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猛,潘仁前,葛建超[1](2021)在《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网络化和服务化的特点,基于典型软件可靠性模型分析,研究了可提升系统可靠性的理论方法。根据各类软件的不同技术特点,将软件分为数据、传输、无状态应用和有状态应用等服务模式,给出了可靠性设计流程及设计要点,分析了可靠性关键技术,从而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汪浩,刘山尖,韩放,张涛,陈荣,张攀[2](2021)在《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深海采矿船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文章概述了其基本特点;围绕作业环境任务分析C-C锰结核区等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总结33种主要自然环境应力及振动、冲击等诱发环境应力因素特点;基于统计资料提出固有可用度、使用可用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等指标建议值;通过分析国际海底管理局、美国船级社等机构规范建议,指出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可借鉴部分及规范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方面,并对总体可靠性安全性和关键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指出了可靠性安全性需重点解决的5个方面问题。
李键[3](2021)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综合集成团队:重创新保质量 突破技术瓶颈》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某些关键领域,中国仍然存在被其他发达国家"卡脖子"的现象,这使得我国众多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破解"卡脖子"难题,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一个团队研发出了国际先进的可靠性综合集成平台,突破了长期制约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发展的性能与可靠性"两张皮"技术瓶颈,推动我国可靠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综合集成团队。
于威龙[4](2021)在《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新一代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及高铁新线的不断投入运行,高铁运行里程逐年提高,旅客和货物运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轨道列车能够安全运行,必须保证其电气系统稳定可靠运转,则需定期检查轨道车辆电器件的可靠性。现有专用可靠性测试系统只能针对轨道车辆单一类型电器件进行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缺少可靠性分析功能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柔性原理,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的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并开发了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电器件、同步完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任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建立融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可靠性分析模型,使得计算的权重既能真实反映各指标作用程度,又可利用长周期数据修正结果;发掘概率选择与可变步长的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势,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提升层次分析法的运算效率。(2)研制了一套轨道车辆电器件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可适用多种电器件的实时硬件采集、数据通信、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的系统,能够连续地对电器件进行自动化的可靠性测试与分析,通过可视化界面人机交互式操作,完成开发试验序列、自动试验、同步可靠性分析等任务,有效提高了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以车载变频直流电源与辅助逆变器为测试对象,使用本文开发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进行自动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软件系统有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可靠性分析算法效率与准确度较高,研制的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可胜任多种类型电器件可靠性测试与分析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赫楠[5](2021)在《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购物蓬勃发展,目前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产阶级家庭规模不断扩大,国人对海外优质商品的需求强劲增长,消费升级带动跨境网购快速兴起。面对跨境网购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跨境网购模式的弊端日渐凸显,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跨境网购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进口跨境网购平台纷纷涌现,以跨境网购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逐步成型。在疫情期间,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成为保障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诚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境网购起步相对较晚,行业的过快扩张同时导致了成熟速度与发展速度难以并行、高增长与高质量无法同步的现实困境,众多跨境网购平台被频繁曝光,消费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信任水平普遍偏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由此,如何有效建立和维系消费者信任以积极推动行业的生态演进,既是跨境网购平台企业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亦是我国对外贸易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为解决我国跨境网购高速发展与消费者信任整体偏低的现实矛盾以积极推动我国外贸的稳步增长,本文聚焦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跨境网购平台,并以其中的领导者——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为信任客体,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信任转移理论、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相关理论,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思辨归纳、理论移植、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系统探究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了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成果。