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H_4NO_3和NH_4ClO_4的绝热分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颜高杰,吴琼,谈玲华[1](2021)在《富氮唑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文中提出含能材料是一种特殊的能源材料,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均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富氮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及其聚合物是含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在含能材料的起爆药、高能炸药、火箭推进剂和烟花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咪唑、吡唑、三唑、四唑和五唑等氮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的理论设计、实验合成、性能评估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用于结构调控、合成优化和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先进策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上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景风[2](2020)在《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剂的热分解性能直接决定了固体推进剂的推力和比冲等性能。ZnO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改善氧化剂的放热量和分解温度,进而提高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因而开发高性能ZnO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ZnO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改性和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性能一体化研究,获得高性能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为固体推进剂的选材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根据晶界散射机制、欧姆接触势垒模型和多相催化反应理论设计了具有分级结构的ZnO/碳黑复合催化剂,其中碳黑(Carbon Black,CB)作为改性载体材料,可实现ZnO中导带电子的快速转移;分级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二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催化性能。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碳黑表面原位沉积ZnO,制备了ZnO/CB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循环次数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积循环次数为100时,ZnO/CB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可使高氯酸铵热分解峰温度由432℃降至295℃、放热量由369 J/g增加至1692 J/g,且高氯酸铵热分解过程由两步变为一步。以ZnO/CB复合材料中ZnO为自模板,同源诱导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IF-8合成,并在空气气氛中热解为具有分级结构的ZnO/CB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催化性能,使高氯酸铵热分解温度降至281℃、放热量增加至1758 J/g。研究发现,ZnO/CB复合材料界面处存在C-OZn键,可为ZnO中导带电子提供快速转移通道,提高电子利用率;ZnO/CB复合材料中ZnO具有纳米片层分级结构,且暴露晶面为高能(002)晶面,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和分解,可提高催化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级ZnO/CB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采用化学浸渍结合热解法来实现Ag对ZnO/CB复合材料的改性,得到了Ag-ZnO/CB三元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Ag改性的ZnO/CB复合材料可使高氯酸铵热分解温度降至274℃、放热量增加至1811 J/g。催化性能的提升是由于Ag+离子在ZIF-8表面和内部孔隙中的吸附,使得热解后Ag纳米粒子嵌入ZnO的纳米片层分级结构中,两组分间充分且稳定的界面接触增强了其协同催化效应。通过原位红外技术研究高氯酸铵催化热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变化规律,探讨了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机理。根据电子转移机理,以ZnO为催化剂时,其导带电子可被高氯酸铵初始热分解产物HClO4所捕获,形成HClOx(x=0,1,2,3)和离子化氧(O-),高活性O-可氧化NH3生成氮氧化物;当碳黑改性ZnO催化剂后,导带电子被快速转移至碳黑,滞留的价带正空穴可作为NH4+和ClO4-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桥梁”,加速NH3和HClO4的生成,同时提高的电子利用率加深了HClO4的分解和NH3的氧化程度,生成HCl和NO2;当ZnO/CB复合材料进一步被Ag改性后,Ag的化学敏化作用可使HClO4中Cl-O键断裂形成原子氧(O),并与NH3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生成N2O。将ZnO基复合催化剂应用于AP/HTPB推进剂,研究其对推进剂燃烧和能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O、ZnO/CB、Ag-ZnO/CB催化剂可使推进剂燃速(5 MPa)分别由5.75 mm/s提高至6.68、8.64和9.46 mm/s,基于此设计的MEMS微推进器推力分别由58.72μN提高至111.4、168.8和254.9μN,说明催化剂对提高固体推进剂性能具有显着作用,为固体推进剂的高能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世然[3](2020)在《三种不稳定物质在杂质作用下热分解特性及撞击感度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品中有一些物质较不稳定,例如有些易燃固体、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此类物质受到热刺激、撞击等机械作用或混入杂质时,易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因此,有必要对杂质作用下典型不稳定物质的热危险性和撞击感度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撞击感度测试设备对过氧化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高氯酸铵(AP)在杂质作用下热分解特性及撞击感度进行了研究。对于BPO来说,一方面适当含量的水份有利于其安全储存与运输,但另一方面水对其分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变其等温条件下分解机理。使用Friedman法求得无水及含水BPO在等温和动态条件下的活化能变化范围不同,证明等温和动态条件下反应机理不同。基于模型拟合方法,对两种样品的固相分解建立“自催化+n级”两步连续反应;对熔融并分解过程建立“自催化+自催化+n级”3步连续反应。撞击感度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T0)为40℃时,水会降低BPO的撞击感度,此趋势随着T0升高而降低。无水BPO的撞击感度表达式为H50=(7.009-2.690×10-2T0)1.596,含水BPO的表达式为H50=(18.20-6.291×10-2T0)8.410。