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音教学程序,减轻负担,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改革发音教学程序,减轻负担,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改革语音教学程序 实现英语教学减负增效(论文文献综述)

郭江珊[1](2021)在《基于人机协同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贾一村[3](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指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陈彩云[5](2020)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然而,教育质量与学业成就不断提升的背后仍存在着诸如小学生作业量过大、难度过高等“应试困境”。对此,政府、学者、教师都尝试通过对家庭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来缓解这一问题。随着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家庭作业并非一个单纯的教学或课程问题,其更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管理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深圳市A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以及相应的学科英语教师、学校教学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和观察法,提出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基本原则;从家庭作业量、难度、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等五个维度调查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教学管理者访谈中探讨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并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观摩学习经历,讨论分析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归因;最后,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就如何提升英语家庭作业的有效性,试图从学校、教师、家长方面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引起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家庭作业问题的关注,促使家庭作业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效用,通过提升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

聂相卿[6](2020)在《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指出: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和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开始尝试探索新型评价方式,一些学校尝试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期末考评,其新颖的形式、有趣的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学校轰轰烈烈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热潮下,我们需要进行冷思考:表现性评价的本质与内涵是什么、怎样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期末考评中、在实践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问题。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梳理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理论,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本质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表现性评价,并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表现性评价的指导意义,强调其评价目标关注高阶思维、评价任务基于真实情境、评价准则体现多维分层、评价结果兼顾表现过程等特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命成长、认知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详细分析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并提出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应遵循发展性、综合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主体、设计评价任务、制订评价准则、使用评价结果等方面建构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H大学附属小学自2015年开始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探索,在深入现场全面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呈现其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样态,并用所构建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审视其经验及不足,发现H大学附属小学期末表现性评价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评价目标定位存在偏差、评价任务整合性不强、评价准则科学性待提高、评价结果简单化处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变革阻力”、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路径依赖”、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不足等。为提高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效果,建议完善评价制度设计,规范评价设计与实施、更新考试评价理念,树立育人价值追求、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将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放置于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长河,反思其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将有利于明确其定位及未来走向。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存在着信效度难保障、评价成本较高、对评价者要求较高等不足,但同时也发挥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改变学校评价生态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本体性功能、构建平衡整合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设计特色化与规范化并行是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汪平松[7](2020)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寻求有效减负路径的诉求愈发强烈,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做了大量的调整,其中涉及的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较多,面也较广,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需求,课程价值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一线基地,认知负荷普遍存在于学习过程中,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问题,面对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寻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因此,本研究将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生的认知特点,运用认知负荷理论,从调控高中生认知负荷的角度探索教学方法,以期促进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快速获取、理解及掌握。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认知负荷理论、学习活动的研究现状,厘清认知负荷的分类,教学效应及其理论内涵。然后从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三个维度,对实习学校高一年级三个班140余名学生做了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认知负荷现状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前人对认知负荷理论关注的各项学习要素,本文总结了信息技术课程环境中与认知负荷相关的五大影响因素——学习者特征,教学材料性质,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材料呈现方式,教学环境。据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倡项目学习等体验式学习方法,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为了契合新课标,本研究在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结合项目学习方式设计了学习活动流程。最后,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综合运用认知负荷管理策略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开展教学实践,验证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在教学中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学习活动设计有利于均衡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和教学材料之间的交互,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度。

