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李其成[1](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马金平[2](2014)在《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全面履行“入世”承诺,逐步取消境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地域限制以及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并最终在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此背景下,外资银行纷纷加快在我国的战略布局,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成立。为应对“入世”的挑战,监管层开启和推动了新一轮的银行业改革。在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下,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通过“注资——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的方式进行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成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引资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其他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面对外资银行、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的竞争,脱胎于城市合作信用社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为迅速充实资本金,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向境外战略投资者伸出“橄榄枝”,寻求通过与境外金融机构的“联姻”,以股权换机制、换技术、换管理,希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银行的综合实力,以应对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对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革,国内学界一直争议不断。部分学者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充实了银行资本金,降低了不良贷款率,提高了风险管控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反对者则对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者的必要性提出质疑,认为存在“国有股权贱卖”的风险,并有可能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同时,对引资的效果也表示怀疑。但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着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金融安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关注。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对其战略引资效果的研究多停留在个案研究的微观层面,缺乏对引资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的研究和分析。基于此,本文基于2012年底前完成首次战略引资的17家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情况,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计量分析工具,对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一章是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金融安全、股权定价、引资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概述。第三章系统地剖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分析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和呈现出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本文的落脚点。在前期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2年底前完成首次引进战略投资者的17家城市商业银行在首次引资前、后各三年的数据,从安全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全面考察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显着提升,资产质量显着改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显着提高,但业务机构和创新能力的变化并不显着。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
李卓[3](2005)在《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了履行我国政府在入世谈判中的承诺,我国银行业开始了开放的历程。按照承诺的内容,我们将在入世过渡期内逐步兑现“开放审慎性发放营业许可证、外汇业务及时开放、人民币业务分阶段开放和金融咨询类业务及时开放”。至今,五年的过渡期已经过半,我们不禁希望了解在入世前过渡期里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以及在接下来的入世后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文该如何面对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在此,本文就是建立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之上,旨在总结出在入世过渡期内中、外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应该采取的对策。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通过对传统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金融深化理论体系演进过程的回顾,总结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应用于金融深化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分析之中,为分析我国银行业应对履行入世承诺可能产生的影响寻求理论支持。之后,本文着重对于在入世前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已经履行的承诺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运用统计数据描述在入世过渡前期中、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发展情况,以及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状况;并得出结论,在入世过渡前期,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给我国银行业形成太大的冲击。再次,本文对于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承诺即将开放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对我国银行业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前过渡期内已经开放但外资银行还未进入的领域,分析外资银行的发展方向及对中资银行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以前面的分析为依据,提出如同经济全球化作用的复杂性一样,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影响是复杂而难以简单划分为利弊的;并且提出,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建议我国银行业可以从对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进行适度控制,改革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适度开展混业业务,以客户为导向进行业务调整等几个方面入手,应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以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李媚[4](2005)在《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产生,是市场发展和管理理念更新的需要,是管理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要求,是电子化浪潮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因素推动和促成的结果。CRM这个术语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逐渐被中国企业所认识和了解。银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和客户密集型企业,具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客观条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纷纷寻求先进的营销管理手段和策略,而CRM则为银行提供了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银行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源于市场营销理论,本文依据相关的客户营销理论、客户让渡价值、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等原理,结合中国银行业实施CRM的实践,对其目前面临的认知、信息管理、客户战略、组织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文章的核心部分是针对目前中国银行业在实施CRM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技术经验,探讨中国银行业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具体分别从加强银行认知度、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实施客户战略、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行客户互动管理、健全组织管理体系、系统实施等七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建立长期的优质客户关系,最终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肖平飞[5](2005)在《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和引导这一变化,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一系列的谈判,确立了调整服务贸易领域的多边规则。