对于AIBN来说,Na2S2O3能促进其分解。使用Friedman法求得AIBN和AIBN+Na2S2O3在动态和等温条件下的活化能,证明两种条件下反应机理不同,且固相分解为多步反应。基于模型拟合方法,对两种样品的固相分解建立“n级”与“自催化+自催化”的平行反应模型;对熔融并分解过程建立“自催化+自催化+n级”3步连续反应。撞击感度测试结果表明,在T0为40℃时,Na2S2O3通过促进AIBN的热分解而使其更敏感;随着T0升高,Na2S2O3融化使能量转化效率降低,从而使撞击感度降低。AIBN的撞击感度表达式为H50=(15.63-4.296×10-2T0)1.642,Na2S2O3+AIBN的表达式为H50=(10.32-3.430×10-2T0)1000/(621.1-1.12T)0</sup>。对于AP来说,DSC结果表明其分解为多步,且其高温分解为气相反应。使用Friedman法求得动态条件下其活化能变化范围较小,证明其高温分解贡献较大。基于模型拟合方法,对AP建立了“自催化+自催化(气相)”连续反应模型。撞击感度测试结果表明,AP因热点温度高导致其撞击感度低,Fe2O3会使其更敏感。本论文开展的BPO、AIBN和AP及其在杂质影响下的热分解特性和撞击感度的研究,对不稳定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侯红芳[4](2019)在《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离子膜法是目前最先进的烧碱生产方法。因此,本文针对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含量不能超过0.2mg/L的净化问题,系统地开展了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离子膜烧碱生产盐水热力学性质和高盐卤水中微量碘树脂吸附净化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高盐卤水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碘形态的分析方法。以Dionex IonPac AS-14柱作分离柱,(NH4)2CO3溶液作流动相,经优化得出最佳的分离条件:流动相浓度为100 mmol/L、pH=10、流速为1.2 mL/min。此外,针对高盐卤水中不同形态碘的准确分析,测定了 Cl-、SO42-、C103-等干扰离子存在下不同碘形态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这三种离子均未对碘形态的分离造成干扰。该形态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1~100 μg/L),相关系数好(r>0.9998),检出限低(IO3-和I-分别为0.05和0.20 μg/L),精密度高(RSD<1.2%,n=5),IO3-和I-的加标回收率可达100.6%和100.1%。(2)采用DMA 4500型高精度密度计测定了离子膜烧碱生产盐水相关体系(NaI-H2O和NaIO3-H2O)在283.15~353.15 K时的密度。基于实验测定的密度值,利用一系列经验公式、拟合可计算出表观摩尔体积、热膨胀系数、偏摩尔体积等热力学体积参数;应用Pitzer离子相互作用表观摩尔体积模型,首次拟合获得了 NaI-H2O和NaIO3-H2O体系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Pitzer单盐参数及温度关联式,为构建多温多组分热力学模型提供基础理论数据。(3)探究了树脂用量及吸附时间对碘吸附效果的影响,发现将离子膜烧碱原盐水和脱氯淡盐水以一定的比例勾兑,当V原盐水:V脱氯盐水=10:1,树脂用量固液比为6 g/L,吸附时间为80min,碘的净化率最大,可大大降低离子膜生产烧碱工艺盐水中碘含量。
周红杰[5](2019)在《结晶法探秘》文中指出结晶是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利用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趋势的原理,对物质进行纯化操作的物理方法。根据结晶时不同的要求和情境有8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结晶析出问题既是化学教学的难点,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更是考生难以迈过去的"坎"。
迟孟浩[6](2018)在《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堆肥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厨余垃圾和污泥联合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是影响堆肥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物料配比和通风速率均会造成氮素的不必要浪费。本文以厨余垃圾和污泥作为堆肥研究对象,在确保腐熟度和减少氮素损失的基础上,探讨最佳物料配比和通风速率以实现堆肥最优化。论文首先在通风速率一定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堆体温度、O2、腐熟度、氮素损失等因素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物料配比。其次在最佳物料配比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通风速率下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最佳通风速率。试验结果如下:1)在最佳物料配比的确定试验中,不同物料添加比例对高温期持续时间有显着的影响。T3处理(添加比例厨余:污泥:秸秆=40%:45%:15%)高温期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经试验得知,厨余垃圾添加比例过高会抑制物料的腐熟。考虑到厨余垃圾和污泥的总量,本试验认为厨余:污泥:秸秆=40%:45%:15%的物料配比进行联合堆肥为最优配比方式。2)在最佳物料配比的确定试验中,不同物料配比对氮素的损失存在明显影响。高厨余垃圾或污泥添加比例均会增加堆肥过程中NH3等含氮气体的排放,降低堆肥品质。厨余:污泥:秸秆=40%:45%:15%的物料配比方式,能够在保证腐熟的前提下可使TN含量提高25.39%。3)在最佳通风速率的确定试验中,不同通风速率对积温和高温期持续时间存在显着影响。T2处理(0.36 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在满足微生物耗氧需求的前提下积温可达12588℃/d,高温期持续8 d。经过试验研究得知,0.36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可以在消耗较低能耗的基础上保证物料达到腐熟要求。4)在最佳通风速率的确定试验中,NH3排放主要集中在高温期,N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前期。0.36 L·kgDM-1·min-1的通风速率在满足物料腐熟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氮素损失。至堆肥结束,T2处理(0.36 L·kgDM-1·min-1)NH4+-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为2.21 g·kg-1·DM;TN含量为33.27 g·kg-1DM,提升了55.83%。