首先,回顾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信任转移理论等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领域以及精细加工可能性、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等信息领域的相关理论,夯实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梳理了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前人研究成果,归纳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再次,综述了跨境网购的相关文献成果,总结跨境网购消费者信任的研究现状。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思辨评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2)构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模型。在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视角,结合跨境网购情境特征及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特征,从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和消费者个人因素三个方面提取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整合信任转移理论,归纳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路径,提出了包含中心路径、边缘路径、信任转移路径和调节路径的25条影响路径作用关系假设,据此构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3)检验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开展实证检验。在问卷开发阶段,本文明确了测量变量的概念,遵循问卷设计的原则选取测量量表、开发初始问卷,按照规范的问卷设计流程通过访谈法、小规模测试和问卷预试对问卷的内外部质量进行评价,经过反复修订形成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正式问卷。在正式问卷调查阶段,本文科学确定目标样本容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最终收集整理得到549份有效样本,其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符合跨境网购用户画像。在实证分析阶段,本文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测量模型通过了信效度检验,样本数据质量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合SPSS软件开展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模型的整体配适度较高,25条研究假设中的20条通过了假设检验。(4)提出了跨境网购情境下增强消费者信任的管理建议。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的分类讨论,本文归纳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为相关平台企业提出了有益的管理建议:为有效建立和维系消费者信任,企业应注重提升其跨境网购平台的内部质量,着力构建消费者信任的核心路径;切实优化其跨境网购平台的外部属性,努力寻求消费者信任的支持线索;充分利用其境内网购主平台的累积信任,积极推动消费者信任的优势转移;积极应对跨境网购信任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消费者信任的构建策略;密切关注跨境网购消费的个体差异,有效规避消费者信任的不利威胁。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得出了具有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的研究结论。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符合信息加工原理,消费者对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内外部属性的感知(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能够积极促进消费者信任水平的提升;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遵循信任转移机制,境内网购主平台消费者信任能够对其跨境网购子平台消费者信任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存在路径选择差异,跨境网购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中心路径(感知信息质量和感知服务质量)建立信任,跨境网购经验不足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依据边缘路径(感知平台声誉和感知结构保证)建立信任;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体心理因素影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负向调节部分影响因素(感知信息质量、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主观规范)对消费者信任的作用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对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的信任建立。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新概念,引入了新的研究视域,填补了该领域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空白,提升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问题的研究深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依据。(2)融合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信任转移理论重构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双路径视角结合研究情境提出了“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和“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的新命名,明确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实现了既有理论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3)探索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转移机制。本文在归纳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一般影响路径基础上,结合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的独特属性,基于信任转移理论提出了“境内网购主平台消费者信任”这一特殊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了信任转移的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路径,首次在跨境网购情境下通过实证检验了消费者信任的转移机制,提出了消费者信任建立的新依据。(4)本文以跨境网购经验调节变量反映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动态特征,以发展性视角阐释了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理,提高了研究模型的适用性,贡献了跨境网购情境下消费者信任研究的新思路,为平台企业制定灵活多元的营销策略提供有益参考。