刘新国[8](2020)在《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推进国际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回顾我国的外语教育规划过程,尽管以自上而下的规划路径为主导,但社会调查和征求民意也是其中重要的规划活动;同时,外语教育规划也激发国人对外语教育的复杂的情感。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探讨外语教育政策应如何回应公众意见和感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公民的话语空间发生改变,公众意见表达异常活跃,社会舆情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以舆情为研究视角,探索外语教育政策的回应性。高考英语是我国重大的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规划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息息相关。本研究以高考英语的政策变迁为主线,并选取其中四个关键节点为经验案例,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本研究分析认为,政策回应性受制于制度语境、外部环境和由公众意见与媒介话语构成的社会舆情。为探究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一般关系,本研究提出三个具体研究问题:(1)高考英语舆情特征如何?(2)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如何?(3)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在理论视角上,借鉴政治学、公共政策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舆情-政策关系分析理论,以话语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审视高考外语政策变迁过程,构建出政策回应性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融合量化分析方法对三种来源数据进行分析:(1)政策文本、历史研究文献和智库研究报告;(2)慧科新闻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3)新浪微博,其中数据采用第三方爬虫软件采集获得。在研究路径上从总体和特定节点两个方面探究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论文共分七章。前三章阐述了研究现状和基础概念与理论,论文第四章从总体上考察了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制度文化语境。高考英语政策主要体现在科目地位、命题方式、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稳定上升期、调整变化期和巩固发展期,政策的变化可视为对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舆情的积极回应。论文第五章分析了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本章从报纸媒体、社交媒体和学术期刊三种媒体描述高考英语舆情的时空分布特征、舆情主题和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表明,在高考英语政策调整变化时期,公众舆论对待英语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认可英语作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要求弱化高考英语的科目地位、减少高考英语考试的社会功能比较强烈。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舆论聚焦在一年两考和中外文化冲突方面,容易引发成社会热点事件。高考英语听力是最为频繁的高考突发性事件,地方政策回应方式不一,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回应的重点是加强考试管理,稳妥推进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接下来的论文第六章通过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的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1999年以来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突出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但是公众舆论的焦点在科目分值、计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1984年第一次高考改革后高考英语确立了和语文、数学同等的统考科目地位和分值权重,并在实际中得到强化。新世纪以来公众对英语热开始反思,弱化英语的呼声比较强烈,2006年江苏省通过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和协商,首次降低了高考英语分值。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迎合社会舆论,提出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方案,但是公众意见中专业话语发挥了重要影响,维持了高考英语地位。2017年以来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虽然降低了高考英语听力事故的风险,但是测试技术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成为“一年两考”的制约因素。论文第七章为启示和结论部分,将舆情的政策回应总结为四种模式,即主动咨询型、积极协商型、消极协商型和压力回应型,从三个方面提出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可能路径,即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合理运用舆情调查、做好舆论环境建设。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基础上,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理论内涵,为外语教育规划探索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科学路径;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将质性探究与媒介框架分析和政策叙事相结合,拓展了质性研究的内涵;最后是本研究的应用创新,政策回应性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和外语教育规划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李少红[9](2020)在《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一起作业网应用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当下现代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学资源平台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作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的作业在慢慢由纸质版向在线作业过渡。教师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托在线教学平台设计作业,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并提高作业效果。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只是照本宣科机械抄写、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的英语作业现状,笔者提出了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设计与应用这一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旨在改进农村教师的教学延伸活动、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教育的品质;为今后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也为作业平台的应用提供一些经验。论证研究过程中笔者仔细阅读分析、系统梳理教学资源平台、小学生英语作业设计、一起作业网的相关文献,从理论方面获得对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问题深入的启示。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现状及完成情况进行师生问卷调查,结合教学资源平台及农村小学生的英语作业特点,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布置中以达到提趣减负效果。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视听教育理论、泛在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分析论证一起作业平台在农村小学作业布置中应用的内部需求和可行性。通过对典型的统一式、任务式、分层式、渐进式的作业模式分析,创建更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多模态作业模式、提出多模态作业模式的构建依据及原则,将多模态作业模式用于平台作业设计,并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形式,验证多模态作业模式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验前后测成绩对比、师生使用平台满意度调查验证多模态作业模式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1)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教学资源平台、作业设计、一起作业网的相关研究,深入研究视听教育理论、泛在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剖析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支撑点。