田甜[7](2018)在《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能量密度含能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对提高火炸药的能量、密度等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武器弹药射程、威力以及在火箭中的应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含能材料作为军用产品在火箭中的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被其他能源所替代。但是传统含能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有些爆炸后生成的产物严重污染环境,部分含能材料如黑火药等能量较低,阻碍了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制出新的高能量密度含能材料来替代传统含能材料,如新型绿色含能离子液体就是一种选择。富氮型含能离子液体作为新型含能材料在高能炸药、推进剂和燃料等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唑类衍生物中的五元氮杂环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高能C-N和N-N键,种类丰富,包括咪唑类、三唑类、四唑类和五唑类等。其中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生成焓高,热稳定性及安全性好,合成方法简单、条件可控等优点。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又分为1,2,4-三唑类和1,2,3-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1,2,4-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生成焓高、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感度低、可设计性等优点,使其有望替代传统推进剂、炸药以及燃料等应用在航天工业及军事领域等。本论文以设计、合成性能优异的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为研究目标,从分子设计出发,采用Gaussian09软件,结合B3LYP/6-311+G(d,p)及B3LYP/LANL2DZ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重要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参数,设计了多系列新型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并计算其生成焓、燃烧热、密度、晶格能、摩尔热容等,系统研究了分子微观结构与其物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及燃烧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指导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1-烷基-4-氨基-1,2,4-三唑、1-酯基-4-氨基-1,2,4-三唑为阳离子,以无机盐离子、硝基唑类盐离子以及金属配合物离子为阴离子,通过有机合成、离子交换方法合成性能优异的[BATZ]NO3、[PATZ]NO3、[HATZ]NO3、[DATZ]NO3、[EaATZ]NO3、[EpATZ]NO3、[BATZ]ClO4、[BATZ]N(CN)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3[Co(NO2)6]、[BATZ]3[Co(CN)6]、[BATZ]3[Fe(CN)6]和[BATZ]2[Co(NCS)4]含能离子液体。应用DFT研究了[RATZ]Br离子液体的烷基化反应机理以及上述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复分解反应机理。采用1H NMR、元素分析、FT-IR、UV-Vis和Raman光谱等结构表征方法分析了该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表明成功合成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且分离纯化好,纯度高。以DFT/B3LYP/LANL2DZ理论方法优化了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结构,得到[Co(NO2)6]3-、[Co(CN)6]3-和[Fe(CN)6]3-的稳定构型为正八面体结构,[Co(NCS)4]2-的稳定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得到的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动态振动模式分析了阴离子[Co(NO2)6]3-、[Co(CN)6]3-、[Fe(CN)6]3-和[Co(NCS)4]2-的理论振动光谱,与FT-IR光谱和Raman光谱的分析一致,为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FT-IR和Raman光谱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BATZ]NO3、[PATZ]NO3、[HATZ]NO3、[DATZ]NO3、[EaATZ]NO3、[EpATZ]NO3、[BATZ]ClO4、[BATZ]N(CN)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3[Co(NO2)6]、[BATZ]3[Co(CN)6]、[BATZ]3[Fe(CN)6]和[BATZ]2[Co(NCS)4]含能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温度对上述含能离子液体密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密度、标准摩尔生成焓、摩尔热容的理论值与实验值,验证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基于含能离子液体的摩尔热容,研究了其在303-353 K时的热力学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等热力学性质,为含能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为了研究含能材料的重要特性,基于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结合生成焓和密度实验值,应用Kamlet-Jacobs方程等方法分别计算了爆热、爆压、爆速、爆容、爆温等爆轰性能参数,探讨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对爆轰性能的影响。此外,氧平衡是衡量含能材料爆轰性能的重要参数(指标),本文研究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氧平衡及CO平衡。研究结果显示,含能离子液体中含氧原子数越多,生成大量水,释放热量越多,水蒸气释放大量热,比其裂解吸收的热量大,爆热越大;含H元素越多,生成气体越多,则其爆容越大。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速比RDX(8.98 km·s-1)和HMX(9.35 km·s-1)大;1-酯基-4-氨基-1,2,4-三唑硝酸盐和1-丁基-4-氨基-1,2,4-三唑金属配合物含能离子液体的爆压比RDX(35.13 GPa)和HMX(38.24 GPa)的爆压大,其余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压均大于24 GPa,说明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速和爆压均较大,有望替代传统高能炸药。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含能材料中的常用引发键预测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感度,系统研究了电子结构、氧平衡指数、氧原子数目、芳香性、活性指数等参数对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冲击波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BATZ]NO3、[PATZ]NO3、[HATZ]NO3、[DATZ]NO3、[EaATZ]NO3、[EpATZ]NO3、[BATZ]ClO4、[BATZ]N(CN)2、[BATZ][2,4,5-TNI]、[BATZ][3,5-DNTZ]、[BATZ]3[Co(NO2)6]、[BATZ]3[Co(CN)6]、[BATZ]3[Fe(CN)6]和[BATZ]2[Co(NCS)4]含能离子液体的h50值较大,撞击感度较小,对机械撞击不敏感,安全性能提高。此外,本文合成的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摩擦感度和冲击波感度也较低。采用NASA的CEA软件计算了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比冲、特征速度、燃烧室温度、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平均分子量等能量特性,深入研究了含能离子液体分子组成对其能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比冲均在2800 Ns·kg-1左右,燃烧室温度在2900 K左右;其中,[DATZ]NO3的比冲值最大,接近1-甲基咪唑硼烷和偏二甲肼,满足液体发动机的需求。通过研究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质以及燃烧性能,证明了这种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密度、较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含能性质、良好的燃烧性能等,是一类可替代传统燃料的新型含能材料,有望将其应用于推进剂、炸药以及新能源燃料等领域。
