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陈庆颖[1](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文中提出审美情趣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学生应备的素养,它的养成主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学校美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美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学科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大多集中在语文、音乐、美术等文艺色彩比较浓重的学科领域,偏向理科性质的地理学科中的实践和研究相对较少。地理学兼具自然与社会两大属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在新时代的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升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需求,从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情趣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的必要性,即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内涵统一、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目标指向统一、核心素养与审美情趣培养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决定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需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从地理景观富含审美特性、地理教材设计注重融合美学价值以及多媒体为美育渗透实施提供保障三个方面明确了美育渗透实施的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美育渗透过程中存在学校对美育关注度不足、教师美育基本素养有待提升、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素养欠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激励与指导相结合的美育渗透的原则,并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渗透策略:一是学校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校园美育建设,加大教育设备投入,强化职后教育,为美育实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二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提升自身审美修养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理美育素材,拓宽地理美育渗透渠道,强化地理审美化教学,促进美育渗透的深化;三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端正审美态度,善于观察生活,积累审美经验,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敢于发挥审美想象,促进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顺利实施。最后在上述原则与策略指导下,本文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案例开展实践教学,为今后的地理审美化课堂构建提供参考。
施新佳[2](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修雪枫[3](2017)在《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文中指出“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这一选题是对新时期纯文学的专题研究。其目的在于总结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理论特质与文学实践过程,以开放的视野来理解纯文学,既正视新时期纯文学理论建构的局限,也希望能够维护它自身包含的理论价值,并激发起新的理论活力和推动纯文学创作、批评的发展。梳理新时期纯文学观念和多样化的纯文学创作形态是本文的重点,以此发掘新时期纯文学的特点,打开过于狭窄化的纯文学边界。首先,论文在第一章明确了选题动机、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重提纯文学是对文学家园的精神坚守,大众文化发达的时代依然需要弘扬纯文学的审美精神,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也是学术研究的必然要求。论文主要采用历史文化学、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选题具有的理论建构意义和文学实践意义以及创新点,对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并重点对新时期时间、纯文学概念、新时期纯文学文本进行了界定。其次,论文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形成的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在多重的理论资源中,论文选取了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美学是西方现代纯文学思想的源头,对它的吸收与转化对新时期的理论家和作家具有启迪意义。在文学理论视野中,英美新批评的代表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内部研究”理论引起新时期文坛“向内转”的潮流,很多学者的历史追述中都提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对新时期学界的重要影响。以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作为传统代表,其丰富的理论表述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形成和作家的文学追求具有示范作用。鲁迅、周作人等人的纯文学观念同样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发展具有影响。对其他的理论资源,如语言学、叙事学理论则放在观念形态、文本分析的层面上加以阐释。再次,论文通过对近现代纯文学观念与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比较,在纯文学领域认定、文学思潮取舍、理论体系建构三个层面,归纳二者的异同,其中也历时性地呈现了近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发展过程。明确提出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独特的理论特征: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人文性与审美性的共守、主体性与文学性的合奏。进一步总结出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具体形态,即文学回到自身、有意味的文学形式、审美本性是文学的根本特性。在文学自身的框架下,将文学主体性、文学“向内转”理论,及“重写文学史”现象纳入其中。新时期纯文学对形式的探索始终富有意蕴。史铁生的纯文学表述、后朦胧诗人的语言观,以及新潮批评的流行、叙事学理论的兴起、先锋作家实践都使“形式”不断丰富。