM制度的利弊。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交待汽车市场的相关情况,包括了产业链,汽车市场,汽车销售方式,和汽车销售中的转售价格维持;后半部分重点分析RPM制度的成因、表现、影响以及给4S店和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最终得出政策建议希望对实际有所帮助。
罗彬[6](2010)在《基于MMOI方法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与挽留研究》文中指出电信客户流失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客户挽留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运营商、客户、政府、技术等多因素交叉影响的复杂系统;在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中还存在着数据来源众多、数据属性关系复杂、类别数量非对称分布等特点;在电信客户流失挽留中不仅存在影响客户流失与保持的各种效应,而且电信企业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挽留资源限制和企业外部的竞争对手反应等条件。而现有关于客户流失分析研究方面还缺乏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现有基于单模型客户流失预测方法也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要,现有基于策略概述和定性分析模式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研究对电信企业制定科学的挽留策略指导作用不大。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和研究一套新型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构建一类高效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和科学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基于电信客户流失问题本质特征,研究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提升电信客户流失预测能力和优化电信客户流失挽留策略等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与挽留研究。首先,电信客户流失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而目前仍缺乏成熟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本文在现有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相关思想(综合集成思想、模型集成思想、系统动力思想)启发下,提出了一套基于多模型优化集成(Mutiple Models Optimized Integration,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该框架由电信客户流失预测分析模块和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分析模块构成,前者主要通过对多个预测子模型的优化并联来实现预测性能的提高,后者主要通过把复杂问题进行化整为零的方式分别建模处理,最后将多个子模型串联集成以求对电信客户流失挽留这个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研究结论表明,所提出的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可以从理论高度科学指导电信客户流失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次,电信客户流失预测问题具有数据来源众多,数据属性关系复杂、类别数量非对称等特点,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单模型的预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信企业对客户流失精确预测要求。因此,在第二章提出的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指引下,结合不同集成目标(基于预测精度和基于预测收益)、不同集成方式(线性集成、非线性集成、动态集成)、不同集群智能优化技术(人工蜂群算法、人工鱼群算法、人工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构建了一系列基于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不仅预测性能高于普通单模型,而且预测结果也较为稳定。再次,电信客户流失挽留问题具有影响效应内在关系复杂、客户保持意愿呈现动态变化、电信企业内外部限制条件复杂等特点,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策略概述和定性分析模式已经不能科学指导电信企业展开有效的客户挽留活动。因此,在第二章提出的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指引下,首先针对电信企业挽留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预算限制下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从系统动力学角度详细分析了影响客户保持的三种效应(挽留激励效应、自然流失效应、口碑传播效应)及效应影响系数,再依据客户保持率推导出了客户挽留周期和客户挽留价值计算公式,据此建立了单个客户挽留模型和一对一客户挽留模型;最后针对电信企业挽留策略可能会引发竞争对手反击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竞争对手反击效应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分析模型,该模型也是从系统动力学视角详细分析了影响客户保持的四种效应(挽留激励效应、自然流失效应、口碑传播效应、对手反击效应)及效应影响系数,再依据客户保持率推导出了客户挽留周期计算公式,以及三种情况下(有竞争反击效应、无竞争反击效应、竞争反击效应不确定)的客户挽留价值模型和客户挽留策略模型。研究结论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模型能够科学指导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决策。最后,对前面所提出的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分析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基于多模型优化集成(MMOI)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和电信客户流失挽留模型从理论价值、管理实践及其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和评述。