WTO 所包含的内容构成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其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框架为以法定约束形式承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载体。中国加入WTO 后,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所作的承诺,逐步对外开放了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部门,银行业开放是整个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意味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鉴于外资银行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及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大银行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如何为中资银行制定法律对策,迅速提高其竞争力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桂泽发[6](2004)在《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对计划经济时代延袭下来的传统的银行体制、组织制度、支付制度、管理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随着“入世”进程的推进,实施再造工程后的西方跨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银行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银行体制改革由于没有触及内部组织,进程十分缓慢。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银行按照企业再造和银行再造理论。借鉴西方银行业的成功经验,抓紧实施再造工程,对传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体制等进行适时地脱胎换骨地改造,将自身塑造成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藕合信息技术发展、接轨国际银行趋势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是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明智选择。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借鉴企业再造、银行再造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组织学和管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参照西方银行再造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模式,结合我国银行实际,主要围绕什么是银行再造、为什么要进行再造以及再造什么和如何实施再造这样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的。文章在论述了银行再造的理论渊源、基本原则和银行再造的现实依据以后,集中笔墨研究中国银行再造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着重论述了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再造、经营体制再造。
程惠霞[7](2003)在《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金融管制放松时代,银行业日渐注重资本与规模运营,并购成为银行业竞争新手段,在此背景下出现中小银行遭遇生存发展危机的表象。围绕中小银行危机表象展开的理论争鸣并没有得到一致认可的结论。本论文希望通过中小银行生存机理、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分析进一步深化中小银行研究,完善现代商业银行理论;通过回答中小银行能否生存、为什么能生存、怎么样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为正确认识中小银行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一个实用分析框架,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指明变革取向和实际操作方向,为新时期中国银行业体系改革深化提供理论前提。本论文通过对不同规模银行的功能、发展规律与经营效率比较分析,阐明了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的核心是与所在社区之间的互动,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需求是它们得以成长的坚实基础,通过竞争形成层级分明的生态圈结构是构建有活力中小银行体系的前提。本论文采用图像流程与分析方法介绍了台湾世华银行四个阶段的价值链、策略要素及组合等图像流程,并以一个成功案例揭示了中小银行的发展规律,即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自身价值链及相应的策略组合选择。本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中小银行是一个相对而发展的概念,将其内涵扩展至传统非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将网络经济融入中小银行发展,通过案例证实网络对中小银行生存的重要性。本论文超越简单策略与对策研究,指出中小银行生存发展关键是在价值链与竞争策略要素分析基础上确定适合的策略要素组合,寻找自己的生存运作空间,把中小银行研究推进到一个实际操作分析阶段。本论文认为中国银行制度渐进式改革既成就了中小银行发展,也形成了中小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环境约束,监管机构有必要适当介入改善其外部经营环境,同时要求中小银行自身变革,并寻求恰当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本论文首次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中小银行地理分布、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相结合,阐述了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模式的地区化特征,并由此提出中小银行生态圈概念,指出处于生态圈不同层次的中小银行只有选择恰当的竞争策略才能获得长远发展。本论文通过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价值链构成、策略要素分析与策略要素组合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银行规模决定于经济水平,大银行与中小银行发展并不相悖,两者是共生共存关系;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在银行生态圈中找到运作空间,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中国中小银行有着不同于他国的特性,其生存与发展需要政策支持,但其自身变革和策略选择也同样重要。
马长有[8](2003)在《创新: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介入 ,我国金融市场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方面为国内银行业提供了学习的参照体系 ,可以方便地到国外拓展银行业务 ,推动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向国际化标准靠拢 ;另一方面 ,中国银行业的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强大的竞争压力 ,业务的丢失 ,人才的流失都使国内银行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 ,我国银行业只有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 ,应对入世的挑战 ,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发展
邱崇明[9](2002)在《“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文中指出本文认为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 ,具有 6个方面的优势 ,即人力成本和分支机构优势、本土优势、后发优势、体制改革所能挖掘的潜力优势、整体协作优势、政治动员力优势。文章分析了这些优势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基础 ,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 ,制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王秀卿[10](2002)在《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加入WTO ,将奏响我国银行业“二次改革”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号角 ,它在给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良机的同时 ,也给我国各商业银行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强劲的冲击。商业银行要以“既要沉着应战 ,又要积极应对”的正确态度对待“入世”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全方位 ,分层次 ,多角度地寻求应对对策 ,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一体化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2.1 结构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城市商业银行 |