崔乃夫[8](2017)在《活性金属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性金属粉体在冲击加载作用下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产物并伴随强烈的放热过程。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合成一些新材料如金属间化合物,也可将活性金属粉体用于炸药装药和战斗部材料,用于制备活性破片和活性聚能药形罩,利用其反应性和高放热性提高毁伤效果。为了使活性金属粉体能够应用于爆炸冲击与毁伤过程,需要深入研究活性金属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主要以高放热的Ti+Si体系混合粉体为对象,研究在冲击加载条件下Ti+Si体系混合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不同颗粒度与化学配比的粉末混合物经球磨处理后,用不同初始压力压成具有不同密实度的粗坯,选用不同的冲击加载装置对粗坯进行冲击处理,并对回收样品进行XRD和SEM分析,重点研究不同颗粒度Ti+Si体系混合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并对反应合成的Ti-Si金属间化合物的光催化效果进行表征。对冲击引发的Ti+Si体系混合粉体的自蔓延反应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探针、光纤和高速相机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冲击引发的Ti+Si混合粉体自蔓延反应过程中冲击波与燃烧波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Ti+Si体系活性粉体的冲击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当对5Ti+3Si混合粉体的冲击加载速度为2.52km/s时,反应回收产物为原始Ti和Si颗粒,当冲击加载速度为3.07km/s时,5Ti+3Si活性粉体完全发生反应并形成预期产物Ti5Si3。当对Ti+2Si混合粉体的冲击加载速度为3.07km/s时,反应回收产物为Ti、Si和Ti5Si3,当冲击加载速度增加到3.37km/s时,Ti+2Si活性粉体完全发生反应并形成预期产物TiSi2。另外,在5Ti+3Si混合粉体中加入强氧化剂NH4ClO4时,可以合成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5Ti+3Si活性粉体冲击引发自蔓延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炸药爆炸驱动飞片撞击样品的平面和柱面实验中,5Ti+3Si活性混合粉体均可以发生自蔓延反应。为了更好地对冲击激发自蔓延反应过程进行观测,选择用轻气炮驱动飞片对5Ti+3Si活性粉体混合物进行冲击加载,并利用高速相机、探针和光纤对自蔓延反应过程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冲击波在样品管中以0.5-1.0km/s的速度传播并且在微秒量级内发生衰减,随后由冲击引发的自蔓延反应燃烧波在活性粉末混合物中以每秒几厘米的速度传播。针对Ti+Si、Ni+Al两种体系开展冲击压实研究,通过控制初始密实度和冲击加载强度得到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很少发生化学反应,且具有很高压实度的活性金属块体。实验结果表明,5Ti+3Si活性粉末的反应阈值较低。当初始压装压力为240MPa(初始密实度61%),冲击压力为11GPa时,可以形成未发生反应并且压实度为97%的5Ti+3Si密实块体。Ni+Al粉末混合物在适中的爆炸压力4GPa作用下,可以形成没有发生反应并且压实度为100%的密实块体。
朱佳平[9](2016)在《三唑酮类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三唑酮化合物中含有大量的N–N、C–N和N=N键,因而具有很高的正生成热、化学潜能。分子中的高氮、低碳氢含量,使其密度高且易达到氧平衡,因而在高能炸药、气体发生剂、信号推进剂和无烟烟火剂等领域广泛应用。设计与合成结构新颖、性能优越的多氮含能化合物成为新型材料领域热点。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1+G**对以4-氨基-1,2,4-三唑-5-酮(ATO)、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4,4’-偶氮基-二(1,2,4-三唑-5-酮)(ZTO)为母体的三唑酮类硝基衍生物的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并对其电子结构、标准气态生成热、密度以及爆速和爆压进行理论研究。采用不同的硝化剂对ATO、NTO以及ZTO进行硝化反应,通过红外、核磁、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物质结构进行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热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ATO、NTO和ZTO硝基衍生物分子中三唑酮环具有一定的芳香性。化合物1,4-二硝基-1,2,4-三唑-5-酮(III)、3,4-二硝基-1,2,4-三唑-5-酮(VIII)、1,3,4-三硝基-1,2,4-三唑-5-酮(IX)和N,N’-二硝基-4,4-偶氮基-1,2,4-三唑酮(XI)高温裂解的引发键可能均始于N–NO2,其键解离能在144.14–374.35 kJ·mol-1之间;而化合物3-硝基-4-氨基-1,2,4-三唑-5-酮(IV)、和3,3’-二硝基-4,4-偶氮基-1,2,4-三唑-5-酮(XII)中高温裂解的引发键可能均始于C–NO2,其键解离能在352.40–376.98kJ·mol-1之间。自然键轨道(NBO)、分子静电势(MESP)、轨道能级差(ΔE)分析结果表明三唑酮环上易受亲核试剂进攻,且环上N(1)、N(4)原子参与三唑酮环共轭体系的形成。在N(1)位引入N(1)–NO2键会提高硝基三唑酮衍生物的生成热,偶氮基团的引入会明显提高体系的生成热。化合物V、VII、VIII、XIII的爆速分别为9.11、9.20、9.24、9.01 km·s-1,爆压分别为37.4、39.12、39.56、37.07 GPa,爆轰性能接近HMX。化合物IX、XI、XII的爆速分别为8.85、8.87、8.73km·s-1,爆压分别为37.0、33.6、34.7 GPa,爆轰性能接近RDX。TO、ATO以及NTO分子中的C=O与邻位的N–H互变异构后形成的烯醇结构参与环结构的共振,降低了环N–H结构中N原子上的电荷密度,这种缺电子体系的硝化很难成功。ATO分子中的N(4)–NH2中氨基呈弱碱性,在HNO3强酸体系中易于脱掉。故TO、NTO、ATO在不同硝化剂中反应得到的硝化产物均为NTO。在线红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H2O2氧化ATO,并未使得分子中N(4)–NH2氧化成为N(4)–NO2,最终得到的产物是NTO。通过乙酰化进行氨基保护,合成并得到了ATO乙酰化产物DAcATO,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6H8N4O3,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DAcATO在不同硝化剂的体系中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均为NTO。选用了碱金属(Li、Na、K、Cs)、碱土金属(Mg、Ca、Ba、Sr)的氢氧化物以及水合肼(N2H4·H2O)与ZTO反应制备得到相应的盐,应用1H NMR、13C NMR、IR、MS等方法对相关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培养了ZTO的Na、K、Cs、Mg、Ca、Ba、Sr盐的晶体。单晶结构表明在标题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与双三唑酮环上的氮和氧原子形成了一个三维层状结构。利用热重-差示热分析仪(TG-DTA)对所有的标题化合物进行热分解研究。机械撞击感度研究表明,标题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密度高和低感度(h50>60 cm)。