(2)调查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现状,然后在硬件、软件等方面,进行平台作业应用的内部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基于平台的多模态作业模式,并进行平台作业具体内容的设计。(3)开展一起作业网的应用实验,通过师生问卷调查获取学习者对平台完成作业的满意度,通过实验前后测成绩对比验证多模态作业模式的有效性。通过研究表明:一起作业平台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效果显着。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丰富视听主义教学理论;改变了农村学生传统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动力,实现了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训练了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模态能力,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谢建[10](2020)在《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准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是教学实践的不懈追求,信息技术对教师实施精准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关照新时期课堂教学变革及发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探讨通过建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创造性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探索、揭示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及结构框架,以求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精准教学实践提供参照。扎根教师教学实践现实境脉,着眼精准教学与教师能力的实践内涵,本研究以多元智能、个性化学习、CTCL研究范式、差异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相关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总结实践及文本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和分析方法对于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模型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具体而言,整个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界定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基于实践考察及文本分析,本研究认为,精准教学能力是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而通过对精准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数据素养等概念的比较分析,提出并深入剖析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概念。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减负增效为价值取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精准刻画,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综合性教学能力。精准教学能力强调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是人本主义实践在教育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活动的主、客观条件的总和。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具有数据化、学习者中心、人机协同性、个体服务性和多元统一性的特征。二、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教师技术能力“标准”,分析教师技术能力构成研究以及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和职责三个方面的文献成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未来教师所需技术能力的主要特征与趋势,以此为基础,初步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调以修正并确保要素提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终获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要素。具体而言,一级指标包括精准教学认知与取向、教育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智能技术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学生精准画像与个别化指导能力等4个要素;二级指标包括大数据技术认同、教育数据获取与采集能力、教育数据思维、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智能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学生个性化学习效果评估与反馈能力等18个要素。三、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为明确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与核心结构,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整体出发剖析各要素内涵及作用,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包括“一个核心”,即以精准教学认知与取向为核心动力;“二类关系”,即人与大数据、人与技术的关系;“三个支柱”,即模型的主体部分由教育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智能技术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和学生精准画像能力三个“支柱”构成;“四个层次”即是“动力层”“目标层”“支柱层”“环境层”。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各要素的权重分配等量化数据。四、调查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把握当前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情况,本研究依据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具体内涵,开发了调查工具,以686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收集数据,并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处理及详细分析。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大数据意识和精准教育理念相对薄弱;教育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不足;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水平不高;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程度不够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包括完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理论体系;制定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标准及相关制度;强化教育大数据互联融通,构建精准教学服务环境;实行教师精准研修,推进精准教学能力指导与培训;加强数据化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教师的数据价值观等。综上所述,本研究着眼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结构及特征,分析通过提升教师精准教学能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机制与原理,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提升及发展的模式与方法,对于促进完善教师教学能力理论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改革语音教学程序 实现英语教学减负增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语音教学程序 实现英语教学减负增效(论文提纲范文)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5)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家庭作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减负增效”的思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五、相关概念阐释
        (一)家庭作业
        (二)作业设计
        (三)有效性
    六、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趣味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过程
        (三)调查问卷
        (四)访谈提纲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现状
        (一)男生相比女生对家庭作业的满意度更低
        (二)六年级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对作业的满意度更低
        (三)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作业体验不产生影响
        (四)优等生与后进生对家庭作业的满意度偏低