新时期的“美学热”为人性的自由找到了美学的出口,对文学审美本性的强调深化了新时期纯文学的观念表达。朦胧诗确立的“美学原则”、汪曾祺的写作及作家“重评”、学者有关审美本质的阐释都突出了纯文学的审美特征,也将审美与人性统一起来。第四,论文选取朦胧诗、后朦胧诗、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探索戏剧、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来梳理新时期纯文学的创作形态。以纯文学视角解读新时期作家文本,具有创新意义。在纯文学文本的选择上,多样化的创作形态恰恰表达了本文对纯文学的理解,认为除先锋小说具有明显的纯文学特征外,其实还有更多的文本统一在纯文学的视域下,明确提出上述文学实践都是纯文学文本,为思考纯文学的边界埋下伏笔。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时期的纯文学,论文还选取了一些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作的文本加以解读,希望提供新的视角来审视新时期纯文学。第五,论文通过梳理后新时期即90年代以来文学界对纯文学的不同看法,揭示纯文学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现实境遇。新时期的纯文学主要是追求文学的审美特征,90年代的纯文学主要是面对商业文化发声。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引起学界对纯文学的反思,继而使后新时期呈现出不同于新时期的纯文学观念。后新时期学界对纯文学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1993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对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积极维护;二是新世纪由李陀的《漫说“纯文学”》一文引发的对纯文学的质疑;三是底层写作的兴起推动了关于纯文学的论争;四是对纯文学观念持坚定立场的学者提出文学性是文学灵魂的观念。这些关于纯文学的声音将纯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纯文学与文学性等问题提出来,引发了对纯文学的深入思考。论文的最后一章从理解纯文学的维度、纯文学到文学性、纯文学批评三个方面探讨纯文学理论的现实活力,以及如何来推动纯文学写作。从纯文学的纯粹性与相对性、纯文学介入现实的方式、当代的反本质思想和本质研究等方面探讨学界对纯文学质疑的原因。从纯文学到文学性的话语选择上反映了时代的文化变迁,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思想杂糅在一起,为纯文学的理论求解带来了难度,但也推动了理论的新生。回到纯文学的意义原点,文学性的概念内涵也许会变得清晰一些,两者之间存在着历史传统精神的延续。与文学观念发展和文学实践演绎联系紧密的纯文学批评在大众文化发展的时代,更应注重批评本身的文学性品格。
岳晓英[4](2008)在《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文中研究说明形式研究、风格研究是中国电影研究的薄弱环节,受大卫·波德威尔对好莱坞古典电影叙事模式研究的启发,在全面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基础上,我发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结构模式在百年中国电影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深受观众欢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思维,成为一种不无原型色彩的深层叙事结构。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在艺术形式上有如下几个特点:影片的故事持续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持续时间,叙事的动力来自于时间的自然流逝或者历史的变动,而不是来自于个人的欲望,叙事时间具有整体性、圆满闭合的特点;影片的故事空间稳固、镜头空间拒绝“缝合”,叙事空间具有某种象征色彩:叙事时间的整体性和叙事空间的稳固性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影片的整体时空结构呈现为点与点连缀的流动性或者首尾衔接的回环的形态;角色和情节的设置特别倾向于正反对比或者奇正相生,并且喜欢通过一个具体的“意象”来贯穿全部的故事情节;全知叙事和叙述者的在场也使得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特别有利于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独特的艺术形式导致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叙事极富曲折掩映的趣味性;抒情色彩浓郁、长于咏叹;对于人生、社会或者历史的全景式关照也使得这些影片在营造悲喜交融的审美境界的同时渗透着某种超越性的、对于人生和命运的哲思。当然,离合型叙事结构在中国电影中决非一个静止固定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在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故事时大多遵循着情节剧样式,即顺时序叙事、善恶分明的角色设置、情节世界自身的封闭性等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离合型叙事结构虽然基本上仍旧没有脱离情节剧样式,但是历史对叙事的强烈渗透、以回忆的形式表现离别的叙事方式都使这一时期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八十年代以来,散点透视和打破情节剧式的封闭叙事都使离合型叙事结构充盈着鲜活的原创力。离合型叙事结构之所以对百年中国电影叙事产生深远的影响、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与中国电影诞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电影媒介的大众传播属性和文化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年中国电影中出现的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其实正是百年中国社会的离乱现实的影像呈现;而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究其根源,又与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也受到中国格外发达的家族主义传统的极大影响;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悲欢离合剧情的特别钟爱也是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格外发达的重要原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离合型叙事结构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国影片,百年中国电影的叙事形式不是单一的,但是与外国电影多样的叙事样式相比,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仍然显得不够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离合型叙事结构作为一种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特别能够体现中国人潜在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人生的把握方式的叙事样式,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将来也仍然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也必须充分学习外国电影的叙事智慧,提高对国外电影文化整体吸收的能力,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黎学锐[5](2008)在《裂变中的承传与超越 ——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探析》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裂变,文学充当了这场裂变的急先锋。