2.1.1 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 |
2.1.2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
2.2 战略投资者 |
2.2.1 战略投资者 |
2.2.2 合格的战略投资者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评述 |
第3章 战略引资的背景和现状 |
3.1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 |
3.1.1 中国金融改革的需要 |
3.1.2 金融开放的必然要求 |
3.1.3 监管层的鼓励和推动 |
3.1.4 引资双方的强烈意愿 |
3.2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和特点 |
3.2.1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步伐加快,规模扩大 |
3.2.2 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明显的地区偏好,战略意图明显 |
3.2.3 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征 |
3.2.4 引资注重协同效应 |
3.3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产生的问题 |
3.3.1 银行控制权问题 |
3.3.2 金融安全问题 |
3.3.3 选择性偏好导致的地区间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 |
3.3.4 文化冲突问题 |
第4章 战略引资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检验指标选择和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结语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传统金融深化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后华盛顿共识和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体系的演进 |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与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
第三章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入世前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的承诺 |
第二节 入世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状况的数据检验 |
第四章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将履行的承诺 |
第二节 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银行业生存环境状况的分析 |
第三节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继续履行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对我国银行业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适度控制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组织结构改革 |
第三节 适度开展混业业务 |
第四节 以客户为导向的业务调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 |
0.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 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1.1 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发展背景 |
1.1.1 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背景 |
1.1.2 客户关系管理市场发展背景 |
1.1.3 IT技术对CRM经营理念的支撑 |
1.1.4 国际银行业CRM的发展及现状 |
1.2 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内涵 |
1.2.1 客户关系管理含义 |
1.2.2 客户关系管理特点 |
1.2.3 客户关系管理流程 |
1.2.4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架构 |
1.3 CRM带给银行业的效益分析 |
1.3.1 经济效益分析 |
1.3.2 社会效益分析 |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客户营销理论是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石 |
2.1.1 客户营销理论综述 |
2.1.2 4Rs理论 |
2.1.3 4Rs理论四大优势 |
2.1.4 4Ps、4Cs、4Rs三者的关系 |
2.2 客户资源是银行业最重要的资产 |
2.2.1 客户资源 |
2.2.2 挤出效应 |
2.2.3 马特莱法则 |
2.2.4 客户分类 |
2.2.5 衡量客户价值的基本方法 |
2.3 客户让渡价值是建立高质量客户关系的基础 |
2.3.1 客户让渡价值概念 |
2.3.2 平均利润最大化与价值让渡 |
2.3.3 构成让渡价值的因素 |
2.3.4 让渡价值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
2.4 依据客户关系生命周期采取相应策略 |
2.4.1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概念 |
2.4.2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阶段及其特点 |
2.4.3 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各阶段的CRM策略 |
2.5 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目的 |
2.5.1 客户满意度分析 |
2.5.2 客户忠诚度分析 |
2.5.3 客户忠诚与客户满意的关系 |
2.5.4 实施客户忠诚度计划 |
3. 中国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国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发展现状 |
3.1.1 中国银行业现状综述 |
3.1.2 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基础条件 |
3.2 银行业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
3.2.1 面临的认知问题 |
3.2.2 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 |
3.2.3 客户管理方面的问题 |
3.2.4 经营管理组织机构方面 |
3.2.5 实施方面的问题 |
4. 中国银行业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分析 |
4.1 加强银行对CRM的认知度 |
4.1.1 明确自身优势,发展定向市场战略 |
4.1.2 研究外部市场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 |
4.1.3 长期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
4.1.4 客户关系管理实施成本收入分析 |
4.2 构建现代信息平台 |
4.2.1 整合信息渠道,实现信息共享 |
4.2.2 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 |
4.2.3 构建科学的客户数据模型 |
4.2.4 实施有效的客户信息管理 |
4.3 利用数据技术实施数据管理 |
4.3.1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定义 |
4.3.2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
4.3.3 案例分析之一:美国美洲银行数据仓库型CRM系统 |
4.3.3 CRM中实施数据挖掘的基本步骤 |
4.3.5 案例分析之二:美国第一银行数据挖掘之路 |
4.3.6 案例分析之三: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智能分析机制 |
4.4 客户战略实施 |
4.4.1 主动寻找客户—花旗客户案例分析 |
4.4.2 对客户实行差异化分析和细分—荷兰银行案例 |
4.4.3 实施优质客户管理 |
4.5 运用CRM实施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 |
4.5.1 根据业务流程选择技术 |
4.5.2 产品创新阶段 |
4.5.3 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招商银行案例 |
4.6 客户关系管理中的营销创新 |
4.6.1 一对一营销理论 |
4.6.2 交叉销售—花旗银行案例 |
4.7 客户互动管理 |
4.7.1 调整银行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群体的需要 |
4.7.2 与客户保持良性接触 |
4.7.3 极大地调动客户积极参与 |
4.8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 |
4.8.1 组织机构的重组 |
4.8.2 领导层的重视 |
4.8.3 人员配备 |
4.8.4 客户经理管理 |
4.8.5 员工培训机制 |
4.9 CRM系统实施过程 |
4.9.1 CRM软件是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支持平台 |
4.9.2 精心部署实施策略 |
4.9.3 计划实施步骤,坚持循序渐进的策略 |
4.9.4 系统产品的选择 |
4.9.5 可行性分析 |
5. 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5.1 向客户管理关系转变 |
5.2 双“e”架构的CRM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WTO 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及具体承诺减让表 |
第一节 WTO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WTO 各成员方金融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比较 |