    三、讨论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问题与分析
    一、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英语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管理
        (二)作业设计观念重知识,轻能力
        (三)作业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缺乏人文性
        (四)教师缺乏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内容和形式单一,趣味性和实践性不足
        (六)作业量大,学生课业负担重
        (七)作业难度“一刀切”,未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
        (八)学生缺乏英语实践氛围
        (九)家庭教育是影响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作业设计有效性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教师高负荷的教学工作量
        (二)教师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不足
        (三)教师对作业功能定位的局限性
        (四)家庭作业设计缺乏合理规划
        (五)学校作业管理机制的缺失
        (六)学校作业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方面的建议
        (一)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
        (二)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英语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三)建立各学科教师沟通平台,完善作业监督
        (四)加强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各方面的支持
        (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家庭作业督查制度
    二、教师方面的建议
        (一)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体现趣味性
        (二)把握作业难度,体现层次性
        (三)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实践性
        (四)完善作业评价方式,体现发展性
        (五)明确家庭作业的功能,体现人文性
    三、家长方面的建议
        (一)重视作业监督,营造实践英语的学习环境
        (二)更正作业观念,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变革的政策导向
        2.表现性评价驱动考试与评价改革
        3.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践困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表现性评价
        2.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
    (四)文献综述
        1.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2.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解读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内涵
    (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三)表现性评价的本质特征
        1.评价目标关注高阶思维
        2.评价任务基于真实情境
        3.评价准则体现多维分层
        4.评价结果兼顾表现过程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体系构建
    (一)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依据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三)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
        1.确定评价目标
        2.明确评价主体
        3.设计评价任务
        4.制订评价准则
        5.使用评价结果
三、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个案审视
    (一)个案学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个案学校基本情况
        2.个案研究方法介绍
    (二)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1.开展原因
        2.发展阶段
        3.具体流程
        4.经验特色
    (三)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2.评价任务的整合性不强
        3.评价准则科学性待提高
        4.评价结果的简单化处理
    (四)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变革阻力”
        2.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路径依赖”
        3.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不足
    (五)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
        1.完善评价制度设计,规范评价设计与实施
        2.更新考试评价理念,树立育人价值追求
        3.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意识与能力
四、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反思与展望
    (一)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反思
        1.对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不足的反思
        2.对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效果的反思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未来展望
        1.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本体性功能
        2.构建平衡整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3.评价设计特色化与规范化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新课程改革倡导减负增效
        1.1.2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需要顺应课程的新定位
        1.1.3 认知负荷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性工具
        1.1.4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认知负荷的分类
        1.3.3 认知负荷理论的相关基础理论
        1.3.4 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效应
        1.3.5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准实验研究法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
    2.1 认知负荷视角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
        2.1.1 调查设计
        2.1.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2.1.3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2.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者认知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2.2.1 学习者特征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2.2.2 学习材料性质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2.2.3 学习材料呈现方式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2.2.4 课程组织形式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2.2.5 学习环境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2.3 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认知负荷调控策略
        2.3.1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2.3.2 控制内在认知负荷
        2.3.3 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3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3.1 教学对象分析
    3.2 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3.2.1 课程性质分析
        3.2.2 课程目标分析
    3.3 课程内容结构分析
    3.4 学习活动设计流程
        3.4.1 学前准备:分析学情,预估负荷
        3.4.2 选定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4.3 制定计划:任务预设,均衡负荷
        3.4.4 活动实施:任务监控,动态调整
        3.4.5 成果交流:展示分享,多元评价
    3.5 实验设计
        3.5.1 实验数据来源
        3.5.2 实验测量方法