在20世纪80年代急剧裂变的时代背景以及一批广西青年诗人异军突起这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的广西诗歌板块也发生了裂变。在裂变中,广西青年诗人们承传了前辈诗人诗歌创作模式的有效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广西诗歌新的生长点与创新点,从而超越了前辈诗人诗歌创作模式,形成了既具独特个性又具相似风格的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创作整体。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拥有丰厚的创作实绩。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法与意象分析法,在“承传”与“超越”这两个层面上对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广西青年诗人们的诗歌创作是在前辈诗人诗歌创作基础上与广西传统文化沃土中生长起来的,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着鲜明的本土特征与浓郁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广西青年诗人们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又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与深刻的历史透视。所以说,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突出特征是传统意蕴与现代意识相交融,现代意识在传统意蕴的基础上生发出来,传统意蕴在现代意识的观照下有了新拓展。本论文还努力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美学风格,并进而探析其对当下广西诗歌创作所具有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
陆靓霞,陈岩[6](2003)在《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文中提出诗歌具有意蕴美、意境美、形式美等美学特质,这些是诗歌朗诵的基础,也是诗歌朗诵过程中着意要突现的内涵。该文结合对诗歌美学特质的分析,从“把握诗歌意蕴,梳理诗歌结构——突出诗歌的意蕴美;发挥联想和想像,形成形象感受——突出诗歌意境美;分析诗歌形式,设计朗诵方法——突出诗歌形式美”等角度探讨了诗歌朗诵技巧。
张晓梅[7](2005)在《实然与应然:中学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文化背景下,整个世界都在呼唤人文精神,渴望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实施审美教育也同样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特性和目标。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最具有人文品格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充分的研究是勿庸置疑的。审美情感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怎样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情感培养,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认清审美情感培养与诗歌教学的内在联系,诗歌教学实施、贯穿、强化审美情感培养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 要揭示通过诗歌进行审美情感培养的特殊规律,除了运用教学理论,还必须运用审美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以及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将三者结合起来,把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规律与诗歌教学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全新的、通过诗歌进行审美情感培养的教学理论框架,分析现存诗歌教学实践中审美情感培养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为诗歌教学,乃至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照。同时使语文审美教育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诗歌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
二、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
0.1.2 地理教育发展需求 |
0.1.3 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实践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0.3.1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
0.3.2 关于美育的研究 |
0.3.3 研究述评 |
0.4 研究设计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4.4 研究路线 |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地理核心素养 |
1.1.2 地理美育 |
1.1.3 美育渗透教学 |
1.1.4 地理审美情趣 |
1.2 理论基础 |
1.2.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2.2 比斯莱审美阶段论 |
1.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1.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
2.1.1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内涵统一 |
2.1.2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目标指向统一 |
2.1.3 核心素养与地理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
2.2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实施的可行性 |
2.2.1 地理景观富含审美特性 |
2.2.2 教材设计注重融合美学价值 |
2.2.3 多媒体技术为美育渗透提供保障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内容 |
3.2.3 调查实施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教师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3.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4 现存问题分析 |