(5)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在跨境网购情境下支持了既有理论的重要观点,同时践行了基础理论的新应用,以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中的消费者信任为切入点,扩展了既有理论的研究范畴,对于基础理论的动态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泽庶[6](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风冷系统参数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消纳问题的有效方案,中压能馈式装置在我国城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核心部件大容量变流器长期在不同工况下应对高频次、重载荷的能量传输,成为了中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开展变流器内部IGBT等元件的寿命预测与可靠性估计,对提升设备运营维护智能化水平和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压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与风冷系统参数的关联影响挖掘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关键技术要点,考虑到变流器运行寿命与系统间其他参数的关联关系难以完全从理论角度推导,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网络融合传感器量测历史运行数据的变流器寿命预测与可靠性估计方法。深入研究了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城轨能馈供电系统场景下的数据处理、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适用于长时间预测的参考点温度预测模型;研究分析了以风冷参数为例的变流器寿命关联因子对设备工作运行以及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法以及可靠性框图的设备以及系统整体可靠性估计方法。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工作如下:(1)为了获取并分析低频长时间剖面的IGBT结温波动并解决较长时间尺度下温度预测稳定性和精确性问题,本文围绕IGBT结温以及参考点温度建立了热电耦合模型和深度学习网络。首先,根据热电等效理论根据功率损耗计算建立热阻网络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实测数据热电耦合迭代仿真获取较长时间尺度下芯片内部元件结温变化情况;之后,根据数据驱动学习模型预测需求建立了深度神经网络,并提出了具有反馈调节结构的网络训练、预测架构,对参考点温度曲线进行预测,得到、验证了基于典型日下功率器件参考点温度以及结温曲线各项参数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2)为了探索变流器风冷系统的温度参数在复杂工况下对设备工作运行状态以及寿命的影响,本文基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过程形成数据集,得到并分析了不同给定风冷系统启动参数与功率模块IGBT累积损伤度变化关系。首先,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内装置运行状态采集、监测现状以及需求;之后,根据历史数据进行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数据预处理和变换,通过滑动窗口平均以及多项式分段拟合降维提取特征并建立数据集;然后,考虑变流器以及风冷系统参数间的关联影响,在不同给定风冷系统启动阈值下进行预测,得到风冷系统以及IGBT热载荷、预测寿命等参数变化关系并加以分析,为设备的相关参数优化提供依据。(3)为了得到功率器件以及包含风冷系统等部分的系统整体可靠性估计,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功率器件寿命估计分析方法以及以可靠性框图为基础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对得到结温曲线进行热载荷分析,通过寿命模型的选取和累计损伤计算,得到了系统中IGBT功率模块的损伤估计与寿命预测结果;之后通过静态参数等效计算,基于蒙特卡洛法随机抽烟过程得到服从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器件寿命分布模型和失效概率曲线;最后从功率单元到变流单元以及风冷系统等进行可靠性估计。为中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维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为设备选型以及维护方案提供建议。
黄瀚[7](2021)在《联邦云平台中微服务故障避免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战场或救灾环境中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处理任务,而传统的云计算平台距离用户过远,且网络连接不稳定,难以满足实时任务需求。联邦云是一种新兴的云计算模型,可以纳管多个分布式集群,为用户就近提供服务,并且集群规模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微服务架构具有松耦合、易扩展、轻量级等特点,更适合作为资源匮乏环境下的服务部署方式。但是由于联邦云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以及微服务应用多服务协作的特点,云服务面临着严重的故障风险。现有云平台的主要采用服务冗余部署,或根据服务负载弹性伸缩来避免服务故障,没有考虑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联邦集群的动态性,存在服务抖动,故障处理不及时的情况,无法保障联邦云中微服务应用的可靠性。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避免联邦云环境中的微服务频繁故障,提供高可靠的微服务应用。首先,在服务部署阶段,本文综合考虑节点以及子云对服务的影响,设计了一个二级可靠性评估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冗余服务放置方法,该方法把服务放置问题定义为图节点映射问题,根据节点可靠性和服务容错性搜索高生存率的服务放置策略。其次,在服务运行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PE-K控制模型的微服务动态调整框架,定期采集服务运行数据,提前捕获异常服务进行调整。该框架采用了一种基于动态窗口的弹性伸缩方法,通过快扩展、缓收缩的调整策略提升服务面对变化流量时的稳定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子云之间网络延迟的差异性以及微服务的交互需求,此框架设计了一种基于亲和度的服务迁移策略,将依赖性强的服务部署在相近位置,减少服务之间的访问延迟。最后,本文实现了一个联邦云平台系统,添加故障避免模块,并进行系统功能和方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微服务故障,提高微服务应用的可靠性。
杨帆[8](2021)在《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研究与误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档数控机床被称为“大国重器”,作为重器之眼的绝对式光栅尺是决定数控机床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它的可靠性与精度是数控机床厂家的重点关注对象。国产绝对式光栅尺起步较晚,如何提高国产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与精度,达到国外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国产绝对式光栅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产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与误差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了绝对式光栅尺的关键技术、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的位置误差和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的位置误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1)研究了绝对式光栅尺的单轨绝对位置编码技术、莫尔条纹计量技术、单场扫描技术、专用集成光电器件技术和绝对式光栅尺的机械结构。(2)分析了绝对式光栅尺的主要故障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传递影响。