化合物CsZTO·H2O(4)、SrZTO·4H2O(8)和BaZTO·4H2O(9)可作为含能材料的候选物。首次合成了偶氮三唑酮类衍生物N,N’-二乙酰基-4,4-偶氮基-1,2,4-三唑酮(DAcZTO)和N,N’-二硝基-4,4-偶氮基-1,2,4-三唑酮(DNZTO)。分子中N4形成强烈的偶氮π键的离域。DAcZTO分子间易形成中等强度的C–H…O氢键,其键长分布在2.32–2.60?,键角分布在117–169°之间。DNZTO·CH3CN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中无明显的氢键作用。DSC分析表明ZTO、DAcZTO和DNZTO在热分解过程中只有一个放热峰,N2H5ZTO的热分解过程中有一个吸热峰和一个放热峰。在2℃·min-1的升温速率下,ZTO、DAc ZTO和DNZTO的峰温分别为282.4、250.8和156.4℃,N2H5ZTO的吸热和放热峰温分别为144.0和266.6℃。ZTO、DAcZTO、N2H5ZTO及DNZTO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261.6、302.5、252.6和148.0 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1.552×1022、1.395×1028、1.632×1022和3.81×1015 s-1。热爆炸临界温度Tb分别为268.6、245.2、265.1和125.2℃。FTIR-TGA-MS分析表明ZTO和DNZTO分别在283和152℃发生裂解,其裂解气体产物主要成分有CO2,CO,NO2,NO,HCN和N2。N2H5ZTO在165℃发生N2H5的分解,其后ZTO-配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加速分解,其主要气体产物成分有CO2,NO2,HCN和N2。ARC分析表明ZTO、N2H5ZTO以及DNZTO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03.6、105.7和116.7℃,绝热温升分别为25.5、17.7和13.1℃,最大加热速率分别为105.6、0.08和0.47℃·min-1,自加速放热持续时间分别为238.5、260.0和49.0 min。绝热条件下ZTO、N2H5ZTO以及DNZTO的表观活化能为933.1、215.9和283.1 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为1.326×1092、1.181×1025和9.915×1033 s-1。DNZTO达到最大温升速率所需的时间(TMR)和自加速分解温度(TD24)分别为1.01 min和109.8℃,表明DNZTO热分解延滞期较短。
石有山,陈世华,曹建平[10](2016)在《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二)》文中研究指明
二、NH_4NO_3和NH_4ClO_4的绝热分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H_4NO_3和NH_4ClO_4的绝热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富氮唑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咪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 吡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 三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4.1 硝基/氨基三唑金属配合物 |
4.2 桥连三唑金属配合物 |
4.3 氮杂环取代三唑金属配合物 |
5 四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氨基四唑金属配合物 |
5.2 桥连四唑金属配合物 |
5.3 氮杂环取代四唑金属配合物 |
6 五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7 唑类金属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8 结论与展望 |
(2)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固体推进剂概述 |
1.2.1 固体推进剂的组分及其功能 |
1.2.2 高氯酸铵的特点及作用 |
1.3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及催化热分解研究进展 |
1.3.1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特性 |
1.3.2 常用的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剂 |
1.3.3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及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 |
1.4 ZnO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 |
1.4.1 ZnO催化剂的制备 |
1.4.2 ZnO催化剂的改性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1 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分级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2.3 Ag-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微观形貌分析 |
2.3.2 物相组成分析 |
2.3.3 荧光光谱 |
2.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5 电学性能分析 |
2.3.6 原位红外光谱 |
2.4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性能评价 |
2.4.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技术 |
2.4.2 热分解动力学行为分析 |
第3章 碳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1 ZnO催化剂的改性材料筛选及结构设计 |
3.1.1 改性材料筛选 |
3.1.2 结构设计 |
3.2 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2.1 ZnO的 ALD制备及表征 |
3.2.2 ZnO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研究 |
3.3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3.1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3.2 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4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4.1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4.2 分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改性ZnO/碳黑复合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1 贵金属改性材料筛选及制备策略 |
4.1.1 贵金属材料筛选 |
4.1.2 贵金属改性催化剂的制备策略 |
4.2 Ag-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2.1 Ag-Zn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2.2 Ag-ZnO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3 Ag-ZnO/CB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3.1 Ag-ZnO/CB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2 Ag-ZnO/CB复合催化剂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氯酸铵的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及应用研究 |
5.1 高氯酸铵的催化热分解反应机理探讨 |