3.4.1 学校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
3.4.2 教师美育基本素养有待提升 |
3.4.3 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素养欠缺 |
第4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
4.1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原则 |
4.1.1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
4.1.2 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
4.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4.1.4 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
4.1.5 激励与指导相结合 |
4.2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
4.2.1 学校发挥职能作用,构建美育环境 |
4.2.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地理审美教学 |
4.2.3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完善自身审美素养 |
第5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证案例 |
5.1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
5.1.1 教学案例准备 |
5.1.2 教学案例实施 |
5.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高中地理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Abstract and Key Words |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时代需要:在消费文化肆虐的时代需要弘扬纯文学的审美精神 |
1.1.2 学术需要:正本清源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新时期时间的限定 |
1.2.2 纯文学概念的界定 |
1.2.3 新时期纯文学文本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新时期纯文学观念形成的理论资源 |
2.1 以康德、韦勒克为代表的西方理论资源 |
2.1.1 康德及德国浪漫派的美学思想 |
2.1.2 韦勒克、沃伦的形式主义文学观 |
2.2 以王国维、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中国理论资源 |
2.2.1 王国维的审美精神 |
2.2.2 鲁迅、周作人等人的纯文学观念 |
第3章 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新质 |
3.1 新时期与近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异同 |
3.1.1 纯文学领域的认定 |
3.1.2 文学思潮的取舍 |
3.1.3 理论体系的建构 |
3.2 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理论特征 |
3.2.1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
3.2.2 人文性与审美性的共守 |
3.2.3 主体性与文学性的合奏 |
3.3 新时期纯文学观念的发展动态 |
3.3.1 文学回到自身 |
3.3.2 有意味的文学形式 |
3.3.3 审美本性是文学的根本特性 |
第4章 新时期纯文学多样化的创作形态 |
4.1 文学尊严的复归与探索:从朦胧诗到后朦胧诗的崛起 |
4.1.1 人性与艺术的觉醒 |
4.1.2 本真情感的诗性表达 |
4.1.3 语言与内在的律动 |
4.2 内心真实的模拟与叙事:从现代派小说到先锋小说、探索戏剧 |
4.2.1 精神世界的深度探求 |
4.2.2 形式主义的叙事狂欢 |
4.2.3 现代人生的戏剧实验 |
4.3 文化与生命的本体关注:寻根文学的兴起 |
4.3.1 民族文化的文学阐释 |
4.3.2 人类生存的本体思考 |
4.3.3 身份认同的美学转换 |
4.4 讲述当代的中国故事:延伸的纯文学创作 |
4.4.1 描写人性的朦胧地带 |
4.4.2 用语言触摸世界的真实 |
4.4.3 捕捉时代生活内隐的情绪 |
第5章 后新时期以来学界关于纯文学的声音 |
5.1 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的纯文学维护 |
5.2 新世纪的纯文学质疑 |
5.3 底层写作引发的纯文学探讨 |
5.4 文学性是文学灵魂的提出 |
第6章 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引发问题的思考 |
6.1 相对性、介入性、本质性:理解纯文学的维度 |
6.1.1 纯文学的纯粹性与相对性 |
6.1.2 纯文学“介入”现实的方式 |
6.1.3 本质研究与反本质主义 |
6.2 传承与转化:从纯文学到文学性 |
6.2.1 文学性的辨析 |
6.2.2 文学性的重构 |
6.2.3 文学性的坚守 |
6.3 文学性视域:大众文化发展中的纯文学批评 |
6.3.1 文化批评的兴盛与纯文学批评的式微 |
6.3.2 纯文学批评的建构性 |
6.3.3 纯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文学性整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百年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梳理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一、新中国之前:逐渐成熟 |
二、十七年时期:渐趋丰富 |
三、新时期以来:深入发展 |
第二节 港澳台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一、香港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二、台湾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三、澳门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 |
第二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叙事时间的整体性 |
一、故事持续时间远远大于银幕持续时间 |
二、整体性叙事时间导致独特的视听呈现 |
三、影片叙事的动力 |
第二节 叙事空间的稳固性 |
一、故事空间的稳固性 |
二、镜头空间的非“缝合” |
三、叙事空间的象征色彩 |
第三节 时空结构的流动回环 |
一、点与点连缀的流动 |
二、首与尾街接的回环 |
第四节 对比性情节、角色设置与贯穿始终的意象 |
一、正反对比或奇正相生 |
二、贯穿影片始终的意象 |
第五节 全知叙事和叙述者的在场 |
第三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艺术魅力 |
第一节 曲折掩映的叙事构思 |
第二节 委婉动人的情感抒发 |
一、对抒情性的追求 |
二、运用的抒情手段 |
第三节 悲喜交融的审美境界 |
一、对纯正的悲剧和喜剧的背离 |
二、对悲喜交融审美境界的追求 |
三、对人生命运的超越性叩问 |
第四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形态演变 |
第一节 始离终合的情节剧样式 |
一、顺时序展开叙事 |
二、善恶分明的角色 |
三、故事世界的封闭 |
第二节 情节剧与历史剧的融合 |
一、历史对情节剧的渗透 |
二、以回忆形式表现离别 |
第三节 淡化离合的散文剧样式 |
一、散点透视 |