研制了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试验设备来考察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对绝对式光栅尺进行可靠性设计,包括尺壳与支撑件一体化等六个方面,以此来提高绝对式光栅尺的可靠性。对绝对式光栅尺进行环境试验,评估绝对式光栅尺的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性。(3)研究了莫尔条纹信号质量与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关系,分析了莫尔条纹信号的直流电平、等幅性、正交性、正弦性对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种误差源的偏差幅度一致时,正交性偏差对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影响最大,其次为直流电平偏差和正弦性偏差,等幅性偏差的影响最小,当各项误差源的偏差幅度低于20%时,可以用各项误差源独立引起的单周期内位置误差曲线叠加后的曲线近似表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分析了影响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种减小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方法:通过自制装调设备提高绝对式光栅尺的装调精度,ASIC器件与指示光栅的装调偏差小于1μm,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的转角偏差小于0.05°;提出一种指示光栅的移相消谐波方法,通过在指示光栅上设计不同相位的明暗条纹组来降低莫尔条纹信号中的高次谐波含量,3次谐波占比由原来的2.77%下降到0.04%;提出一种基于光闸莫尔条纹方案的单场扫描方法,通过改变指示光栅增量窗口的排列方式来减小线性误差对正、余弦信号相位的影响,进而减小单周期内位置误差。(4)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光栅副空间位置变化对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的角度,指示光栅绕z轴旋转后,信号幅值最小,单周期内最大位置误差最大;指示光栅绕x轴旋转后,信号幅值最大,单周期内最大位置误差最小。(5)研究了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的组成,主要包括标尺光栅误差、安装测量误差、温度误差和振动误差,研究每种误差的成因及减小措施。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种减小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的方法:直接刻划1.5米母光栅减小长光栅的拼接误差;采用改进的母光栅拼接工艺提高拼接质量,拼接误差小于1μm;采用刚柔结合的尺壳固定方式减小固定孔对光栅尺温度特性的影响,既保证了光栅尺在数控机床上的固定刚性,又保证了光栅尺具有确定的和可重复的温度特性,方便数控机床厂家对光栅尺进行温度误差补偿。在试验室内对绝对式光栅尺进行基于数控系统的全量程内位置误差闭环测量,结果表明:激光干涉仪的反射镜放置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时,绝对式光栅尺的重复定位精度均可以达到2μm。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对国产绝对式光栅尺与海德汉绝对式光栅尺进行重复定位精度、补偿后的定位精度、未补偿时的定位精度这几个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国产绝对式光栅尺三轴的重复定位精度都可以达到2.5μm,补偿后的定位精度都可以达到4μm,与海德汉光栅尺已经非常接近,完全可以满足数控机床厂家的使用需求。本文研究了提高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与精度的方法,对加快绝对式光栅尺的国产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俊[9](2021)在《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封装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在气象、资源、环境及天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受背景噪声抑制的限制,红外探测器往往需要在100K以下的低温工作。随着系统应用对大视场、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时间分辨率等需求的不断提高,单个探测器模块规模的发展已不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需要将几个甚至几十个探测器模块在杜瓦组件内集成,而探测器模块的热匹配性、组件杜瓦的传热及轻量化等问题凸显。因此,发展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集成封装技术,解决高温度循环可靠性、高温度均匀性及轻量化等关键封装技术,对发展下一代红外焦平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探测器拼接数量为20个的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低温封装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构设计与迭代优化、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解决红外探测器与超长冷平台的热适配、超长冷平台与制冷机的低热应力与高可靠性耦合、超大尺寸杜瓦轻量化设计与制备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针对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组件可扩展、可维修、方便测试的原则,创新地设计了一种工作温区100K以下的、由多个“Z”型子基板与TC4辅助安装板精密组装而成的超长冷平台结构,每个子基板三维可调、集成4~8个探测器。分析了支撑分布、支撑材质、支撑壁厚对超长冷平台的力学振动及支撑漏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壁厚为0.3mm、三点交错分布的TC4支撑具有较高的抗力学振动特性,超长冷平台的模态一阶基频为356Hz,Y向正弦振动响应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46倍;当探测器模块从20个扩展到100个时,在保持支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超长冷平台的模态一阶基频及Y方向放大基本保持稳定,验证了超长线列杜瓦冷平台及交错支撑分布结构的可扩展性。针对超长冷平台高温度均匀性、低封装应力及Z向低温形变的设计指标要求,建立了探测器子模块封装结构的热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基板对探测器耦合热应力及低温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属基板中,采用可伐基板时探测器封装热应力最小,综合指标最优;在探测器宝石电极板与基板间增加平衡层可以减小封装热应力,当可伐基板厚度6mm、因瓦平衡层厚度0.5mm时,Ga As衬底的热应力小于20MPa;在对5个厚度6mm的“Z”型可伐子基板与TC4辅助安装板构成的超长冷平台进行的有限元热仿真分析表明,所有探测器模块Hg Cd Te外延层的最大低温形变为±12.5μm,Ga As衬底的最大热应力为25.3MPa,该冷平台的抗低温形变能力良好。针对由多子基板超长冷平台结构与制冷机冷量单点冷源输出的特点,比较了了多柔性冷链间接耦合、双柔性冷链间接耦合及单个三维柔性冷链直接耦合这三种冷量传输结构,明晰了这三种结构对超长冷平台的温度均匀性及其与冷源之间温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差控制方面,采用三维柔性冷链结构可以实现两者间的温差最小为4.64K;在温度均匀性控制方面,当加载5W的探测器焦耳热时,双柔性冷链结构和三维柔性冷链结构分别实现了±0.26K、±0.22K的温度均匀性;在柔性方面,对集成三维柔性冷链后的超长冷平台进行热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探测器模块Hg Cd Te外延层的低温形变为±12.34μm,Ga As衬底的热应力为25.9MPa,冷链柔性优异。针对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轻量化的应用需求,提出了拓扑优化、轻量化材料应用、多部件高气密焊接结构与工艺设计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实现方法。