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酐酶抑制剂对水通道水通道蛋白1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碳酸酐酶抑制剂对水通道水通道蛋白1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一、Effect of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 on Water Channel Aquaporin 1 and Tumor Metastasis(论文文献综述)

高硕[1](2021)在《新型AQP1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是位于细胞膜上的疏水性跨膜蛋白,在水的跨细胞运输中起主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QP1的过表达与许多类型的癌症相关,如脑瘤、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并证实AQP1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以AQP1为肿瘤标志物(Biomarker)的抑制剂的研究将为靶向抗肿瘤新药的发现及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但截至目前水通道蛋白AQP1的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基于AQP1的结构,导师课题组前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不同的糖接杂环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DAP-20表现出明显抑制肺癌的活性;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DAP-20对AQP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子模型计算表明DAP-20能够和AQP1对接证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目的:以DAP-20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一系列基于DAP-20的类似物,进一步优化结构,筛选出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转移、侵袭及血管生成有强抑制作用,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化合物,为深入研究抗肿瘤新药开辟新的道路。方法:合成一系列基于DAP-20结构的类似物,在其1,3,4-恶二唑中的5-位引入大小和性质不同的共轭体系,并在此共轭体系中不同的位置,引入大小不同、电性不同(吸电子或推电子)的基团。通过CCK8法检测上述化合物分别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前列腺癌细胞PC3、结肠癌细胞HT-29、宫颈癌细胞He La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通过合成、分离、纯化共得到了120多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16个,58个为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13C-NMR、COSY、NOESY谱、元素分析、HRMS、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完成了确认。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3,4-恶二唑中5-位引入不同的共轭体系,及不同位置引入大小不同、电性不同基团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目标分子结构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印证了我们基于AQP1结构的新型抑制剂研究的设计思想,并为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抗肿瘤活性和抑制AQP1的表达的新探索提供了基础和帮助。

沐玉荣[2](2021)在《AQP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LS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及(Ac)5GP对RAFL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软骨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人群致残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之一。RA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研究表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活化是RA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与水通透性相关的膜转运蛋白,水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功能以水通道蛋白1(AQP1)研究最为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QP1可以在滑膜组织等组织中表达,RA滑膜中AQP1的上调与滑膜炎症和关节肿胀有关。然而,尚不清楚AQP1在RA中的确切药理作用及潜在机制。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AZ)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已被报道在癫痫、青光眼、高原病和水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此外,AZ能抑制AQP1蛋白的表达,抑制AQP1介导的水渗透性,提示AZ在体内外均可作为AQP1的有效抑制剂。五乙酰栀子苷((Ac)5GP,栀子苷的乙酰化衍生物)表现出比栀子苷更好的药理功能,例如抗炎,抗糖尿病,抗纤维化,抗氧化,抗凋亡和抗肿瘤活性。FLS是组成滑膜内膜的最丰富的细胞类型。在正常情况下,滑膜有助于关节的平滑运动,而在RA中,FLS具有侵袭性病理表型。与正常FLS相比,RA-FLS被激活并表现出独特的侵袭性和侵袭性表型,包括过度增殖,抗凋亡以及增强的迁移和侵袭。RA-FLS向软骨和骨骼的迁移增加以及随后细胞外基质的入侵是破坏RA关节的重要事件。在本研究中,探讨(Ac)5GP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靶标。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2个方面:1.水通道蛋白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LS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证明AQP1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信号传导参与RA的发病过程,阐明AQP1抑制剂AZ对大鼠CIA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继发性足肿胀和踝关节病理组织学变化来评价CIA大鼠的严重程度。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AQP1和β-catenin的表达。使用AQP1 si RNA敲除培养CIA FLS中的AQP1。使用MTT法、PCNA免疫荧光法和transwell法检测RA FLS的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p-GSK-3β(Ser9),c-myc,cyclin D1和MMP9的蛋白水平。检测继发性足肿胀、关节炎指数、踝关节病理指标、血清中II型胶原抗体、IL-1β和TNF-α水平,以评估AQP1抑制剂AZ对CIA大鼠的抗关节炎作用。采用Ki67免疫组化和TUNEL实验检测AZ对滑膜细胞的抗增殖、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Wnt/β-catenin通路的蛋白水平。结论:水通道蛋白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LS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2.五乙酰栀子苷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炎症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Ac)5GP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侵袭和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F-actin检测细胞骨架重组,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的核易位。Elisa试剂盒用于检测IL-1β,IL-6,IL-8,MMP-2和MMP-9等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迁移,侵袭,炎症因子和其他相关蛋白水平。结论:(Ac)5GP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MH7A的迁移、侵袭和炎症反应。

王嘉怡[3](2019)在《EBV调控AQP3表达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人疱疹病毒4型,感染超过95%的成年人。EBV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AQP3(Aquaporin 3)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其通过跨质膜的渗透梯度促进跨上皮水运输。有研究表明,AQP3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机制(肿瘤细胞与细胞膜信号传导)促进细胞内AQP3的表达,为肿瘤侵袭与转移提供有利条件。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约占全部胃癌病例的10%,具有独特的病理和分子特征。EBVaGC中存在多种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整体和非随机DNA甲基化,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病毒通过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物学途径来刺激肿瘤发生,其中细胞表观遗传机制是最具特征的途径之一,DNA甲基化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是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关键效应酶,DNMTs的失调可导致包括抑癌基因在内的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肿瘤病毒在调控DNMTs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EBVaGC中EBV对AQP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明确EBV影响AQP3基因甲基化的机制,为阐明EBVaGC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EBV阳性胃癌细胞系GT38、GT39、SNU719以及EBV阴性胃癌(EBV-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EBVnGC)细胞系SGC7901、BGC823、HGC27中AQP3、甲基转移酶1(DNMT1)、甲基转移酶3a(DNMT3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及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2)Western Blot检测EBV阳性胃癌和EBV阴性胃癌细胞系中AQP3、DNMTs及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EBVaGC和EBVnGC组织中AQP3蛋白的表达。(3)重亚硫酸氰盐测序(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e,BGS,BSP)检测AQP3基因启动子和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情况。(4)采用pcDNA3.1构建EBV编码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EBER)和EBV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LMP1、LMP2A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EBV阴性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检测AQP3、DNMTs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5)分别采用靶向ERK1和ERK2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作用于稳定转染LMP2A后的SGC7901细胞系,检测干扰ERK1和ERK2后AQP3、DNMT3a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中AQP3基因转录水平明显低于EBVnGC细胞系(t=2.057,P<0.001);DNMT3a相反,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中DNMT3a基因转录水平高于EBV阴性胃癌细胞系(t=3.139,P=0.0146);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与EBV阴性胃癌细胞系比较,DNMT1基因转录水平没有显着差异(t=0.6179,P=0.5594);两种细胞系中DNMT3b基因转录水平也无显着差异(t=0.8166,P=0.4453)。