二、打破封闭 |
第五章 中国电影离合型叙事结构的存在原因 |
第一节 百年中国离乱现实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统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一、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 |
二、整体性把握的思维方式 |
三、中国的家族主义传统 |
第三节 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
一、电影观众的文化属性 |
二、中国观众的接受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裂变中的承传与超越 ——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关于“20 世纪80 年代” |
1.2.2 关于“广西青年诗歌” |
1.3 研究的条件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条件 |
1.3.2 研究的方法 |
2 承传——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传统意蕴 |
2.1 传统意蕴中的地域文化因子 |
2.1.1 真情实意的抒唱——对自然景观的渲染 |
2.1.2 温情脉脉的凝视——对人文景观的观照 |
2.2 传统意蕴中的民族文化因子 |
2.2.1 激情澎湃的怒吼——对红水河文化的探索 |
2.2.2 豪情万丈的呐喊——对花山文化的追寻 |
3 超越——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现代意识 |
3.1 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人对现代意识的追求历程 |
3.2 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现代意识的具体呈现 |
4 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风格及意义 |
4.1 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美学风格 |
4.2 20 世纪80 年代广西青年诗歌的当下意义 |
4.2.1 在“承传”层面上的延续——立足本土,回归传统 |
4.2.2 在“超越”层面上的启示——走出广西,面向全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实然与应然:中学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于审美情感内涵的界定 |
二、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诗歌教学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一种教学理论的构建 |
第一节 审美情感与审美情感力 |
一、审美情感的内涵 |
二、审美情感的心理机制 |
三、审美情感发展的心理过程 |
四、审美情感力的涵义 |
第二节 审美情感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审美情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述要 |
二、审美情感培养与中学美育 |
三、审美情感培养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
第三节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主体与客体 |
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构成及其辨证关系 |
二、教材中诗歌(客体)所蕴涵的美 |
三、教师的审美素养与诗歌教学 |
四、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
第四节 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
一、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
二、我国的诗教思想述要 |
三、诗歌教学中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
四、中学诗歌教学培养审美情感的原则 |
第三章 中学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的实然考察 |
第一节 影响诗歌教学审美情感培养的外部因素考察 |
一、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看审美情感培养 |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编排分析 |
三、考试内容与方法对诗歌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响中学诗歌教学审美情感培养的内部因素的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问卷内容及样式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六、调查结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中学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应然选择 |
第一节 关于大纲、教材和考试方法的建议 |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美育的目标、方法、要求应有更明确的规定 |
二、诗歌教材编写应更多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 |
三、诗歌测试应更重视考察审美能力和自由个性方面 |
第二节 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要依据诗歌的文体特征 |
二、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
三、教师要注意学生生活表象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丰富 |
四、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要注意学生的审美情感水平和审美个性特征 |
五、诗歌教学要注意探索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第三节 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适度性 |
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对话性 |
三、教师与教材之间地关系——创造性 |
四、教学目标与模式的关系——自洽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D]. 陈庆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3]新时期纯文学观念与文学实践[D]. 修雪枫. 辽宁大学, 2017(01)
- [4]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 岳晓英. 复旦大学, 2008(03)
- [5]裂变中的承传与超越 ——20世纪80年代广西青年诗歌探析[D]. 黎学锐. 广西民族大学, 2008(01)
- [6]论突出美学特质的诗歌朗诵技巧[J]. 陆靓霞,陈岩.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 [7]实然与应然:中学诗歌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D]. 张晓梅. 北京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