5.1.1 化学键合锚定型ZnO/碳黑复合催化剂的快速电子转移机理 |
5.1.2 Ag锚定增强ZnO的化学敏化协同电子转移机理 |
5.2 ZnO基复合催化剂在AP/HTPB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 |
5.2.1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制备及表征 |
5.2.2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研究 |
5.2.3 ZnO-AP/HTPB固体推进剂的能量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种不稳定物质在杂质作用下热分解特性及撞击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种物质的热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撞击感度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工作 |
2 主要设备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1.1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1.2 撞击感度测试仪器 |
2.1.3 TSS软件 |
2.2 求解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
2.2.1 等转化率方法——Friedman方法 |
2.2.2 模型拟合方法 |
2.3 撞击感度与热行为相关性 |
2.3.1 撞击感度模型 |
2.3.2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
3 过氧化苯甲酰及其杂质作用下的热分解特性和撞击感度研究 |
3.1 DSC测试与分析 |
3.1.1 杂质筛选 |
3.1.2 测试条件 |
3.1.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 动力学计算 |
3.2.1 基于Friedman等转化率进行动力学计算 |
3.2.2 基于非线性模型拟合法 |
3.3 撞击感度测试及分析 |
3.3.1 测试条件 |
3.3.2 测试结果 |
3.3.3 撞击感度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4 偶氮二异丁腈及其杂质作用下的热分解特性和撞击感度研究 |
4.1 DSC测试及分析 |
4.1.1 杂质筛选测试 |
4.1.2 测试条件 |
4.1.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动力学计算 |
4.2.1 基于Friedman等转化率方法 |
4.2.2 基于非线性模型拟合方法 |
4.3 撞击感度测试及分析 |
4.3.1 测试条件 |
4.3.2 测试结果 |
4.3.3 撞击感度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氯酸铵的热分解特性及撞击感度研究 |
5.1 DSC测试与分析 |
5.1.1 不同坩埚测试 |
5.1.2 不同样品质量测试 |
5.1.3 动态DSC测试 |
5.2 动力学计算 |
5.2.1 基于Friedman等转化率方法 |
5.2.2 基于非线性模型拟合方法 |
5.3 撞击感度测试及分析 |
5.3.1 杂质选择 |
5.3.2 测试条件 |
5.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净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吹出法 |
1.2.2 活性炭吸附法 |
1.2.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3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容量法 |
1.3.2 分光光度法 |
1.3.3 色谱法 |
1.3.4 原子光谱法 |
1.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1.4 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方法 |
1.4.1 密度法 |
1.4.2 等压法 |
1.4.3 量热法 |
1.5 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课题项目来源 |
2 高盐卤水微量碘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
2.2.1 主要药品试剂 |
2.2.2 主要试剂配制 |
2.3 实验研究 |
2.3.1 实验仪器工作条件 |
2.3.2 样品的处理 |
2.4 碘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1 分离条件的优化 |
2.4.2 高浓度Cl~-、SO_4~(2-) ClO_3~-对碘形态的干扰研究 |
2.4.3 分析性能 |
2.4.4 氯碱化工卤水样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二元体系NaIO_3-H_2O和NaI-H_2O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NaIO_3和NaI溶液的配制 |
3.2.2 NaIO_3和NaI溶液密度法 |
3.3 NaIO_3-H_2O体系体积性质研究 |
3.3.1 NaIO_3-H_2O体系密度和膨胀系数研究 |
3.3.2 NaIO_3-H_2O体系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研究 |
3.3.3 NaIO_3-H_2O体系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3.4 NaI-H_2O体系体积性质研究 |
3.4.1 NaI-H_2O体系密度和膨胀系数研究 |
3.4.2 NaI-H_2O体系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 |
3.4.3 NaI-H_2O体系Pitz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
4 高盐卤水中微量碘树脂吸附净化研究 |
4.1 主要仪器设备 |
4.2 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
4.2.1 主要药品试剂 |
4.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盐水和脱氯盐水中碘的同步树脂吸附研究 |
4.3.2 盐水中微量碘的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原盐水和脱氯盐水配比对碘的吸附研究 |
4.4.2 树脂用量对碘的吸附研究 |
4.4.3 时间对碘的吸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5)结晶法探秘(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晶的8种操作方法 |
1.1 蒸发结晶 (或浓缩结晶) |
1.2 冷却结晶 (或降温结晶) |
1.3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
1.4 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
1.5 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
1.6 重结晶 |
1.7 盐析结晶 |
1.8 真空结晶 |
2 结晶产品的粒度及分布 |
3 结晶相关考题的解答 |
(6)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堆肥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绪论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厨余垃圾处理现状 |
1.2.2 污泥处理现状 |
1.2.3 堆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 |
1.2.4 温室气体排放及氮素损失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1 厨余垃圾和污泥联合堆肥最佳配比研究 |
1.3.2 厨余垃圾和污泥联合堆肥通风条件优化研究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装置 |
2.3 测定方法 |
2.4 试验设计 |
2.4.1 最佳物料配比试验方案 |