宋凯[7](2008)在《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电信业发展迅速,移动增值业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移动增值业务应用模式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构建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多元化教育的需求,更可以创造移动增值业务的新商机,实现电信产业价值网的价值增值。本文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接着对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和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移动电子商务在教育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日本NTT DoCoMo的I-mode应用模式和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出日本的移动增值产业环境在政策支持、运营商主导程度、用户基础等方面与我国现实情况存在着差异,不能完全照抄国外的先进模式,同时指出我国现有的移动增值业务应用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不能完全移植到与商务活动有所不同的教育行业,因此本文总结出两种模式的先进经验,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来构建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首先,以价值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移动增值产业价值网。然后从收入来源、收入分配、盈利增长方式三个方面探讨盈利模式,并借助中间产品定价的数学模型对收入分配进行深入分析,以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接着从产品的整体性、创新性、和信息流向设计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的业务,并借助科学的渠道交付价值。最后,借助产业联盟组织理论,构建了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的核心联盟组织模式。通过以上的研究,最终构建了以产业价值网、盈利模式、业务模式、渠道模式、组织模式五个方面为支撑的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吴艳文[8](2008)在《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新古典经济学中包含一些经济演化思想,但受到当时经济学研究方法所限而未得到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单向线性S-C-P范式向双向动态范式的变革,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均衡和静态范畴,使产业组织理论逐步融入动态演化思想。同时,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也一直坚持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他们的研究中含有大量的演化思想。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组织演化问题的研究,其中涉及的经济结构演化、市场行为的演变及动态竞争同属于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内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中国产业组织演化问题作了相关研究,尽管没有贴上“产业组织演化”的标签。关于产业组织的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仍然仅限于争论,而没有一个理论范式能够解释产业组织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基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基本假设,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制度分析以及历史的方法等研究方法,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与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结合起来,进而运用演化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思想解释产业组织演化问题。通过考察凡勃伦、阿尔钦、纳尔逊和温特等的经济演化思想,找出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产业组织演化机制。通过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组织学习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及制度变迁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赘述,批判的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基于技术和制度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同时应用这些理论对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抛砖引玉引申到其他产业的产业组织演化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是产业内企业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是产业内企业竞争的结果,也是各种组织形式在特定规则下的竞争结果。社会分工体系的动态周期性扩张,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变动,相应地生产组织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从而对既定技术和制度条件下的生产组织产生不适应性。这促使原本适合的产业组织演变,出现新的协调机制。新生产组织形式适应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能力和相对旧组织的效率优势,使其在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及国家逐渐被模仿而不断扩散,最终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2、产业组织演化的基础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对知识的创造、应用和进化的过程。创新的发展过程总是由不成熟到成熟,通过创新者与用户交互作用下的学习、搜寻和选择活动,不断改善,使之趋于成熟。创新产品通过不断的改进,并基本的满足市场的需求时,创新的学习和搜寻活动会减慢,最终使得产品甚至产业的发展趋于稳定。当出现新的技术创新活动时,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演化处于新一轮的组织变迁过程中。3、产业组织演化的原动力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企业适应环境与影响变革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忽略了组织学习的成果需要一段足够长的时期演化过程,对于组织学习的结果需要迅速寻求其结果而使得会认为组织学习丧失了应有的魅力。