(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BV阴性胃癌细胞系中AQP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EBV阳性胃癌细胞系(t=8.857,P<0.001);而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中DNMT3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EBV阴性胃癌细胞系(t=10.20,P<0.001);EBV阴性胃癌细胞系DNM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EBV阳性细胞系(t=9.374,P<0.001);两种细胞系中DNMT3b蛋白水平无显着性差异(t=0.1823,P=0.8576)。(3)胃癌组织中AQP3蛋白的表达与细胞系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BVaGC组织中AQP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EBVnGC。(4)3种EBV阳性胃癌细胞系中AQP3基因启动子和第1外显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均高于70%;EBV阴性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BGC823中甲基化率均小于3%,而EBV阴性胃癌细胞系HGC27中甲基化率为58%。(5)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EBV阳性细胞系GT39和SNU719,AQP3启动子和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率均降低至60%以下,DNMT3a蛋白表达受抑,AQP3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恢复。(6)与转染对照质粒的EBV阴性胃癌细胞系SGC7901比较,转染EBV潜伏膜蛋白LMP2A的SGC7901细胞中DNMT3a表达升高,AQP3基因表达降低,p-ERK表达升高,ERK通路被激活;而在转染EBV潜伏膜蛋白LMP1或EBER的细胞系中,与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比较,DNMT3a、AQP3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7)在稳定转染EBV潜伏膜蛋白LMP2A的EBV阴性胃癌细胞系中分别采用siRNA靶向抑制ERK1或ERK2表达后,DNMT3a的表达下调,AQP3表达则上调。结论:EBVaGC中AQP3蛋白的表达抑制与AQP3基因启动子区和第1外显子区高甲基化相关,AQP3基因启动子区和第1外显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由DNMT3a介导;EBV潜伏膜蛋白LMP2A可通过激活ERK通路上调DNMT3a的表达。

宋达[4](2019)在《乙酰唑胺通过降低水通道蛋白1抑制小鼠心脏早期心室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向心力衰竭发展的共同通路,心室重构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一经启动进行性恶化,它贯穿心力衰竭发展的始终。其特征改变是心脏几何结构异常,心肌细胞肥大伴随功能异常、数量减少,心脏间质细胞增加,伴随心脏功能下降。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应激反应及化学药品等均会导致心室重构发生。其中高血压,冠心病是最常见原因,心室重构是高血压、冠心病病情恶化进展的重要因素,抑制心室重构是抑制心功能进行性下降,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关于心室重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多,但仍没有完全阐明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机制,虽然治疗手段很多,但仍没有一种确切治疗手段能够抑制逆转心室重构。可见这一病理生理过程本身极其复杂,理化因素、病理刺激、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等等因素均可诱发心室重构。如何合理用药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衰进展,最大限度改善预后,有着重大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自发现至今已有30年,共发现13种AQPs(AQP0AQP12)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上,它们的作用是负责水分子跨膜转运,在渗透压梯度作用下协调水分子的跨细胞膜转运。研究发现,在人类和鼠心肌组织中,AQPS家族中AQP1表达最多,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膜上,在生理作用下,介导水的跨膜转运,维持组织细胞间水的平衡。病理状态下,如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后,AQP1异常表达将引起心肌细胞水肿,并且会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MI/RI,病变区域心肌组织的血供减少或消失,进而引发心脏氧供不足,心肌能量获取不足,有毒代谢产物释放增加,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异常。在缺血再灌注早期,由于是缺血缺氧代谢异常所致的大量细胞因子、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外渗至组织间引起水肿。由于供氧不足代谢异常使得局部乳酸堆积,产生细胞毒副效应,影响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细胞水肿。一项关于烧伤所致大鼠心肌水肿的研究中发现,烧伤导致大鼠心肌组织明显水肿,此外通过检测发现大鼠心肌组织中AQP1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多,研究发现心肌水肿程度与AQ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说明AQP1可能参与介导了烧伤后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性所致心肌水肿的病理进程。心肌水肿这一病理现象本身对心肌组织存在巨大影响,水肿压迫会导致微循环异常,影响组织供血供氧,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除此以外,它会影响心室舒张收缩功能。而心肌水肿会导致电传导异常,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心肌水肿还会引发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结构改变导致心室重构。另外有研究显示,汞离子(Hg2+)通过抑制AQPs来降低细胞水肿减少线粒体膜,抑制凋亡,表明AQPs在细胞凋亡中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多个研究发现通过下调AQP1表达,可减轻细胞水肿,减少细胞凋亡,但未见到AQP1关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拟就AQP1在病理状态下心肌组织中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本研究关键点是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AQP1抑制剂,已经有大量关于调节AQP1蛋白表达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包括高渗环境、低氧状态、激素水平、磷酸化诱导、汞离子、乙酰唑胺、RNA干扰因子等等,以上诸多因素,要么操作困难,要么存在毒副作用,很难用于临床治疗,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AZA)是一个老药,在临床中用于多种疾病,因其能抑制AQP1表达,推测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其潜在推广和应用价值。曾有关于肾脏组织的研究发现它可抑制AQP1的水转运,可降低肾小管水通透性。在雪旺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中也发现加入AZA后,低氧所诱导AQP1转录与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说明AZA能显着抑制AQP1表达。还有关于AZA的研究表明它能可逆性抑制爪蟾卵母细胞AQP1的通透性,并能够降低瘤组织中AQPl的表达减少肿瘤侵袭转移。但AZA对心肌细胞AQP1表达影响未见报道。以前大量关于炎症因子的研究发现,许多心脏疾病均会导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这些因子在疾病发生转归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炎症反应能够加速心肌肥大引起心室重构。IL-6干预的心肌细胞可导致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多,一些导致心肌肥厚的蛋白因子表达也会增加,如P-肌球蛋白重链((P-myosin heavy chain,P-MHC)。研究发现,TNF-α升高不仅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远期观察发现其具有较高的心衰率和死亡率。众多研究均发现,心肌细胞作为TNF-α作用的靶细胞,高浓度TNF-α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引起心室重构。另外,研究表明IL-6、TNF-α还影响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目前无关于AQP1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的研究。P38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重要一员,是机体内的一条重要的炎症信号介导通路,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并促使细胞凋亡,其参与心、脑、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除介导炎症反应外,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AQP1表达水平与P38MAPK活化程度相关。另有关于胸膜间皮细胞的研究发现,应用肽聚糖抑制P38MAPK活化,可以抑制缺氧所诱导的AQP1的表达升高。心肌细胞中AQP1表达与P38MAPK是否相关尚无报道。虽然关于AQP1的研究很多,但对于其在心肌中表达规律以及其对心室重构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心肌在缺血和压力超负荷情况下AQP1表达情况,并选取AZA为干预手段,研究它对心肌组织中AQP1表达的影响,观察这一治疗手段对心脏含水量、心脏重量、细胞凋亡、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从而探讨AZA能否有效抑制心室重构。另外同时观察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以及P-P38MAPK表达情况,以期进一步研究早期心室重构的病理过程,探讨在心室重构中这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心室重构治疗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AQP1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第二部分AZA通过降低AQP1转录与表达抑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早期心室重构。第三部分AQP-1在小鼠压力超负荷模型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第四部分AZA通过降低AQP1转录与表达抑制小鼠压力超负荷所致的早期心室重构。第一部分AQP1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目的:探讨缺血条件下AQP1表达水平、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以及P38MAPK磷酸化水平,以及几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观察心肌水肿情况,并探讨AQP1过表达与心肌水肿发生与持续的关系。进而为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水肿,保护受损心肌提供研究方向。方法:为检测IL-6,TNF-α,P-P38 MAPK,AQP1在小鼠MI/RI后的表达水平及规律,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以下2组,A组:假手术组:按照MI/RI造模方法开胸手术,只穿线不结扎前降支。B组按照MI/RI造模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30分钟。两组分别于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5天、7天、14天等时间点行实验动物取材,以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心脏,用4℃预冷生理盐水冲洗,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38 MAPK、AQP1相对蛋白表达,干湿重法测心肌组织水含量。结果:小鼠手术结扎前降支后,可见缺血相关改变。在各时间点观察心脏外形,在48小时后MI/RI组心脏较非手术组明显增大,考虑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室重构可能性大。MI/RI小鼠各时间点AQP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从术后4小时至24小时呈轻度下降趋势,自术后24小时至术后1周表达量呈急剧增加趋势,至术后1周达到高峰。