2.4.2 最佳通风试验方案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物料配比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 |
3.1.1 堆肥过程中温度和O_2含量变化 |
3.1.2 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变化 |
3.1.3 堆肥过程中NH_4~+-N和NO_3~--N变化 |
3.1.4 堆肥过程中NH_3和N_2O排放变化 |
3.1.5 堆肥过程中TN含量变化 |
3.1.6 小结 |
3.2 通风速率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 |
3.2.1 堆肥过程中温度和O_2含量变化 |
3.2.2 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变化 |
3.2.3 堆肥过程中NH_4~+-N和NO_3~--N变化 |
3.2.4 堆肥过程中NH_3和N_2O排放变化 |
3.2.5 堆肥过程中TN含量的变化 |
3.2.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含能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
1.1 含能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 含能离子液体概述 |
1.3 含能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 |
1.4 含能离子液体的研究趋势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及其性能的理论计算与预测 |
2.1 引言 |
2.2 新型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 |
2.2.1 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优化 |
2.2.2 含能离子液体的电荷分布分析 |
2.2.3 含能离子液体的离子间作用能 |
2.2.4 含能离子液体的偶极矩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
2.2.5 含能离子液体的电子结构分析 |
2.3 新型含能离子液体性能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及预测 |
2.3.1 含能离子液体密度的理论计算及其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
2.3.2 含能离子液体标准摩尔生成焓的理论计算及其分析 |
2.3.3 含能离子液体晶格能的计算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4 含能离子液摩尔热容的理论计算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式建立 |
2.3.5 含能离子液体标准摩尔生成焓、熵与温度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1-烷基/酯基-4-氨基-1,2,4-三唑卤中间体的合成 |
3.2.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合成 |
3.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合成机理 |
3.3.1 1-烷基-4-氨基-1,2,4-三唑溴中间体的合成机理 |
3.3.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合成机理 |
3.4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结构分析 |
3.4.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1H NMR分析 |
3.4.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元素分析 |
3.4.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FT-IR光谱分析 |
3.4.4 金属配合物阴离子的结构优化及其理论振动光谱分析 |
3.4.5 1-丁基-4-氨基-1,2,4-三唑金属配合物的Raman光谱 |
3.4.6 1-丁基-4-氨基-1,2,4-三唑金属配合物的 UV-Vis 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性质测定 |
4.2.1 主要仪器 |
4.2.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性质测定 |
4.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4.3.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密度及其热膨胀系数 |
4.3.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 |
4.3.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溶解度 |
4.3.4 [RATZ]NO_3 的饱和蒸汽压 |
4.4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
4.4.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生成焓及燃烧热 |
4.4.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摩尔热容 |
4.4.3 热力学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燃烧性能 |
5.1 引言 |
5.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氧平衡及CO平衡 |
5.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轰性能研究 |
5.3.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热 |
5.3.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压与爆速 |
5.3.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炸反应方程及其爆容 |
5.3.4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爆温 |
5.4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感度预测及完全性分析 |
5.4.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撞击感度及其安全性分析 |
5.4.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摩擦感度及其安全性分析 |
5.4.3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冲击波感度及其安全性分析 |
5.5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能量特性 |
5.5.1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能量特性 |
5.5.2 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分子组成对其能量特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活性金属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冲击合成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 自蔓延反应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Ti+Si体系冲击波与反应参数计算 |
2.1 粉末混合物Hugoniot参数理论估算 |
2.1.1 Hugoniot 关系 |
2.1.2 粉末混合物Hugoniot参数估算 |
2.2 冲击动力学计算 |
2.2.1 飞片速度估算 |
2.2.2 冲击压力计算 |
2.2.3 冲击温度计算 |
2.3 Ti+Si体系绝热燃烧温度计算 |
2.4 Ti+Si体系反应热力学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击压缩过程数值模拟 |