因此在处理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用演化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在研究中认为组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组织学习是这三个层次上的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渐整合的过程。4、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环境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发起了一场对经济学界唯理主义和决定论的反对运动。它以显示主义的态度正视经济系统的不完善,并尖锐地指出经济系统充满矛盾和冲突。在我们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分析制度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并通过制度演化的对策分析,形成我们的研究框架。5、产业组织演化的本质是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在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中,技术在组织内的不断地传递和学习,产业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能从一维的角度构成产业组织的变迁过程,而是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双重作用力下,借助于组织内部的学习,达到产业组织的演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组织的演化是一个系统动力学过程,是在组织学习的内部力作用下,基于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过程。
朱珊[9](2008)在《行业报的资源开发与品牌化运营》文中认为行业报是中国报业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成员。它以某一行业领域内的特定读者群为受众对象。因为行业提供服务而生,以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为背景和依托,因此也需要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纵观行业报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专业资源挖掘不深、与行业需求相脱节、争夺单一读者资源等等,导致了生存困难。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中国行业报现状,试图为行业报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寻求一条出路。文章通过对国内多家行业报进行观察、对比、调研,对行业报应如何积极应对市场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行业报未来的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实施品牌化战略,一要纵向挖掘专业资源,形成特色报刊品牌;二要横向拓展传播资源,提高报刊品牌效益。行业报在分析市场需求基础上,采取相应策略调整自身定位,提高为行业读者服务的意识,树立响亮的行业媒体品牌,就一定能实现向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媒体转型,找到自身发展新的机遇。
王薇[10](2008)在《场理论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的经济环境中,面对的是一个尚未成熟发展的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经济领域逐渐对外资企业开放,这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如何才能在强者如林的复杂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是本文旨在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应用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中,分析了场理论在战略管理应用中的含义,灵活运用关联度分析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构建出了战略场的空间模型。接着,根据案例研究的成果对不同类型的战略场进行了阐述分析。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战略场所要研究的内容,并对战略梯度的含义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以案例为依托,分析了战略场的能量测定问题,定性加定量的对战略势能、战略梯度和战略场能量利用率三个物理量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是将场论融入到对战略的研究中,进行战略场理论的分析,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以指导企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借用外力实现非线性的增长。
二、2000年通信市场敢言“稳”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通信市场敢言“稳”吗(论文提纲范文)
(1)C企业在尼日利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化 |
2.1.1 文化的定义 |
2.1.2 文化的特点 |
2.2 文化差异 |
2.2.1 文化差异的概念 |
2.2.2 文化差异的维度 |
2.2.3 文化差异与认知 |
2.3 跨文化障碍 |
2.3.1 跨文化认知障碍 |
2.3.2 文化震颤 |
2.3.3 跨文化冲突 |
2.4 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融合 |
2.4.1 跨文化适应 |
2.4.2 跨文化融合 |
2.5 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
2.5.1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
2.5.2 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2.5.3 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2.6 小结 |
第3章 C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
3.1 经营背景与管理条件 |
3.1.1 企业经营背景 |
3.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面临的客观条件 |
3.2 两国文化差异分析 |
3.2.1 中国文化的特点 |
3.2.2 尼日利亚及其文化特点 |
3.2.3 文化维度视角下的中尼两国文化差异 |