MI/RI组小鼠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术后4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此后浓度逐渐下降,但在1周前都处于较高水平。MI/RI组在各个时间点P-P38 MAPK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从术后4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到峰值,此后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MI/RI组小鼠各时间点左室心肌水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4小时开始增加至12小时达峰,后开始下降至48小时降至最低,自术后48小时开始心肌含水量再次增加,至术后5天达最高峰,至术后1周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后呈下降趋势。AQP1与P-P38 MAPK表达量存在相关性。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与TNF-α存在相关性。48小时前各时间点左室心肌水含量与IL-6、TNF-α相关。48小时以后左室心肌水含量与AQP1密切相关性。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水肿,心室重构,心脏外形几何结构改变,导致心室腔体积明显增大。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AQP1表达量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小鼠心肌组织含水量密切相关,尤其是48小时后与心肌组织含水量相关性更加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心肌组织中IL-6、TNF-α明显升高,并与早期心肌水肿密切相关,IL-6、TNF-α是介导心室早期重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鼠心肌AQP1蛋白表达与P38MAPK磷酸化密切相关。TNF-α水平与P-P38MAPK表达具有相关性。第二部分AZA通过降低AQP1表达抑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早期心室重构目的:探讨AZA干预是否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早期心室重构,并探讨AZA是通过何种途径起到影响早期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乙酰唑胺组(sham+AZ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缺血再灌注损伤+乙酰唑胺组(MI/RI+AZA组)。于手术后1周,乙醚麻醉小鼠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大小及心功能情况,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计算心重/体重比(HW/BW),取部分缺血部位心肌组织行切片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另取部分心肌组织进行匀浆后查心肌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QP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的蛋白表达,干湿重法计算心肌水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组比较,MI/RI组心脏体积明显增大,室腔扩大。HE染色,MI/RI组心肌细胞水肿明显,结构破坏,心肌纤维紊乱、间隙增宽,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AZA干预能够降低心脏扩大,减少心肌细胞水肿,结构破坏,以及炎症细胞浸润。TUNEI染色,MI/RI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ZA干预能明显降低MI/RI诱导的细胞凋亡。MI/RI组AQP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AZA干预能够降低MI/RI小鼠心肌组织AQP-1蛋白及mRNA的表达。MI/RI组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ZA干预能够降低MI/RI小鼠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MI/RI组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AZA干预能够降低MI/RI小鼠心肌组织P-P38 MAP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MI/RI组心肌组织水含量,心脏重量/体重(HW/BW)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ZA治疗能够降低MI/RI小鼠心肌组织水含量、HW/BW值。MI/RI组IVSD、LVAWD以及IVSS均明显厚于对照组,LVAWS要薄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明显大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AZA干预能够改善MI/RI所致的LVEF降低,以及MI/RI所致LVEDD、LVESD变大以及LVAWD增厚,但对IVSD,IVSS,以及LVAWS改变无显着影响。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细胞水肿,结构破坏,细胞凋亡、心脏体积增大,心室重构;导致AQP1转录与表达增加,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水肿、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水含量以及HW/BW比值增加,并导致左心室体积扩大,心脏功能下降,发生心室重构。AZA干预能够明显降低AQP1的转录与表达,减轻心肌细胞水肿,减少细胞凋亡,降低心肌水含量,减少心脏体积质量,改善心脏结构及功能作用,抑制心室重构,但对心肌肥厚影响不明显。AZA干预能够降低MI/RI所致的P-P38MAPK蛋白的表达增高。AZA干预还降低了MI/RI所致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升高,进而可能起到减少细胞凋亡,延缓心室重构的作用。第三部分AQP-1在小鼠压力超负荷模型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压力超负荷小鼠IL-6,TNF-α,P-P38MAPK,AQP1表达水平,以及各时间点心肌含水量,来探讨心肌压力超负荷条件下AQP1过表达与心肌水肿的相关性,以及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以下2组,A组:假手术组(sham组):按照造模方法开胸手术,只穿线不结扎主动脉弓。B组主动脉弓缩窄术组(TAC组)按照主动脉弓缩窄术造模,部分结扎主动脉弓。两组分别于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5天、7天、14天等时间点行实验动物取材,以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心脏,用4℃预冷生理盐水冲洗,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38 MAPK、AQP1相对蛋白表达,干湿重法测心肌组织水含量。结果心肌压力超负荷导致心肌损伤心室重构。TAC组小鼠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ham组AQP1表达在各时间点比较恒定,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组小鼠AQP1蛋白表达量从术后4小时开始明显增加,至术后72小时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至术后14天仍在一个较高水平。与sham组比较,TAC组各时间点AQP1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TAC组小鼠P-P38 MAPK蛋白表达量从术后4小时开始明显增加,至术后48小时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至术后14天仍在一个较高水平。与sham组比较,TAC组各时间点P-P38MAPK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sham组左室心肌水含量在各时间点比较恒定,各时间点间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组小鼠左室心肌水含量从术后4小时开始增加至5d达峰,后开始稍有下降至术后14天仍在较高水平。结论压力超负荷可导致心肌水肿,心室重构,心脏外形几何结构改变,导致心脏体积明显增大。压力超负荷导致AQ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小鼠心肌组织含水量密切相关。压力超负荷导致心肌组织中IL-6、TNF-α明显升高,并与心肌水肿相关。P38MAPK磷酸化水平与小鼠心肌AQP1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第四部分AZA通过降低AQP1表达抑制小鼠压力超负荷所致的早期心室重构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对小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水肿、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并分析AQP1在其中起到的作用,AZA干预是否能够改善上述指标。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假手术+乙酰唑胺组,主动脉弓缩窄术(TAC)组,主动脉弓缩窄术+乙酰唑胺(TAC+AZA)组。于手术后2周,乙醚麻醉小鼠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大小及心功能情况。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计算心重/体重比(HW/BW),取部分缺血部位心肌组织行切片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另取部分心肌组织进行匀浆后查心肌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38 KMAP的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Q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干湿重法计算心肌水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C模型组小鼠心脏体积增大,几何形状改变,左心室腔扩大;HE染色肌细胞水肿、肥大、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增大;AZA干预能够减少心肌细胞水肿、肥大,降低细胞结构破坏,抑制心脏扩大;TUNEI染色可见,TAC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ZA干预能明显降低TAC诱导的细胞凋亡;TAC组AQ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AZA干预能够降低TAC小鼠心肌组织AQ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TAC组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AZA干预能够降低TAC诱导的IL-6、TNF-α升高;TAC组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高;AZA干预能够降低TAC小鼠心肌组织P-P38 MAP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TAC组心脏重量/体重(HW/BW),心肌组织水含量均明显升高,AZA治疗能够降低TAC小鼠心肌组织水含量、HW/BW值。与对照组比较,TAC组IVSD、IVSS及LVPWD均明显增厚,而LVEDD明显降低,LVEF明显降低,AZA治疗的TAC组小鼠LVEF明显改善,对于TAC所致的IVSD、IVSS、LVPWD和LVEDD改变没见明显影响。结论:压力超负荷可导致心肌细胞水肿,肥大,结构破坏,心脏体积增大,心室腔几何结构改变,导致心室重构;导致AQP1转录与表达增加,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水肿、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水含量以及HW/BW比值增加,并导致左心室体积扩大,心脏功能下降;AZA干预能够明显降低AQP1的转录与表达,减轻心肌细胞水肿,减少细胞凋亡,降低心肌水含量,减少心脏体积质量,改善心脏功能作用。AZA干预能够降低P-P38MAPK蛋白的表达增高。AZA干预还降低了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心肌组织中IL-6、TNF-α水平升高,降低炎症反应,进而可能起到减少细胞凋亡,进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吴德庆[5](2019)在《AQP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信号和PCDH7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结直肠细胞的癌变和癌细胞的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由一个膜转运蛋白家族组成,主要起到水输送通道的作用。AQP8是水通道蛋白的一种,除运输水外还促进氨和过氧化氢通过细胞膜。除了膜通道功能外,AQP8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疾病进展。此外,AQP8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还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结直肠癌中AQP8的表达水平降低,提示AQP8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下调。