        3.5.3 变量设计
        3.5.4 实验假设
        3.5.5 实验流程
4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实践及实验分析
    4.1 “体质数据促健康”主题活动学前准备
        4.1.1 先前知识经验水平测量
        4.1.2 学习内容分析
        4.1.3 活动过程负荷预估
        4.1.4 技术工具
    4.2 “体质数据促健康”主题活动的任务选定
        4.2.1 活动情境
        4.2.2 活动目的
    4.3 “体质数据促健康”制定主题活动计划
    4.4 “体质数据促健康”主题活动实施
        4.4.1 活动一:从体质数据评估个人健康
        4.4.2 活动二:从体质增强方案到文本可视化
        4.4.3 活动三:文本可视化的生活应用
    4.5 “体质数据促健康”活动成果交流
        4.5.1 成果展示
        4.5.2 活动评价
    4.6 实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4.6.1 课前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4.6.2 认知负荷自评量表分析
        4.6.3 学生阶段测验成绩的分析
        4.6.4 教学效果评价
    4.7 活动反思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认知负荷理论可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提供新视角
        5.1.2 认知负荷调控策略可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5.1.3 学习活动设计有助于对课堂认知负荷的把控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政策和规划学科的兴起
        1.1.2 外语教育规划中的认同与冲突
        1.1.3 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与高考英语
        1.1.4 政务舆情回应的建设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舆情研究概况
        2.2.1 舆情的概念内涵
        2.2.2 基于引文空间分析的教育舆情研究概况
        2.2.3 高考舆情研究
        2.2.4 语言舆情研究
        2.2.5 英文文献中关于公众意见的研究
    2.3 舆情和政策的关系研究
        2.3.1 舆情与政策结果的关系
        2.3.2 舆情与政策过程的关系
    2.4 政策回应性研究
        2.4.1 政策回应性的理论研究
        2.4.2 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相关研究
    2.5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研究
        2.5.1 新制度主义理论
        2.5.2 话语制度主义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3.2.1 关键概念定义
        3.2.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3.3 研究方法阐述
        3.3.1 质性研究路径
        3.3.2 研究方法
    3.4 数据采集和处理
        3.4.1 数据资源库
        3.4.2 媒体数据采集
        3.4.3 数据下载
        3.4.4 数据处理
    3.5 类目建构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及制度语境
    4.1 引言
    4.2 英语科目地位变化
        4.2.1 稳定上升时期(1978-2001 年)
        4.2.2 调整变化期(2002-2013)
        4.2.3 巩固发展期(2014-)
    4.3 高考英语命题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4.3.1 命题依据的变化
        4.3.2 高考英语统一和分省命题变化
        4.3.3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政策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
    5.1 引言
    5.2 舆情的报纸媒体特征
        5.2.1 时空特征
        5.2.2 媒体分布特征
        5.2.3 新闻主题框架分析
        5.2.4 报纸媒体舆情热点事件
    5.3 舆情的社交媒体特征
        5.3.1 北京高考改革热门微博
        5.3.2 浙江加权赋分事件热门微博
    5.4 舆情的学术期刊话语
        5.4.1 《人民教育》关于第一次高考改革大讨论
        5.4.2 《外国语》高考外语改革论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
    6.1 引言
    6.2 第一次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2.1 改革前舆情
        6.2.2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2.3 政策回应性分析
        6.2.4 回应结果分析
    6.3 江苏新课程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3.1 改革背景
        6.3.2 舆情特征分析
        6.3.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3.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6.3.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6.4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6.4.1 改革背景
        6.4.2 舆情特征分析
        6.4.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6.4.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6.4.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6.5 高考突发事件性舆情和政策回应
        6.5.1 高考外语听力的政策回应性
        6.5.2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启示与结论
    7.1 引言
    7.2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模式
    7.3 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7.3.1 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
        7.3.2 合理运用舆情调查
        7.3.3 发挥舆论环境建设的作用
    7.4 研究总结
    7.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北京高考改革方案(2013)的热门微博
附录2 关于北京高考英语改革方案(2013 年)的话语提炼

(9)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一起作业网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教学资源平台研究现状
        1.3.2 作业设计研究现状
        1.3.3 一起作业网研究现状
        1.3.4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作业
        2.1.2 在线作业平台
        2.1.3 一起作业网
    2.2 理论基础
        2.2.1 视听教育理论
        2.2.2 泛在学习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教学资源平台应用于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的前期分析
    3.1 内部需求分析
        3.1.1 学生调查分析
        3.1.2 教师调查分析
        3.1.3 调查结论
    3.2 作业平台应用于农村小学生英语作业的可行性分析
        3.2.1 硬件支持
        3.2.2 软件支持
    3.3 学习者特征分析
        3.3.1 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3.3.2 学习者作业行为分析
    3.4 外部环境分析
        3.4.1 学校层面
        3.4.2 平台层面
第四章 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作业模式构建和作业设计
    4.1 典型的作业模式分析
        4.1.1 典型的作业模式
        4.1.2 对本研究的启示
    4.2 多模态作业模式构建依据和原则
        4.2.1 多模态作业模式构建依据
        4.2.2 多模态作业模式设计原则
    4.3 多模态作业模式构建
        4.3.1 多模态作业模式构建
        4.3.2 多模态作业模式特点
    4.4 多模态作业模式作业设计
        4.4.1 作业听说读写内容设计
        4.4.2 作业题型练习要点设计
        4.4.3 作业应用时间节点设计
        4.4.4 作业评价反馈形式设计
    4.5 多模态作业设计案例
第五章一起作业平台在农村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的实验实施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的目的
        5.1.2 实验的对象
        5.1.3 实验变量和假设
        5.1.4 实验测量工具和模式
        5.1.5 实验计划
    5.2 实施前期准备
        5.2.1 实验前测
        5.2.2 确定职责分工
        5.2.3 平台使用培训
    5.3 实验实施
        5.3.1 教师创建班级选定教材
        5.3.2 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业实施
        5.3.3 实验后测
    5.4 实验效果分析
        5.4.1 实验班平台作业数据分析