3.1 粉末混合物冲击压缩状态方程 |
3.2 爆炸驱动平面飞片加载过程数值模拟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 爆炸驱动柱面飞片加载过程数值模拟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 轻气炮驱动飞片冲击加载过程数值模拟 |
3.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击合成Ti-Si金属间化合物 |
4.1 冲击合成Ti_5Si_3、TiSi_2化合物对比研究 |
4.1.1 微米级Ti+Si粉体冲击合成Ti-Si化合物 |
4.1.2 微米级Ti粉+纳米级Si粉冲击合成Ti-Si化合物 |
4.2 冲击合成Ti-Si金属间化合物光催化剂 |
4.2.1 Ti(75μm)+Si(75μm)冲击合成Ti-Si光催化剂 |
4.2.2 Ti(75μm)+Si(45μm)冲击合成Ti-Si光催化剂 |
4.2.3 冲击合成复合催化剂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4.3 冲击合成多孔Ti-Si金属间化合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粉体冲击激发自蔓延反应 |
5.1平面冲击加载自蔓延实验 |
5.1.1 硝基甲烷爆炸驱动飞片平面冲击实验 |
5.1.2 轻气炮驱动飞片平面冲击试验 |
5.2 柱面冲击加载自蔓延实验 |
5.2.1 柱面加载方式简介 |
5.2.2 5Ti+3Si活性粉体柱面冲击加载实验 |
5.3 W丝点燃5Ti+3Si活性粉体自蔓延实验 |
5.4 影响5Ti+3Si活性粉体自蔓延反应的影响因素 |
5.4.1 冲击温度影响自蔓延反应分析 |
5.4.2 冲击压力影响自蔓延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活性粉体的爆炸烧结 |
6.1 Ti+Si活性粉体爆炸烧结 |
6.2 Ni+Al活性粉体爆炸烧结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三唑酮类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能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NTO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2 ATO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3 ZTO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三唑酮硝基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理论计算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
2.3 计算方法和原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分子几何构型 |
2.4.2 键解离能 |
2.4.3 自然键轨道分析 |
2.4.4 爆轰性能 |
2.4.5 感度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药品 |
3.2.2 合成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AcATO的晶体结构 |
3.3.2 ATO的氧化反应研究 |
3.3.3 TO的N-硝化反应 |
3.3.4 ATO的硝化反应 |
3.3.5 DAcATO的硝化反应 |
3.3.6 NTO的硝化反应 |
3.3.7 ZTO的硝化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ZTO及其盐的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ZTO的制备表征 |
4.2.2 MZTO的制备表征 |
4.2.3 ZTO及其MZTO的单晶培养 |
4.2.4 X-ray单晶衍射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ZTO及其MZTO的的晶体结构 |
4.3.2 MZTO的热分解 |
4.3.3 MZTO的动力学参数 |
4.3.4 MZTO的机械感度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N,N'-二硝基-4,4'-偶氮基-1,2,4-三唑5酮(DNZTO)的合成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合成实验 |
5.2.1 DAcZTO合成及表征 |
5.2.2 DNZTO合成及表征 |
5.2.3 单晶培养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DAcZTO和DNZTO的晶体结构 |
5.3.2 DAcZTO和DNZTO的热分解行为 |
5.3.3 DAcZTO和DNZTO的理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热动力学参数和热危险的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DTA以及DSC热分析 |
6.2.2 热重-傅立叶变换红外-质谱三联用分析 |
6.2.3 绝热加速量热 |
6.2.4 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
6.2.5 绝热热分解动力学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6.3.2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热分解产物分析 |
6.3.3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绝热热分解研究 |
6.3.4 三唑酮类衍生物的绝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三唑酮类硝基衍生物的几何构型 |
附录B 三唑酮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附录C ZTO及其盐的结构表征及热分析数据 |
附录D DAcZTO和DNZTO的结构表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作者简介 |
四、NH_4NO_3和NH_4ClO_4的绝热分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富氮唑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J]. 颜高杰,吴琼,谈玲华. 化学进展, 2021(04)
- [2]碳、银共改性ZnO催化剂及其热分解高氯酸铵性能研究[D]. 王景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三种不稳定物质在杂质作用下热分解特性及撞击感度研究[D]. 李世然.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氯碱化工高盐卤水微量碘净化应用基础研究[D]. 侯红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
- [5]结晶法探秘[J]. 周红杰.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05)
- [6]厨余垃圾与污泥联合堆肥对腐熟度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D]. 迟孟浩.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7]富氮型三唑类含能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 田甜.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活性金属粉体的冲击压缩行为研究[D]. 崔乃夫.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9]三唑酮类含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 朱佳平.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2016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二)[J]. 石有山,陈世华,曹建平. 试题与研究,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