PI3K-Akt途径是所有癌症中最常见的失调信号途径之一。部分AQPs在影响癌症和其它疾病的过程中也会对PI3K/Akt信号相关蛋白产生影响。人PCDH7是钙粘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识别、粘附和信号转导中起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CDH7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或细胞中表达失调或突变。部分研究还显示PCDH7与AQP8存在共表达关系。本文通过人群、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AQP8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并探究AQP8与PI3K/Akt信号及PCDH7的关系。第一部分 AQP8、PCDH7和PI3K/Akt信号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AQP8、PCDH7和Akt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究三个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人民医院收集结直肠癌患者56例。在医院HIS病例查询系统中,查询患者的初诊时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资料。我们采用自身配对的方式对每个病人提取结直肠癌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距离肿瘤≥5厘米)。自确诊时起,对所有研究对象定期随访,随访间隔为4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AQP8、PCDH7和Akt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组织中AQP8、PCDH7和Akt mRNA表达水平。结果:1.癌组织中AQP8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PCDH7和Akt mRNA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2.癌组织中AQP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癌旁组织,PCDH7和Akt蛋白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癌旁组织。3.AQP8蛋白和PCDH7蛋白水平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0.473,P=0.000);AQP8蛋白和Akt蛋白水平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0.676,P=0.000);PCDH7蛋白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0.544,P=0.000)。4.AQP8蛋白在癌性肠梗阻、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5cm、C+D期、高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CDH7蛋白在癌性肠梗阻、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5cm、C+D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癌症的分化程度无显着关联(P>0.05)。Akt蛋白癌性肠梗阻、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5cm、C+D期、高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5.复发患者癌组织中,AQP8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CDH7和Akt蛋白显着升高。6.AQP8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着高于AQP8低表达组;PCDH7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着低于PCDH7低表达组;Akt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着低于Akt低表达组。结论:AQP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PCDH7和Ak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三种指标均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和预后相关。高表达的AQP8蛋白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高表达的PCDH7和Akt蛋白是预后危险因素。AQP8蛋白和PCDH7蛋白、Akt蛋白水平均呈显着负相关。第二部分 AQP8对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对PCDH7和PI3K/Akt信号的调节作用目的:在细胞实验中,研究AQP8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分析AQP8对PCDH7和PI3K/Akt信号的调节作用。同时研究AQP8对结直肠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HT-29,COLO 205,lovo HCT116和正常大肠上皮细胞购自于广州奥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组:SW480和HT-29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空载组、AQP8组、AQP8+PI3K组、AQP8+Akt组、shCon组、shPCDH7组、AQP8+PCDH7组、紫杉醇组和AQP8+紫杉醇组。紫杉醇干预剂量0.04μmol/L。CCK8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其相应组别细胞干预后PCDH7、PI3K和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AQP8、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AQP8 mRNA在五种结直肠癌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人正常大肠上皮细胞(P<0.05),miR-497在五种结直肠癌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中,AQP8 mRNA在AQP8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AQP8mRNA在对照组和空载C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AQP8组细胞增殖倍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细胞增殖倍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AQP8组的穿膜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的穿膜细胞数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AQP8组细胞的愈合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细胞的愈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AQP8组的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8组细胞的集落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细胞的集落细胞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两类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细胞)中,空载组和AQP8组细胞中PI3K和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AQP8组细胞中的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载组;AQP8组细胞增殖倍数显着低于AQP8+PI3K组(P<0.05)和AQP8+Akt组(P<0.05),AQP8+PI3K组和AQP8+Akt组细胞增殖倍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AQP8组的穿膜细胞数显着低于AQP8+PI3K组(P<0.05)和AQP8+Akt组(P<0.05),AQP8+PI3K组和AQP8+Akt组的穿膜细胞数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AQP8组细胞的愈合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细胞的愈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AQP8+PI3K组(P<0.05)和AQP8+Akt组细胞(P<0.05)的集落细胞数均显着高于AQP8组,AQP8+PI3K组和AQP8+Akt组细胞的集落细胞数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4.在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中,空载组中PCDH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QP8组(P<0.05);shPCDH7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和伤口愈合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和shCon组,对照组和shCon组的穿膜细胞数和伤口愈合率无显着性差异;AQP8+PCDH7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和伤口愈合率显着高于AQP8组。5.AQP8组细胞中的E-钙粘蛋白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PCDH7组,N-钙粘蛋白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PCDH7组。6.在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中,对照组的集落细胞显着高于紫杉醇组(P<0.05)和AQP8+紫杉醇组(P<0.05),紫杉醇组显着高于AQP8+紫杉醇组(P<0.05);对照组的穿膜细胞数显着高于紫杉醇组(P<0.05)和AQP8+紫杉醇组(P<0.05),紫杉醇组显着高于AQP8+紫杉醇组(P<0.05);对照组的伤口愈合率显着高于紫杉醇组(P<0.05)和AQP8+紫杉醇组(P<0.05),紫杉醇组显着高于AQP8+紫杉醇组(P<0.05)。结论:AQP8过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徙,并促进细胞凋亡。与结直肠癌细胞中PI3K、Akt和PCDH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I3K/Akt和PCDH7过表达可以逆转AQP8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最后,AQP8过表达会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第三部分 AQP8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体内研究目的:在结直肠癌细胞移植瘤裸鼠中,进一步研究AQP8对移植瘤裸鼠存活率、肿瘤大小和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4周龄Balb/c雄性裸鼠60只分成6组,每组10只,即SW480-对照组、SW480-空载组、SW480-AQP8组、HT29-对照组、HT29-空载组、HT29-AQP8组。皮下成瘤模型:将各类细胞对应接种于各组裸鼠背部皮下,剂量为0.2ml/只。血道转移模型:常规消化各类结直肠癌细胞株,并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5×106个/ml,0.1ml细胞悬液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裸鼠体内。HE染色做转移灶的病理切片。TUNEL法检测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AQP8、PCDH7和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皮下成瘤模型结果:1.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的移植瘤裸鼠中,AQP8蛋白在AQP8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AQP8蛋白在对照组和空载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死亡2只,空载组死亡3只,AQP8组死亡1只。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和空载组死亡率为25%,AQP8组无小鼠死亡。两种细胞移植瘤裸鼠中,各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W480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的肿瘤体积(cm3)分别是3.57±0.36、3.84±0.22和1.85±0.17。HT-29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的肿瘤体积(cm3)分别是3.00±0.44、3.72±0.46和1.23±0.19。