3.3 C企业在尼日利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3.1 本地员工招聘 |
3.3.2 员工培训 |
3.3.3 绩效考核 |
3.3.4 薪酬制度 |
3.3.5 组织制度 |
3.4 C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调研 |
3.4.1 员工访谈 |
3.4.2 调查结果分析 |
3.4.3 小结 |
3.5 C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
3.5.1 招聘机制简单,考核面试缺乏专业性 |
3.5.2 缺少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 |
3.5.3 绩效和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不足 |
3.5.4 中外方人员对于组织制度的理解存在分歧 |
3.5.5 忽视了文化差异的影响 |
3.5.6 部分中方人员文化敏感度不强 |
3.5.7 中方管理者缺少科学的管理方式 |
第4章 C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
4.1 提升思路 |
4.2 提升途径 |
4.3 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路径选择 |
4.3.1 巴莱特定律 |
4.3.2 问卷设计 |
4.3.3 调查结果统计 |
4.3.4 现有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究 |
4.3.5 提升路径选择 |
第5章 C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 |
5.1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 |
5.1.1 培训内容和方式 |
5.1.2 培训效果的衡量 |
5.2 建设跨文化人才团队 |
5.2.1 中方人员选派 |
5.2.2 本地员工招聘 |
5.3 开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
5.4 执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
5.5 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
5.5.1 薪酬制度的基本原则 |
5.5.2 薪酬制度的制定 |
5.6 员工关系管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C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访谈提纲及调查问卷 |
(2)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
(一) 第三方支付的含义 |
(二) 第三方支付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三)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界定范围与特殊性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国外的发展 |
(二) 国内的发展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的作用 |
(一) 双边市场价值贡献 |
(二) 低交易成本和高交易效率 |
(三) 促进经济转型与加速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以支付宝为例 |
(一) 第三方支付平台提现收费 |
(二) 第三方支付平台掠夺性定价 |
(三) 第三方支付平台隐性搭售 |
(四) 优势地位制定“封杀令” |
(五) 行政性垄断致使市场不公平竞争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基本特点 |
(一) 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 |
(二) 非对称定价 |
(三) 多平台接入及产品的依赖性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危害后果 |
(一) 妨害行业的公平竞争 |
(二) 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三) 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立法抽象 |
(一)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细则不足 |
(二) 滥用支配地位法律责任规定模糊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举证困难 |
(一) 轻视程序性规范 |
(二) 私人诉讼举证难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滥用支配地位认定标准滞后 |
(一) 相关市场界定实践空白 |
(二) 传统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因素单一 |
(三) 现有滥用判定标准不匹配 |
第四节 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监管缺位 |
(一) 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 |
(二) 缺乏独立的监管调查机构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比较 |
第一节 域外对第三方支付相关行业法律规制研究 |
(一)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 |
(二) 欧盟竞争法对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 |
(三) 日本禁止垄断法对第三方支付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 |
第二节 域外规制经验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 健全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法律框架 |
(二) 丰富反垄断法实施细则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建议 |
第一节 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支配地位法律责任体系 |
(一) 落实行政处罚规定 |
(二) 细化民事责任规定 |
(三) 增加刑事责任规定 |
第二节 优化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
(一) 制定专门的程序性法规 |
(二)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第三节 构建新型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规则 |
(一) 细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规定 |
(二) 运用新型体系化界定方法 |
第四节 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监管机制 |
(一) 集中行政执法权 |