采用银铜焊料并利用多次钎焊的方式实现了TC4窗口座与可伐过渡环等零件的连接,通过对可伐与TC4钎焊试件镀镍保护的方式抑制Ti元素与Fe元素的接触,EDS和XRD测试结果表明,焊缝中不存在Ti Fe、Ti Fe2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其平均抗拉强度达到505.8MPa;采用多窗口先独立低温焊再激光焊的方法实现了超大尺寸光窗结构的密封,光窗组件的漏率优于4.80×10-11Torr.l/s;优化后的杜瓦重量9.82kg,减轻率57.3%.搭建了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热特性测试系统,实现了超长冷平台的温度场及低温平面度的评价测试,并完成了杜瓦制冷组件力学及热学环境试验验证。实测结果表明由20个探测器模块超长线列拼接的杜瓦冷平台的温度均匀性为95±0.26K,超长冷平台与同轴脉管制冷机冷指耦合面间的温差4.67K,超长冷平台上探测器的低温平面度为26.4μm,杜瓦总重量9.86kg,超长冷平台耦合后的随机扫频试验共振点为341.99Hz,与设计结果吻合;杜瓦封装后的整体漏率达到4.2×10-12Torr.l/s,并通过了总均方根6.8grms随机振动试验考核。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后续超大规模焦平面杜瓦的工程化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宝强[10](2021)在《面向数控机床元动作装配单元的可靠性评价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向着精密化、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可靠性是衡量其水平的重要指标,可靠性评价则是对可靠性所达到的水平进行分析和确认的过程。元动作单元作为机床产品最小的基本运动单元,它的性能及其评价技术研究已成为机床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具有运动功能的机械系统,以机床功能实现的基本运动单元为研究对象,完成元动作装配单元可靠性评价与验证。由于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力、液压、气压等为一体的复杂系统,使整机性能的分析与建模变得困难。论文建立功能-元动作单元的映射模型,通过分析元动作装配单元的结构,得出元动作单元的组成并建立了统一结构模型,对元动作单元进行属性分析,运用可变精度粗糙集理论得到首先研究的关键元动作单元。针对元动作装配单元的可靠性评价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其可靠性水平的问题,结合装配过程的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到元动作装配精度可靠性分析中,提出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价方法;根据装配精度的构成机理,将元动作装配单元精度信息映射到各装配项配合精度中,分析装配精度满足理想精度的模糊特性,确定出元动作装配精度可靠性隶属度函数,进行可靠性评价得出了蜗杆元动作的装配可靠度。考虑到元动作单元装配会产生误差从而出现薄弱点,针对装配薄弱点的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元动作装配可靠性评价方法;建立蜗杆元动作装配单元三维模型,结合其材料属性,从实际装配行为中选取过盈装配接触压力参数对元动作施加装配约束,进行元动作装配单元有限元分析,得出该元动作装配单元的装配薄弱点。为了进行可靠性评价试验验证,设计了可靠性试验方案、流程与试验组成,搭建了元动作可靠性试验平台。采用转速、振动、噪声传感器进行元动作单元运行可靠性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元动作装配单元可靠性评价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得出结论与元动作装配单元可靠性评价结论相吻合,验证了可靠性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二、平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需求分析 |
1.1 系统可靠性特性 |
1.2 可靠性设计需求 |
1.2.1 软件可靠性 |
1.2.2 设计需求 |
1.3 系统可靠性模型 |
1.4 系统软件服务模式 |
2 可靠性设计 |
2.1 设计流程 |
2.2 服务模式划分与可靠性设计 |
2.2.1 数据服务模式 |
2.2.2 传输服务模式 |
2.2.3 无状态应用服务模式 |
2.2.4 有状态应用服务模式 |
3 关键技术 |
3.1 数据服务 |
3.1.1 数据库可靠性技术 |
1)事务控制 |
2)数据库集群 |
3)数据备份 |
4)数据同步 |
3.1.2 大数据平台可靠性技术 |
3.1.3 数据服务可靠性技术 |
1)数据服务框架可靠性 |
2)数据服务运行支撑可靠性 |
3.2 传输服务 |
3.3 无状态应用服务 |
1)集群机制 |
2)负载均衡机制 |
3.4 有状态应用服务 |
4 结束语 |
(2)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海采矿船的基本特点及发展历史 |
2 深海采矿船的作业环境及环境应力因素 |
2.1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区域海洋环境 |
2.2 我国南海边缘海区域海洋环境 |
2.3 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海洋环境 |
3 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指标分析与讨论 |
4 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相关设计分析标准 |
4.1 国际组织相关要求 |
4.2 美国船级社(ABS)相关要求 |
4.3 挪威船级社(DNV)相关要求 |
4.4 美国石油学会(API)相关要求 |
4.5 中国船级社(CCS)相关要求 |
5 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理论、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
5.1 总体分析设计理论、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
5.2 关重设备设计理论、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 |
6 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面临的科学与工程问题 |
6.1 深海采矿船复杂海洋环境应力分析及预报基础理论 |
6.2 深海采矿船关重装备长程作业任务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分析 |
6.3 深海采矿船复杂环境与作业条件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监测 |
6.4 深海采矿船关重装备长程作业任务高效可靠性试验与测试 |
6.5 深海采矿船极限/偶发环境条件安全性分析评估与优化技术 |
7 结论 |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综合集成团队:重创新保质量 突破技术瓶颈(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模型的可靠性正向设计平台(MBRSE) |
2. 复杂集群系统RMS综合仿真与优化平台(MBRSE.Sems) |
3. 电子产品可靠性综合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平台(MBRSE.PofEra) |
4. 机械产品可靠性综合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平台(MBRSE.MechRel) |
5. 可靠性数字孪生试验平台(MBRSE.RDT) |
(4)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轨道车辆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章 柔性测试技术与可靠性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
2.1 柔性测试技术 |
2.1.1 柔性测试系统 |
2.1.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开发环境 |
2.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2.2.1 主观赋权法 |
2.2.2 客观赋权法 |
2.2.3 组合赋权法 |
2.3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方法 |