AQP8组裸鼠的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的肿瘤体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4.SW480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4.67±2.75、6.87±6.33和45.01±21.69。HT-29移植瘤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6.65±3.23、5.75±3.39和44.67±12.80。AQP8组裸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5.两类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T-29细胞)移植瘤裸鼠的肿瘤组织中,AQP8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PCDH7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裸鼠肿瘤组织中PCDH7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血道转移模型:1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血道转移裸鼠中,对照组死亡率为37.5%,空载组死亡率为62.5%,AQP8组死亡率为12.5%。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血道转移裸鼠中,对照组死亡率为25.0%,空载组死亡率为50%,AQP8组无小鼠死亡。各组的死亡率差异显着(P<0.05)。2.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血道转移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转移灶总数的均值±标准差分别是6.63±1.85、7.63±3.11和1.63±1.30。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血道转移裸鼠中,对照组、空载组和AQP8组裸鼠转移灶总数的均值±标准差分别是7.38±3.02、8.75±2.25和1.88±1.36。AQP8组裸鼠转移灶总数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和空载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组裸鼠转移灶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8能抑制裸鼠肿瘤组织的生长,促进组织中细胞凋亡,降低模型裸鼠的死亡率,并抑制肿瘤的转移。

于毅[6](2018)在《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肝脏水通道蛋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实验目的:解剖学肝脏为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与中医学“脾主运化”的功能相关性很高,“运化”其中包括运化水湿的功能,AQPs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故肝脏AQPs的功能与中医学“健脾利湿”、“疏导水液”息息相关。本实验通过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肝脏内AQP-1和AQP-4的分布、定量、活性及调控方式的系统研究,探究湿阻中焦证对AQP-1和AQP-4的影响,以及平胃散是否通过影响AQPs的表达分布来调控水液代谢状态,揭示湿阻中焦证引起细胞水液代谢失衡的部分分子机制和平胃散在调控细胞跨膜水转运方面的作用靶点。其中选择AQP-1、AQP-4作为研究的原因是:前期实验研究发现AQP-1、AQP-4在肝、肺、肾、胃肠道都有表达,为共同表达的AQPs,且这几个脏器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因为其他脏器前期都有研究[1],此次选择肝脏内AQP-1和AQP-4研究以期达到多脏器共同评价的目的。故为了研究AQPs的表达规律以及湿阻中焦对AQPs的影响,此次研究特别选择这两个蛋白进行探究。实验方法:辨证论治中,“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选用20天成熟的大鼠造模,再检测大鼠胃残留率和肠推进率,然后检测:1.实施化学比色法检测确定肝脏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活性,2.实施间苯三酚法检测确定D-木糖的相关含量,3.实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肝组织中AQP-1、AQP-4含量,4.实施平均光密度测定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PCR和AQPs磷酸化法测定肝组织中AQP-1和AQP-4的表达。实验结果:1建立“湿阻中焦证”大鼠实验模型:(1)一般观察现象:模型组每只大鼠的体重均有显着减轻,食物摄入量和饮水量显着降低,精神状态差。(2)实验指标检测:动物模型组大鼠胃部食物代谢不通畅,排不净,血清D-木糖含量下降,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下降。(3)用平胃散对模型组大鼠给予药物治疗:模型组大鼠的食物摄入量、饮水摄入量、个体体重、胃内残留率、肠内推进率,血清D-木糖摄入量和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有显着变化,因此可知,动物实验“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的制造具有科学真实性。2解剖学肝脏内AQP-1、AQP-4的含量(1)动物实验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对照比较分析;动物模型组的大鼠AQPs含量降低,即肝脏AQP-1,AQP-4和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降低。(2)用药物平胃散对大鼠治疗后,平胃散治疗组大鼠AQPs水平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其有所增加,即肝脏AQP1,AQP4和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水平升高。(3)与模型组比较,经过自然恢复后,大鼠肝脏AQP-1在自然恢复组含量上升,大鼠AQPs肝脏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在自然恢复组含量下降。3解剖学肝脏内AQP-1,AQP-4蛋白的表达分布(1)动物实验造模完成后,与空白组相比分析,动物模型组的大鼠AQPs表达提高,即肝脏AQP-1,AQP-4表达提高。(2)用药物平胃散对大鼠治疗后,平胃散治疗组大鼠AQPs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其蛋白表达有明降低,即肝脏AQP-1,AQP-4表达下降。(3)与模型组比较,通过自然恢复后,大鼠肝脏AQP-1在自然恢复组表达提高,大鼠AQP-4在自然恢复组表达下调。实验结论(1)平胃散能够改善解剖学肝脏内AQP-1、AQP-4的蛋白表达和含量的分布水平,可以调剂钠离子,钾离子,三磷酸腺苷酶活性。(2)平胃散可以调控机体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输布,这或许是平胃散具有燥湿运脾的作用机理之一。(3)湿阻中焦证模型既可以影响机体能量代谢,还可以影响肝脏内AQP-1和AQP-4的蛋白含量和蛋白表达情况,这也是动物实验“湿阻中焦证”模型大鼠机体内津液代谢紊乱的原理。

张智昱,武娟,李学军[7](2018)在《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水通道蛋白1(AQP1)是细胞膜上的疏水跨膜蛋白,能够介导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同时也是AQP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水通道蛋白。研究表明,AQP1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及肿瘤的发展和演进中发挥作用,或许将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将主要从AQP1的结构功能、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等方面进行综述。

姬逸男[8](2017)在《AQP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AQP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中AQP1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AQP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1.人乳腺相关样本组织: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18例乳腺癌组织、65例癌旁组织及32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蜡块标本。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与乳腺良性病变中AQP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乳腺癌组织中AQ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AQP1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均有表达。AQP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4.9%vs 13.4%,χ2=18.060,P=0.000)与良性病变(44.9%vs 18.7%,χ2=7.222,P=0.007);而癌旁组织与良性病变中AQP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13.4%vs 18.7%,χ2=0.394,P=0.530)。2.AQP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QP1在ER、PR受体或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于ER、PR受体或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5.2%vs 35.0%,χ2=4.851,P=0.028;53.6%vs 32.7%,χ2=5.093,P=0.024;52.1%vs 33.3%,χ2=3.944,P=0.047)。乳腺癌伴有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时AQP1的表达水平更高(59.0%vs 29.8%,χ2=5.027,P=0.025;84.6%vs 40.0%,χ2=9.307,P=0.002)。而AQP1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所有P值>0.05)。3.AQP1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情况:AQP1在三阴型乳腺癌(83.3%)表达水平最高,但与HER-2过表达型(64.7%)差异不明显(χ2=1.872,P=0.171),而Luminal A/Luminal B1型和Luminal B2型均低于三阴型(36.7%vs 83.3%,χ2=14.016,P=0.000;14.3%vs 83.3%,χ2=24.791,P=0.000)和HER-2过表达型(36.7%vs 64.7%,χ2=4.009,P=0.045;14.3%vs 64.7%,χ2=12.101,P=0.001)。结论:1.AQP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要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而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内AQP1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2.AQP1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着高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而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AQP1表达略高于HER-2阳性患者。3.伴有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乳腺癌患者中AQP1的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者。4.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AQP1的表达存在差异:AQP1在三阴型乳腺癌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HER-2过表达型,这两个分子亚型中AQP1的表达高于Luminal A/Luminal B1型和Luminal B2型。第二部分:AQP1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SK-BR-3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情况目的:分析代表不同分子分型的人乳腺癌细胞株中AQP1的表达,找出优势表达株,为进一步探讨AQP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CF-7、MDA-MB-231、SK-BR-3及MCF-10A细胞中AQP1 m RNA的表达。2.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CF-7、MDA-MB-231、SK-BR-3及MCF-10A细胞中AQ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中AQP1 m RNA的表达量低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1.272±0.337 vs2.639±0.653,P=0.004)、MDA-MB-231(1.272±0.337 vs 5.325±1.031,P=0.000)、SK-BR-3(1.272±0.337 vs 4.240±0.714,P=0.000)。