(二) 授权工信部监管调查权 |
(三) 加强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电信行业反竞争行为探究与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 |
二、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 |
三、电信行业的竞争现状 |
(一)行业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
(二)行业产品差异程度低 |
(三)行业基本竞争状况 |
四、电信行业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 |
(一)联合限制竞争 |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五、对电信行业垄断问题的执法探究 |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二)解决对策和执法建议 |
(4)某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创新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创新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2.2 创新文化的概念 |
2.2.1 创新的定义 |
2.2.2 创新文化的定义 |
2.3 创新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意义 |
2.3.1 创新文化要素是企业基本文化要素 |
2.3.2 企业能力提高对创新文化的需求 |
2.3.3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创新文化的需求 |
2.4 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的方法 |
2.4.1 环境分析 |
2.4.2 案例分析 |
2.4.3 调查研究 |
2.4.4 群体讨论 |
2.4.5 组织活动 |
2.4.6 修改机制 |
第三章 产业与竞争环境分析 |
3.1 产业分析 |
3.2 竞争分析 |
3.2.1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概况 |
3.2.2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的研发机构现状 |
3.2.3 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研发机构竞争态势 |
3.3 结论 |
第四章 创新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
4.1 标杆企业的选择 |
4.2 创新文化分析模型 |
4.2.1 华夏基石文化诊断方法 |
4.2.2 奎因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
4.2.3 霍夫斯泰德文化模型 |
4.2.4 E2SE模型 |
4.3 标杆企业创新文化分析 |
4.3.1 Google创新文化 |
4.3.2 3M创新文化 |
4.3.3 Docomo创新文化 |
4.4 标杆企业创新文化主要特征 |
第五章 该研发机构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
5.1 该研发机构简介 |
5.1.1 使命愿景 |
5.1.2 业务领域与人才队伍 |
5.1.3 对创新文化的需求 |
5.2 文化调查 |
5.2.1 调查工具 |
5.2.2 资料研究 |
5.2.3 访谈设计 |
5.2.4 问卷设计 |
5.3 优秀文化分析 |
5.3.1 访谈及问卷数据统计 |
5.3.2 优秀文化要素提炼 |
5.4 存在问题与文化归因 |
5.4.1 访谈及问卷数据统计 |
5.4.2 存在问题的文化要素提炼 |
5.5 面临挑战与文化要求 |
5.5.1 该研发机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5.2 该研发机构新的文化需求分析 |
5.6 文化提升方向 |
5.6.1 文化提升逻辑 |
5.6.2 文化提升方向 |
5.6.3 结论 |
第六章 该研发机构创新文化体系设计 |
6.1 总体架构 |
6.2 核心理念 |
6.2.1 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 |
6.2.2 价值导向的内涵 |
6.3 创新型人才建设 |
6.3.1 创新型员工行为准则 |
6.3.2 创新型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
6.3.3 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 |
6.4 创新型组织建设 |
6.4.1 建立基于战略发展的组织结构 |
6.4.2 制度建设追求效果和效率 |
6.4.3 进行有效激励 |
6.4.4 建立内部沟通机制 |
6.4.5 追求学习型、智慧型组织建设 |
6.4.6 建立广泛外部协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5)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中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的福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章脉络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学者对PRM制度的观点 |
1.3.2 国内学者对4S店销售模式的研究 |
2 汽车销售产业链与概况消费者行为分析 |
2.1 汽车产业链构成 |
2.2 汽车市场的界定 |
2.3 汽车市场的细分 |
2.4 汽车销售市场的转售价格 |
2.5 汽车销售渠道分析 |
2.5.1 品牌专卖销售渠道 |
2.5.2 大型售车场所模式 |
2.5.3 网销和直销 |
2.6 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因素 |
2.6.1 既定收入下的持有成本 |
2.6.2 消费者对性能、设计的偏好 |
2.6.3 政策对消费者购车的影响 |
2.6.4 制造商以产品锁定消费者 |
2.7 RPM制度激励服务对消费者的影响 |
3 汽车生产商实施RPM的原因及影响 |
3.1 汽车制造商与销售商价格谈判力对比 |
3.1.1 汽车生产商产品优势及控制4S店的方式 |
3.1.2 经销商渠道优势 |
3.1.3 销售商与制造商关于价格博弈 |
3.1.4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转嫁风险于4S店 |
3.2 汽车制造商提高进入壁垒和价格控制限制45店 |
3.2.1 加盟条款对45店进入的限制 |
3.2.2 RPM制度增加经销商经营的压力 |
3.3 RPM制度的影响 |
3.3.1 RPM制度对制造商和45店存在的意义 |
3.3.2 即M对消费者购车的福利影响 |
3.3.3 RPM激励服务的效率辩护 |
3.3.4 4S店将PRM制度下产生困境转嫁于消费者 |
4 4S店在售后维修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
4.1 4S店维修中的零部件 |
4.1.1 我国目前零部件发展的情况 |
4.1.2 4S店在售后服务中的优势 |
4.1.3 消费者维修选择4S店的原因 |
4.2 RPM制度下4S店的售后维修 |
4.2.1 4S店利润分析 |
4.2.2 4S店维修费用高价的原因 |