2.4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2.4.1 模糊层次分析法原理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2.4.3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性能需求 |
3.1.2 系统功能需求 |
3.2 系统工作方法 |
3.3 系统总体架构 |
3.3.1 系统硬件架构 |
3.3.2 系统软件架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研究 |
4.1 基于组合赋权的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分析算法步骤 |
4.2 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层次分析建模 |
4.3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
4.3.1 模糊判断矩阵构建 |
4.3.2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模糊矩阵求解优化方法设计 |
4.3.3 萤火虫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
4.3.4 改进方案试验验证 |
4.3.5 基于PSFAHP算法的主观指标权重计算 |
4.4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客观权重确定 |
4.5 基于方差最大法的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
4.6 可靠性分析算法在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搭建 |
5.1 硬件平台设计 |
5.1.1 仪器设备选型 |
5.1.2 被测品安装平台设计 |
5.1.3 切换控制系统设计 |
5.1.4 硬件平台整合 |
5.2 软件功能设计 |
5.2.1 自动试验 |
5.2.2 手动试验 |
5.3 软件功能实现 |
5.3.1 仪器功能函数库 |
5.3.2 试验序列管理 |
5.3.3 通信连接模块 |
5.3.4 专家知识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验证 |
6.1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
6.1.1 功能试验设计 |
6.1.2 保护动作试验设计 |
6.1.3 环境试验设计 |
6.2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
6.2.1 可靠性分析算法数据整理 |
6.2.2 试验方案设计 |
6.3 系统功能测试与可靠性结果验证 |
6.3.1 系统功能测试 |
6.3.2 车载变频直流电源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
6.3.3 车载辅助逆变器可靠性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变频直流电源熵权法评价数据 |
附录2 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主要功能伪代码 |
附录3 辅助逆变器可靠性分析算法相关数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概述 |
2.1.1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相关理论基础 |
2.1.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2.1.3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2.2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研究综述 |
2.2.1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概念研究 |
2.2.2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形成机制研究 |
2.2.3 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跨境网购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跨境网购的概念及分类研究 |
2.3.2 跨境网购平台的概念及分类研究 |
2.3.3 跨境网购消费者信任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现状评述 |
2.4.1 研究成果评述 |
2.4.2 研究不足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影响因素提取 |
3.1.1 跨境网购子平台内部属性感知 |
3.1.2 跨境网购子平台外部属性感知 |
3.1.3 消费者个人因素 |
3.2 影响路径归纳与作用关系假设 |
3.2.1 中心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2 边缘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3 信任转移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2.4 调节路径作用关系假设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模型框架 |
3.3.2 研究假设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初始问卷开发 |
4.1.1 问卷设计依据 |
4.1.2 初始量表选取 |
4.1.3 问卷结构安排 |
4.1.4 问卷质量评价 |
4.2 初始问卷预试 |
4.2.1 预试问卷收集 |
4.2.2 量表项目分析 |
4.2.3 量表信度分析 |
4.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 正式问卷调查 |
4.3.1 调查样本选取 |
4.3.2 调查数据收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分析方法 |
5.1.1 结构方程模型 |
5.1.2 多元线性回归 |
5.2 基本统计分析 |
5.2.1 同源偏差检验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结构模型分析 |
5.3.2 中介效应分析 |
5.3.3 调节效应分析 |
5.3.4 假设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建议 |
6.1 结果讨论 |
6.1.1 中心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2 边缘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3 信任转移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1.4 调节路径作用关系讨论 |
6.2 管理建议 |
6.2.1 着力提升跨境网购平台的内部质量 |
6.2.2 切实优化跨境网购平台的外部属性 |
6.2.3 充分利用境内网购平台的累积信任 |
6.2.4 积极应对跨境网购信任的动态变化 |
6.2.5 密切关注跨境网购消费的个体差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研究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数据驱动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风冷系统参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1.2.1 具有中压能馈装置的供电系统构成 |
1.2.2 能馈式供电装置失效因素 |
1.2.3 IGBT结温获取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中压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可靠性分析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变流器IGBT热电耦合分析 |
2.1 风冷式散热变流器采集数据特点 |
2.2 变流器功率单元结温计算模型 |
2.3 结温波动热电耦合迭代计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反馈深度学习网络的变流器参考点温度预测分析 |
3.1 基于时序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式 |
3.1.1 时序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比 |