而且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AQP1 m RNA的表达量最高,明显高于MCF-7(5.325±1.031 vs 2.639±0.653,P=0.000)和SK-BR-3(5.325±1.031 vs4.240±0.714,P=0.018)。2.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发现,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中AQP1蛋白的表达量低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0.178±0.028 vs 0.381±0.038,P=0.001)、MDA-MB-231(0.178±0.028 vs 0.865±0.067,P=0.000)、SK-BR-3(0.178±0.028 vs 0.810±0.038,P=0.000)。而且在乳腺癌细胞株中MDA-MB-231AQP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但与SK-BR-3(0.865±0.067 vs0.810±0.038,P=0.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CF-7的AQP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MDA-MB-231(0.381±0.038 vs 0.865±0.067,P=0.000)和SK-BR-3(0.381±0.038 vs 0.810±0.038,P=0.000)。结论:1.高侵袭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SK-BR-3中AQP1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的表达均高于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其中在MDA-MB-231的表达最高。2.结合前期免疫组化结果,我们将选择MDA-MB-231细胞作为进一步研究AQP1生物学功能实验的细胞株。第三部分RNA干扰AQP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目的:探索干扰AQP1基因表达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将慢病毒载体(AQP1-shRNA-LV)转染至MDA-MB-231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NA干扰后MDA-MB-231细胞(实验组)AQ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与转染了慢病毒载体(NC-shRNA-LV)的MDA-MB-231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MDA-MB-231细胞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2.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AQP1基因干扰前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3.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AQP1基因干扰前后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4.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QP1基因干扰前后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显示干扰组MDA-MB-231细胞AQP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均小于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干扰组MDA-MB-231细胞AQP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均小于0.05)。2.CCK-8细胞增殖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发现,RNA干扰AQP1基因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5);3.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发现,RNA干扰AQP1基因后,MDA-MB-23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AQP1-shRNA-LV可有效沉默AQP1基因,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的MDA-MB-231细胞株,为下一步研究AQP1的功能奠定基础。AQP1-shRNA-LV可显着降低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干扰AQP1表达可能为乳腺癌,尤其是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第四部分RNA干扰AQP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影响目的:应用AQP1-shRNA-LV干扰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AQP1的表达,研究AQP1-shRNA-LV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转染AQP1干扰慢病毒AQP1-shRNA-LV的MDA-MB-231细胞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NC-shRNA-LV的MDA-MB-231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亲本MDA-MB-231细胞组)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乳腺脂肪垫,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记录皮下移植瘤的成瘤时间,成瘤后每5天观察记录每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变化。动态观察皮下移植瘤生长状况,35天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剥离移植瘤,比较各组移植瘤的大小和重量;并分别取裸鼠肺脏进行石蜡组织包埋,HE染色病理观察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裸鼠肺转移瘤情况。结果:1.实验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的瘤体平均体积分别为:721.01±383.92mm3、656.07±330.67mm3、279.09±110.10mm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5,P<0.05),两两比较,实验组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0.05)及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的瘤体平均重量分别为:0.61±0.34g、0.56±0.28g、0.27±0.11g,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24,P<0.05),两两比较,实验组均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P<0.05)及空白对照组(P<0.05)。2.实验组未出现裸鼠肺转移,其出现肺转移的机率似乎低于空白对照组(3只)及阴性对照组(2只),但无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222和0.481。结论:1.干扰乳腺癌细胞AQP1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速度。2.干扰乳腺癌细胞AQP1的表达,可能降低移植瘤自发转移的机率。

吕瀛娟[9](2017)在《维生素D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眼压增高后损害视功能及视神经时,房角始终开放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病程缓慢但隐匿,具有遗传倾向,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眼压、年龄、种族、家族史、糖尿病、近视、性别、白内障、偏头痛、外周血管痉挛、脑脊液压力变化、系统性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和遗传因素等是可能的危险因素。患者早、中期没有明显症状和/或典型的体征,晚期造成视功能及视神经不可逆的损害,目前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眼压及视神经保护等方面。因此,应从遗传学角度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避免视神经损害的发生;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的研究应成为探讨发病机制的方向之一。患者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某些多态性位点已被证明与糖尿病、高血压及近视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相关。维生素D是否影响眼压存在争议。国外研究显示了1,25二羟基维生素D3能够调控动物的眼压,但机制不明。1,25二羟基维生素D3调控生理功能是受体依赖的。水通道蛋白1被检测到在小梁网等质膜中高表达,调控房水的分泌、外流及眼压。本研究探讨机体维生素D水平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Cdx-2、Fok I、Bsm I、Taq I、Apa I和Tru9 I)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否存在相关联系;并在人小梁细胞水平观察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的水通道蛋白1及维生素D受体的作用。方法: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的含量,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相互关系。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溶解曲线分析技术及遗传学分析方法,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较常见的多态性位点(Cdx-2、Fok I、Bsm I、Taq I、Apa I和Tru9 I),并分析这些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体内的分布频率。3)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前后,人小梁细胞AQP1及维生素D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1)7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浓度为26.37 ng/ml±5.83 ng/ml,73例对照组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浓度为30.43ng/ml±3.91 ng/ml。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Bsm I: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的B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35%和74.65%,对照组的B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8%和94.52%;基因型频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意义(p=0.001;χ2=10.98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和对照组B等位基因频率为12.68%和2.74%,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意义(p=0.002;χ2=10.074;OR=5.153,95%CI:1.69915.635)。Taq I: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的T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65%和23.35%,对照组的T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41%和9.59%,基因型频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意义(P=0.013;χ2=6.234)。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和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12.68%和4.79%,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意义(p=0.018;χ2=5.641;OR=2.882,95%CI:1.1657.132)。其余Cdx-2、Fok I、Apa I和Tru9 I位点多态性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没有意义。3)1,25二羟基维生素D3能抑制人小梁细胞的水通道蛋白1表达,升高维生素D受体蛋白的表达。结论:1)体内较低水平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的风险因素。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m I及Taq I两个位点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能存在相关联系。Bsm I’B’和Taq I’t’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3)1,25二羟基维生素D3调控人小梁细胞的水通道蛋白1表达,维生素D受体也参与其中。