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对银行业开放的承诺 |
第二章 加入WTO 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现状与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章 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比较 |
第二节 中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法律对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笫一章 银行再造一般分析 |
第一节 银行再造溯源:从企业再造到银行再造 |
第二节 银行再造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银行再造基本原则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再造现实依据 |
第一节 经营环境的变迁促使银行再造 |
第二节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呼唤银行再造 |
第三节 应对入世挑战逼迫银行再造 |
第四节 体制改革深化要求银行再造 |
第五节 提高资产质量亟需银行再造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内涵、机理及主流模式特点 |
第二节 我国银行原有业务流程弊端、再造原则与思路 |
第三节 银行前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笫四节 银行中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第五节 银行后台业务流程再造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之二:流程外包 |
第一节 银行业务流程外包一般分析 |
第二节 发达国家银行外包的现状与特点 |
第三节 我国银行流程外包探讨 |
第五章 章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一:内部组织架构再造 |
笫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的演变及启示 |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
第三节 我国银行组织架构再造目标模式构建 |
第六章 我国银行组织结构再造之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 |
笫一节 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考察 |
第二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缺陷与再造原则 |
第三节 我国银行外部组织结构再造思路 |
第七章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 |
第一节 银行经营体制再造一般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银行经营体制再造的趋势与障碍分析 |
第三节 我国银行混业经营思路构想 |
结论 |
引文出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1.3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银行基本理论 |
2.1 中小银行界定 |
2.2 中小银行特殊性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危机表象 |
3.1 世界银行业环境变化分析 |
3.2 银行业并购与中小银行危机表象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小银行危机表象的理论争鸣评介 |
4.1 并购与银行业规模经济 |
4.2 并购与中小银行发展相关性争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机理分析 |
5.1 中小银行经营效率的主成分模型 |
5.2 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基石 |
5.3 中小银行生存发展新手段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策略理论 |
6.1 分层提纯与中小银行发展策略 |
6.2 策略要素分析与策略要素组合 |
6.3 个案分析:台湾世华银行阶段性策略选择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及其环境约束 |
7.1 中国银行体系的变迁历程 |
7.2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需求与供给分析 |
7.3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的环境约束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模式与策略选择 |
8.1 中国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变革取向 |
8.2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模式选择 |
8.3 中国中小银行生态圈与策略选择矩阵分析 |
8.4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8)创新: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
(一) 与世界同业相比差距较大。 |
(二) 经营管理基础薄弱。 |
(三) 内控制度不健全, 道德风险严重。 |
(四) 市场观念淡薄, 竞争意识不强。 |
(五) 外部信用环境不佳, 严重威胁银行业发展。 |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一) 银行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
(二) 银行业经营观念和服务手段面临挑战。 |
(三) 银行业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 |
(四) 银行业面临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方面的挑战。 |
(五) 我国对资本项目的管制面临挑战。 |
三、开拓创新:中国银行业的战略选择 |
(一) 转变观念, 加快经营理念的创新。 |
(二) 与时俱进, 强化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机制创新。 |
(三) 抓住机遇, 加快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 |
(四) 诚实守信, 加强信用制度创新。 |
(五) 以人为本,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六) 审时度势, 强化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创新。 |
(9)“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力成本和分支网络优势 |
二、本土优势 |
三、后发优势 |
四、体制改革所能挖掘的潜力优势 |
五、整体协作优势 |
六、政治动员力优势 |
(10)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入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
1、金融市场的竞争。 |
2、金融服务的竞争。 |
3、金融人才的竞争。 |
4、金融产品的竞争。 |
5、金融创新的竞争。 |
二、“入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
1、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 |
2、有利于金融业竞争。 |
3、有利于国外金融创新技术和先进管理机制的引入。 |
4、有利于改善中国投资环境。 |
5、有利于加速金融国际化的发展。 |
三、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 |
1、尽快掌握规则, 按国际惯例规范经营行为。 |
2、深化内部改革,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
3、加快金融创新, 实现多元化经营。 |
4、完善信用功能, 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
5、强化市场营销, 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
6、多种方法并用, 尽快处置不良资产。 |
7、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银行队伍建设。 |
8、加强电子化建设, 充分发挥其在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 |
9、借鉴国外经验, 大力开拓中间业务。 |
10、发挥本土优势, 抢占信贷消费市场。 |
四、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2]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马金平. 山东大学, 2014(01)
- [3]我国银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问题与对策[D]. 李卓.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4]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研究[D]. 李媚.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5]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D]. 肖平飞. 湘潭大学, 2005(04)
- [6]中国商业银行再造研究[D]. 桂泽发.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7]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研究[D]. 程惠霞. 清华大学, 2003(02)
- [8]创新: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J]. 马长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 [9]“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J]. 邱崇明. 财经研究, 2002(06)
- [10]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思考[J]. 王秀卿.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