3.1.2 时序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分析 |
3.2 中压能馈装置设备寿命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 |
3.2.1 中压能馈装置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分析 |
3.2.2 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 |
3.3 具有反馈结构的长时间序列深度人工神经网络 |
3.3.1 深度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
3.3.2 基于长时间序列预测的反馈结构深度神经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4 风冷参数对系统寿命与可靠性影响分析 |
4.1 冷却系统参数对功率模块热载荷以及寿命损耗影响分析 |
4.1.1 IGBT失效机理分析与热循环提取 |
4.1.2 寿命损耗计算以及热载荷分析 |
4.1.3 不同参数设置下散热系统与功率单元寿命关联分析 |
4.2 基于冷却系统参数的系统整体可靠性分析 |
4.2.1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IGBT寿命分布 |
4.2.2 变流器的可靠性分析 |
4.2.3 变流器系统整体可靠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联邦云平台中微服务故障避免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微服务架构 |
2.2 容器相关技术 |
2.2.1 容器 |
2.2.2 Docker |
2.3 集群及联邦管理技术 |
2.3.1 Kubernetes容器集群管理技术 |
2.3.2 联邦集群管理技术 |
2.4 云平台容器调度及弹性伸缩相关技术 |
2.4.1 Kubernetes容器调度技术 |
2.4.2 Kubernetes服务弹性伸缩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联邦云环境中冗余服务可靠放置策略 |
3.1 当前云平台服务放置方法 |
3.2 联邦云中微服务应用放置约束 |
3.3 二级可靠性评估模型 |
3.4 多约束条件下的冗余服务可靠放置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邦云中微服务运行时动态伸缩及迁移机制 |
4.1 基于MAPE-K模型的微服务的自适应调整框架 |
4.2 联邦云微服务监控方法 |
4.3 微服务状态分析方法 |
4.4 微服务动态伸缩及迁移方法 |
4.5 微服务动态调整机制工作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5.1 联邦云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
5.2 联邦云平台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5.2.2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
5.3 系统环境配置 |
5.3.1 硬件环境 |
5.3.2 软件环境 |
5.4 系统实现及功能测试 |
5.5 算法效果对比测试 |
5.5.1 冗余服务部署方法对比测试 |
5.5.2 微服务动态调整方法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光栅尺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
1.2.1 光栅尺的分类 |
1.2.2 光栅尺的发展历程 |
1.3 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可靠性与误差研究现状 |
1.3.1 可靠性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
1.3.2 可靠性与误差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绝对式光栅尺关键技术研究 |
2.1 绝对式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
2.2 单轨绝对位置编码技术 |
2.3 莫尔条纹计量技术 |
2.4 单场扫描技术 |
2.5 ASIC光电器件 |
2.6 绝对式光栅尺的机械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研究 |
3.1 绝对式光栅尺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3.2 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试验设备研制 |
3.3 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设计 |
3.3.1 尺壳与支撑件一体化 |
3.3.2 采用耐磨性好的顶片与顶针 |
3.3.3 采用一体化的光源 |
3.3.4 采用耐磨耐机油腐蚀的密封条 |
3.3.5 尺壳采用双层密封结构 |
3.3.6 采用可靠的运输固定件 |
3.4 绝对式光栅尺环境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分析 |
4.1 莫尔条纹信号质量与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关系 |
4.1.1 莫尔条纹信号质量指标 |
4.1.2 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 |
4.1.3 莫尔条纹信号质量指标变化对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影响 |
4.2 影响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因素 |
4.3 减小绝对式光栅尺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方法 |
4.3.1 提高绝对式光栅尺的装调精度 |
4.3.2 指示光栅的移相消谐波方法 |
4.3.3 基于光闸莫尔条纹方案的单场扫描方法 |
4.4 光栅副空间位置变化对单周期内位置误差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分析 |
5.1 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组成 |
5.2 减小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的方法 |
5.2.1 直接刻划1.5米母光栅 |
5.2.2 采用改进的母光栅拼接工艺 |
5.2.3 采用刚柔结合的尺壳固定方式 |
5.3 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测量 |
5.3.1 基于数控系统的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闭环测量 |
5.3.2 国产绝对式光栅尺与海德汉绝对式光栅尺全量程内位置误差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封装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高精度拼接技术 |
1.2.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平台结构优化设计 |
1.2.3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平台与制冷机热耦合技术 |
1.2.4 红外焦平面杜瓦组件的轻量化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平台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的设计指标及要求 |
2.2.1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的设计指标 |
2.2.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的总体结构及设计要求 |
2.3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平台结构设计 |
2.3.1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拼接方案设计 |
2.3.2 基于多基板二次长线列拼接的超长冷平台结构设计 |
2.4 抗力学振动的低漏热支撑的结构优化设计 |
2.4.1 支撑设计相关理论 |
2.4.2 支撑分布对超长冷平台力学振动的影响 |
2.4.3 支撑材质对超长冷平台力学振动及支撑固体传导漏热的影响 |
2.4.4 支撑壁厚对超长冷平台力学振动及支撑固体传导漏热的影响 |
2.4.5 超长冷平台三点支撑结构的静力学仿真分析 |