4.2.3 4S店维修费用高价的结果 |
5 政策建议及结论 |
5.1 完善《反垄断法》中针对RPM的规定警示 |
5.2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需要修改 |
5.3 打造4S店品牌、提高销售谈判力 |
5.4 降低汽车售后服务门槛 |
5.5 消费者就汽车问题应集体诉讼 |
5.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MMOI方法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与挽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信客户流失管理研究综述 |
1.2.1 电信客户流失原因研究回顾 |
1.2.2 电信客户流失预测研究回顾 |
1.2.3 电信客户流失挽留研究回顾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MMOI 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技术 |
2.1 MMOI 的理论依据 |
2.1.1 综合集成思想 |
2.1.2 模型集成思想 |
2.1.3 系统动力思想 |
2.2 MMOI 的理论框架 |
2.3 MMOI 的集成模式 |
2.3.1 模型结构 |
2.3.2 集成方式 |
2.4 MMOI 的模型技术 |
2.4.1 决策树 |
2.4.2 神经网络 |
2.4.3 贝叶斯网络 |
2.4.4 Logistic 回归 |
2.5 MMOI 的优化技术 |
2.5.1 人工蜂群算法 |
2.5.2 人工蚁群算法 |
2.5.3 人工鱼群算法 |
2.5.4 粒子群算法 |
2.5.5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MOI 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线性优化集成多分类器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 |
3.2.1 基于预测精度的人工蜂群优化模型 |
3.2.2 基于预测收益的人工蚁群优化模型 |
3.3 基于非线性优化集成多分类器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 |
3.3.1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 非线性集成模型 |
3.3.2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 非线性集成模型 |
3.4 基于动态优化集成多分类器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 |
3.4.1 基于预测精度的动态集成模型 |
3.4.2 基于预测收益的动态集成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MOI 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MMOI 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分析 |
4.2.1 基本概念 |
4.2.2 假设条件 |
4.3 基于预算限制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模型 |
4.3.1 客户保持动力学模型 |
4.3.2 效应影响系数模型 |
4.3.3 客户挽留周期模型 |
4.3.4 客户挽留价值模型 |
4.3.5 单个客户挽留费用模型 |
4.3.6 一对一客户挽留模型 |
4.3.7 模型实证分析 |
4.4 基于竞争反击的电信客户流失挽留模型 |
4.4.1 基本概念 |
4.4.2 假设条件 |
4.4.3 客户保持动力学模型 |
4.4.4 客户保持率计算模型 |
4.4.5 效应影响系数模型 |
4.4.6 客户挽留周期模型 |
4.4.7 客户挽留价值模型 |
4.4.8 客户流失挽留模型 |
4.4.9 模型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信客户流失管理研究评论 |
5.1 引言 |
5.2 MMOI 的理论框架评论 |
5.3 基于MMOI 框架的客户流失预测研究评论 |
5.4 基于MMOI 框架的客户流失挽留研究评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
1.2.1 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研究现状 |
1.2.2 移动教育研究现状 |
1.2.3 上述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评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
2.1 应用模式相关理论 |
2.2 价值网理论 |
2.3 网络效应理论 |
第三章 教育行业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分析 |
3.1 政策法律分析 |
3.1.1 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律 |
3.1.2 网络教育相关政策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2.1 移动电子商务的经济环境 |
3.2.2 教育的经济环境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1 社会消费心理变化的影响 |
3.3.2 教育的社会环境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四章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比较研究 |
4.1 日本NTT DoCoMo的I-mode模式研究 |
4.1.1 I-mode模式介绍 |
4.1.2 I-mode模式的分析 |
4.1.3 I-mode模式的成功因素 |
4.2 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模式研究 |
4.2.1 "移动梦网"介绍 |
4.2.2 "移动梦网"模式的分析 |
4.2.3 "移动梦网"模式的成功之处 |
4.2.4 "移动梦网"模式的不足之处 |
4.3 两种应用模式成功要素的比较分析 |
4.3.1 中国和日本移动增值业务环境比较 |
4.3.2 "移动梦网"和I-mode应用模式的启示 |
第五章 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分析设计 |
5.1 以价值网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
5.1.1 应用模式的价值源泉——客户 |
5.1.2 应用模式的组织者——移动网络运营商 |
5.1.3 应用模式繁荣的关键——CP/SP,移动门户网站 |
5.1.4 教育主管部门 |
5.1.5 其他节点企业成员 |
5.1.6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
5.1.7 应用模式的整合及其交易流程 |
5.2 赢利模式设计 |
5.2.1 收入来源 |
5.2.2 收入分配 |
5.2.3 赢利增长方式 |
5.3 业务/产品模式 |
5.3.1 产品开发的原则 |
5.3.2 产品应实现的必要功能 |
5.3.3 产品分析 |
5.3.4 产品的具体设计形式 |
5.4 渠道模式 |
5.4.1 把该模式的产品当成普通商品卖 |
5.4.2 体验式营销 |
5.4.3 统一运营商界面的内容营销与提升CP/SP知名度相结合 |