张洁[10](2012)在《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1(AQP1)与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密切相关,碳酸酐酶抑制剂具有抑制AQP1的作用,从而可间接抑制CNV,但其全身应用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滴眼液对CNV的作用受到关注。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对大鼠碱烧伤后CNV形成过程中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10只眼、模型组15只30只眼和布林佐胺组15只30只眼。模型组和布林佐胺组大鼠用浸有1mol/L NaOH溶液的星形滤纸贴附于角膜中央40s建立角膜碱烧伤大鼠模型,布林佐胺组大鼠在造模后用布林佐胺滴眼液点眼,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点眼。造模后3d裂隙灯下对角膜烧伤程度进行分级;造模后3、5、7、10d对大鼠角膜混浊度进行评分,同时测量CNV的生长面积。造模后第10天获取大鼠角膜组织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各组大鼠角膜中的表达。结果裂隙灯下模型组与布林佐胺组大鼠角膜碱烧伤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角膜无水肿、混浊,无CNV生成;造模后5d布林佐胺组大鼠角膜水肿、混浊评分低于模型组(t=2.18,P<0.05),CNV面积小于模型组(t=6.58,P<0.01)。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布林佐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CNV及炎性细胞少。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CNV旺盛,布林佐胺组大鼠角膜较模型组大鼠角膜血管腔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角膜组织中可见AQP1和VEGF呈弱表达;模型组及布林佐胺组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AQP1灰度值分别为88.01±11.03和58.10±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P=0.00),2个组VEGF灰度值分别为84.92±9.49和78.18±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2)。结论布林佐胺滴眼液能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NV形成过程中AQP1的高表达,从而间接影响VEGF的表达,抑制或延缓CNV的形成。

二、Effect of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 on Water Channel Aquaporin 1 and Tumor Metastas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 on Water Channel Aquaporin 1 and Tumor Metastasis(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AQP1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DAP-20类似物的合成所用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2 合成路线与合成方法
    2.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试所用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肿瘤细胞与缓冲液
        2.3 实验方法
三、结果
    1.DAP-20类似物的生成
    2.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2.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AQP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LS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及(Ac)5GP对RAFL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AQP1 通过 wnt/β-catenin 通路促进 FLS 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试剂
        2.3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CIA大鼠模型的构建,分组和药物治疗
        3.2 关节炎指数评分方法
        3.3 踝关节损伤的病理学检查和评估
        3.4 AQP1,β-Catenin和 Ki67 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3.5 大鼠FLS制备和实验分组
        3.6 AQP1 siRNA转染
        3.7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3.8 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3.9 Transwell实验
        3.10 TOP/FOP Flash双荧光素酶实验
        3.11 血清Col II抗体及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3.12 TUNE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
        3.13 Western blot实验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CIA大鼠模型的评价
        5.2 滑膜组织中的AQP1 过表达加重大鼠CIA:参与β-Catenin信号激活
        5.3 AQP1 siRNA转染降低了CIA FLS中的AQP1 蛋白水平
        5.4 LiCl消除了AQP1 siRNA对 CIA FLS增殖的抑制作用
        5.5 LiCl消除AQP1 siRNA对 CIA FLS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5.6 AQP1 si RNA抑制CIA FLS中 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
        5.7 AZ减轻了CIA大鼠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5.8 AZ缓解了CIA大鼠踝关节的病理变化
        5.9 AZ减轻了CIA大鼠踝关节的软骨损伤
        5.10 AZ降低CIA大鼠血清Col II抗体、IL-1β和 TNF-α水平
        5.11 AZ抑制CIA大鼠滑膜组织中Ki67 的表达
        5.12 AZ促进CIA大鼠滑膜滑膜细胞凋亡
        5.13 AZ调控CIA滑膜组织中Bcl-2、Bax和 caspase3 蛋白水平
        5.14 AZ抑制CIA大鼠滑膜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
    6 讨论
    7 结论
第二部分 (Ac)_5GP 通过抑制 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炎症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试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与分组
        3.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3.3 Transwell实验
        3.4 划痕实验
        3.5 ELISA实验
        3.6 免疫荧光实验
        3.7 western blot实验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Ac)_5GP对 MH7A细胞活力的影响
        5.2 (Ac)_5GP抑制TNF-α诱导的MH7A迁移和侵袭
        5.3 (Ac)_5GP抑制TNF-α诱导的MH7A细胞骨架重组
        5.4 (Ac)_5GP降低了TNF-α诱导的MH7A中促炎因子和MMPs的产生
        5.5 (Ac)_5GP抑制TNF-α诱导MH7A中 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
        5.6 XAV939对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促进了(Ac)_5GP对TNF-α诱导的MH7A的治疗作用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EBV调控AQP3表达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试剂和耗材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常用试剂配制
    2 细胞系及胃癌组织标本的选择
        2.1 细胞系的选择
        2.2 胃癌组织标本的选择
    3 细胞处理
        3.1 实验前准备
        3.2 细胞复苏
        3.3 培养基的更换
        3.4 细胞传代
        3.5 5-Aza-CdR作用
    4 AQP3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
        4.1 细胞系DNA提取
        4.2 DNA样本的亚硫酸盐修饰
        4.3 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Bisufite genomic sequencing, BGS)
        4.4 甲基化特异性 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5 AQP3 及相关基因mRNA检测
        5.1 细胞系RNA提取
        5.2 去除RNA中 gDNA
        5.3 合成c DNA
        5.4 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 RT-PCR)
        5.5 qRT-PCR结果数据分析
    6 AQP3及相关蛋白表达检测
        6.1 细胞系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6.2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蛋白表达水平
    7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AQP3 蛋白的表达
    8 LMP1、LMP2A 及 EBER1 过表达细胞模型建立
    9 siRNA转染
    10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胃癌细胞系中目的基因mRNA转录表达
    2 胃癌细胞系中AQP3和DNMTs蛋白的表达
    3 胃癌组织中AQP3 蛋白的表达
    4 AQP3 甲基化状态检测
        4.1 胃癌细胞系中AQP3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BGS检测结果
        4.2 胃癌组织中AQP3 基因甲基化状态MSP检测结果
    5 去甲基化处理对AQP3 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
        5.1 5-Aza-2'-脱氧胞苷处理对AQP3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5.2 5-Aza-2'-脱氧胞苷处理对AQP3和DNMT3a表达的影响
    6 外源性LMP1,LMP2A,EBER1 表达对AQP3和DNMT3a表达的影响
        6.1 构建稳定表达LMP1,LMP2A和 EBER1 的细胞模型
        6.2 外源性LMP1,LMP2A,EBER1 表达对AQP3、DNMT3a和 ERK1/2 的影响
        6.3 瞬时过表达LMP2A对 AQP3,DNMT3a表达的影响
    7 抑制ERK通路对DNMT3a和 AQP3 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乙酰唑胺通过降低水通道蛋白1抑制小鼠心脏早期心室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AQP-1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ZA通过降低AQP1 转录与表达抑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早期心室重构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QP-1在小鼠压力超负荷模型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AZA通过降低AQP1 转录与表达抑制小鼠压力超负荷引起的早期心室重构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AQP1与疾病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AQP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信号和PCDH7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AQP8、PCDH7和PI3K/Akt信号相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QP8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对PCDH7和PI3K/Akt信号的调节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AQP8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体内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肝脏水通道蛋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造模材料