2.4.6 超长冷平台多点支撑结构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低应力封装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探测器与基板耦合结构设计 |
3.2.1 线列双波段红外探测器与基板的耦合结构设计 |
3.2.2 探测器封装热应力及低温形变相关理论 |
3.3 探测器模块热仿真模型准确性验证 |
3.3.1 热仿真分析模型及载荷条件设置 |
3.3.2 热仿真分析模型验证结果 |
3.4 双波段红外探测器子模块的热仿真分析 |
3.4.1 热仿真分析模型简化及载荷条件 |
3.4.2 热仿真分析结果及讨论 |
3.5 双波段红外探测器与子基板耦合结构的封装热应力仿真分析 |
3.5.1 基板厚度对双波段探测器耦合结构的封装应力的影响 |
3.5.2 因瓦层对双波段探测器耦合结构的封装应力的影响 |
3.5.3 不同材质的子基板与双波段探测器耦合结构的封装应力分析 |
3.6 超大规模红外焦平面杜瓦冷平台的热仿真分析 |
3.6.1 热仿真分析模型及载荷设置 |
3.6.2 热仿真分析结果及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基板的超长冷平台与单点冷源热耦合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真空低温环境下超长冷平台与单点冷源耦合结构的热分析 |
4.3 制冷量高效传输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
4.3.1 超长冷平台与制冷机之间多冷链间接耦合结构设计 |
4.3.2 超长冷平台与制冷机之间双冷链间接耦合结构设计 |
4.3.3 超长冷平台与制冷机之间三维柔性冷链直接耦合结构设计 |
4.3.4 三种冷量传输结构设计与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 |
4.4 超长冷平台与三维柔性冷链耦合结构的仿真分析 |
4.4.1 超长冷平台与三维柔性冷链耦合后的热仿真分析 |
4.4.2 超长冷平台与三维柔性冷链耦合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轻量化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大尺寸窗口座及底板结构优化设计 |
5.2.1 超大尺寸TC4窗口座与杜瓦底板的拓扑优化设计 |
5.2.2 超大尺寸TC4窗口座与杜瓦底板参数优化设计 |
5.2.3 基于多窗口的光窗组件环境适应性的仿真分析 |
5.3 基于多窗口的光窗组件焊接结构设计及制备 |
5.3.1 光窗组件的焊接结构设计 |
5.3.2 TC4与可伐试件的真空钎焊试验 |
5.3.3 TC4窗口座与可伐零件的真空钎焊试验 |
5.3.4 光窗组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封装关键技术试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热设计结果验证 |
6.2.1 超长冷平台的温度均匀性试验验证 |
6.2.2 超长冷平台低温平面度测试 |
6.2.3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温度循环试验 |
6.3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力学环境试验验证 |
6.3.1 力学环境试验 |
6.3.2 力学环境试验结果 |
6.4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热学环境试验验证 |
6.4.1 热学环境试验 |
6.4.2 热学环境试验结果 |
6.5 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设计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面向数控机床元动作装配单元的可靠性评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可靠性概述 |
1.2.1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 |
1.2.2 可靠性的定义 |
1.2.3 可靠性评价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2 元动作单元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3 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控机床功能-元动作映射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控机床功能映射 |
2.2.1 机床功能的形成与分解 |
2.2.2 机床功能-元动作单元映射模型 |
2.3 基于可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的关键元动作提取 |
2.3.1 可变精度粗糙集原理 |
2.3.2 元动作单元基本属性 |
2.3.3 关键元动作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元动作装配可靠性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模糊数学理论方法简介 |
3.3 元动作装配单元可靠性 |
3.3.1 元动作装配精度可靠性 |
3.3.2 元动作装配精度模糊可靠性 |
3.4 元动作装配精度可靠性数学模型建立 |
3.4.1 元动作装配精度模糊可靠性模型 |
3.4.2 元动作装配精度模糊可靠性模型精度检验 |
3.5 元动作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价 |
3.5.1 隶属函数的确定 |
3.5.2 元动作装配精度模糊可靠性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有限元的元动作装配可靠性薄弱点评价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有限元的装配可靠性评价理论基础 |
4.2.1 元动作装配单元三维模型 |
4.2.2 元动作装配单元约束条件 |
4.3 元动作装配薄弱点可靠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面向元动作装配单元的可靠性评价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元动作可靠性试验平台设计 |
5.2.1 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
5.2.2 可靠性测试软件架构 |
5.2.3 可靠性评价试验组成 |
5.3 数控机床元动作装配单元运转试验 |
5.3.1 元动作装配单元转速试验 |
5.3.2 元动作装配单元振动试验 |
5.3.3 元动作装配单元噪声监测 |
5.4 可靠性评价与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平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J]. 刘猛,潘仁前,葛建超.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1(06)
- [2]深海采矿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设计技术研究进展[J]. 汪浩,刘山尖,韩放,张涛,陈荣,张攀. 船舶工程, 2021(12)
-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综合集成团队:重创新保质量 突破技术瓶颈[J]. 李键. 中国高新科技, 2021(17)
- [4]轨道车辆电器件可靠性柔性测试与分析系统设计[D]. 于威龙. 吉林大学, 2021(01)
- [5]附属型跨境网购平台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 张赫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数据驱动的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风冷系统参数影响分析[D]. 李泽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联邦云平台中微服务故障避免技术研究与应用[D]. 黄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绝对式光栅尺可靠性研究与误差分析[D]. 杨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9]超大规模线列红外焦平面杜瓦封装关键技术研究[D]. 李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10]面向数控机床元动作装配单元的可靠性评价技术[D]. 刘宝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