5.4.4 运营商的捆绑销售策略 |
5.5 组织模式 |
5.5.1 构建核心联盟组织模式 |
5.5.2 对完善核心联盟组织模式的策略建议 |
第六章 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实例 |
6.1 中国移动的"校讯通" |
6.2 诺基亚的"行学一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主要分析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演化经济思想溯源和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演化思想 |
一、演化经济思想溯源 |
二、演化思想和产业组织的结合 |
第二节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脉络 |
一、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 |
二、产业组织理论演化的若干脉络 |
第三节 演化对策论的理论和方法 |
一、演化稳定策略概念 |
二、复制动力学 |
三、学习模型与选择动力学 |
四、演化对策论的特点和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相关模型 |
第一节 产业演化中的创新:A-U 模型 |
一、模型的理论来源 |
二、产业演化中的创新:A-U 模型 |
第二节 Nelson & Winter 模型 |
一、Nelson & Winter 模型 |
二、对N-W 模型的扩展 |
三、中国学者对N-W 模型的应用 |
第三节 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演化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与演化思想的历史联系 |
第一节 制度演化分析 |
一、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 |
二、肖特等的制度演化理论 |
三、青木昌彦的制度演化思想 |
第二节 制度与演化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
一、历史特定性 |
二、演化倾向性 |
第三节 制度分析与演化思想的历史联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基础:技术创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 |
二、技术创新过程及其模式 |
三、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进化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演化特性: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解释 |
一、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演化解释 |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机制 |
三、技术创新演化的时间特性——Logistic 曲线 |
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模型及其分析 |
一、演化模型的建立 |
二、技术创新过程有序演化分析 |
三、技术创新有序演化过程中随机力的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原动力:组织学习 |
第一节 组织学习的概念 |
一、组织学习 |
二、组织演化 |
第二节 具有持续随机性的调整模型 |
一、基本问题 |
二、随机调整模型过程步骤 |
三、坎多里—迈拉斯—罗布(Kandori-Mailath-Rob)模型 |
四、其他动态 |
五、局部相互作用 |
第三节 组织学习与组织演化的整合模型 |
一、个人层次的学习和演化 |
二、团队层次的学习和演化 |
三、组织层次的学习与演化 |
四、研究困境 |
第四节 学习竞争模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环境: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 |
一、早期的制度演化思想 |
二、诺思的制度演化理论 |
三、制度演化理论新进展 |
第二节 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性和制度的锁定 |
一、制度演化的路经依赖性 |
二、制度的锁定 |
第三节 制度演化的对策分析 |
一、有关概念 |
二、模型描述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研究新进展: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协同演化的理论探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互动关系的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关系的理论 |
三、两种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
第二节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 |
一、自组织理论简介 |
二、协同学基本模型分析 |
第三节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化的微观机理 |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机理 |
二、技术变化、制度变迁和产业组织动态变化 |
三、产业组织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过程动力机制 |
四、产业组织演化系统的“势”分析 |
五、产业组织系统演化过程的熵标志 |
第四节 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及其动态演化 |
一、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 |
二、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演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演化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历程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二、从电信资费变化看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模式特征 |
第二节 技术创新——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风向标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技术演化轨迹 |
二、技术创新对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方式的推动 |
第三节 组织学习——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内聚力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组织学习轨迹 |