    1.3 实验中药
    1.4 试剂配置
    1.5 实验试剂
    1.6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建模方法和管理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2.4 一般观察
    2.5 胃肠运动及吸收检测方法
        2.5.1 胃肠动力检测
        2.5.2 胃肠消化道吸收检测
    2.6 制备肝脏组织匀浆液
        2.6.1 肝脏病理学检测方法
        2.6.2 肝脏中Na+-K+-ATP酶活力检测
    2.7 相关指标测定
        2.7.1 ELISA检测AQP-1、AQP-4在肝脏的含量
        2.7.2 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AQP-1、AQP-4在肝脏的表达
        2.7.3 PCR法检测肝脏AQP-1、AQP-4蛋白mRNA的含量
        2.7.4 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AQP-1、AQP-4蛋白磷酸化水平
    2.8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湿阻中焦模型评估
        3.1.1 大鼠的一般观察
        3.1.2 大鼠饮水摄入量、食物摄入量、体重的变化
        3.1.2.1 大鼠体重变化
        3.1.2.2 大鼠24小时饮食摄入量情况
        3.1.2.3 大鼠24小时饮水摄入量情况
        3.1.3 大鼠胃肠动力
        3.1.3.1 大鼠胃肠运动功能情况
        3.1.3.2 大鼠胃肠吸收功能情况
    3.2 大鼠肝脏内Na+-K+-ATP酶活性情况
    3.3 肝脏病理检测
    3.4 肝脏组织中AQP-1、AQP-4免疫组化结果
        3.4.1 平胃散对AQP-1平均光密度的影响
        3.4.2 平胃散对肝脏组织AQP-4平均光密度的影响
    3.5 ELISA法检测大鼠AQPs肝内含量
        3.5.1 平胃散对AQP-1的影响
        3.5.2 平胃散对AQP-4的影响
    3.6 实时PCR法对其进行水转运蛋白(AQP1、AQP4)蛋白mRNA的含量进行检测
    3.7 Westernblot法检测水转运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4 讨论
    4.1 相关理论性探讨
        4.1.1 湿病产生的广泛性
        4.1.2 祖国医学对湿病的认识
        4.1.3 祖国医学对湿阻中焦的认识
        4.1.4 祖国医学关于水液代谢的认识
        4.1.5 湿阻中焦证与水液代谢的关系
        4.1.6 祛湿圣方—平胃散
        4.1.7 现代医学研究对水通道蛋白的认识
        4.1.7.1 水通道蛋白分类及分布情况
        4.1.7.2 医学成像技术对水通道蛋白(AQPs)的应用
        4.1.7.3 水通道蛋白疾病理论应用
        4.1.8 湿阻中焦证导致水通道蛋白(AQPs)异常
        4.1.9 水通道蛋白(AQPs)调节机制
        4.1.10 湿阻中焦证与激素作用的关系
        4.1.11 细胞信号转导与湿阻中焦证的研究
    4.2 实验探讨
        4.2.1 湿阻中焦模型评价
        4.2.2 AQPs的跨膜转运机制
        4.2.3 AQP-1、AQP-4在肝脏组织的表达分布
        4.2.4 三项检测指标的区别
        4.2.4.1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进行水转运蛋白(AQP-1、AQP-4)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发现
        4.2.4.2 实时PCR法对其进行水转运蛋白(AQP-1、AQP-4)蛋白mRNA的含量进行检测发现
        4.2.4.3 Westernblot法检测水转运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发现
        4.2.4.4 三项检测指标测定肝内水通道蛋白1的变化情况
        4.2.4.5 三项检测指标测定肝内水通道蛋白4的变化情况
        4.2.4.6 三项检测指标测定肝内AQP-1、AQP-4的变化结果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附图
    附件2:文摘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QP1的结构及功能
    1.1 AQP1跨膜转运水分子
    1.2 AQP1跨膜转运部分气体和阳离子
2 AQP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2.1 细胞迁移
    2.2 血管生成
    2.3 肿瘤细胞增殖
    2.4 下游信号通路
        2.4.1 Wnt通路
        2.4.2黏着斑激酶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及其下游
        2.4.3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 2/9
    2.5 缺氧促进AQP1表达上调
3 AQP1的抑制剂
    3.1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四乙胺 (tetraethylammonium, TEA)
    3.3 乙酰唑胺 (acetazolamide, AZA)
    3.4 布美他尼 (bumetanide) 衍生物
    3.5 假马齿苋皂苷 (bacopaside)
    3.6 其他小分子化合物
4 总结与展望

(8)AQP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2. 乳腺癌分子亚型和乳腺癌细胞株
    3. 水通道蛋白 1
    4. AQP1 与恶性肿瘤
    5. 水通道蛋白 1 和乳腺癌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QP1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QP1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SK-BR-3及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情况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NA干扰AQP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RNA干扰AQP1基因表达对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与转移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维生素D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维生素D缺乏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纳入和排除标准
        1.1.2 研究方法
        1.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1.1.4 实验原理
        1.1.5 实验步骤
        1.1.6 数据处理及统计
    1.2 结果
        1.2.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对照组年龄与性别比较
        1.2.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对照组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比较
    1.3 讨论
    1.4 小结
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性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纳入和排除标准
        2.1.2 研究方法
        2.1.3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1.4 实验原理
        2.1.5 实验步骤
        2.1.6 数据处理及统计
    2.2 结果
        2.2.1 Cdx-2、Fok I、Bsm I和Taq I基因多态性结果判定
        2.2.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对照组Cdx-2、Fok I、Bsm I和Taq I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2.2.3 Tru9 I及Apa I多态性PCR扩增产物酶切结果判定
        2.2.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对照组Tru9 I及Apa I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三、1, 25 二羟基维生素D3调控人小梁细胞水通道蛋白1及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的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3.1.4 实验原理
        3.1.5 实验步骤
        3.1.6 数据处理及统计
    3.2 结果
        3.2.1 小梁细胞形态观察
        3.2.2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人小梁细胞维生素D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3.2.3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人小梁细胞水通道蛋白1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对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局部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水通道蛋白 1 与眼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Effect of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s on Water Channel Aquaporin 1 and Tumor Metastasi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AQP1抑制剂的结构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 高硕.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2]AQP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FLS活化参与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及(Ac)5GP对RAFL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 沐玉荣.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EBV调控AQP3表达机制的研究[D]. 王嘉怡. 青岛大学, 2019(03)
  • [4]乙酰唑胺通过降低水通道蛋白1抑制小鼠心脏早期心室重构[D]. 宋达.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AQP8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信号和PCDH7表达的影响[D]. 吴德庆.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6]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肝脏水通道蛋白影响的研究[D]. 于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水通道蛋白1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J]. 张智昱,武娟,李学军. 药学学报, 2018(06)
  • [8]AQP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 姬逸男. 广西医科大学, 2017(12)
  • [9]维生素D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 吕瀛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7(12)
  • [10]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D]. 张洁. 重庆医科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碳酸酐酶抑制剂对水通道水通道蛋白1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