        5.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4.3 实验班学生对平台满意度分析
        5.4.4 教师对平台满意度分析
    5.5 实验结果讨论与实验结论
        5.5.1 实验结果讨论
        5.5.2 实验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成果
        6.1.2 研究亮点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农村小学生英语家庭作业布置调查问卷
    附录2 :农村学校作业现状之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4 :实验班学生账号信息
    附录5 :实验班学期作业报告
    附录6 :实验班单元作业报告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智能引领:智慧教育时代教育生态的转变
        (二)个性化: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三)智慧教学:智能教育时代教师教学面临的历史挑战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精准教学内涵的演变与分析
        (一)基于“数据”的传统精准教学
        (二)基于“标准”的精准教学
        (三)大数据时代多模态信息支持的精准教学
        (四)小结:精准教学内涵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教学能力的研究及启示
        (一)教学能力的内涵研究
        (二)教学能力的构成研究
        (三)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
        (四)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
        (五)小结:教学能力研究的启示
    三、精准教学实践研究现状及反思
        (一)精准教学实践研究
        (二)精准教学相关技术
        (三)小结:关于精准教学实践的冷思考
第三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解析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个性化学习理论
        (三)CTCL学习技术研究范式
        (四)差异化教学理论
        (五)混合式教学(学习)理论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解析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相关概念辨析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概念的提出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多角度诠释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特征
        (一)数据化
        (二)学习者中心
        (三)人机协同性
        (四)个体服务性
        (五)多元统一性
第四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析出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提炼思路与原则
        (一)要素提炼的技术路线
        (二)要素提炼的指导原则
    二、智慧教育时代教师教育技术相关能力解析
        (一)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二)教师教育技术相关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三)智慧教育时代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要求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要素的归纳与提取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要素提炼过程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验证
        (一)专家的选择与确定
        (二)第一轮专家咨询过程与结果分析
        (三)第二轮专家咨询过程与结果分析
        (四)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
第五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能力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需要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持
        (三)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是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支持学生个性化高品质学习与发展
        (五)教学“精准化”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与阐释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提出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理论阐释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一)模型构成要素权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层次结构的构建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的特点分析
第六章 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的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三、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四、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二)不同教师群体精准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三)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具体维度分析
    五、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调查的结论
        (一)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
        (二)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精准教育理念相对薄弱
        (三)教师的教育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不足
        (四)教师的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水平不高
        (五)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程度不够
    六、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一)完善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理论体系建设
        (二)制定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标准及相关制度
        (三)强化教育大数据互联融通,构建精准教学服务环境
        (四)实行教师精准研修,推进精准教学能力指导与培训
        (五)加强数据化学校文化建设,强化教师的数据价值观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界定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内涵
        (二)析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三)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并确定构成要素的权重
        (四)调查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阐明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二)构建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并确定了模型要素的权重
        (三)创新了教师精准教学能力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四、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改革语音教学程序 实现英语教学减负增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机协同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D]. 郭江珊.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以深圳市A小学为个案[D]. 陈彩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6]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D]. 聂相卿. 河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 汪平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D]. 刘新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基于教学资源平台的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一起作业网应用为例[D]. 李少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教师精准教学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 谢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改革发音教学程序,减轻负担,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