二、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组织学习模式演变 |
第四节 制度变迁——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外推力 |
一、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的制度变迁轨迹 |
二、制度变迁在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分析 |
三、从政府规制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电信产业组织演变 |
第五节 协同演化——转轨时期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演化的必由之路 |
一、引言 |
二、技术创新成为中国电信业制度转型的引擎 |
三、从中国电信业主要业务数据变化看电信业产业组织的演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行业报的资源开发与品牌化运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行业报与中国报业 |
1.2 行业报与报业改革 |
第二章 行业报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 专业资源挖掘不深:报纸品牌尚未形成 |
2.2 争夺单一读者资源:同质化竞争严重 |
2.3 与行业需求相脱节:总体服务功能不强 |
第三章 品牌化战略:由“机关报”向“行业资源中心”转型 |
3.1 纵向挖掘专业资源——形成特色报刊品牌 |
3.1.1 以“资源中心观”构建行业信息资源平台(信息资源方面) |
3.1.2 以“窄众化”策略细分读者:培养品牌忠诚度(读者资源方面) |
3.1.3 打“通”产业链:以报刊品牌吸引上下游企业(企业资源方面) |
3.2 横向拓展传播资源——提高报刊品牌效益 |
3.2.1 进军数字报业:媒体深度融合 |
3.2.2 拓宽发行渠道:寻找新增长点 |
3.2.3 创新服务形式:以增值服务“错位”竞争 |
第四章 品牌化战略的前景及问题规避 |
4.1 前景展望 |
4.1.1 以行业为依托组建跨媒体集团(报纸、期刊、网络、手机等) |
4.1.2 创新机制以品牌为中心组建跨地区集团 |
4.2 问题规避 |
4.2.1 平衡领域拓展与做深专业:防止丧失“权威” |
4.2.2 专业性与社会性:避免盲目追求“做大” |
4.2.3 平衡新闻性与服务性: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场理论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场”的引入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战略场的研究背景-动态竞争环境 |
2.1.1 动态竞争研究现状 |
2.1.2 动态竞争的分析方法 |
2.1.3 动态环境中的多点竞争与多市场关联 |
2.1.4 动态竞争环境中的竞争互动 |
2.1.5 动态竞争研究中几种战略范式的比较 |
2.2 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
2.2.1 战略联盟研究现状 |
2.2.2 弥补战略缺口的战略联盟 |
2.2.3 减少交易成本的战略联盟 |
2.2.4 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联盟 |
2.2.5 优化社会网络的战略联盟 |
2.2.6 获取知识与组织学习的战略联盟 |
2.2.7 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战略管理中“场”空间的构建与分析 |
3.1 战略管理中“场”的含义 |
3.1.1 战略需求与战略联盟 |
3.1.2 战略管理中“场”的定义 |
3.2 战略管理中“场”空间的构建 |
3.2.1 影响战略场的内生因素分析 |
3.2.2 影响战略场的外生因素分析 |
3.2.3 战略需求利用率的分析 |
3.2.4 战略场空间模型的建立 |
3.3 战略场的不同类型 |
3.4 战略场内容分析 |
3.4.1 政策场分析 |
3.4.2 竞争场分析 |
3.4.3 市场容量场分析 |
第四章 战略管理中“场”空间的应用 |
4.1 战略场研究的内容 |
4.2 战略场的梯度 |
4.3 战略场的散度 |
4.4 战略梯度的应用 |
第五章 场在战略管理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
5.1 案例介绍——UT 斯达康的神话 |
5.1.1 背景介绍 |
5.1.2 无线技术的应用 |
5.2 战略需求的利用 |
5.2.1 战略需求的出现 |
5.2.2 战略需求的利用 |
5.3 政策场能量测定 |
5.3.1 战略需求的量化分析 |
5.3.2 战略梯度的量化分析 |
5.3.3 战略场能量的利用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局限性和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2000年通信市场敢言“稳”吗(论文参考文献)
- [1]C企业在尼日利亚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谢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2]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D]. 余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电信行业反竞争行为探究与规制[J]. 全国工商系统第四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家型人才培训班第一课题组,刘泽霖.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4(11)
- [4]某电信运营商研发机构创新文化建设研究[D]. 郭志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5]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中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的福利分析[D]. 刘文旭.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6]基于MMOI方法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与挽留研究[D]. 罗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7)
- [7]教育行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D]. 宋凯.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9)
- [8]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D]. 吴艳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
- [9]行业报的资源开发与品牌化运营[D]. 朱珊.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10]场理论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薇.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